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探索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探索
【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是一门政治要求较高、理论性较强、内容相对宽泛的一门大学生思政必修课。文章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如何讲好《毛概》课,使课程成为即能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又受学生喜爱的思政教育课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大学的公共理论课之一,开设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如何上好这门课,让学生听得进,用得上,成为具有较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在不断地思考和积极地探索。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
教学过程包含了“教”与“学”两个方面,“教”更侧重于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修养及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学”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自主性、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本文笔者主要论述作为思想理论课教师在《毛概》课教学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初步的经验总结。
一、教学思路
毛概课是一门包涵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方面内容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理论修养,但由于两课教师专业只会局限于哲史经政法等某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受学科的限制,很难脱离固有的专业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偏重于某一方面的知识阐述,而忽略其他理论知识的分析与讲解。
然而,毛概课的教学要求教师对于各个理论运用要“游刃有余“,向学生讲解要“深入浅出”,结合案例要“恰如其分“,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之前,笔者认为必须首先要加强毛概课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力争在课堂教学中不会出现理论错误和知识偏差,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理论学习系统而深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理论自学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要上好毛概课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有在认真研究这些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把这些思想理论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把握他们之间承前启后的精髓所在,才能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毛概课学习的历史意义。这就要求毛概课教师要认真研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如《卡尔?马克思传》、《大国悲剧》、《毛泽东选集》、《毛泽东传》、《毛主席诗词》、《西行漫记》、《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时代》、《江泽民传》等。另外还要认真研究党的重要历史文件,尤其是在党的成长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献,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以及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重要讲话等。通过大量阅读研究与这些理论相关的著作、文件、传记、革命故事等,扎实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思想理论发展的逻辑性,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二)更新时政学习
毛概课是理论性极强的课程,然而,理论的学习最终落脚点仍在实践的运用,这也是实事求是的体现,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所在,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这门理论课的现实意义。如果毛概课教师只局限于理论的讲解而忽略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课堂运用,那课堂的沉闷是必然,课堂的吸引力也将荡然无存。所以,毛概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时政学习,掌握理论发展的同时,还要掌握国家与社会及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实时动态,把现实的发展和理论的内涵很好的结合,使课堂内容丰富鲜活,案例具体生动,从而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三)加强学术交流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除了自主学习外,还要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达到不断深化理论修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
(一)“问题导向法”
“问题导向法”是指通过调研,发现学生问题,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使喜欢思考的大学生充满疑惑,渴望寻找令人信服的答案,却苦于不得方法。因而思政教师必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思想中的难点、热点,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困扰学生的思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
(二)“三七开”教学法
“三七开”教学法是毛泽东创造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今天同样适用与当前的大学生思政教学。毛泽东在谈到教学方法时曾指出:在教学方法上“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教员不根据学生要求学什么东西,全凭自己教,这个法是不行的。教员也要跟学生学,不能光教学生。现在我看要有一个制度,叫做三七开。就是教员先向学生学七分,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毛泽东在这里提出要用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政治理论课不是行政命令,不能只是照着书本对理论、政策做强行的思想灌输或空洞、抽象的理论讲解。而是要进行说服教育,要和大学生关心的社会实际、自身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指导、说服教育和真诚沟通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我们在教学前要开展学生情况调查,了解学生思想中的热点、难点,并把具有代表性的想法归纳出来,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
(三)因类施教法(或称差异教学法)
因类施教法是指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案例教学,多讲授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政策和案例的教学方法。以医科类院校为例,如在讲十八大以来的民生政策问题时,针对助产专业,就讲一些“单独二孩”方面的政策和例子;针对美容和医药营销方面,就将一些“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的政策和例子。对于像护理、中医骨伤等性别比例差异较大的班级,也要根据男女比例的多少分别例举不同的例子,如在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章时,男生多的班级多讲一些战争战役方面的知识和案例,而对于女生多的班级,则多讲一些生动感人的英雄故事或经典传奇;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班级也要区别对待,如高职班尽量多用生动的案例和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口语进行教学,而普专班或本科生则增加一些理论讲解和用一些专业术语进行授课。
(四)音乐教学法
在毛概课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教学法。具体讲就是结合课程内容的需要,将一些学生可能喜爱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音乐或歌曲有意识地穿插于课堂上,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学生的情绪、释放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增强毛概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提升课堂效果,达到音乐育人的作用。如在讲近代中国人民掀起的拯救民族危亡的爱国革命运动时,就会给同学们播放曾经脍炙人口的一些歌曲《大号是中华》、《游击队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并适度讲解歌曲反映的具体事件或背景和当时的影响力;介绍毛泽东时播放摇滚歌曲《毛主席语录》、《东方红》等;讲到“一国两制”时播放《大国民》、《鹿港小镇》;讲到改革开放时播放《春天的故事》等。
(五)比较教学法
在《毛概》课的教学实践中,比较教学法也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通过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和纵向的历史比较,使同学们了解和认识中国今天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当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党、对国家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骄傲,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了解国际形势、国家政策和社会时事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办法,这种教学在课堂上运用得好,课堂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互动式教学能够使毛概课的课堂更活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师生互动不但能够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而且能够形成一种师生彼此尊重、宽容、课堂民主、和谐沟通的课堂气氛。互动既包括课内的互动,也包括课外的互动和网上的互动。互动的方式包括课堂讨论、主题发言、专题辩论、问题点评、案例分析、角色互换、师生互辩、师生网上交流等。互动法可以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从而改变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提高抬头率和听课率。
