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语文教案02秋水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2.能体会《秋水》文笔恣肆、论说雄辩的风格特点。
3.了解和掌握儒、道思想的精髓,并汲取精华,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学设想:[重点]类比和对比论证;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难点]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以景物描写来陪衬认识的不同境界。[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作者简介
1.庄周(前369—前289),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当过蒙地漆园吏。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主要活动是从事著述。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含有辩证法因素,但他否定事物质的差别。他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是主张当时不必多事扰民。他鄙视功名利禄,拒绝与统治者合作,对当时的黑暗社会,作了较深刻的批判。
2.《庄子》(亦称《南华经》),《汉书〃艺文志》著录52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其中内篇7篇系庄子所著,外篇15篇、杂篇11篇大都是他的门人或后学所作。
《庄子》多采用寓言形式,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讽刺辛辣,语言铿锵,汪洋恣肆,艺术境界恢宏瑰玮,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鲁迅称‚其文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三、作品串讲
秋水[1]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8]。‛ [1] 本篇选自《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 时:按照时令。灌:注入。河:黄河。
[3] 泾流:水流。涘(Sì四):水边。渚(zhù主):水中小洲。崖:河岸。辩:通‚辨‛,分辨。[4] 焉:乎,句中语气词。河伯:传说中名叫冯夷的河神。[5] 端:尽头。
[6] 旋:掉转。面目:(欣然自喜的)面容。望洋:仰视。若:即‚北海若‛,渤海的海神。野语:俗语。百:泛指事物多。
[7] 尝:曾。少:小看。仲尼:孔子,字仲尼。闻:见闻、学识。轻:轻视。伯夷:殷之诸侯孤竹君的长子,武王伐纣时,他和弟弟叔齐认为伐君不义。殷亡后,他们为守节义不食周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8] 殆:危险。长:永远。见:被。大方之家:犹言极有修养的人。方:道。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9]。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10]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11];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1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13]。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14]?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空礨之在大泽乎[17]?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16]?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17];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18]?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19]!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20];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21]?‛ [9] 语于:谈及。拘:拘束,局限。虚:同‚墟‛,住处,生活的地方。笃(dǔ堵):作‚固‛解,引申有限制之意。时:时令。曲士:孤陋寡闻的人。束:束缚。教:所受的教育。[10]
崖涘,河之两岸。乃:才。丑:浅薄。大理:大道理。
[11]
盈:满。尾闾(lǘ驴):传说大海东边排放海水的地方。已:止。虚:空,指海水枯竭。[12]
过:超过。流:流量。不可为量数:不能进行估量和计算。
[13]
自多:自以为多,自夸。自以:自知。比形:具形,产生形态。[14]
方:正当。存:觉察。见:显得。奚:怎么。
[15]
礨(lěi)空:孔穴。大泽:旷野。
[16]
中国:当时指黄河中下游一带。海内:世界。稊(tí)米:小米粒。、太仓:储粮的大仓库。[17] 号:称。数:数量多。处一:占一份。焉:兼词,于之,在万物中。卒:尽,遍及。谷食之所生:稻谷等食物所生长的地方。舟车之所通:车船所通行的地方。[18] 豪:同‚毫‛,动物身上的毫毛。豪末:毫毛末稍。
[19] 五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连:连续,继承,指五帝禅让之事。三王:夏启、商汤王、周武王。争:争夺。夏禹传位于益,禹子启杀益而夺了他的王位,商汤灭夏桀,武王灭商纣。仁人:指儒家。任士:指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所忧‛、‚所劳‛的对象,亦指天下。[20] [21] 辞之:拒绝做孤竹国的国君。名:好名声。语之:谈论天下。博:渊博。向:先前,刚才。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22]?‛
[22] 大:把……看作大。小:把……看作小。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23]。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24]。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25]。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26]。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27]。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28]。由此观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29]!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23] 量:容量。时:事物存在的时间。分(fèn份):命运,人生得失。故:通‚固‛,固定,静止。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知:通智。观于远近:既看到远也看到近。小而不寡:小的(从近处看)也不小。大而不多:大的(从远处看)也不大。量:物量。
[25] 向:明。故:通‚古‛。遥:远。闷:昧。不闷,明白。掇(duō多):指短名。跂(qì气):通‚企‛,企及。[26] 察:理解。盈虚:事物的消长变化。每时天道有盈有亏。[27] 塗:同‚途‛。据郭象注,担途指人从生到死的过程。说:通‚悦‛。祸:认为是灾祸。故:通‚固‛,固定不变。
[28] 计:总括。至小:此指有限的人生与知识。至大:此指未生之时和不知之事。域:领域。[29] 倪:‚仪‛之假借字,作‚度‛解,界限,标准。
四、原文今译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来,百川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水流大得在两岸洲岛之间分不清是牛是马。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前进,到了北海,脸朝东眺望,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自得的面容,仰视大海对北海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而且我曾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先前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目睹了大海您的难以穷尽,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太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北海若说:‚井中的蛙不能跟它谈论海,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是因为它被时令所局限。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能跟他谈论道,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所局限。现在你走出河岸之间,来到大海观看,才知道自己的鄙陋,这样,就可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水流入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而大海不会盈溢;从尾闾把海水泄走,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而大海仍会不虚竭;大海的水量年年月月都不会改变,水灾旱灾对它都没有影响。海的水量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无法对它进行测量。而我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自我夸耀,这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是天地的赋予中形成了形体,又禀受了阴阳之气。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小树在大山上一样,我正存有见闻太小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我盘算着四海之内,不就像小米粒在太仓中一样吗?我们称呼物的数量叫‚万‛。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遍布九州,这里是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个人只不过在九州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毫毛末梢在马的身上一样吗?五帝之所统治的,三王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士所操心的,只不过是这小小的九州啊。伯夷以辞让天下来博取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来显示学识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五、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寓言形式揭示了一个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今人的启迪是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第一自然段:写秋天到了,黄河的水很大,河伯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他顺流来到北海,看到不见尽头的水,于是大发感叹。
