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电工程学院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修改稿)
坚定信念跟党走 服务中原经济区
——机电工程学院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为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践行科学发展观,鼓励广大青年学生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在实践中学党史、知党情、长才干。今年暑假,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我院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色,本着“尽其所能,发挥专长”的方针,广泛发动,择优选拔,共组建了以红色革命教育、追溯百年校史、党史党情宣讲、低碳环保宣传、科技服务“三农”、建功中原经济、关注社会热点,聚焦‘十二五’、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支教增智服务、义务社区之行等为主要内容的94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共有1000多名广大学生奔赴全省各地及省外部分地区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院为服务地共发放《科普知识手册》2000余册、科技光盘1000张以及惠农政策宣传页6000余份、技术服务农民3000多人次,切实帮助农民和当地政府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和两个文明发展,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由于效果突出,我院社会实践活动被《光明日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河南工人日报》、信阳市电视台、禹州市电视台、中国共青团、河南共青团、中国教育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媒体累计报道250多次,充分展示了我院大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团结奉献的精神面貌以及吃苦耐劳的可贵品质,为校、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回顾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行动及时
为确保我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我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成立了以院党总支书记赵民善为组长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全体院领导和各系系主任及骨干教师亲自带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新闻报道组、宣传组、后勤组、科技服务组,各组组员为学生党员及优秀学生干部。活动开始前,院团委书记王建忠老师专门对各团队负责人开展了“社会实践面对面”专场培训并邀请校团委郭战伟书记参加了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对今年的暑期实践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制定了有关实践活动的详细计划。同时,为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凡是组队参加社会实践的小分队,我们都配备了指导老师。活动期间,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佳、能源系教授刘圣勇等学院领导及各系系主任亲自带队,深入农村,指导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二、内容丰富,注重实效,成果显著
(一)重温红色经典,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爱国精神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紧跟党走,学习老前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以寻访老党员(老红军)、探寻革命遗迹、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红色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七一”建党节当天,我院学生党员自发组建了“欢庆建党九十周年,感恩农大百年功臣”社会实践服务团,由团委老师带队来到我校老干部活动中心,同我校老干部党员共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老功臣们带去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及义务家电维修服务,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建党九十周年献礼,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赞扬。此外,我院还组建了“参观《领航中国》图片展,歌颂90年盛世华章”、“参观《圣地西藏》主题展,感悟60年沧桑巨变”、“走访老红军学习红色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精神”“红领巾心向党——红色支教团”、“有奖问答忙,学习党史热”等多支实践团队,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庆祝建党90年的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加深了对党史、党情的了解,感悟了九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沧桑巨变,使同学们更加坚定了永跟党走的信念。
(二)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个人优势,真情奉献社区
结合专业优势,今年暑假我院组建了一支由30余名学生干部组成的“进社区,献真情”志愿服务团,深入郑州市“风和日丽”小区等10余个社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义务维修和武术表演等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社区义务服务活动兼实用性和趣味性,吸引了许多社区居民,入户上门义务维修,极大的方便了社区居民,特别是给那些年龄大行动不便、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送去了温暖,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活动,共为社区居民维修电脑、电视机、电风扇、台灯、洗衣机等家电300余件,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同学们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受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此外,我院还精心挑选多才多艺的学生党员,认真编排节目,开展了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观看到精彩的文艺表演,用实际行动贯彻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拓展群众型精神文明活动创建”精神,为增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社区服务居民的同时,服务团还为大家带去了精彩的政策法规宣讲。由于效果突出,活动受到《河南商报》、《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东方今报》及“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为农大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追溯百年校史,感恩母校培育,共庆母校华诞
值此母校百年校庆来临之际,我院积极组织5支学生记者参访团,分赴郑州、周口等地采访优秀校友,感悟大批优秀校友的成长奋斗经历,拓宽自己成长成才视野。此外,为紧跟学校发展步伐,为母校百年华诞献礼,学院精心组织了一支由团委老师带队的“百年办学之路寻访团”赶赴洛阳嵩县、栾川县,探寻农大百年变迁。实践队以寻访和实地参观为主要方式,寻访旧址遗迹,采访当地老人,搜集故事,再现出百年农大抗日期间在洛阳的办学历程和光辉校史。为配合我院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还精心组织了由50名学生组成的11支招生宣传团,分赴郑州各郊县进行为期六天的招生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宣传农大的辉煌成就,提高母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创建一流农大做出了贡献。
(四)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农村,勇担历史责任
依附工科特点和专业优势,我院精心组织了由院领导及专家教授亲自带队的科技兴农服务团。其中,由团委王建忠书记和博士生导师刘圣勇教授带领的大学生科技兴农服务团在新郑市郭店镇,通过举办沼气使用讲座、分发科普资料、义务维修家电、深入农户指导沼气使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广大农民传授科技知识、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新郑市绿田蔬菜专业合作社,由我院刘圣勇教授、胡建军博士、岳建芝博士亲自指导的 “猪-沼-菜”三位一体的生态种植新模式发展无公害蔬菜获得成功,为当地村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光明日报》报道。暑假期间,我院的科技兴农服务团在送科技下乡活动中,共发放科技光盘1000多张,发放《农用科普知识手册》2000多本,实现科技指导的图、文、像、声的全方位服务,其中郭店镇科技兴农服务团多次受到了《光明日报》、《河南科技报》、《河南工人日报》及人民网等多家重要媒体争相报道。
