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示范发言稿123
南 华 县 徐 营 中 学
开展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南华县徐营中学
袁志萍
我校自被确定为云南省千所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后,我们围绕现代教育学校的要求开展工作,做了不懈的努力,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在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中,我们抓学校班子建设,促进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向前推进;抓制度建设,使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有制度作保障;抓教学精细化管理,促进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顺畅推进;抓魅力德育建设,从纪律上为课改作支撑;抓优质化的后勤服务,保障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的顺利进行;抓学生管理,促进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的主体——学生学起来;抓教科研,促进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理论支持。总之,在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中,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做了大胆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我对我们学校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指导思想
在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作中,我们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破解课改难题,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三学”“三化”(“导学—互学—助学”,“严格化、亲情化、个性化”)现代教育模式,全面提高教师驾驭现代教育教学的能力,深入开展打造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努力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环境育人,后勤育人,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吃得好,学得好,玩得好,学有所得。
二.科学管理,加强学校班子建设
“一个好的班子,意味着一所好的学校。”只有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才能建设立一个团结、务实、开拓的学校领导班子,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激发群众的活力。要创建一个好班子,必须从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做起,推进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在群众当中树立“团结、廉洁、开拓”的行政形象。
1.学年初聘任了新的学校中层领导班子,经学校中层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制定方案,公开选聘年级组长。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挑重担。所有学校领导都承担至少一个班的语文或数学或英语课的教学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以搞好学校、办好教育为己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减负”的文件精神,让全体教师明确“减负”与素质教育,“减负”与“提质”的关系,深入探索学科教学中“减负”与“提质”这一重要课题。学校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课程调整,控制考试次数和课后作业量等方法,切实做到“减负”;还通过家长和学生开展“减负与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正确对待“减负”。
4.落实“承包责任制”。班子主要成员坚持上课、听课;继续坚持行政领导下年级,一人负责一个年级,负责整个年级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5.公开承诺“有困难找领导”。领导的职责就是为学校服务。学校整个班子成员都敢于向全体教师作出“向我看齐”和“有困难找领导” 的公开承诺,热情关心师生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6.做到“深入教学第一线”。班子成员都坚持上课、听课、评课。经常和老师们探讨课堂教学和教改教研,坚持学习理论和参加继续教育,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
三.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管理“一靠情感,二靠制度”。要依法治校,其前提必须是在掌握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明确的办学目标之下。而摆在我校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如何加快学校硬件、软件建设,尽快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如何在切实减负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必须以“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为基本要求,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我校目前的发展方向和现代教育观念,学校的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学校行政和全体教职工,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搞好“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逐步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比如行政、用人、财务三大原则,岗位责任、奖教奖学、班级管理、听课评课制度等,以逐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率,逐步提高我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逐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实现管理公平和使学校工作运作有序的保证。学校要通过校务会、教代会等形式保证教师对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参与和审议权,推行校务公开,保证教师的监督权。通过基层工会或以
设立意见箱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发表意见建议的平台,对被采纳的合理建议提议人给予表彰。坚持行政会议和校务会议制度。学校大额经费开支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由校务会讨论决定。改进《教职工工作计量办法》、《常规工作考核办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在学校原有津贴分配方案基础上,完善《教职工绩效分配方案》。完善《教职工职务晋升推荐办法》。制定《教职工聘任办法》,完善聘任制度。完善《徐营中学支教教师确定办法》。
1.认真组织召开教职工例会,组织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与教育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等上级政策规定。
2.扎实推进师爱教育活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每周坚持1小时的政治业务学习,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准则》和《楚雄州教职工七条禁令》,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开展普法宣传学习活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学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治校。
3.加强教师的出勤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管理,一年来,教师无违法违纪行为,基本杜绝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学校德育建设
