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调查摸底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3:0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调查摸底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调查摸底工作总结》。

第一篇: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调查摸底工作总结

篇一: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年终总结 xx年度个人总结

时光荏苒,xx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临近尾声。一年来,在局、所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我成功从一名大学生转型为称职的国家公职人员,并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严格履职,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一年来,我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安排,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本职工作,合理合法的处理了相关财会业务。一是认真做好财务报账工作。工作中,我本着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严格执行财务纪律,按照财务报账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进行财务报账。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不真实、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敢于指出,不予报销;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通过认真的审核和监督,保证了会计凭证手续齐备、规范合法,确保了我所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同时,定期向领导汇报财会业务执行情况,积极协调财务室与其他科室关系,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二是有效加强日常财务收支管理。在校期间,本人系统全面的学习了财务知识,工作中做到了学以致用。一年来,我能积极主动的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准确无误的填报月度、季度、年终各类统计报表,并按时报送。较好的完成了往来银行间业务、税务申报与缴纳及其他各类日常费用的缴纳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积极参与 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工作开展多,经验总结少,导致效率低下,事倍功半现象时有发生。我将虚心学习周围同事先进的工作经验,勤于思考、加强总结、提高效率,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是日常事务性工作多,深入学习研究财务相关管理办法及工作制度少,工作有广度,没深度。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奋努力,力争更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望。篇二:事业单位调研摸底报告 澄城县事业单位调研摸底报告

一、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事业机构457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390个;差额事业单位26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32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9个,包含乡镇事业单位41个,全额事业单位40个,自收自支单位1个。教育系统事业单位203个。全县共有事业编制7126名,其中,全额事业编制5986名;差额事业编制693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288名;企业化管理事编制159名,包含乡镇事业编制461名,全额事业编制461名,自收自支8名。实有在职人员10480人,其中,全额拨款8270人;差额拨款1205人;自收自支705人;企业化管理300人,包含乡镇实有在职人数431人,全额在职人数423人,自收自支在职人数8人。乡镇事业编制出现空编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过于臃肿。我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85%,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弱化,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整天无事可做,在编不在岗、混岗现象时有出现。

2、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县卫生系统,在这一两年中,虽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等方法,使医资、医技、医质有所提高,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全县卫生系统,工勤人员就有123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的10%,编外聘用人员有228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19%。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培训不足,有些卫生院中防保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使各项预防保健任务的落实受到影响,给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隐患。诸如向卫生系统一样,县教育系统、文体系统以及各乡镇事业站所,也都因缺乏专业教师、专业演艺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原因,使本职工作开展被动,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不高。

3、部分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一些单位名义上是成立了事业单位,但其实是一个单位的内部科室,需要用事业单位的名义就用,这种现象以党政机关所属居多。如水务局下属的防汛抗旱办、城建局下属的招标办等,以及一些大单位系统的培训中心(培训科)等,这些部门单位即以行政面孔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干预,又以事业单位的名义进行经营,因其附属于不同政府机构的性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和资源浪费。

4、具有事业单位身份却不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目前我县有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独立法人资格,投资主体单一,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能依附于行政主管部门,靠吃财政饭生存,尤其突出的是乡镇各事业站所。2005年,乡镇党政机构改革进行完后,各事业站所合属分为五大办公室,由一个乡镇的分管理领导具体负责工作,没有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造成行政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财务不分、人员混用、办公地点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

5、事业单位缺少活力。事业单位本来是人才、知识、信息,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但实际上没有焕发出应有的生机,没有显示充分活力。根源在于事业单位很大程度上是在靠行政化运作,政府各部门对事业单位控制死,管得过多过细,管理方式和手段单一,致使事业单位没有市场竞争力。同时,因事业单位附属于政府机构,使得大量事业单位代行部分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不清,效率低下,财政负担繁重。

四、几点建议

我们认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有力切入点。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需要,通过事业单位登记这一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实现政事分开,推进社会化进程的目标,提供了法制保障,是落实事业单位离开主管部门的襁褓,走向市场,进人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对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登记工作。确认事业单位具备与其法人资格相适应的开办资金、法人代表、办公地点、经费来源、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确立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主体的地位,使之取得受法律保护的“身份证”。清理不符合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的单位,做好统计工作,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的富余人员分流提供准确参考数据。(截止目前,我县已登记事业单位218家,登记率占全县事业单位的47%。)

