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职称评定
中小学职称评定:中层干部一项加分抵十年教龄?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版在20天内发表《教师评职称不能由校长独说为大》和《乡村小学高级职称为何总被校长独吞》两篇涉及职称评定的文章。作为一名“过来人”,笔者感慨良多。
在笔者所在的地方,于2013年恢复了停止6年的职称评定。当然,评定职称不应该论资排辈,应该“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可是,在这之后3年的职称评定中,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问题可谓不少。
首先,职称评定文件加分办法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之处。
2013年的职称评定,涉及的加分项目中有这样两条:一是任现职后连续当班主任3年,加2分;二是教龄每年加0.2分,加满5分为止。以笔者本人为例,从1985年下学期开始当班主任,一直干到1996年,其间只有一年半没当班主任。以后在2000年~2001学年度又任班主任一年。虽然当班主任有10余年,可在1997年进入中教一级后没有这个条件,因此就没有此项加分;而笔者的教龄虽然有33年,却只加到5分为止。尽管笔者比一个竞争对手多10年教龄,却只多了可怜的0.2分。而那位竞争对手是“中层以上领导”,按照规定加2分。由于其他加分都差不多,笔者自然败北了。
其次,学校校级领导和普通教师同在一个“圈子”里竞争。
普通教师的亏吃大发了——局里所给的3个指标全被领导“拿下”(两个副校长,一个主任);而在进线的几个人中,普通教师就是干瞪眼。因为考核方案非常有利于领导:领导加2分;另外,他们经过“暗箱操作”获得的“优模”等还可加分。反过来,这些人还可以对有可能与他们竞争的“对手”进行暗中控制,比如不让当班主任(当班主任可加2分),还有就是不让你跨入优秀教师的行列(评优选模都是领导说了算)等。这样,里外里加在一起所差的分就有四五分之多,普通教师进入高级职称就可谓“难于上青天”。因此,这次能够胜出的全是领导;他们的教龄都短于普通教师的教龄,最短教龄和最长教龄之间竟相差10年之多。顺便说一下,那一年笔者所在地方的中小学晋升高级职称的5人中,也只有一人为普通教师——只因一个副校长没有论文加分,才没有让中小学的普通教师“全军覆没”。
这并非仅仅是个案。
2013年笔者所在学校进入中教一级的有6人,排在第三位的竟然是主要领导的“铁哥们”。该教师业绩平平,教龄又只有10余年,并且在2011年就谋得了一件好差事——当会计(每月可只上几天班)。而排在第四、第五位的两名老师,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教龄多在20年以上,每人都当了多年的班主任(到评定职称时仍是班主任)。
而一名业务精湛的历史科“首席教师”,在2015年连中教一级都没有进去,和他同一年毕业分到学校的教务主任却晋升为高级。笔者所在的这个地方,晋高就可每个月多挣五六百元的工资,一年下来就是六七千元。并且以后涨工资,级差也同样较大。比如高级职称每月能涨200元的话,中教一级也就是100元左右,二三级也就几十元而已。由于地方财政紧张,每年所下的指标都成为稀缺资源。
这种明显的利益导向,直接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比如,教师学会了作假。多年以来,教师发表论文、搞课题研究,基本上就是为了评定职称,而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微乎其微,大都是东拼西凑;还有的让同事“代劳”——2015年就有两名同事用的是由笔者撰写的论文。让教师学会了作假,其危害不言而喻。而教师若要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充实自己,这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但现在施行的职称评定制度,明显不利于教师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职称评定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笔者认为,在进行职称评定时,尽量公平、公开、公正。笔者建议:
上级要加强监管。据笔者了解,现在局一级领导把指标拨给学校之后,几乎是万事大吉,出现问题也很难向有关领导反映。
教龄加分不宜太少。多年前,教龄加分为每年1分,略高了些;近些年来,教龄每年只有0.2分,低得太多了。笔者认为教龄加分每年0.8分为宜。
论文、证书应“晒一晒”。论文、证书加分是两大项。多年来,论文属于作者原创的微乎其微,获奖证书大都“暗箱操作”,或托关系弄来的。2015年进行了论文答辩活动,但评委很难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就判断出真伪。笔者建议在平时将教师的论文、证书“晒一晒”,真假自然泾渭分明。
加分不能“一地一策”“一校一策”。不知什么原因,笔者所在的城市制定的加分政策可以“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它带来的弊端很明显,可以为某些人“量身定制”,也可以让某些人吃亏。
宜全体教师参与打分。2014年,笔者所在学校开始实行代表打分制。学校有大约60名教职员工,代表10人,即每人代表6人打分,这让“拉帮结伙”成为了可能。为了尽量避免此种现象发生,宜全体教师参与打分。
应有教师成果展。由于职称评定停了6年,不少老教师临近退休尚未晋高。他们在年轻时为学校“摸爬滚打”,立下“汗马功劳”,现在年龄大了,多退居“二线”。而现在的“特岗教师”只来学校二三年,对老教师不甚了解,难以公平打分。所以举办教师成果展颇有必要。同时,在打分前设置“述职报告”也很有必要。
总而言之,职称评定不宜“急就章”,要严肃认真对待。易明(作者为基层教师)
原标题:中小学职称评定:中层干部一项加分抵十年教龄不合理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资历标准
(一)正高级教师。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二)高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三)一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四)二级教师。
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期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
(五)三级教师
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考核或任职期满考核必须在称职以上,其中,破格申报人员,在近两年考核必须有一次为优秀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新标准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新标准(转)
资讯快递 2009-12-19 23:28:11 阅读251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
位职责和义务。
三、身心健康。
四、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别职称(职务),除必须达到上述标准条件,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标准条件:
正高级教师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
到的教学风格;
3.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
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4.在指导、培养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本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
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5.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高级教师
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2.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3.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素
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4.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在指导、培养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
了明显成效;
5.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
任教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一级教师
1.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2.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
3.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
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4.在培养、指导二级、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
5.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二级教师
