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ZCB201509年晋升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的工作安排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职 称 办
校职称办【2015】001号
关于我校2015年晋升教师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的通知
各学院、各独立研究所、各教学辅助单位:
根据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全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通知》(晋人社职字〔2014〕66号)和《山西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答辩规则》(晋人职字〔2006〕30号))以及省教育厅的职称会议精神,现对2015年我校教师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工作安排如下。
一、参加答辩人员范围
1.教育部批准授权我校具有副教授以上评审权的评审学科,由我校自行组织实施晋升副教授职务学术答辩。按照教育部(教人函[2004]28号)、山西省教育厅(晋教人函[2004]115号)和原山西省人事厅(晋人职字[2005]78号、[2006] 94号、[2007]92号文件批复通知,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教育学、体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10个学科具有副教授评审权。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授予山西大同大学等6所高校副教授评审权和同意山西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增设47个学科副教授评审权的批复》(晋教师〔2015〕19号)通知,我校历史学、外国语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音乐学、戏剧戏曲学、美术学、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等13个学科具有副教授评审权。
2.经论文查重、论文论著代表作外审、教学考察、申报资格初审均合格且申报我校具有副教授以上评审权学科的教师,一律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学 术答辩,答辩成绩申报当年有效。
3.参加申报晋升教授和我校无评审权学科的副教授仍参加山西省高等学校统一组织的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
二、答辩提供的材料及报送时间
1.填写答辩书一份(从省教育厅网<下载专区>或山西师大职称评审QQ群下载,A4格式)。申报答辩的学科必须与本人从事的专业和拟申报评审的学科一致。
2.任现职期间、近5年来的学术技术工作总结(字数不超过2千字,用A4纸打印2份,单位审核盖章)。学术工作总结要点可填入答辩书相关栏目。3.答辩论文要求。从送审通过专家鉴定并合格的论文代表作中指定两篇作为答辩论文,填写到答辩书的相关栏目中,同时将论文各复印5份(申报晋升教授和我校无评审权学科的副教授论文各复印2份,论文封面、封底、目录复印并盖章)。并附SCI、EI、CSSCI、北大核心收录检索证明一份。4.参加上年度答辩未通过者,再次答辩时须提交新发表的论文,否则不予接收申报答辩。
5.以上答辩材料单独装入档案袋和本人职称申报材料同时报送。
三、答辩时间
答辩时间为30分钟左右。答辩内容包括个人情况介绍、专家提问和回答提问、专家点评等三部分组成。个人情况简要介绍本人近5年学术研究情况,包括本人学术研究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所处的位置,解决了哪些理论实践课题,对本专业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情况;本人答辩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创新点、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
四、答辩形式
1.实行答辩论文评判及专业答辩命题匿名制、现场答辩公开进行的办法。允许参加答辩人员及其他人员旁听。答辩者回答问题结束后,评委当场进行点评。
2.答辩以问答为主,可多次随机提问,通过答辩考察了解答辩论文的真伪、学术水平的高低,衡量答辩者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内的学 术位置和作用。对学术上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和答辩评委可将各自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呈交高评会裁定。
3.为了维护答辩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欢迎答辩人员对答辩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者,可向校职称办书面材料举报。
五、评委命题
本着便于直接交流,又利于考察答辩者学术水平、能力的原则进行命题。答辩题目应涵盖专业知识和考察创新能力等内容。评委根据答辩者提交 的论文和总结,在此范围拟出3道答辩题,答辩者从中选择2道题回答。答辩评委外校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
六、评分标准
1.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论文、科研学术水平评价占总成绩的50%,答辩成绩占50%。答辩实行末尾淘汰。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2.答辩总成绩分为三档:优(85分以上)、合格(60-84分)、差(60分以下,不含60分)。
3.评委根据答辩人的水平赋分后,再按优秀、合格、差(不合格)3:6:1的比例进行排队、确定名次。按得分高低,严格执行山西省人社厅规定的优秀率不得突破30%、淘汰率不低于10%的比例要求。
七、结果使用办法
学术答辩结果提交高评会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之一。
1.答辩成绩刚达到合格线,且学术水平、工作业绩较差者,在评审时学科组一般不向评委会推荐。
2.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八、答辩时间及地点
答辩时间及地点、答辩分组、答辩顺序届时通知。请注意及时登录校职称办网页查阅。
九、答辩人员注意事项
