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2 13:0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结题报告》。

第一篇: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结题报告

“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我校于2011年2月申报的课题《“三生教育”教学实践》于2011年3月被陇川县教育局立项批准。我校认真组织了课题研究工作,现将我校课题研究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要构建现代教育,首先要抓发展,抓发展就是要抓现代教育发展;二是要抓创新,关键是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三是要抓教育价值的塑造,就是要抓“三生教育”,要进一步确立和树立现代教育的价值观,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三生教育”是构建现代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有实践能力(包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富有爱心和责任感。对学生来说,物质的贫困固然可怕,但精神贫困更可怕。实施“三生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精神不流失,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健全他们的心智。

“三生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是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三生教育”的知识涵盖面大,内容丰富、贴近学校、贴近家庭、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老师、贴近家长。其次,“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它务实性强,特别是和现在学生需要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知识以及所需要塑造的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是相统一的。“三生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家长和老师,而学生是“三生教育”的核心主体,是最终受益者,具有核心地位。“三生教育”除了通过学校教育这个主陈地实施外,还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予以辅助。因此,以“三生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支撑点,势必让素质教育真正得以落实。

“三生教育”既要通过认知的渠道来进行,也要通过体验的渠道来进行,更要通过熏陶的渠道来进行。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将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而且还要不断的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和手段,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坚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高尚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专题式教育和渗透式教育两大类途径为突破口,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意志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三、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首先省委省政府对“三生教育”高度重视。社会普遍认同,专家普遍赞同,各级领导也普遍的赞赏。有关国家党和领导对我们省委省政府的相关主要领导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社会各界充分的认可。罗崇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从孩子抓起,现代 教育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三生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其内容就是常识性的、简单性的、普惠性的教育。“三生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是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求,也是我们国家全体公民自身利益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生活品味,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认知生存、提高生存的能力和创造力;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1.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依据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需要用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教育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利于揭示教育规律,论证教育原理,说明教育方法,提高教学实践,是研究如何培养人的规律的系统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人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以及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发展的相系关系的一门科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2.系统科学理论

——教学模式、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育技术媒体等教学要素组成的系统。

——系统科学是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多种(类)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它的整体优化原理、开放有序原理、信息传输原理、反馈控制原理以及方法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促进“三生教育”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方法论。

3.优化教学理论

优化教学理论即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指所选择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它能使师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境,借助教师与同伴的帮助,通过协作和合作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建构主义理论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促进“三生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实现教学要素功能转变,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开发研制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的重要理论依据。

5.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⑴ 强调教与学的结合; ⑵ 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情境创设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信息资源的设计;

⑶ 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

⑷ 重视可操作性、重视教与学效率(益)的提高。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陇川县陇把镇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借鉴云南省各地三生教育的成果及相关理论。

(2)个案法:通过对个案分析、追踪研究,探索三生教育的措施。

(3)分析法:通过作文、日记、学生演讲等形式分析和了解学生对三生的认知状况。

(4)经验总结法:采用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及时总结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

(5)测验法:采用问卷,了解学生现有三生观。

上述研究方法,在运用中应相互补充、配合和验证。

五、研究内容

1、强化课堂教学。保证必要的学时,使“三生教育”的内容通过教材和课堂进入学生的头脑。同时,充分挖掘其他课程中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2、突出实践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小学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继续进行防震防灾演练、道路交通安全我知道、争当文明小使者等实践活动。通过演习、观摩、达标 5 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自我,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磨练意志,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

3、注重文化育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一直是赵家沟小学富有特色的德育创新活动。下学期将继续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及其它主题鲜明、特色显著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落实三生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点:感恩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4、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强化课堂教学。按上级的要求在三年级、五年级,每周各开设一节“三生教育”课,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

5、抓好家庭教育,学校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提高学生家长的认识,取得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形成有利于实施“三生教育”的家庭氛围。

6、抓好社会教育,学校主动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形成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长效机制,主动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为组织开展“三生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研究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进学校教师的 “三生教育”的教学实践,全面提高 “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促进“三生教育”在不同组织形式、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上的整体优化。使本课题的研究和“三生教育”的教学实践质量有显著提高。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优化“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资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其教育(学)的效益(率),提高其教育(学)的质量。

