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水》教案7
《秋水》教案7 《庄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与思想的基本点;
2、掌握文言词语和句子;
3、领会《秋水》的思想内容;
4、背诵节选部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子、《秋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难点:河伯感叹的几句话的翻译
三、教学方法: 自学法 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这节课学习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一篇文章《秋水》的节选部分。道家的创始人物是老子,即李耳。老子河庄子并称“老庄”。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与孟子大体同时代而稍后。在认识论上,庄子主张相对主义,具有朴素的辨证法色彩;在政治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
学习这篇文章,也有三个目标:掌握字词、领会思想、背诵全文。
2、朗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教师朗诵,正音:泾-径、殆、长 2)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泾、渚、东面而视、旋、望洋、若(海神)、若(比得上)、少仲尼之闻(小看仲尼的学识。少,以„„为少,意动用法。闻、见闻,学识。)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3)集体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3、内容、思想、艺术手法。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以下本文的内容和思想意义。并简要分析本文的艺术手法。学生笔头概括,教师宣读几个好的,并加以重申。
文章写秋水来临的时候,学多小河里的水都流向了黄河,两岸之间,分辨不清是牛是马,于是,黄河之神河伯就以为天下壮阔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了。但等他顺流而下来到北海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的水面更为开阔,根本看不见尽头。所以,河伯对海神若叹息说:古人所谓的“听的道理多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实在是说我啊。况且我曾今听说有人小看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道义,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亲眼看到您的广阔无边,(我才发现自己错了,也才相信确实会有人会狂妄到小看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道义的程度),我要不是到您这里来一下,哪就危险了啊。(那时)我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啊。
通过这个语言故事,形象而生动的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本文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写寓言故事,河伯的形象生动鲜明,通过对河伯的心里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的表现了河伯从沾沾自喜到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文章还很注意对比手法的应用。秋水来临是黄河美景和大海美景的对比,河伯欣然自喜和望洋而叹的神态的对比。对比之中表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朴素哲理。
4、引导学生背诵全文。线索——分解任务——组合
5、课堂练习。
六、教学反思:
第二篇:《秋水》教案
《秋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实词:时、泾流、望洋、少、轻、殆、穷
3.积累虚词:之、以、则、见、于
4.掌握文言句式:被动句与宾语前置句
5.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结合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的能力。
2.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
3.训练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河伯对海神的感叹中引用两则材料的作用。
解决办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指导学生做文言知识卡片,组织学生讨论两则材料的作用,引导学生鉴赏庄子运用形象说理的艺术风格,把握文章观点。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组识学生进行三次诵读:第一次,正音正字,疏通文句;第二次,理清思路,领会主旨;第三次,背诵,领会庄子的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庄子形象化的比喻,分析河伯慨叹的内容,深入把握主旨。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其人
2.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3.当堂背诵,领会主旨,鉴赏语言及表达技巧
二、整体感知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古人:“其拿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位作家是谁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又出自他的哪篇文章学生回答
2.组织学生诵读课文,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第一次诵读,正音正字,疏通文字。
①正音:
涘(sì)渚(zhǔ)少(shǎo)殆(dài)
②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卡片一: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
望洋向若(联绵词,仰视的样子)
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事理)
秋水时至(时令,季节)
卡片二:通假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卡片三:词类活用
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卡片四:文言句式
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也(用“之”帮助宾语前置,谓我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卡片四:一词多义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
第二次诵读,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组织学生背诵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①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
②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
第二个“于是焉”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
③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④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
⑤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⑥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总结、扩展
《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的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布置作业
阅读《秋水》中紧接课文的一段,说说其中比喻的含义。
北海若曰: “牛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水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附:板书设计
秋 水
《庄子》
自大 自叹
黄河宽阔 不辨牛马 北海壮阅 不见水端 ↓于是焉 过渡 ↓于是焉
→→→ ↓
河伯自大 欣然自喜 ↓ 我之谓也——狂妄自大 自大
望洋兴叹 始吾弗信——盲目崇拜 浅陋
↓
殆 ↓
见笑大方
【背景材料】
一、作者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二、课文删节部分