三、结语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个复杂艰苦而又长期的育人工程,它对大学生的教育成效又因思想教育的特殊性而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但是作为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思政课程,它又是人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因此,努力研究大学生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使课程真正发思想教育作用,成为大学生喜欢的思政课程,是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使命。
第二篇: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的方法探索
朱西周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概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不断探索和完善《概论》课的考试模式和方法,提高《概论》课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论课; 教学与考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举措,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结合教师教学特长所采取的具体的教学样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不断探索和完善《概论》课的考试模式和方法,提高《概论》课的学习效果,是“概论”课教学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探索拓展教学模式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前提是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概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去观察、分析、理解中国的现实问题,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在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概论”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
(一)把历史、理论和现实有机融合。
理论必须进行历史的论证,才有说服力;现实会使历史鲜活起来,使理论有用武之地。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力求避免从概念、原则、结论出发,而是从时代的变迁、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着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揭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及其本质,从而正确认识当代世界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的课程受到学生欢迎的主要因素。我们把课程讲授的重点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培养他们对国家和社会重大问题的观察认识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使他们对重大问题能够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当前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渴望了解天下大事,但又时常感觉把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本课程立足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那些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来讲授。通过正确认识和分析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把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党的新理论、新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
效性、针对性的必然要求。例如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中原经济区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及融入教学实践,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生动新鲜。
(三)把握好向学生的内心世界。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冲击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树立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把课堂传授同学生的课外自学、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书本讲授同多样性的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规范性教育同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学习成才、报效国家的思想舆论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四)注重广泛的社会沟通与实践
社会各个方面和学生家长都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都会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历史教育和国情方面的教育。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这种教育的契机,比如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把学生家长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引入到课堂上来。
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分拘泥于对各种观点来龙去脉的介绍,而忽略了对各种观点的系统整合和对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缺乏理论的穿透力和深刻性,把“概论”课讲成了历史课;也可以避免过分专注于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理论的推演铺陈,而忽略了对典型实例的捕捉和引
证,把本来内容生动鲜活的一门课程讲成了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干瘪的空谈说教,把“概论”课讲成了“布道”课。
二、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探索推进组合式专题教学
“概论”课内容覆盖面广,而授课教师受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限制,很难在每一个关键性问题的教学上都做到深入浅出。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尝试推进组合式专题教学,即把具有不同研究和教学专长的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对相关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设计出系统的专题讲座。在组合式专题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师的研究方向、学术专长相统一,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注意力放在某个问题的深入上,把同一教师对不同问题的全面阐述转变为不同教师对不同问题的深入分析,以理论研究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教研相长。
(二)普遍开展研讨教学法
引导学生对当前中国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以及共同富裕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个讨论深化了学生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也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深了理解。一个问题的讨论涵盖了“概论”课多方面的学习内容。我们还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决策的讨论。例如,面对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让学生模拟党和国家领导人思索——假如我是国家领导人,我应该作出什么样的决策?这样学生可以在换位思考中进一步体会到国计民生的艰难。另外,我们还结合社会实际,设计辩论的题目,例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孰优孰劣”、“大学教育是否以市场为导向”等,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评点总结。辩论帮助大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层面深刻认识、理解世界与中国,进而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三)尝试进行实践教学法
