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
让校本研修绽放学校生命的光彩
宁强县大安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实践与探索
大安镇中心小学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自身实际,借鉴外地外校成功经验,组织教师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以课改促学生全面发展,使学校逐步走上了一条以关注每位学生成功,师生共同成长的内涵发展之路。
一、抓住推进校本研修的关键,强化管理
1、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每年都把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校本研修作为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留出教师培训经费。实行领导分管教研组责任制,带头听课,学校要求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带头参加教研活动,每位中层领导包抓一个教研组,要求校领导在教研组内首先是带头学习,其次是服务,最后才是管理。
2、构建好网络,重点发挥好教研组长的作用。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指导小组,全面策划、指导、调控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同时,学校构建了领导小组下的校本研修管理网络,分别管理指导教育技术研修、学科课程研修、教研组长研修、班务研修、校务研修与师德专题研修。
3、建章立制过硬考核,努力建设制度化校本研修局面。学校制定了《大安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制度》,比较全面系统地规范了校本研修小组的设置,确定了领导联组研修机制,详细规定了常规校本研修的时间、地点及内容与组织形式的要求、教研组长考核的时段、内容与方法,对师德专题研修、学校管理研修、校本研修教师读书活动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指导组的作用,拟订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规划表》的填写要求、评估细则、评估程序,规范了备课的管理,提出了外出培训“三个一”的管理要求,出台了优秀研修小组的评选条件和校本研修奖惩办法。为了使《大安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奖励制度》具有更有效的约束力和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在2012年4月的教师会上将《制度》分发到各研修小组进行讨论并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后正式执行。《校本研修制度》及《奖励制度》的出台,使学校的校本研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规范了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
学校制定了必要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并将教师的研修活动的考核与年度考核、评选先进、晋级晋职挂钩,将教师研修学分转换成年度综合考核分,在《教师年度考核评分细则》、《学校常规管理考核评分细则》、《教育教学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研修活动。
为教师研修、培训提供时间保障,充分利用学校优质 设备和资源。①建立学校四级研修模式; ②各级研修活动教导处统一调课; ③充分利用网络教室及校园网。
二、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支理念前卫,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校级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在校本研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对各级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我校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
1、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如我校已经开展了两届的“青蓝双馨”工程,这项工程已为我校20余名青年教师找师傅、搭建成长的平台。还有我校实行的“导师制”,要求各级骨干教师传帮带一个新进教师,开学初为新进教师找好导师,新进教师在 9 月份先听“导师”课,然后请“导师”指导教学设计与试讲,先上一节汇报课,两个月后上一节“合格课”,学校评委组与其他老师听课评课,评定为合格为止。第二年的 5 月份上一节 “展示课”,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2、努力借助外部资源: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每年学校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费用都在 3万元以上,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的舞台,组织开展了学校的“外出学习模仿展示课”研讨活动,让他们在讲台上展露学习所得。三是有计划地请进来。有计划地邀请县内外各学科专家来校听课、评课与讲座,使“专家引领”在我校校本研修中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四是给骨干教师搭建一个锻炼的舞台,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和外校参观研讨活动,促进教师观摩学习和承担各级各类“对外公开课”,“向下送课,向上献课”的活动。
三、坚持“三一”,把研修基础打好
校本研修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校本研修的实施靠教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因此,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我们在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培训上做了很多文章。
1、用“三读一赛”,丰厚思想底蕴。“三读”即读中国古典教育名著、读外国教育名著、读中国现代教育家名著;“一赛”指教育思想观念辩论赛。老师往往会指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而要引导学生,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个阅读者。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人人读书,要读教育名著,读教育家的原著;要求教师学习大教育家,接近大教育家,走进大教育家的思想宝库之中。目前我们已经学了《论语》《学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及《魏书生教育管理艺术》丛书,教师每学年要完成10万字的读书笔记。为了促进教师的学习,每学期我们还会举行一次教育思想观念辩论赛。我们发现通过学习,教师有文化底蕴了,有教育思想了,而且教学中也有了一定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艺术。
2、“用三学一研”,把握学科前沿。“三学”即学名师的教育理念、学名师的教学风格、学名师的成长事迹;“一研”指研讨名师的著名课例。名师永远是站在学科前沿的人,所以大家都争相学名师。但很多老师以前学名师存在很大的误区,以为学名师就是照搬名师的教法、步骤,其实那只是一种简单的复制。某种教法在名师的手里,能运用自如、如鱼得水、呼风唤雨,毕竟名师在课堂教学中加进了自己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如名师的阅历、情感、学识、性格特长等,而这些不是依葫芦画瓢就能学到的。所以,我们引导老师们从名师的教学中着重领悟他们的教育理念,感受他们的教学风格,学习名师身上所具备的各种基质。而引导教师学习名师的成长过程更是我们的重头戏,老师们从各位名师的成长经历学习中感悟到,名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们有对职业价值的执着追求,有永不能“安分”的对教育的探索,有文化铺就的深厚底蕴,有因为长期思考而培养出来的敏锐、独特的见解。正是这样长时间的历练,他们才能掌握教育发展方向,才能引领教育改革。有了正确的的学习名师的观念,我们还进行了名师著名课例的研讨,大家都能认真消化名师课堂呈现出的丰富内涵,根据个人理解整合,上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课来。虽然,我们有失败,但谁能说失败不是更有价值的收获呢!