2、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加大监督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责、人员、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定的编制、经费等渐渐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做为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力度。通过年度报告制度,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跟踪”管理,为建立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证书悬挂、公告和查询等登记管理手段,将事业单位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为公众监督事业单位提供必要条件。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早日走向市场,更好地为社会、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3、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办法,促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分类管理原则,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按事业单位不同性质、职责和任务,明确事业单位类型,找出最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分类办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通过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事业单位早日要面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

(四)合理设定事业单位岗位,有效遏制事业单位人员膨胀。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的规定,对现有的事业单位实行科学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岗位设定和管理方式,对同一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合理设定岗位,规定其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占用编制的比例。通过科学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对事业单位实行按编定岗、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总量控制的模式。逐步转变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式,严格按照单位需要和岗位进人,有效遏制人员膨胀。

许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多,技术人员少,外行的多,内行的少,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比例严重失调。四要抓好结构管理,实行科学化管理。控制编制数量一直是我们日常管理的一个重点,但编制管理仅仅管理编制数量还很不够,还应将管理延伸到结构管理,这是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实现以偏重批编制数量向抓好结构管理转变。特别是事业单位,要区分管理人员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工勤人员编制等编制结构,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属性,对每类单位明确不同的编制结构标准,对每个事业单位明确三类编制的具体比例和数量,各单位再按此结构比例使用编制和配备人员。这样,才能使机构编制管理更趋科学合理。城乡之间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失衡

(三)乡镇机构编制实行实名制的管理

实行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既是管编与管人的有效结合点,又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有力突破口,它的实行,有利于形成机构编制、人员、财政预算相互配套相互约束的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充分尊重和落实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木垒县为落实编制实名制,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1、编制落实到人。通过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组织专人对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核对,保证机构编制部门的在编人员、组织人事部篇三:阳新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实施方案 阳新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对吃“空饷”问题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5?25号)、国家人事部?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26号)、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编办?关于开展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通知?(鄂人[2006]7号)、省人事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鄂人函[2006]90号)和市人事局?关于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黄人薪[2006]3号)等文件要求,为严肃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和财政工作纪律,杜绝和防止单位和个人虚报、多领、冒领财政性资金等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在全县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是严肃组织、人事、编制和财经纪律,规范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工资管理,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组织、人事、财政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堵塞人员经费管理上的漏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这项工作,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和低成本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下大力气抓好自查清理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范围对象

这次清查的范围主要是全县各级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的人员。清查对象重点是:

1、在编不在岗人员,如停薪留职、带薪留职、自动离职、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者;

2、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人员;

3、调离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人员;

4、死亡后家属仍在领取工资或离退休费人员;

5、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贴和补贴、补助人员;

6、离退休人员到龄不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人员;

7、长期患病未按规定领取病假工资人员;

8、受处分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工资降级及服刑未按相关规定停发工资的人员;;

9、其它形式违规领取人员经费的人员。

三、方法步骤

(一)自查阶段(10月16至10月26日)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首先要分别对本系统、本单位人员的有关情况进行逐一自查摸底。自查工作由各单位(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政工、人事工作的领导牵头,各单位纪检监察、政工人事和财务人员参与清理专班。清理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人员花名册和工资发放名册,逐人进行清理。对在职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工作所在部门联系,对离退休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派出所联系。根据清理结果填写?阳新县清理吃“空饷”人员统计表?,加盖单位公章,经办人和负责人签字,并在规定时间内送报到阳新县人事局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公示阶段(10月27日至11月7日)

自查单位将?阳新县清理吃“空饷”人员统计表?在本单位按政务公开的规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同时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各单位上报的情况在全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核查阶段(11月8日至11月28日)

根据群众反映或举报的情况,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专班认真进行调查核实。

(四)整改阶段(11月29日至12月9日)

针对自查清理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要按规定认真整改并公示。

(五)检查阶段(12月9日至12月20日)