望洋向若而叹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住地)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拘限)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指寡闻陋见的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这里指浅陋)。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传说中的海水排放处)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尽)。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水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在)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称呼)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通“萃”,聚集)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继承),三王之所争(指争夺天下的战事),仁人之所忧,任士(担负职务的人)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三、参考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了,许许多多的小水流都注入黄河。畅通无阻的流水是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清是牛是马了。这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觉得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他顺着河流往东走,到了北海,面对东面一看,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候,河神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迷茫地感叹说:“俗语有这种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我曾经听说过,有小看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我亲眼见到您的广阔无边,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第三篇:《秋水》教案(精选)
《秋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概括文章主旨,说明其客观意义 3.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领悟庄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体现 2.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分析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庄子简介
庄子生活于乱世,虽然才华卓绝,也不断有诸侯王请他做官,但他却看透了当时那个污浊的社会,不肯求取功名利禄。虽迫于生计作过漆院小吏,但他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然而在精神上他是富足的,他那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气质、风范为后人敬仰。
二.文字疏通及翻译 1.通假字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拘于虚(虚,通“墟”)豪末(豪,通“毫”)
2.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令)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东面而视(名词作动词,面对东面)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号物之数谓之万(名词作动词,号称)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形容词作动词,夸耀。)3.一词多义
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4.文言句式
莫己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宾语前置,谓我,“之”帮助宾语提前)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译为: 被„„)
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固定句式,非„则„ 译为: 如果不是„.那么就„)三.课文分析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河景与海景的对比,让河伯自识其丑,以便顺势展开对“大理”的阐说。
1.这里描写了怎样的河景和海景? 2.河伯的神色心态有何变化?
第二部分:通过海若的话,反复阐说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大理”,并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1、井蛙、夏虫、曲士三个比喻说明什么?
用井蛙“拘于虚”、夏虫“笃于时”、曲士“束于教”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2、“吾在于天地之间„„不死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四个对比强烈的比喻说明什么?
说明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
3、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井蛙、夏虫、曲士三句 四海、中国、万物三句 五帝、三王、仁人、志士四句 四.课堂讨论
1.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人的认识受到环境的限制;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 2.成语学习
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望洋兴叹——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太仓稊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捉襟见肘、井底之蛙、朝三暮
四、东施效颦、相沫以濡等成语都出自《庄子》。
3.庄子散文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试以本文为例进行分析。
A 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拟人化的形象描绘、比喻、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讲解玄妙的道理;
B 想象恢弘壮阔;
C 多排比、递进、反诘句式,造成文章雄辩滔滔的气势。4.关于庄子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由于庄子对当时社会极度不满,而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又是当时社会的流行理念,所以庄子把批判的矛头始终对准儒家。
总体说来,孔孟注重人的社会性,注重社会功利,而且切实可行;老庄注重人的个体性,注重精神自由,而且虚无缥缈。两者本质不同。
应当用多元分立,和而不同的思想方法来看待儒道两种学说的纷争,既看到它们对立、互相制约的一面,又看到它们相辅相成的一面,人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必须兼顾,不能偏废。既然儒学注重社会功利,那就主要用它来治国平天下;既然庄子注重个体人生,那就主要用它来获取个体精神自由,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事实上,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史,就是一个儒道两家一主一副分工合作的历史,这在陶渊明、李白、王维、苏轼等人身上体现得十分清晰。
五.作业
第四篇:秋水教案
优质课教案
秋
水
郏县第一高级中学
杨三友
秋水
庄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掌握文言字、词、句知识。
3、体会课文的寓意。
4、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有关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
点拨、讨论法,指导诵读法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用具: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成语“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同学们说说它们的含义。好,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我们学习它们的出处《秋水》一文。
二、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县人),道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是道家经典之一。现 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三、学习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文中的生字及朗读的停顿。
2、找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意。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提示:秋水时至„„不辩牛马
②河伯为什么“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提示:“顺流而东行„„不见水端”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提示:“野语有之曰:„„则贻矣”
4、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运用工具书自学课文。
5、指导学生对文中文言知识归类总结:(1)古今异义词
河:古,专指黄河;今泛指河流。
东面:古,脸朝东;今,方位词东边。
至于:古,到了,到达;今,连词,另提一事。
大方:古,修养很高,明白道理;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北海:古,北方的大海;今,指我国的一部分海域。
于是:古,在这时;今,连词。
(2)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时,名次做状语,按时节。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顺流而东:东,名次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面,名次用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3)一词多义
