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以志、敏于行、乐于学——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时间:2019-05-12 13:1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立以志、敏于行、乐于学——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立以志、敏于行、乐于学——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第一篇:立以志、敏于行、乐于学——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立以志、敏于行、乐于学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1968年底,老北京,在八一学校一间再也普通不过的办公室内,一名16岁的少年坚定地对老师说出“想走”两个字。几天后,他便挎上背包,胸怀抱负,踏上了上山下乡之路,开启了知青生涯。

白驹过隙,风云变幻,历史的洪流浩荡先行,四人帮垮台,改革开放全面铺开,香港澳门正式回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次举办奥运会……终于在2012年11月8日,那名16岁的少年站在了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正中央,从老一代领导人手中接过带领中国发展的接力棒。

他就是习近平。

从知青到党和国家的核心领导人,是什么样的历程让一个普通的少年不断超越他人,不断拉开差距?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心中有了明晰的答案。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习近平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一下子从繁华的首都来到黄土高原的山沟里,心理上很不适应,更为艰难的是适应农村生活首先得过“四关”——跳蚤关、饮食观、劳动关、思想关!(雷榕生、雷平生)习近平是“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插队的陕北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何毅亭)“近平这个人不愿意对我们说他自己的一些困难,也从来不跟我们诉苦,更不抱怨什么,而是把这些事情都藏在心里不说,由此可以看得出来,近平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他从不向困难低头。”(戴明)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习近平傲霜凌雪,他不仅不消沉、不抱怨,反而与群众同甘共苦,团结起身边的知青,顶住压力、咬紧牙关,克服了各种困难。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习近平经受住了苦难的考验,在苦难中磨砺心志,成为他人生成长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后来,习近平讲了一段极有文采、极富人生哲理的话——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习近平在七年艰难的知青生涯中,历经摔打、挫折和严峻考验,不断自我超越,最终实现人生的升华,这段话是应当是习近平对自己知青生活最深刻的体验。透过习近平的亲身经历,我深刻的理解了“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吃苦的意义在于让人的意志受到抑制,开始反思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进而进一步磨练自己的意志,用更加坚定的步伐实现理想。如果没有这一步,苦难就是苦难,没任何意义。于是我更加明白一个道理,苦难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要学会在痛苦中思考和成长,直至强大到足以克服它。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习近平告诫我们,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我看到了知青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忠告。

“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习近平还是一名知青的时候,已然心存济苍生的慈悲之心、有见义勇为的侠义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之心、“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之心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著之心!“他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年代时兴的学习、运动,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这种毅力和决心,是一般人少有的。”刘明升如此评价。当年的习近平,就已经确定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目标和信念,已经立下了为国家、为人类进步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而且不仅仅如此,他的志向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他的“志存高远”是从“脚踏实地”中切切实实体现出来的。“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而且都办得轰轰烈烈。”“他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刘明升)“他这人做事,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武晖)

心怀群众,俯身基层,知青习近平把立志和实干真正的结合了起来,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锻炼出了坚强的意志,正确地认识自我,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并且在“入党、当村支书、上大学”等等关键时刻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支持,为后来实现梦想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读书以德,学以致用

在“两学一做”活动中,发现习近平对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皆可信手拈来,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不禁对***的文学素养惊叹不已。《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我找到了答案。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近平一方面是不喜欢参与这些事情,另一方面他那段时间“痴迷”在阅读和学习之中。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戴明)“近平很喜欢学习,平时也很喜欢看书,喜欢思考,喜欢写东西。他带来不少书,不仅自己经常看,也把书借给别的知青和村里的老乡看,他也从别的知青那里借书、找书看。”(赵华安)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重回当年延安插队村庄,指着曾经住过的窑洞说道,“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习近平勤奋好学、读书不缀,而且涉猎面极广,他读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比如《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还下功夫啃《资本论》,写了18本笔记;他对历史著作涉猎很多,特别对中国经典古籍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他读过的外国名著也非常多。另外,他还读了不少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所以,他号召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号召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读点历史,都是他的经验之谈,很大程度上源自他青年时代读书学习经历的深刻体悟。

知青时代的习近平,通过学习政治和哲学,明确了政治方向,掌握了科学方法论;以史为镜,汲取了先贤的智慧,感受古人的经验和教训;以文学丰富精神世界,受到高尚的情操和趣味熏陶。苦心人天不负,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好学、坚韧不拔的劲头,他成功地考上了清华大学。

透过七年知青岁月,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伟大的人格魅力,正是这种魅力鼓舞着我在新时代里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不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之期望!