为确保清查工作取得实效,县清理领导小组将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采取重点抽查的方式,对各单位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深入检查。对自查整改及时到位的既往不咎。对不重视、不按要求开展清查工作的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阳新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县长刘圣华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李新国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编办、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监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办牵头负责组织落实,县编制、人事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自履行职责。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吃“空饷”问题的清查工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牵头抓,组建工作班子具体抓,切实加强领导,为清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落实责任。各单位要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清理措施,坚持“谁清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位。

(三)认真清查。各单位要按要求对本系统、本单位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逐一核查,摸清家底,准确掌握财政供养人员的现状;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进一步完善台帐,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完善人员编制审核手续。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特别要加强对财政供养人员的经常性核查,建立监督约束长效机制。

(四)强化监督。为让此次清查工作公开透明,杜绝虚报、瞒报和谎报等行为,县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县人事局:7354361),各单位要将县设立的监督举报电话和本系统、本单位自查的人员有关情况及整改情况一并公开。

(五)严肃纪律。各单位在自查中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做到积极主动、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不虚报、瞒报和谎报。对不按规定自查整改的单位,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批评,财政扣收相关经费,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书面检查。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篇: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待遇

有关福利制度

一、假期制度

(一)探亲假

为了解决职工同亲属长期分居两地的探亲问题,关心分居两地职工的生活,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安心地工作,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国务院从1958年起建立了职工探亲假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享受探亲假的条件

(1)探配偶的条件: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2)探父母的条件: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父亲或母亲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2、职工探亲假期

(1)职工探望配偶的,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

已按国家规定享受寒暑假的,探亲假安排在寒暑假期间。

3、路费报销

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已婚探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基本工资(包括职岗津贴、省直补贴、地方职务岗位津贴)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本人月基本工资30%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4、探亲假中的有关问题说明

(1)“父母”包括自幼抚养职工长大,现在由职工供养的亲属,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2)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待遇。期满转为正式职工后,上半年转正的,当年享受探亲待遇;下半年转正的,下年起享受探亲待遇。

(3)具备探望父母条件的已婚职工,每四年给假一次,在这四年中的任何一年,经过单位领导批准即可探亲。结婚当年已探过父母的,四年从下一开始计算。

(4)职工探亲往返车船费,按下列标准开支:,①乘火车(包括直快、特快)的,不分职级,一律报硬席座位费。年满五十周岁以上并连续乘火车四十八小时以上的,可报硬席卧铺费。

②乘轮船的,报四等舱位(或比统舱高一级舱位)费。

③乘长途公共汽车的,凭据按实报销。

④探亲途中的市内交通费,可按起止站的直线公共电车、汽车、轮渡费凭据报销。但乘坐市内出租机动车辆的开支,应由职工自理,不予报销。

⑤职工探亲不得报销飞机票。因故乘坐飞机的,可按直线车、船票价报销,多支部分由职工自理。

(5)职工探亲住宿费开支标准:

①职工探亲往返途中,限于交通条件,必须中途转车、转船并在中转地点住宿的,每中转一次,可凭据报销一天的普通房间床位的住宿费。如中转住宿费超过规定天数的,其超过部分由职工自理。

②职工探亲途中连续乘长途汽车,夜间停驶必须住宿的,其住宿费凭据报销。

参考文号:国发(1981)36号、(81)劳总险字12号、浙人字(81)052号,浙人字(81)080号、(81)财预字第265号、浙人薪[1997]163号

(二)产假、哺乳假假期及待遇

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女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推动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提高民族素质,国家制定了女职工产假、哺乳假的规定。具体如下:

1、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女职工假期

(1)产假假期:

①正常分娩者,给予产假9 0天。其中产前要求安排适当天数休息的,休息天数计算在90天产假之内。

②提前分娩或超期分娩的,均按90天计算。难产或双生以上的,增加产假15天。

③妊娠三个月内自然(人工)流产的.给予产假20—30天;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或人工引产的,给予产假50天。七个月以上早产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2)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产假期间基本工资、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等津补贴照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

2、女职工妊娠期间的待遇

(1)妊娠七个月后,给予每天工间休息1小时,并扣除相应的劳动定额,不安排夜班工作。

(2)妊娠未满七个月,不能胜任夜班工作的,可凭医疗保健机构的证明,酌情照顾不上夜班。

(3)妊娠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若体力不支,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假休息,工资以不低于百分之八十的标准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