课外阅读是由教师统一开列书目,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自学读书,撰写读书心得体会。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课堂上实现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我们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社会调查,例如学校附近市场消费状况调查、学生之间贫富差距状况调查、城乡居民生活满意状况调查、农民工心态调查等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是进行校园实践教学,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的实践活动, 属于第二课堂 教学活动, 它是列入教学计划, 教师提出明确要求, 学生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其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是其基本和重要的形式。校园实践教学要求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充分准备教学内容, 恰当选择教学地点, 以活动的形式引入教学。例如: 知识竞赛、辩论赛、书画大赛、征文比赛、专题报告、社团风采周、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校园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实验场所。开展校园实践活动的关键在于把课程的优势和学生的特点有效结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的潜力, 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
二是进行社会实践教学,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教学是教师根据国家培养目标的要求, 设计一些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识深度和兴趣程度选题或者带着自己关心的问题, 借助适当的方式走进社会, 参与到生产实践活动中直接体验、引起思考、深化认识、寻求答案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社会实践教学有以下特点: 一是对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二是组织学生在社会大课堂这个新环境里, 在众多陌生人中, 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未知的条件下进行的创造性和实践性活动, 具有更强的社会性;三是时间、地点比较灵活, 学生参与面大, 活动比较分散。
(四)积极开展演讲教学法。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的热点话题,举办以学生为主讲人的“演讲一堂课”,并且鼓励台上台下学生互相问答,最后由教师评点总结。我们先后设计了“我看教育”、“我与可持续发展”等大学生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演讲题目,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很多同学为了展示自己的观点,课下下了很大功夫撰写演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这种参与式教学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五)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的运用,为“概论”课进行情境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跌
宕起伏的历史,既有硝烟战火,又有诗情画意,既有艰难曲折的情景,又有令人欢欣鼓舞的场面,所以“概论”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素材可以说取之不尽。在教学实际中,我们是全省最早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概论”课课堂教学的,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调整不断更新课件。我们还拥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音像资料。结合教学内容,播放“走近毛泽东”、“百年小平”、“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等资料片,从视觉上加深学生的理解,以获得震撼的效果。
(六)扎实推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课堂实践教学经常采用的形式。案例分析是教师选择能够反应教材中某一重要原理的事件作为案例,以事件的典型性和真实性为基础, 让学生亲历、体验、模拟事物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 感悟和思考一些道理 , 以各自的视角, 从不同的层面, 对案例做出判断和决策, 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过程如下:一是教师精心设计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应贴近生活、来源于社会、是对现实的反映。因此, 应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选择一些新的典型的有借鉴意义的事件或现象, 经过加工整理、精心策划作为案例。
二是仔细地组织案例分析。教师把设计好的案例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 认真准备发言稿, 可以个人准备稿件, 也可以2--3 人合作, 这些工作宜在课前进行。只要准备充分, 学生的言语、口才、知识、能力、气质、风格各种特长会得到充分展示和张扬, 学习积极性就会极大提高。
三是案例分析小结。课堂讨论结束后, 学生各自修改和整理发言稿, 以书面形式呈交给教师, 作为案例教学小结的基本材料和用于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案例分析是进行课堂实践教学的一种好形式, 通过学生阅读、思考、写作和交流四个阶段,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到主动学习、掌握和应用知识;借助于动脑、动手、动嘴等综合训练, 在互相交流和互相启发中, 活跃学生思维;通过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不断深化。
三、探索和完善《概论》课的考试模式和方法,提高《概论》课的学习效果
(一)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它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目的是把我国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不同的要求,它除了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改变过去只注重考试的评价功能的理念,不要把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考试作为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记忆多少,更重要的在于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多少。
因此,我们要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目标定位于以考
核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确立一套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考试评价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成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提高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增强考试的督促和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应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我们就应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充分发挥考试的督促和导向作用,以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体说,应采取笔试、口试、闭卷、开卷相结合,有纸试卷和无纸试卷相结合。闭卷、笔试等形式可以检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督促学生牢固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考试可分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及期末综合口试,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可以让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争论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期末综合口试对学生要求更为全面,不仅可以考查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考查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考核方式学生不能投机取巧,更不能作弊,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和导向作用更大。此外还可以适当采用无纸化考试,尤其是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提交小论文,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批改,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还能使学生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实际应用,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及创新能力。
(三)丰富考试内容,增加能力考核
改变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相应增加突出能力以及创新性精神的内容,以增强能力考核。考核的范围要广泛,不仅包括教师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也要包括课外应该阅读的相关内容,以考核其自学的能力;考试的内容要灵活,既要包括记忆方面的内容,也要包括对具体问题的观点,考核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考试的方式要多样,既包括在课堂中完成的内容,也可以增加在课下完成的内容,增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总之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命题和考核方式,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此外在阅卷中也要把“采点给分”与“采意给分”相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反思、批判和创新,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四)加强过程性考核,督促和引导学生重视平时学习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不仅需要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而且需要将这些理论逐渐内化成为自身的素质,它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平时的学习过程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过程性考核将有助于大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通过加强过程性考核,督促学生重视平时学习知识的积累,避免或减少期末突击复习或是投机取巧、甚至作弊现象的发生。过程性考核,就是要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考核,从而加强平时的学习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严格考勤,课堂是我们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渠
