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关中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
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
【本报讯】连日来,城关中学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通过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校给予的关爱。
学校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翻山越岭、进村入户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与学生临时监护人面对面交流,反馈孩子的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在家访中帮助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和教育孩子,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有效地教育好留守儿童。
城关中学教师按照“三多”、“二知”、“一沟通”的方法关爱留守儿童,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一位孩子的爷爷拉着家访教师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你们老师实在是太好了,在学校里关心我家孙娃娃,还亲自来家访,衣服裤子上都尽是泥巴,我们替娃儿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
据悉,“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朱兴羽)
第二篇:城关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城关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
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
“留守儿童”的主题,现将本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主题班会,加强关爱。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班会,各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主题,策
划活动方案,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以正
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儿童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
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儿童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
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
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
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二、利用活动,加强关爱。
我校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座谈
会,为每个留守儿童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儿童”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
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四、利用“爱心天地”,加强关爱。
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我校虽然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要求还很远,下一步争取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努力做到使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金沙县城关中学
2013年4月28日
第三篇:暑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
暑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
为了响应教育局、中心校的号召,XX幼儿园在暑假期间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自放暑假以来,老师们都自觉分头走访深入留守儿童的家庭,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与孩子及监护人促膝谈心。大家每到一户均与孩子们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向监护人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生活及行为养成情况,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状况,同时对他们进行防火、防雷击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家长们对我园的活动非常支持,纷纷表示,感谢幼儿园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怀,并表示一定会配合幼儿园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把孩子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孩子安全万无一失。
参加走访的教师深切地感受到:留守儿童需要来自家庭本身以及社会更多的关爱来呵护,关爱留守儿童我们责无旁贷!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
三畈小学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
2011年11月19日,三畈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利用双休日时间深入留守儿童家庭中,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学习、生活及安全状况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盲点和困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次家访主要内容有:
1、散发宣传材料,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留守儿童;
2、了解留守儿童平时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3、与留守儿童谈心,鼓励他们在家里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4、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对他们进行防电、防雷、防溺水以及自我保护等安全知识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
这次家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各位监护人的热烈欢迎。有的监护人和家访老师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对学校的关心表示由衷的感谢。
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教师也表示以后将在生活上给予“留守儿童”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王方根主任深入留守儿童家里了解学习、生活情况
严玉芝老师利用周末到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
王方根主任和严玉芝老师利用周末到留守儿童家里进行防电、防雷以及自我保护等的安全意识宣传
第五篇:留守儿童家访活动
2013-2014年留守儿童家访活动安排
叩村学校
一、确立目的
通过家访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使之成为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使家长了解留守儿童在校表现,教师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教师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宣传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倡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同时通过家访活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教育网络,形成强大教育合力,强化学校、教师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二、确定时间 2013年全年
三、明确要求