近年来,我们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工作特色和管理机制。在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监督、班级工作检查评比、校园文化建设、德育考核评比,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管理和全员育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主要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目标,着
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具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精神。学校建立了由政教主任、班主任、政治课教师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有具体措施,制订计划,开足课时,订齐教材,逐项落实,检查评比,落实奖惩。
2.认真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养成教育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在教室张贴《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黑板报以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狠抓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3.明确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我们开展了“诵读经典”活动,“感恩教育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延安精神)和“安全卫生”教育(“青苹果”进校园活动,上法制课)等。举行了古典诗词朗诵比赛,还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上法制课,利用班会、校会等进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理想与前途教育”、“世界禁毒日”对学生进行“三禁”、“三反”教育等等,取得良好实效。
4.认真开展“三生教育”,上好“三生教育”课,组织教师进行“三生教育”课赛。请保健站的医生到校上生理卫生课.5.树立榜样,突出转化后进生。学校政教处协同年级组有针对性地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一方面树立会做人、会学习、会创新、会健身的优秀学生榜样,另一方面,学校统一安排校长、行政、各科任教师与部分后进同学结对子、“一帮一”;通过个别、跟踪教育,及时谈心、谈理想、谈做人和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结合家庭
教育,跟踪引导,感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穿着打扮、文明礼貌、乱扔乱涂现象在减少,学风进一步好转,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取得明显实效,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6.加大力度,支持学校团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团队组织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我校一贯坚持“政治上把关、业务上指导、活动上支持、经费上争取的原则,大力支持学校团队工作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师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凝聚力,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思想、身体素质和文化修养,创造了一种“学习、团结、活泼、向上”的校园氛围,具有优良的育人环境。
7.推行《徐营中学学生一日常规》,推进“三文明”工程,每月组织一次校会。
8.奖罚分明,形成“双全”德育工作促进机制。为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就必须形成德育的工作促进机制。本学年,我们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完善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就是完善了“三考制”,即:对班主任工作实行量化管理考核;对学生进行量化行为规范考核;对相关处室、年级实施德育目标考核。实践证明,我校奖罚分明的“双全”德育工作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五.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优化后勤工作
在学校财务及校产管理方面,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办学的原则,管理制度健全并得到坚决落实,重大建设和物品采购都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和教代会监督实施。经费开支合理,财务制度规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运作。
1.财务透明公开,全年经费开支合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运作。2.食堂管理明显加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学生满意率提高。3.管好用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管理使用中无违规违纪事件发生。制定相关制度措施,严格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加大落实和检查力度,未发生挪用学生补助、擅立项目乱收费等现象。
4.让学生吃上放心的营养早餐。积极配合镇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做好营养早餐的大宗食品采购招标协议,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使营养早餐优质、营养。
5.妥善协调,学生喝上了开水。
六.教学精细化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也是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学校一贯强调质量意识,并在继续加强教学工作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营造一种浓厚的教研气氛,努力使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得到有机统一。
1.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情况,各年级每月检查一次,教务处实行抽查,每月抽查的教师数不低于全校教师数的四分之一。检查、抽查结果纳入考核,并及时将发现的不足反馈给教师。学校领导实行推门听课,听课后检查备课情况。教师间互相听课每月至少两节,每学期至少8节。改进学生问卷调查,坚持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纳入教学质量考核。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奖惩。根据考试成绩及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等,评比优胜奖、进步奖、鼓励奖。
3.加强教学研究。
强化教研组织能力,成立政史地、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五个学科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加强对各学科的基础和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分析。教学研究中加强学法研究,以便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授之于渔。积极争取、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受训教师回校后必须上示范课并在学科教研组中进行交流。争取组织薄弱科目教师到外校学习。继续完善集体备课制,要求拐腿科目英语和物理学科集体备课到课时,其他科目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每学年,要求每位教师完成至少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课件或教学设计,参与上级教研部门的评比。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做好“减负提质”工作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培养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机器(录音机)、考试机器(放映机),不是培养只会机械答题,不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的书呆子。学生减负并不意味教师减压。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减负就意味着老师“增压”,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用更多的时间、精力钻研教材教法,设计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压力”更大了。“减负”不能以牺牲教育教学质量为代价。教育质量的好坏永远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学校的生命线。落实“减负”,必须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减负与提