第二自然段:北海若以自然之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让河伯开阔眼界,不可自满。北海若开导河伯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段首到‚尔将可与语大理矣‛。说明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层,从‚天下之水‛到‚又奚以自多‛。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北海若自己也不自满。
第三层,从‚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到‚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进一步阐述世界万物的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比、中国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结束。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皇、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此为据,嘲笑伯夷、仲尼的‚自多‛。
六、写作特点
1.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展开说理,阐明主旨。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描写河水与海景,以具体景物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海、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中国之在海内、米之在太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与大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并且十分生动。
2.论证方法颇具特色。
本文在论证上,先是由小到大:由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北海若未尝以此自我夸耀,因为他懂得大小是相对的,海水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在大山。接着是由大小到:四海之与天地,中国之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就这样,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令人折服。
3.善于将大量的排比句与反诘句配合运用,造成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且连贯而下,造成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如写自己的渺小,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反问:‚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七、课堂练习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今人有何启迪?
本文通过寓言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今人的启迪是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本文用什么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
本文是用形象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的。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
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与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使抽象的结论蕴含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3、试析本文类比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在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了类比和对比的论证方法,因而使得通常比较抽象的议论也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1)类比:北海若在第一次答话中用排比句将井底的青蛙、夏天的小虫、乡下的书生进行类比,说明受生活环境局限的人难以理解这环境之外的大道理。北海若在第二次答话中用另一个排比句把智者对远近、今古、得失、生死的看法列举出来,通过类比,让人知道智者看待事物所持的相对主义的观点。
(2)对比:本篇首段河景与海景的对比,暗示主题,并对河伯与北海若的不同认识境界起陪衬作用。另外河伯以水多自夸,北海若则把自己看作大山中之小石小木也就是一例典型的对比论证。
八、思考练习
1.课外阅读《秋水》全文,说说节选文字所表现的主旨和客观上的意义。2.举例说明本文援譬设喻的特点。
第二篇:《秋水》教案
《秋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实词:时、泾流、望洋、少、轻、殆、穷
3.积累虚词:之、以、则、见、于
4.掌握文言句式:被动句与宾语前置句
5.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结合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的能力。
2.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
3.训练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河伯对海神的感叹中引用两则材料的作用。
解决办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指导学生做文言知识卡片,组织学生讨论两则材料的作用,引导学生鉴赏庄子运用形象说理的艺术风格,把握文章观点。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组识学生进行三次诵读:第一次,正音正字,疏通文句;第二次,理清思路,领会主旨;第三次,背诵,领会庄子的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庄子形象化的比喻,分析河伯慨叹的内容,深入把握主旨。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其人
2.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3.当堂背诵,领会主旨,鉴赏语言及表达技巧
二、整体感知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古人:“其拿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位作家是谁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又出自他的哪篇文章学生回答
2.组织学生诵读课文,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第一次诵读,正音正字,疏通文字。
①正音:
涘(sì)渚(zhǔ)少(shǎo)殆(dài)
②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卡片一: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
望洋向若(联绵词,仰视的样子)
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事理)
秋水时至(时令,季节)
卡片二:通假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卡片三:词类活用
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卡片四:文言句式
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也(用“之”帮助宾语前置,谓我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卡片四:一词多义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第二次诵读,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组织学生背诵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①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
②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
第二个“于是焉”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
③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④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
⑤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⑥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总结、扩展
《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的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布置作业
阅读《秋水》中紧接课文的一段,说说其中比喻的含义。
北海若曰: “牛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水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附:板书设计
秋 水
《庄子》
自大 自叹
黄河宽阔 不辨牛马 北海壮阅 不见水端 ↓于是焉 过渡 ↓于是焉
