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柳石三小2007年教科研工作总结
柳石三小2007年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坚持“立足校本教研,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以“积极构建有效课堂”为工作目标,以抓好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努力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现将本学期的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课改为核心,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
1、营造学习氛围,初步建立学习制度,提供学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我们坚持双周业务学习、以及每周三、四半天时间学习的制度,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如校长亲自给教师们作多次讲座,题为:《新课程需要教师掌握哪些专业技能》、《用爱的眼光善待学生》、《学会IT》、《如何进行期末复习》„„,学习过后,每位教师都写了心得体会,受益匪浅。
2、邀请专业人士到校作专题报告和对教师进行论文写作指导
邀请了柳州市教育局高月亮督学到校给教师们作《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自主发展》,教研室陈朝雄老师作《如何开展校本教研》等专题讲座,邀请了柳州市教育学会张子杰会长给老师们作论文写作指导,通过学习使老师们明白在新形势发展下,一名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有效的校本教研应该怎样开展,从而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张会长的指导,教师们进一步领会了论文写作的方法。
3、重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在学校经费开支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学校先后派教师外出桂林、南宁、郑州及市内各科目学习、培训共171人次,经费支出共计42134元,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均填写学习记录表,作一次学习体会发言,以充分发挥外出学习的辐射作用,让更多教师有机会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4、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尽快跟上兄弟学校前进的步伐,我校加大了校际之间 交流力度,与民族小学、北雀三小结帮扶对子,先后组织教师到北雀路小学、民族小学、二十六中附小、柳石二小、屏山小学、燎原小学培训学习,又引进了民族小学及东环小学、社湾小学的教师到我校送教。通过校际之间的联动,带动了我校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发展,达到了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目的,实现了共赢的目的,使教师们的理论、实践水平不断得到进步,同时也不断地转变了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逐步缩短与城区兄弟学校教师间的差距。
5、加强各教研组内教师的互助学习
各教研组内教师定时间进行业务学习,采用听课、评课、反思、研讨等形式,针对教学过程中暴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同伴互助使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
6、加强“青红”工程建设
学校重视培养青年教师,把名师工程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梯队,分层分批定向培训,开展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发挥骨干教师、党员教师的“帮”“扶”“带”的作用。开展“青红”互帮共建工程,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结合自我学习提高等方式,我校教师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教师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我校来检查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及同仁们都赞扬我们三小的老师近来的进步很大。
(二)深入开展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深入开展“ 精品课竞赛”、“精彩同一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及增强教师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以年级为单位的“精品课竞赛”、“精彩同一课”评比活动,通过一课多上,不但使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研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还增强了教师间的凝聚力。
2、开展了语、数基础知识竞赛,扎实有效的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了鼓励学生,语、数各评出121人、183人为一、二、三等奖,8个班级获团体优胜奖,并对获奖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张榜公布,创造了浓郁的校园学习氛围。
(三)开展科研活动,以课题带动学科教育研究 1.开展课题研究
围绕我校的各类立项科研课题,积极开展好了期初工作制定、每月工作汇报、阶段性工作小结、学期工作总结的系列工作。本学期重点围绕“十一五”国家重点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课程化》落实研究工作。要求各课题组按照期初制订的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定期举行集体研究活动,的实验研究。做好过程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效果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由此,填补了我校科研方面的空白,初步走上课题研究的道路。
2、深入开展小专题研究,实施新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育科研紧贴地面行走。教导处对学科教师的指导加大力度,努力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学整合过程的方法和规律,进行“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行为的尽快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以“如何提高课堂实效”专题为重点和突破口,继续聚焦课堂,深化“有效课堂,有效教研”的研讨。语文组以“加强语文课外探索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实践能力”为专题,加强相关理论学习。数学组以“生活中的数学”为专题制定研究框架,确保专题研究的有序深入,进一步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3、探索以微格研讨与中心发言人相结合的教研形式,深化校本教研。我们深知,抓好教材教法的学习,熟悉教材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我们结合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并以主题方式对教材、教学方法等内容结合以中心发言人的形式开展了教研活动。如:数学低年级组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年级组的“知识点的落实”等,以一个人主讲引发大家的思考、讨论,达到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着力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根据本校校情、师情、生情,确立了以发展学生健康体魄的“健美操”,健全学生完美人格的“德育课程化”,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写字”等课程为我校校本课程。