道,目前各校不同程度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勤率不高的现象,可以通过考勤,并将其纳入成绩总分的办法,先将学生引入课堂,再通过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平时考核要严格、规范,避免流于形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演讲、讨论、辩论等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形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从中得到乐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五)积极探索反馈途径,促进《概论》课考试改革
考试的反馈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尤其对大学生来说,正是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阶段,他们非常需要老师及时给予指导。
而传统的考试模式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通过成绩单了解自己的成绩,至于对在何处、错在何处,却无从知晓,久而久之,平时的小论文等也就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甚至很多学生并不是自己去完成,或从网上下载文章,或抄袭他人的作业,期末考试也是突击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降低,甚至认为可有可无,不加重视。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反馈功能滞后的原因很多,其一是大班上课,人数众多,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要承担400~500 人的教学任务,所以无论是批改平时的作业,还是批改期末考试的试卷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其二,《概论》课的学时有限,课程结束后教师
很难继续与学生沟通,教师不能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不利于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探索一条有效的反馈途径非常必要。增加课堂讨论和演讲等形式,是及时指导和反馈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将平时的论文及报告通过网络平台提交,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批改后将作业反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这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如何使这一考核方式继续下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教师也可以通过考试的反馈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作者简介:朱西周,男,汉族,1966年7月生,河南伊川人,博士。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编:450001 联系方式:***
0371-67763809 zhuxizhou@139.com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概论结课论文
序号:4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案例
内容提要: 案例一:
一、案例内容:宁夏举行2010年古尔邦节茶话会
二、案例分析:自由选择、有序发展——我国宗教事业在和谐稳定中前
行
三、理论总结: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案例二
一、案例内容:没有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必然四分五裂
二、案例分析:一党执政,多党合作;党民一心,功绩卓越
三、理论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案例一:
一、案例内容:宁夏举行2010年古尔邦节茶话会
自治区党政军领导张毅、王正伟、崔波、马金虎等与我区各族各界代表欢聚一堂,互致友情、共庆佳节。
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金虎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全区广大穆斯林群众致以亲切问候和节日的祝贺,自治区副主席郝林海主持茶话会。
马金虎指出,今年是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应对挑战,积极化解风险,成功举办了首届中阿经贸论坛,全力打造黄河金岸,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就。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要自觉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统一认识,凝心聚力,秉承“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把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勤劳致富统一起来,全力支持发展、积极投身发展、热心服务发展,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马金虎在讲话中对社会各界人士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出的积极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就进一步发挥社会各界人士作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他说,宁夏位于欧亚大陆和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只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大势,凸显优势,就一定能够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宁夏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天主教宁夏教区主教李晶在茶话会上畅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表达加快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参加茶话会的还有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区直各部门、各大型企业、中央驻宁单位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银川市有关负责同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宗教界人士、散居少数民族代表。
我区文艺工作者在茶话会上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记者 高鹏 实习生 魏玉静)
(2010-11-17 08:32:30)稿件来源:宁夏日报
二、案例分析:自由选择、有序发展——我国宗教事业在和谐稳定中前行
伊斯兰教是为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少数民族中的大多数群众信仰。1997年,有穆斯林约1800万人,现达2100万人。1997年有清真寺3万余座,现有3.5万座,伊玛目、阿訇4万余名。其中,新疆穆斯林约1100万人,清真寺2.4万余座,伊玛目和阿訇2.8万余名。
1997年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现有2万余座,出家僧尼20余万人;1997年有道教宫观1500余座,现有3000余座。1997年有乾道、坤道2.5万余人,现有5万余人。
天主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拥有教徒约300万人,1997年教徒人数约400万人,现有教徒530万人。1997年有教堂、会所4600余座,现有6000余座;有教区97个,主教60位,神父2200多位,修女3000多位。基督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拥有基督教徒70余万人,1997年教徒人数约1000万人,目前中国基督教徒1600余万人。自1980年至今,中国基督教会累计印刷发行《圣经》达7000万册(含出口部分),共有22种版本,已成为世界上年印刷圣经最多的教会。
在中国宗教实现平稳发展的历程中,这是折射太阳光芒的滴水。
自1955年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开始组织穆斯林赴沙特朝觐。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经有约10万人参加了朝觐活动。60年来,中国天主教先后自选自圣了170多位主教„„
对外交流是我国宗教工作的重要方面。
组织佛牙舍利、佛指舍利赴泰国、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巡展供奉,中日韩定期召开三国佛教友好交流大会,“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展演团”赴台湾、香港、澳门和美国、加拿大演出,赴美国、德国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一系列大型宗教交流活动,展示了中国宗教界的良好形象。
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伊斯兰教解经,佛教界推动人间佛教思想建设,道教主张道法自然、修身致和,天主教推动民主办教,基督教开展神学思想建设,藏传佛教进行寺庙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多年来,在党和政府帮助和支持下,各宗教不断探索和开辟发挥积极作用的渠道和平台,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举世揪心,我宗教界发扬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迅速募集价值2亿多元人民币的资金和物资支援抗震救灾。
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中,我国唯一用维吾尔语授课的伊斯兰教经学院———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的师生从如雨般袭来的砖块和石头中,先后救助15名各族群众。副院长阿不都·热克甫大毛拉说:“我们所做的一切正是遵循了伊斯兰教义,而那些暴徒虽然打着宗教的旗号,他们的所作所为恰恰与《古兰经》的教义相违背,他们绝对不能代表维吾尔族人民!”
