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特征1342

时间:2019-05-12 13:2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特征134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特征1342》。

第一篇: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特征1342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特征1342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刘英健

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内涵及与它相关的几个概念,再加上总结近几年各地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程 的经验,可以归纳出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一、主体性

主体性是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核心。小学数学活动课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获取者,活动的主体始终是 学生。可以说,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小学数学活动课程 目标,这是衡量小学数学活动课程效果的重要标志。

主体性具体体现在:①师生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②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 过教师适当的指导,自我决定活动内容、安排活动进程、自我管理与调控。③活动结束后,学生自我评价活动 质量,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取得的成效进行自我综合评价。总之,小学数学活动课程能使学生享受做学习主 人的权利和欢乐。

例如:在安排“数学文艺会”这一数学活动时,首先师生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文艺会的 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间相互合作设计活动游戏,排演数学童话剧、数学相声,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布置文艺 会会场等;最后由学生总结活动的收获,评选最佳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节目。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这样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 导和支持。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和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极大地提 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

二、活动性

活动性是数学活动课程的突出特征。活动性表现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维,动口表达交流,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活动的内容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数学活动课程,突出表现为数学教育在活动中进行,“数学+活动”,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让 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外显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内隐观念性活动(动脑),要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画一画、拼 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做合一,让学生在活 动中感受到愉悦、轻松、快活。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正说明了这一道理,“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减轻了学习负担,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上海闸北区数学教师薛晓农的《拼拼摆摆》一课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例证。

附图{图}

学生在拼一拼、想一想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合用一条公共边的,就可以少用一根火柴 棒,合用两条公共边的,就可以少用两根火柴棒,合用的边数越多,用的火柴棒就越少。

薛老师的数学活动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既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学生自由操 作探索,使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概括性水平逐步得到发展。学生充分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不断分析、判断、综合,从中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思考性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 键时期,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开发尤为重要。

“思维就是操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皮亚杰论)思维的发展必须通过有效的训练 和实践操作,才能树立清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明确的具体思维形象,使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训 练学生的思维,既要重视抽象思维的发展,更要重视形象思维的发展和深化,形象思维是基础,它直接与创造 性思维联系。因此,低年级尤其要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可以安排大量的思维训练内容和动手操作内容,通过这些充满了数学逻辑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励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勤思、善思,得到数学思想和数学 方法的熏陶。

例如:数角:

附图{图}

找出角的个数并找出其与边的关系,训练学生思维的概括水平。

数长方形:

附图{图}

数出长方形的个数,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思维训练课,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渗透了一些现代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维,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有效思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深刻性。

根据对北京市小学生的调查,当问到“你参加数学活动课程的最大收获是什么?”(限选三项)时,从回 收的207份有效回卷统计结果表明:有89.85%的学生回答“提高了思维能力”。又根据对60名小学教师的调查,当问到“您认为数学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什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不限项)时,从回收的58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 67.24%的教师回答“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师生的回答结果验证了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具有思考 性,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四、综合性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中各项活动的完成,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打破了学科界限。例如: 高年级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后,师生设计一次“我是城市交通局长”数学调查和访问活动。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到交通路口测算不同时间段车流量,到交通大队访问交警,然后把测算和调查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编成数学 应用题进行计算,分析数据和统计图表所揭示的问题。如:什么时间易发生交通阻塞?假如我是城市交通局长,如何解决交通阻塞问题?然后根据想象设计最佳交通工具。最后全体同学进行交流,相互解答反映交通情况 的应用题,展览同学们绘制的城市交通统计图表和设计的最佳交通工具。这样的数学活动涉及了数学知识、城 市交通管理常识、美术知识等,反映了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获得了新知识、新信息。

同时,学生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受到的教育、能力的发展也是综合的。“我是城市交通局长”这一活动,需要学生调查访问、测算、动手制作统计图、动脑编数学应用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的能 力是综合的。除了培养学生统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外,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 方面也受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到了锻炼,而且通过这一数学活动,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美育教育,使数 学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美育教育有机结合,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可想而知,这样的数学 活动,它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知识上,更重要的体现在能力和发展上。^

