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一轮”教师培训计划
“五年一轮”教师培训计划
(2013—2018)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为依据,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在我校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
2、培训原则
校本培训是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需要,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立足本职、本岗、本校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指导原则是: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外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先进地区师资援助和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校本培训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教师”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师德培训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学习书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2、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通识性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通识培训在学校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同时要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各教研组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要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书目:《新课程教学策略与艺术》、《现代教育技术常规操作及应用》、《小学教学典型课案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新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与技能提升》、《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要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教师中继续开展五项通用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要结合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首先带头,全体教师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书目《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导写》等。
4、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
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而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创新。
通过政治理论、国情知识、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升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坚持人本管理、校本管理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习书目:《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教育政策法规》、《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等。
四、培训形式
由于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年龄不同,决定了校本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同。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将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基本形式主要有: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记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搞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于县内、外有影响的学校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5、名师指导:聘请本校、外校、外地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家等定期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6、课题研究:学校与培训机构、教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7、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
8、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
五、实施步骤与考核要求
学校将分四个阶段进行,各项培训内容理论考试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另记学分。
第一阶段(2014年):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考核要求:以学校将对参训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市、区推荐的教育理论学习读本、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和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反思性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第二阶段(2015—2016):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完成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的自评检查,并写出自评报告.六、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学校将加大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实施、评价和检测,落实校本培训的规划。
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依托校内教研机构,教务主任直接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负责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要制定校本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校长又是参与者、实践者,要积极投身到校本培训中,自主学习,率先实践,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实行“三级两线一体”的管理体制,“三级”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全体教师的三级化管理;“两线”即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校本培训机构,“一体”即以教师为主体。学校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进行考评和督导评估;聘请培训机构进行协助培训,学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
3、实行激励机制,推进校本培训健康发展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有效方式,学校将对参加校本培训考核合格者,按学校奖励规定折算继续教育学分,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年度考核、评优“三挂钩”制度;将校本培训纳入学校的政绩之中。
第二篇:“五年一轮”教师培训计划
“五年一轮”教师培训计划
(2012—2017)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为依据,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在我校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
2、培训原则
校本培训是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需要,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立足本职、本岗、本校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指导原则是: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外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先进地区师资援助和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校本培训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教师”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师德培训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学习书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2、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通识性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通识培训在学校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同时要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各教研组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要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书目:《新课程教学策略与艺术》、《现代教育技术常规操作及应用》、《小学教学典型课案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新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与技能提升》、《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要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教师中继续开展五项通用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习书目:《新课程校本教研与名师课堂》、《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等。
4、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尚未取得教师信息技术初级和中级培训合格证书者,启动教师信息技术高级培训,40岁以下的教师要在两年内取得高级培训合格证书。学习书目:《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程》等。
5、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首先带头,全体教师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书目《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导写》等。
6、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
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而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创新。
通过政治理论、国情知识、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升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坚持人本管理、校本管理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习书目:《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教育政策法规》、《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等。
四、培训形式
由于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年龄不同,决定了校本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同。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将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基本形式主要有: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记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搞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于旗内、外有影响的学校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5、名师指导:聘请本校、外校、外地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家等定期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6、课题研究:学校与培训机构、教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7、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
8、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有关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专家型的教师。
五、实施步骤与考核要求
学校将分四个阶段进行,各阶段实践部分考核合格者记20学分,各项培训内容理论考试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另记学分。
第一阶段(2012年):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考核要求:以学校将对参训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市、区推荐的教育理论学习读本、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和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反思性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第二阶段(2013—2014):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核要求:对教师的教育创新实践阶段考核内容为学科教学创新总结和学科教学创新案例(包括不少于两堂课的教案、说课、创新课堂实录和活动后自评)。
第三阶段(2015年):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考核要求:本阶段考核包括教育科研方法基本知识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实践考核为教师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提交科研论文或研究成果,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本人教育教学特色,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
第四阶段(2016--2017年):总结提高,检查验收。
考核要求:组织教师对学习和反思、实践、科研三个阶段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对培训成果进一步综合运用,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校本培训的管理、督导和评估检查力度,2016年8月底前,完成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的自评检查,并写出自评报告.六、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学校将加大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实施、评价和检测,落实校本培训的规划。
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依托校内教研机构,教务主任直接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负责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要制定校本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校长又是参与者、实践者,要积极投身到校本培训中,自主学习,率先实践,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实行“三级两线一体”的管理体制,“三级”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全体教师的三级化管理;“两线”即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校本培训机构,“一体”即以教师为主体。学校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进行考评和督导评估;聘请培训机构进行协助培训,学校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
3、实行激励机制,推进校本培训健康发展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有效方式,学校将对参加校本培训考核合格者,按学校奖励规定折算继续教育学分,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考核、评优“三挂钩”制度;将校本培训纳入学校的政绩之中。
第三篇:“五年一轮”教师培训计划修改
金旭学校“五年一轮”教师培训计划
(2016—2021)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培训计划。
一、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在我校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
2、培训原则
校本培训是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需要,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立足本职、本岗、本校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指导原则是:(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外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先进地区师资援助和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校本培训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教师”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师德培训
以《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学习书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2、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通识性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通识培训在学校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同时要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各教研组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要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书目:《新课程教学策略与艺术》、《现代教育技术常规操作及应用》、《小学教学典型课案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新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与技能提升》、《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要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教师中继续开展五项通用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4、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尚未取得教师信息技术初级和中级培训合格证书者,启动教师信息技术高级培训,争取两年内取得高级培训合格证书。学习书目:《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程》等。