(五)聚焦‘十二五’,关注社会热点,建功中原发展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入领会两会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我院精心组织了多支服务团队,通过开展宣传、调研和志愿服务活动,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贡献力量。在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徐佳和团委老师的带领下,有九名学生组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团,来到了新乡市刘庄村,受到了当地领导的热情接待。在刘庄村,队员们参观了史来贺纪念馆,回顾了刘庄人开创新生活的奋斗历程,见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参观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史来贺等老一辈艰苦奋斗作风,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此外,我院还组建了“文明出行我先行”志愿服服务团,来到郑州市交通要道,协助交警疏导交通;组建了“畅想绿色,感知低碳”赶赴郑州市人民公园等公共场所,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宣讲等方式宣传低碳环保知识并志愿清扫公共场所垃圾、擦拭公共标志牌。由于效果显著,这些活动分别受到了《河南科技报》、中国共青团网站、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的报道,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六)传播知识火种,锻造如火青春,心系农村教育
关注老区儿童,心系农村教育,始终是我院社会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次暑期实践我院共组建12支义务支教服务团,赴禹州、洛阳等地紧密结合建党90周年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关爱留守儿童”、“学生素质拓展”以及“书法传承”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其中赴禹州市褚河乡岗唐村义务支教服务团,在当地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支教活动。队员们紧紧围绕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传承这个主题,开设了武术、书法等课程,通过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走进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温暖了他们,这一活动受到了禹州电视台的特别报道。在洛阳伊川支教的“阳光筑梦”团队成员,千万百计为山区的孩子们筹集了价值2000多元的文具,以实际行动支援了山村教育。今年暑假的支教活动中,队员们深入基层,关心弱势群体,关心国家的教育事业,不仅给孩子们传授了知识,而且教会了孩子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乐观地进行学习,同时自己在实践中磨炼了意志,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
(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实效与宣传相统一,共收累累硕果 我院通过完善机制、创新形式、点面结合等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条不紊,达到了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能力的目的。院团委和各实践服务团队还积极通过实践服务活动开展对内对外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学校实践活动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光明日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河南工人日报》、中国共青团、河南共青团、中国教育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媒体累计报道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50多次,校园网主页、校团讯报道22次,充分展示了我院大学生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和服务“三农”的可贵品质。
三、认真总结,不断探索,再创新高
花开花落,四季轮回,虽然实践的时间短暂,但是却令人记忆难忘,受益终身。为进一步宣传实践效果,展示机电风采,我们在开学之初特别是在新生报到之际,我院及时收交了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实践总结材料,并在新学期第一周开展了以“暑期归来话实践”的主题班会。同时把社会实践的成果在全院进行展示,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机电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以及理论运用、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风貌。纵观今年我院在社会实践方面的工作,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不断加强的方面:一是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突出专业化、个性化。二是树立活动品牌意识,服务基地化、精品化。三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抓好战略化、制度化。拓宽渠道,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只有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才能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最有效的长期平台。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但社会实践给我院学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他们走出了校园的象牙塔,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检验知识,锻炼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通过勤奋学习和投身实践,广大青年学生必能为创建一流农大贡献力量,必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将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第二篇: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为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的回信精神以及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在201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启动仪式安排,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90周年,以青春和智慧服务“十二五”规划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我校于今年6月到8月开展以“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为主题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共组织数支省级、校级重点服务团队和2000余名大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建党九十周年理论及成就宣讲、气象防灾减灾、环保节能、调查研究、家电维修、乐器普及、科技支农、支教扫盲、文艺演出等活动。
同时,为支援我省灾后重建工作,我校还特别选派5支队伍,走进美好新家园,服务灾后重建地区,为推动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校万余名同学还将利用假期返乡时机在全国各地开展“百题万人大调研”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开展的活动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新华网、搜狐网、国际在线、山西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四川三农新闻网等多家知名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我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阵地化的活动体系,呈现出社会实践活动参与面广、特色鲜明、机制成熟、成效显著的特点,取得了服务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和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双丰收。
我校大学生继承光荣传统、不负众望,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践行“爱心、责任、行动”的校风,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增长才干!
