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教学总结[五篇]

时间:2019-05-12 13:2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动机教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动机教学总结》。

第一篇:电动机教学总结

《电动机》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

331班、333班电动机与变压器这门课,一学期来,我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得了很多的宝贵经验,现做一下总结,内容如下:

一、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本学期,电动机维修这门课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结构、特点,三相电动机的原理、启动、调速、正反转、制动,电动机的使用和维护等知识,同时进行了电动机绕组的更换、拆装、下线、饶线、等工艺,对以上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对于那

些比较高深的理论知识综合采用多种手法分散难点,个个攻破,减少了学生的畏难思想;对实践性质较强的知识,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机会。通过对以上知识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异步电动机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总之,本学期我圆满的完成了教学计划。

二、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理论结合实践,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操作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抓细节,抓课堂效果,在常规教学方面,做到了扎实有效。

1、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学校现有条件,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实践教学,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他们尽可能多的认识到所学知识“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增强他们学习技术的成就感。

三、教改情况

为更好的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进行教学改革。尝试从四方面来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做到质和量的改变,调节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合理调整知识点的结构,优化知识点布局。根据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从事的具体工作,对现有教材进行了有效整合,削弱对部分高深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达到知道层次待日后相关专业课再加深。增强了实践教学模块,充分挖掘实验、实训课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实践,掌握电工基本技能,培养专业素质。

2、添加现实因素,将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件带入课堂。在学生看来,知识点是抽象的,是书本上的,跟现实没有太多的关系。这一错误的看法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知识的兴趣性和主动性,为此,本人常布置些观察电器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带点演示实验的器材,自己动手来做做小试验,拆开电器来认识元器件、指导他们学习电路的分析方法等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这种做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始终保持现实感,有效的带动了课堂的教学。

四、教学不足与努力方向

1、有个别的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后要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

2、学生偏技能轻理论,以后要多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3、要多上多媒体课。实践教学中,专业技能所达到的要求与国家职业技能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有待自己通过自学和培训进一步提高。

2017 年6月24日

第二篇:电动机总结

异步电动机的接线

检修或重绕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的六条引出线,头、尾必须分清,否则在接线盒内无法正确接线。按规定六条引出线的头、尾分别用U1、V1、W1、U2、V2、W2标注标号(旧标号为D1,D4,D2,D5,D3,D6)。其中U1、U2表示第一相绕组的头、尾端;V1、V2表示第二相绕组的头、尾端;W1、W2表示第三相绕组的头、尾端。不同字母表示不同相别,相同数字表示同为头或尾。检修电动机时,如果六条引线上标号完整,只有接线盒内接线板损坏,可按电动机铭牌上规定的接法更换接线板,正确接线即可。电动机接线方法分为星形(Y)、三角形(△)两种连接方法。如图l所示。如果六条引线上的标号已被破坏或重绕电动机绕组后,就必须先确定六条引线的头、尾端进行标号,然后再按规定接到接线板上。绕组头、尾确定的方法如下:

1.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确定每相绕组的两个线端。电阻值近似为零时,两表笔所接为一组绕组的两个端,依次分清三个绕组的各两端。2.万用表法l。

①万用表置mA档,按图2接线。假设一端接线为头(U1、Vl、W1),另一端接线为尾(U2、V2、W2)。

②用手转动转子,如万用表指针不动,表明假设正确。如万用表指针摆动,表明假设错误,应对调其中一相绕组头、尾端后重试,直至万用表不摆动时,即可将连在一起的3个线头确定为头或尾。

检修或重绕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的六条引出线,头、尾必须分清,否则在接线盒内无法正确接线。按规定六条引出线的头、尾分别用U1、V1、W1、U2、V2、W2标注标号(旧标号为D1,D4,D2,D5,D3,D6)。其中U1、U2表示第一相绕组的头、尾端;V1、V2表示第二相绕组的头、尾端;W1、W2表示第三相绕组的头、尾端。不同字母表示不同相别,相同数字表示同为头或尾。检修电动机时,如果六条引线上标号完整,只有接线盒内接线板损坏,可按电动机铭牌上规定的接法更换接线板,正确接线即可。电动机接线方法分为星形(Y)、三角形(△)两种连接方法。如图l所示。如果六条引线上的标号已被破坏或重绕电动机绕组后,就必须先确定六条引线的头、尾端进行标号,然后再按规定接到接线板上。