中国宗教界慈悲济世的善举,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三、理论总结: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其现实根源和理由,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是基于这一现实提出来的。也就是说:通过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那种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经济文化的一定程度的发展,宗教就会很快消亡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那种认为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可以一举消灭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更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的,是完全错误和非常有害的。”(《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第55页)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和剥削,但是,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存在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较之旧中国有了根本的改变,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其他原因,人与人之间仍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我国社会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我国社会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将作为一部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长期存在。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需要,在一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完全具备的时候,在“只有当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6-97页)因此,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对待宗教唯一正确的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奋斗。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信教群众的权益;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不信教群众的权益。要坚决纠正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排斥和歧视信教群众、侵犯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的现象,也要坚决纠正排斥和歧视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现象。
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
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实体,对于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必须依法予以管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是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推动宗教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客观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宗教活动规范有序的必要举措。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是政府对社会活动进行管理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是通过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宗教法规,协调宗教界与各有关方面的利益,政府依法保护宗教团体和寺观教堂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的教务活动,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一方面是要限制不正常的宗教活动,防止和制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和宗教活动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党和政府在宗教工作上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这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做好新的历史条件下宗教工作的需要,也是保障各族人民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需要。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我们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不是要限制群众的信仰自由,而是要保证宗教活动的正常秩序,从而更好地保障群众的信仰自由。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归根到底,都是要更好地争取、团结、教育广大信教群众,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回首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政策实事求是,宗教工作开拓进取,宗教关系健康和谐。
展望未来,在世界局势发生巨变,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整体变迁的背景下,宗教工作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亿万信众的努力下,我国宗教工作将奋发有为,以新的发展、新的姿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案例二:
一、案例内容:没有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必然四分五裂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人大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这一论述,近日成为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引用的邓小平同志这段经典论述,引起了代表们的广泛共鸣。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这是被中国历史证明的真理。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是让代表们感受深切。
虞云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全体人民的主心骨,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我们党的宗旨、政策、主张,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变成国家的意志,为人民说话,为人民谋利益。
“近年来,人大工作之所以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柏苏宁说,“就我们工作实践来说,包括立法和重大事项决定、决定国家机关人选以及监督、代表工作,都要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确深有感触地说:“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只能增强,不能削弱。”
我党的执政,让人民当家作主,彰显出了制度的优越性;人大代表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符合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文献出处:新华每日电讯2版李柯勇执笔《代表:人大工作有成绩,全靠党领导》改写 材料来源:北京新华社3月11日电)
二、案例分析:一党执政,多党合作;党民一心,功绩卓越
在中国建国以来,干部和群众中时有发出一种声音,认为为了体现中国的民主政治,中国应实行多党轮流执政或三权分立。这种思想于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关于此说法进行了明确批评,他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多次讲过,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摘自 邓小平语录),同时江泽民,吴邦国等多位领导在人民在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均对此观点加以论述与强调(十六届四中,六中等),说明了我党将坚持:“一党执政,多党共同参与”的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我党从根本上使这个本来一贫二白的中国彻底摆脱了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无一不体现着我党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作出的辛勤努力,这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无法做到的,因为资产阶级的原始材料积累是建立在剥削和压迫上的。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共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多党执政将会动摇我国的阶级性质,人民将无法当家作主,“就无法实现现代化”(摘自 邓小平语录)。
特别是如材料所说2008年,在举行重大活动和应对紧急情况时,中国政府的辉煌成绩及我国人民的齐心协力更是让世界为之震撼。材料中关于我党近几年的工作将我党领导人民的重大事件的陈述,无一不体现出我党现今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当面对重大问题时,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资源,力量和智慧,顺利解决我国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而对于多党执政或三权分立,将很难实现团结各族人民,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自然在面对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正与江泽民同志所言,“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不可设想的”。
同时,材料中提出的国际国内形势复杂,无法统一的领导将导致无法及时的应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人民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而西方的多党制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事业由于苏东剧变,共产主义运动处在低潮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各种政治力量正处在重新分化组合之中;敌对势力时刻企图对我过实施西化,分化政策,多党制恰恰是种最好的手段。因此,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对于党内外任何企图削弱、摆脱、取消、反对党的领导的倾向,必须进行批评、教育以至必要的斗争”(摘自 邓小平语录)。
三、理论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首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近现代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取得革命的胜利,并选择了社会主义。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摇摇欲坠的封建主义,但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并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所决定的。因此人民比起军阀混战时更加处于水深火热中。中国共产党适应了人民需要,代表人民,忠诚的为他们办事,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因此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其次,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目焕然一新。自1949年执政以来,我党通过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齐心协力搞建设,彻底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性质。同时,社会主义的性质,标志着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而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理由如下: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摆脱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和梦想。正如我国历史证明的一样,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这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性质和帝国主义的打压造成的。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中国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当面对重大事件时,中共领导鞠躬尽瘁;面对主权问题时,中国政府毫不妥协,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所做出的努力。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多党执政将不利于团结广大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国现代化。
4.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了防止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对我国的分化政策,我们必须坚持拥护党的领导。
由以上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长期合作的基础,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是人民选择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以下的优点:
1.它有利于更好的团结全国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它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发展制,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它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
4.它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因此,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事关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是一个带有重大政治原则的问题,必须真正做到,做好,绝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概论实践课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实践课论文
摘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大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其中培养人才尤为重要。
关键字:人才堕落信心压力情绪就业经济
竞争生活态度
背景: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人才的主要来源,对于这个社会里的特殊群体,因其特殊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最近几年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各种过多的压力而退学的,自杀的,堕落的,比比皆是。是什么使我们的大学生如此的脆弱?是什么使我们的大学生不堪重负?他们的身上承载了家长的希望,社会的希望,自己的期望,要面对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为此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分析:
我们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了解到有17%的人觉得大学生活很快,24%觉得快,37%还行,15%慢,7%很慢。31%觉得现阶段谈论学习压力有非常必要,42%觉得有必要,9%觉得没有必要,18%无所谓。36%的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45%目标正在酝酿中,15%没有,4%从没有想过。从以上数据可以理解到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积极的,开始确定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
总之,压力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辨识、转化和应对压力。在某些情况下,压力也能转化为人生的积极动力。只有勇敢面对压力,化压力为积极的人生动力,才是明智之举。
生活中的经验是多滋味的,酸甜苦辣俱全。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而言,更需要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可通过设置实际的情境来设法增加生活中的情趣。下面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①安排较切实的工作和学习计划,改善自己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使自己能常常看到取得的进步和成果;②多和朋友特别是正直、善良的朋友交往,或多参加集体性的活动,使大家能体会到彼此支持和关怀的情谊;③适度的体育运动和闲暇活动,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能陶冶 1
性情;④欣赏优美的音乐,使自己的情绪和它一起流动;⑤阅读文艺作品或观赏戏剧和电影,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对主人公的同情和认可而自由地表达感情。若能在以上方面妥作安排,可以使生活中充满积极而愉快的经验,并有助于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以下根据一系列调查的相关资料就问题具体分析。
(1)、就业压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很明显,就业已经是每个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要考虑的事情了。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而社会需求的岗位数量却变化不大。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测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大。
(2)、学业压力
学业压力是作为学生永远需要面对的主题,因就业压力而造成的新的学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把自己变成全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学习很多功课,去拿到各种证书 来应对就业。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往往顾此失彼,结果是学什么都不专。大学教材更新的滞后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负担。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学校规定的早已经不实用的课程,一方面要寻找将来能用上的课程去学习,还有各种硬性的考级科目,使学生应对无暇。因为就业压力还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读硕士博士课程,为了考研,很多学生是在毕业前一两年就开始准备了,各种考研培训班到处都是,大学生既要付出时间还要付出金钱。再有,因为大学扩大招生,现在的许多大学生远不如以前的大学生的基础课程扎实过硬了,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而教材却还是那么高深,基础差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如同听天书一般,让捧着旧教材教书的老师颇感无奈。
(3)、经济压力
对生活感觉有压力的主要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许多偏远山区农村的家庭往往因为供一个孩子上学而负债累累,这样的孩子上学时,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筹集学费。所有的课余时间也都用在了打工挣钱上去了。虽然助学贷款能解决一些问题,可还贷的压力
又成了新的生活压力,刚出校门的学生能找到工作养活了自己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剩余的钱去还贷款还外债呢?因教育致贫的家庭又成了现在社会扶贫的对象。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各种开销也逐渐上涨,谈恋爱,上网吧,过生日,租房子,交际应酬„„这些费用的增加让很多学生非常发愁,和家人要?已经张不开嘴了。节衣缩食?毕竟有限,何况衣要体面,饭局得应对,也省不下来。自己去挣?财源不广,偶尔有些外快,也是应对一时而已。
二、主体
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状况是引导大学生健康学习的重要条件。掌握大学生学习压力状况需要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的程度、学习压力的来源、学习压力的影响、学习压力的排解方式等问题。合理疏导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需要从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目的、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提高挫折承受力、塑造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大学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青年大学生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不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学会适应迅速变化的知识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种种挑战。目前,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精力充沛,智力聪慧,没有过多的生活羁绊,创造力旺盛,正是学知识,出成果的大好时机。大学生已成为当代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富创新精神和最有生气的力量。另外,大学阶段也是人生中极不寻常的时期,由于缺乏对自身成长的科学认识与正反经验,青年人内心交织着种种矛盾。为此,置身于社会剧变的青年大学生需要学会调整心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趋势。
大学生常见压力源
在整个大学的每一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压力,压力是始终存在的。在大一阶段,主要面临着适应新的校园生活的压力,大学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面对新的学习方式、陌生的人际关系、相对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许多大学新生无所适从,过去的自信荡然无存。难以把握自我的压力容易使人丧失人生的方向感。大二大三阶段面临着情感、交往、学习等种种的新问题,让人难以应付。大四阶段面临着就业、考研等人生的大课题,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深深体会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面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种压力,一些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对自己的人生作出科学规划,可以预测,他们的进步要大些;另一些大学生则把自己龟缩起来,不能面对社会现实,在感叹后悔之中打发时间。
一般来说,大学生常见的压力有:
1.竞争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也在持续加大。大学生面对的竞争压力来自多方面,包括学习竞争,就业竞争等。大学生是处于青年晚期的特殊知识群体,一方面在智商方面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在情商方面的发展仍需加强。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认为人成功的因素中20%是智商,80%归功于其他因素,主要是情商EQ。在大学阶段,加强情绪的自控性,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增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加强的学习内容。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们感触最深的压力就是学习压力。过多的学习头绪、过重的学习任务,都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学习压力持续时间很长,对人的影响之大不可低估。如何让学习压力转变为积极生活的动力仍然是大学生们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任务。
2.就业压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艰难决策。社会迅速发展带来的机会仍然很多,一些大学生只愿意选择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愿意深入基层寻求发展,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局面。一些大学生不愿意放弃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又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只好继续考研或攻博。大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是正常的,适当的压力还可以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动力。关键的问题在于应该对职业发展做一个规划,应该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并进行自我调整。
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做决策都是基于他们预期自己在几年后的地位而定。这一研究成果,对于青年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我们常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特定的任务和方向,除了思考在大学阶段自己的目标任务,更要延续思考将来自己的路要怎么走?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引起成就与挫折、愉快与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响着生命的质量。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我们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详细论述。
3.人际交往压力
青年期是人一生中社会交往活动极其活跃的时期。青年人的交往与儿童有很大的差别,随着自我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年人的社会交往带有自主的特点。社会交互作用对青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青年社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年大学生由于缺乏人生阅
历及交往的技巧,与人交往时难免会出现种种的误解与尴尬。因此,应该学会如何维护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消除因人际交往障碍而带来的种种烦恼。
关于沟通,美国学者拉斯韦尔(H.D.Lasswell)提出了一个“五W”沟通模式,即谁
(•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向谁说(to whom)和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一模式是很有启发性的,提示人们语言在沟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语言是一个通讯系统,它总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活动相联系。正是由于语言的存在,人们才得以沟通与交流。
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建议