§ 各队活动情况小结
党史宣讲
我校组织多支“三下乡”实践服务团队到广元、重庆、江油等地开展了以“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党史宣讲系列活动。
志愿者们在人流量集中的路口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宣传,面对面地为当地群众提供党团知识、政策咨询服务,讲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条件和政治意义,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志愿者们还深入走访各级政府部门,为他们赠送党史宣讲书籍。促使干部职工进一步了解党史和党建知识,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增强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对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产生积极影响。加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的认识,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走进美好新家园
7月15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走进‘5.12’地震美好新家园”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奔赴四川省广元、江油、北川等重灾区开始了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深入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回顾三年前的灾难,见证了灾后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真切感受了灾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出艰难困境的喜悦之情。
在此次活动中,志愿者深入学校、景区、地震遗址、农户新居,采访普通群众、创业青年、学校师生、政府官员等,记录灾区的人和事,以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材料,近距离、全方位地了解灾区灾后重建的最新情况。深切感受三年前地震的惨烈和三年后灾区人民的美好生活,切身体会灾后重建的伟大奇迹和四川人民的感恩情怀。
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整整三年,志愿者们用心去观察、见证、感受、记录三年来灾区的每一点发展变化;用心去领悟、思考这种发展的背后蕴含着的深层次原因;用心去传播、分享,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四川灾区的发展变化,传播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激发同学们更好地刻苦学习,投身未来的国家建设。
追寻红色足迹
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7月下旬,我校多支“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奔赴重庆、江油、旺苍、凉山州等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的活动。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冕宁县长征革命纪念馆、红星广场、江油革命烈士陵园、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旺苍中国红军城这些旧址,让我们明白书上读来的历史,终究不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那样鲜活、饱满、感人。
志愿者以虔诚的心走进党史事件纪念地,追寻一路,感动一路,为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历史所震撼,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伟业而骄傲。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陈列着朱德同志在辛亥革命、云南起义、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时期的生平事迹及文物,展示给我们朱德元帅伟大的一生。冕宁县长征革命纪念馆、红星广场革命先烈的壮烈与伟大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江油革命烈士陵园、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 沿着英雄足迹,缅怀先烈英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旺苍中国红军城里面,看着这座气势恢宏的革命老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后期首府,想象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运筹帷幄,挥师作战„„
参观红革命教育基地,回忆党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明确肩负的历史史命。
“追寻红色足迹”,是一次红色之旅,也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深受革命传统教育之旅。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
由中国气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共同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华风气象影视集团牵头承办的“2011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在北川县正式启动。活动的主题是:“共同应对气象灾害,提高防灾避险能力”。全国有气象及其相关专业的10所高校积极响应,2000余名经过防灾减灾专业培训的师生分成了200个分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在为期一个月的宣传工作中,志愿者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特点,采取互动游戏、科普短片播放、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到农村、学校、厂矿、社区向广大群众宣传暴雨、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等各种气象灾害及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深入农村,调查群众的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向当地气象信息员、大学生村官了解了各种极端气候事件给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对中小学校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制定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充分掌握了中小学的气象知识普及情况;深入厂矿企业,通过选择因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典型案例对企业负责人和工人进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进入当地行政、事业单位,向各级领导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由我校等单位牵头承办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已成功开展三届,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工作成果,对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公众防灾避灾、自救互救水平,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福祉安康,以及增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信息下乡
为积极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下乡活动号召,增强农民信息知识水平,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四川省信息办、四川省教育厅、共青团四川省委共同组织开展了全省“信息下乡”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参与活动实施。活动主要对省内16个市州的382个乡镇政府领导、镇乡工作人员、乡镇中小企业主、卫生院医务人员、镇村教师、学生、村长、支书、村官、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技人员等进行信息化培训。
我校师生共计80余名志愿者分组赴遂宁、乐山、南充、宜宾、达州、广安、雅安、巴中等8个市州的200多个乡镇,针对乡镇工作人员、乡镇企业主、卫生院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农技人员等展开各种电脑基本技能培训、农村信息化应用培训以及3G基础知识及适用应用培训。
此次活动以“政府搭平台,学生受锻炼,农民得实惠,城乡共发展”为宗旨,以“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通过大学生送培训下乡,开展了适宜农村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技术和业务培训,为农村基层培养了一批具有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应用能力,特别是掌握信息终端操作使用技能的信息化标兵,通过标兵发挥对周边农户的示范、带头作用,进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全省广大农户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确保了信息化助力“强农富农”战略实施。
爱心一堂课支教
“王老吉·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一堂课支教活动,其主旨是让学生将爱心传递到贫困山区,并影响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助学。活动倡导“人人公益、全民助学”的理念,带动更多爱心人士支持并参与公益助学,传递爱心。
“启航梦想”支教团队是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主要干部组成,熟悉活动流程,具有良好的大局观,具备爱心、责任、行动、奉献的精神,以及高效率高质量的做事风格。此次支教活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星火“支教团队是由成都信息工程青年志愿者协会干部组成,具备爱心、责任、奉献、的志愿者精神以及多次志愿者活动的经验。
1.课堂支教:
课堂支教主要有体育、英语、音乐、美术等科目。志愿者通过准备系统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进行了课程教学,结合小游戏、诗歌朗诵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支教取得明显效果。