七、课题组织

成立课题研究领导组,确保课题研究管理有人抓、教学有人上、研究有人搞、具体工作有人做,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组内成员:

代 玲 校长 郝晓艳 小学高级教师 雷建琴 小学高级教师

邓 莉 综合科教研组长

陈艳华 少先队辅导员 陶玉园 小学一级教师

八、研究步骤、过程及措施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的研究方法。同时辅之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统计法、调查法和实验法。本课题的研究不搞对比实验,而是采用“常模对照”的方法来检测、评价。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申报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开题、培训教师、统一思想、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成果名称及形式:《“三生教育”教学实践》讲座

(二)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根据研究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实现初步的研究目标。在这一阶段中,校内组织一次课题研究的交流汇报活动。

学校认真把“三生教育”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研讨开展“三生教育”的具体措施,将“三生教育”与日常校园文化活动、班级主题活动和日常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使“三生教育”形成课内外互动的良好局面。

(三)自查、自评(2011年9月――2011年11月):对本课题研究进行中期自查、自评。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保证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和研究假设目标的达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防震上、下教学楼,宿舍的行为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掌握在危难时刻求生的基本方法,这样的团体活动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活动气氛热烈,学生体验深刻,效果良好;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电影,学生感悟深刻,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了解生存技能,提高生存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校教师郝晓艳在她的所上的《当地震来临时》一课中结合刚发生在玉树和汶川事件中图片让学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正确的认识”。所有的这些都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去感受 “生命、生存、生活”,这样的教育没有了空洞的说教,对学生学会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促进学生健全 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心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学到必要的科学知识,让三生教育具有了实效性。

校长代玲和教务主任杨云华,在开题报告会上就作了要求,要求教师在要结合学科渗透来实践三生教育,要探索一种创新的组织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三生,要让学生觉得是快乐,愿意接受。为此,学校要求研究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制作课件时要做得真实、形象、生动,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去感悟三生的内容和意义,要求研究组成员在开发、制作相关的音像材料时要结合本学科的知识来渗透三生教育,为学校未来发展积淀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要求教研组活动要结合学科内容挖掘三生教育,以主研教师研讨带动其它学科教师,让三生教育得以大面积走进课堂,取得长足发展,这些措施不但为三生教育的实践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也搞活了我校的教研组工作。

成果名称及形式:《“三生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总结

(四)结题,总结成果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2月):该阶段为研究总结阶段,对实验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写出结题报告。

1、对学生进行测试,对比分析。

2、收集学生有关三生教育的手抄报汇编成册。

3、整理三生教育的教案,汇编成册,用以推广、交流。

4、收集信息,广泛讨论,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撰写结题报告。

5、收集教师关于三生教育的论文,编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的课题专辑。

6、收集课题研究中教师制作的课件,刻制光盘,用以推广、交流。

7、推广研究成果。

8、研究成果上报有关部门,申请结题。

九、研究成果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和具体实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以下成果:

1、创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营造了我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和友谊。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设了一个理解、激励、民主、温馨的氛围,形成了课内和课外,整体与个别,点和面相结合的多角度、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的良好格局,促进了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三生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教育技术与三生教育的整合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把 “三生教育”演化为学生的思想行为,由对学生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自我追求,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上来,使我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从要求转变到引导上,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3、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得到提高,全方位理解了三生教育内容,改进了教学的组织形式,对实施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打开了教师的思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加本课题研究以后,广大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探索,科研素质也得以大大提升,在积极参与教科研实践中,结出了丰硕的成 10 果,为我校走科研课题化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4、提高我校的管理水平

“三生教育”要持续健康地开展不是依靠几个教师,从学校的领导集体到每一位教职工都应该自觉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在管理中、在服务中、在教学中自觉地渗透“三生教育”的相关内容,改变我们的工作作风,学会尊重学生、能对他人正确评价,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在 “三生教育”的实践中提高了我校的管理水平。