1.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2.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
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较好;
3.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4.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期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
三级教师
1.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
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2009年01月15日 实施日期:2009年01月15日(中央法规)
第四篇:荥阳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实施方案
荥阳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实施方案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市直各学校、幼儿园:
为了使职称评定工作更加合理、公平公正透明,经局党委研究决定,现将《荥阳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各单位按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有利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抓规范、抓完善、抓提高为重点,坚持“五公开”的工作原则,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规范职称评聘管理,大力提升职称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和业内认可度,推进职称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评审原则:
坚持“按照标准,实事求是”的原则 坚持“注重实绩,全面衡量”的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展示”的原则 坚持“考核、评议、监督”的原则
三、申报评审条件
严格按照省人事厅(豫人职【2008】19号)印发的各系列(专业)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四、申报数额
依据市人事局核准的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确定申报数额。对具备高、中级资格人数已达到或超过同级岗位设置数额的单位,原则上暂停申报。凡具备高、中级资格人数未达到应设岗位数额的单位,均可在规定范围内申报。
五、申报推荐方法、程序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荥人职„2008‟15号)申报推荐。
1、召集全市主抓职称评定的领导,学习文件,领会精神。2、各单位召开学校教职员工大会,参评对象在学校教职员工大会上进行个人述职。
3、对照职称评定积分细则,对参评对象进行积分排名。
4、结果公示:各单位将积分排名结果在学校醒目位置公示一周。
5、各单位对符合晋升中、高级职称条件的教师按积分排名顺序上报教体局。(要求A4纸打印,加盖学校公章,校长签字)
6、各单位要对参评对象的最高学历毕业证书、任现职的职称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继续教育合格证、计算机中级以上等级证书、出版的论文原件、聘书原件、一个学期原始教案(要求有教学后记)工作总结和各项获奖证书原件等按时递交到教体局职改办进行集中审核。
7、整理上报:教体局对推荐申报人员的材料进行整理,并按时报送到荥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改办。
六、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建立考核推荐领导小组,负责对考核推荐工作的领导并组织实施。要根据本方案精神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实施方案。要明确一名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2、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公示制度,对申报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各种申报材料按规定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凡在职评工作中,有违背职评工作纪律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关于参加工作后取得的学历实行认证及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检索,要严格按照豫人社[2010]153号文件的规定进行。
4、申报人员个人总结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中所填岗位、职务、业绩等必须与本人实际相符,实事求是,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其参评资格,并严肃处理。
5、职称评审所需各类表格请登录荥阳市教体局网页职改办下载。
荥阳市教育体育局 二零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附、荥阳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积分考核指导意见 荥阳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积分考核指导意见
(一)业绩条件(20分)
对照评审业绩条件,每项有多个证书的,按最高级别积分,每条最高积5分
国家级按等次分别积5、4、3分 省级按等次分别积4、3、2分 郑州市按等次分别积3、2、1分 县(市)级按等次分别积2、1分
业绩条件之外的证书,不积分,但同等条件下,可参考优先推荐。
(二)工作考核
1、师德师风(5分)
(1)根据师德工作考评方案,按考核结果最高积5分。(2)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现象者此项不积分。
2、承担工作量(5分)
按规定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积5分; 承担工作量不足的酌情扣分。
3、教育教学工作(20分)。
依照学校教育教学考评细则,最高记20分。
4、班主任工作(10分)。
依照学校班级管理考评细则,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最高积10分,未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此项不积分。
5、教育教学成绩(15分)
依照学校对教育教学成绩的量化标准最高积15分。
6、承担指导、培训教师任务(5分)
被确定为名师或骨干教师,且在校内发挥指导培养作用的最高积5分,未承担指导培养任务的此项不积分。
(三)民意测评(10分)
在个人述职基础上,全体教师投票,按投票结果最高折合10分。
(四)教龄积分(5分)
教龄每满一年积0.2分,最高积5分。
(五)任现职年限积分(5分)
任现职年限每满一年积0.5分,最高积5分。
第五篇: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定条件
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定条件
标签: 职称 教育教学 中学 职务 计算机应用能力
2011-12-09 11:15阅读(2021)评论(1)
2011年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定条件
为坚持标准,硬化条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和原国家教委《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以下简称《试行条例》),以及中央、省有关职称改革的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我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职务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教师法》和《试行条例》规定的条件,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中小学教师晋升教师职务,必须达到《试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思想政治条件,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有关规定,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科学的育人观、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师德修养,遵纪守法,其任现职以来考核必须在“合格”(称职)及以上。
(二)任职年限
中小学教师晋升教师职务,应达到《试行条例》规定的任职年限。任职年限不够的,须按破格条件进行推荐、评审。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等15个部门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配套文件的通知》(川委办