3、用“三写一评”激发教研热情。“三写”即写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一评”指征文竞赛。校本研修需要研究型的人才,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这就必须让教师思考起来。“三写”就是我们为了带动教师思考创设的一个载体。这“三写”纳入每月的常规检查,除了每课教案后的随堂反思以外,每月任课教师必须完成一份质量较高的月教学反思,学校组织评委进行评比,并对获奖教师进行公示表彰及物质奖励,做到好的及时鼓励,差的全校通报,促使教师认真对待,以达到我们训练的最终目的。每学期举行一次的“征文竞赛”已举行了六届,从征文的质量上、选材上我们发现老师们在一点一点进步。
此外,我们还长期抓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夯实教师内功;还开展了各科教师全能竞赛,全面的对教师素质进行考核评估。
四、着力“三合”,把科研课题做实 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通过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连的方式,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也让学校工作充满活力与创造力。
1、着力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的结合。我们申报的“小学中段作文资源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这两项课题,前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习作水平,后者在于引导学生找方法、巧记概念,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这两个课题都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为了抓好这两项课题,我们专门开设了“佳作赏析”和“学算”这两门课程,并编写了校本教材,指导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上好这两门课,每学期还专门进行课例研讨。这样做就让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融为一体,不增加老师和学生的任何负担。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参与了课题研究,而学生在这些课中也吸纳了很多知识。同时学校还开发了剪纸课、手工课、舞蹈课以及跳绳课,并印制了这些课的校本教材,让这些课的开展向规范性、系统性深入,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
2、着力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目前已经结题的市级“十一五”课题《小学中段作文资源建设》,我们就是采取的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这个课题与学科联系很紧密,所以我们让课题教师在上好自己的课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形成资料。教学中老师就掌握了大量案例,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为课题的研究与发展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所以在结题汇报中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该课题于2011年9月通过结题,被评定为“良好”。
3、着力课题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融合。我校申请的“十一五”省级课题《目前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的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能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相结合,开展起来十分便利。围绕课题的开展我们推出了中低高三个段学生口语测试与试卷考察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使各年级的语文学习评价更科学、更客观。
课题研究对校本研修的重要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2012年6月又申报了“听课、评课、议课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英语单词记忆方法研究”三个“十二五”省级课题。围绕着学校的课题,我们逐渐明晰了研究的范围和内涵,切入点放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各教研组、备课组围绕这个主题,梳理本学科或者本备课组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了本组内的研究专题,目前,学校共有16个备课组确立了研究专题,并积极申报县、校级微型课题,开展行动研究。参与课题研究教师53人,参与率82%。各学科课题组在学校课题组的组织指导下,开展了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五、做实常规研修,积极创新渠道
1、学校校本研修包括全体集中研修(由行政办公室主持,校长、副校长轮流进行专题讲座或辅导,每周例会时进行)、教研组长集中研修(由教科室组织、每周三下午进行)、学科组集中研修(由备课组组长组织,每周一进行)、教育技术研修(由教导主任组织,每周四下午进行)、班务研修(由德育主任组织,每周二上午进行)、校务研修(由校长室组织,每周五上午进行)等多种层次,根据各自实际在学期初拟订相应的研修专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各研修组采用问题式专题研修、教学诊断式研修、案例研修及以实验课题为导引进行的研修等多种模式,其形式呈现为讲座式、中心发言人式、讨论交流式、个案评析式等多种形式。这些常规研修我校一直坚持扎扎实实开展,形成了我校务实的校本研修氛围。
2、在做实常规研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上学期,学校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每位教师都制定了自我发展规划,根据各自实际确立自己的近期规划和中长远目标。学校有联网的电子备课室,每天向教师开放并定期进行教育技术培训。2012年2月,学校部分教师自发建立了“大安小学群英会”同事交流群,随着校本研修的开展与不断深入,“群英会”已转换成“大安小学校本研修讨论群”,其讨论主题与交流内容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群管理员这样号召:“这里是大小教师的天地,是大小校本研修交流的茶座!欢迎大家在此对大小的校本研修畅所欲言!”