3.万用表法2。

①万用表置mA档,按图3接线。

②闭合开关S,瞬间万用表向右摆动则电池正极所接线头与万用表负表笔所接线头同为头或尾。如指针向左反摆则电池正极所接线头与万用表正表笔所接线头同为头或尾。

③将电池(或万用表)改接到第三相绕组的两个线头上重复以上试验,确定第三相绕组的头、尾,以此确定三相绕组各自的头和尾。4.灯泡检查法1。

①准备一台220/36V降压变压器并按图4接线(小容量电动机可直接接220V交流电源)。

②闭合开关S,如灯泡亮,表明两相绕组为头、尾串联,用在灯泡上的电压是两相绕组感应电动势的矢量和。如灯泡不亮,表明两组绕组为尾、尾或头、头串联,作用在灯泡上的电压是两相绕组感应电动势的矢量差。

③将检查确定的线头作好标记,将其中一相与接36V电源一相对调重试,以此确定三相绕组所有头、尾端。5.灯泡检查法2。①按图5接线。

②闭合开关S,如36V灯泡亮,表示接220V电源两相绕组为头、尾串联。如灯泡不亮表示两相绕组为头、头或尾、尾串联。③将检查确定的线头作好标记,将其中一相与接灯泡一相对调重试,以此确定三相绕组所有头、尾端。

第三篇:《电动机》教学设计

《电动机》教学设计

课题:课型:新 授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一)学习需要的分析:

本节内容《电动机》是要学生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不仅要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揭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而且要让学生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准备的器材有:磁体、线圈、电源、电动机模型、漆包线。学生准备的器材有:图钉、一节干电池、曲别针、磁铁、漆包线、小木块(或火柴盒)、硬纸板。

(二)学习内容的分析:

《电动机》一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二是让学生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磁场的基本性质以及电生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出磁场对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从而提出这一理论在人类生活的今天的实际应用——电动机,故其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之一。另外,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通电导体对放入其中的磁体能够产生力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磁体对放入其中的通电导体是否也有力的作用猜测,再利用实验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事物间的某种联系,并大胆的猜想、探究,以证实自己的想法。

(三)学习者的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13—14岁)是情绪最不稳定的时期,且他们通过将近一年的物理学习,已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也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能力给予一定的肯定,更需要通过动手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据此,在本节课我想通过小小电动机的制作,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为了克服他们空间想象能力的局限性,我将难点换向器的教学设置成动画的形式,以克服他们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b.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c.知道换向器的作用

d.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a.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观察与分析的重要性.b.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

a.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b.直流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c.电动机的原理 2.难点:换向器

换向器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若用实验演示透明度也不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制作了动画,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换向器的作用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明白了换向器是如何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的这一难点。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 4.教具:

教师:磁体、线圈、电源、电动机模型、漆包线。

学生:图钉、一节干电池、曲别针、磁铁、漆包线、小木块(或火柴盒)、硬纸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演示奥斯特实验

①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②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小磁针在受磁力作用发生偏转的同时,是否也会通过磁场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用提问的方式,设计疑问层层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求知欲,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同时直接导入本课的学习,这样不仅复习了前面的内容而且为引出新课做铺垫)

2.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电流对磁体有力的作用逆向思维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引起新问题,并教给学生如何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二.进行新课:

1.利用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结论是否正确。

(1)实验研究的引导和指导: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磁体对通电导体是否有力的作用根据要研究的问题我们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让学生思考回答(目的在于教给学生如何根据问题设计实验)

(2)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通电线圈是否受力的作用?(可以对学生的结论进行验证,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问:就此实验装置中,力是有方向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哪些条件可改变的?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

(4)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验证,并让学生观察当某一条件发生改变时导体的运动情况会怎样?(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5)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概括影响导体运动方向的因素有哪些?(通过讨论交流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处理信息,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突破重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问:在我们刚才进行的实验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生活中哪一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

(6)如果把通电线圈放入磁场中,线圈的受力运动的情况如何?线圈是否能连续转动?(7)探究:让线圈转起来(制作模拟电动机)①介绍实验器材 ②出示制作方法

③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制作模拟直流电动机,是在学生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动手让线圈转起来。它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8)问:①线圈引线的一端为什么要刮去半圈的漆皮?