1、由于我校处于城郊结合部,学生家庭环境不是很好,许多家长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有利的课余活动、锻炼机会,加上学生活泼好动,我校又正好有健美方面的教师资源,因此,健美操课程开展起来可谓水到渠成。一开学,执教老师就制定了详细的授课计划,教导处划出了每周一、三、四下午第三节校本课程时间和体育活动课时间指导学生集体进行练习,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锻炼,达到了全员健体目的。
2、为了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尽量跟上其他兄弟学校的步伐,我校首先从写字方面抓起。除了每周的写字课加强练习外,还争取利用每天下午上课前的15分钟对师生进行写字训练,持之以恒;另外,注重教师的培训,通过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利用周二业务学习时间再组织教师进行二次培训,达到了以点带面,共同进步的目的;其三,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们同精彩”师生写字比赛,师生同台比赛,教师通过硬笔、毛笔、粉笔三类字的比赛,评出教师一、二、三等奖共54人次,学生一、二、三等奖共90人,“写字姿势团体优胜奖”6个班级,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练字兴趣,也从不同方面激励了学生。
(五)、主要成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有41名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比,有樊小金等23名同志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学校荣获组织奖。欧荣、韦红霞、陆志玲老师参加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获一、二等奖。
2、学校获鱼峰区小学生语文教科书美文朗诵比赛中年级组集体朗诵二等奖。
3、潘红燕老师参加鱼峰区第一届“青苗杯”赛教课获二等奖;
柳石路第三小学 2007年11月
第二篇:柳沟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柳沟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柳沟小学教研工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课改目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科研推动课改、用课改促进教育科研、带动教师素质提高、力求各项工作在提高中求突破、不断创新、积极进取、与时俱进,扎实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现就本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学期初,我们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召开了全体教师教研工作安排会议,按照学校的各项规定组织教学教研工作。
1、坚持业务学习制度。规定每周周四下午二、三节课业务学习,由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学期末,对各教师的业务学习进行检查,教师们的学习笔记均达到学期初规定的学习数量。
2、坚持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学期听课均达到了要求的节数。
3、加大常规工作力度。我校长期坚持常规工作检查制度,对教师的备、教、改、辅、考、评、说、学等各方面常规工作进行检查量化。每逢月底,针对教师的教学等几大项进行检查,检查面涉及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检测、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学期末检查教师的总结、学习笔记、培训记录、听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学校组织成立常规工作检查小组,严格检查制度,对事不对人,认真记录、认真总结,并将检查结果记入教师考核。
(二)、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教研计划。学校以学科为单位设立3个教研组,各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制订本组教学教研计划。教师个人应根据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工作总结,教师个人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应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之中。
2.定期召开教研会议。
(1)教导处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听取并检查教研组长汇报的有关材料、指导安排教研工作。
(2)教研组要定期召开日常工作会议,要求定时定点,活动内容要详细记录并上报教导处。
3.坚持集体教研活动。
教研组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教研活动,要求定时定点。内容可以是集体研讨、分析学情、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集体备课活动和各种专题研讨交流及理论学习。教研组长须根据事前计划,确立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确立中心发言人并使之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过程要围绕主题,除中心发言人外,全体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和发表见解并作好记录,做到每次活动有效果,人人有收获。活动内容记录及时上报教科室。本学期,语文教研组把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听评课讲课研讨的主题,每一位老师展示一节习作课教学,我们在实践中探讨交流习作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执教后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并改进。数学教研组以数学专题教学作为课题研究。
(三)、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开展“说、讲、评、思、改”活动为方式,力争 “让每名教师都光彩”。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同年级采用集体备课采用说课的方式,内容为下一周的教学内容或公开课、示范课的执教内容,主讲人主讲内容之后,大家共同讨论定出教学思路,探讨教学方法。
2、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上一堂展示课,骨干教师上一堂示范课。
实践证明,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是总结经验和自身提高的过程。这对所有的教师都是一次锤炼,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2016年的章丘市教育体育局举办的各科优质课评选中,我校有三名教师参加了三科优质课评选,王淑梅老师获得章丘市音乐优质课一等奖,高金香老师章丘市数学优质课二等奖,张杰老师获等奖章丘市美术优质课二等奖,创下了近年来获奖新高。
3、强调写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实在的教研行为,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一位教师在每一节课后,都认真地反思了教学过程和自己的教学行为,都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
(四)、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以师资促进持续发展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学校35岁以下的教师不足教师总数的20%,针对青年教师太少、而素质教育对教师要求日益提高的现状,学校强化内部造血挖潜,提高师资素质。
