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化生组赛讲课的情况总结
物化生组赛讲课的情况总结
物化生组
李春燕
越秀中学第二届“课改杯”推进课赛讲活动圆满结束了。回顾这次教学活动的举行,无论是从开始准备,还是活动开展以及打分评比,全组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该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物化生组全体教师教改信心,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改该真正落到了实处。下面就我组教师在这次赛课中的成功与不足总结如下:
一、更加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全体参与
大家可以从听课情况看到,这次我组教师的课,从设计到实施教学,教师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了:凡是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学习而会的内容绝对不讲,凡是学生能够通过生生讨论解决的问题绝对不讲,凡是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的知识道理绝对不讲。
在曲老师的课上,电功率概念的建立,是学生通过在老师给出的物理生活情景基础上进行相互讨论论形成的,例题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学掌握的;范老师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通过教材上图片观察对比找到了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自主学习完成了教学任务;李老师的课上,老师有目的地精心设计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让同学们在边完成反应方程式的同时,边思考反应是否能够进行、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类型的反应,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层层深入归纳,在归纳之中又发现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得到自己要掌握的知识,并在发现中激活了创造性学习的创新思维;而张老师她充分重视课堂时间资源,发挥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优势,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心情下观看视频,在影像视频欣赏中轻松学到了水的电解知识;柏老师种子萌发一课,教师充分为同学们创造了实验探究的资源条件,并为初一低年级同学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让同学们结合实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并引导同学们通过对比探究了解了种子发芽的适宜环境和条件;我的课,则是通过演示实验现象观察基础上,让同学解决我设计的一些和前知有关却又不同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逐渐形成电现象与前面声、光、热不同,建立新概念,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了学习抽象问题的物理方法——类比法。所有这些都充分现了老师注重同学们学习兴趣,发动同学自主学习;注重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相信同学,大胆放手发动学生充分参与思考探究,促就合作学习;注重为同学制造表现机会,然他们体会成功快乐,渲染比学赶帮超氛围,激发全体参与。
二、更加注意分层教学,注重让每一位同学得到个性张扬
在这次赛课中,分层教学思想更加突出,教师们为了关注每一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为自主学习树立信心,增加动力,老师在备课和实施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为不同同学量身设置不同层次问题,让他们都相应的跳一跳就摘到桃子,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发展的需求,激发学习勇气:例如老师们提问难度较小的问题时都是选择学习入门慢一些的同学,小测试的设置也不是要求“一视同仁”,对于不善于发言的同学发言更加激励肯定„这使学生全面提高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三、更加体现学科特点,并注意善于归纳提升与迁移,形成能力
物化生同属科学学科,新课程目标要求,科学教学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次赛课老师充分实践了这一理念。这表现于概念的建立不再是课本选刻或老师杜撰,而是让同学们从具体现象或情境中提炼描述形成,如电功率、带电荷的授课;规律以及科学实施的认知也填鸭式传授,而是靠归纳或探究过程形成的,如生物的分类、盐的性质、种子发芽的授课;老师们都特别注意过程教学,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彰显学科魅力。
在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突破上,老师备课充分,落实具体。每当学生产生思维偏差,或有认知模糊不清时老师总能做到有效追问是同学学得更透更准确,每当学生产生思维障碍时老师总能及时地给予适当点拨引导同学顺利突破障碍建立信心。另外,老师在教学中都能潜移默化地进行方法教学,如我的类比法教学范老师的对比教学法、李永峰的归纳发现法、张亚琴的口诀记忆法等,老师教给学生如何渔鱼,使他们学会方法的同时提升能力。
所有这些,让我深深体会到,教改已经是我们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我们自己,发展就是可喜的,为此我们高兴。但是,这次赛课中我们和别组相比,也有严重不足:在设计同学们展示的呈现样式不够多样化,不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评价方式不尽科学,不能更好激发学习斗志,老师表达重复话语还存较多„总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教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为了可爱的学生,继续努力吧。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二篇:化生组专题教研系列活动总结
生化组专题教研系列活动总结
一、专题教研活动的提出的背景
2006-2007学年化学竞赛结束后,我对参赛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反应,许多题没见过,实验题没做过。会考结束以后,通过询问,大部分学生对化学试卷中第十六题,探究鸡蛋壳的成分时,对提出的假设,考虑不全面,不严密,提出的假设不符合要求。影响了后面的答题,失分比较多。
2006-2007学年结束后,我们进行多次讨论,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大家认识到竞赛和会考试题的一些特点,逐步渗透了新课改的评价方式,学生存在的问题,反应出教学方式,已经对新课改的不适应,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是我们今后教学方面必须要做到的。
二、专题教研活动的提出
2007-2008学年初,为了深入研究新课改的背景下,化学和生物的教学方式,怎样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以改变实验教学的方式为突破口,有我提出,化生组全体成员通过,我们化生组这一年的活动,都围绕实验教学的探索,这一课题进行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专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收获 1.重视实验教学的学习活动的开展
我们组织进行了五次关于《化学实验论》学习,观看了特级教师程尧耀的课程实录《探究酸和碱的性质》,观看了特级教师肖华的课程实录《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深刻认识到:
(1)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2)探索性实验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实验。探索性实验的特点是根据实验的目的,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干扰或扰动研究对象,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产生怎样的结果。这种实验一般都具有试探的性质,因此也称之为试验。