5、三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从学生的行为上看,学生养成了爱护花草、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好习惯,通过三生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生存意识,学会体谅父母和家人,认识到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快乐学习和成长。

6、积累了三生教育资料和研究成果。

经过努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教师们及时总结出了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富有实效的三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现在课题研究即将结题、验收,然而三生教育的研究工作还将继续,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把三生教育的研究工作深入开展下去。

十、实验研究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1、学科教学是渗透三生教育的主要阵地

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可以起到面向全体、正面引导、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三生教育的内容,在不增加课时的基础上随时有机地进行,激发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刻苦地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三生教育必须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各层面。

三生教育决不能搞“阶段突击”和“蜻蜒点水”,而应将三生教育延伸到学生的各个层面。对三生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要不断改进,采取多种措施,整合资源,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三 生教育。特别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要密切配合,有计划、分步骤、全面地引导训练。

3、进一步加强“三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4、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蕴涵的“三生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文化育人。

6、做好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工作。探究“三生教育”的评价体系。

7、加大宣传力度。让“三生教育”从学校走向家庭进入社会,并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形成合力,让“三生教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总之,“三生教育”是我校的新课题。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虽作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效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实施“三生教育”工作才刚起步,成效和经验只是初步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困难,研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实证性研究资料收集不多,目前还不完善和成熟,但我们将不断努力,开拓创新,有待加以完善和解决。我们坚信,通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上下齐力,左右合力,团结一心,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和勇于实践,一定将“三生教育”工作不断推向新的水平。

陇川县陇把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执笔:邓莉

2012年2月13日

第二篇:三生教育实践报告

三生教育实践报告 2011级5班杨颖

三生教育

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三生教育之-------生命

我们的生命因爱而生,并在爱的关怀下成长,它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产生,发展,衰老,死亡的过程。正确认识生命个体的生长规律,有助于我们正真懂得生命的可贵,更好的思考如何使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自尊,自信的成长。生命教育帮助我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我们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最终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奇迹

一天,妇产科门诊来了一位孕妇,医生在查体中意外地发现孕妇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正常的心脏起搏点已停止搏动,靠异位起搏来维持生命,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危险。当医生告诉孕妇这个结果时,孕妇却说她知道,知道为什么还要怀孕?你明白这有多危险吗?医生感到非常的不解,而且建议孕妇把孩子拿掉,孕妇坚决不同意,她相信自己能行,一定能行,就算有什么,也决不后悔,孩子一天比天大起来,孕妇的负担也一天比一天重,当她感到难受的时候,就对肚子里的孩子说,孩子,妈妈很爱你,你也要爱妈妈,坚强些,再坚强些。这时孕妇的心率每分钟只有三十多次了,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孕妇还是一天一天地挨到了预产期,当她经过手术顺利地娩出一健康的婴儿时,许多的专家都惊叹极了,像这种心脏,负担一个人的生命都很困难,居然负担过两个人的生命,真是奇迹!奇迹!曾经有人问在海上漂流了七天七夜的年轻人,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从巨浪惊天,鲨鱼成群的大海中得以生还时,他说是一张照片,妻子和儿子的照片一直陪伴着他,当他支撑不住放弃求生欲望的时候,便想起家中的弱妻娇子,还在等待着他,她们需要他,他便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是爱和希望创造了这么多生命的奇迹!

三生教育之-----生存

生存是之生命的维持和延续。自然界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健康的生理和心里是生命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此外,树立自我保护,自救知识,有利于远离危险与侵害,正确面对挫折,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生存。

生存,是人的第一法则。适者生存,反之,不适者必将被无情淘汰。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就必须懂得社会生存法则。

生存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学会合作”———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选择、决策与社会协调能力。

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生存。

学会了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气的孕育滋养。但只有水和空气保持这唇上热气的呼出,这不是真正的生存,是“植物式”的生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没有追求的鼓舞,是空虚而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