1、大学生自己要正确面对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因此,当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退缩,要无畏地去正视它,解决它。应采取积极态度看待压力,把压力看成是生活的挑战,成长的机会。因此在压力面前要保持勇气和信心,有心理准备去勇敢迎接各种各样的任务和挑战。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了自信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要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目标确定后,要用自己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去实现,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半途而废。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不能用经济价值和立竿见影的效益去衡量。
2、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好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老师就是治病救人的医生,通过和谐的内心交流,给以动之以情的分析,晓之以理,帮助解除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困惑和痛苦。鼓励他们安心学习,奋发上进。心理咨询是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真正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疾病。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心理素质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高尔基说:“社会就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学校要提供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采用简单的说教或靠行政手段和处分来解决心理问题是不能奏效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发泄内心的激情、展示天赋和爱好、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要无疑是很重要的。这不但可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还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我们要学着自己给自己减压,我们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希望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把握,减压的同时决不能松懈,培养自我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查心得:
此次的实践调查,我应该说受益匪浅,这不仅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还更透彻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我们试着在寻找,试着寻找一个完美的答案,能使我们积极的面对。学习中、生活中,社会中,会有众多的压力,我们需要的是面对,去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无论成功与否,至少我们去争取过,去面对过。不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人生就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的去解决矛盾。相信大学生能更深刻的去了解自己,走出低谷,迎接你的我想不仅是高峰,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至少不让自己有太多的遗憾。
这门课程的拓展性,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广泛的。实践性的去分析我们所存在的问题,看清楚自己所要面对的种种。压力,一直都将跟随我们,矛盾性的问题一直都存在。我们需要的是辩证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不是沮丧,不是抱怨。是去分析问题的症结,寻求那份解答,寻求内心深处的渴望,完善自己。
会记得这一次的调研的,我们的资料没有收集了多少,但我们知道了这些问题背后需要我们怎样去面对,怎样去解决,而不是逃避。
三、结束语
在此次调研中,我在寻找的不止是其他人学习压力的问题,我们是在试图去了解自己,了解内心深处的挣扎。从本身出发,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案,寻求一种方法来解决我们当前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时是怎样的场景,是怎样的心情,又是如何去解决的,让那些能正视解决问题的人再一次的反思,给那些不知道方向,茫然的同学一些意见,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压力,知道那不是不可以面对的。我们组员咨询,分发问卷,仔细的归纳所得的结果,认真地去了解。这不仅是做一次实践调查,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更是一次自我的反省,自我的挑战,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挑战自己,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才是我们做这次调研想要的结果。
参考文献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1995年出版)
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1948年出版)
蔺美玲:《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缓解方法》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三峡出版社:《感谢折磨你的人》(2009年出版)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要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历史和现实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翌年又载入宪法。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使“三个代表”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建党纲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翌年又写进了宪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3.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毛泽东在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和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中,首先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第二次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党内出现的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问题,毛泽东通过《实践论》和《矛盾论》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论证;1941年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2
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领导和支持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强调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领导我们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发展
1997年十五大,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坚持地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了创造性升华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
今天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检验标准和目的——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2.解放思想的内涵:
(1)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
(2)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3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四、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 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首先,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其次,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再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依靠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原因: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最有觉悟、最有远见、最有革命性的阶级,具有三大特点和优点;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建立统一战线,坚持武装斗争,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领导权提供根本保证。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区别: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二是时代条件不同;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四是革命的目标与前途不同。
联系: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界定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反对“一次革命论”和 “二次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它包括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和政体。
具体内容: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具体内容: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的基本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创建农村根据地的过程中,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1938年《战争和战略问题》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内容(1)依据: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但农村却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只有把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有效的斗争,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第三,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和主力军。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为最后夺取政权奠定基础。
第四,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自然经济的广泛存在,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它独创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提出: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在总结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2.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形成的条件:首先是由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第三,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
(2)统一战线的内容: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同时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
(3)统一战线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又联合有斗争的原则,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
3.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的必要性: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凭借反革命暴力对付中国人民,人民没有议会可以利用,也没有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只有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
4.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党内出现各种复杂的思想,且党内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是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 6
批评的作风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
(1)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思想;(2)中国革命中的理论创造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3)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改造经验: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国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体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 8
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10