首先积极选派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获取先进的课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本学期10人次参加了省、市、区各类学科培训,教师业务素养有了很大提升。
第二,狠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同科教师上好指导课、示范课和组织好集体备课;积极推举优秀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武活动;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第三,坚持读书活动。开学初仍然要求每名教师读一本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学期末写出读书心得并上交到学校,由专门领导负责这项工作的坚持,加深了教师们的阅读知识含量。
第四,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我们学校的教师每个周都要进行钢笔字和粉笔字的练习活动,为教好学生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学校全面推行普通话,不仅是学生的任务,更是教师的舞台,课堂上,课后在青年教师的带领下,掀起了说普通的高潮。现在学生回到家里跟父母讲的都是普通话,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效果。
新型的教师应该是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走“教科研”结合的道路,是培养新型教师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学不应再是纯粹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一定的研究专题开展,必须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有计划、有过程、有结论。学校要求人人有研究课题,周周有研究活动。今后努力做好学校的教研工作,争取使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上新台阶。
第三篇:城三小教科研工作计划
城三小教科研工作计划
(2005——2006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教科所和学校工作目标为导向,坚持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生长点,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状态,扎实开展各项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丰厚教师教科研理论底蕴,深化学校教科研工作。
二、工作要点:
1、以“健全组织”为基点,切实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
(1)完善机构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本学期,学校将加强教科研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健全教科研组织。我们将不断充实教科研力量,大力吸纳年纪轻、学历高的青年教师的参加,同时也鼓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责任心强的中老年教师的参与,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勇于创新的教科研队伍,探索新形势下有效教育科研模式,推进校本教育科研的运行机制。
(2)管理紧跟
要使教科研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还需进一步对科研骨干、科研方法进行跟踪指导,加强教科研的全程管理,使得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能够真正见实效、显成果。要建立健全课题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课题组长的骨干作用,建立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名册,让每位参与者都明确自己的目标与任务,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人人搞科研”的观念,努力成长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出谋划策。
(3)机制保障。
任何一种机制的顺利运作都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与“土壤”,因此学校将加大教科研资料、设备、资金的投入,并积极建构科研先导管理机制,做到“科
研工作化、工作科研化”。同时将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论文多撰写、多发表、多获奖。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出教科研先进个人。
2、以“观念先行”为原则,积极营造教科研良好氛围。
(1)加强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针对教师中仍存在的一些对教科研工作的片面认识,我们将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以及外校先进的教科研经验,并尽可能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我校作辅导报告,宣传教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力求通过学习、讨论和实践,进一步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教科研来支撑。
(2)形成共识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本学期,教科室将积极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营造教科研良好氛围,让科研走近每一位教师,形成共识——“科研是我的事业”。从日常教学中的难点、疑点、热点问题入手,组织教师展开研究、讨论。让每位教师认识到:科研是什么?是发现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发现就是科研;是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反思就是科研;是质疑我们手中的教材,质疑就是科研;是审视我们留给学生的作业,审视就是科研;是探讨我们不能独立解决的难题,探讨就是科研„„科研是我的事,是你的事,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
(3)丰富知识
我们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精神下的教育教学新理论,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并有读书笔记。学校将不定期地召开信息交流会和读书会。通过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从整体上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水平,为深化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3、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厚教科研理论底蕴。
(1)建立教学日记制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本学期教师备课形式也有所改革,在采用书面备课的同时,逐步向电子备课过渡,重点强调教师的个性化备课要求有不少于30%的个性化的东西,尤其注重撰写教后日记,变传统的写学习摘记为教育教学日记,一学期撰写课后小记不少于30篇,每篇字数不少与100字。期末将举行教育教学日记交流会、教学故事演讲会。
(2)举办青年教师沙龙会。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学校将按照“面向全体、培养青年、发展骨干、推出名师”的工作思路,为肯学习、想提高、愿发展、有追求的青年教师创设条件、搭建舞台,通过每月一次的青年教师学习沙龙会,把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个人素质、兴趣爱好等内容融合在活动中,实现思维碰撞,产生教育灵感。