高质量应该相得益彰。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核心,加强常规管理,丰富课程结构,加大教研力度。减负之后,学生的在校时间和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了,怎么保证不减质?关键就是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学校经常组织听课、评课和说课活动,抽查教案、作业布置情况,广泛推出“公开课”、“示范课”,尤其重视对毕业班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经常深入课堂,深入师生生活,了解师生困难,组织召开毕业班教师协调会。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和参加学科竞赛。在课程安排,教师配备,器材配置上给予保证,充分活跃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整体素质。
我们一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与此同时,随着我校“班班通”的装配,我们及时组织全校教职工参加培训,以提高教师电化教学技能。组织、监督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有效提高业务素质。
5.加强学校之间的“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活动,深化新课程改革。
组织教师到民族中学学习“同课异构”教研方法,在学校开展与之相关的教学研究,掌握了相应的方法和规律。然后,先后和南华一中、沙桥中学、雨露中学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普遍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七.深化新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三学”、“三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为了全面、稳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面总结已有的基本经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吸收先进学校的先进经验,经各教研组教师反复提炼,形成“三学”“三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落实“三学”,凸显“三化”
三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互学、助学”课堂特色。三化:以课堂为纽带,实现我校对师生的“严格化、亲情化、个性化”特色管理。
基本环节
情境引入→明确目标→自学(预习)→互学(展示交流)→助学(教师释疑)→检测(反馈)→小结
“三学”“三化”改变过去陈旧的课堂模式、发扬传统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屏弃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至高无上、教师权威等与现行素质教育相悖的错误观念、使课堂逐步变成学生自我学习、张扬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中主动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要求小步走、快节奏,目标、要求、时间三明确。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兴趣,发挥他们的个性优长。
转变教师观念。教师充分备课,在导学、助学上下功夫。构建“爱与民主”为主题的课堂人际关系。促使教师加强学习、主动学习,使自学、互学、助学很好地落在实处,将教师自然地融于课堂学习中。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习品位,提高学业成绩。减少无效劳动,减少机械劳动,减轻权威压力,使学生在“轻负、高效、轻松、高兴”的环境中享受学习。
实现教师的自主教研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亲
情化、严格化、个性化在课堂中的充分体现,自然流露。
“三学”是一种课堂表现,根本目的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是一种先后顺序。作为教师可以把助学放在前,自学自测放在最后,互学放在中间,也可以按自学互学助学顺序进行,无论如何表达的中心议题应该是:学生的达成度是教师教学的尺度,所有的引导、启发和自主完成都是在学生的表达之下才产生的。
导学
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生的自学是无法完全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前期给学生制定自学目标,后期让学生自我总结自学成果,进而得出目标。自学目标一要简单,学生容易完成;二要贴近学生实际;三要注重时效性。学生自学方式可单一,也可多样,根据内容教师灵活处理,比如背诵一首诗,可以默读,可以诵读,可以书写等,只要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即可。允许学生向别的同学询问或向老师提问,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解答,如有必要也可以不回答放在合作学习中解决。自学时间的控制,根据内容多少、难易进行设定,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自学目标中应有附加目标即先期完成统一目标的同学给予“优待”。
互学
初期教师应给学生制定互学目标,来源有两处:一是教师课前预备的;二是学生自学中遇到的疑难。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学的效果及时调整个别目标。要有专门的互学小组,小组搭配合理。互学小组应制定轮流发言人制度,汇报学习成果。问题征集,通过各小组学习,不能解决的或新发现的一些问题,并予以记录。教师的引导与合作不可或缺,商量和权威在合作中诞生。合作是学生关系贴近、融洽、自然的体现,更是老师观察、了解学生行为和习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互意见的交流,既有一致,更有不同,“求同有异”是合作共生的结果。
助学
针对互学中存有疑虑的问题展开。学习小组针对互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教师再次提出的疑难进行学习,优秀学生讲解,学生的语言学生更容易接纳。教师有选择有重点的讲解或总结,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助学给老师的要求;关键是能不能切中要害,使学生恍然大悟。助学讲授应有一种层次性,应该从最弱处开始,不能居高临下,应以学生的陈述为主,以教师的补充和延伸为辅,才会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出现。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自信心。不神化人,更不丑化人。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教育中给予明确信息的渗透,是与非一定要清楚。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启发的淋漓尽致。
“三学”是一种课堂表现,根本目的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是一种先后顺序。作为教师可以把助学放在前,自学自测放在最后,互学放在中间,也可以按自学互学助学顺序进行,无论如何表达,中心议题应该是:学生的达成度是教师教学的尺度,所有的引导、启发和自主完成都是在学生的表达之下才产生的。
我们的课堂首先是温暖的,来自于师生亲切话语,和蔼的笑貌,生动的语言,对学生的时刻关注和和谐互动,在这种情况下,亲情会从师生间自然绽放。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在一定规范下严格进行的。不论教师学生,如果没有了规则意识,就失去了掌握学习知识的主动权。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教师个性张扬的课堂。所有的人在课堂上如果千篇一律了,那么同样会陷入僵化,教师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姿,秀丽的书写,慷慨激昂的演讲,低沉雄厚的朗诵等都会给课堂增添无
尽的快乐和享受,使学生受到感染、陶冶。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课堂。他们不是容器,不是机器,不是模子,而是富有智慧的具有无限潜力的有着千差万别的生产者、劳动者,没有他们的丰富多彩便没有生活的丰富多彩。对问题热烈的讨论,观点不一致的争论,特长的展示,甚至是与教师幽默的玩笑都可以在课堂上出现。这样的课堂一定会使我们的学生神采飞扬,激情四射。这样的课堂一定会魅力无穷,其乐无穷。
民主是课堂有效的法宝。学生若能深切感受到课堂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他们主人翁意识的表现,那么他们的责任意识会增强,视课堂成败作为己任,而不断努力,养成良好习惯,关心帮助他人,积极思考,大胆参与,真诚交流,细心演算,认真书写等这些优良品质会更多地展现。