→→→ ↓
河伯自大 欣然自喜 ↓ 我之谓也——狂妄自大 自大
望洋兴叹 始吾弗信——盲目崇拜 浅陋
↓
殆 ↓
见笑大方
【背景材料】
一、作者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二、课文删节部分
望洋向若而叹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住地)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拘限)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指寡闻陋见的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这里指浅陋)。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传说中的海水排放处)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尽)。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水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在)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称呼)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通“萃”,聚集)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继承),三王之所争(指争夺天下的战事),仁人之所忧,任士(担负职务的人)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三、参考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小水流都注入黄河。畅通无阻的流水是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了。这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觉得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他顺着河流往东走,到了北海,面对东面一看,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候,河神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迷茫地感叹说:“俗语有这种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我曾经听说过,有小看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我亲眼见到您的广阔无边,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第三篇:《秋水》教案(精选)
《秋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概括文章主旨,说明其客观意义 3.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领悟庄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体现 2.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分析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庄子简介
庄子生活于乱世,虽然才华卓绝,也不断有诸侯王请他做官,但他却看透了当时那个污浊的社会,不肯求取功名利禄。虽迫于生计作过漆院小吏,但他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然而在精神上他是富足的,他那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气质、风范为后人敬仰。
二.文字疏通及翻译 1.通假字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拘于虚(虚,通“墟”)豪末(豪,通“毫”)
2.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令)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东面而视(名词作动词,面对东面)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号物之数谓之万(名词作动词,号称)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形容词作动词,夸耀。)3.一词多义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4.文言句式
莫己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宾语前置,谓我,“之”帮助宾语提前)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译为: 被„„)
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固定句式,非„则„ 译为: 如果不是„.那么就„)三.课文分析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河景与海景的对比,让河伯自识其丑,以便顺势展开对“大理”的阐说。
1.这里描写了怎样的河景和海景? 2.河伯的神色心态有何变化?
第二部分:通过海若的话,反复阐说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大理”,并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1、井蛙、夏虫、曲士三个比喻说明什么?
用井蛙“拘于虚”、夏虫“笃于时”、曲士“束于教”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2、“吾在于天地之间„„不死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四个对比强烈的比喻说明什么?
说明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
3、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井蛙、夏虫、曲士三句 四海、中国、万物三句 五帝、三王、仁人、志士四句 四.课堂讨论
1.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人的认识受到环境的限制;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 2.成语学习
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望洋兴叹——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太仓稊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捉襟见肘、井底之蛙、朝三暮
四、东施效颦、相沫以濡等成语都出自《庄子》。
3.庄子散文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试以本文为例进行分析。
A 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拟人化的形象描绘、比喻、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讲解玄妙的道理;
B 想象恢弘壮阔;
C 多排比、递进、反诘句式,造成文章雄辩滔滔的气势。4.关于庄子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由于庄子对当时社会极度不满,而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又是当时社会的流行理念,所以庄子把批判的矛头始终对准儒家。
总体说来,孔孟注重人的社会性,注重社会功利,而且切实可行;老庄注重人的个体性,注重精神自由,而且虚无缥缈。两者本质不同。
应当用多元分立,和而不同的思想方法来看待儒道两种学说的纷争,既看到它们对立、互相制约的一面,又看到它们相辅相成的一面,人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必须兼顾,不能偏废。既然儒学注重社会功利,那就主要用它来治国平天下;既然庄子注重个体人生,那就主要用它来获取个体精神自由,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事实上,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史,就是一个儒道两家一主一副分工合作的历史,这在陶渊明、李白、王维、苏轼等人身上体现得十分清晰。
五.作业
第四篇:秋水教案
优质课教案
秋
水
郏县第一高级中学
杨三友
秋水
庄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掌握文言字、词、句知识。
3、体会课文的寓意。
4、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有关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
点拨、讨论法,指导诵读法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用具: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成语“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同学们说说它们的含义。好,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我们学习它们的出处《秋水》一文。
二、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县人),道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是道家经典之一。现 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三、学习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文中的生字及朗读的停顿。
2、找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意。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提示:秋水时至„„不辩牛马
②河伯为什么“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提示:“顺流而东行„„不见水端”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提示:“野语有之曰:„„则贻矣”
4、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运用工具书自学课文。
5、指导学生对文中文言知识归类总结:(1)古今异义词
河:古,专指黄河;今泛指河流。
东面:古,脸朝东;今,方位词东边。
至于:古,到了,到达;今,连词,另提一事。
