第一篇:靖边六小教务处工作计划
靖边六小教务处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紧紧围绕教育局提出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科研先行、以研促教、以研促学、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以创新课堂教学为着力点,以提高教学管理效能为保障,以加强教科研为引领,以提升教师素质为根本,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特提出以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重点
1.以课程实施为重点,规范办学行为。
2.推进以有效教学和课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创新活动,提升教学效能。
3.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发展型师资队伍建设。
4.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6.加强教务处规范管理,为教学第一线做好服务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素质教育质量。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活动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要确立有效教学,打造成功课堂的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教学中要缩短机械无效的讲练时间,增加有效的思维训练时间,提高课堂的达标率。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杜绝挤占综合学科的现象。课程计划是法规,任何人无权变更,教务处将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综合课等现象发生。同时引导教师要转变观念,切实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立足于能力、习惯的培养。
3.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六认真”制度(“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不但要让学生学好,还要让学生学得轻松。
(1)抓实备课。力求做到确保备课的质量。备课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2)抓活课堂。要求每堂课师生情绪饱满,互动面广,思维空间大,并留有一定时间练习消化,以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活”不仅在于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气氛活跃,更在于知识呈现方式的灵活,师生互动的多样,思维程度的深刻,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抓勤辅导。要求学生要明确学习内容,教师要及时辅导。确保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作业,温习预习功课,使疑问及时得到解决。
(4)抓精练习。每天各科作业除了量的要求适度外,特别注 重质的要求,强调出题规范化、有针对性、分层要求。
(5)抓细分析。本学期继续做到精细分析每阶段、每学科教学策略及具体措施。
4.加强早读的巡视工作,落实各班的学生出勤情况,细化学校教学管理。本学期,教务处继续完善学校教学细节管理,进一步加强早读的巡视工作,落实各班的学生出勤情况,确保学生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教务处将在巡视时做相应记录,并及时公布,以此促进各班相互促进,及时自我整改。
5.加强检查,认真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
本学期教务处将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制度,建立教学常规反馈制度。通过随堂听课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学水平、教学手段等进行评价。通过向学生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听取家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同时,将继续完善教学工作检查方式,采取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备课组统一评定等级的方式,以“检查是手段,交流是目的”为宗旨,做到层层评价,全员参与,以此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教务处继续督察1——6年级语、数全面开展“导优辅差”工作。期初,各年段老师认真制定计划,语、数、英学科教师相互协调,具体确定辅导内容和时间,有效、有序地开展“导优辅差”工作。严禁将“导优辅差”改为集体订正作业。
(二)扎实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坚持以高效课堂为基 础,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1.深化教学策略研究,构建高效课堂。以习惯养成和夯实基础为重点,尊重差异,培养兴趣,关注体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努力做到“让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2.扎实进行课题研究。定期召开教科研工作例会,落实教研管理。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本学期将围绕课题开展系列评比活动。
3.提倡教师主动学习。弘扬学习之风,加强现代教育思想、先进教改经验的学习,人人成为教学工作的精兵强将。走近书籍,让读书成为习惯;走进同事课堂,取长补短;登陆优秀网站,资源共享。继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同时通过回校开设观摩课、汇报讲座等形式的教研活动,达到“一人培训,众人受益”的效果。
4.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的研究。根据学段特点、教学内容等确立专题,把集体备课过程变成集体研究的过程,关注集体备课的流程管理:个体钻研——集体研讨——独立设计——评估反思,通过同行互助,共享成长的快乐。
5.进一步把观课议课落到实处。授课教师谈教后感言,听课教师围绕“三个一”进行评议,即“展示一处亮点、发现一个问题、提出一点改进”。
6.抓好毕业班工作。一是要学习新理念,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新题型;二是要发挥团队智慧,取长补短;三是扎实基础,强化训练;四是加强家校联系,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实施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及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过搭建 “名师引进,领雁工程,挂职锻炼,师徒结对,送教下乡,考察学习”等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打造一支“学生欢迎,家长满意,同行信望,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队伍。
1.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本学期安排骨干教师承担学校教学研讨活动的主讲人。开展新一轮“帮扶助教”师徒结对活动。
2.开展以关注教师成长为主题的展示活动。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让读写成为教师幸福的习惯。基本功竞赛: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好赛课、撰写论文(案例、叙事、反思)、试卷命题、演讲、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评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各类评优活动。
3.继续探索和深化“城乡携手,共建和谐教育”,加强与靖边十小、乔沟湾、天赐湾小学等9所学校牵手共研,师徒结对,开展深层次地教科研系列活动。
(四)强化素质教育意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1.强化体艺卫、劳技、综合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重视体育常规教学,确保在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适度开展竞技比赛活动。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入手,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和开发艺术训练项目、内容,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再提升。上好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把安全、心理和行为教育融入健康教育之中,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强化劳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2.继续开展“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同成长”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以及学生的图书资源的效能,认真组织、指导学生借阅。积极开展好中华经典诵读和小记者站活动,开展 “读书明星”、“优秀小记者”等评选活动。
3.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品质,营造浓郁学风,从根本上实现学校不断发展。①注重日常渗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及时作业的习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敢于表达。②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平时应有学习方法指导,还应在平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
(五)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教务管理。
1.牢固树立“为校长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服务观,为校长服务,就要当好校长的参谋;为教师服务,就要乐为人梯,尊重并团结同志,关怀指导青年教师;为学生服务,就要乐为人师、为人师表。努力做到上通校长、下连学生、中间依靠教师,形成教学人人有份,教管人人有责的立体教学管理网络。