1.凡参加答辩的人员,答辩时不得携带任何讲稿和提纲。
2.答辩开始,答辩人首先作自我介绍:本人姓名、所在学校、院(系),本人从事的专业及研究方向,所授课程名称和申报职务。外语专业用外语答辩。
3.按时到达指定答辩地点候答,不到者按弃权处理。进入答辩会场人员要及时关闭手机。
4.等候答辩或旁听时,不得在会场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对答辩人评头论足、发出任何声响,以免影响答辩人现场发挥。
5.不能到评委成员休息处找人,影响评委的工作和休息。6.凡有违反上述纪律者,经劝阻无效,取消其答辩资格。7.收费标准:300元/人。
山西师范大学职称办 2015年9月10日
第二篇: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规则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规则
一、参加答辩人员范围 凡参加我省高等学校晋升(含转评)教授、副教授(含高讲过渡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和全省实验系列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评审者,不论学校有无评审权,一律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术答辩。答辩成绩当年有效。
二、参加答辩须提供的材料
1、填写答辩书一份。申报答辩的学科必须与申报评审的学科一致,不能随意变换学科。,用A4纸打印2份。学术
2、任现职期间或近5年来的学术工作总结(字数不超过2000字)工作总结要点可填入答辩书相关栏目。
3、提交两篇任现职以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代表本人最高学术水平、最新研究成果并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原刊物各一本(须附网上检索页并加盖学校审查印章),论文各复印2份。参加上答辩未通过者,再次答辩时须提交新发表的 论文,否则不予接收申报答辩。
4、答辩论文要求。申报教授职务的,须提供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刊物论文1篇。被SCI、EI、核心期刊(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的请附收录检索证明。申报副教授以上职务提交的论文,必须是发表在正刊上(发表在增刊、专刊或特刊的不算);发表在高校学报上的论文,其学校不能低于本校层次。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用稿通知、清样和以前晋升职称使用过的论文一律不能作为答辩材料。
提交的答辩论文不要用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要有反映自己专业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否则评委无法对专业水平做出评价。晋升教授者主要讲本人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避免将学科发展动态与自己的研究成果相分离。高职高专晋升副教授人员,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只限一篇。
答辩结束后工作人员当场将论文刊物原件退还本人。
三、答辩时间
前5-10分钟简要介绍本人近5年学术研究情况,包括本人学术研 答辩时间为30—50分钟。究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所处的位置,解决了哪些理论实践课题,对本专业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情况;本人答辩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创新、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中间时间回答提问,后10—20分钟点评、辩论。
答辩形式
1、答辩采取公开形式,允许参加答辩人员及其他人员旁听。答辩者回答问题结束后,评委当场进行点评。
2、答辩以问答为主,可多次随机提问,通过答辩考察了解答辩者学术水平的高低、论文的真伪,衡量答辩者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位置和作用。对学术上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可将各自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呈交高评会裁定。
3、为了维护答辩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欢迎答辩人员对答辩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者,可向省教育厅职称办举报。
五、命题
评委本着便于直接交流,又利于考察答辩者学术水平、能力的原则进行命题。答辩题目应涵盖专业知识和考察创新能力等内容。评委根据答辩者提交的论文和总结,在此范围拟出3道答辩题,答辩者从中选择2道题回答。
六、评分标准
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论文、科研学术水平评价占总成绩的50%,答辩成绩占50%。答辩总成绩分为三档:优(85分以上)、合格(60-84分)、差(60分以下,不含60分)。为了体现公平,按学校类别和晋升职务分类排队。
1、学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本科高校,第二类为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高讲过渡副教授。
2、申报职务分为三类: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
再根据本人所在学校类别和申报类型按优秀、合格、差(不 评委根据答辩人的水平赋分后,合格)3:6:1的比例进行排队、确定名次。按得分高低,优秀比例不得突破30%,差的比例不得低于10%。答辩成绩通知学校。
七、结果使用办法
答辩结果提交高评会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之一。
1、凡答辩没有通过的不能参加申报评审。答辩成绩刚达到合格线,且学术水平、工作业绩较差者,在评审时学科组一般不向评委会推荐。
2、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八、答辩人员注意事项
1、凡参加答辩的人员,答辩时不得携带任何讲稿和提纲(对个别学科晋升人员需使用投影(PPT)演示本人学术研究成果的,请提前告知工作人员准备)。,本人从事的专业
2、答辩之前,答辩人首先作自我介绍:本人姓名、所在学校、院(系)及研究方向,所授课程名称和申报职务。外语专业用外语答辩。