2.课外实践:
课外支教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另外,志愿者还设计了一些考验团队协作能力的室外游戏,提高了学生们的团结协作意识。
3.行为支教:
志愿者走访了解了当地的单亲儿童和孤儿,给予了他们关注和关爱。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聊天、写纸条等形式关心学生,通过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用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教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梦想和为未来生活努力的动力和信心。抹去他们心中残缺的一段阴影。
在此次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中,队员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当地的小学生获知了更多的课堂文化知识,宣传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爱心、责任、行动、奉献的精神,让我校志愿者的优秀传统播散四方。活动也受到了当地旺苍电视台的多次报道以及广元晚报的关注。通过此次支教活动,我校志愿者感触颇深,深刻的意识到灾区教育的重要性,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作为当代与时俱进的大学生,作为当代先进文化的受益者,我们有责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地区发展教育。这也使志愿者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光荣与骄傲,使命和荣誉。
环保世纪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我省生态文明水平,不断优化我省“两个加快”的发展环境,由四川省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共青团四川省委倡议的“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川内各高校陆续展开。
7月15日上午,“环保世纪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环保志愿小分队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出征。本支环保志愿小分队是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10名学生会干部组成,前往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进行为期10天的环保宣传和调研活动。
志愿者围绕“环保世纪行 青年在行动”的主题,积极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中。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环保知识宣讲活动。志愿者通过散发宣传单、讲解环保小常识、环保小调查、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并面对面地为群众提供环保知识、法律咨询等服务。在当地团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志愿者走访了环保局、水务局等机关单位调研当地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源水质状况,积极推广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进典型,着力提高民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服务我省“两个加快”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在7月22号晚,志愿者在旺苍滨江广场开展了“环保宣传万人签名”活动,并得到当地广播电视台等宣传媒体的支持,将“爱护环境,注重环保”的意识进一步传播,呼吁更多的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创建和谐美好新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廉政文化进社区
廉政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重要精神食粮。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写入党章的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第十七届中央纪检委第二次全会精神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大力弘扬廉政文化,传播廉洁理念、弘扬新风正气、全面推进反腐倡廉。
2011年7月15日至2011年7月25日,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纪检市办公室、校团委组织的10名志愿者赴广元市旺苍县开展了“廉政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活动包括:设立廉政书角、开展廉政知识小课堂、举行廉政知识问答、开展廉政知识座谈会、廉政文化宣传活动等,活动举行的效果明显,获得当地社区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为廉政建设的深入实施,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科普志愿者进社区
为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熏陶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此次活动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科普志愿者进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志愿者,青年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为社区居民服务。
我校志愿者秉承“科学服务社会”的活动宗旨,帮助居民义务维修家电,为居民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在居民社区摆放宣传展板宣传科普知识,分发宣传手册并面对面向居民讲解科普知识。
本次活动由我校学生计算机协会、学生心晴协会、学生摄影协会、学生卫生保健协会、学生电子爱好者协会共同承办,本次科普进社区,提高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充实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和校外文化生活。服务群众,服务社区,服务基层,吸引和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挂职锻炼
本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挂职锻炼”活动于7-8月开展。我校多名学生干部分别到武侯区、龙泉驿区、及其辖区进行实习锻炼。
实习单位包括有龙泉驿区大面街道、柏合镇、茶店镇、山泉镇、团区委、区少年宫,武侯区成都八益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簇锦街道办事处、双楠街道办事处、区文体旅游局、武侯区图书馆办公室。实习工作涉及关爱留守儿童,党政办、拆迁办、统筹办、办公室、少年宫日常事务等多个方面。
大学生利用暑期空余时间进行挂职锻炼,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提前接触社会为自己将来踏足社会添加筹码,积极为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彰显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新时代大学生的吃苦肯干,勤劳朴实的良好风貌。
§ 校级重点团队实践活动特点
一、创新性
项目有别于现行的做法或模式,以探索性的方式针对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或需求开展活动,并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经过旺苍县“体育文化”调查,我们发现,当地群众存在主要问题:
贫困山区家庭及小学生经济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体育设施匮乏,没有县级以下的体育组织、有组织的群众体育活动也基本上没有开展 山区人民对“全民运动”的意识淡薄,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很有限
留守儿童孤单寂寞,忧柔无助,自卑闭锁,认识模糊,烦恼困惑时不愿与人交流 少数学生学习生活基础教育十分薄弱
提出建议:
该地区的同学需要一些正规的体育训练来改变他们的体质与思想。
需要一场针对小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心理讲座,来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心理,与家长的关系。
该地区需要对外招商引资,创建新的经济模式,促进经济发展。
学校需要大量的基础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以及专业的体育教育人才;民间需要体育组织的建立。
当地人民需要基本的体育知识普及,体育兴趣的培养。 留守的儿童需要特别的心理关注,需要一对一的长期帮扶。
二、自主性
由项目团队自行设计、自主实施。前期通过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构思,写出活动框架和活动策划,然后反复修改反复斟酌。在实施阶段也是以团队自主性为先,踏实做事。
自主选题,驻点调研。小分队根据活动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要求,结合当地生态现状,自主选题进行驻点调研,做到选题贴近生活,符合实际,所作调研报告具有参考价值。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地缘、人缘优势,把“环保世纪行”活动与大学生服务我省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扩大活动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三、合理性与可行性
团队优势和队员能力评估:
团队人员都是大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均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团队整体能力起步高。团队来自团学组织。经常有集体配合的经验。默契团结程度相当好。以前的班级活动。校级活动都有组织经历。相对于临时的组合队伍。有很大的执行统一优势。团队人员的对内对外沟通交流能力很好。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地区、省份。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教育背景,讨论解决问题具有多视角性。成员之间能力各有所长,团队之间具有能力互补优势,每人都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能够很好的解决项目执行期间的各种问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强。且具有很强的预警能力,可以有效地较少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阻力与各种社会摩擦。