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鱼儿不超越,怎能进化为较为进步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超越,也不能变成鸟类。佛家俗语“超度”也是要人类学会生存,发掘人类的超能力。上天永远不会偏爱那些双手合十、虔诚祈祷的人。而把机遇留给勇于超越的人。做好自己,做回自己。因为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可怜的奴隶。

生存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学会合作”———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选择、决策与社会协调能力。

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学会在独自情况下生存,学会在压力下生存,学会在紧急状况下生存,学会在集体中生存,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通过生存教育,帮助我们学习到了生存的知识,掌握了生存的技能,强化了生存的意志,把握到了生存规律,提高了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了正确的生存观念。通过生存教育,使我们认识了生存及提高了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我们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生存追求,学会了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了如何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三生教育之----生活

生活,是“人”这种存在物的存在方式,是与“他我”发生关系的媒介。人,只有充分的认识生活,尊重生活,才能够得以维持其存在,并进而实现其生命的意义。

人不仅要活着,还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遵守社会规则,能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要更努力创造幸福生活,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理想都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生活究竟是什么?

• 创造者——生活就是不断地创新

• 体力劳动者——生活就是做平凡的事

• 老年人说——生活就是安享晚年

• …… 无论生活是什么,只要我们乐观的看它,使其有意义,就是完美

通过生活教育,使我们认识到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培养了我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我们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我们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第三篇:教育信息化结题报告

教育信息化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策略与实践研究总结报告

主持人:余章凤 组研员:卢海英 易俊宁

课题研究时间:2017年8月1日——2018年1月10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根据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部制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明确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方法和规律。

二、研究内容

通过情境创设和网络应用,建构一种理想的教与学环境,实现自主探究、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成为有趣的和有成就感的活动,这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以:

《运用班班通资源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实践研究》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研究》的子课题带动以下研究内容: 1.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调研。通过一点带面的方法,分析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存的问题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差距和异同点,为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模式与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2.以班班通资源的应用,探索出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流程的转变。

3.以科学学科为先导,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融为一体,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使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能力评价、合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进而构建科学教学的新模式。从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兴趣。将成功经验逐步应用到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中。

四、研究目标

1.加强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中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重大问题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模式与策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2.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研究,努力建设一支研究型教师和专家学者队伍。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服务。

3.探索新时期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和规律,形成典型的案例和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取得一些适合课改需要的成果,服务于广大中小学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

4.促进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研究,加强和引导优秀教育资源的应用。构建教育技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五、研究思路

1.基于理论研究,构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创新应用学校以及不同区域信息化环境与资源,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

2.基于实践研究,构建城乡中小学不同信息化环境下如何使应用效益最大化,并在实验中打造典型实验区、实验校,实现以点带面的带动、辐射作用;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构建教育信息化实验校以及各级电教系统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的评估体系。

六、研究方法及管理

1.本课题将采用文献法、网络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过程与常规教学、日常教研、教师培训结为一体,主要以三种培训推进研究:一是“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培训,主要采用课例分析、专家引领、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二是“研究措施与实施策略”的培训,主要采用理解观摩、经验交流、骨干示范的方法进行;三是“效果测量、数据分析与结论形成”的培训,主要采用个案点评,启发带动,以点促面的方法进行。2.采用双线管理、实践结合、项目评估和信息化竞赛并举的方法推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增强了教科研意识

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各种因素发挥整体效能的过程,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有效教学理论,通过交流培训深化本课题的理论观念。随着课题的确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教学理论的头脑风暴学习,强化了教师的校本培训。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增强了,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和业务素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并有多篇课改论文获奖

2.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利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变为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

3.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总结反思能力

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总结反思能力,学校积极为老师们的研究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了以有效教学为载体的各种教研活动,营造了多种交流氛围,加强业务探讨,进一步掀起有效教学的研究氛围。

4.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教师展示我校有效课堂的实践课,通过同行评课研讨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利用各种研讨活动,探讨各个学科各种课型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各位老师突破教学方法的旧框架,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注重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促使老师们的课堂真正有实效、有价值。

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教师把握教学目标不准

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而且要确保学生有收获,学生可以接受。因此,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所以我们应从学生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2.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不够