六、坚持“三主”,把研修效应放大
在校本研修工作中,我们注重了校本研修成果的转化,放大校本研修效应,让校本研修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动力、成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成为学生受惠的主渠道。
1、让校本研修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动力。经过几年校本研修的探索,我校已发展到19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的规模,在我县同类学校中,规模位居第三,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乡镇小学。近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素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先后被授予“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示范家长学校”“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04年被汉中市教育局命名为“文明校园”, 2010年被汉中市教育局命名为“汉中市先进教研组”。2011年被县教体局命名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先进单位”,2011年被文明办教体局团县委少工委邮政局授予“第六届全国少儿书信文化活动宁强赛区优秀组织单位”2011年参加汉中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教育成果展评活动,报选的古筝独奏《八月桂花遍地开》获乐器类二等奖,2011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中小学校百佳网站”荣誉称号,2012年被授予“第七届全国少儿书信文化活动宁强赛区优秀组织单位”。近几年,我校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我校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研论文在省市县评选中获奖,教师积极参加县赛教(其中有县级教学能手2人,教坛新秀3人)、学校在宁强县文艺调演、历届书信大赛,“三小”作品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汇编了两册《教师优秀论文集》和《金色的童年—学生优秀作文集》,编印了古诗文、手工制作、环境保护校本教材。
2、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要求和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主讲镇校级公开课,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学竞赛与课堂研究,积极参加校内课堂研究、听课评课,多数教师能通过这些渠道完成4学分的校本研修。绝大多数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为人师表,在历次的家长评教和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有90%以上的老师得分在90分以上。
在56位专任教师中,本科或正在进行本科学习的37人,高学历或正在参加高学历培训比例为68.5%。随着研训学习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教育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也得到了明显提高:95%以上的老师能熟练有效地采集网上信息、开发课程资源、下载改造或自制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均有了明显的变化。
学校规范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填写并组织专人进行检查、评估,填写参与率100%,合格率100%。
3、让校本研修成为学生受惠的主渠道。各项课题的开展和各类校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素质和能力极大提高。近几年来,学生也是捷报频传。学生制作的电脑作品《蜗牛的奖杯》获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二等奖;2011年参加陕西省安全知识网络竞赛获班级组织奖;课本剧《美丽的小路》获宁强县第七届中小学文艺调演小学组铜奖,2012年参加大安镇中小学幼儿园2012年庆元旦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综合实践、地方课、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学校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选派教学骨干组成相对专职的教师队伍,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取经,使我校的三课迅速步入正轨并取得成效:综合实践课的“绢花制作”于2012年5月举办了作品展,参展家长赞誉不断,综合实践特色课“十字绣”、“书法艺术”得到广泛好评;《校本课程开发的“环保”系列、“读唐诗”系列在全镇交流;两册《教师优秀论文集》和《金色的童年——学生优秀作文集》使我校校本研修硕果更丰。
教师成长的天地有多宽,校本研修的天地就有多广。努力建设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大安小学师生的共同愿景,而学校校本研修文化的用心创建,必将实现我们的共同愿望!
第二篇: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
致力校本研修 激励教师成长
促进学生成才 实现教育成功
——户县大王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
刘东升 高春妮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一所学校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知识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质量。那么,培养教师崇高的敬业精神,丰富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思想境界,严谨的科学态度,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目标性较强的业务能力,是教师成长、学生自主成才走向未来的可靠保障。
为了保障我们大王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扎实推进和稳步提升,培养出让人民满意的一代新人,过去的几年,我们以校本教研为抓手,紧紧抓住教师成长学生成才这一主题,以“尝试自解、心灵会通、绘体创新、引领共进” 为校本研修专题,努力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生机勃勃、富于创新的向前发展。
一、联系调研,确定教师研修方向。
近两年我校在教学与教研的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发现我校教师队伍专业基本功严重参差不齐,其一,表现在教学的硬件方面:教学的基本功差,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三笔字、简笔画、专业语言能力不同程度的差。其二表现在教学软件方面,1、自主分析的能力;
2、解读欣赏能力、感悟内化、科学推理能力、融会运用的能力,3备课教学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差异性尤为较大。硬件上的基本功,我们通过常态开展的三笔字、书画大赛,书画讲座,书画展,名师教练等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比较见效。但如何提高软件上异常参差的基本功,我们一时陷入了困惑。
学校领导班子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现代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印刷速度的提高,名师资料充溢于教师的桌头案椅,造成了教师教学的依赖性,产生了思维的惰性,使教师专业软件严重萎缩退化。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探索,从全国名师和我校教学能手成长的经历中找到了对策。在一个周三下午举行的教学业务学习和交流活动中,上海著名语文教师于漪老师的“一篇课文,三次备课,二次反思”的成功经验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
于漪老师的“三备”其具体解读为
1、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
2、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那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将其补充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没有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以印证我想的是否更切实际,效果更佳,这些是否可能以后形成我的特色”。
3、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备“课后案”,再修改完善教案,最后书面完成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心得,达到教学的创新。“两反”一是围绕经验与理念的反思,另一次是围绕设计与现实的反思。
基于此两点的启示,我们的主导研修思路逐渐明朗。后来,经过学校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校内骨干教师经多次的研讨、推敲,联系我校的实际,我们立足当前、高瞻长远,以科学务实、高效实用为教研基调,确拟了以“尝试自解、心灵会通、领悟绘体、引领创新”为研修专题,从而达到促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实现大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目的。
二、围绕主题,优化教师研修过程。
心与心的交汇,是人与人情智沟通的金色通道。要打开儿童心灵的金色通道,教师就应回归童真,站在学生的心智水平,情感体验上探讨学生心里路径的认知过程上,设身处地的与孩子同欢共舞,方能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知识广阔天地,共享在学习与运用实践与创新过程中的成果与成功的快乐幸福,取得课堂优质高效的良好效果。
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我校教师在日常教学探讨交流中产生了一个共识:即尝试自解——心灵会通——绘体创新——引领共进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这一良好途径,并逐步形成我校的校本研修主体中心。
这一研修主体具体可以解读为:
——所谓尝试自解?