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 名词,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 动词,比得上
不若长安君之甚 动词,如
闻:
闻道百 动词,听到
少仲尼之闻 名词,见识
闻寡人之耳者 使动词,使„„ 听到
且夫吾尝闻 动词,听说
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副词,才
始吾弗信 副词,开始
之: 泾流之大 代词,这样
我之谓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而轻伯夷之义者 助词,的
臣之壮也 助词,主谓之间,不译(4)特殊句式
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以为莫已若者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小结: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宾语靠“是”、“之”提前 ③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6、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哪些道理?运用什么写作方法?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耻近于勇
谦受益,满招损
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
对比手法
7、欣赏秋季黄河壮阔的美景,感受秋水的气势。
8、学生齐读课文。
四、形成性测试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 望洋向若而叹(仰视的样子)B 少仲尼之闻(与“多”相对)
C 见笑与大方之家(修养很高,明白道理)D两涘渚崖间(涘:岸;渚:水中的小防陆地)
2、下列句中划线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A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连词,表承接关系)B 至于北海(到达,到了,动词)
C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而且,况且,表示推进一层)
D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助词,起提宾作用)
3、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
⑵“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⑶“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五、布置作业:
根据本文蕴含的道理,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秋水
欣然自喜 望洋兴叹
对比
课后反思:
第五篇:秋水教案
秋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贻笑大方”“殆”等词语。
2、了解“非……则……”“见……于……”两种固定格式。
教学难点
1、理解河伯对海深弱的那番感叹。
2、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1、自读、研讨,疑难处教师作适当讲解、点拨。
2、利用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
3、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鸛鹊楼》。(指名学生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庄子在他的文章《秋水》中是如何阐述这个道理的。
二、简介《庄子》并解题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三、课文诵读
1.初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纠正其读音不准之处)
诵读指导:“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作者在此仅用了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的“间”,读时声调要适当拖长,略作停顿后,再缓缓读出“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诵读时语速要稍快,要将河伯的骄傲自满之情读出来。“于是焉”的“焉”在此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欣然”二字之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天下之美”之后的短暂停顿,二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然描写得淋漓尽致。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出,语速适中。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面对大海的广阔,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慨叹,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因此,诵读时语速要稍慢,要读出恳切的自悔之意,要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句,读出“且夫”后要稍作停顿,然后接着读“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四,分小组翻译课文
学生利用工具书采取小组内合作的方式翻译全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任
五.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给学生5分钟时间,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2)学生齐读课文后,思考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④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分析,交流心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①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②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③这篇文章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在行文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
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的对比。在对比中情节得以推动,在对比中河伯大彻大悟,有了新的认识。
④学生甲:《秋水》一文使我认识到骄傲自满会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生乙:学习《秋水》一文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在限定的环境中,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就如河伯,他面对黄河,觉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见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叹不如。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
学生丙: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作为学生更应该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攀登高峰。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认识也极为深刻。本文虽短小,却寓有哲理,河伯面对海神的那番感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的自责与忧虑给予我们以深刻地启示:为了祖国的腾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开拓视野,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攀登高峰,创造辉煌。
3.三读课文,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给学生5~8分钟时间,背诵课文,然后指名学生背诵,学生齐背诵)
六、文言文知识积累
(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
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
(3)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
(4)一词多义
(5)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6)出自本文的成语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的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谦词。
七、小结
《秋水》这篇课文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妙趣横生的特点。不仅如此,还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认识是很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提高,顺应时代的潮流。
八、板书设计
秋 水
九
课文翻译(两段)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
河水之多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