备课前认真分析学生,找准学生只是生长点,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找准课堂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3.课堂活动不太丰富

有效课堂需要开展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从而实现课堂轻负高效的目标。开展的活动要具有开放性,在开放的活动中,锻炼思维,开发潜能,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教与学的方式决定了课堂活动的设计和效果,因此有效的教与学方式将是课堂活动丰富而开放的保证。

4.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

研究表明:成绩好的学生不是听课最认真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会思考,会自学的孩子。因此,我们教师要将学习的自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在导上下功夫,导的实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导的落脚点是促使学生进行高质高效的自主学习,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展。

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合于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体上将对学校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课堂的教学有效、学习有效、管理有效的三个有效目标。

当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利用信息化教学外,与教师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等,都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8.1

第四篇:教育科研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如何使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

一、研究背景

实施有效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直至高度集中,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与教师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使学生能将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的有效手段。

对于新课改提出的三大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灵活教学,不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育,要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回课堂,被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及传授的方法所吸引。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

如何使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马和穆托夫认为:课的结构是作为一种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的,然而由于人们过多的强调教无定法,忽视了教学应当有法的一面,忽视了对这种组织知识更新和标准理论的研究,在冲破了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模式之后,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尤其是高中化学课,不少教师对四十分钟缺乏通盘的考虑,导致课堂结构松散,教学指标不能落到实处。这与化学课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为此,我将教研目标锁定在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到课堂上,寻求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结构的途径、方法、原则、评价等,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其回归到课堂上。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累高中化学课的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帮助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平时正常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常采用类比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到的事物。在抽象转向具体的过程中,由于所举例子在平时

较常接触,学生理解不觉困难,并且听的有趣,注意力自然而然的移回到课堂上。

化学教学过程中常涉及习题的讲解,对于较有难度的问题,程度稍差的学生选择放弃,那么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这部分学生都是“玩自己”的,不会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遇到这种情况,引导启发式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五、结果分析

1、时刻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前提是老师能不能准确的扑捉到学生的注意力在哪,不要被学生的表像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一看到学生抬头看你,或是低头写字就妄加断言学生的注意力就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迷惑老师不挨骂所制造出的假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观察着学生的表情,由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此时的注意力是否跟着老师走,是在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还是想着与课堂无关的事。这就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心二用”,既要传授学生以知识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从学生的表情获取信息,是否在听课,是否听懂了。

2、激发学生兴趣,学由心生

学生的程度各不相同,对问题的理解也有各自的方法。程度较好的学生理解较容易,但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就具有一定难度。由于理解不到位,就很可能使这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丧失兴趣。

我由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兴趣、发掘兴趣、培养兴趣。对学生本来就有的兴趣,要充分加以利用,借以培养注意力,没有的兴趣,要善于去发掘和培养。兴趣不是与生俱来,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际上也体现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当必须面对没有兴趣的知识及习题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将抽象的问题由学生自己的想象变日常生活所接触到得事物。课堂上设置生动有趣乃至幽默的问题情境,来解除知识的单调和乏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其参与意识。

3、“说唱结合”吸引学生目光,“有意无意”一切尽在掌握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从外部获得信息的90%以上是通过视觉渠道获得的。在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讲做结合,才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学生的情绪与课堂教学节奏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热情洋溢、欢快喜悦的课

堂氛围,将会使学生消除不良情绪,让学生注意力始终跟着老师转,并积极参与思考。另外,我还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入境乐学。因为整体和谐的班集体,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才能形成普遍全神贯注的大气候,有了这种大气候,注意了才能真正地入神。

4、有目的犯错,收获意外效果

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探究的过程。我一改以往老师挑学生错误的模式,在讲解习题及复习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课上,我都看似无意的出一些小错误。这样,利用了学生“我找到老师错误”、“老师也会犯错”的心理,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挑错的过程中,即巩固所学知识又顺利的将注意力放到了课堂上来,并且比之前更精神地等待老师的下一个“错误”。