5、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首先带头,全体教师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书目《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导写》等。
6、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
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念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而实现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创新。
通过政治理论、国情知识、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升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坚持人本管理、校本管理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习书目:《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教育政策法规》、《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等。
四、培训形式
由于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年龄不同,决定了校本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同。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将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基本形式主要有: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记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小组研讨: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3、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于旗内、外有影响的学校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4、名师指导:聘请本校、外校、外地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家等定期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5、课题研究:学校与培训机构、教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6、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
7、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有关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专家型的教师。
五、实施步骤与考核要求
学校将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6年):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考核要求:以学校将对参训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市、区推荐的教育理论学习读本、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和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反思性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第二阶段(2017—2018):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考核要求:对教师的教育创新实践阶段考核内容为学科教学创新总结和学科教学创新案例(包括不少于两堂课的教案、说课、创新课堂实录和活动后自评)。
第三阶段(2019年):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考核要求:本阶段考核包括教育科研方法基本知识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实践考核为教师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提交科研论文或研究成果,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本人教育教学特色,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
第四阶段(2020--2021年):总结提高,检查验收。
考核要求:组织教师对学习和反思、实践、科研三个阶段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对培训成果进一步综合运用,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校本培训的管理、督导和评估检查力度,2021年8月底前,完成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的自评检查,并写出自评报告.六、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学校将加大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实施、评价和检测,落实校本培训的规划。
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依托校内教研机构,教务主任直接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负责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要制定校本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校长又是参与者、实践者,要积极投身到校本培训中,自主学习,率先实践,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实行“三级两线一体”的管理体制,“三级”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全体教师的三级化管理;“两线”即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校本培训机构,“一体”即以教师为主体。学校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进行考评和督导评估;聘请培训机构进行协助培训,学校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
3、实行激励机制,推进校本培训健康发展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有效方式,学校将对参加校本培训考核合格者,按学校奖励规定折算继续教育学分,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实行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审、考核、评优“三挂钩”制度;将校本培训纳入学校的政绩之中。
金旭学校
2016.3
第四篇:五年一轮教师培训计划
“五年一轮”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祝村中学2015-2020年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一、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校教师队伍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
二、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
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培训制度,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引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三、2015-2020年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一)总体目标
2015-2020年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分类、分层、分岗、分学科进行培训。今后五年,对全校42名教师进行5年360学时的全员培训。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市、省和国家级培训,采取专题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大学区交流合作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二)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重点,参加区、市级教师全员培训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重点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培训:重点是帮助骨干教师深入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
教师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4.加强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重视实验室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网络专业知识培训。
5.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
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鼓励支持45岁以下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
6.大力加强师德教育。
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创新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教师职称晋升挂钩,形成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7.大力加强班主任培训。
深入实施班主任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所有班主任教师每年接受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律常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四、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一)积极创新培训模式与方式方法
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专家讲座和大学区教师交流学习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采取混合学习模式,开展大规模的教师培训。
(二)不断优化培训内容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引领,创建以教师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制度
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责任人,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研修活动,教师校本研修按比例计入培训课时。
(四)开展继续教育专题研究活动
开展以教师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与专题研究。教育科研课题内容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五、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
(一)完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做好教师培训的登记好管理工作。
2.不断强化教师培训的质量监管,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绩效评估,教师每次培训结束,要有笔记,有反馈和讲座,使教师培训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
(一)成立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 辉 副组长:张 峰
成员:王 毅 张小埃 马立安 高 玲 孙荣花 王保悌 赵凤丽
(二)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
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按“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必须足额专款用于学校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祝村中学 2015年9月
“五年一轮”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祝村中学 2015年9月
第五篇:东坑镇中心小学”五年一轮“教师培训计划
东坑镇中心小学
“五年一轮”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2010年---2014年)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东坑镇中心小学2012-2016年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一、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素质的提高。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偏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限于地处乡镇,网络设施设备较差等因素,培训机会较少、质量较差,工学矛盾突出,教师培训制度有待完善,支持保障能力建设亟待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进一步提高。《教育规划纲要》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
二、新时期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
新时期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培训制度,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和管理机制,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引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三、2010-2014年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一)总体目标
2010-2014年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分类、分层、分岗、分学科进行培训。今后五年,对全校40余名年轻教师进行5年360学时的全员培训。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采取专题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二)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重点,参加市区级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重点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培训:重点是帮助骨干教师深入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4.加强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重视实验室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网络专业知识培训。
5.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鼓励支持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
6.大力加强师德教育。
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创新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紧密挂钩,形成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7.大力加强班主任培训。
深入实施班主任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所有班主任教师每年接受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律常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四、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一)积极创新培训模式与方式方法
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高中教师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采取混合学习模式,开展大规模的教师培训。
(二)不断优化培训内容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引领,创建以教师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制定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性方案,使用好教师培训课程和教材,使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制度
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责任人,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教师校本专业发展计划,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研修活动,教师校本研修按比例计入培训课时。
(四)开展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开展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与专题研究。
教育科研课题内容要紧密结合教师工作实际,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五、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
(一)完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实现教师培训管理
信息化、规范化。
2.不断强化教师培训的质量监管,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把教师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行政管理力度,完善培训工作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使教师培训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
(一)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管理到位。要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先保证。学校要按教育局有关规定,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培训,并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二)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
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采取必要措施,按“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必须足额专款用于学校教师培训。
要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师培训经费,教师培训经费单独列支预算,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