(3)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化学教学中,这两种类型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安排,它们在化学教学中各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要重视。(4)化学实验问题的含义 所谓化学实验问题,就是化学实验主体在某个给定的化学实验中的当前状态与所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当前状态”是指实验主体目前已知的知识或理论;“目标状态”是指实验主体目前未知但准备去探索的新知识或新理论。因此,化学实验问题是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化学实验问题是就某个给定的化学实验而言的,也就是说,它具有现实性。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问题在当前都能被解决,只有那些具有向已知转化的可能性,并且成为人们当前迫切需要探索的未知问题,才能成为现实意义上的化学实验问题。
(5)认识了化学实验设计的多种方法。
还观看了生物课程实录《探究种子的结构》等。2.开展了探究性实验为内容的公开课和对比课的活动
有雷志老师上的初三化学公开课“探究空气的成分”; 有邵康老师上的初一生物公开课,《认识花的结构》; 有胡万成老师、张之峰老师、雷志老师和胡聚才老师上的初三化学对比课《识别生活中的酸和碱》。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认识到:(1)、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大大的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2)、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还要及时整理问题,帮助学生选择问题,将课堂上能研究的、要研究的问题突出出来。(3)、“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问题,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探究问题的欲望。”这是一堂成功的探究课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根据观察现象本身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观察、发现、提出问题,教师切忌为了完成探究的所有环节,而及早地进入所谓的正题。在实施“科学探究型”教学时,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是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险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4)、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提出尽可能多的假设和猜测,开阔学生思路。
(5)、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切忌走极端,忽视学生对知识地掌握。
(6)、为检测其效果,我们对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在掌握知识方面,91%的学生感受到通过新教材实验模式学习,更有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②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87%的学生都喜欢上新教材下的实验化学课。调查表明,新教材下的实验教学模式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3.开展了化学自制实验装置展。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进取的创新精神,增强我校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求实、创新和谐校园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和谐、健康、积极、善纳等素质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活动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体验到做化学实验的乐趣。
4.开展了初一年级家庭小实验展览活动。
在初一年级利用节假日进行家庭小实验,然后把做好的无土栽培和动、植物标本拿来,进行了展览活动。
家庭小实验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科学探究功能的扩大。它对激发学生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积极作用。为了配合课堂教学内容,生物课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十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生物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另外还可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扩大科学探究的功能。课外实验活动以组织参观、进行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生物就在自己身边,生物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的情感。新教材下的科学探究教学是寓科学方法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的体现,它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
四、专题教研活动进一步的反思。
1.专题教研活动对开发教材,探究教材和全面研究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问题能够有效的解决。
2.把专题系列活动,得到的经验和收获即时地运用到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3.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其它活动来纠错,促进活动质量的逐步提高。
第三篇:中学2012-2013学上学期物化生信组工作计划
林区实验中学XX年-XX学上学期
物、化、生、信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根据《教务处工作计划》要求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首要任务,深化教研工作,扎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节课。落实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创造出更好的教育教学成绩,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持续、稳步提升。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本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强化教学纪律;纪律是一切工作的保障。坚持坐班;教师应该提前到岗,必须准时进行课堂教学,不得中途离岗,课堂教学必须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上课不能接听手机,不准抽烟,不能酒后上课,切实注意教师个人形象及职业道德。
(二)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常规教学的落实,深化课堂教学模式。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要体现师生互动,备课要与教学计划及实际上课进度相一致,杜绝无教案上课情况。
2、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明确工作重点,重视常规教学工作的落实。必须有课时教案,教研组长和年级组一月一检查,分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次,分数为85-89、90-94、95-99。评分结果与绩效考核严格挂钩。教务处随机抽查教师备课情况,若发现无教案上课将责令老师停课检查。