八.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效率。在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作中,我们对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检验活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课改工作常态化。从2008年开始,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就从未停止,虽然走得很艰辛,但仍然在摸索,在前进。并且把新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抓,在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都形成了常态工作。
课堂模式简约化。学校建构高效课堂模式,大量借鉴了外地州、乃至全国各地的成功教学模式,又深入分析研究了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过分追求课堂模式的纷繁复杂,而是力求简约实效。
教学方法多样化。学校虽然推行“三学”、“三化”的高效课堂模式,但是并不限制教师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相反的,我们的高效课堂模式鼓励教师们对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备课精细化。细节决定成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多都决定了教师备课精细、量大。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每个细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推敲。使课堂有点有面,有粗有细。
反馈训练生活化。注重学生的全面、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把学生的某个阶段的发展作为整体评价。把学习的训练反馈和评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高效课堂出现的问题与困惑
1.课堂教学改革重要的一环是备课、导学案的编写。我校从2008年5月实施课改以来,绝大多数老师均适应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深知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是备课,我校教师均能做到精细备课,充分准备导学案。困惑是导学案设计好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开展,实施不到70%。
2.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但具体的操控还存在问题,还欠火候。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在大班额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些都是许多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
3.新教材有意无意地回避了旧教材中的一些重点内容和观点,特别理科。对这部分知识内容我们该如何处理,不太好把握。如何做到既把课堂还给学生,又准确引导课堂,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方面的意
见分歧还比较大。
4.关于反馈训练的量的把握和训练时间的把握,大部分教师不敢大胆尝试。训练的数量太少,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对知识的掌握就不牢固、不全面,训练太多有违背了新课改减负的初衷;课后零作业倒是符合了减负的要求,但是又降低了学习的效率。这些矛盾也是很难解决的。
九.勤工俭学办出特色,素质教育显实效。
徐营中学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育肥猪、养好鱼、种好菜,提高伙食标准,降低伙食成本,使学生进得来、吃得好、留得住。勤工俭学是徐营中学多年来的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了锻炼,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了会读书、会健体、会劳动、会生活的育人目标。现在,菜地里的辣椒正是收获的季节,预计能采收辣椒5吨左右。学校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池塘里养鱼近2吨,猪圈里生猪保持在12头左右。学校的勤工俭学成果全部回归食堂,极大降低了学生的伙食成本,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水平。学校的勤工俭学采用责任田、承包制,既让学生习得了劳动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十.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在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作中,我们做了极大的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好评。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存在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在学校建设、校园文化以及现代化教学等方面,部分老师现代化
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在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制度、依法治校和提高管理效益方面,继续培养一批新的教学骨干和名师迫在眉睫;在创特色、创名校、出名师和培养尖子生、特长生等方面,有待探索新的思路和途径;在教研教改成果以及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办法方面,与其它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离我们的办学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有待进一步努力和继续探索。
总之,学校的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效是显著的,措施是有力的,制度是健全的。这一工作必将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必将带动我们学校快速发展。我相信,经过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我校教师的努力,我们学校的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作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0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二中办学质量
我校成立于1975年,是一所集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完全中学,更是上饶市重点中学、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学校秉承“诚信、自强、求真、拓新”的校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强校,在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与期盼中踏实地迈上了一条具有二中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近年来我校投巨资新建和扩建了各功能馆室设施,设立了科技大楼。由于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校园广播、实验室、校园网等建设目标的高标准完成,设施使用管理得当,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高度重视,加强电教工作管理
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实验室的建设,体现了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为加强学校对电教机构的管理,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高级教师何辉亮负责的信息技术处。处室成员有:信息技术处主任:姜德林,副主任:胡强,工作员:江焕成、吴政、程晖强、戴斌。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电教机构的各功能室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微机室制定了机房管理制度和学生上机守则,实验室制定了学校仪器管理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等,还制定了教师管理的卫生维护和设备安全职责、保管职责。
二、抓好教学设施环境建设