就是各位教师在上课一至两周之前,对自己所承担的教学内容,某一单元,某一篇幅,某一章节,在暂绝外源资料的前提下,首先独立尝试分析解读、体会、感悟等,并做出自己的详细笔记,然后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理出逻辑层次;
其次,站在学生心理认知的水平上,备出自己的教学方案;
第三,打开各类教学资料如教参、备课手册(即名师的教学教案)教育网络等,搜集各类相关的资料。
第四,通过资料的参考学习,对比分析,找出自己在独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漏洞、错误、不足等,备课过程的困惑难点、遗漏缺失等,总结出个人分析备课闪现出精华优点,第五,寻找自我分析理解、备课过程的思维漏洞、逻辑错误等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的成因在哪里,然后反思尝试分析中的“故障”,再寻求“排除”的方法,第六,二次备课。在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加进自己遗漏缺失的内容,以及校正自己认识的偏差,但关键是如何把自己领悟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兴趣与态度的思路程序及思维方式,要通过明晰地各种途径告诉给学生。例如,1、讲出思考思路过程。
2、画出思维线路图等,但反复强化的是必须是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水平与特征,寻求科学,实用,简捷明朗的解读方法,让学生一看就会。
3、联系生活情境。
第七,何谓心灵会通?会的意思是心领神会、会意,心灵会通指教师通过自备后,与名师(教参)对比,找出名师为什么能想到这点,首先与名师心灵会通,在理解了重难点后,选择恰当的方法把自己的这种思维方式交给学生,与学生心灵会通,最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达到与文本心灵会通。以语文教学为例,对一类课文,教师首先用前面六条,充分做好用自己教给学生的思考分析方法及用自己的思考方法引导教学,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后,归纳哪些地方写得好?运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写的这么好?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并讲出原因,如:作者为了表达对什么的热爱,用了……所以……作者注意深入观察了什么……,所以……思考了什么……,所以入情入理……运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写法……,所以前后照应,表现完美,运用怎样修辞手法,所以形象生动,作者运用了……丰富优美的词语,所以语言丰富,词语从何而来?你怎么办?其实领悟的过程就是归纳总结的过程,把理清条理的过程,然后再回归文本,仔细用心体会,这就是师生交流思想方法的过程,接下来就进入了绘体创新的过程,绘,描绘,即照着样子描绘;体,指文章的组织、结构形式。所谓绘体创新,这就是学习了文本中的某些方法,练习创造与创新。例如模仿某一句子、段落、篇章的形体进行训练。例如,刘科霞教师在教学《做一个最好的你》时,让学生仿照“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这个句子摹拟练笔,学生在心灵会通之后,写出了“如果不能成为大青石,那就做一块小丑石;如果不能做十全十美的人,那就做最好的我。”这样精彩的句子,那么,这个练笔的过程学生的一个绘体创造。再如,在学习体积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土豆放入水中,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学生马上就联系到曹冲称象,回到家里,学生用这种方法去算苹果、鸡蛋的体积,这也是绘体创造的过程。再如,学生由圆的面积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学生想到圆柱的体积可以转化成长方体的体积,这都是绘体创新的过程。在绘体创造的过程我们强调的是,在训练之前,教师在备课中就应有自己的摹拟练习教案,在具体练习时,可以先生后师,或先师后生,或交替进行。从而达到启发之启发,引导之引导。最终延伸到摹拟创新的深度。对简单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云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去分析,把课堂交给学生互相自主交流分析,即老师既用了文体,却又跳出文体,进行各项训练,即打开定势思维,举一反三,进行创新。
第八、所谓引领共进,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教学相长。
我们通过这样的教学“逼迫”,老师在自主分析中提升自己独立的思维,赏析,科学思维严密推理水平、过程与方法,以及新思维、新创设、新创造的形成,成熟和成功运用能力,打破教师的思维惰性、思维定势、思维僵化等弊病,开拓教师思维空间的多项性、求异性,激活教师的思想的积极性、积极性、主动性,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创造性,内敛教师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化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的深度与广度,取得教师身体力行,学生跟进自主发展的效果,学生达到能思会写、能说会创的理想目标。即达到了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发展的理想目标。
三、制度保障,确保教师研修实效。
校本研修工作必须辅以一定的制度保障,才能使教师的言行有标可向,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多年来,我校以加强教师的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每周三一次的业务学习,要求学习做到 “五有三结合两保证”,即有计划、有记录、有材料、有笔记、有点名;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示范引领与教学咨询相结合;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学习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并实施了以下几项制度:
1、例会制度:每周一早开例会,参会人员有校领导班子以及教研组长,先由教研组长汇报上周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再确定本周研修工作重点。
2、推门课制度:校领导班子在不打招呼的前提下,推门听课,及时了解课堂动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案例点评制度:对教师撰写的案例,学校领导亲自点评,帮助教师提高案例分析的能力,通过案例知识,开启教师思维的智慧火花。
4、集体备课制度:双周一次,由教研组长负责实施。
5、专项奖励制度:制定教师校本研修评比细则,对每一位教师的研修工作进行考评,学期末评出校本研修先进个人。
四、多彩活动,激励教师团队成长。
1、集体备课,根植尝试自解方法步骤。
毛泽东主席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保证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那么,在教学中,你要有能力,你要知道在分析理解,实践运用的过程的深度和难度,你就得亲身去践行体会。以作文教学
[1][2]下一页
第三篇: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研修经验交流材料