2.努力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开学初要抓好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期中抓好检查,期末抓好总结,日常要抓好落实。协调好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达到有效的控制,把“以教学为中心” 落到实处。
3.加强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重视每学期教学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的整理,对各学科教学常规落实及检查、开展活动情况、教师业务档案、教研成果、获奖情况等进行详实记载,统一归档,系 统管理。为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职称评审、职务聘任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资料。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2.新课程 “命题、设计”评比 3.上课考核活动
4.优秀作业设计与评价活动 5.教研活动参与要求: 培训参与率不少于90% 每学期阅读教育教学著作1本并撰写心得体会1篇 每学期参加教研活动参与率不少于90% 每学期参与基本功大练兵
每学期听课数不低于教研组长25节(教师15节)每学期评课数不低于2节 每学期撰写案例或论文至少1篇 每学期写一份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每学年公开课至少1节
6.一学期教学常规“三大查”活动
(七)开展专题研究,形成学科特色。
自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围绕课改精神在各学科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了使教学研究向更高层面发展,使教师群体能向研究型教师发展,使学校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本学期我们要致力于学科特色的攻克,以特色引领教师队伍的发 展,以特色促各学科的高层面发展,以特色促学科质量的提高,以特色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1.提炼主题,形成特色方案。
根据课改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经验积累,我们要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拥有长久研究生命力的课题进行研究,以特色引领学科研究,逐步打造学科特色品牌。
语文学科:进行“以读为主,自主学习”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的研究。按“激趣导入——创设情景——初读了解——感知生疑——细读评析——领悟释疑——美读成诵——内化积累——研读创新——深化提高”的框架设计,围绕一定主题,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再通过对文体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再次,引导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相关的语文实践,实现真正意义建构的多角度、多结构、开放性教学。
数学学科:继续进行“数学学习方式---自主探索”的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重点,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研究具有广阔的研究天地,在上一轮的研究中,我们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下一轮研究我们的重心要放在不同课型领域去研究,从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学科活动课四大板块去研究,形成各个不同课型实施的操作范式,切实对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英语学科:按照“导入—呈现—练习—反馈—巩固的框架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 创造性。它对各种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包容性,适合多种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不但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最终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实现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可从指令性任务、竞赛性任务、情境性游戏任务、调查性任务、做中学任务、表演性任务去研究,在体现任务真实可行的状态下,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提高课堂效率,张显英语学科特色。
科学学科:进行“做中学”教学的研究。所谓的“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旨在让所有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音乐学科:进行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模式的研究。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将新课程的精神和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不断地更新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启用情感教学模式,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
美术学科:进行民间艺术在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在文化娱乐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多种民间美术正处日趋消逝的边缘。传承、发扬 和光大优秀的民间美术,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保护民族美术文化要从教育入手,让民间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民间美术所储藏的优秀古典教养是现代儿童获得审美机能的沃土,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就是利用研究利用各种途径将孩子们引入祖国民间美术宝库,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这些瑰宝,在熏陶中培养欣赏力,感受民间美术魅力和珍贵价值,引导学生尊重艺术多元化,探索人文内涵,并从民间艺术家身上吸收民间美术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方法要点并转化为自己的美术表现语言。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把经典美术文化融入到课堂来优化美术课程资源,让学生们初步掌握了艺术的创作方法,更是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感受到经典美术文化的魅力。
体育学科:进行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形式,对人类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快乐体育是以情感教学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是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使学生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综合效果,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信息技术学科:进行电脑绘画与学生素质发展的专题研究,立足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2.规范研究,分阶段有序推进。
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在制定总方案的基础上,以学期为单位 确定学期研究的专题、重点,制定学期研究实施方案,实施规范化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丰富的专题研究活动,不断积累经验成果,形成过程研究的资料集,期末把方案、研究案例、课堂教学实例、总结与反思等汇编成集。
3.加强宣传,在交流、推广中不断提升研究成果。
扎实有效的研究是对学科特色研究最好的宣传,此外,我们要站在智慧共享的角度,开展对外展示活动,开设学科特色交流互动平台,推广学科特色建设经验,使学科特色在实践检验中得到广泛的认可。
(八)活跃教师队伍,发展专业素养。
课改的深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紧迫性,成为学科领域中学习型、研究型的骨干教师。
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精神,分阶段完成发展实事中教学工作部分的任务。
2.开展教师教学即时演讲活动,针对教师参与即时演讲活动较贫乏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特色建设专题,我们将开展此项活动,以此加强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考查,加强教师教学辨析能力的培养。
3.开展学科专业能力测试活动。语文老师开展当堂作文能力测试、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能力测试、英语开展阅读能力测试、体艺老师开展专业说课活动。
4.加强师徒结对活动的管理,使师徒正常开展研究活动,形成 自觉研究的良好习惯,加快骨干教师群体的形成。
四、分月工作安排 八月:
1.分析上学期期末检测情况。做好新学期开学的各项筹备工作,撰写教务处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年级组和教师制定好各项教育教学计划;(电子版上交时间:8月19日前)
2.一年级科任教师和临聘教师培训;
3.新教师课堂教学调研(校本研修活动之一); 4.社团活动安排。九月:
1.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示范课(校本研修活动之二); 2.社团活动调研; 3.读书活动安排;
4.开展第十九届推普周活动;
5.教师说课大赛(教师大练兵活动之一); 6.教学常规检查
(一);
7.“一帮一”帮困助学活动调研;
8.教师课件制作大赛(教师大练兵活动之二);
9.邀请名师到校作课暨“办学共同体”教学活动(校本研修活动之三);
十月:
1.一年级拼音专项检测验收;(校本研修活动之四); 2.第三届汉字听写大赛; 3.第六届师生经典诵读比赛(校本研修活动之五); 4.教学常规检查