团队里有项目执行地区的人。对执行现场十分熟悉,团队人员多数其实就来自项目背景地区。对项目有深刻的理解。设身处地的做事。可以提高执行效率。
团队中有队员父母在当地从事教育工作,能为我们活动开展提供一些帮助。已与当地团县委协商,食宿能够节省开支。
联系好当地学校,校方愿意配合志愿者随时开展活动。
四、示范性
项目的预期投入、产出和成果清晰,可行性比较强,内容丰富,成果突出明显,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和推广性。
项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广到其他地区,引起社会或政府有关部门关注。通过本次支教活动,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向当地群众,特别是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知识的重要性。结合地区实际,举行一些活动,提高群众关注教育的意识。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小学教育,关心其他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让他们也感受到社会主义家庭的温暖,增强其奋斗拼搏的精神和为国家建设西部开发做贡献的斗志,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五、最优化 受益程度 对于受益方的改变: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老师的教学模式、概念。提高学校的教学环境。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当地的小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堂文化形式,丰富当地校园文化;与此同时传播志愿者精神,宣传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爱心、责任、行动、奉献的精神,让我校志愿者的优秀传统播散四方。
项目的社会意义:
使更多的社会目光关注到小学的教学环境与设施,使社会各界可以更真实的看到山区教育的现状。通过本次活动,唤起社会对非特困地区孩子的关注,为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扩大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公益
可持续
经过这几天的支教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小学生存在的许多问题,各种教学资源的缺乏以及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更多热心人士来帮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当尽力来帮助他们。我们也学到了艰苦朴素的作风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以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该地区经济落后需要对外招商引资,创建新的经济模式,促进经济发展。 学校需要大量的基础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以及专业的体育教育人才; 留守的儿童需要特别的心理关注,需要一对一的长期帮扶; 各民族之间需要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六、调查分析细致
对小学体育设施现状的调查
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协商落实一项中西部阳光体育运动器材资助计划,第一批投入10亿元,推出一批适于农村中小学生锻炼的体育器材,配送给中西部18个省份,并在全国大中小型学校范围内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时隔三年,偏远山区的体育设施现状如何;学生使用情况怎样?本组成员就旺苍县的小学体育设施现状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学都有一定的体育设施在不大的操场上散落着,如乒乓球台、跑道、简易的球框、单杠,但是很多都破损严重!还有很多学校连乒乓球台都没有只有很小的一块地方供学生们玩耍。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 1)体育设施多为以前兴建 2)体育设施损耗大
3)学校可能撤并没再投入 4)体育经费没立项,没保障 5)体育器材消耗大经费有限
问题分析:
大多数家长对全民运动意识淡薄,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很有限,而这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孩子对体育知识的了解; 学生体育意识薄弱、知识欠缺; 学校的设施配备缺乏,师资力量薄弱; 生活中基本没有体育设备可供学生使用
目前在县级以下的体育组织没有、体育设施也几乎是空白、有组织的群众体育活动也基本上没有开展。但调查发现:一些拥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农民经常邀请周边特别是左右邻舍的人进行交流和比赛。这表明农村群众体育组织的诞生、体育设施的构建及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任处于萌芽状态。
七、实践活动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党和青年的关系,高度肯定青年在党的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指出了青年对于党和国家未来的重要性,并对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建功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实践成才的大课堂,是广大青年大学生传播现代文明,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典型,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增长才干。传播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爱心、责任、行动、奉献”的精神。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实践成才的大课堂,是广大青年大学生传播现代文明,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深受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欢迎的品牌教育服务活动。
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阵地化的活动体系,呈现出社会实践活动参与面广、特色鲜明、机制成熟、成效显著的特点,取得了服务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和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双丰收。社会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青年学生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才能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全面发展,只有把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我们的志愿者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祖国无限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取得新的进步和提高,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九十周年。
我们用行动诠释 “人人公益、全民助学”理念,充分发挥队员的优势,使当地的小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堂文化形式,通过支教活动丰富孩子的暑期生活,带给孩子新鲜别样的假期,丰富当地校园文化;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在中小学的普及;与此同时传播志愿者精神,宣传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爱心、责任、行动、奉献”的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公益。并且在旺苍县嘉川镇,滨江广场,玉龙广场等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倡导大家关注教育,关注环保等社会问题。志愿者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生动详细的宣传讲解感染了一大批人民群众。
在我们的充分准备下,教学等各项工作一直在循序有序的进行着,我们在教学过程克服了种种困难,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发扬我校一贯坚持的的志愿者精神,支教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这短短的十天时间里,我们的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我们再苦再累,都觉得一切都值得。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竭尽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好更优的课程,也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和认可,当然,同学们也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和感动。
通过此次支教活动使我们志愿者的队伍感触颇深,我们深深的意识到灾区教育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感受到了更多的人间真情。作为当代与时俱进的大学生,作为当代先进文化的受益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地区发展教育。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光荣与骄傲,使命和荣誉。经过此次活动,我们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志愿者更加清楚了自己的使命,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第三篇:信息工程学院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科技普及,智力支乡,实践自我,服务社会
——信息工程学院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在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信息工程学院认真按