五、开放性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为:①活动内容的开放。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内容来源是非常广泛的,有的来自数学学科知识的运用和验证,如“测量活动”;有的来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数学游戏 ”、“数学墙报”;有的来自社会现实生活,如“生活中的数学”。这些活动内容完全开放在学生面前,使学 生有较大的自主选择余地,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②活动空间的开放。小学数学活动课程打破了班级授课制 的局限,不仅在室内进行,而且在室外、校外进行,广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社会、家庭作为 活动的空间。如“室外测量”、“社会调查”、“学具制作”,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主动与他人交往,获得最新信息,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扩大了数学教育的空间。即使在室内进行 的数学活动,也没有固定的桌椅,不固定分组,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和具体活动形式,使学生在自由 宽松的空间中开展活动。③师生关系的开放。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实行民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相结合,扩大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机会,师生间彼此信任和合作,学生 间互助与交流,合作学习,师生感情融洽、和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五方面特征是在改革小学数学学科课程的过程中逐渐显现的,是在不断总结小学数学 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自身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这五方面的特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的,共同构成 了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其中,主体性和活动性是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核心,它决定着小学数学活动 课程的内容以思考性为主,使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发展综合能力,而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则是开放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思考性、综合性和开放性都将体现“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的教育思想。只有发挥上述五 方面特征的各自优势,才能使小学数学活动课程与数学学科课程形成合理的数学课程结构,形成数学教育的整 体合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二篇:Lego课程特征

Lego课程特征

一、强大的学习工具——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传统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孩子自然学习的能力,学生只能复制,不能靠自己形成概念。乐高积木任意拼装的功能帮助孩子们成为具有创造力的思想家、解决问题者和有效的团队合作者。我们向小组提出挑战任务,给他们能够创造出自己解决方案的工具。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体验到真正成功后的兴奋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合适的课程内容——不太难,也不太容易

乐高教育的解决方案是为满足孩子的个性需求和差异性而设计的。我们通过主题挑战的引导,唤起孩子的兴趣,用他们的只是去建构。这些挑战需要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找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如果孩子们身处的环境是在自我学习的恰到好处的挑战中,他们会受到激励去探索、理解和不断学习。在这样状态下的学习,他们会体验到一种高度享受感。

三、先进的学习方法——做中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荣誉退休教授西摩·佩珀特说:“建构主义意味着就是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乐高是一个例子,编写计算机程序是一个例子,画画也是一个例子。你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的印象更深。这跟任何人教给你的任何东西相比,它的根更深的扎在大脑里。”

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的学生,会体验到取得成就时的兴奋感,这种体验与简单地记忆他人的成果是截然不同的。这使学习成为一种异乎寻常的经历。孩子们获得的主动权越多,就越喜欢上课,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也会掌握的更好。

四、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第一步,是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或者利用已有的经验来建构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这个步骤将会激发孩子们更多的想法和愿望。

第二步,是让孩子们在头脑中组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策划、编写程序,为任务目标而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是在构建的基础上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反思,这个阶段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该阶段促使学生花时间思考他们所看到或所建构的事物,从而对自己的体验加深理解,让学生对方案展开讨论,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想法。

第四步,延续阶段是建立在渴求了解更多的欲望之上。寻求学习更多技能的愿望,同时会将学生带到一个新的“联系”阶段,使他们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超越难度不断增加的挑战。

五、丰富的教学器材配置

幼儿阶段的器材提供7个大类、23个小类乐高经典积木,能充分满足幼儿三个年龄阶段共同使用、15至30个孩子同时进行集体或分组教学的需要。

第三篇:综合实践课程理念和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亮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生长点。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具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和独特功能,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1)突出学生主体

倡导学生对活动主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2)面向学生生活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3)、注重学生实践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如劳动基地、劳动教室等)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际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四、强调活动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知识点的方式来组织内容的,它的活动内容是开放的,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话题、主题或问题。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强调通过活动来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

(一)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生成性

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急切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体不断生成,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仅不会抑制其生成性,反而能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三)开放性

给予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1)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必然具有开放性。

(2)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

(3)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四)自主性

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实践性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的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介绍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介绍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类“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员应有专科水平的数学知识,考虑到学员在专科阶段已经学过《小学数学教育学》等课程,因此,本课程从素质教育出发,结合当前中外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教材和教学的改革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本课程着力于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共4学分、72学时。这门课是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并综合运用心理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于数学教育的实践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系统地获得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数学教育的特殊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数学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数学教学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能力,为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2.本课程的编制思路和特点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任务和教学目的为编制思路,将教材分为十三章。第一章---小学数学学科性质及其任务。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结构与目标。第三章---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第四章---儿童的数学学习。第五章--小学数学主要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第六章---小学数学学习的课堂分析和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及其方法;第八章---小学数学的概念学习。第九章---小学数学的运算规则学习。第十章---小学数学的几何学习。第十一章---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第十二章---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第十三章---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