(二); 5.优秀教案、作业展评;
6.五、六年级数学计算专项检测; 十一月:
1.各教研组举行同课异构活动(校本研修活动之六); 2.社团活动专项检查;
3.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比赛;三~六年级当堂作文比赛; 4.二年级学生查字典比赛; 十二月:
1.各班国学经典背诵过关验收; 2.六年级古诗默写大赛;
3.“书香班级”“校园读书明星”评选活动; 4.“办学共同体”教学活动总结。5.教学常规检查
(三); 6.综合科目教学质量评估; 7.社团活动评估; 8.帮困助学工作总结; 9.教师业务考核; 一月
1.迎接县教研室来我校开展教学目标管理评估工作; 2.业务终查并总结。3.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评估; 4.教研组、课题组、教师个人做好总结并上交各项资料,教务处总结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谋划新学年工作思路。
5.对教师上交的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归档。6.寒假生活安排。
2016 14
年8月17日
靖边六小教务处
第二篇:靖边六小对口帮扶工作计划
靖边六小对口帮扶工作计划
(2011.8——2012.1)
为了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被帮扶的杨米涧九年制学校、四柏树小学、东坑小桥畔小学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等得到明显改观,也使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现结合我校和被帮扶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靖边县教育局《中小学、幼儿园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我校制定的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依托我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建立与被帮扶学校相互对应、资源共享、互助共进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被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二、帮扶背景
杨米涧九年制学校、四柏树小学、东坑小桥畔小学是三所农村小学,其中杨米涧九年制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这三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相对薄弱,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办学模式、校园文化、办学特色等方面相对滞后,需要做大量的帮扶工作,认真研究,进一步提高这三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目标
在每两年为一轮的帮扶期内,按照“整体帮扶、软硬兼施、长短结合”的帮扶思路,充分发挥我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学生互动等方面构建帮扶机制,扬长避短,帮出成效,帮出特色,从而达到强弱互补、资源共享、交互引领、和谐共进的目的,缩小并逐步消除学校人力资源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帮扶内容
(一)学校管理方面
1.帮助受助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和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防范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
2.帮扶双方校长本学期相互列席校长办公会共同研究管理工作和交流管理经验2次以上。
3.我校副校长本学期到受助学校参加学校管理活动、教学教研工作2次以上。
4.我校教务、总务、政教主任本学期到受助学校指导相关工作各2次以上。
5.帮扶双方每学期互派1名管理干部到对方进行短期挂职,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学期结束前,帮扶双方负责对
挂职干部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鉴定。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我校帮助和指导受助学校规范和落实教学工作常规,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我校帮助和指导受助学校加强实验室、功能室、图书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开好信息技术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
3.帮扶双方公开课、示范课和教研活动等相互开放,优秀教学课件、辅导资料和习题等相互交流,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和团队活动等互派学生参与和学习。
4.帮扶双方每学期共同制定德育或少先队活动方案,开展主题和内容统一的系列活动。
(三)队伍建设方面
1.我校帮助和指导受助学校制定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2.我校本学期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通过参与集体备课、随班听课、评课、上示范课、专题讲座和“结对子”等形式,对受助学校教师进行相关业务指导。
3.我校本学期组织各学科教师到受助学校上示范课1节以上,听课评课不少于5节,举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不少
于1次。
五、帮扶方式
(一)本学期互派行政、教师到对口学校进行短期(一个星期)的挂职、任教,并落实完成本学期的帮扶任务。
(二)结合本学期举办的大型教育教学活动和少先队“手拉手”等活动,适当开展双方学校师生的互动活动,促进双方学校师生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通过校园网络,加强网上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六、组织机构
组长:郭振荣
副组长:王华
成员:高森垄刘忠明李建阳石升丽白耀东
七、学期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制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2、制订学期帮扶工作计划;
九月份
1、校长互访、交流办学理念;
2、指导受助学校老师规范课堂教学模式;
3、“一帮一”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十月份
1、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交流;
2、“一帮一”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3、培优补差经验交流。
十一月份
1、“一帮一”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2、行政班子规范办学管理交流;
3、学科组经验交流;
4、“一帮一”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十二月份
本学期帮扶工作总结
靖边六小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2011.8
第三篇:靖边六小三年(2013-2015)发展规划
靖边六小三年战略发展规划
(2013——2015)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靖边县第六小学创建于1967年春,原属靖边县张家畔镇王家庙村办小学,是我县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学校。学校位于靖边县人民路西南,占地2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现设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78名,教职工135名,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129人;副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教师36人,小学一级教师9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岗位合格率100%。
2005年,学校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民主治校、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质量建设为中心,制度建设为保障,和谐竞争为机制,积极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强化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工作,引进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建立校园网站。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绩‛。
2011年以来,学校在总结、反思、提炼近年办学经验,形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实施‚阳光教育‛的办学思想。草拟、讨论学校综合改革设想方案。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特色项目的基础上,探索实践阳光教育思想,以实施阳光管理、培养阳光教师、构建阳光课堂、营造阳光校园、培育阳 光少年为载体,丰富阳光教育内涵,培植阳光教育文化特色。三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引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升,连续三年荣获全县‚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目标任务考评第二名‛,被授予靖边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对口帮扶工作先进集体‛、‚文明校园‛;榆林市‚标准化化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绿色文明校园‛、‚卫生先进集体‛;陕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系统工会工作‘创先争优’先进集体‛、‚中小学百佳校园网站‛、‚专网建设先进集体‛;教育部‚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示范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全国优秀实验学校‛。
(二)发展优势