5、合适语言表扬鼓励,给予学生学习动力

“聪明”是指智力发达,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强,这一含义中遗传的因素多一些;“勤奋”是指不懈努力,说明有意志力,属非智力范畴。所以,在学生回答正确或思考出有意义的问题时,不会经常夸学生“聪明”,而是用“像样”、“完美”等学生感觉特别的字眼来鼓励。这样,学生在得到夸奖的同时,经常会被我新奇的用词所吸引。

6、针对问题委婉解决

课堂不可能一直都是安安静静,总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影响课堂纪律。这时,以往的教师会言辞激烈的加以训斥,不但打乱了课堂节奏,扰乱的正常的教学计划,有些不当的用词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会先提问出现问题的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如继续不安分,我会利用现今网络的流行语进行教育。即达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会使学生由于不接受的用词产生反感。而且不能针对性的对指定的一名学生,要有范围的泛指,这样犯错误的学生对上了号,但是在班级同学的面前老师也给留足了面子。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次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些要继续观察研究的地方,在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继续在课堂上,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及时给予学生以肯定并无意有意的提点学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还有一些较“顽固”的学生,在课堂依旧“我行我素”,对于这些学生,不单要增加对他们的注意力,还要寻找适合这些学生更为有效的方法加以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课题《如何使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

整体来讲是成功的。我多以平时实际的课堂教学及学生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一些效果。如我所授课班级的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能跟住老师的思路,跟着老师的节奏思考问题,演练习题。由于学生注意力回归到课堂上,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下问题的学生多了,问的问题也都开始有价值、有代表性。另外,一些学生由于注意力的集中,思考的问题都先于老师一步,能够带动课堂气氛,同时授课内容由于这些学生的带动,也显紧凑很多,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真可谓事半功倍。

第五篇:校外教育结题报告

《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高州市中小学德育培训学校《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组主持人: 题组成员: 课题主持人单位:

《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高州市中小学德育培训学校《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开展校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素质提升。一方面,社会发展表明一个人仅仅通过学校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各方面获取知识,培养多方面的技能,参加多方面的实践,锻炼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否则就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另一方面,现在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喜欢独处,缺少集体意识与团队意识,这对良好性格的养成和人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而校外教育有助于使他们从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群体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愉快地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开展校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适应社会。校外教育由于其教育目标明确,富有计划性,在社会教育系统中处在特别重要的位臵上。校外教育可以通过对无序的社会影响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科学的选择、过滤、强化、控制,以知识和技能启迪与训练的方式,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化解并渗透到知识技能、文化娱乐、生活情趣等各个领域,贯穿于家庭和孩子因志趣相同所组成的群体活动中,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逐步社会化的实践场所。

高州市中小学德育培训学校是一个专门的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自成立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在团结教育少年儿童中发挥了重要而又积极 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团队组织活动的时间、空间绝大部分是在校内,校外活动及组织力量却相对比较薄弱。而校内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又十分有限,同时,教员、学员与老师、学生的角色重复,影响了团队组织特色的发挥,制约了团队组织功能的落实。双休日及假期,团员在校外的时间每年长达160多天,如何把广大少年儿童组织起来,让他们参加更多的健康有益的活动,认真践行新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全国少工委提出:“要把社区作为拓展少年儿童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努力构筑少年儿童工作社会化的新格局。”这些重要指示使我们认识到:加强校外教育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让队员通过自主体验活动,了解国情,开阔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素质能力,贯彻新课程目标,是促进少年儿童工作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教育是当今教育的热点,焦点。如何适应当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大德育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建设既能拓展德育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空间,又是观察贯彻新课标精神的有效形式。利用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让今天在 “温室”中成长的青少年得到体验和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创新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观。

1、加强校外教育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形 成以学校为主体向校外辐射的团队教育格局。

2、加强校外教育基地的组织机构建设,促使校外教育基地参与团队工作的研究和管理,并通过组织队员参加校外教育基地的活动,探索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内容、新规律、新方法、新思路。

3、培养一支热爱团队教育工作,业务能力过硬的校外辅导员队伍。

4、通过校外基地的活动,队员观察、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学做社会小主人。

5、理论联系实际,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三、课题实验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通过引导队员,到校外教育基地参观、考察等实践体验活动,帮助队员增长知识,培养才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自主性原则