3、重点放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要“向40分钟要质量”。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要统揽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认识规律,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第三、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对学生落实教学目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注重平时月考,提高出题质量。做好成绩记载,进行成绩分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救。
第五、同年级同课头的物、化教师以章节和月考题建立试题库。
三、重点工作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组织教师学习电子白板应用;组织教师参加网上教研活动;本学期每位教师在博客圈上至少发表教学反思或教学论文不得少于两篇。
2、听评本学斯新调入老师的汇报课。
3、同课研究时间安排:第十五周初三化学。
4、建立试题库,实现资源共享。
5、出知识问答竞赛题。每位物理教师出10题;每位化学教师出20题;每位生物教师出15题;信息技术教师出15题。要求各科所出题目以ppt的格式保存,且贴近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活动安排表如下表:
周别
日期内 容周别内 容18月31日制定教研计划12写教学反思或教学论文发表在博客29月7日集中学习电子白板13网络教研总结39月14日听评方翔的汇报课14汇总知识问答题49月21日听评向丰英的汇报课15同课研究之彭万忠、张贤军、方翔课59月28日启动全区首届知识问答竞赛16总结同课研究-评课610月5日十一放假17知识问答竞赛710月12日网听新华李品军课18检查、统计教学反思或论文810月19日出各科知识问答题19命题910月26日网听阳日王军波课20复习备考 总结10期中考试21期末考试及分析1111月9日组织物理老师评课第四篇:语文组青年教师赛讲课活动方案
乌苏市第五小学语文教研组中青年骨干教师课堂竞赛活动方案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提升我校中青年教师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们自觉研究与反思的行为,现决定五小学语文教研组中青年骨干教师课堂竞赛。
此次活动,旨在激发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促进教师们更好的理解教材、关注学生、研究教法,为学校生命化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此次活动还将为这些骨干教师提供一次难得的展示机会,为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交流提供契机,使广大教师能够深入课堂,了解同行,反思自我,全面提高。
二、活动的目的 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优势,发挥其对青年教师(未完整带过一轮小学教学)的教学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实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标,从而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时间:
1、第一阶段:3月30------4月6日报名、4月1日抽取上课节次。课题组集体备课
2、第二阶段:4月11、4月18、4月25日,中青年骨干教师课堂竞赛。
四、活动参与人
各课题组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杨杰、马玉萍、张淑玲、王娟、李艳、陈鹏志。
五、参赛要求:
1.4月1日抽取上课节次。
2.请参赛教师于3月30日把自选课题、年级报到教研组处。
3.每位参赛教师在规定时间上课,当天上交教学设计(一份)于教研组长处
六、评委要求:
1.教研组长、课题组长、及所有参加活动的语文教师是评委。
2、各评委依据课标精神与实际教学效果,对每位参赛教师给予公正的评分,各课题组商量再打分,每天将评分表于当日下班前交给组长。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第五篇:物化生教学特色及理念
[键入文档标题]
[选取日期]
让理性思维的火炬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
物理、化学、生物是最前沿的三大自然科学,现代的信息战、激光战、电子战,生活中的电器(电脑、手机等)设备都离不开物理这门物理科学。而化学时时在我们身边,衣、食、住、行、用,火箭
升天也需要化学研究出高能源燃料及耐高温的材料。生物从生命细胞的研究到生命的沿续,从病理的发现到治疗药物的开发,它为挽救人类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希望同学们以积极的热情,以刻苦求知的态度投入到这三大自然学科的学习之中。
理、化、生科组都是长期从事专业教学教研工
作的老师,我们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提出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的优化教学的策略体系,成功地构建了“实验·启思·引探”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理念——
通过教学,应致力于实现以下转化:一是把人
类社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二是把
前人从事科学活动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认识能力,三是把蕴含在知识中的观念、态度等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策略——
以实验为基础
实验教学不仅要“动手”(培养操作技能),还要“动脑”(渗透思想方法),更要“动情”(关注情感态度)。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功能,在教学中应做到:再现设计过程,突出思想方法;拓展操作过程,丰富内容;加强分析过程,观察思维同步。
以思维为中心
教学中要追根溯源,深入揭示科学家们的思维
过程;要还原稚化,充分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要诱发引导,及时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使这三种思维活动开放交融,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一个最佳的课堂教学环境。
以过程为主线
要让学生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对于重要的概念,要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对于重要的规律,要坚持“延迟判断”,让学生探寻规律的发现过程;对于理、化、生实验,要渗透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过程;对
于解题,要注重过程分析,让学生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
以变式为手段
概念变式:提供变式材料消化概念,进行变式
训练活化概念。规律变式:正面讲清(来龙去脉、知识涵义),反面辨析(适用条件、注意事项),侧面沟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实验变式:变更实验条件,突出知识本质;编制操作程序,准确感知现象;改进演示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习题变式: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联。
从教感言——
农民种地要做到“不违农时”,学生读书同样
应“不违学时”。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必须在初中打好基础。
学校教育好比一盘磨:上磨是科学,底磨是人文,磨心是哲学。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厚的学术底蕴,即:理科教师要有人文的素养,文科教师要有科学的背景,所有教师都要有哲学的头脑。
我们的教学格言:让学生愉愉快快学习,轻轻
松松进步。
最后愿在我们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去创造属于我们德恒教育教学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