课题题全体成员到学生家进行家访,全面深入了解留守任意学习生活与心理情况,必须面对面的与学生沟通,与家长(监护人)沟通。
四、精心准备
1、确定家访路线,尽量让所走路线覆盖大多数的学生,确定访问对象。
2、提前与家长预约,考虑好农村作息时间,定好时间。免得空跑一趟。前作好充分准备。
3、家访应考虑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作更多的访问。
五、丰富内容
1、重视家访对学生的心理效应
⑴激发情感效应。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家访首先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家访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理解和热爱,感化并促使他爱家长、爱老师。只有爱家长爱老师了,才能进而产生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对自然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热爱。学生有了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可以这么说,比起请家长校访和书信、电话联系来,家访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家长情感的接触和心灵的交流,缩短家校的空间、心灵距离,产生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对学生思想和学习都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⑵激励意志效应。意志是人们按照既定目的,克服各种困难,以调节内外活动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表现在自觉、坚韧、果断和富有自制力。我们要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有主见、有耐心、有毅力,既不盲从,也不武断,既不畏缩不前,也不鲁莽行事,能在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家访中可根据学生嫉妒、自卑、自私、怕艰苦、怕挫折等不成熟的心理特征,因人施访,同家长、学生三方一道寻问题、谈危害、找原因、寻对策,帮助学生诚实勇敢、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和行为习惯。
⑶激活智能效应。情感、意志、智能三者相互制约,家访在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激发,意志受到激励的同时,还能使师生心心相印,情感交融,心理相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2、遵循家访的基本原则
⑴主动性原则。一方面是要将了解到的学生情况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以便及时沟通,及时商定对策,另一方面是在谈话时要掌握主动权,能控制整个谈话内容,有效地达到家访的目的。
⑵经常性原则。定期性,经常性地家访,适时地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之以恒。
⑶科学性原则。家访时要讲究技巧,讲究艺术,用真心去关怀,用耐心去教育,用精心去指导,用恒心去坚持,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六、优化过程
1、细心观察和研究,做好家访前的心理准备。
平时要注意观察、了解,在家访前应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品质、特长做到在家访前能备好家访这一课:如何与家长交流,要向家长了解什么,该说什么,怎么说,达到什么预期的目的,如此等等。
2、选择适当的家访形式。
(1)了解式家访。为了解新班学习教育情况,是学生表现突出、出现问题要了解情况而进行家访。
(2)开导式家访。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出现了挫折时,教师要及时家访、耐心开导。
(3)鼓励式家访。当学生表现很好或后进生有了进步时,要鼓励家长进一步教育好子女。
3、讲究谈话技巧,提高家访效率。
(1)真诚相待。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踏实细致的工作方式,使得家长乐于接受教师的劝说和指导。
(2)评价客观。如果评价不客观公正,就会影响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会伤害他们的情感。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既有长处又有短处,教师在指出学生成绩、优点的同时,也应指出所犯的错误、存在的不足或潜伏的不利于健康成长的因素,给家长以信心,又使家长明确努力方向。(3)晓之以理。通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说理和生活中的经验教训的介绍,促使家长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要倡导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家长所提的合理化建议要认真作好记录并虚心接受。
七、后续要求
1、教师家访结束后,要把家长反应的问题、建议及时汇总向学校汇报。
2、教师家访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家访留守儿童情况记录。
3、家访后要及时把了解到的留守儿童情况,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便各任课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4、教师要跟踪了解留守儿童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以相应地教育。
5、教师家访结束后,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2016-2017年留守儿童家访活动安排
叩村学校
一、确立目的
通过家访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使之成为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使家长了解留守儿童在校表现,教师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教师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宣传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倡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同时通过家访活动,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教育网络,形成强大教育合力,强化学校、教师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二、确定时间 2013年全年
三、明确要求
课题题全体成员到学生家进行家访,全面深入了解留守任意学习生活与心理情况,必须面对面的与学生沟通,与家长(监护人)沟通。
四、精心准备
1、确定家访路线,尽量让所走路线覆盖大多数的学生,确定访问对象。
2、提前与家长预约,考虑好农村作息时间,定好时间。免得空跑一趟。前作好充分准备。
3、家访应考虑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作更多的访问。
五、丰富内容
1、重视家访对学生的心理效应
⑴激发情感效应。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家访首先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家访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理解和热爱,感化并促使他爱家长、爱老师。只有爱家长爱老师了,才能进而产生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对自然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热爱。学生有了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可以这么说,比起请家长校访和书信、电话联系来,家访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家长情感的接触和心灵的交流,缩短家校的空间、心灵距离,产生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对学生思想和学习都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⑵激励意志效应。意志是人们按照既定目的,克服各种困难,以调节内外活动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表现在自觉、坚韧、果断和富有自制力。我们要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有主见、有耐心、有毅力,既不盲从,也不武断,既不畏缩不前,也不鲁莽行事,能在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家访中可根据学生嫉妒、自卑、自私、怕艰苦、怕挫折等不成熟的心理特征,因人施访,同家长、学生三方一道寻问题、谈危害、找原因、寻对策,帮助学生诚实勇敢、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和行为习惯。