大方:古,修养很高,明白道理;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北海:古,北方的大海;今,指我国的一部分海域。
于是:古,在这时;今,连词。
(2)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时,名次做状语,按时节。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顺流而东:东,名次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面,名次用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3)一词多义
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 名词,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 动词,比得上
不若长安君之甚 动词,如
闻:
闻道百 动词,听到
少仲尼之闻 名词,见识
闻寡人之耳者 使动词,使„„ 听到
且夫吾尝闻 动词,听说
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副词,才
始吾弗信 副词,开始
之: 泾流之大 代词,这样
我之谓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而轻伯夷之义者 助词,的
臣之壮也 助词,主谓之间,不译(4)特殊句式
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以为莫已若者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小结: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宾语靠“是”、“之”提前 ③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6、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哪些道理?运用什么写作方法?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耻近于勇
谦受益,满招损
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
对比手法
7、欣赏秋季黄河壮阔的美景,感受秋水的气势。
8、学生齐读课文。
四、形成性测试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 望洋向若而叹(仰视的样子)B 少仲尼之闻(与“多”相对)
C 见笑与大方之家(修养很高,明白道理)D两涘渚崖间(涘:岸;渚:水中的小防陆地)
2、下列句中划线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A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连词,表承接关系)B 至于北海(到达,到了,动词)
C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而且,况且,表示推进一层)
D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助词,起提宾作用)
3、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
⑵“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⑶“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五、布置作业:
根据本文蕴含的道理,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秋水
欣然自喜 望洋兴叹
对比
课后反思:
第五篇:秋水教案
秋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贻笑大方”“殆”等词语。
2、了解“非……则……”“见……于……”两种固定格式。
教学难点
1、理解河伯对海深弱的那番感叹。
2、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1、自读、研讨,疑难处教师作适当讲解、点拨。
2、利用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
3、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鸛鹊楼》。(指名学生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庄子在他的文章《秋水》中是如何阐述这个道理的。
二、简介《庄子》并解题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三、课文诵读
1.初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纠正其读音不准之处)
诵读指导:“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作者在此仅用了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的“间”,读时声调要适当拖长,略作停顿后,再缓缓读出“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诵读时语速要稍快,要将河伯的骄傲自满之情读出来。“于是焉”的“焉”在此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欣然”二字之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天下之美”之后的短暂停顿,二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然描写得淋漓尽致。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出,语速适中。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面对大海的广阔,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慨叹,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因此,诵读时语速要稍慢,要读出恳切的自悔之意,要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句,读出“且夫”后要稍作停顿,然后接着读“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四,分小组翻译课文
学生利用工具书采取小组内合作的方式翻译全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任
五.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给学生5分钟时间,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2)学生齐读课文后,思考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④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分析,交流心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①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②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③这篇文章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在行文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
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的对比。在对比中情节得以推动,在对比中河伯大彻大悟,有了新的认识。
④学生甲:《秋水》一文使我认识到骄傲自满会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生乙:学习《秋水》一文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在限定的环境中,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就如河伯,他面对黄河,觉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见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叹不如。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
学生丙: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作为学生更应该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攀登高峰。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认识也极为深刻。本文虽短小,却寓有哲理,河伯面对海神的那番感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的自责与忧虑给予我们以深刻地启示:为了祖国的腾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开拓视野,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攀登高峰,创造辉煌。
3.三读课文,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给学生5~8分钟时间,背诵课文,然后指名学生背诵,学生齐背诵)
六、文言文知识积累
(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
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
(3)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
(4)一词多义
(5)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6)出自本文的成语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的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谦词。
七、小结
《秋水》这篇课文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妙趣横生的特点。不仅如此,还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认识是很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提高,顺应时代的潮流。
八、板书设计
秋 水
九
课文翻译(两段)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
河水之多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