[2003]21号)中的省教育厅、省人事厅《关于鼓励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暂行办法》中关于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其任职年限放宽一年”的规定,凡2003年及以后,到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工作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在申报评审教师职务时,其任职年限可放宽一年。
(三)学历条件
中小学教师晋升教师职务,必须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即高中教师应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达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应达到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其中,小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达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四)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
1、根据省职改办《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川职改[2000]9号)的规定,申报评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免试和暂不参加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者除外),应参加全国、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应等级的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即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取得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B级合格证书,晋升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取得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C级合格证书。
2、根据省职改领导小组《关于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级与适用人员对应问题的补充通知》(川职改[2000]10号)的规定,“三州”、内地县(县级市、区)中小学校(不含少数民族县)的教师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取得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C级合格证书;晋升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取得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D级合格证书。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予职称计算机相应等级考试:
(1)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生免予职称计算机A级考试。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免予职称计算机B级考试;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免予职称计算机C级考试;
(2)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高级程序员级考试合格,免予职称计算机A级考试;程序员级考试合格,免予职称计算机B级考试;初级程序员级考试合格,免予职称计算机C级考试。
4、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暂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1)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
(2)在少数民族县和内地县以下(不含县)区、乡、镇工作的;
(3)按川职改(91)8号文件规定,初定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
(五)继续教育要求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1999年教育部令第7号)和《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以及原省教委、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通知》(川教师[1991] 42号)、以及原省教委《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试行)〉、〈四川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教师 [1997]24号)的有关规定,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每年应完成继续教育80学时;同时,还应坚持自学,并经学校考核合格。
六)基层支教工作要求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通知》(川府发[2000]31号)“城镇中小学校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中小学任教经历,才可评聘为中级及其以上教师职务”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川委办[2003]21号文的规定,从2004年起,凡2000年及以后在大中城市城区中小学任教二年以上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一般要有一年及以上到艰苦边远地区或乡镇学校支教的经历,才能晋升中小学教师职务。
(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
任现职以来,要有二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含学校团委、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经历,且考核应在“合格”及以上。
(八)普通话等级要求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省政府令177号)第十一条:“推行普通话水平等级持证上岗制度,教师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活动的意见》(教语用[2004]4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将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聘用、职务晋级、评优评先的条件”的要求,凡评聘教师职务的人员(1954年1月1日前出生的人员除外),应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晋升中学高、中教师职务、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取得普通话水平二级乙等证书;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应取得普通话水平三级甲等证书。
(九)教学、科研工作要求
1、晋升中级职务
(1)晋升小学高级教师职务
乡、镇学校教师,教育效果好,所教班的班风好,学风好,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无严重违纪行为;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学效果好,教学业绩在本县同类学校同学科中处于前列,学生巩固率达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定的标准,并在乡、镇及以上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研究课、优质课或观摩课;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至少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15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包括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教改研究报告,下同)在乡(镇)及以上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会上交流,或者在内刊(即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有“内刊准印号”的刊物,下同)上发表;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县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奖励。