②“小小电动机”转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9)出示直流电动机模型,并引导学生观察其构造。(通过电动机实物图、电动机挂图、电动机剖面图,让学生全面理解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0)出示P64图8.4—6换向器的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分析线圈的受力情况,转动方向及换向器所起的作用(可打破空间的界限,使学生感性认识换向器的作用)

图1 图2 图

图3 图4 图1 :ab段电流方向由a向b,受力方向向上;cd段电流方向由c向d,受力方向向下.这样就使得线圈abcd沿着轴线顺时针转动.图2:线圈与磁场(磁感线)方向垂直的位置称为平衡位置。

图3 :ab段电流方向由a向b,受力方向仍向上;cd段电流方向由c向d,受力方向仍向下.ab段、cd段的电流方向、受力方向没有发生改变.使线圈在这个位置摆动几下就停下来 图4:换向器的作用(提问:怎样使线圈越过平衡位置后持续顺时针转动?引导学生回答:及时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从而改变受力方向)(11)电 动 机 的 优 点

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无污染。(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电动机的优点,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12)拓 展 延 伸

①、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②、电动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③、向学生渗透:从实践到理论需要走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同样,从理论到实践仍需付出艰苦的劳动。这种劳动包含了人类的创造与发明(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动力。)三.小结并质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困惑?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2.受力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 3.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受力转动 4.电动机构造:定子、转子、换向器、电刷

5.电动机的优点:(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形成知识系列的结构框架。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四.巩固练习:

1.电动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电动机在工作时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2.电动机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3.换向器的作用是什么?

4.在磁场中放一通电导体,其运动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若这些因素同时改变则其运动方向_______(填“变”或“不变”)五.作业:

1.生活中哪些用电器上都用到了电动机? 2.电动机有哪些优越性? 六.自我评价:

1.本方案如何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一)本方案在目标的设置上是寓知识、技能、思想教育为一体的三维目标。例小小电动机的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又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本方案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与感悟。例如在磁体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的教学时,能利用实验使学生亲自感悟它们之间 的作用,而又通过小小电动机的制作,使学生亲自体验这种作用,使学生对此有了感性认识。

(三)本方案能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动脑去学、去做,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是很有趣的也是很有用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设置时,大量使用了实验且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例在问题的引入、实验的设置上都给了一个学生想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可实现的活动中,得到他们想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可实现的活动中,得到他们想学习的内容,也充分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乐趣。2.本方案的主要特点:

(一)学生的可操作性强,特别是小小电动机的制作用的是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就可以进行。

(二)本方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使通电线圈的受力情况及换向器的作用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可突破空间的限制,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第四篇:电动机教学反思(定稿)

第六节电动机教学反思

尹洪艳

电动机这节课是八年级第九章中第六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主要是在学生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后的知识延伸,让学生明确电和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并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改理念。在课前我自己动手制作课件,体会到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时间准备有些仓促,课件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个别图片设置尺寸稍欠合理,个别字体的颜色不够醒目,但我体会到制作课件带来的成就感。反思起来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还是值得借鉴的:

1、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比实物演示可见度大,而且转速容易控制,学生看得更清楚,虽然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电动机的转速控制,但在课件中经历了调速这个过程,学生也就会有所了解。

2、教学中还是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一般学生能分析得出的结论由学生得出来,教师不包办代替。

3、课前让学生去经历了制作小电动机的过程,学生的制作热情高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去探究了电动机连续转动的原理。

我自认为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是用课件代替演示实验还有值得商讨的地方,课件虽然可以模拟实验条件,但毕竟不是实验,我们只有在不得以的条件下才可用课件代替实验,只有在权衡利弊后使用。

2、应用多媒体的应用水平有限,还只能做PPT,对FLASH的制作要加强学习,争取能自己制作FLASH课件。

3、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在让学生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时间给得不够充分,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对少中下水平学生来说显得节奏过快。

4、课堂氛不够活跃,和平时相比今天学生的表现有差距,可能受到听课教师的影响,有的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想说而没敢说,课后才和我交流。

5、本节课由于学生受力学知识水平的限制,在电动机的受力分析教师完全替代了学生,总显得不够严谨,课堂环节就显得不够流畅。

总之,我在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愿意与同事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五篇:《电动机和发电机》教学设计

《电动机和发电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学习目标】【教学重点】 电动机的原理和磁生电的条件。

【教学难点】 电动机的换向器是怎样自动改变电流的方向.探究磁生电的条件。

【学生起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学技术创造美好生活,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初步树立创新意识.)[JP。

