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创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1.中心职责
(1)、宣传、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方针、政策和法令;(2)、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各类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3)、负责创业指导中心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为大学生创业做好各种服务;
(4)、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和评审、立项、资金管理工作;
(5)、组织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优秀项目予以推介、扶持;
(6)、开展大学生SYB创业培训、模拟实训等各类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7)、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项目登记与指导;(8)、协助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工商、税务、人社等部门注册、登记;
(9)、负责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扶持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
(10)、协助创业孵化项目申请各类创业扶持基金,并对成功孵化的项目向社会予以推介;
(11)、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日常管理、设备采购、维护、保管;
(1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主任职责
(1)、负责创业指导中心的全面工作;(2)、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3)、负责制定本中心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并督促、检查、考核履行职责情况,确保日常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4)、负责与各级就业、创业等主管部门协调和联系,构建校企、校政合作模式;
(5)、负责创业指导中心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6)、负责牵头做好对院(系)年度创业工作的考核、评比工作;(7)、完成院、学工处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交付的其他工作。3.其他岗位职责 创业综合服务岗
(1)、负责学院创业网站、新媒体的维护更新,及时发布创业的有关政策、信息、指导等内容;
(2)、编印并发放《创业指导手册》;
(3)、负责学院创业指导系列讲座的计划安排,做好联系和组织协调工作;
(4)、负责院(系)创业季度工作报表的整理归档工作;(5)、负责学院创业指导队伍人员学习培训计划安排,做好联系、组织协调等工作;
(6)、协助主任做好创业工作计划、总结、制度汇编及年终对院系的考核等工作;
(7)、负责创业中心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如报刊杂志、文件信件的收发等;(8)、负责毕业5个年度以内的学生创业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9)、做好应、往届毕业生创业企业的登记办理和日常咨询等工作;(10)、定期统计毕业生创业情况并及时公布和上报;(11)、建立毕业生创业情况档案,组织院系开展毕业生创业状况的跟踪调查;
(12)、负责创业指导中心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如接听来电,处理电子邮件等;
(13)、负责网络课堂教学,创业实训模拟、SYB等培训的管理协调工作并做好相关档案整理;
(14)、负责大学生创业协会社团日常管理培训,指导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和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竞赛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做好相关的档案整理;
(1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是在校党政领导下,负责全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综合办事机构,职责具体如下:
1.宣传、贯彻国家和省高校毕业生分配、就创业的方针、政策和法令。
2.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制定全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意见和工作计划,全面负责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
3.负责全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汇总上报生源信息,积极做好毕业生资源的对外宣传工作。
4.指导各院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建设并维护好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测评系统,协助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
5.负责全校就创业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6.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毕业生就业信息,开发并维护好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网。
7.组织校内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为学生参加校内外就业双选市场提供指导和服务。
8.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推荐
材料的填写和审核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选调生、村官、硕师计划、三支一扶、专招等项目的推荐工作。
9.负责编制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并报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批,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派遣手续。对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学生办理人事和档案托管手续。
10.协助做好毕业生教育和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11.为毕业生就创业提供日常咨询和指导服务。
12.负责指导学生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毕业生档案的整理转递工作。
13.开展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和市场调研工作。积极总结分析毕业生就创业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为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反馈信息,提出建议。
14.做好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做好创业基金评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做好SYB等创业项目培训、创业苗圃建设等。
1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三篇: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贯彻省特殊教育联席会议精神,具体实施跨部门统筹事项,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协同创新政策,实现特殊教育的全过程、专业化管理,指导市、县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具体职责包括:
(一)落实省特教联席会议部署。按照省特殊教育联席会议要求,制订相关政策并具体实施。接受联席会议委托,完成省特殊教育发展各类政策制订、专项建设、过程指导、质量评估、专业研究等任务。
(二)指导学校实施个别化教育。指导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包含教育诊断、安置转衔、个别化教育、质量评估等的特殊教育规范管理制度,指导各类学校开展个别化教育。特别关注学龄前儿童的抢救性康复与教育,特别关注特殊少年的生涯规划与职业教育。
(三)区域特殊教育质量管理。会同省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组建省特殊教育专家资源库,指导各地做好特殊教育质量多元化评价工作。协助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特殊教育质量管理办法,视导区域内各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融合教育、送教(康)上门等工作,并将视导结果纳入区域教育工作综合考评。协助指导残疾人之家、指导普通中小学校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送教(康)上门工作。构建特殊教育教研员团队,通过集体审议提高特殊教育指导和服务能力。
(四)特殊教育研究与师资培训。总结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经验,深入研究一线教育实践问题,形成系统性专业支持框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探索江苏特殊教育发展道路,为政府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科学测算普通学校融合教育师资需求,规划特殊师范教育培养规模、课程设置。组织开展系统性全员培训、特教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对特殊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与培养。
(五)特教资源管理与社会服务。建立省级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掌握全省适龄特殊儿童少年的数量、分布和残障情况,确保数据安全管理。构建跨行业的省级特殊教育专家资源库和远程协作平台,为全省各地的学校、家长、学生提供专业支持。借助各类媒体,广泛普及特殊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三、建立市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各设区市、县(区、市)均应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通过增配专职人员、共享资源、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指导、服务当地特殊教育发展。常住人口不足30万、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地区,应依托普通学校建设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第四篇: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工作职责
1、宣传、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方针、政策和法令;
2、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各类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
3、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为大学生创业做好各种服务;
4、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和评审、立项、资金管理工作;
5、组织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优秀项目予以推介、扶持;
6、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训、模拟实训等各类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7、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项目登记与指导;
8、协助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工商、税务、人社等部门注册、登记;
9、负责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扶持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
10、协助创业孵化项目申请各类创业扶持基金,并对成功孵化的项目向社会予以推介;
11、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日常管理、设备采购、维护、保管;
1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五篇:职业介绍中心工作职责
劳务大市场工作职责
一、认真宣传国家和省、市劳动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二、办理求职登记和用工登记,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定期进行劳动力供求状况分析、预测和发布。
三、负责收集就业信息,多渠道、多形式地及时发布,为求职者提供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
四、开展“一对一”免费职业介绍工作,推荐就业,组织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直接见面洽谈,实行双向选择。
五、为被征地农民、进城登记求职和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等各类求职者提供求职登记、“一对一”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的免费服务。
六、建立用工反馈制度,做好就业再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七、职业指导员负责收集、整理求职人员、被推荐人员、用工单位的资料,并做好建档工作。
八、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求职登记工作职责
1、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就业政策的宣传。
2、为年满16周岁,有求职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城乡劳动力办理求职登记了解就业愿望;
3、对求职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等进行分类整理。
4、录入求职人员基本信息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
5、推荐求职人员接受职业指导。
6、推荐参加技能培训。
7、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 率。
用工登记工作职责
1、为持有效证件的用工单位办理用工登记;
2、建立用工资源信息库,及时发布岗位信息,3、定期进行岗位供求状况分析、预测和发布。
4、对用工单位的岗位情况、专业技术要求、招用人员类别等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并发布招聘信息。
5、推荐用工单位和雇主接受职业指导。
6、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职业指导工作职责
1、开展“一对一”免费职业指导,组织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直接见面洽谈,实行双向选择。
2、做好跟踪服务及后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做好用工信息的整理入库工作。
4、整理、分析影响求职成功率的因素,帮助求职者转变不正确求
职心态,并把其中成功率较高的工种上报领导,为就业培训引 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