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总结提升课
总结提升课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人物特点,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典型材料表达人物品质,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2.学习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写一个人物片断,通过典型事例把人物形象写得更加生动丰满、个性鲜明,并能把这些写作方法运用到以后的习作中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等写作方法来体现人物品质。
难点:以后在写人的文章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等方法,把人物形象写得更加生动丰满、个性鲜明。
三、前置学习活动
搜集一个你熟悉的名人资料,并且在资料旁边写写你的体会和感受。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
一、作前指导,领悟写法。
(一)图片导入,揭示主题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几位名人? 出示人物图片:《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钱学森》 《詹天佑》
《鞋匠的儿子》
这四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名人风采(板书),齐读。
过渡:这四位名人虽然从事着不同的职业,生长在不同的年代和国度,但是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博得了人们的敬仰。课文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在作者笔下,这些人物的形象写得生动丰满、个性鲜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作者的写作方法,然后运用这种方法去描述一下你身边的名人。(板书:名人)
(二)了解名人,激发兴趣。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名人?
(预设1:影星、明星、球星、各类英雄、伟人、科学家等)
(预设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名人的范围很广。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或是在某一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像这样的人都可以称作名人。比如你身边的同学、老师,或者是你所熟悉的养鸡大王、养鸭大王等。)
(三)交流点播,领悟写法
1.写人离不开写事,事例好比文章骨架,能把人物的整体形象支撑起来。你知道哪些名人?说说他们的名字和故事。说的时候要注意条理清晰,事例内容要说具体。(1)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补充。2.通过大家的介绍,老师知道了你们心目中的名人是谁,更重要的是从你们介绍的事情中,我知道了他们能成为名人的原因,这些事情就是我们常说的典型事例。在习作前你可能会搜集关于这个人的很多事例,但是我们要需要选择的是最能体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典型事例,这样过才能更好地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板书:抓住典型事例)
3.光有骨架还不行,要让人物有血有肉,形象更加丰满、鲜明、独特,还要用上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板书:注重细节描写)比如第六单元课文所描写的人物中,大部分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展示人物的优秀品质的。再比如下面的作文片段。(1)课件出示一个人物的语言片段:
“瞧,又一个,‘我准备得不好’,一个个背得滚瓜烂熟的,还‘请大家原谅’。”
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头号“活宝”孔兵杰。孔兵杰这个人,高高瘦瘦,五官虽不很和谐,却平添了几分风趣。这会儿,他坐在演讲台上准备上场,口里却为其他选手彬彬有礼的开场白而大发牢骚。
“喂,老孔,该你上了,怎么样?”
“别问,看着吧!”说完,他甩着细胳膊腿就上台了。
东北方向90度一个鞠躬,东南方向90度一个鞠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准备得相当充分。我演讲的题目是„„”
干净,利落!台下一片掌声。
这就是孔兵杰,他追求的可不仅仅是与众不同。
结果怎样?硬碰硬——第一!他说准备得充分,就是准备得充分!
(2)点评:本文语言简洁,人物的个性却非常丰满,作者抓住人物特点,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活宝”的可爱之处。用“高高瘦瘦”“五官不很和谐”描绘了他“风趣”的外表。用“细胳膊腿”对他这一外表进行强化性描写,礼貌而又不失滑稽的个性动作,简短而富有个性的语言,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把人物写得活泼、有趣,极好地突出了人物的自信与幽默。在这个片段中除了语言描写之外,还有人物的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有时我们需要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等表达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外貌描写。
(3)课件再出示一个人物的动作片段:
当她拿叉子的时候,她发抖得那么厉害,那叉子竟掉了下来。她饿到了这地步,她的头竟像老人一般颤巍巍的,结果她只好用手指头拿菜吃。当她把一块马铃薯塞在嘴里时,她忽然哽咽地哭起来。两行粗大的眼泪从两腮上流下来,直流在面包上。她始终只管吃,拼命地吞着那湿透了眼泪的面包,她的下巴还抽动着。旁边的人赶紧帮他端来一杯茶给她喝,好教她不至于噎着,然而那茶杯碰着她的牙齿却发出得得的声音。
(4)点评: 因为饿极了,所以这个人吃东西的动作极为异常。作者抓住这“吃”的细节动作,把人物的处境和神态集中地表现了出来,非常生动、形象。
4.拟定题目。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题目就好比文章的眼睛,也称“文眼”,题目选好了就等于文章成功了一半,它能直接折射出文章的中心。所以拟定作文题目时要讲究方法。在拟定题目时可以直接以人物的名字命题,如“钱学森”,可以以人物的身份命题,如“我的妈妈”,可以按人物性格特点命题,如“可爱的弟弟”,也可以按人物品质特点命题,如“舍己为人的‘活雷锋’”。
5.师小结:
在写人的文章中,要想更好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就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事例中,然后再加上具体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细节描写,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环节
二、下笔成文,相机辅导。
(四)动笔习作,大胆表达。
1.听了老师的讲述,大家是不是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表达你所了解的名人的感觉,那就结合上面讨论出的方法,写一个你所熟悉的名人片段,这个名人可以是你所了解的英雄,可以是你的朋友,可以是你的邻居,还可以是你的同学或其他人。注意用上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细节描写,片段里可以使用一种或几种描写方法。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自己阅读习作片段,认真修改。注意错别字和不通顺语句的修改。4.同桌互相修改。自己改满意了,把片段读给同桌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环节
三、展示片段,评改提高。
(五)师生评价,交流提高。1.展示例文,学会修改。
(1)朗读片段。谁愿意把自己的习作片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那些地方需要修改?