照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1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深入贯彻我校第十三次团代会的有关精神,强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技普及,智力支乡,实践自我,服务社会”为主题,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学生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文明新村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建功立业,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重要作用。
实践表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学生受教
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有效载体,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现将本次活动的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筹划——用爱心作铺垫
1、认真组团: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
牌活动,学院积极的为这次暑期“三下乡”做准备,在六月初对这次活动通过学院通知、制作宣传栏、在各班团组织生活活动中宣传等方式召集学生积极响应学院有关组织的号召,有100多名学生申请参加2010暑期“三下乡”活动。经过严格的筛选,层层选拔,我院团委组
织了一支由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质强的两名教师和13名各专业精英及优秀青年志愿者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团队由我院团委副书记栗宁带队,学生团委副书记王子林为团队队长。为了便于管理与安排,服务队共分为了4个小组开展工作,分别为“现场摄影PS照片制作服务组”、“农村计算机使用普及情况调查组”、“计算机基础知识资料宣传组”与“计算机简单故障免费维修组”。我们明确了这次下乡的目的和任务,根据活动计划和各人专业技能与所学知识,合理安排人员,对各个小组的各项工作都做出了明确分工。各项活动都有具体人员负责,并做好检查督促,确保活动质量,责任到人。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人以及关心此次活动的人都付出了许多努力。
2、做好联系工作。在6月26日前,我院社会实践服务队负责人通过电话多次与卫辉县刘全庄有关村领导商谈了“三下乡”的各项活动事宜,确定了服务项目和服务时间。通过联系工作,做到在服务队到达服务所在地之前,同学们对当地的情况都能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以后的活动能及时有效地开展。
3、组织服务队的同学整理、印制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宣传资料。资料的内容尽量全面、完整、有效。主要包括照片PS处理的简单技巧介绍、农村计算机使用普及情况调查表、计算机实用基础知识宣传页、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等方面。
4、由于学校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学院为下乡服务队划拨了“三下乡”活动专款,在经费上给予了保障。除基本活动宣传服务物料和人身保险以外,更以现场摄影PS照片制作为亮点,让同学们能有条件
在踏实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作出新的成果,让村民亲身感受计算机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美好。
5、活动前我们院团委还专门针对参与活动人员召开了准备会议,对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培训与指导,提高了同学们的服务技能。“培训”是“三下乡”之前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从人员选定的那一刻起,形形色色的培训就接踵而来,为让“三下乡”活动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队员们大量学习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文件、政策和相关专家的见解,而如何入户调研,如何发现和思考农村的问题,也成了队员们嘴边冷不丁边冒出的话题。在热心的专业老师讲解和社团有下乡经验的同学的指导帮助下,到出发之前大家对于农村当前的各种情况和农村调研方法和技巧都有了很深刻的了解。除此之外,为了增强团队精神,出去之后树立团队形象,队员们还得常常集中在一起学习一些“支农”的歌曲,为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还组织了人员进行医疗急救方面的培训,甚至到出发的前一天,院领导还给大家进行了一次关于安全的培训。
6、最后,我们根据学校和院领导的要求,经过认真细致的准备,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认真做好了有关工作的各项准备。
二、高效配合开展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科技服务
2010年7月4日上午7:30,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计算机信息支农团踏上了征程。主要进行四个方面的活动:
1、现场摄影PS照片制作服务组。由我院教育技术专业和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组成的现场摄影PS照片制作服务组深受当地村民欢迎,志愿者用相机采集电子数码照片,现场根据村民喜好,用PS软件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主题背景或相框,并当即打印出高质量的彩色照片。当一位老人看到自己站在海边的英姿时,热泪盈眶地说:我想我这一辈子也到不了海边了,今天终于到了,还留了影呢,谢谢乖们。此情此景,让同学们备受欢心和鼓舞。摄影小组不仅给村民带来了计算机科技的亲身体验,而且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赞誉,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基础。
2、农村计算机使用普及情况调查组。该小组选拔的是我院信息工程专业的在院团委学生会宣传部的主要学生干部,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在宣传沟通、与人交流方面有特长。本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农村计算机使用普及情况进行现场或上门抽样调查,调查标准尽量做到每户一人,使调查结果科学有效。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有家庭电脑、若无电脑您打算什么时间买什么价位的电脑、家庭电脑的日常用途、家庭电脑的常见故障、若出现故障自己维修还是找专业人员维修等内容,由学生口述询问并笔录。除此之外,该小组还发放有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和新农村建设的卓越成绩的相关信息材料,帮助村民回忆总结近些年来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勤劳奋进中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过程,使村民倍感欣慰和希望。
3、计算机基础知识资料宣传组。该小组由我院团委学生会实践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学生干部组成,发放有关计算机日常维
护与常见故障的排查和检修的宣传页,耐心认真、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村民对计算机的使用和维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电脑防网络病毒及杀毒软件的正确使用做了深入讲解。村民们说,这张材料确实实用,好用,谢谢喽。看着村民们感激的笑容,同学们突然感觉前些天的培训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讲解过程中如果遇到有村民家庭电脑出现故障,他们会及时联系计算机维修小组,对村民进行免费检修。
4、计算机简单故障免费维修组。小组队员由我院选拔的实践能力很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组成,配备维修电脑的常用设备。一般电脑硬件出现不可挽回损坏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只要经过细致检修和精心调试,一般村民的电脑都能修好。若遇到硬件损伤,维修组成员就建议村民该如何选配适合自己机型的物美价廉的硬件。本次计算机维修组共维修电脑6台,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四个小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虽然本次参与社会实践的志愿者并不是很多,但有了前期严格的培训和紧密的沟通,并没有出现人手不够用的情况。同学们虽然辛苦,但当看到村民的感激之情,大家都表示还是很值得的。
三、尾声——关注农村,我们的路还很长
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众多关注,既展现了我校学子的风采,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关注农村。
在2010年信工学院“三下乡”活动中,我们拿出了我们的热情,拿出了我们对农村的眷念,关切和深爱,把我们掌握的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我们的精神风貌带到了农村。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以不同的方式把
它们送给农家,送给农民。我们不敢说我们的努力能让农村大变样,但至少我们尽力了,我们正在一点一点的改变着农村的面貌。在2010年的夏日里我们实实在在的在“支农”的路上走过,我们没有为自己留下遗憾……
“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中必将会碰到种种困难,改革触及到的深层次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和问题,触及到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的问题,难度都是空前的,需要我们全体人民来献策献力,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与科学迅速发展。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拥有社会知识和文化的最前沿者的优势,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肩负起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由于条件的限制,可能我们做得很有限,但是我们必须去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因为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的完善自己,因为我们是时代的先锋,因为我们的呼吁将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的农村、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农民!