在校外教育基地活动中,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让队员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体验。

3、社会化原则

在校外教育基地活动中,最大程度地依托社区,充分挖掘和开发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辅导力量,体现团队教育的社会化。

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

紧密结合校内教育的内容开展校外教育基地活动,同时,努力提 高学校教育的效果,使校内、校外教育与活动有机地结合。

5、激励性原则

把争当小博士、小律师、志愿者活动,做为校外基地建设主要载体发挥团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此做为激励机制。

6、本土性原则

课题研究组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高州市本土资源为教育内容。从学校所处的城区地域环境出发,采集具有城区特色的、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不仅使师生萌发一种亲切感,愿意接受,而且和现成教科书上的带有共性的内容形成互补,同时有助于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四、实验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探讨和准备,本课题于2017年8月正式开始实验。研究两年多来,我们以“围绕实践基地在行动,提高青少年素质”为目标,逐步找到了团队工作社会化新的支撑点和生长点,找到了团队工作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勾画出了团队工作社会化的新格局。

(一)构建校外组织网络,创新校外组织形式:

我们认为:构建完善的校外团队组织网络、创新少年儿童校外组织形式是加强校外教育基地建设,发挥整体教育功能的前提,是开展校外团队活动的保证。所以,我们首先打破年级界限,成立中学少科院,下辖三个兴趣小组:防震减灾兴趣小组、三防知识兴趣小组、法律知识兴趣小组。逐步形成了与学校原有大、中、小队并列的“双轨”式组织形式。我们还根据校外基地各自不同的性质特点,分别建构不 同的团队组织形式。如:“科技团队”、“志愿者团队”、“小记者团队”“考察团队”等等;所有组织都做到有挂牌命名仪式,有专人负责、有活动,有考察报告和论文。

(二)构建校外活动网络,创新校外活动形式: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队员的年龄特点和爱好,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

1“模拟式”体验活动,培养了队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体验是队员内心活动,别人无法替代,作为教育者的责任是调动队员“体验学习”的积极性,让队员自觉地“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我们在校外基地开展的“一日交警”、“小导游团”、“小讲解团”、“小记者团”和“少年模拟法庭”等活动,这就是一种“模拟式”活动,通过这种“模拟式”体验活动的开展,队员们了解了各个劳动岗位的光荣和艰辛,创造的价值与快乐,了解了这些社会角色的意义及职业要求,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与情感基础。

2、“服务式”体验活动,培养了队员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居委会,既是广大居民的联络点,又是队员活动的“家”,那里来往人员多、交往广,队员的需求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每逢双休日,队员们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可以开展植树护绿、清洁公共场所,打扫楼道卫生、清理乱张贴,保护景点文物等各种活动。

如:“巧手小队”,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学做家庭厨师,学会用煤炉。不仅增长了技能,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父母的辛劳,实现了两代 人的心灵沟通,体会到自我服务,减轻父母负担的快乐。“助残献爱心” “手拉手”活动等,正是在这种情感的体验和交流之中,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懂得了爱是什么,怎样去关爱别人。又如:队员们利用双休日到派出所参观“戒毒图片展”,看到一张张由于吸毒而导致死亡的一系列家庭悲剧,队员们都流下了泪水,回校后,他们自发地搜集关于毒品危害的图片、文章,利用双休日在居委会办起了宣传栏,走街串巷散发宣传材料,队员们由这种实践→体验→实践的过程,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同时要让每一个人都受到教育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

3、通过“咨询式”体验活动,培养了队员的耐挫能力和健康心理。

目前,队员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商品社会里,他们面临众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他们的心理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为了培养队员自我调节能力,促进队员身心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心理健康咨询站”和“知心信箱”。同队员交流谈心,解决了他们的心理忧虑,同时还通过每周三的“知心话廊”和谐之声广播,进行集体辅导,使更多的队员受到了教育与疏导。学校定期举办心理专题讲座,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内容的主题活动,如《给你一片晴朗的天空》、《是对还是错》等,从而营造出人人追求健康心理的良好氛围。