学校发展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落实轻负高质,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我校立足办学传统,确立校本研修的工作思路:以教研为基石,着力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努力引领全体教师把学习和研究作为习惯,让每一位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成长中共享快乐。
我们认为教师不仅是一个专业工作者,他还是一个真实的生命体。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关注教师的人格价值,也就是要满足教师自身的需要、尊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唤醒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意识,进而促使教师主动投身于自身专业发展。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把专业发展作为自身生命完善的有力中介。
1、优化团队关系,提升团队学习力。我们把对教师的人性关怀,作为优化团队关系的首要工作。我校为老师们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一次次比赛获得成绩的同时,也使合作互动的团队机制逐步生根开花。目前,我校合作研究已经成为常态,知识共享也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每年开展办公室美化、文明办公室、先进年级组、先进教研等评比活动,激发教师形成团队共同愿景。我们还构建了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现在,校内积极互依、合作互动、知识共享的团队关系已基本形成,团队学习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2、创设多种渠道,满足教师成长需求。我们多渠道创造培训机会,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培训,满足教师成长的需要。每年开展校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评选活动,使每一层次的教师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3、搭建展示平台,推进梯队建设。展示活动对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老师们缺少展示的机会。为此,我们把搭建展示平台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工作,学校每年下半年组织教师面向全学区上公开课,每学期组织教师外出送教、交流。本学期,我们还把教龄3年内的教师推上了前台,面向全区开课。在一次次展示中,老师们有了发展的目标,有了提高教学能力的机会,也推动了合理的师资梯队形成。
二.探索研修模式,让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我校校本研修始终立足于本校的实际需要,坚持“源于学校、在于学校、利于学校”这一原则,大力营造“研训一体化”的氛围,不断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努力使校本研修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
1、主题研课。
主题研课是我校校本研修的主要模式。学校把在主题研课中扎实开展的每月一次的探究式课例反思活动作为重中之重。在学期初各教研大组长制订好一学期的研课计划,拟定好研课主题。在开课前,执教教师所在教研组成员要在教研组长带领下集体备课、试教、讨论,并对课做进一步改进。开课前一周,执教教师要为每位听课教师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让每位教师在听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开课时,每位教师认真做好课堂观察,拟好自己的教学随感。课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评课,全体教师要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析,认识问题的性质和症结,达成共
2、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分享智慧是我们校本研修的又一重要方式。我们集体备课的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学校制订了《集体备课制度》,提出“四定”、“四同一”要求。四定:定时,单周三下午5:30;定点,所有备课组活动都在集体办公室;定时上传;定时检查;“四同一”:指上课时做到备同一堂课、备同一个教案、上同一堂课、保持同一个进度,切实将“最优化”的教学设计落实在课堂上。同时,学校每学年对集体备课内容规定侧重点,从而有序推进团队学习、团队研究、团队反思,为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3、专题研究。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践行者,只有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研究,才能有生命力。为此,我们要求教师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研究思路进行专题研究。我们倡导各教研组从三个途径去发现问题:其
一、深入备课,立足教学疑难问题;其
二、深入听课,发现教学方式问题;其
三、深入评课,发现教师教学策略问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4、教师论坛。
在推进青年教师论坛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各学科教师的教育论坛活动。每学期期初由教导处规定论坛主题,作出论坛安排。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由教研大组长负责开展论坛活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5、自主学习。
在集中开展研训活动的同时,学校还积极要求教师开展自主学习,并对自主学习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其中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教师要撰写详细的评课稿不少于5篇,30周岁以上的教师要撰写详细的评课稿不少于2篇;开展 “三个一”活动,即开设一堂体现课改理念的高质量的公开课、写一篇读后感、做一份教学案例。自去年开始,我校逐步推行网络教研,提升教师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完善研修制度,让务实创新成为校本研修增效的动力。
我们始终在思考:怎样通过制度有效引领教师养成自觉学习和参与校本研修的习惯?为此,我们从理顺管理机制、夯实管理制度、追求管理创新做起,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自我成长氛围
1、建立机构,明确职责。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校本研修管理和督导机构,形成了“校长——教导处——教研大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六位一体的研修管理网络,并明确各自的职责。校长负责校本研修的领导、协调工作,并在财力、物力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教导处负责规划、组织、调度、培训工作;教研大组负责每周一次的组织活动;学科教研组负责学科活动的组织、课题的研究;备课组负责本年段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工作。
2、健全制度,严格管理。