本课程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独立性很强的跨学科课程,它需要应用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有关数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去思考并解决一系列教学上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特别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当前所遇到的一些教学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是一门发展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不断充实新鲜的素材和原理。所以要使学生学会利用资料,善于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

3.本课程的学习对象

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我国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小学教师。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理解能力较强。他们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际经验,但基础理论普遍欠佳。他们大多处于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他们的工作任务一般较重。,他们缺少良好的工作环境,多数学员有家务负担,学习时间非常缺乏,只能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很难集中时间坐在课堂里学,因此只能以自学为主。由于这些学员年龄普遍偏大,肩负工作和生活双重重担,造成他们记忆力相对减弱,给学员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但是,他们的学习愿望非常强烈,学习目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他们虽然地处偏远,但他们绝不愿意落后于时代,对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知识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这是他们学好本课程的最有力的内因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中,学习对象的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都应通盘考虑,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学习服务。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强调对学习过程中的指导

本课程责任教师应根据中央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组所提供的各种指导性教学文件,联系实际制定本地的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确定本课程的主持教师和辅导教师,教师应介入本课程学习过程的诸环节,指导学员作好学习计划、撰写读书笔记,展开自学、小组讨论,参加面授辅导以及运用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和多种教学支持服务手段。

2.强调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指导

本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和相关的进一步学习材料,对本课程的知识框架,重点及难点内容要有深入地了解,适时地组织学习辅导。在学习辅导中要教给学员学习本课程的思路和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的解释和梳理,根据不同学员的具体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实施个别辅导。同时要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学员本身的日常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3.强调对形成性考核的指导

加强形成性考核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依据考核说明(含形成性考核)的具体要求(详见考核说明)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做好期末复习和考试准备工作。对形成性考核要加强指导,除了完成作业练习外,要思考和研究一些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和分析要结合当地教学实际,选取和使用所提供的各种教学案例。

三、本课程的学习模式建议

1.自主学习

学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文字教材,要清楚文字教材的结构、思路和学习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各种学习材料,认真作好学习笔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辅导时,应要求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文字教材,对文字教材应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学习,善于动脑筋,分析与概括教材的要点、重点,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要做到联系实际学会应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2.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必要补充,这一学习形式决不可少。学员在自学的基础上必须参加小组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当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些实际情况制定小组讨论题目。鼓励学员以各种形式提出问题,为每个学员提供发言和交流的机会。通过研讨活跃学习气氛、扩展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果。

3.利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

为减轻学习难度,一定要充分利用录像教材、综合练习册、网络辅导等助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在认真分析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开展问题讨论,并进行工作坊和案例教学。

4.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环境和一切现代化手段(如信函、电话答疑、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电子信箱、IP课件、网络课程等)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自学能力。

根据以上的主要学习模式,我们可以个体为单位将每阶段的学习进程作如下描述:

四、本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1.本课程的媒体资源

考虑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及本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在其资源建设上尽量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本课程确定采用三种教学主媒体: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IP课程。三者密切结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教材,是在教和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依据,是学习的尺度和标准。文字教材是“合一型”的,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字教材是基础教学媒体,它承载全部教学内容,是其它教学媒体的主要依据,该教材字数约在36万。

(2)录像教材: 讲解本课程的主要理论与基本知识;分析重点、难点;介绍学习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它将起到解疑释难、引导方法、指导复习的重要作用,利用它学员将能全面而有效地把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3)IP课件:与录像教材相结合,以网络形式进行辅导、讲解。作为文字教材的补充,主要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对教学的重点内容及复习要点作系统精讲。

本课程除采用以上三种教学媒体外还准备建设网络课程,并采用其它教学辅助媒体。如提供网上答疑和网上辅导。提供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形成性作业与评价,学期末提供考核说明、期末复习指导及综合练习。最终目标是:各种教学媒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考”的体系,以便圆满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任务。

第五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一

本学期,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全体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依据计划和方案,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一步的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本学期,我利用周会、教研会,继续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和培训,切实改变了我的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依据课程安排,开足开齐校本课程。

本学期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教学目标,在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精心编写了我校的校本教材,每堂课我都依据教材内容,精心备课,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了解自己,了解家庭,了解家乡,了

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便开阔视野,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品质。

三、强化学生的剪纸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作品展示。

通过看一看、动一动、比一比,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活动的进展,并通过作品展评,优秀的作品给予奖励,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第二课堂稳定、协调发展。