(3)教育教学论文、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而理论对实践又有指导作用。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总结教科研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再用这个理论来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本学期,将继续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部门举办的各类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每位教师要在学期初确定本学期研究的主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学习、收集与所定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并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期末针对自己研究的专题至少撰写有质量的论文、案例,整理优秀教案。学校将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论文、案例、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并进行优秀论文交流会。
(4)出版教师优秀论文集、教后反思集。
为宣传本校在教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使我校教师、外校教师、热心关心我校教育事业的人士能及时了解我校的教科研情况,并通过网络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为学校教师提供新的教科研动态和教科研信息。我们将努力做好关于教育科研的校园网络主页工作,同时,本学期将出版办好教师优秀论文集《百舸争流》、教后反思集《教海拾贝》。同时,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向《太仓日报》、《太仓教育通讯》、《太仓教育》《江苏教育》等报刊杂志投稿,加大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宣传力度。
4、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全面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主体,是教科研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学校科研层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向前推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完成“十五”课题结题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进行学校“十五”课题的研究工作。省“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心理机制及心理品质的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模式研究》,目前已经进入了实验深化阶段,我们将组织教师就实际事例研讨、分析,指导大家围绕自己的子课题研究,设计并展示好研究课,并及时做好整理、总结工作。届时,我们将提出课题结题申请书,准备鉴定书,撰写课题工作报告,做好“十五”课题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2)制定“十一五”课题方案
本学期,将继续上学期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学会“十一五”德育课题的申报工作,进一步修改本校子课题《深化改划,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的课题方案,使其日臻完善,在课题的研究中更具可操作性。
此外,我们将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面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面向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全面谋划教育科研的“十一五”规划,制定学校“十一五”课题方案。我们将积极组织申报课题,争取有1--2个课题立项,完善我校的课题研究体系,做好 “十一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每位教师确定本学期的研究主题;
3、优秀教案、论文参评活动;
4、教科研“十一五”规划调查研究;
5、参加教科研培训。
十月份
1、继续做好“十五”课题的研究工作;
2、撰写学校新课题的研究方案,并积极申报;
3、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有关理论知识;
4、青年教师沙龙活动。
十一月份
1、制定学校“十一五”课题方案;
2、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3、请有关专家来校开设知识讲座。
十二月份
1、课题组成员填写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报告;
2、课题研究经验总结或论文交流会;
3、做好“十五”课题的总结工作。
一月份
1、各教师完成所定专题的教育教学论文;
2、本学期教师教科研成果评选;
3、对教师教科研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4、做好教科研工作总结。
第四篇:三小工作总结
三小工作总结
三小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三小工作总结
四都镇农村基层组织‚三小‛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镇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全镇农村中广泛开展‚抓‘三小’(即农村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和计生协会女组长等)促发展活动,加强对全镇570多‚三小组长‛的队伍建设和整合,使农村‚三小组长‛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作用进一步发挥,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组织保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农村基层组织承担的各种任务更艰巨复杂,村级干部面临着完成任务难和为民办实事难的窘境,农村中的党群干群关系日趋紧张。面对这种状况,我镇村级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显示和发挥了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堡垒作用。之所以能形成这种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把发挥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计生女组长的作用作为壮大村级组织工作力量的主要措施,平时把计生、征兵、综治、矛盾纠纷调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直接分配给小组长去处理和落实。抓好‚三小‛促发展活动关键在镇,重点在村,基础在组。近几年来,全镇‚三小‛队伍被‚赋闲‛现象日益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组织战斗力,是一种农村人才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因此,抓好‚三小‛队伍建设,发挥好‚三小‛队伍作用,有助于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有助于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助于后备干部的锻炼培养。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步伐;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前,全镇按有村民小组长290名、党小组长71名、计生小组长209名,而我镇村两委干部132名‚三小‛占村两干部54有一部门被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加以培养,全镇非党村民小组长提出入党申请占非党小组长总数的27.3,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占非党小组长总数的22.9。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工作网络进一步延伸和完善,各项工作得到较好落实。