⑶激活智能效应。情感、意志、智能三者相互制约,家访在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激发,意志受到激励的同时,还能使师生心心相印,情感交融,心理相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2、遵循家访的基本原则
⑴主动性原则。一方面是要将了解到的学生情况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以便及时沟通,及时商定对策,另一方面是在谈话时要掌握主动权,能控制整个谈话内容,有效地达到家访的目的。
⑵经常性原则。定期性,经常性地家访,适时地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之以恒。
⑶科学性原则。家访时要讲究技巧,讲究艺术,用真心去关怀,用耐心去教育,用精心去指导,用恒心去坚持,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六、优化过程
1、细心观察和研究,做好家访前的心理准备。
平时要注意观察、了解,在家访前应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品质、特长做到在家访前能备好家访这一课:如何与家长交流,要向家长了解什么,该说什么,怎么说,达到什么预期的目的,如此等等。
2、选择适当的家访形式。
(1)了解式家访。为了解新班学习教育情况,是学生表现突出、出现问题要了解情况而进行家访。
(2)开导式家访。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出现了挫折时,教师要及时家访、耐心开导。
(3)鼓励式家访。当学生表现很好或后进生有了进步时,要鼓励家长进一步教育好子女。
3、讲究谈话技巧,提高家访效率。
(1)真诚相待。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踏实细致的工作方式,使得家长乐于接受教师的劝说和指导。
(2)评价客观。如果评价不客观公正,就会影响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会伤害他们的情感。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既有长处又有短处,教师在指出学生成绩、优点的同时,也应指出所犯的错误、存在的不足或潜伏的不利于健康成长的因素,给家长以信心,又使家长明确努力方向。(3)晓之以理。通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说理和生活中的经验教训的介绍,促使家长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要倡导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家长所提的合理化建议要认真作好记录并虚心接受。
七、后续要求
1、教师家访结束后,要把家长反应的问题、建议及时汇总向学校汇报。
2、教师家访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家访留守儿童情况记录。
3、家访后要及时把了解到的留守儿童情况,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便各任课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4、教师要跟踪了解留守儿童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以相应地教育。
5、教师家访结束后,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2014-2015年留守儿童家访活动安排
叩村学校
我们开展了“留守儿童家访”,我们都明白家访是一项常规工作,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成功的家访有利于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家庭教育优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个学期里我将家访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这样可以深入到孩子的家庭生活。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仅仅把教育的目光放在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家庭是教育的起始,也是每一个孩子一生离不开的学校。因此,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孩子的家长成为我“教育事业的同伴”,共同努力,才会使教育迈向成功。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留守儿童家访计划:
一、活动目的:通过留守儿童集中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的德育氛围,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促进教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 行风建设推向新的台阶。
二、活动时间:2014年9月下旬——10月中旬
三、活动内容: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要实施留守儿童家访。家访时,要注重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安全卫生规章;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了解掌握留守儿童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
四、活动安排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档案
2、学校集中时间,实行留守儿童家访。家访过程中,要严格做到“四要四不得”:要全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和在家表现情况;要共同探讨有助于留守儿童成长进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学校要建立家访活动记录表,记录教师家访简要内容、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
3、总结交流,学校德育处负责收集留守儿童活动记录表和留守儿童家访信息反馈表。总结家访信息反馈情况。并制定下一步活动安排。
五、留守儿童家访活动的要求:
1、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成长环境、行为习惯、个性特点等。
2、教师在家访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严禁搭乘“三无车辆”,提倡步行家访。
3、在家访过程中,要讲究家访的方法,教师要态度和蔼,举止端庄。对学生要以正面肯定、积极鼓励为主,真实、客观地给学生家长反映其在校表现;家访时应请学生在场参与,便于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决不允许粗暴地对家长发怨气、批评指责学生,坚决反对“告状式”家访。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
4、教师要做好家访记录,收集和整理好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填写好家访信息 反馈表。
2015-2016年留守儿童家访活动安排
叩村学校
一、活动目的:
通过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良好的育学生的德育氛围,促进教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留守儿童教育行风建设推向新的台阶。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情况分析:
所教学生基本在农村基础不好,学生的家长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而对教育的认识也十分有限,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更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由于家长常年在外务工不去关心孩子心里健康和成长。和学生座谈时不少学生反映他们的父母不经常回家,留守儿童中能经常和父母沟通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家长们对教育的投入很少。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把孩子交给老师就算完事了,孩子的成绩好坏和自己没关系,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疏于管理,致使一些学生思想落后,行为恶劣,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总之,文化水平偏低,对教育认识片面,对孩子缺乏有效的情感沟通,是留守儿童 家长的共同特征,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
三、家访目的要求:
1、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
3、向家长宣传教育政策及情感沟通的重要性。
4、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传授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5、家访后要及时记录和整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