为使我校电教设施上档次、上水平,我校在校园电教等设施建设上提出“抓精品”口号,无论在微机室,还是多功能电教室、实验室的建设,始终把目标定格在一流。近两年我校又为这些现代电教设施投资共计60万元,不仅保证了这些设施使用的高效性,也因为有了这些先进设施为我校电教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007年我校就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一流的现代化科技大楼。新建两间物理实验室、两间生物解剖实验室。在化学危毒药品管理上,设立专房专柜、两门两锁,由两名化学实验员专门负责。各实验室配有专职教师指导。
实验器材也做到设施一流,能开足全部课程要求做的实验。几年来,根据市电教馆统一安排,逐年更新、更换、维修器材。
2、我校在原有两间普通语音室基础上,针对目前高考、中考英语听力测试份量加重的趋势,去年又投资20多万元,新建了一间72座现代多媒体语音室,并配备两位具有一级职称的教师管理。初中、高中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语音课。同时还开设了英语角兴趣小组,定期在语音室开展活动。学校还聘请外籍教师来我校指导和教学。
3、我校现有6间微机室,共240台电脑。今年我校校园网已开通,学生用机能直接联上互联网,并设有教师机房和主控机房,对微机室进行现代化管理。
4、从2007年投资100万元建成的科技楼内含多媒体教室2间,配备有数友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多媒体电脑、中央控制器、调音台、电动大屏幕等先进设备。
5、我校根据“校校通”工程,投资2万元于2004年安装了一套卫星接收系统,采用专用服务器接收卫星下载的资料,并将该系统与教师电脑机房联网,使教师能充分利用卫星下载资源用于教学。
6、2007年我校投资10万元建成一间视听阅览室,为我校老师进行电化教学、电教设备使用、课件制作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在多媒体教学能力上得到广泛提高。结合图书阅读功能,在服务器中装有电子图书库,教师可进行图书电子阅览。
7、每年学校按市电教馆下发软件订单投资几万元订购学校急需的软件,采购一些电子备课用的工具软件。在建设电子阅览室时,就一次性花费4万元购置教学资源库。
8、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情况下,更好地共享资源,学校领导利用我校全省重点优质高中建设工程这一契机,投资建设校园网,将于明年开通,届时我校网络应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加强课题的立项、结题、实验的研究与应用
我校教师利用学校电教设施,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各学科组积极为本学科的课题研究进行立项,进行各实验计划、小结、总结、调查阅卷、调查报告。经过积极的努力,我校姜平校长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数字化教与学的环境建设与应用研究》已于2011年5月顺利立项。
为配合现代教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我校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人员已达6名,其中专业执教教师
3名,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名,中二职称教师2名,机房配备专业管理人员4名,均具备计算机大专以上学历。正是有了他们的积极参与,我校现代教学研究和应用水平逐年提高。
四、加强管理人员及教职工的业务培训
由于电教机构各功能室的工作都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近年来,我校把培养一支“懂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增强办学后劲、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来抓。学校积极派遣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和语音室管理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学习和培训,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使用和管理水平,掌握了多种多媒体软件制作技术。
我校自2010年成立信息技术处,专门负责教师培训工作,协助老师制作课件应用于现代化教学。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全员培训。信息技术处依据多媒体教学需要,汇编了一套电教教材,每位教师人手一本,开展多媒体应用培训,至今90%年轻教师已掌握课件制作技术。几年来,我校教师制作了大量的教学课件,学校定期在每周举行多媒体公开教学。
五、学校校本特色一体化
学校形成了一体化校本特色,有校本规划、自编教材,安排学年活动及课程安排。学校信息化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拓展学生在课堂所学,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校本教材《书画艺术导学》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它坚持综合化的课程方向,注重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和其它科目的相互融会与贯通,使学生艺术
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程度得到提升。
校本教材《历代名人与鄱阳》在初一开设课程,通过历代名人对鄱阳风土人情,如画山水的赞美,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同时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活力,促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再上新台阶。
师生协作的《庆元旦文艺汇演》、微机室、语音室相应开展课外活动、语音室开设了英语角,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微机室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中学生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非毕业班中全部开设计算机课程,采用全省统编教材,内容有基础理论课《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和《Flash动画制作》,既使学生掌握基础,又使学生学有所用,为今后走上信息社会打好基础。
学校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一道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利用自制课件,进行教学。至今已自行开发设计的课件近50个。
六、广泛开展教育技术示范活动
由于电教工作扎实有效,为我校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取得了可喜成绩。广大教师在省、市两级电教活动中频频获奖,如:
2008到2010年期间,邓文俊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共有11项分获省市奖,其中《鹤舞鄱阳》获省二等奖、市一等奖,《微笑是最美的语言》获省三等奖,市二等奖。
2011年4月,董芳老师的录像课《电阻》荣获江西省优质录像
课评比省一等奖。
2011年5月,李智云老师的《Unit 4, How so you get to school》荣获上饶市初中英语优质课展评市一等奖。
又如,徐爱华老师的课件《In the park》获上饶市一等奖,李俊虹老师的优质电教录像课获市二等奖。其中全校教师中论文获省、市获更多达百人。
我校在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也不忘支持帮扶薄弱学校改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为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实现资源共享,我校与双港乐亭中学、团林中心学校、团林初中、双港中学等学校开展“传帮带,结对子”活动,尽己所能,赠送了彩电、VCD等物品,派电教组优秀教师深入这些学校进行多媒体专题讲座,培训教师,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取得了良好的赞誉。
我校全体教师本着“雄关漫疲乏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传统,在把我校办成学习型、创新型、信息型校园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正在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朝马学校办成有特色的现代技术教育示范性中学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工作总结(定稿)
双辽五中现代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双辽市第五中学