粗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慨颇多,然“难现锦绣字句,折煞玲珑词笔”,甚憾!

荼匕

2017年11月22日

第二篇: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日前,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收录了当年与总书记同期插队下乡的知青以及当地村民的采访实录,通过亲历者回忆当年总书记在梁家河艰苦奋斗的细节,还原了总书记青年时代的成长经历。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深刻地感受到,这本书不仅翔实地再现了总书记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青春,更是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一部做人做事的生动教材, 学习这本书,我们要从书中汲取丰厚精神滋养,把理想信念作为自身动力, 用艰难困苦来砥砺青春, 用勤学实干、创新创造来完善自我,永葆赤子情怀本色,总书记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生的价值。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说:“当年我离开梁家河的时候,我就有个想法,如果将来有机会从政,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工作。”由此可见,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就已经把为人民做实事作为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理想追求。当年,总书记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面对特殊时期和不公对待,他从来没有对党产生丝毫怀疑和动摇,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精神境界,建立起了对党、对党的事业、对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和执着,并为之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精神之“钙”。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尤其是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始终不渝,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坚定不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投

三要做到履职担当。一个没有担当精神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我们的人生价值如何实现,就要看我们做了哪些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情。习近平小小年纪就扛起了村支书重任,真抓实干地带领群众抓生产、搞建设。他不仅自己积极劳动,还带领广大社员苦干实干,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点和第一座磨坊、淤地坝,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群众生活逐步改善,村民外出乞讨成为历史,这一桩桩鲜活生动的事例,生动诠释了总书记敢作敢为、执着奉献,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责任担当。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忠诚、干净、担当。在当前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精神尤为重要。我们要时刻把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担当、是否敢于担当作为对自己的最基本要求,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放在心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从办好一件案件、解决一件具体问题做起,不放过一个腐败分子,不忽视一件群众诉求,坚持对工作负责、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努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四要密切群众感情。“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这是总书记在总结七年知青岁月时的感言。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他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七年。七年时间,他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到成为乡亲们眼里能挑120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有知识、点子多”“吃苦耐劳”的好榜样。正是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蜕变,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厚植为民的博大情怀,学习总书记艰苦奋斗的

第三篇: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人的一生被划分成了很多的阶段,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经历的差异成就不同的人生轨迹。青年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这意味着青年时期的经历跟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为我们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本书通过访谈生动描绘了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作为新时代成长的青年人,品读此书能够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口述史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

毋庸置疑,本书意义非凡,对青年来说更为意义深远。它是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也是当代青年人励志成才的重要典范,还是当代青年人绽放青春光芒的党史宝典,更是当代青年人汲取真理光辉的精神宝藏。

艰苦奋斗 磨砺七载

1969年,从北京同乘一列火车去插队的知青,大多数人在插队一到两年内都陆陆续续离开了,而习近平在陕北一待就是七年。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过程,虽然没有“天生伟大”这一说,但习近平七年来经历的恶劣的自然条件、繁重的生活劳动、严酷的政治考验、巨大的心理压力,磨炼了其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品格风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先贤的这句话在习总书记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

实事求是 干在实处

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等。对无所事事的人来说,两年时间很漫长,但若想在两年内做出这么多大事实事,两年时间又实在太短。每件事情都不是特别大事,但是把所有事情集中起来就有很大很显著的效果。习近平在梁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每一件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每一件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习近平在艰苦时期的苦干实干,为百姓做实事,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解决了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干在实处,取得实效,正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实写照。

坚定理想 绽放青春

2013年习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习近平“从15岁刚到黄土高原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七年来,习近平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在这七年时间里,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在实干中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当今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很多青年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中迷失方向,我们从习近平的知青经历中学习到,年轻人要不畏困难,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经受考验,在努力实干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情系人民 磨砺初心