1.学校具有良好的地理位臵和社会声誉。地处县城新城区中心,周边没有厂矿企业,学校环境良好,生源广。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各办公室、教室全部连接了宽带网络,各班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有占地15亩的体育运动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声誉较高。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在郭振荣校长的引领下,学校逐渐形成了一支勤勉负责、务实高效、团结协作、独当一面的领导班子和敬业、爱生、博学、奉献的教师团队。现有省级骨干校长1人,省级教学能手1名,市级教学能手 名,市级好教师2名,市县级教坛新秀20多人。
3.办学特色卓有成效。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已取得明显实效,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提高,学生在省市县级体育竞技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三届全县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分别获团体第三、二、一名,2012年全县教育内涵发展现场会上,我校展示的阳光体育大课间精彩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与会同仁的高度称赞,彰显出学校阳光体育特色。校园网站实效性强,栏目多,内容丰富,搭建起了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和向外界宣传的平台,获陕西省‚中小学百佳校园网站‛。
4.校园文化建设颇具特色。建有校园广播台、艺术团、足球队、‚星星河‛文学社等十多个学生社团,每年的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运动会等都开展的异彩纷呈。首册校本教材和已出版的第13期校刊,获全国中小学期刊一等奖,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内涵,搭建起了展示师生文学成长的舞台。
5.课题研究初见端倪。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成效显著,课题研究工作已走在了全县前列,承担着中国教育学会和中中央教科所主持的5个课题和两个市级规划课题,其中‚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阅读与写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品质思维的培养‛、‚趣味英语教学研究‛已结题。
6.德育创新更加注重实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抓准德育工作的切入点,重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创新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举办班主任论坛、开展德育研究性学习,努力使德育工作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学校曾被评为市县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三)存在问题
1.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推进缓慢,各项规章制度、考核评估细则尚不够完善,激励竞争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2.部分教师专业基础低,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教科研能力不足,敬业精神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足够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教师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3.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有待于提高和改进。个别学生缺少远大理想信念,存在土气、俗气、不够大气的现象,不够阳光。
4.学校已有的经验成果和优势项目虽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被人们认可,但缺乏系统的梳理,尚未形成学校的特色主流文化,需要认真总结、提炼,展示出‚阳光教育‛学校文化灵魂的‚标识与符号‛,形成全校师生的共识,深入探索实践,彰显学校特色。
5.学校基础设施落后,操场尚未硬化;功能部室短缺,部分课桌凳陈旧破损,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仍需改进和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于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群策 群力,深入研究,尽快加以解决,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学校发展定位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民主治校,争创一流,把靖边六小建成管理民主高效、环境和谐优美、质量优良领先、师生阳光成长的当地一流、省市知名的学校。
三、学校三年战略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每个孩子成长奠基‛为办学宗旨,确立‚阳光教育‛文化主流,充分聚集促进学校发展的正能量,努力创办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发挥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二)总目标
深入挖掘学校的优良传统,凝炼学校主导文化思想,拓展学校文化育人领域,全方位渗透、展示‚阳光教育‛内涵品质。通过学校管理、校园建设、教师培养、课堂构建、德育创新、学生培育、教育科研等,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育人的软实力,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争创一流名校。
(三)具体奋斗目标、采取措施和达成标志 1.推行阳光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A、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民主治校的管理理念,凝练学校阳光文化内涵,实现全方位的阳光管理,激发阳光自主管理意识,营造‚人人是被管理者,人人又是管理者‛的全员管理氛围,实现管理的高效化。
B、主要措施:
a.管理理念特色化:挖掘学校原有管理成效,围绕‚阳光教育‛主题思想,制定三年(2013——2015)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双高双普‛的要求,修订《办学章程》和《管理汇编》,体现阳光管理的特色。
b.管理模式精细化: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制度管理‛、‚自主管理‛、‚全程管理‛、‚相互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c.考核制度科学化:修订现有绩效考核办法,改革和完善班务考核细则,注重过程管理和细节评估,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阳光公开‛的绩效考核评估原则分配新增绩效奖励工资。
C、达成标志:
a. 通过制定并实施三年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管理精细化,内涵发展特色化,过程管理规范化,绩效评估科学化。
b.初步建成‚阳光和谐校园‛,形成管理民主高效、环境和谐优美、质量优良领先、师生阳光成长,处处彰显阳光和生机的学校品味。
c.通过‚阳光‛绩效考核和班务考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人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团结共进,充满朝气的新气象。
2.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阳光教师 A、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爱生、博学奉献、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阳光教师队伍和校委领导班子集体。
B、主要措施:
a.狠抓学习立师德。通过业务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学习教师基本礼仪,丰富教师内涵,提升教师气质。
b.强化督查树新风。规范各科教学秩序,细化课堂教学要求,加大平时查堂查岗力度,开辟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渠道,在师德考评中学生、家长对老师的评价要占到40%的分值。
c.锤炼师能育精英。通过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外出学习培训、业务学习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培育优秀人才。
C、达成标志:
a.培养出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3名,中级职称占全体教师的65%,省级教学能手4名,市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50名以上。
b.所有科任教师都具有过硬的基本功,粉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多媒体设备使用等基本教学素质全部过关,课堂教学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教育教学水平一流。
c.所有教师都有自己的‚发展梦‛和‚育才梦‛,人人 仪表大方、乐观向上,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成为学生的偶像和榜样,做到言传身教,育人有方。
3.构建阳光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积极营造自主、和谐、平等的阳光高效课堂,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基。
B、主要措施:
a.完善课堂教学常规要求,规范课堂教学行为,适应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坚持以生为本,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b.狠抓综合类课程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化艺体教学的特色化建设,教学中善于发现和培植学生特长爱好,逐步实现综合类课堂教学专业化。
