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2011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劳技教学总结
2010-2011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
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即将结束,在紧张忙碌的半年中,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得到了很多收获,也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为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能够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做到依法执教。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在工作中,能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坚持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发扬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我们在工作中基本能够努力钻研业务,虚心向各学科老教师求教,不断学习新知识,创造性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科研水平。
实际操作是中学劳技课的“重头戏”。劳技课以劳动技能训练为主,学生接触实际,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施展才华,大显身手,是学生掌握技术的主要环节,突出的是实践和应用,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劳动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劳技课涉及到数学、生物等多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勤动手、多动脑、会操作、有技能、懂技巧的一代新人,必须在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强调实作,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以实习操作为中心的“引发情趣——明确目标——示范仿效——实习操作——指导纠误——作品评展”六步实作教学程序。
在这个实作流程中,师生感情和谐融洽,双边同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有效发挥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行为,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操作训练如期完成。
引发情趣:教师通过导语,或生动的事例,或通过视频展示网上的优秀菜肴的烧制过程,或用其他方式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实作成功。师生感情的沟通是促使学生动手的关键。通过导引,使学生认识到,人要多才多艺,多技多能,特别是当今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假如优秀作品出自我手中,就会有一种自尊、自豪的感觉,而积极动手制作。
明确目标:经过引发情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随即在较短的时间里,准确、精炼、清楚地告诉学生这次实作要“做什么”,“为什么做”和“如何做”的方法、步骤、要领。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宜紧接下一步。示范仿效: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实作要求作示范,也可事先准备好一个同学作示范,让学生仿效。示范必须严格规范,重点、难点要分步有节地进行,也可以边讲边范,讲范结合,语言尽量精炼。选用合乎要求的学生作品作为示范样品,用学生的东西教育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亲切感,乐于沟通和易于理解,对于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很有好处。
实习操作:这个过程是中心环节,是全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教师必须注意几点:一要给予学生时间、空间、工具、设备、材料等方面的保证;二要明确要求学生按规程进行操作,勤动手,多动脑;三要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四要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工具,勤俭节约,爱惜劳动成果,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切蹉,与同学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指导纠误: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深入桌间身旁,进行同步指导,看学生是否按要求去做,使用工具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和作品,为评展作准备。
在实作中,根据不同的人,因人制宜,因班制宜,分别对待。做得差的,可鼓励重作,慢的可延长时间。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他们动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以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点,鼓励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创造性劳动,提高审美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这个实作教学程序中,教师根据实际,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目标、实施教学,老师带领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在理论指导下,师生协调,共同活动。教师引导着学生,从知识的海洋驶入实践的海洋,将学生头脑中的数生等各学科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促使知识活化,实现认知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让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变得生动、形象、全面、深刻、完整,增长能力和智力。搞好劳技实作教学,促使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萌发创造性活力,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第二篇:2011-2012七年级第一学期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第一学期七年级劳技
教学工作总结
二〇一二年一月
2011-2012第一学期七年级
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即将结束,在紧张忙碌的半年中,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得到了很多收获,也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为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能够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做到依法执教。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在工作中,能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坚持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发扬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我们在工作中基本能够努力钻研业务,虚心向各学科老教师求教,不断学习新知识,创造性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科研水平。
实际操作是中学劳技课的“重头戏”。劳技课以劳动技能训练为主,学生接触实际,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施展才华,大显身手,是学生掌握技术的主要环节,突出的是实践和应用,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劳动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劳技课涉及到数学、生物等多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勤2
动手、多动脑、会操作、有技能、懂技巧的一代新人,必须在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强调实作,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以实习操作为中心的“引发情趣——明确目标——示范仿效——实习操作——指导纠误——作品评展”六步实作教学程序。
在这个实作流程中,师生感情和谐融洽,双边同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有效发挥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行为,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操作训练如期完成。
引发情趣:教师通过导语,或生动的事例,或通过视频展示网上的优秀菜肴的烧制过程,或用其他方式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实作成功。师生感情的沟通是促使学生动手的关键。通过导引,使学生认识到,人要多才多艺,多技多能,特别是当今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假如优秀作品出自我手中,就会有一种自尊、自豪的感觉,而积极动手制作。
明确目标:经过引发情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随即在较短的时间里,准确、精炼、清楚地告诉学生这次实作要“做什么”,“为什么做”和“如何做”的方法、步骤、要领。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宜紧接下一步。
示范仿效: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实作要求作示范,也可事先准备好一个同学作示范,让学生仿效。示范必须严格规范,重点、难点要分步有节地进行,也可以边讲边范,讲范结合,语言尽量精炼。选用合乎 3
要求的学生作品作为示范样品,用学生的东西教育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亲切感,乐于沟通和易于理解,对于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很有好处。
实习操作:这个过程是中心环节,是全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教师必须注意几点:一要给予学生时间、空间、工具、设备、材料等方面的保证;二要明确要求学生按规程进行操作,勤动手,多动脑;三要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四要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工具,勤俭节约,爱惜劳动成果,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切蹉,与同学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指导纠误: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深入桌间身旁,进行同步指导,看学生是否按要求去做,使用工具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和作品,为评展作准备。