四、在学生中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在校园和社区,清洁垃圾,并向社区居民做好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环保意识。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利用校本课的知识,开展“手抄报”活动,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

六、存在的问题:

1、因为地处偏僻,所以一些活动开展面不能展开,加上经费紧张,所以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部分教师、学生对此认识还是存在着像对待以前兴趣小组一样,重视不够,导致一些活动中途中止。

3、学生有的在活动中,还无法与别人合作,加上生源少,有些预定的教学内容无法开展。

展望未来,校本课程开发路还很长,我校只处于初级阶段,任重而道远。我深信在各级领导的关爱和指导下,我将开设好现有的校本课程,立足学生实际和学校现状,进一步开发新的适宜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的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育人功能。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二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承担着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步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编制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在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内容。

二、在教育教学上,探究方法,严谨执教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礼仪的基本内容,就不能使用单一的说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影视文化、礼仪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教学目标,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在二年级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开展探究性学习。

(二)注重学习,严谨执教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应该不断补充,成为拥有“自来水”的新型教师。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总之,在这个学期的工作当中,有收获也有不足。影视和礼仪作为一个新开发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很多困难。但我会不断探索、研究,并大胆创新,使这一课程更加完善,在下学期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三

本学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各项要求,认真开展地方课程的教学和管理,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二、地方课程体现了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现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和体现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区域性。地方课程设计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挖掘地方资源,体现地域特色。从课程目标上看,地方课程是针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要求。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特别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而应是探究式、实践式的。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课时安排:根据上级课时计划安排,地方课程每周1课时,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地方课程课时不得随意挪用或挤占。

2、教学内容设置:

(1)1-2年级《传统文化》。

(2)3-6年级《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地方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地方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地方课程的教育工作。地方课程教研 组及时对科任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保证地方课程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地方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地方课程规律,努力提高地方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 教学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 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地方课程的教师队伍。

4、搞好地方课程的评估工作,地方课程的教学应讲求实效,不流

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地方课程的重要 一环。为此,拟在本学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学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 管理评估中。

5、在实施地方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地方课 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地方课程内容。每学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 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6、遵循地方课程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在地方课程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社会 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区团体的意见,结合学地方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改进充实与完 善地方课程内容,使我校地方课程内容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

四、取得的成绩:

1、本学期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家校联系,配合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注意挖掘其他学科教材的安全内容,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2、达到了如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了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保障了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3、提高了有效预防自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四

本学期,根据期初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关注学校的课程自主,体现出民主参与课程决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时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和培训,切实改变教师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我更加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条件。而学生的发展也应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① 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

② 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 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校本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校本课程的教育工作。

3、校本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素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

4、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估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讲求实效,不流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的一环。为此,拟在本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管理评估中。

5、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制度,使课程开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做出成效。

6、在实施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课 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

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每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7、遵循校本课程开发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在开发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区团体的意见,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改进充实与完 善校本课程内容,使我校校本课程内容真正开发成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

回顾这一学期的校本课程工作,我们总结出不少经验,这与学校领导和很多老师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我们会取长补短,让学生们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一代。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五

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已经结束了,现已进入期末复习,回顾一学期的探索与尝试,酸甜苦辣样样都有。如何传知、如何解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穿读这一主线。诸多思路,到了清理一下的时候了。

一、求新求异,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如何引领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探究学习心得已成为课题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兴趣盎然,让学生学有主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享受学习的乐趣,又能发展原有的语文素养。

二、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倡导活跃的课堂气氛,开放的课周舜钦

下载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特征134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特征134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少先队活动特征

    少先队活动特征 少先队活动的组织性特征 少先队教育与其他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区别点是队的组织教育。少先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队的组织教育,这是因为:1.从组织上讲,它是以全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与价值5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与价值(讲座) 人民小学校: 张玉梅 问题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什么样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

    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与学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与学”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淮安市楚州区城东乡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如何......

    小学数学四年级《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2、经历......

    数学活动反思《按物体的特征排序》

    数学活动反思《按物体的特征排序》 结合本班孩子有过初步排序规律经验基础上,开展数学活动《按物体的特征排序》。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学习按物体的1—2个特征尝试运用有规律的......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卓尼县藏族小学罗海燕李霞录目牙【关键字】课程改革 教育观念 变革探究【摘要】在新课程学习方式中,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复习提纲 绪论 1、数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发展。数学科学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数学的研究对象: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数学的特征:抽......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 新课程是一场以教育价值观转换为特征的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