双辽五中位于市区西南城郊。学校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秀的教学质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赢得了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学校对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标准进行了“高起点,现代化;高质量,信息化;高速度,人性化”的创建工作,不断加大现代技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在组织机构的完善,硬件、软件建设,教师现代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健全现代技术教育领导机构,加强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曲曼丽校长负责的“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还成立了“课件制作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电教中心”。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为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工作出谋献策。为加强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我校在原制订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电教教材使用管理制度》、《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考核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取得实效。
二、加大现代技术教育投入,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
我校在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开源节流,本着“整体规划、超前发展、年年投入、先急后缓、分步装备”的原则,逐步完善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近两年来,投入电教设施的资金8万多元,占我校全部开支的60%。在原有的一个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语音室和一套广播系统的基础上,学又投入4万多元新购装2个多媒体投影,投资4万多元为各办公室配置电脑和打印机、摄像机、数码相机、LED显示屏、音响设备、各学科光盘、寝室监控等电教设备,校微机总数由原来30台增加到70多台,新购一套电子图书、新装备一套理化生实验应用软件、并成为东北师大附中网校。丰富了教学资源、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实现了资源共享。高标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现代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技术教育水平
为了让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先进的现代技术设备。学校加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除了经常派教师到外面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现代技术培训外,我校翟晓刚、韩玲单保同、史钟懿、李晓霞、杨立新、李丽、陈玉坤、王亚琴、金宏伟、李心、王洪亮、胡志勇、李晓华、孟令杰、陈光邵敬宇、苏萌萌、梁静、王慧杰等教师参加了国培;王丽丽老师在2013年1月份参加了吉林省“携手助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培训,并取得-----我校还在校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每周三7、8节全校教师参加的分基础层次进行了电脑培训,全校教师还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并全部考试合格。部分教师(金宏伟、、孟凡鹏、韩玲、李心、王德新、王慧杰、张玉双等七名教师)在2012年的下半年积极参加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师通过校内外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后,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鼓励教师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校在全校教师中举办了精粹教育多媒体优质课竞赛,本次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自主申报课题,全校统筹。在指定地点展示、研讨交流,采取听课、说课、评课“三点一线”的方式进行的。规模空前,全员参与。(1)本次活动从3月5日开始,到5月31日结束,历时3个月之久,有55位教师出课。全校听评课达565人次,曲校长一线部署,指挥此次活动,并与任课教师一起听课、评课、议课、交流心得与体会、交流经验与看法。为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助推作用。这种工作作风受到了市专项检查组的首肯和表扬。(2)“听、评”结合,求真务实。
本次活动,教师的最大感受是:本学期重点抓了 “三课”、“两评”、“一思”、“一考”活动。
(一)“三课”即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课题研究汇报课。本学期举办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我校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学活活动,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的能力,锻炼了教师队伍,引领和探索了我校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它突破了以往的“三课”培训模式,突出全员参与、平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以抽签讲课、当堂出题测试、全员教师听课、在完全透明开放的形式下进行。
此次活动11名评委累计听课497节、涉及学科16个,参赛教师53人,创下了教学活动的新记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它必将影响我校今后的教学方向,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表现在;
1、重视、组织得力,充分发挥了集体和全队的力量和智慧。
2、课教师思想重视、准备充分。
3、活动充分地体现了“课标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 的理念。
4、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法灵活、张扬个性。(1)、情景设置灵活多样。或音乐烘托、或由社会及实际问题、或图片展等。(2)、课件制作提升了层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形象逼真。(3)、寓教于乐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4)、传统教学的平移不乏其作用。(5)、学科整合更体现利益感的教学的效率。
5、评选结果
骨干教师获奖名单:一等奖:李艳红 朱艳玲
二等奖:王东莹 常永恒
三等奖:杨春波
青年教师获奖名单:一等奖:董博智
二等奖:金宏伟
三等奖:刘守亮 课题汇报获奖名单:一等奖:史钟一
二等奖:王亚琴 胡志勇
三等奖:许学彪
通过此次活动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大练基本功、深研课标、全面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热情。同时也有力地鞭策了保守、不思进取的教师,使他们感到新时期的教师应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否则将落伍,将被淘汰。
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主动参与到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潮中,使得我校近两年来电教媒体的使用率高达60%以上。不仅如此,我校还与兄弟学校开展现代技术教育“手拉手,传帮带”的活动,邀请手拉手学校教师参加我校举办的电脑知识讲座、多媒体课件制作讲座及学生电脑制作指导讲座,并给予兄弟学校技术、资源和资料上的支持和帮助,真正起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示范辐射作用。我校通过开展教师现代技术培训,积极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掀起了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应用、探索、创新的热潮,使我校的现代化教育进程有了崭新的飞越。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各类计算机竞赛硕果累累。我校申报了《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现正在研究中。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主要是把学科教学的过程、方法、参数等诸项要素积极、科学,有组织、有规划地为向媒体技术靠拢,为此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这不仅包含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此次改革中我们注重了(1)“学教并重”: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更应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把这一观念重重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2)注重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去建构即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已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插上了翅膀。