3、按时到达指定答辩地点候答,不到者按弃权处理。
4、进入答辩会场人员要及时关闭手机。
5、候答辩或旁听时,不得在会场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对答辩人评头论足、发出任何声响,以免影响答辩人现场发挥。
6、不能到答辩评委成员休息处找人,影响评委的工作和休息。
7、凡有违反上述纪律者,经劝阻无效,取消其答辩资格。
九、答辩时间:2012年6月2日至3日。6月1日(星期五)下午3点参加答辩人员到南内环街太原师范学院逸夫教学楼门前看答辩顺序及具体安排(乘805路、816路、4路、103路电车、824路、616、52路公交车可到达。从南内环街太原师范学院南门或并州北路学校东门进入前往逸夫教学楼)。同时在省教育厅网上发布答辩顺序。
报送答辩材料时间:2012年5月28日—5月30日下午6时以前。随材料报送申报答辩人员汇总名单(纸质2份),并提交电子版。
附:山西省高等学校学术答辩申报人员汇总表
附件列表:
1、山西省高等学校学术答辩申报人员汇总表.xls
第三篇: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规则(2012)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规则(2012年)
一、参加答辩人员范围 凡参加我省高等学校晋升(含转评)教授、副教授(含高讲过渡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和全省实验系列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评审者,不论学校有无评审权,一律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术答辩。答辩成绩当年有效。
二、参加答辩须提供的材料
1、填写答辩书一份。申报答辩的学科必须与申报评审的学科一致,不能随意变换学科。
2、任现职期间或近5年来的学术工作总结(字数不超过2000字),用A4纸打印2份。学术工作总结要点可填入答辩书相关栏目。
3、提交两篇任现职以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代表本人最高学术水平、最新研究成果并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原刊物各一本(须附网上检索页并加盖学校审查印章),论文各复印2份。参加上答辩未通过者,再次答辩时须提交新发表的 论文,否则不予接收申报答辩。
4、答辩论文要求。申报教授职务的,须提供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国家级刊物论文1篇。被SCI、EI、核心期刊(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的请附收录检索证明。申报副教授以上职务提交的论文,必须是发表在正刊上(发表在增刊、专刊或特刊的不算);发表在高校学报上的论文,其学校不能低于本校层次。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用稿通知、清样和以前晋升职称使用过的论文一律不能作为答辩材料。
提交的答辩论文不要用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要有反映自己专业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否则评委无法对专业水平做出评价。晋升教授者主要讲本人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避免将学科发展动态与自己的研究成果相分离。高职高专晋升副教授人员,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只限一篇。
答辩结束后工作人员当场将论文刊物原件退还本人。
三、答辩时间
答辩时间为30—50分钟。前5-10分钟简要介绍本人近5年学术研究情况,包括本人学术研究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所处的位置,解决了哪些理论实践课题,对本专业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情况;本人答辩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创新、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中间时间回答提问,后10—20分钟点评、辩论。
答辩形式
1、答辩采取公开形式,允许参加答辩人员及其他人员旁听。答辩者回答问题结束后,评委当场进行点评。
2、答辩以问答为主,可多次随机提问,通过答辩考察了解答辩者学术水平的高低、论文的真伪,衡量答辩者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位置和作用。对学术上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可将各自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呈交高评会裁定。
3、为了维护答辩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欢迎答辩人员对答辩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者,可向省教育厅职称办举报。
五、命题
评委本着便于直接交流,又利于考察答辩者学术水平、能力的原则进行命题。答辩题目应涵盖专业知识和考察创新能力等内容。评委根据答辩者提交的论文和总结,在此范围拟出3道答辩题,答辩者从中选择2道题回答。
六、评分标准
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论文、科研学术水平评价占总成绩的50%,答辩成绩占50%。答辩总成绩分为三档:优(85分以上)、合格(60-84分)、差(60分以下,不含60分)。为了体现公平,按学校类别和晋升职务分类排队。
1、学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本科高校,第二类为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
2、申报职务分为三类: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高讲过渡副教授。
评委根据答辩人的水平赋分后,再根据本人所在学校类别和申报类型按优秀、合格、差(不合格)3:6:1的比例进行排队、确定名次。按得分高低,优秀比例不得突破30%,差的比例不得低于10%。答辩成绩通知学校。
七、结果使用办法
答辩结果提交高评会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之一。
1、凡答辩没有通过的不能参加申报评审。答辩成绩刚达到合格线,且学术水平、工作业绩较差者,在评审时学科组一般不向评委会推荐。