(4)女职工妊娠期间,应按有关医疗保健机构的要求进行产前检查,所花费的时间作公假处理。

(5)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妊娠,经县(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开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保胎期间的待遇按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规定办理。

3、女职工哺乳假假期待遇

(1)女教师产假正值寒暑假期间,其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

(2)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不能以怀孕、生育、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3)男女双方均晚婚晚育的,男方可享受5-7天的护理假。

参考文号:浙政[1988]31号、浙人薪[1994]67号、浙人薪[1997]163号、《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

(三)病假

为解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生活困难问题,有利于病休人员早日恢复健康,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务院干1981年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52号)。通知规定了机关工作人员的病假工资待遇,事业单位人员可参照执行。具体规定如下:

1、病假假期及待遇

(1)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固定工资部分全额发给。

(2)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固定工资部分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固定工资部分全额发给。

(3)请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固定工资部分按70%计发;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固定工资按80%计发。

(4)上述人员病假期间,津贴、奖金(即活工资部分)如何发放,由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但对请假两个月以上不满六个月的,如果要发给津贴,最高不能超过国家规定比例部分的80%;对病假六个月及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国家规定比例部分的70%。

(5)病假期间职务岗位津贴、地方职务岗位津贴与基本工资(固定部分)一起按病假比例发给。

2、享受病假待遇的有关问题:

(1)获得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授予的劳动英雄、劳动模范称号,仍然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的工资,经过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批准,可以提高(10%-15%)。

(2)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继续享受所在单位的生活福利待遇。

(3)工作人员病假期间享受病假生活待遇,应有医疗机构证明,并经主管领导机关批准。

(4)半日休养半日工作的,工资原则上可以照发。但要严格审批手续。

(5)大中专毕业生在见习期间休产假、病假,其见习期要相应延长。

(6)病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

(7)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不计算工龄。

参考文号:国发[1981]52号、浙人薪[1994]67号、浙人薪[1997]163号

(四)事假 为加强对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激励工作人员勤奋工作,我省于1995年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请事假的条件及程序

由于实行了年休假和新的工时制,工作人员一般不应再请事假。需要处理私事的,应安排到假期中进行。确有特殊原因必须另请事假的,由本人事先提出申请,经单位领导(或上级领导)批准。未经批准而擅自不上班的作旷工处理,旷工期间停发工资。

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可予以辞退。

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工资待遇

事假期间的工资按下列规定扣发:当年事假累计在30天以下

(含 30天)的,每天扣发本人日基本工资的 50%。日基本工资=[月基本工资十职务(岗位)津贴十省直补贴十地方职务岗位津贴]÷21,下同;当年事假累计超过30天以上的,从第31天起停发本人基本工资。事假期间如遇国家规定的周休息日和节假日不予扣发。

3、事业单位已制定事假工资待遇规定的,也可按本单位的规定执行。

4、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工作人员的考勤和事假登记工作,严格执行请销假和有关待遇等规定。

参考文号:浙人薪[1995]79号、浙人薪[1997]163号、《浙江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暂行办法》

(五)婚假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1、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2、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六)丧假.

根据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80)劳总薪字29号、浙江省劳动人事厅、财政厅浙劳人除(87)257号文规定,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职工可请丧假料理丧事。

1、假期: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一3天的丧假。

2、路程假:去外地料埋丧事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工资待遇:工资照发,车船费自理。

二、死亡抚恤制度

为了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安心工作,解除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的有关抚恤待遇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三项。

(一)丧葬费

1、丧葬费标准

工作人员死亡后一次性发给其家属2000元的丧葬补助费。

2、丧葬费发放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原单位发放。参考文号:浙人薪[1998]233号、浙财行[1998]150号

(二)一次性抚恤费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标准及基数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次性抚恤金标准:

革命烈士:本人生前的40个月的工资;

因公死亡:本人生前的20个月的工资;

因病死亡:本人生前的10个月的工资。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基数

(1)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职务(技术等级)工资、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和职务岗位津贴、省直补贴、地方职务岗位津贴、保留津贴150元之和。