县城学校教师,教育效果好,所教班的班风好,学风好,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无严重违纪行为;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学效果好,教学业绩在本县同类学校同学科中处于前茅,学生巩固率高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定的标准,并在县及以上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示范课、研究课、优质课或观摩课;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至少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15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内刊上发表;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县教育行政部门三等奖及以上奖励。市级以上示范学校教师,应在市(州)及以上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或观摩课;至少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15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即有CN、ISSN或ISBN标志的刊物,下同)发表;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县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2)晋升中学一级教师职务
乡、镇中学教师,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学工作中,与其他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所教班的班风好、学风好,学生无严重违纪行为;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学效果好,教学业绩在本县同类学校同学科中处于前列,学生巩固率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并在本校及以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研究课、优质课或观摩课;具有—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至少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15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内刊上发表;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县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奖励。
县城中学教师,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学工作中,与其他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所教班的班风好,学风好,学生无严重违纪行为;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学效果好,教学业绩在本县同类学校同学科中处于前茅,学生巩固率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并在县及以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或观摩课;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至少要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15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内刊上发表;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县教育行政部门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国家级示范高中和省级示范中学教师,应在县及以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或观摩课;至少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20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3)教科所(室)的教师申报中学一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25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每年深入学校听课、评课达到80个学时以上;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法研究,在市(州)及以上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辅导课、研究课或辅导、培训讲座;承担过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或研究任务,其科研成果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4)电教馆(站)的教师申报中学—级或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具有较强的电化教学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2500字的电化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具有主持、指导电化教育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发现和解决电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电教教材建设中积极探索,做出较好成绩;承担过电化教育研究项目或者研究任务,其电化教育研究成果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2、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乡、镇中学教师,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学工作中,与其他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所教班的班风好,学风好,学生无严重违纪现象;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学效果良好,教学业绩在本县同类学校同学科中处于前列,学生巩固率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并在县及以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公开课、研究课或观摩课;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本专业、本学科且原则上不少于20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内刊上发表;或承担过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其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县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县城中学(含三州的省级示范中学)教师,教育效果好,在班主任工作或教学工作中,与其他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所教班的班风好,学风好,学生无严重违纪现象;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学效果好,教学业绩在本市、州同类学校同学科中处于前茅,学生巩固率高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并在县及以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或观摩课;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至少有二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且原则上不少于20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和内刊上发表(一篇公开,一篇内刊);或承担过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其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县教育行政部门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国家级示范高中和省级示范中学教师,应在市(州)及以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或观摩课;至少有二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且原则上不少于20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主持或承担过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其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教科所(室)教师,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有较高造诣,至少有三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较高学术水平,且原则上不少于25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有论著出版;每年应深入学校听课、评课达到100学时及以上;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法研究,并在市(州)及以上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上过辅导课、研究课、或辅导、培训讲座;主持或独立承担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电教馆(站)教师,具有主持和指导电化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从事中小学电化教育教学研究有较高造诣,至少有三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较高学术水平,且原则上不少于2500字的电化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有论著出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电教教材建设中积极探索,做出显著成绩;主持或独立承担的电化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二、破格晋升教师职务的推荐条件 根据四川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推荐条件(试行)〉的通知》(川职改[1992]69号)的规定,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可不受任职年限、职务档次的限制,推荐评审与其条件相应的高、中级教师职务。