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1.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发展;2.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非对抗性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矛盾的思想,也就是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不相适应的方面来解决矛盾;4.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指出中国社会存在两类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毛泽东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强调解决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新中国建立后,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重要的积极作用。它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使我国比较迅速地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第一、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缺少应有的自主权; 第二、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第三、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第四、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比较单一。
2.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的著名论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表现为: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妥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经历了长期的过程,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才形成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认识。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集中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 12
控制力上。
3.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把公有制经济与其实现形式区分开来。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第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有的按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分配,按管理和产权要素进行分配。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把“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七大报告从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攺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四、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推动不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和要求是:
(1)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 13
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大力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二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加强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四是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3)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新的经济经济增长方式。
(4)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力度,摒弃先污染再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性质相同。第二,作用、职能相同。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 14
务的权利。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个第五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四是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此外,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玩呢提。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
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根号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
1.这是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 17
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意义主要有三点: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光荣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三、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解放初期,大陆政权对台湾的基本策略是武力解放。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
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陆开始调整对台策略,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过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
1958年8月,两岸发生金门炮战。金门炮战后,两岸都调整了政策,由过去激烈的军事对抗,转为政治对抗为主、军事对抗为辅的对峙状态。
周恩来将大陆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表明“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障。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2.两制并存。国家主体(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港澳享有不同于其他省区的高度自治权。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政策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造成的不良后果。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国家间的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是成功的,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1992年,大陆海协会同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党的十六大高度概括了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重大变化,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对台工作的方针,创造性地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2005年,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
2005年4、5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1)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2)推 19
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4)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5)维护国家政权,协商涉外事务;(6)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毛泽东对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亚非拉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日本是第二个中间地带。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欧洲、北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是第二世界,广大亚非拉地区是第三世界。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1985年,邓小平提出,世界上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判断的基点是:(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
世界国际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际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分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二战后世界经历了从美苏两强争霸,到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的过程。不过,西方在经济科技上占据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合作,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的重要特征。
在国际事务中,我国要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承担与我国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不做超出国力和发展阶段的事情。
(二)经济全球化
20实际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经济和科技大发展、加快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工业造成了冲击。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1)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理念、原 20
则和追求。(2)中国的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3)中国的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1)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2)这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3)这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一)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先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国家、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二)发展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导我们党及时改变外交战略,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80年代末期,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绝不当头”的外交方针。
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行之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新特点:第一,队伍迅速壮大;第二,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岗位流动加快。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 21
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民族关系始终是我国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三、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统一战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维
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
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同时,在我国,宗教还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
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基础。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2.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第二,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第三,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第四,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按照信息化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第二,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第三,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第四,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第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第三,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坚持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改善党的领导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当的建设的基本任务。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防腐倡廉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