2、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八、答辩人员注意事项
1、凡参加答辩的人员,答辩时不得携带任何讲稿和提纲(对个别学科晋升人员需使用投影(PPT)演示本人学术研究成果的,请提前告知工作人员准备)。
2、答辩之前,答辩人首先作自我介绍:本人姓名、所在学校、院(系),本人从事的专业及研究方向,所授课程名称和申报职务。外语专业用外语答辩。
3、按时到达指定答辩地点候答,不到者按弃权处理。
4、进入答辩会场人员要及时关闭手机。
5、候答辩或旁听时,不得在会场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对答辩人评头论足、发出任何声响,以免影响答辩人现场发挥。
6、不能到答辩评委成员休息处找人,影响评委的工作和休息。
7、凡有违反上述纪律者,经劝阻无效,取消其答辩资格。
九、答辩时间:2012年6月2日至3日。6月1日(星期五)下午3点参加答辩人员到南内环街太原师范学院逸夫教学楼门前看答辩顺序及具体安排(乘805路、816路、4路、103路电车、824路、616、52路公交车可到达。从南内环街太原师范学院南门或并州北路学校东门进入前往逸夫教学楼)。同时在省教育厅网上发布答辩顺序。
报送答辩材料时间:2012年5月28日—5月30日下午6时以前。随材料报送申报答辩人员汇总名单(纸质2份),并提交电子版。
附:山西省高等学校学术答辩申报人员汇总表
附件列表:
1、山西省高等学校学术答辩申报人员汇总表.xls
第四篇: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海宁市技工学校文件
海技„2011‟3号
关于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条件的若干规定(试行)
为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及时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学校根据上级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从四个方面作出以下规定。
一、师德师风
推荐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在师德师风方面作如下规定: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规定,不从事有偿家教。近三年来,教师若出现因从事有偿家教受到查处或未按规定外出兼课兼职被举报者,则不予推荐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2.遵守学校关于师德师风的相关规定。近三年来,教师若出现殴打、谩骂学生或同事,情节较严重;旷工;发表有损于学校形象和利益的言论等情况,则不予推荐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3.其他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情况,则不予推荐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综合办根据以上师德师风方面规定,对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作出推荐或不予推荐的结论。
二、教学工作
推荐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在教学工作方面作如下规定:
1.服从教务处安排的课务或其他工作,工作量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
2.近三年来,未出现《教学事故或工作失职认定及处理办法》中的Ⅰ级教学事故或工作失职,或者未出现两次Ⅱ级教学事故或工作失职。
3.任现职期间每学年学生评教满意率均达到80%及以上。
4.任现职期间未出现两次以上任教班级考试合格率在60%以下。
5.未出现其他严重违反教学工作常规的情况。
教务处根据以上教学工作规定,对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作出推荐或不予推荐的结论。
三、教科研及师训工作
(一)教科研工作规定
推荐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在教科研工作方面作如下规定:
1.任现职以来,校级及以上公开课次数不少于任职年数的一半。
2.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任现职以来须至少参与完成一个校级课题以上;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须至少参与完成1个海宁市及以上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或独立完成1个海宁市及以上个人教学问题专项课题。
3.任现职以来,指导学生竞赛活动项目获校级一等奖、县市二等奖、地市三等奖或省优秀奖两次及以上优先推荐。该学科无项目比赛除外。
(二)师训工作规定
推荐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在师训工作方面作如下规定:
1.青年教师须完成《青年教师培养的“1369”工程》所规定的教科研任务。
2.海宁市级及以上名优教师完成海宁市教育局《名优教师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教科研任务,考核达到合格及以上。
3.任期内文化课教师至少参加某一专业课或技能培训合格;专业课教师每年2周以上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或下厂(店)培训合格。
4.有高一级专业职务资格者优先推荐。
教务处根据以上教科研和师训工作规定,对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作出推荐或不予推荐的结论。
四、班主任工作
推荐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作如下规定:
1.推荐晋升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须在任初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期间至少担任2年或从教以来累计担任4年班主任工作;推荐晋升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须在任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期间至少担任3年或从教以来累计担任6年班主任工作;中层岗位任职视
作担任班主任工作,特殊岗位经校长确认,视作班主任工作经历。
2.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德育和班主任工作培训,不无故缺席,并完成相关任务。