c.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注重爱护学生,关注弱势群体,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
d.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体现校本特色,丰富课堂内涵。C、达成标志:
a.各科课堂上呈现出活泼、向上、积极的氛围,学生乐于、善于参与课堂活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始终充满阳光朝气。
b.各学生社团发挥应有作用,能满足特长生的需求,发挥优势,让每一位学生都至少炼就一项终身受益的艺术特长,培养一大批专项特长人才。
c.教育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地方、校本课程丰富多彩,并全面实施,全体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综 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4.彰显阳光体育特色,锻炼学生强健体魄 A、目标:
坚持‚健康、运动、阳光、未来‛的原则,创新阳光体育运动特色项目,确保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以上,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乐观向上、活泼开朗、善于交往、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B、主要措施:
a.高标准塑胶硬化(软化)操场,按‚双高双普‛标准增添购臵适合教学使用的体育器材器械,满足体育教学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需求。
b.继续上好‚两课‛‚两操‛,结合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在各年级中开展轮流不同项目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展示。
c.办好校园体育项目代表队、足球队,培养发现体育拔尖苗子,向体育专业学校输送特长人才,举办好每学期一届体育运动会。
C、达成标志:
a.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b.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c.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出身体健康、活泼开朗、积极向 上的良好品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展现出阳光少年的风采。
d.建成陕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创新德育模式,培育阳光少年 A、目标:
依照《小学德育大纲》,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继续加大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力度,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为目标,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学习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
B、主要措施:
a.践行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形成勤于学习、善于育人、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在德育工作中,以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六个抓手‛为载体,把良好习惯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提升的突破口,带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b.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国梦‛的理想教育,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自己的‚成才梦‛。
c.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创新班级管理教育模式。建立‚教师访家庭,家长进课堂‛的家校合作育人制度,密切 家校联系,开展大家访、学校课堂开放日活动,畅通学生、教师、家长交流沟通渠道,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d.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落实。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e.继续开展好每学年一届的‚十佳阳光少儿‛、‚十大阳光标兵‛评选活动。
C、达成标志:
a.每位学生都学会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热爱集体,热心公益,遵守公德,文明礼貌,思想健康,品行良好。
b.形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个性特征,并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有自己的美丽梦想。
c.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耐挫力,不被困难和失败所折服,做事持之以恒。
d.将对祖国的热爱、对追求人生目标的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动力,勇于质疑、创新,有较强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e.人人成为富有朝气、满怀自信的阳光少年。6.深化校本研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目标:
坚持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方略,切实提高学校科研工 作的实效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校科研工作管理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大科研骨干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教育科研实践的研究,全方位提高我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B、主要措施:
a.加强与发达先进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承担高层次课题研究。
b.推广现已结题的课题研究成果,开展好‚校本研修与小学数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两个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申报适合的微型课题,研究制定校本课题研究制度,推进校本研修工作,以科研促教研,全面提高课题研究效率。
c.注重研究过程,从课题教学操作层面的研究到学生学习心理层面的探寻,再拓展到学生心智发展的各个领域,从问题入手,从小处着眼,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的主动性。
C、达成标志:
a.完成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央教科所的五个课题研究、两个市级规划课题、若干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预期效果。
b.积极申报教育部中国教师科研基金会重点规划课题《教学多样化与素质教育》和其他省市级规划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
c.三年内每位教师都参与微型、校级课题研究,解决 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把研究成果有效的推广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d.学校的综合教育科研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在本县域处于领先地位。
7.完善后勤保障,创建阳光校园 A、目标:
坚持 ‚服务教学,保障有力‛的总务后勤工作目标,追求规范、高效、精细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总务后勤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借助‚双高双普‛、教育均衡发展的验收和教育强县复验的契机,按照标准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B、主要措施:
a.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做好学校基建项目的立项、报建、预算审核和校产登记、保管等工作。
b.开展‚绿化、净化、硬化、美化‛校园工作,加强植绿和卫生工作,建设现代化花园式校园。
c.完善普通教室、专用教室等设施的配臵和旧设备更新改造,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良性运行。
d.按要求有序推进县政府确立的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县城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进程。
C、达成标志:
a.精心布臵校园环境,完成校园地栽植物绿化工程,着力营造绿化、美化、净化的一流校园环境文化,争创‚省级绿色文明校园‛。b.搞好环保保洁工作,每天彻底清理校园卫生,不留死角,确保校园环境干净优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争创‚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c.完善操场改造工程,学校硬件设施、部室建设达到全县一流,后勤服务保证有力,教学工作秩序井然,建成‚省级标准化学校‛。
d.顺利完成县政府‚双高双普‛、‚四城联创‛目标任务。
8.牢记平安是福,铸实校园安全屏障 A、目标: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平安稳定,和谐发展。B、主要措施:
a.倡导全校师生牢固树立‚安全不保,何谈教育?何谈上学?‛安全意识,时时讲安全,处处防事故。
b.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各类预案,逐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c.细化细节管理,勤于督促检查,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护能力。
d.有效沟通家长,经常安全教育,借助部门职能,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C、达成标志:
a.人人每天‚高高兴兴上学(班),平平安安回家‛。b.人人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习惯,具有自护、自救的基本技能。c.建成‚省级平安校园‛。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落实、考评等环节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校长全面负责,办公室做好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党支部、工会、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具体落实规划的实施,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保障实现规划中的所有目标。
(二)经费保障
学校要把资金向规划中提出的实施目标倾斜,但要本着 ‚花少钱、办大事‛的原则,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确保预算资金科学、高效完成规划的实施。
(三)制度保障
制订各项制度要考虑到规划实施的需要,紧紧围绕规划进行,做细、做实,注意制度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及时总结、反思、修订、完善,确保制度的良性运行。
(四)服务保障
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增强服务意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四篇:靖边六小三年发展规划2016.08
靖边六小三年发展规划
(2016-2018)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靖边县第六小学原属靖边县张家畔镇王家庙村办小学,是我县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学校。学校位于靖边县人民路西南,占地2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现设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150名,教职工178名,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175人;副高级职称3人,一级教师3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岗位合格率100%。
2013年以来,学校在总结、反思、提炼近年办学经验,形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实施“阳光教育”的办学思想。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特色项目的基础上,探索实践阳光教育思想,以实施阳光管理、培养阳光教师、构建阳光课堂、营造阳光校园、培育阳光少年为载体,丰富阳光教育内涵,培植阳光教育文化特色。三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积极引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升,连续三年荣获全县“目标任务考评优秀等次”,被授予靖边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对口帮扶工作先进集体”、“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榆林市“信息技术示范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绿色文明校园”;陕西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基础教育专网建设先进集体”、“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校园”;“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二)发展优势
1.校园位臵环境俱佳,社会家长认可支持。学校地处县城新城区中心,周边没有厂矿企业,学校环境良好,生源广。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各办公室、教室全部连接了千兆宽带网络,各班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实现了校园移动网络全覆盖和无盲点全监控。有200米标准塑胶跑道和足球场等较好的体育运动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规模较大,社会声誉良好。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教风正,学风浓。在现任校长来校十多年的带领下,学校逐渐形成了一支“勤勉负责、务实高效、团结协作、独当一面”的班子集体和“敬业、爱生、博学、奉献”的教师团队。现有省级骨干校长1人,省级教学能手2名,市级教学能手2名,市级好教师5名,市县级教坛新秀30多人。
3.内涵发展有特色,阳光文化大发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已取得明显实效,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提高,在全县小学体育竞技比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学校据此提出并探索实践“阳光教育”办学思想,特别是凝练出蕴涵学校阳光教育文化图腾的 “校旗、校徽、校训、校歌”,在广大师生心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得到认可和濡染。体育艺术教育和校园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走在全县前列。
4.课题研究有成果,校本研修见成效。我校的教科研 工作成效显著,课题研究工作已走在了全县前列,承担着陕西省规划办“小学阳光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小学人本课堂的实践研究”;两个市级规划课题已结题。
5.育人为先不动摇,养成教育有成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抓准德育工作的切入点,重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创新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学校每年按时召开家长会、举办班主任论坛、开展德育研究性学习,努力使德育工作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把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德育工作融入“靖边县方光玉青少年品德教育工程”,展开青少年品德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效,2015年被授予“靖边县品德教育示范学校”。
(三)存在问题
1.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推进缓慢,各项规章制度、考核评估滞后。特别是“十八大”后,教师绩效考评奖励和福利取消,量化考核失去价值和意义,激励竞争机制受到冲击,各项制度和措施需要改进、健全和完善。
2.部分教师专业基础低(非专业教师多),女同志多,家庭负担重,自主学习不够,教科研能力不足,敬业精神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福利奖金的取消,量化考核的缺失,导致教师职业倦怠情绪严重。缺乏足够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教师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3.大部学生来自农村及进城务工子弟,知识基础和文化教养参差不齐,养成教育、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待于提 高和改进。部分学生缺少远大理想,存在土气、俗气、不够大气的现象,不够阳光开朗。
4.学校三年来致力于“阳光教育”的文化实践引领,虽然有了一定的影响,富有阳光教育内涵的“校旗、校徽、校训、校歌”图腾的“标识与符号”虽然在师生心中有了一定的影响,但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全方位的实践,尚未形成学校厚实的特色文化。需要认真研究、实践、总结、提升,真正展示出“阳光教育”学校文化的灵魂,形成全校师生的共识,彰显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位六小人的身上。
5.学校规模超大,班额过大,安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困难重重;基础设施滞后,活动场地过小;功能部室全被挤占,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于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群策群力,深入研究,改革创新,逐步得以解决和改善,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二、学校发展定位
“办人民满意学校,为每个孩子成长奠基;建阳光智慧乐园,为全体师生发展导航”。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民主治校,争创一流”的办学思想,把靖边六小建成“管理民主高效,环境和谐优美,质量优良领先,师生阳光幸福,家长放心满意,社会认可赞誉”的现代化智慧学校。
三、学校三年战略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将促进学生健康阳光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每个孩子成长奠基;建阳光智慧乐园,为全体师生发展导航”为办学宗旨,深入推进“阳光教育”文化主流,充分聚集促进学校发展的正能量,努力创办学校阳光教育特色,打造阳光特色品牌,发挥学校“阳光育人”和“育阳光人”的导向激励和示范引领作用。
(二)总目标
深入挖掘学校的优良传统,凝炼学校主导文化思想,拓展学校文化育人领域,全方位渗透、展示“阳光教育”内涵品质。通过阳光学校管理、阳光校园建设、阳光教师培养、阳光课堂构建、阳光德育创新、阳光学生培育、阳光文化培植、阳光家庭教育、阳光教育科研等,不断提升学校“阳光育人”和“育阳光人”的软实力,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争创阳光特色名校。
(三)具体奋斗目标、采取措施和达成标志 1.推行阳光管理,提升管理效益 A.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民主治校的管理理念,凝练学校阳光文化内涵,实现全方位的阳光管理,激发阳光自主管理意识,营造“人人是被管理者,人人又是管理者”的全员管理氛围,实现管理的高效化。
B.主要措施:
a.管理理念特色化:挖掘学校原有管理成效,围绕“阳光教育”主题思想,制定三年(2016——2018)战略发展规划。结合教育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和陕西省“新标准.大规范”的要求,修订《办学章程》和《管理汇编》,体现阳光管理的特色。