——增强了村级组织活力。通过‚三小‛建设,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村级工作新格局,许多工作直接落实在具体责任人身上,减少了‚断层‛和推诿扯皮现象,村级组织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各村通过‚三小‛设立工作网点,吸收‚三小‛组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变过去少数人工作为现在多数人‚当家‛,使农村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通过‚三小‛组长直接和各家各户面对面打交道、做工作,消除了镇村工作上的‚死角‛和‚盲区‛。
——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全镇‚三小‛组长中,党员占28.3,他们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勤劳致富、民主管理、优生优育等方面发挥宣传员、督导员、领航员、服务员和调解员的‚五员‛作用,带动和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小‛工作网络的建立,使镇村干部工作方式实现了从行政命令向服务引导方式的根本转变,工作取向由对上负责向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的转变,干部精力真正用在踏踏实实为群众谋利益上。镇村组织通过‚三小‛工作网点,拓宽了联系群众的渠道,增加了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会,增强了村级事务的透明度,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促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干部中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干群不断增合力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
——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三小‛工作网络不仅使生产发展项目直接落实到组、抓到户,而且使党的富民政策和致富信息传达到千家万户,减少了政策执行‚走弯路‛和‚中梗阻‛的现象。‚三小‛人员与村民毗邻而居,朝夕相处,农民在产前、产中、产后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能通过‚三小‛人员及时向上反馈和协调解决。‚三小‛人员配合镇村开展技术培训、现场示范、产品营销等工作,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受到村民普遍欢迎。
——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强化‚三小‛组长的民主管理、政策宣传、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等功能,党的富民政策、婚育、道德、文明新风尚及时深入千家万户,农村形成了‚比谁家勤劳富有、比谁家文明时尚‛,不甘落后、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良好社会风气。农村矛盾和纠纷及时得到发现和排查化解,治安案件逐年下降,行政村创安全合格率达90以上。农村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三小‛人员带头开展的‚道德评议‛、‚平安家庭‛、‚婚育新风‛、‚祠堂文化‛等精神文明载体活动,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新景象。
《三小工作总结》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三小工作总结。
第五篇:三小工作总结
2016年团堡镇村卫生室药品及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根据市食药监局、市卫生计生局《关于印发2016年利川市村级零售药店、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品及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利食药监管发【2016】19号)和利川市团堡镇食药监所、利川市团堡镇卫生院《2016年团堡镇村卫生室药品及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利团食药监发【2016】1号)的文件要求和部署,药械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对全镇村级医疗机构开展了历时两个半月的药品及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筹备宣传发动
7月中旬镇食药监所、镇卫生院成立了以所长吴凯、院长胡健为组长的村卫生室药械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并制定了《2016年团堡镇村卫生室药品及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利团食药监发【2016】1号)。7月20日对辖区执业的39个村级医疗机构负责人开展了《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实行)、《湖北省医疗机构药品储存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重点强调本次整治工作内容,要求各村室提高药械质量安全意识,确保辖区人民用药安全。
二、自查整改落到实处
7月21日,工作小组督促各村卫生室结合本室实际,对照方案检查内容,从药械购进、索证索票、储存条件、人员与制度、近效期药品管理及卫生状况等方面逐项进行自查自纠,及时整改缺项,并于月底前将自查整改情况以书面报告形式上交卫生院药械科办公室。截止7月30日止,共计收到39份自查整改书面报告,自查覆盖率100%。
三、整治工作督导到位
整治工作小组分两个小组,从8月1日至8月20日对团堡镇辖区内村卫生室进行了全面集中检查,检查中发现:
1、团堡镇卫生院统一制定了村室药品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具有医学药学相关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品质量验收、保管和养护工作,绝大部分村室有与用药规模相适应的药品储存场所和设施设备,药房环境卫生良好,但个别村室对药品分区分类陈列储存欠规范。
2、所有村室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省平台统一采购基本药物,未购进和使用特殊类管理药品和终止妊娠药品;未发现有超范围购进使用药品的行为;均未有违规使用其他医疗机构配制或自制的制剂的行为。
3、多数单位能对近效期药品及时进行清理,并实施科学有效管理,但也有少数单位(店子坪村卫生室、黑皮樟村卫生室、新田坝村卫生室)工作疏漏、缺乏仔细,均发现有1-3个品规的少量过期药品未予及时清理下架。
4、购进使用的输液器、注射器等产品的购进登记、使用记录、销毁处理记录、有效期等有关资料信息基本符合要求,并留存有相关的合法票据且按规定保存,5、多数单位没有使用未经注册(备案)、过期、淘汰等不合格医疗器械产品的行为。
为切实提高村室医务人员的药械安全质量责任感,本着教育为主的原则,整治小组对于此次专项整治发现的过期药械进行收缴,对相关村室负责人进行教育、对药品分类储存不规范进行了现场整改。通过这次专项整治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镇村级医疗机构的药品、器械管理水平,树立了较强的药品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健全了药械管理制度,落实了主体责任,确保辖区群众用药用械安全。
利川市团堡镇食药监所 利川市团堡镇卫生院
016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