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推荐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1、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三、四等奖、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及以上的主研人员。
2、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的主研人员。
3、在教材建设中,主持编写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可破格推荐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1、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一项的主研人员。
2、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成果转化在生产实践中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3、任现职以来,在教研、教改、或发展新学科方面成绩显著,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一项。
4、在教材建设中,参编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5、任现职以来的研究成果或重要建议、报告被市(州)及以上党委、政府采纳,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任现职以来,出版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二篇以上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文,受到同行知名专家肯定。
7、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中小学德育课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推荐评审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
1、在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项目中解决过重要技术难题,起过重要作用。
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一项或三、四等奖两项的主研人员,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四等奖一项的主研人员。
3、市(州)和省级厅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的主研人员。
4、国家优秀设计奖三、四等奖和省部级优秀设计奖的主要设计奖的主要设计者。
5、任现职以来,在教研、教改、教材建设方面有较大贡献,获市(州)和省级厅局优秀教学成果奖。
6、在教材建设中,参编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7、任现职以来,发表过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著,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二篇以上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8、任现职以来,研究成果或重要建议、报告被市(州)上以上党委、政府采纳,对本地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9、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中小学德育课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可破格推荐评审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
1、县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一项的主研人员。
2、在教研、教改、或发展新学科方面成绩显著,获县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一项。
3、任现职以来的研究成果或重要建议、报告被市(州)及以上党委、政府采纳,对深化改革,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4、任现职以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5、省人事厅、教育厅授予的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厅授予的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
三、小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1、必须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近五年来至少有三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较高学术水平,且原则上不少于1500字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正式发表或有论著正式出版。
3、近五年考核中至少有三次考核为优秀。
4、近五年来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或教学业务部门组织的小学教研会上,上过辅导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或公开课,在市、州小学教育界中有较大影响,是市、州学科带头人。
5、主持或独立承担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其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6、教育科学研究所(室)的小学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除须达到上述规定外,每学年应完成规定的深入学校听课、评课100学时及以上。
四、中小学党、政干部晋升教师职务
兼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正、副校长(含正、副书记,下同)晋升中小学教师职务,除须达到本《推荐条件(试行)》规定的相应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外,其教育教学工作量应达到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及以上,或者每周任教至少4课时,并取得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担任中小学校长一年及以上者,还应取得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其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能力和业绩,应作为晋升教师职务的重要依据。
五、兼任勤工俭学工作的人员晋升教师职务
兼任勤工俭学工作的教师晋升中小学教师职务,须达到本《推荐条件(试行)》规定的相应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对其教学工作量的要求可适当放宽,一般应达到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及以上;承担劳动技能课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按教育科学研究所(室)的人员的要求晋升相应的教师职务。上述人员在评聘教师职务时,除考核其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水平、业绩外,同时其从事勤工俭学工作的能力和业绩,以及在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贡献,应作为晋升教师职务的重要依据。
六、幼儿园教师晋升教师职务参照上述意见执行。
七、本《推荐条件》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