在实作中,根据不同的人,因人制宜,因班制宜,分别对待。做得差的,可鼓励重作,慢的可延长时间。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他们动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以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点,鼓励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创造性劳动,提高审美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这个实作教学程序中,教师根据实际,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目标、实施教学,老师带领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在理论指导下,师生协调,共同活动。教师引导着学生,从知识的海洋驶入实4
践的海洋,将学生头脑中的数生等各学科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促使知识活化,实现认知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让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变得生动、形象、全面、深刻、完整,增长能力和智力。搞好劳技实作教学,促使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萌发创造性活力,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2012.2 5
第三篇:2011-2012学第一学期七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2014年春季七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深溪口九校 彭玖菊
教材分析
教材的基本思路是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功能的转变。教材的内容易于学生接受,篇幅少而精。小栏目的设计,题目、教材语言的表达都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并图、文并茂。封面设计等都不超越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经验,学生的现有知识。原教材来自城市内容的比较多,来自农村的比较少,新教材兼顾了农村、农业、农民、粮食问题和环保问题。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我校四年级学生大都是从在农村长大的。他们都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美丽而可爱的校园。经过前几年的学习、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简单劳动制作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术。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强,相信只要给他们 1
机会,他们是乐于学习生活中的知识与技能的。
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三)•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五)•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六)•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七)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八)•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九)•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设 教学策略与措施:
1.注重基础。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2
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 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2014-2-20 3
第四篇:2011-2012学第一学期七年级劳技教学计划(推荐)
2011-2012学第一学期七年级劳技
教学工作计划
二〇一一年九月
2011-2012学第一学期七年级
劳技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的基本思路是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功能的转变。教材的内容易于学生接受,篇幅少而精。小栏目的设计,题目、教材语言的表达都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并图、文并茂。封面设计等都不超越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经验,学生的现有知识。原教材来自城市内容的比较多,来自农村的比较少,新教材兼顾了农村、农业、农民、粮食问题和环保问题。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我校四年级学生大都是从在农村长大的。他们都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美丽而可爱的校园。经过前几年的学习、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简单劳动制作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术。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强,相信只要给他们2
机会,他们是乐于学习生活中的知识与技能的。
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三)•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五)•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六)•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七)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八)•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九)•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设 教学策略与措施:
1.注重基础。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 3
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 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2011.9
第五篇:七年级劳技总结
2010-2011学下学期 七年级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任教教师:马传奇
本学期即将结束,在紧张忙碌的半年中,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得到了很多收获,也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为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能够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做到依法执教。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在工作中,能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坚持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发扬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我在工作中基本能够努力钻研业务,虚心向各学科老教师求教,不断学习新知识,创造性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科研水平。
实际操作是中学劳技课的“重头戏”。劳技课以劳动技能训练为主,学生接触实际,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施展才华,大显身手,是学生掌握技术的主要环节,突出的是实践和应用,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劳动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劳技课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勤动手、多动脑、会操作、有技能、懂技巧的一代新人,必须在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强调实作,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习操作这个过程是中心环节,是全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教师必须注意几点:一要给予学生时间、空间、工具、设备、材料等方面的保证;二要明确要求学生按规程进行操作,勤动手,多动脑;三要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四要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工具,勤俭节约,爱惜劳动成果,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切蹉,与同学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指导纠误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深入桌间身旁,进行同步指导,看学生是否按要求去做,使用工具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和作品,为评展作准备。
实作完成之后,先由学生自评和小组内互评,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陶冶学生情操,增长见识,又提高审美能力。然后教师总评,看步骤是否正确,作品做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差在何处,谁做得最好,哪些同学哪些方面值得表扬。对学生实作成果分层次进行展示和肯定,再次引发学生兴趣,修整与完善作品,促使学生自我提高,激发学生动手热情,鼓励学生进行新的制作尝试。因为实作成果上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经过宣传、表扬,学生们会受到鼓励,感到自豪、自尊,享受成功感,认识自我价值,从而更好热爱劳动技术课,更加勤奋地钻研各科知识。如当学生掌握了“双喜”字常规剪法之后,启发学生,如果需要使“双喜”字再变形又该怎么剪?学习制作挂串后,各人根据各自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形态各异,质地不同的挂串。
在实作中,根据不同的人,因人制宜,因班制宜,分别对待。做得差的,可鼓励重作,慢的可延长时间。若步骤简单,能够在课堂实作的,如钉纽扣、织补小破洞、剪“双喜”、做挂串等,尽量在课堂完成。若步骤复杂,不便在课堂实作的,或当堂完不成的,安排在课后实作,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他们动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以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点,鼓励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创造性劳动,提高审美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师根据实际,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目标、实施教学,老师带领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在理论指导下,师生协调,共同活动。教师引导着学生,从知识的海洋驶入实践的海洋,将学生头脑中的数、理、化、生等各学科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促使知识活化,实现认知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让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变得生动、形象、全面、深刻、完整,增长能力和智力。搞好劳技实作教学,促使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萌发创造性活力,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2011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