我们制定了《校本培训活动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促使校本研修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确保校本研修有序、规范地开展。
3、不断创新,提高实效。
我们不断调整研修的内容和方式,使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有效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如对于“集体备课”,我们不断适应新情况,提出新理念,每年推出一个备课重点,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将继续在校本研修的道路上扎实前行,把常规工作做得更细,把有效模式做得更精,让老师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快乐!
第四篇:校本研修经验交流
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南溪县小学校长培训班来校参观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校长、同行们:大家好!
首先对各位领导和同行们到来表示最热烈和最真诚的欢迎,其次是感谢各位领导和同行们对我校工作的光临指导。按进修领导会议安排,叫我在这个会上发个言,关于校本研修方面的话题,谈不上什么经验,我就我校对校本研修的认识和开展情况向同行们作个简要汇报,期望得到在座同仁们的指教。
一、校本研修的认识
校本研修是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究这三个概念的整合和发展,它是以学校为研修基地,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为基本目的的一种集工作、学习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
推进校本研修工作有利于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有利于教师形成终身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驱力,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和策略。
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对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校本研修工作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动力,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学校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训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训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
学校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是: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四个结合(学习与交流、教研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
三、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等。如:《师德启思录》,《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教心学》,《现代信息教育教 1
材》,《现代教师—走近教育科研》等书。
四、校本研修的形式和方法
1、校本研修机构健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组,分管校长具体领导校本研修工作,同时成立语文、数学、艺体综合教研组,分领域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学校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并带头参与校本研修活动,以一把手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既是校本研修的责任者、组织者又是校本研修的参与者,校长与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一同学习理论,参与讨论并带头实践。
2、制度保证。建章建制,将教师校本研修的态度和业绩与考核和奖励挂钩,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修,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有突出成绩的,学校予以奖励。学校设立公开课奖,论文奖,竞赛将,科研奖等,分不同级别分别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如:《校本研修学习制度》、《行政领导工作考核制度》、《教研组长工作考核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学六认真考核制度》、《校本研修激励制度》、《校本研修考勤与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外出学习汇报制度》等。制定详尽的领导组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学校制定了《行政人员工作手册》和《教师工作手册》,人手一册。这些制度可以有效保障校本研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3、校本研修 “八个一”要求。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做思考者、思想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忙碌工作中,要腾出时间学习。学习应着眼于勤思考、勤动笔、勤反思、善创新,针对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每学期一万字以上自学读书笔记、一万字以上集中学习记录、一篇(一节)教案、一堂自学汇报课、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一本教学简笔画、一本钢笔字、一本毛笔字。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做到“三个”定。定时间,每周一个下午不少于1个小时;定内容,确定研究主题;定人员,确定中心发言人。校本研修不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也是教师之间专业切磋、经验分享、协调合作、彼此支持的过程,我们把重点放在集体备课上,加强备课、上课、辅导、批改、检测等全过程管理,认真研讨每个教学环节,优化重组教学全过程。每月按教学六认真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奖惩按月兑现。
5、实施教学开放日和行政领导推门听课制度。中心校确立每周三为教学开放日,村小轮流派出人员到中心校听课,村小派教师听课情况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内容;中心校行政领导每周必须听一节教师随堂课,每月至少一次到联系学校检查指导工作,每次到村小至少听一节随堂课。
6、务实的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必须准备充分,明确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参会人员不是只带耳朵和眼睛,必须带书问题和作好书面发言准备(教务处事前印
发资料),每次活动都有听课观摩、说课、评课、互动讨论等环节。