“三下乡”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广大的大学生们,我们的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支农团成员们将一如既往的关注“三农”,它的路会是漫长而深刻的……
信息工程学院团委2010年7月5日
第四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0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今年暑期,为切实响应校团委的号召,我院围绕“关心百姓生计,共建和谐农村”这一主题,牢记服务和成长的宗旨,秉承“实践、实干、实效”的三实理念,本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与外国语学院、成职教学院共同组建“青年志愿者”,赴沾益县盘江镇松林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前期准备:精心组织,缜密规划
一、筹备
首先,暑假“三下乡”活动的筹备工作是在每年7月份就开始的,7月份,我院成功开展了一次“三下乡”的交流会,并邀请往年参加“三下乡”的队员参与,交流一些过往经验,以及讨论一些工作创想,主要是希望对以往的下乡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吸收一些对下乡有帮助的创想,丰富下乡内容,为今年的三下乡工作打下良好开端。
二、联系实践地、申请审批
6月初-7月,我院开始发动身边同学,联系各个可以联系的下乡地点,在与实践地联系的时候强调:1.要让对方知道我们“三下乡”
活动的性质,是学生自愿参与服务的,并不是学校硬性规定的任务。2.要让对方清楚我们“三下乡”的活动内容,是积极向上的,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同时我们还进行下乡活动的策划,商量下乡具体的事项,最后我们确定了下乡地点——沾益县盘江松林。
三、挑选队员、明确分工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暑假开展的,但却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学生的积极响应。早在6月份,我院就已经在开始为三下乡进行宣传,并组织学生积极报名。6月底,我院进行了一轮面试会来挑选队员,最终确定8位同学和我们的团总支副书记邓吉飞老师一同参加此次实践活动。并对8名同学进行了科学明确的分工,其中又细分为家电维修小组、支教小组、宣传小组等,让每个参与的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然后由队员们一起设计,最终挑选、确定下乡使用方案,调研组负责把下乡所须的调研材料准备好,采购组负责采集所需物品。总的来说,今年“三下乡”前期我们做足了充分的准备,队员们整装待发。
下乡期间: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院与其他两个学院于7月X号包车出发,参观了玉林红色革命基地,进行爱国教育活动,并与当地环卫工人共同举行趣味拔河比赛。之后,深入松林教育基地、农业基地及当地村庄,结合我院物理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点,开展了家电维修、社会调查、爱心支教、科普知识宣传、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热情为百姓服务的同时,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确实做到周本贞院长所提出的要求:一要把社会实践当成接受社会教育的大课堂,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的过程中尽显青年学子靓丽的青春风采。
二要带着专业技能去下乡,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活动中树立建功立业的成才志向。三要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以实际行动展现曲师学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现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四要贴近基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竭力服务群众,在学习实践中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这次下乡活动其间,各实践地都十分欢迎我们学院学生到贵地进行社会实践,地方学校、政府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鼓励与帮助,使我们的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下乡回来:收获颇丰、展望未来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 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今年是我院第一次联合其他学院共同组建服务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这一次的三下乡社会暑期实践活动,时间只有在这匆匆的X天里,但却感受到志愿者工作的真正意义,虽然下乡非常匆忙,但是队员们与老百姓之情的浓烈却缓缓的传到他们彼此的未来甚至永远,给他们留下的回忆是如此美好。每一个队员都当上了老师,都积累了做老师的经验;当上了村民,深深体会了三农问题。整个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方面活动得到了我院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师的科学安排下,活动的社会效应较好,受到了当地居民、村民的一致欢迎,志愿者们用青春的微笑、辛勤的汗水和真诚的服务赢得了他们的充分赞誉。此外,我校校园网对本次活动也进行了新闻报道。队员们感悟颇多,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接触了农村,了解了农村,服务了农村,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
返回学校后,我院开展了细致周密的总结活动。举行了活动总结评比汇报会,根据评比汇报会的结果,表彰了一批先进个人。使整个活动有始有终,圆满顺利结束。
第五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青年学子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砥砺品格的重要途径。在数科院分团委副书记胡芸老师的指导下,经过“N次方”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2011年数科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的表现得到了当地领导及群众的一致好评,我们举办的活动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我们的特色活动“温暖同行献爱心,数学益智游园会”活动上了广西新闻网、玉林教育网、博白网、玉林日报等。虽然,我们没有举办轰轰烈烈的大型活动,但是,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紧扣“永远跟党走,温暖同行献爱心”的活动主题,抓住“关注农民工留守子女”这一主线,确确实实为当地人民做了一两件有意义的实事。同时,我们队员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才干。
然而,开展此次活动,并不是一马平川的。从活动的策划到活动的结束,整个过程都困难重重,曲折不平。