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就已悄然扎根,“七年知青经历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更加全面、历史地认识到确立以总书记为全党核心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直观地领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精神所在,更加具体、清晰地理解“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的执政为民情怀。习总书记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执政为民情怀与目前的“厕所革命”是呼应的。五十年前,习近平在梁家河做知青时就进行过厕所整改,此后,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都一直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三年两次重要指示“厕所革命”,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百姓民生问题的高度关切,彰显了习总书记“民生之事无小事,民生之事一抓到底”的执政为民情怀。

矢志奋斗 砥砺前行

青年有理想,国家才能有希望,青年有信念,民族理想才能实现。七年的知青岁月将青年习近平于黄土高原和基层百姓深深融合到了一起,其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促使他在大学毕业后果断走向穷困人民、走进基层百姓,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习近平从破旧的农村通过苦干实干走进繁华的大都市,大学毕业后又从繁华的大都市主动回到农村,其青春再次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楷模和榜样。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有大责任感和大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

习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当时的严酷考验与巨大困难,准确把握了当时的时代际遇与历史潮流,在艰难的岁月里爱学习、能吃苦、有追求、办实事、重辩证、敢担当,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和鲜明的创新创业精神。习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告诉我们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不忘初心,励志勤学、刻苦磨炼,敢为人先,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争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见证者和全程参与者,争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实践者和奋力开拓者。

第四篇: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摇篮,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近日,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收获匪浅。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内容讲述的是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年轻时的习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的生活经历。讲述的是与年轻时的习总书记一起生活、劳动、生产的群众、知青,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习总书记当年的历练故事,通过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是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吃苦,是青年习近平面对困难的勇敢选择。“我就是个普通农民”是习近平插队时常说的话。他既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又以农民带头人的姿态以身作则,与乡亲们一起放羊、铡草、一起挑粪、拉煤,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打出梁家河第一口水井,建成第一个淤地坝。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过程,总书记越是在艰苦的环境,越是不断地学习,通过书籍探寻真理,从而强大自己的内心,充实了自己的灵魂。

大部分人都可能经历艰难困苦的人生历程。艰难困苦可以成就一个人,可以锻造你的心智和心志,也可以毁害一个人,成为摧毁你的借口。究竟如何,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总书记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关键在于他不懈追求,志存高远。

最美的青春是奉献。总书记把七年的岁月奉献给了黄土地、奉献给了老百姓,奉献是总书记坚持的信念。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习近平一心想着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入党后不久即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冬天里,社员除了搞农田基建外,还要拉煤供一年做饭取暖用。有一天,习近平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一些农村在搞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既方便,又廉价。他立即请假自费到绵阳实地考察沼气池建造技术。那时,延安还没有通火车,他坐了两天汽车到西安,然后再坐火车到四川。回到村里后,习近平一边给社员们讲述沼气的好处,一边建了第一口沼气池,用事实来说服社员。当社员用第一口沼气池的沼气做饭照明的时候,乡亲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的习支书“有知识、点子多”。到1975年,全村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一共建成几十口沼气池,基本上解决了社员做饭、照明的问题。

只有心里想着、装着群众,才会想着为群众办实事,进而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总书记懂农民、爱百姓,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了这片黄土地,融入到了中国最基层的人民群众之中。

通过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深刻感知到总书记青年时期的苦难辉煌,对总书记充满了崇敬和爱戴之情。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我要向总书记学习,不能在应当吃苦时选择安逸,更不能在应该奋斗时选择逃避,而是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艰苦奋斗中淬炼成钢。还应该把奉献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把人生追求融入到国家事业发展洪流,坚定信念,爱岗敬业,以无怨无悔的奉献书写青春的篇章。

重温习近平主席的七年知青岁月,切实感受作为基层公务员该有的心智和作为,他就像挺立在我面前的一棵树,是极好的榜样。

第五篇: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通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的故事细节再现了习总书记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七年知青岁月,深深打动了我们,也为我们大学生今后人生路上提供了选择和答案。通过学习和研读,深受震撼和冲击,进一步加深了对总书记的敬仰,进一步增强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下面结合自己校园生活浅谈一下我的几点学习心得:

一是吃苦耐劳,铸就坚强意志和崇高品格。梁家河坐落于陕北黄土高原中,气候恶劣,风沙大,土地贫瘠,自然环境严酷,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缺穿少吃。年少的习近平来自京城,但是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殊待遇,真正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真诚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闯过了“睡不着”、“吃不惯”、“劳作重”等难关。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磨炼了习总书记吃苦耐劳、坚毅刚强的性格,磨练了他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坚强意志,使他在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总书记后来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正是这段生活经历对其人生影响的最好诠释。对照我们现在的读书条件,睡空调房,吃食堂,洗热水澡,穿时尚衣服,我们有什么理由发牢骚,发脾气,不好好发奋学习呢?

二是心系群众,扎根群众,铸就为民情怀。只有心系群众,才会想着为群众办实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一心想着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试图改变当地落后面貌。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他全面了解当时农村的落后与老乡生活的艰辛,就越激发他为群众做实事的激情。他认为是陕北人民收留了他,爱护他,老乡对我这么好,我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事,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习总在梁家河的7年,靠自己的苦干实干作出了一番成绩。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磨坊、办沼气。拿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倾其所有慷慨助人,目的都是为了让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近平的为民情怀。与乡亲们干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苦在一起,正是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蜕变,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也建立了与人民群众难舍难分的感情。所以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向全世界承诺6000万贫困户到2020年全部摘掉贫困帽子。也要给他们一样过上幸福生活,就是因为他曾经也是一名农民,他懂农民。也铸就了今天他更加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是追求理想目标,造就担当实干信念。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他勇敢地承担起村支书的责任,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带领乡亲们开拓进取、苦干实干,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房。听闻四川有沼气池试验成功,习近平同志便远赴四川学习,回到梁家河后亲手试验建成了陕西省的第一个沼气池,还建成了第一个淤地坝。任何一种担当都是由强烈使命感驱动的,他始终把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儿子,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这样才能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当今,总书记之所以三番五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把人民作为我们力量的源泉”,之所以经常到那些贫困地区体察民情,与他这7年知青经历所培养起来与人民的深情有关,与他在梁家河插队所形成的为民情怀直接相关。

四是好学上进,博览群书,增强本领。知识能改变命运,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习总书记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利用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累到扒下了,晚上也要坚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他读的书有哲学、政治学、文学等等,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力求知其所以然。当今,总书记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与他注重学习、读书有关,与他“厚积薄发”的积累有关。而这,对他今日治国理政,尤为重要。今天,他强调要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建立在他对中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做为当代的大学生,在条件如此之好的校园里,不要着迷于网络游戏,不要浪费大好时光。我们应该向习总书记学习,立志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全面理解十九大的报告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目标任务和特点,为今后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

通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上和行动上来,做为当代大学生要进一步增强艰苦意识、学习意识、为民意识、家国情怀意识,在现代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在校期间,学习上要勤奋好学,积极有为,生活上保持艰苦朴素,精神文明上做到健康向上。学习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工作作风。使自己今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作为的新时代大学生。

下载立以志、敏于行、乐于学——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以志、敏于行、乐于学——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困境中的精神升华--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群众眼里总书记的青年。从习总书记成长经历中不平凡青春岁月的第三人视角......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岁月砥砺理想肇基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这是一部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最近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书籍还原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访谈内容丰富、事例生动活泼、文字朴实感人,读完以后感触......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新时期大学生如何发扬勤劳上进的精神 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深深得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艰辛与不易,也从这些知青和村民的描述中......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读罢感慨颇深。这本书由19篇采访实录和76幅图片合辑而成。按采访对象分为三个部分:“知青......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合集5篇)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2017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李茂林近日,我认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使我接受了一次全面的党性修养和心灵的洗礼。该书......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精选五篇)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最近一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拿到书的一个星期里,我就利用空余时间看了差不多一半。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慨......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1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近期,我利用工作之余,集中精力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记录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书,内容详实,感情真挚,集中展示了总书记七年知青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