(三)与各类争章相结合,努力构建校外教育基地的激励机制。

针对队员的心理特征,我们重视运用激励手段,把校外活动与“争章”紧密结合,激发了队员的主体参与和内心体验的积极性,根据校 外基地的特点和体验活动的内容,我们设置了“国防小卫士章”、“小导游章”、“小讲解员章”、“社会考察章”、“法制章”、“心理章”、“艺术章”等特色章目,并制定了争章细则,使他们在争章的同时,逐步将体验内化成品质,外显为行为,充分发挥了队员在体验活动中的娱乐性、积极性、创造性。

五、实验取得的初步成果

1、队员们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基地实践活动,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青年团员,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做好“四带头”、“四表率”作用,在活动中不断锻炼提升了自己,也擦亮了学校的德育品牌,取得丰硕成果。一年来,共开展校外志愿者活动8次,活动内容涉及文明创建、禁毒宣传、法制宣传、敬老尊老、绿化家园、健康生活等

2、提高团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校外教育基地的活动中,队员们有更广泛的接触社会的机会。我校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先后共培训了500多名志愿者,每到节假日他们会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服务等活动,他们到敬老院服务有十多次,打扫公共卫生二十余次。可以说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深受人们的好评,有一百多名志愿者被评为 “志愿者标兵”。并进行了德育基地揭牌仪式和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共有800多名新团员在德育基地进行了入团宣誓。不仅对广大团员进行了德育教育,也让他们体会到作为一名团员肩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大大提高队员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和队员干部工作管理的水平,队员们深深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学校的主人,也是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对社会、国家负责。

3、增强了团队学习的自觉性,使青少年养成刻苦勤奋学习的良好学风,另外着重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完善的智能结构。

六、课程的主要研究阶段

1、研究准备阶段:2017.7—2017.11主要任务:成立课题组;进行可行性论证;课题申报。

2、具体实施阶段:2017.11—2018.6主要任务: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研究活动,总结相应研究成果。

3、总结推广阶段:2018.6—2018.8主要任务:在第二阶段实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充实“校外教育” 成果,并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及经验。

七、推介的价值和措施

我们课题组的科普教育、德育教育已得到高州市乃至茂名市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市政府将已文件的形式把我校的科普教育推广到全市的各中小学,同时,省文明委将下文授予我校“第九届省级文明单位”,并要求我们把未成年人教育这块经验做法向全省推广。

八、结论

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大力支持下,我们课题组取得了以上显著 成绩,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以此而感到自豪,在取得成绩的面前,我们同时也反思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显得不足;

2、教师、家长对于我们的此项工作认识不高,在开展活动的同时,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给课题组带来了一定难度;

3、辅导员本身的知识建构需要进一步提升,需进一步外出学习考察来提升自己的素质;

4、社区及课题组涉及的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得到他们的支持、理解和参与。

下载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健康教育结题报告大全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结题报告 第四小学王淑艳 学校健康教育是整个健康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小学生心理......

    三生教育教学实践心得体会(五篇)

    三生教育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我校地处楚雄市边远山区的彝族集聚地——大过口乡,这是一个民风淳朴,风情独特,富于彝族文化特色的民族乡镇。人们热情好客,平和淳朴,热爱自然。但因文......

    三生教育实践教学大纲

    “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命 生存 生活》 课程代码: 学分:1学分 总学时:16学时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一、指导思想 《生命 生存 生活》教育实践教......

    三生教育实践总结

    “三生教育”实践总结 大地基中心小学:李德才 一、主要得失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了“三生教育”这个新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深刻......

    综合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负责人、执笔人 徐淑芳 一、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1、综合:一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综合实践 结题报告 (4000字)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五常市安家中心校王春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五常市安家中心校 王春宇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

    愉快教学结题报告

    《“快乐数学教学”的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我们坚持“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在教学改革的实......

    语文教学结题报告

    精选范文:语文教学结题报告(共2篇)柳州市北站路小学课题组执笔:曾海霞【内容提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