3.任现职以来,学年班主任工作考核成绩均为合格及以上。
学生处根据以上班主任工作规定,对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作出推荐或不予推荐的结论。
五、本规定自2011年8月起试行。
海宁市技工学校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晋升 专业技术职务 规定
海宁市技工学校2011年1月21日发
第五篇:山西省高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职务学术答辩规则
山西省高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职务学术答辩规则
(2011年)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5-19
一、参加答辩人员范围
凡参加我省高等学校晋升(含转评)教授、副教授(含高讲过渡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和全省实验系列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评审者,不论学校有无评审权,一律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术答辩。答辩成绩当年有效。
二、参加答辩须提供的材料
1、填写答辩书一份。申报答辩的学科必须与申报评审的学科一致,不能随意变换学科。,用A4纸打印
2、任现职期间或近5年来的学术工作总结(字数不超过2000字)2份。学术工作总结要点可填入答辩书相关栏目。
3、提交两篇任现职以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代表本人最高学术水平、最新研究成果并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原刊物各一本(须附网上检索页并加盖学校审查印章),论文各复印2份。参加上答辩未通过者,再次答辩时须提交新发表的 论文,否则不予接收申报答辩。
4、答辩论文要求。申报教授职务的,须提供国家级刊物论文1篇,被SCI、EI收录的请附收录检索证明。申报副教授以上职务提交的论文,必须是发表在正刊上(发表在增刊、专刊或特刊的不算);发表在高校学报上的论文,其学报学校不能低于本校层次。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用稿通知、清样和以前晋升职称使用过的论文一律不能作为答辩材料。
提交的答辩论文不要用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要有反映自己专业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否则评委无法对专业水平做出评价。晋升教授者主要讲本人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避免将学科发展动态与自己的研究成果相分离。高职高专晋升副教授人员,综述性和教研教改性的文章只限一篇。
答辩结束后工作人员当场将论文刊物原件退还本人。
三、答辩时间
答辩时间为30—50分钟。前5-10分钟简要介绍本人近5年学术研究情况,包括本人学术研究进展情况及研究成果在本学科所处的位置,解决了哪些理论实践课题,对本专业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情况;本人答辩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创新、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中间时间回答提问,后10—20分钟点评、辩论。答辩形式
1、答辩采取公开形式,允许参加答辩人员及其他人员旁听。答辩者回答问题结束后,评委当场进行点评。
2、答辩以问答为主,可多次随机提问,通过答辩考察了解答辩者学术水平的高低、论文的真伪,衡量答辩者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位置和作用。对学术上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可将各自的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呈交高评会裁定。
3、为了维护答辩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欢迎答辩人员对答辩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者,可向省教育厅职称办举报。
五、命题
评委本着便于直接交流,又利于考察答辩者学术水平、能力的原则进行命题。答辩题目应涵盖专业知识和考察创新能力等内容。评委根据答辩者提交的论文和总结,在此范围拟出3道答辩题,答辩者从中选择2道题回答。
六、评分标准
答辩成绩实行百分制,论文、科研学术水平评价占总成绩的40%,答辩成绩占、合格(60-84分)、差(60分以下,不60%。答辩总成绩分为三档:优(85分以上)含60分)。为了体现公平,按学校类别和晋升职务分类排队。
1、学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本科高校,第二类为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高讲过渡副
2、申报职务分为三类:教授、副教授(副研究馆员、高级实验师)教授。
评委根据答辩人的水平赋分后,再根据本人所在学校类别和申报类型按优秀、合格、差(不合格)3:6:1的比例进行排队、确定名次。按得分高低,优秀比例不得突破30%,差的比例不得低于10%。答辩成绩通知学校。
七、结果使用办法
答辩结果提交高评会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之一。
1、凡答辩没有通过的不能参加申报评审。答辩成绩刚达到合格线,且学术水平、工作业绩较差者,在评审时学科组一般不向评委会推荐。
2、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八、答辩人员注意事项
1、凡参加答辩的人员,答辩时不得携带任何讲稿和提纲(对个别学科晋升人员需使用投影(PPT)演示本人学术研究成果的,请提前告知工作人员准备)。,本人从
2、答辩之前,答辩人首先作自我介绍:本人姓名、所在学校、院(系)事的专业及研究方向,所授课程名称和申报职务。外语专业用外语答辩。
3、按时到达指定答辩地点候答,不到者按弃权处理。
4、进入答辩会场人员要及时关闭手机。
5、候答辩或旁听时,不得在会场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对答辩人评头论足、发出任何声响,以免影响答辩人现场发挥。
6、不能到答辩评委成员休息处找人,影响评委的工作和休息。
7、凡有违反上述纪律者,经劝阻无效,取消其答辩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