b.管理模式人本化: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把“制度管理”、“自主管理”、“相互管理”有机融合,探索简单化、易操作,激励型、人本化管理模式。
c.考核评估简单化:修订现有绩效考核办法,改革和完善班务考核细则,注重过程管理和激励导向评估策略,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阳光公开”的绩效考核评估原则和办法,分配新增绩效奖励工资。营造工作即生活的阳光工作环境和幸福生活氛围。实施学生六维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阳光成长。
C. 达成标志:
a. 通过制定并实施三年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管理人本化,内涵发展特色化,过程管理规范化,绩效评估简单化的良性运行。
b.初步建成“阳光和谐校园”,形成管理民主高效、环 境和谐优美、质量优良领先、师生阳光成长,处处彰显阳光和生机的学校品味。
c.通过“阳光〃简单”绩效考核和班务考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人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团结共进,充满朝气的新气象。
2.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阳光教师团队 A.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爱生、博学奉献、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阳光教师队伍。
B.主要措施:
a.狠抓学习立师德。通过业务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学习教师基本素养,丰富教师内涵,提升教师气质。
b.强化导引树新风。规范各科教学要领与流程,细化课堂教学要求,加大平时引导力度。开辟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渠道,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师表形象。
c.锤炼师能育精英。拟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通过校本研修、课题研究、外出培训、自主学习等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通过校园文化创建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培育优秀人才。
C.达成标志:
a.培养出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3名,中级职称占全体教师的65%,省级教学能手4名,市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 秀、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50名以上。
b.科任教师具有过硬的基本功,粉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多媒体设备使用等基本教学素质过关,课堂教学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教育教学水平一流。
c.人人争做阳光教师。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发展梦”和“育才梦”,人人仪表大方、阳光向上,为人师表、德高望重,成为学生的偶像和榜样,做到言传身教,育人有方。
3.构建阳光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有效教学思想,积极营造自主、和谐、平等的阳光高效课堂,为每位学生的学业优良、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基。
B.主要措施:
a.完善课堂教学常规要求,规范课堂教学行为,适应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坚持以生为本,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b.狠抓综合类课程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化艺体教学的特色化建设,教学中善于发现和培植学生特长爱好,逐步实现综合类课堂教学专业化。
c.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注重爱护学生,关注弱势群体,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
d.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体现校本特色,丰富课程内容;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功能。【整编校本德育教材,写字书法教材,经典诵读教材,阳光文化教材,社团课程教材等】 C.达成标志:
a.各科课堂上呈现出活泼、向上、积极的氛围,各科教学逐步形成高效简单的特色模式,促进学生乐于、善于参与课堂活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始终充满阳光朝气。
b.各学生社团发挥应有作用,能满足特长生的需求,发挥优势,让每一位学生都至少炼就一项终身受益的艺术特长和一项体育锻炼项目,培养一大批专项特长发展人才。
c.教育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地方、校本课程丰富多彩,并全面实施,全体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d.每位教师都能熟练引用现代信息设备服务教育教学,并逐步形成自己特长有效的教学方式;每位学生逐步养成自主获取信息知识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的课堂学习习惯、热爱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和终身学习的基本学习能力。
4.强化阳光体育特色,锻炼学生强健体魄 A.目标:
坚持“健康、运动、阳光、未来”的原则,创新阳光体育运动特色项目,确保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以上,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乐观向上、活泼开朗、善于交往、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B.主要措施:
a.增添购臵适合教学使用的体育器材器械,满足体育教学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需求。
b.实行每天上午分年级跑步锻炼、统一做眼睛保健操 和下午全校统一做广播体操的大型每日体育锻炼办法,结合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在各年级中开展建设足球队和不同项目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项目,做到天天锻炼一小时以上。
c.办好校园体育项目代表队、足球队,培养发现体育拔尖苗子,向体育专业学校输送特长人才,举办好每学期一届体育运动盛会。
d.办好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三至六年级班班都有足球训练队。
C.达成标志:
a.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b.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c.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出身体健康、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展现出阳光少年的风采。
d.学生体育代表队在全县各类体育竞技比赛中成绩优异,勇争第一。
d.建成陕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出成果。
5.创新德育模式,培育阳光少年 A.目标:
依照《小学德育大纲》,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 设实施纲要》,继续加大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力度,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为目标,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学习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
B.主要措施:
a.践行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形成勤于学习、善于育人、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在德育工作中,以“方光玉青少年品德教育”为载体,把良好习惯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提升的突破口,带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b.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国梦”的理想教育,从小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自己的“成才梦”。
c.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创新班级管理教育模式。建立“教师访家庭,家长进课堂”的家校合作育人制度,密切家校联系,开展大家访、学校课堂开放日活动,畅通学生、教师、家长交流沟通渠道,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d.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落实。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d.积极引导师生学习“阳光教育”思想,开发富含“阳 光文化”内涵的校旗、校徽、校训、校歌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好每学年一届的“十佳阳光少儿”、“十大阳光标兵”评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
C.达成标志:
a.每位学生都学会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热爱集体,热心公益,遵守公德,文明礼貌,思想健康,品行良好。
b.形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个性特征,并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有自己的美丽梦想。
c.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耐挫力,不被困难和失败所折服,做事持之以恒。