7、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办讲座、结对子、联教、教学大赛和提高学历学习等活动形式。
走出去,就是派老师到省市县观摩学习,外出取经回来起引领作用,通过上汇报课或汇报会都会在广大教师中泛起一阵阵涟漪。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学探讨和教学竞赛活动,让教师得到锻炼和展示,同时得以提高和增强自信心,在广大教师中起到引领作用。
请进来,就是请领导、专家来指导或聘请优秀教师来上示范课。
办讲座,就是请领导、专家来作专题讲座或我们行政人员、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结对子,就是“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群体发展”的一种校本培训策略,由教务处协调新老教师结对,骨干教师和后备骨干教师结对。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有效促进年轻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共同提高。力求做到新教师要过关,青年教师要过硬,骨干教师有个性,老年教师要适应。
联教活动,就是“手拉手”联谊教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既能互通有无,又能取长补短,还能起到增进友谊,结识朋友,保持长期教师个体间教学技艺的切磋作用。
举办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活动,每年举行一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收效非常好。
提高学历,学校制定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学习的奖励制度。近几年我镇取得提高学历人员达30余人。
8、校本研修的人文管理。以激代管,创设校本教研的宽松环境,让教师乐于研究。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学校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不给教师下硬性指标,而更注重要教师把教研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只要教师有所行动有所突破,就给予充分肯定,甚至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总之,通过激励方式创设宽松的教研环境来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五、校本研修效果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一直得到县进修校,教研室以及教育股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关怀和指导,同时也曾到各兄弟学校学得不少经验,通过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在2005年县进修校组织的“一课多上”活动中我镇四名教师参加,两名取得一等奖,一名二等,一名三等;刚刚落帷幕的南溪县小学教师教学大赛,多镇5名教师参加,三名教师荣获一等奖,两名获二等奖。近年我镇各级各类学校六年级调研考试成绩名列前茅,2005年中心校获教学质量二等奖,二类学校田坝小学获教学质量一等奖,三类学校新利小学获教学质量一等奖,民利小学获教学质量二等奖。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以上汇报不对之处,请多指教。谢谢大家!(2006年10月27日)
第五篇:校本研修经验交流
数学组校本研修活动经验交流
杨鹏程
2012年12月
数学组校本研修活动经验交流
我校数学组实施校本研修几年来,本着校本研修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同学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掌握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的原则,力求探索着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在校本研修中,我们以引领教师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以提升教师的研究素养为目标,积极开展了大量的校本研修活动。我们的校本研修,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课堂教学,针对教育教学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做到切实解决问题,并注重经验的积累,并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优秀论文。在落实此项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做好校本研修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新老教师师徒结对子活动,实际效果显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水平,现将我校数学组在校本研修中的点滴体验与大家分享。
一、专业引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支理念前卫,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起着推波助澜的引领作用,在校本研修中,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我校数学组校本研修的重要的一部分。
(1)校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实行“师徒结对子活动”,要求大家互相听课,汇报交流教学情况,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2)校外:走出去请进来。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尤其是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生长。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的舞台,组织开展了学校的优质课竞赛,让他们在讲台上展露风采等。另外,学校邀请了数学教研员来我校听课、指导。使“专家引领”在我校校本研修中得到了有效的开展。
二、校本研修活动贯穿在“师带徒”活动的始终。
“ 师带徒”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是充分发挥师傅(均由我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同时,通过一对一的理论与实践的直接传导、帮教,为那些虽有热情,有干劲,但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即徒弟们,搭建了广阔而又牢固的求教、学习的平台。而且,各位师傅们也在为更好地完成肩上的这份责任而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徒弟们也都非常珍惜这个可持续且又难得的学习、求教机会。从而,使师徒在帮教中互学,在互学中相长,共同提升。意义是为促进校本师资水平的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尽快缩短本校内教师水平的差距。
“师带徒”活动的形式和要求:
1、开学初,学校便组织教师成立帮扶对子。从此,师徒便开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2、要求徒弟每月内至少要听师傅两节课。每次听课后,必须要写出反思和感悟;若有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师傅的课堂听课学习。但每听后,必须要与师傅交流、切磋、请教。