(2)学生自评。让读的同学对他写的片段做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3)师生共评。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片段的评论,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照写人物文章的要求——通过具体事例,再加上细节描写,对文章片段进行重点修改,注意中心要明确,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自主修改,完善习作片段。3.教师小结:
通过展示交流,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心理、动作、外貌等写作方法来体现人物形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能按照从这堂课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去写关于人物特点的习作,让你笔下的人物形象写得更加丰满、鲜明、独特,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六)作业:
把你刚才描写的人物片段加上恰当的开头与结尾,写成一篇完整的习作,用所学方法仔细修改后投到校报和其他刊物上,看看能否发表。
六、板书设计
方法实践课
抓住典型事例
名人
表现人物品质
注重细节描写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诗经
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诗经·采薇》《春夜喜雨》
一、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设计:一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1.播放多媒体。生想象当时的情景。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西江月
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秋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2.了解古诗的特点。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准备:前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教学设计:一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一节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①让学生了解诗、词、曲。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②解释个别词语。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见:同“现”。听取:听到。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茅店:乡村小客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飞鸿影下:雁影掠过。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②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天净沙·秋》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没有秋景的清萧,没有悲凉的情绪。有的却是色彩鲜明的美丽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红叶”“黄花”三个词语,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鲜明。同时,全曲没用一个“秋”字,却传达出了浓郁的秋意。整首曲诗人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曲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轻叩诗歌的大门》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10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阅读诗歌或者记录当地的民歌民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古诗等,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积累中华诗文。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等活动,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3.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能力,我打算用三个模块十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1.搜集相关诗歌及工作资料。2.预习古诗,扫清障碍。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开展过两次这种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制定学习计划(预习模块)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进行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记得我们开展过哪些综合性学习吗?综合性学习跟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没有不同呢?
(生:自己定计划,开展活动,成果交流分小组学习等)2.板书课题:轻叩诗歌的大门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轻轻敲开诗歌的大门,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诗歌的奥妙,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先读读导读部分,看看这部分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学生:介绍了许多著名诗人。师:李白、杜甫我们都非常熟悉了。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辞》这种诗歌形式的创始人。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女神》是当代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你还指导我国有哪些诗人?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会有多少不朽的经典名作流传至今,让我们静下心来深入地学习吧。
二、明确“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
1.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一单元的内容,看看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还真不少呢,这次综合性学习分了哪两个阶段? 3.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像赶海的孩子那样,去捡拾那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贝壳吧。
4.我们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活动建议?(1)搜集诗歌(2)整理诗歌(3)欣赏诗歌
尤其是整理诗歌,怎样给诗歌分类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内容分按形式分按时间分按国家分还可以按体裁分按诗人分„„
三、进入“与诗同行”板块的预习
1.那么,“与诗同行”这个阶段又要求我们开展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建议。
2.指名学生说说这个板块要开展的活动。(1)自己动手写诗(2)举办诗歌朗诵会(3)合编小诗集(4)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四)讨论活动计划
小组讨论活动计划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时间人员分工„„)
(五)教师小结
我们要利用语文课阅读课时间按照自己小组制定的计划开展这次活动学习。还要同学们利用课外一些时间去搜集整理。通过报刊、书籍或者访问别人来搜集诗歌。看看哪些是自己最喜欢的,别忘了几天后我们要展示成果呢。
第二模块:展示“诗海拾贝”学习成果
一、导入:我们经历了几天的学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跟老师一起回想一下学习的课本上的诗吧(回顾书上的六首诗)。我们还利用阅读课搜集了很多诗歌,咱们来展示一下吧。
二、小组交流
各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搜集的哪类诗歌。听了他们的汇报,谁有话要说?„„
教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发现你们这一周收获很大。而且按不同的方式给诗歌进行了分类,这些是各种肯定有你自己最喜欢的,推荐给大家吧!
三、推荐自己喜欢的诗歌
四、教师小结
第三模块:展示“与诗同行”学习成果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进行“与诗同行”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的汇报。这几天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老师很高兴,为了这次展示,你们一定准备好了。
二、小组汇报 1.诗歌朗诵会
第一步:必诵诗篇目(主要是“诗中的秋”中的几首,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先从近处着手)
第二步:自选诗歌
生生互相点评师生共同点评小组积分。2.知识竞赛:
填一填: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首诗歌是《 》。普希金是()国的著名诗人? 3.展示诗集
三、学习总结 1.教师指导。
2.小组互相交流活动收获。3.全班总结。
四、教师总结:诗歌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凝练,音韵的优美;诗歌还蕴涵着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今后继续在诗歌的海洋里遨游吧。
五、拓展活动:
认真阅读材料中同龄人的诗,想想他们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的,再自己动手写写诗,并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
给诗歌分类 按内容分: 按题材分: 按形式分: 按体裁分: 按国家发: 按创作方法分: 按时间分: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一、我知道。
1、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2、“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4、“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浪淘沙》、的《无题》里的诗句。
5、“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二、我会选。
1、爱晚亭是我国四大名亭之一,它是根据我国哪个诗人的诗作命名的?()
A、李白B、杜甫C、杜牧D、王维
2、古诗“人去楼空江自流”中的“楼”指的是哪一座楼?()
A、岳阳楼B、鹳雀楼C、黄鹤楼D、滕王阁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绝句》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春色B、梨花C、雪景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A、长天B、长空C、蓝天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登高》C、《蜀相》
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A、岳飞B、辛弃疾C、陆游
三、我会补充诗句。
1、不知细叶谁裁出。
2、洛阳亲友如相问。
3、劝君更尽一杯酒。
4、,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
6、春种一粒粟。
四、我能给下面的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2、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曾闻子规鸟,还见杜鹃花。
4、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5、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