d.将对祖国的热爱、对追求人生目标的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动力,勇于质疑、创新,有较强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人人牢记校训,会唱校歌,成为富有朝气、满怀自信的阳光少年。
6. 搞好安全后勤保障,建设阳光智慧校园 A.目标:
(1)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平安稳定,和谐发展。(2)坚持 “服务教学,保障有力”的总务后勤工作目标,追求规范、高效、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B.主要措施:(1)a.倡导全校师生牢固树立“安全不保,何谈教育?何谈上学?”安全意识,时时讲安全,处处防事故。
b.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各类预案,逐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c.细化细节管理,勤于督促检查,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护能力。
d.有效沟通家长,经常安全教育,借助部门职能,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2)a.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做好学校基建项目的立项、报建、预算审核和校产登记、保管等工作。
b.开展“绿化、净化、硬化、美化”校园工作,加强植绿和卫生工作,建设现代化花园式校园。
C.达成标志:
(1)a.人人每天“高高兴兴上学(班),平平安安回家”。b.人人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习惯,具有自护、自救的基本技能。
c.加强安全健康教育,促进阳光健康成长。
(2)a.精心布臵校园环境,完成校园地栽植物绿化工程,着力营造绿化、美化、净化的一流校园环境文化,争创“省级绿色文明校园”。
b.搞好环保保洁工作,每天彻底清理校园卫生,不留死角,确保校园环境干净优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c.建成“阳光智慧乐园”、“省级平安校园”。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落实、考评等环节的实施,每年结合实际进行总结评估、完善修订。在实施过程中,校长全面负责,办公室做好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党支部、工会、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信息中心具体落实规划的实施,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保障实现规划中的所有目标如期达成。
(二)经费保障
学校要把资金向规划中提出的实施目标倾斜,但要本着 “花少钱、办大事”的原则,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确保预算资金有效促进规划的实施和完成。
(三)制度保障
制订各项制度要考虑到规划实施的需要,紧紧围绕规划进行,做细、做实,注意制度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及时总结、反思、修订、完善,确保制度良性运行。
(四)服务保障
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增强服务意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后勤服务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016年3月
第五篇:靖边六小教育信息化自查报告
靖边六小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
近年来,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将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和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进程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一、构建组织管理体系,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责任
为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我校专门成立了由郭振荣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负责人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施其职,共商学校信息化发展大计。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碰头,交流活动的具体工作设想。在每个年级组还专门设立信息化工作小组,其中年级组长任小组长,熟知电脑专业知识的老师任助理,计算机老师做指导,年级组其他教师为组员。有了层层的管理,确保了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加大硬件投入,加快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在办学过程中,我校多方筹集资金,科学规划,进行现代化技术装备。现有多功能教室(2个),学生机房(2个)、按照建设计划,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共有40套。目前,我校现有学生2575人,共有学生机163台,办公机30台,每个行政办公室及综合学科教师办公室都配有电脑,并提供全天(含节假日)24小时的上网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这些互联网全部采取光纤接入,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节点,真正实现了全校网络化。学校的任何一台微机都可以实现网络共享,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信息化的独特作用。同时学校配有多种电脑辅助设施,如彩色喷墨打印机、速印一体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等,保证供应经常性的各种电脑耗材。
三、着力软件开发,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1.构建网站,提供平台。学校有独立的网站,并建有高质量并受师生欢迎的主页。网页布局合理,内容更新及时,通过网络进行校内通知、新闻发布、信息交流,今年6月份学校又建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人事管理信息化、学生信息电脑化、课时安排网络化等。
2.挖掘资源,发挥资源库的作用。学校十分重视资源库的建设,资源库内容得到不断充实,涉及各个学科领域,面广量大。在购进资源的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教学课件,学校有专门收集人员,收集制作课件用到的各类声音、图片素材、动画等素材。为教师制作课件既唾手可得。
3.开设课程,夯实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我校按照要求标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3-6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除用好信息技术教科书外,每个年级补充相应内容,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年级为计算机软件操作及画图软件的使用,四年级word小报编辑,五年级为图像处理及幻灯片制作、上网知识及网页制作。学生上课均为一人一机。
4.加强培训,掌握技能,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学校100%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都能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得到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每天提高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早已成为展现教师自身素质和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
5、成立多样的信息学兴趣小组,提升学生使用现代化技术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从2006年始,我们成立了打字、电脑绘画等兴趣小组,辅导老师定期给予辅导。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先行一步大大激发了全校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强烈兴趣。目前,我校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均能较为熟练地上网查询资料、下载文件、打印作文日记、创作电脑画。
四、优化课堂教学,促使教育信息化成果最大化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就应该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课堂上教学信息的传递呈单向性,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令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2010年始,我们就在构思如何将电脑与网络引进课堂辅助教学。我们在数学课上首次进行实验,在“圆的周长”一课中,先由学生独立操作量出一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再利用网络了解其他同学的操作后所得的数据,最后将全班同学的测量结果汇总,从中发现规律,探讨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课堂上的信息传递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的实时交流,提高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分别在社会、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积累了经验。
以上是靖边六小近年来的工作自查报告,靖边六小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广大教职工的辛勤工作下,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着不足:如在科研方面我们还很欠缺,但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力争用科研带教研,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促动下带动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