(2)计发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数包括教龄、护龄津贴、中小学特级教师补贴费。

参考文号:民优函[1994]212号[浙民优字(1994)207号、(1994财行160号转发)];人薪发[1994]48号[浙人薪(1994)146号文转发];浙民优(1992)1114号、(92)财行550号,民优发(1991)12号、民优发(1992)32号,(86)财文字第762号,浙人薪[1999]211号、浙民优字(1999)219号、浙财社(1999)121号

(三)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为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故后其遗属的基本生活,1988年省劳动人事厅、省财政厅制定了《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牺牲病故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规定》,2001年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又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

活困难补助问题的通知》。现行遗属困难补助人员的条件及标准如下:

1、享受遗属定期生活困难补助人员的条件

(1)父(包括抚养死者长大,以后又依靠死者供养的抚养人)、夫年满六十周岁,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2)母(包括抚养死者长大,以后又依靠死者供养的抚养人)。妻年满五十周岁,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3)子女(包括遗腹子女、具备法定手续的养子女、与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年未满十八周岁、无生活来源;或虽满18周岁但正在普通高校(不包括读研究生或体学工作的)、中专、技校、中学读书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4)工作人员生前抚养的弟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弟妹)年未满十八周岁、无生活来源;或虽满18周岁,但正在普通高校(不包括读研究生或休学工作的)、中专、技校、中学读书无生活来源的;或因病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

2、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

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3、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几点说明

(1)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从工作人员死亡的次月起开始发放。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工中的大中专毕业生或从社会上招聘的干部,在见习期或试用期间死亡的,可以按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暂行规定”执行。

(3)凡享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不得再享受企业职工家属医疗等劳保待遇。

(4)对死者生前患病期间所造成的遗属经济困难,可根据其困难大小,由死者生前所在单位给予本人2个月基本工资的一次性补助。

(5)职工自杀,如不是政治性自杀,而是因家庭或生活问题自杀,可按因病死亡处理。

(6)下列人员,应及时停发、不发或减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①死者遗属已经独立生活(如参军、招工、从事个体经营、农业劳动等)或者去世,其生活困难补助费即不再发给;

②死者的配偶改嫁或另娶后,其本人生活困难补助费不再发给。

③死者的父母、弟妹,由死者与其他亲属共同供养、已作为其他亲属的遗属领取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可以不发。未领取的,可视情况酌情减发。

④死者生前供养的子女中,系违反《计划生育条例》超生的,不得列入补助范围。

⑤死者遗属被判处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劳动教养的,不再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

⑥死者遗属已享受精减退职或计划外临时工晚年生活困难补助等补助费的,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项补助费。参考文号:浙人薪[2000]70号、浙财行[2000]60号,浙人薪[2001]62号

五、补助制度

(一)精减退职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

补助费标准由市人事局根据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确定。

(二)精减退职职工死亡后的丧葬费:凡符合浙组[1997〕1号文规定,享受精减困难补助费的干部,本人去世后按其生前的生活补助标准一次发给3个月的补助金,作为丧葬费用,并从去世后的次月起停发生活困难补助费。

第三篇:阳新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实施方案

阳新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对吃“空饷”问题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5‟25号)、国家人事部•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26号)、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编办•关于开展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通知‣(鄂人[2006]7号)、省人事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鄂人函[2006]90号)和市人事局†关于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黄人薪[2006]3号)等文件要求,为严肃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和财政工作纪律,杜绝和防止单位和个人虚报、多领、冒领财政性资金等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在全县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是严肃组织、人事、编制和财经纪律,规范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工资管理,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组织、人事、财政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堵塞人员经费管理上的漏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这项工作,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和低成本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

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下大力气抓好自查清理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范围对象

这次清查的范围主要是全县各级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的人员。清查对象重点是:

1、在编不在岗人员,如停薪留职、带薪留职、自动离职、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者;

2、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人员;

3、调离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人员;

4、死亡后家属仍在领取工资或离退休费人员;

5、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贴和补贴、补助人员;

6、离退休人员到龄不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人员;

7、长期患病未按规定领取病假工资人员;