我校申报了省级《初中理化生虚拟实验软件应用模拟研究》课题研究;申报的省级《基于网络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现已上交阶段报告。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举行的各种计算机竞赛,硕果累累。在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关于开展2013年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能手”评比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校教师牛春华、张金萍、徐淑芳三名老师荣获双辽市“教学能手”称号;我校牛春华老师在进修学校张晓平主任的多次指导下有幸参加了“四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新秀评选”活动。教师课件制作竞赛共获省、市、县级奖17个,教师撰写的电教论文共获省、市、县奖52 个,参加县级以上多媒体优质课和优秀教学案例竞赛共获市、县级奖31个。目前,有近56人通过全国计算机考试。
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我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义务教育阶段课时计划》,开设计算机课,开足课时。(初一每周3节、初二每周2节、初三每周2节)并组建了计算机兴趣班。通过教学和计算机兴趣班的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
网上学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仅是接受知识,还是探索和创造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创造信息、传递信息方面的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它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既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影响,它将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彰显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积极扶持薄弱校的教育教学,分别与双山中学、东方红中学联谊对口支教。骨干教师亲临一线指导示范,讲课说课、开展教研。同时承办市级干部培训、送教下乡、分科划片评优课等大型活动,为全市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凭着现代技术教育的优势成为本县内一所深受社会和家长欢迎的窗口学校。同时,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总结经验,我们将把昨天的辉煌作为今天的起点,保存昨天的成果,删除不利的因素,脚踏实地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走电教兴校、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朝着环境、资源、教研、管理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这一目标,不断的迈进。
双辽五中
2013年1月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工作总结
双辽五中现代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双辽市第五中学
双辽五中位于市区西南城郊。学校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秀的教学质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赢得了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学校对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标准进行了“高起点,现代化;高质量,信息化;高速度,人性化”的创建工作,不断加大现代技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在组织机构的完善,硬件、软件建设,教师现代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健全现代技术教育领导机构,加强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曲曼丽校长负责的“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还成立了“课件制作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电教中心”。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为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工作出谋献策。为加强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我校在原制订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电教教材使用管理制度》、《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考核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取得实效。
二、加大现代技术教育投入,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
我校在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开源节流,本着“整体规划、超前发展、年年投入、先急后缓、分步装备”的原则,逐步完善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近两年来,投入电教设施的资金8万多元,占我校全部开支的60%。在原有的一个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语音室和一套广播系统的基础上,学又投入4万多元新购装2个多媒体投影,投资4万多元为各办公室配置电脑和打印机、摄像机、数码相机、LED显示屏、音响设备、各学科光盘、寝室监控等电教设备,校微机总数由原来30台增加到70多台,新购一套电子图书、新装备一套理化生实验应用软件、并成为东北师大附中网校。丰富了教学资源、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实现了资源共享。高标准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现代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技术教育水平
为了让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先进的现代技术设备。学校加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除了经常派教师到外面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现代技术培训外,我校翟晓刚、韩玲单保同、史钟懿、李晓霞、杨立新、李丽、陈玉坤、王亚琴、金宏伟、李心、王洪亮、胡志勇、李晓华、孟令杰、陈光邵敬宇、苏萌萌、梁静、王慧杰等教师参加了国培;王丽丽老师在2013年1月份参加了吉林省“携手助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培训,并取得-----我校还在校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每周三7、8节全校教师参加的分基础层次进行了电脑培训,全校教师还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并全部考试合格。部分教师(金宏伟、、孟凡鹏、韩玲、李心、王德新、王慧杰、张玉双等七名教师)在2012年的下半年积极参加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师通过校内外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后,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鼓励教师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校在全校教师中举办了精粹教育多媒体优质课竞赛,本次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自主申报课题,全校统筹。在指定地点展示、研讨交流,采取听课、说课、评课“三点一线”的方式进行的。规模空前,全员参与。(1)本次活动从3月5日开始,到5月31日结束,历时3个月之久,有55位教师出课。全校听评
课达565人次,曲校长一线部署,指挥此次活动,并与任课教师一起听课、评课、议课、交流心得与体会、交流经验与看法。为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助推作用。这种工作作风受到了市专项检查组的首肯和表扬。(2)“听、评”结合,求真务实。