在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各种开会、培训接踵而至,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前期准备工作都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而当时正值紧张的期末考试复习阶段,时间非常紧迫。这时候,考试与工作,似乎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如何处理才能鱼和熊掌兼得呢,这是我们遇到困难的第一关。然而,时间是挤出来的,工作可以集合多方面人力资源。那时候,为开会和培训而奔波在长岗、明秀两个校区,捧着书等公车、在公车上打瞌睡、爬铁门、晚上三四点还在做活动方案……经过努力,我们的方案得到了校团委领导的好评,虽然辛苦,但很值得,这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从队员见面会及第一次下乡动员会来看,队员包括部分负责人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可能大家还在忙于考试,没有把心思放下乡活动上。另外,在活动准备的后期阶段,由于校领导对今年的下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进行队员裁减、整合等调整。要对已经挑选上来的队员进行裁减,这是一件很不简单的工作。我们既要考虑队员在考试阶段的情绪,尽量做到不影响其考试,又要及时传达我们的裁员信息,以便他们及时调整暑期计划。为此,我们只能一一打电话联系,向他们解释原因并做相应的思想工作。活动的最后方案及队员确定下来后,我们针对积极性不高这一点采取了分小组,安排分块负责人这一措施,并召开负责人会议,从负责人起做到提高对下乡活动的积极性,很快,各项准备工作有序开展。在联系车辆方面,一开始,在交通工具及价钱方面,队员不能形成统一意见,因此没有及时确定车辆,后面发现下乡出发前后几天,南宁各大交通公司业务繁忙,几乎不可能联系包车。如果乘坐火车,由于中途转车次数较多,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同时也极不方便。离出发日期只有两天,车辆还没有确定下来。我们的负责人李x锲而不舍地与交通公司联系,对方根据我们的情况勉强答应给我们包车,前提是出发日期推迟一天。困难还不止这些。在准备阶段的最后关头,某位队员由于身体出了状况不能下乡,而她在下乡所担任的工作是扼要的。后来有位合适的人选可以代替这位同学,但是,由于下乡队员的信息特别是队员人身保险已经确定,要更换队员,那不是说换就换的。在大家都觉得不可能争取到这一名额的情况下,我们的几个队员仍然不放弃,积极联系,通过打电话到保险公司确定能买下保险,最终争取到了这一名额。其实,很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做到就放弃努力去争取,那么,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课 件]机会是靠自己把握的,没有尝试过又怎会知道不可能。另外,作为总负责人,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在大家意见存在分歧的时候,果断地做出合理的决定,这样就会避免很多麻烦。
7月11号,我们出发了,队员对下乡活动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到了目的地,我们接到的第一个很不幸的消息,活动基地由于各方面原因只给我们提供住宿的地方,不提供活动的生源及举办活动的地点。换种说法,我们之前准备的兴趣班、文艺汇演两大块活动都不能按计划开展。这个消息重重地打击了队员的积极性。庆幸的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及经过下乡第二天的座谈会,队员的心态很快调整过来,[莲山 课件]慢慢的进入状态。下乡期间,我们开展了以“喜迎建党九十载,温暖同行献爱心”为主题的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系列志愿活动。其中包括面向亚山镇农民工留守子女开展受教育状况调研,开设舞蹈兴趣班、数学学习辅导班,手语培训班,此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关注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包括到他们家里进行思想、学业辅导,亲情陪护,自护教育等。我们还成功举办了联谊会。在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到亚山镇民富村开展“温暖同行献爱心,数学益智游园会” 活动。游园活动中,具有数学专业特色的“智力谜绳”、“数独游戏”等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他们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此次活动不仅可以为民富村的孩子带来温暖和关怀,更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健康成长。当地小学的一名老师说到,“智力谜绳” 可以极好地开发小朋友智力,很新鲜很有吸引力。活动结束后,我们把智力谜绳的道具捐赠给民富小学并给他们具体的游戏规则,希望这种益智游戏可以传播下去,给更多的小朋友带来好处。游园活动成功举办,我们全体队员脸上都挂满收获的笑容。
当我们的“下乡”方案被否决的时候,胡老师的说法是,接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她很高兴。不幸在于,我们队员之前的努力准备将无法施展,队员的积极性将会受到重重打击;高兴在于,计划被打乱了,这其实是另外更多的锻炼机会,考验我们队员的应变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解决困难的能力。实践的本质也在于成长。
我很庆幸能有这次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一名合格的负责人并不容易。负责人必须以大局为重,对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任务、时刻跟进活动进展,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本职工作做好。同时,要学会控制,保持弹性心态,主动发挥个人及团队的创造力。在邀请领导、与领导交流以及与领导吃饭这方块存在非常明显的问题。由于不知道要什么又担心会说错,所以几次跟领导吃饭都表现得很木讷,基本不说话,感觉丢了团队的脸,后面那次跟镇领导吃饭我干脆当了“逃兵”,因为经历过前几次,我觉得我需要回去慢慢地总结、反思,以及不断地学习、进步。也让其他队员去体验一下跟领导吃饭的感觉,而从中有所体会。在胡老师的指导下,在邀请领导、与领导交流这方块慢慢有了感觉。其实,要学会与人沟通,不管交流的对象是谁,首先要考虑别人的内心感受,换位思考,绝不能把事情想当然。另外,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备案,当计划改变时可以迅速调整过来。
另外,亚山镇第一中学团委书记覃老师除了给我们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外,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还有,大雄同学曾笑着说,我今天又多发现你的一个缺点——严重曲解别人的意思;还有,我记得有一次开负责人会议的时候,胡老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延清,你打住,你说话的速度远远比你思维的速度快。你先想好了再说!……”……
这次下乡,胡老师辛苦了,大家都辛苦了。而我,虽然错了很多,但认识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正如李望说我“成长需要痛苦,要学习的地方还好多”。是的,要学习的地方还好多。我会不断经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希望我们可以把下乡的状态带到环境中去。让青春在实践中闪光,人生在实践中辉煌!
李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