8、受处分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工资降级及服刑未按相关规定停发工资的人员;;

9、其它形式违规领取人员经费的人员。

三、方法步骤

(一)自查阶段(10月16至10月26日)

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首先要分别对本系统、本单位人员的有关情况进行逐一自查摸底。自查工作由各单位(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政工、人事工作的领导牵头,各单位纪检监察、政工人事和财务人员参与清理专班。清理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人员花名册和工资发放名册,逐人进行清理。对在职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工作所在部门联系,对离退休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派出所联系。根据清理结果填写•阳新县清理吃“空饷”人员统计表‣,加盖单位公章,经办人和负责人签字,并在规定时间内送报到阳新县人事局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公示阶段(10月27日至11月7日)

自查单位将†阳新县清理吃“空饷”人员统计表‡在本单位按政务公开的规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同时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各单位上报的情况在全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核查阶段(11月8日至11月28日)

根据群众反映或举报的情况,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专班认真进行调查核实。

(四)整改阶段(11月29日至12月9日)

针对自查清理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要按规定认真整改并公示。

(五)检查阶段(12月9日至12月20日)

为确保清查工作取得实效,县清理领导小组将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采取重点抽查的方式,对各单位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深入

检查。对自查整改及时到位的既往不咎。对不重视、不按要求开展清查工作的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阳新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县长刘圣华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李新国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编办、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监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办牵头负责组织落实,县编制、人事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自履行职责。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吃“空饷”问题的清查工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牵头抓,组建工作班子具体抓,切实加强领导,为清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落实责任。各单位要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清理措施,坚持“谁清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位。

(三)认真清查。各单位要按要求对本系统、本单位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逐一核查,摸清家底,准确掌握财政供养人员的现状;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进一步完善台帐,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完善人员编制审核手续。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特别要加强对财政供养人员的经常性核查,建立监督约束长效机制。

(四)强化监督。为让此次清查工作公开透明,杜绝虚报、瞒报和谎报等行为,县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县人事局:7354361),各单位要将县设立的监督举报电话和本系统、本单位自查的人员有关情况及整改情况一并公开。

(五)严肃纪律。各单位在自查中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做到积极主动、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不虚报、瞒报和谎报。对不按规定自查整改的单位,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批评,财政扣收相关经费,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书面检查。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四篇:企业摸底调查工作总结

峨山镇总工会对企业摸底调查工作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总工会下达的研究决定,我镇总工会深入了解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加大建设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作了充分准备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我镇共有147非公有制企业创建工会组织,包括枣庄市峄城区士朋建材厂、峄城区峨山马广忠石料厂、峄城区峨山贵诚超市等多家私营企业,发展会员二千多人,所建工会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签订了企业劳动集体合同,所在辖区内的工会组建率达到98%,职工入会率达96%。工会会员数增长率超出市规定的10%以上,女职工组织覆盖率达到100%,签订集体合同单位超过80%。

二、调查摸底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为进一步工会组建工作基础,加快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等活动的纵深发展,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调查摸底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调摸底活动实施方案,周密安排调查摸底工。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企业主的态度积极与否是做好调查工作的基础。针对非公企业主对开展工会工作认识上有误区,心存忧虑,不积极、不支持的现状,我们坚持把开展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工会工作的首要环节,抓紧抓好。一方面,根据企业主的心态特征,侧重“面对面”宣传和渐进式感化教育,把宣传工作融入到走访企业、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参观培训和与业主的日常交往等过程中。另一方面,在登记注册和市场巡查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工会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其对加强工会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为开展非公党建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深入调查摸底,建立完善数据。为进一步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进行,各级工商部门通过市场巡查、年检验照等环节,采取网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以实地调查为主的工作方法,按照坐标式定位,网格化监管的模式,深入辖区实地调查。全面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情况调查摸底活动,积极发现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掌握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已建工会情况,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非公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对企业的摸底调查只是工作的热身工作,在今年我们仍然将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继续推进工会组建,全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为建设和谐有序、公平公正的社会作出贡献。

第五篇:广东省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广东省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业务经办规程