二、发现磁生电现。

提出问题:利用玩具电动机能否反过来实现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演示:卸下玩具电动机的电池(没电了),将原来装电池的接片接入一个发光二极管,快速转动轮子看到发光二极管发光(有电了)。

拆卸玩具让学生观察结构:磁体和线圈。

(引导学生观察电动机外壳吸引大头针帮助判断是磁体。

(设计意图:制造认知冲突,激发探究热情.培养电生磁的逆向思维和电动机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逆向思维.使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回到物理课堂探究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为下一步探究磁生电的条件做好铺垫.。

三、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学生介绍法拉第资料,谈感受.(通过课前收集科学家资料了解科学家们是怎样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达到成功的彼岸.。

(PPT)展。

(一)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活动安排。

1.提问:要模拟玩具车电机产生感应电流,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2.怎样证明电路中有感应电流呢?(介绍灵敏电流计,学生连接电路,自己摸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并汇报.。

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磁体模型。

3.一端表示N极,一端表示S极,红色线表示磁感线,用小刀代替导体(线圈)演示切割磁感线运动和不切割磁感线运动.请同学们自己探究:“有磁场但不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那些因素有。

1.提出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跟那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2.请同学们根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活动作出猜想。

3.同学们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并讨论方案。

4.实验探究并记录观察结果。

(1)当磁场方向相同时,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不变)。

(2)当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相同,改变磁感线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不变)。

(3)当同时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不变)。

5.在上述活动中,闭合电路的哪一部分相当于电源。

(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自己摆弄,在无意中发现感应电流的产生,易调动主动探究的意识在逆向探究,符合科学探究发现的真实,学生体验感悟研究方法.。

(PPT)讲述科拉顿错失良机.(让学生帮助分析失败原因,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四、观察“手摇发电机发电。

(PPT)观察一台最简单的实验室演示用的模型手摇发电机.完成以下问题。

(1)观察手摇发电机模型的结构。

(2)摇动手柄时,小灯泡会,说明电路中有.灯的亮度(改变/不变),说明电流的发生变化。

(3)将小灯泡换成小量程电流表,缓慢摇动手柄,指针,说明电流的发生变化。

(4)连续转动线圈,观察每转一圈,电流方向改变的次数。

(5)总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产生的电流的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我们把这种电流叫交变电流。

(6)发电机在发电时,消耗了能,获得了能,即实现了能转化为能。

(7)发电机线圈转速越快,小灯泡亮度越。

(意图:通过引导观察发现突破难点,小灯泡亮度的改变、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情况,理解什么是交流电.线圈每转一圈电流方向改变两次,理解“周期性变化”.转速对小灯泡亮度的影响.。

师:请同学们利用制作的电动机改成发电机将小喇叭接入,听听小喇叭是否能发声?能否设计一个户外活动时便携的可发电的手电筒。

展示手按发电手电筒.(意图:利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再次体验任何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结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五、展示课前学生收集的发电类。

(PPT)介绍常规发电和新型发电实例。

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1)尊重学生,学生从模仿教材自制电动机开始,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小组交流,思维碰撞中生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地改进完善设计方法中内化知识,渗透方法,提升能力,学会协作,在经历中科学历程,享受劳动创造快乐;(2)尊重科学,“模仿――改进――创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知识的整合,让“电”与“磁”产生新的内容“电动机”与“发电机”,“电生磁”的逆向思维和电能与机械能转化的逆向思维,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的渗透.从“物理模型”――“发明机器”,从“理想”――“现实”,无不尊重科学.

下载电动机教学总结[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动机教学总结[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电动机的一体化教学

    浅谈《电动机检修》的一体化教学 摘要: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电动机已经应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好电动机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传......

    电动机毕业论文

    摘 要: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小功率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的应用。特别是乡镇企业及家用电器的迅......

    电动机教案

    【课题】电动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②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通过实验方法探......

    电动机教案

    第四节 电动机 第一课时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搞清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将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以及磁感线......

    电动机教案

    加强教学研究 促进对话交流 拓展专业视野 《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四章 第4节 电动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知道......

    《电动机》教案

    电动机 教学目标 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通过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分析概括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

    电动机介绍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电动机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现代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与基础,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环。作为劳动密集......

    电动机发展史范文大全

    电动机发展史 奥斯特发现电生磁(1820)一法拉第电磁回转实验〔发明电动机模型)一涅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发明发电机模型)一法拉第兼任企业顾问研制永磁电—西门子发明激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