3、要求师傅每月内至少要听徒弟两节课。听后必须要详细的点评、指导、教其方法。而后,徒弟要写收获体会。
4、教师每年要进行一次对师傅和徒弟的帮教经验和学习历程的总结,一则是便于学校了解“师带徒”活动的进展情况;二则是有利于师傅间和徒弟间互相学习彼此的好做法。
5、通过历时一个学期的学习与求教,学校要检验一下“师带徒 ”活动所进展的情况及收获,即:由徒弟每人做一节“拜师学习汇报课”。要求:先由徒弟自己深入备课,然后,由师傅导课,再由徒弟上展示课,最后,由师傅当场点评。使师徒二人思想交融,产生共鸣,同时历练,共同提升。从而收到双赢的功效。
三、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书,充电提高。
自开展校本研修以来学校鼓励教师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认真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组织教师认真研读各类教研读物,并撰写读书笔记,及读后感,每学期要求笔记至少5000字,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提升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集体备课,博采众家之长。
1、集体备课的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16个字。即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中心发言人主讲,备课组成员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讲课后必须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
2、集体备课的要求:要备每一节如何导入、新旧知识怎样衔接,即复习引入题怎样设计,本节课的重难点及新知识的解题关键分别是什么、如何淡化转移教学知识的难度、怎样由一道例题上升到一个类型题、怎样由教知识到教规律,从而使学生学深学透,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完善教学方案:参与讨论的教师,根据同事们提出的建议、方法,再结合自身的实际,对自身的教学方案作进一步的修改,使之趋于完善,并在自身的课堂上实践,以此提高课堂效率,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困难。
4、教学反思总结
一堂课上完之后教师坐下来对这节课进行回顾反思,查漏补缺,总结经验,纳入系统,作为下一次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五、积极开展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进行课例研究。
教研组长依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每月安排一到二名教师做课,数学组成员全员参加听课、评课。做课后先由讲课人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后感想,再由备课组长及其他老师进行评课,评课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金点子”。上的不太成功的课,要求做课教师二次上课,二次评课,最后达成共识。同时鼓励老师自行听评课每学期不少于16节。
六、写好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学校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写出两篇不少于800字的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上交学校,并由学校从中选出优秀篇目上交教育信息平台进行交流。同时要求每个教师的教案
上要有教后反思,每周不少于两次。
七、课题研究,有效促进教师成长
2012年,我们数学组确立了“小学数学先学内容设计有效研究”的课题研究,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
1、首先每位教师认真学习了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撰写学习心得。
2、依据方案,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实施自己的研究。研究中数学组组织课题老师开展了问题的研讨,专题的讲座,课例的研究,听评课等活动,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
3、针对不同的课型、进行先学内容设计研究探讨,初步总结有效策略。
(1)新授课的先学内容设计。前后数学知识的联系比较强,一般分“旧知链接”和“新知探究”两个板块。“旧知链接”是通过再现新知所涉及的相关旧知,为新知探究作准备;“新知探究”是对新授内容的尝试和探索,设计时给予学生关键的提示,让学生打开思维,自觉完成知识的学习。可以在新知探究中引导学生主动勾起对旧知的回顾。如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是建立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之上,在设计时我们可以设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
有些教学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从未接触过,学习时要求学生积累丰富的体验,这时我们就应将先学寓于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做中感悟。(如千克、克的认识课前让学生去超市看看、掂一掂商品的质量等实践活动)
(2)练习课的先学内容设计。新知学习后,学生对新知掌握得怎样,他们能不能灵活地应用学得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老师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练习课的目标所在。不同于新授课的是,练习课的先学设计是根据练习课的教学内容编制一份学案,上面有教师设计的问题,也有学生解完一类题后的小结,更有学生根据新知创编的问题„„既有规定,又有留白,为学生赢得了时间,也赢得了空间。通常我们可以将练习课的先学设计成两部分:一是由教师提供,主要是
巩固双基、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二是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本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错例或者自己创编的巩固练习,让学生质疑辨析、交流提高。
(3)复习课的先学内容设计。如果说新授课的先学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那么复习课的先学则是为了充分唤起学生对已有旧知的回忆,让其有足够的时间去整理,让教师充分发现学生知识的遗忘和缺漏。因此,复习课的先学内容要在“理”和“用”上做文章:一是设计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梳理知识要点,二是师生共同设计相关的基本题和拓展题,让学生在应用中理清知识内涵,理顺知识脉络。
以上就是我校数学组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缩影。谈不上经验,只是一些做法。经实践证明,上述校本研修活动还是非常有效的,受到教师们的一致欢迎,尤其是得到了一些青年教师的认可,她们都觉得自己在研修活动中,得到了快速历练和提高。总之,开展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今后将继续开展此项活动,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