本次活动,教师的最大感受是:本学期重点抓了 “三课”、“两评”、“一思”、“一考”活动。
(一)“三课”即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课题研究汇报课。本学期举办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我校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学活活动,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的能力,锻炼了教师队伍,引领和探索了我校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它突破了以往的“三课”培训模式,突出全员参与、平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以抽签讲课、当堂出题测试、全员教师听课、在完全透明开放的形式下进行。
此次活动11名评委累计听课497节、涉及学科16个,参赛教师53人,创下了教学活动的新记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它必将影响我校今后的教学方向,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表现在;
1、重视、组织得力,充分发挥了集体和全队的力量和智慧。
2、课教师思想重视、准备充分。
3、活动充分地体现了“课标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的理念。
4、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法灵活、张扬个性。
(1)、情景设置灵活多样。或音乐烘托、或由社会及实际问题、或图片展等。
(2)、课件制作提升了层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形象逼真。
(3)、寓教于乐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4)、传统教学的平移不乏其作用。
(5)、学科整合更体现利益感的教学的效率。
5、评选结果
骨干教师获奖名单:一等奖:李艳红朱艳玲
二等奖:王东莹常永恒
三等奖:杨春波
青年教师获奖名单:一等奖:董博智
二等奖:金宏伟
三等奖:刘守亮
课题汇报获奖名单:一等奖:史钟一
二等奖:王亚琴胡志勇
三等奖:许学彪
通过此次活动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大练基本功、深研课标、全面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热情。同时也有力地鞭策了保守、不思进取的教师,使他们感到新时期的教师应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否则将落伍,将被淘汰。
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主动参与到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潮中,使得我校近两年来电教媒体的使用率高达60%以上。不仅如此,我校还与兄弟学校开展现代技术教育“手拉手,传帮带”的活动,邀请手拉手学校教师参加我校举办的电脑知识讲座、多媒体课件制作讲座及学生电脑制作指导讲座,并给予兄弟学校技术、资源和资料上的支持和帮助,真正起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示范辐射作用。我校通过开展教师现代技术培训,积极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掀起了现代教育技
术普及、应用、探索、创新的热潮,使我校的现代化教育进程有了崭新的飞越。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各类计算机竞赛硕果累累。我校申报了《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现正在研究中。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主要是把学科教学的过程、方法、参数等诸项要素积极、科学,有组织、有规划地为向媒体技术靠拢,为此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这不仅包含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此次改革中我们注重了(1)“学教并重”: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更应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把这一观念重重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2)注重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去建构即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已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插上了翅膀。我校申报了省级《初中理化生虚拟实验软件应用模拟研究》课题研究;申报的省级《基于网络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现已上交阶段报告。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举行的各种计算机竞赛,硕果累累。在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关于开展2013年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能手”评比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校教师牛春华、张金萍、徐淑芳三名老师荣获双辽市“教学能手”称号;我校牛春华老师在进修学校张晓平主任的多次指导下有幸参加了“四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新秀评选”活动。教师课件制作竞赛共获省、市、县级奖17个,教师撰写的电教论文共获省、市、县奖52 个,参加县级以上多媒体优质课和优秀教学案例竞赛共获市、县级奖31个。目前,有近56人通过全国计算机考试。
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我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义务教育阶段课时计划》,开设计算机课,开足课时。(初一每周3节、初二每周2节、初三每周2节)并组建了计算机兴趣班。通过教学和计算机兴趣班的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
网上学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仅是接受知识,还是探索和创造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创造信息、传递信息方面的显示出了特别的优势,它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既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影响,它将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彰显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积极扶持薄弱校的教育教学,分别与双山中学、东方红中学联谊对口支教。骨干教师亲临一线指导示范,讲课说课、开展教研。同时承办市级干部培训、送教下乡、分科划片评优课等大型活动,为全市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现代技术教育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凭着现代技术教育的优势成为本县内一所深受社会和家长欢迎的窗口学校。同时,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总结经验,我们将把昨天的辉煌作为今天的起点,保存昨天的成果,删除不利的因素,脚踏实地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走电教兴校、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朝着环境、资源、教研、管理一流的现代教育
技术示范学校这一目标,不断的迈进。
双辽五中
2013年1月
第五篇:现代教育示范培训工作制度
现代教育示范培训工作制度
一、认真学习师训工作文件精神,落实学校名师打造工程,把现代教育示范培训纳入学校师训工作总体规划。
二、定期开展学校教师业务工作培训,每年邀请现代教育专题培训一次以上,学校自主培训不少于两次。
三、鼓励教师参加现代教育网络培训学习,接受现代教育前沿信息,观摩优秀教学课例,学习先进教育经验,每天不少于两个小时。
四、建立由学校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的现代教育示范培训小组,坚持每人每期辅导一位中青年教师,上好一至二堂“公开课”、“示范课”,举办一次培训讲座。
五、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要求中青年教师每人每期自主听课不少于20节,写好一篇教育教学心得,发表一篇经验论文,设计两堂优秀教案,开发一件优质课件,上好一堂“汇报课”、“交流课”、“展示课”。
渠县有庆镇第一中心小学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