第一条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解决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011〕91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申请人向缴费受理地所在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其委托机构(以下简称受理机构)提出申请时,填写《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申请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审核表》(一式四份),并提交以下材料。缴费受理地根据《通知》第七条规定确定:

(一)户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二)个人档案原件;

(三)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申请人,需提供经最后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参保凭证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

第三条受理机构接到申请人申请材料后,确认申请材料完整、符合条件的,当场向申请人出具《受理回执》。对缺少申请材料或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当场向申请人出具《不予受理回执》并说明原因。

第四条受理机构受理申请资料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的资格及工作年限审核,并在《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申请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审核表》的“缴费资格及原工作年限审核”填写审核意见,对符合办理资格的,核定并填写其离开原单位前的工作年限。审核结果加盖公章后,连同申请资料、《受理回执》一并移交相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五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受理机构移交的资料后,应及时通知经审核符合申请资格的申请人选择缴费年限。申请人在《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申请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审核表》的“申请人选择缴费年限”栏目选择缴费年限并签名。

第六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申请人选择的缴费年限,计算其应缴纳的金额,并填写在《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申请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审核表》的“缴费金额审核”栏目,加盖公章后交由申请人签名确认。其中一份存受理机构,一份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两份退申请人,其中一份用于办理缴费。

第七条申请人凭《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申请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审核表》(地税存联)向受理地地税部门申请办理一次性缴费手续。

第八条地税部门征收申请人的缴费款后,将缴费到账信息及时传输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九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时为缴清全部费用的申请人建立个人账户,并记录缴费年限等信息。

第十条申请人缴清一次性缴费的全部费用后,申请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按现行有关转移办法办理。

第十一条申请人缴清一次性缴费的全部费用后,达到粤府〔2006〕96号文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可按规定向最后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基本养老金。

第十二条按本规程办理一次性缴费的人员,申请缴费时尚未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并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其医疗保险按照本人户籍所在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三条各经办部门办结业务后,应及时按规定将有关业务材料整理归档。

第十四条对申请办理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费资格和原工作年限审核手续,但无法提供本人原始档案的人员,可按以下办法审核:

(一)申请人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以及个人保存的可反映原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和身份的原始凭证(如工作证、工会证等)、档案转移回执等材料,按第六条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审核,并填写《遗失档案的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情况表》。

(二)审核部门根据申请人填写的《遗失档案的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情况表》等相关申请资料,向申请人原工作单位发出《关于协查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有关原始档案资料的联系函》。原工作单位已不存在的,由其主管部门协查。

(三)审核部门根据协查反馈的《关于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经历的证明》等资料,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缴费资格及其原工作年限。

下载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调查摸底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调查摸底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转正申请书

    转正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2015年4月,我参加了XX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同年8月,进入XXXX单位工作。一年来,在领导的关怀下和同事的帮助下,我怀以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学习业......

    浅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如何发挥专业技能

    技师专业论文汽车驾驶员浅谈机关事业单位技能人才如何让发挥专业技能李正谷工作单位:马龙县供销合作社 身份证号:***01x 等级: 技师 培训学校:云南工业技师学院 日......

    事业单位机关工勤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事业单位机关工勤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总结一:事业单位机关工勤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根据县人事局《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

    公益性岗位调查摸底工作总结

    关于开展公益性岗位摸底调查 有关情况的总结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根据省厅《关于开展公益性岗位摸底调查有关情况的通知》(甘人社【 2009 】 274 号)精神,我局组织人员深......

    乡镇流动人口摸底调查工作总结(最终定稿)

    文章标题:乡镇流动人口摸底调查工作总结___镇流动人口摸底调查工作总结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根据中_办电[2006]20号《关于转发_市流动人口摸底调查实施方案......

    2019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总结

    2019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总结1、思想上,严于律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一向以来,我始终坚持学***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关心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在工作生活中注意摄取相关的......

    2018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总结

    一学年过去了,本学年我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怀帮助下,不仅圆满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任务,还在思想、业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本学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思想方面 在思......

    关于开展南昌市事业单位岗位情况调查摸底的通知

    南昌市事局 洪人字[2008]158号关于开展南昌市事业单位岗位情况调查摸底的通知各县区人事劳动局、市直各单位: 为贯彻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我市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