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细则

时间:2019-05-12 13:0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细则》。

第一篇: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细则

八十四户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师

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探索我校课堂教学评价新的指标体系,大力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工作,促进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并认真贯彻执行。

建立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评价和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李晓玲

副组长:时磊

成员:张玉霞

马君

赵燕娟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学校实施三级备课制,要分别制定学期教学方案、单元教学方案和课时教学方案。集体备课即按照个案、共案、复案、续案、补案五个基本流程进行生成、优化。即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反思→课后作业(教师课堂教学围绕“课前准备„四做到‟,课堂实施„十要求‟,课后反思„二建议‟,课后作业„三必须‟”进行规范操作)

一、课前准备程序:集体备课形成整体教学思路→个人备课形成个性教案→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检查落实 课前准备“四做到”:

(一)做到集体备课规范化 集体备课的管理 ①督查:集体备课活动由学校教务处定时及不定时督查并做好记录,及时提出相关的建议。②考核: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并及时上报教务处,教务处作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无故不组织、未参加者按学校相关制度处理。③调控:如因中心发言人因故请假,须事先向备课组长请假做好交接工作,由备课组长做好调控,杜绝未作交接而出现无准备的集体备课。④使用:集体备课后,备课组长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位教师教案,督促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及个人擅长的方法进行修改,形成二次教案。⑤总结:备课组长须每月上报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教务处每学月汇总备课组活动情况,即是进行月考评。⑥ 完善:各备课组在每一学月结束时,应将集体备课相关材料整理成备课资源包(电子文档及资料),交教务处存档。教务处转发给下一个年级升上来的备课组,继承和完善集体备课成果。

集体备课要求:

1.明确集体研讨的范围:

(1)对每个学段的整册书进行研讨。

(2)对每个章节、每个单元、节点进行研讨。

(3)对典型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2.确定研讨的重点:课标要求、重点、难点、知识的衔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等。

3.落实中心发言人。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在每次集体备课前要落实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理清以下内容,作为重点发言内容。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每次都应做好说“个案”的准备。说“个案” 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说: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问题或活动设计。

(四)说程序。

4.集体讨论,达成共识。中心发言人重点发言后,其它教师补充完善,最后由中心发言人形成共享教案(单元、章节或特色个案的教学设想)。

(二)做到超周备课制度化 各教师提前一周把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超周备课。

(三)做到教案编写个性化 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通过再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针对教学的“六点”,即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进行备课,并根据集体备课研讨的内容、个人研究的成果、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教学特点,形成适合本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个性教案。1.书写教案要求。

(1)导学案和教学案设计要求 课时备课分为设计导学案与设计教学案两种形式。导学案的个案设计一般应呈现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整理学案、达标测评八大板块。教学案的个案设计一般应呈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问题导入、互动合作、展示交流、巩固拓展、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九大板块。

(2)在每课教案后预留空白位置,供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3)各学科也可根据本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特点灵活进行设计。

2.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要求: 有质、有量、形式多样地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3.教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严禁抄袭他人教案,杜绝无教案进入课堂。

4.倡导教师手写教案,教师必须按要求备完整教案,即详案。高级教师或教龄在15 年以上(含15 年)的其它级别教师可备简案(仅限教学过程)。电子稿的内容需打印,内容仅限知识点、补充材料、例题等内容。教师和学生活动手写补充。教案要注重个性特色,讲究实效。

(四)做到教案检查常规化 各任课教师每周将写好的下一周使用的教案交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检查,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须每周检查一次本组教师的备课是否符合备课要求(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的教案由教务主任检查,校长、教务主任教案互相检查),检查后在教案上作适当的批示,并签上检查人姓名、检查日期。

二、课堂实施“十要求”

(一)教师须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缺课、调课。

(二)严格执行课前候课制度,发现缺课学生要及时反馈报告。

(三)衣着整洁、得体。

(四)严格课堂纪律,不提前下课,不拖堂,无特殊原因不坐着上课,不随便出教室,要关闭手机,不接打电话,严禁酒后上课,严禁在课堂吸烟,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五)精心上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课型、学情的不同,运用适宜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2.课堂教学的导入简洁、高效,能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

3.着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不得“满堂灌”。

4.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注部分优秀学生,借助“师徒制”和教师个别指导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

5.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加强思维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加强反馈矫正教学环节,“双基”教学力争让学生做到“堂堂清”、“节节清”、“单元清”。

6.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时把握和运用生成性课程资源,防止机械照搬教案。既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教学内容的拓展,又重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

7.重视课内书本学习与课外实践学习的衔接。

(七)课堂评价注重针对性和激励性。多用肯定、赏识性语言,不打击、不讽刺、不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八)合理运用教学辅助手段,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音像、图书、网络、教具等)的辅助作用,为教学服务。

(九)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英语课可用全英文教学)。教学语言要准确精炼、语速适当、生动流畅,富有条理性、启发性。课堂板书要规范清晰,字迹工整,简洁科学。

(十)音乐、美术、体育、实验、劳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等,要严密组织,注意安全,不得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学生体育活动要在教师指导、监控下进行。

三、课后反思“二建议”

(一)反思要及时认真。

(二)反思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中的亮点和出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反思。

四、课后作业“三必须”

(一)按要求布置作业

1.布置作业要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以课本内习题为主,可补充适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习题,教师不能善自要求学生使用教辅资料,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作业布置注意少而精,实与活(不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课外作业总量控制为: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控制在1 小时以内,七至九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5 小时,严禁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二)按要求批改作业

1.批改要求。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作业批改应及时,认真,不错批、不漏批,批语应有启发性、指导性、鼓励性、示范性,有日期和成绩。批改工整、字迹规范。

2.批改形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批改(学校要作出统一计划和明确规定)。

(三)按要求讲评作业

1.作业讲评应及时。通过讲评,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作业讲评应有针对性,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个别纠正;对较多学生出现的共性错误则要认真分析原因,作集体讲评。

集体备课的管理

①督查:集体备课活动由学校教务处定时及不定时督查并做好记录,及时提出相关的建议。②考核: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并及时上报教务处,教务处作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无故不组织、未参加者按学校相关制度处理。

③调控:如因主发言人因故请假,须事先向备课组长请假做好交接工作,由备课组长做好调控,杜绝未作交接而出现无准备的集体备课。

④使用:集体备课后,备课组长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位教师教案,督促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及个人擅长的方法进行修改,形成二次教案。

⑤总结:备课组长须每月上报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教务处每学月汇总备课组活动情况,即是进行月考评。

⑥ 完善:各备课组在每一学月结束时,应将集体备课相关材料整理成备课资源包(电子文档及资料),交教务处存档。教导处转发给下一个年级升上来的备课组,继承和完善集体备课成果。

五、考核与奖励

1、建立对备课组、教师的备课工作与集体备课活动的评价制度。

备课组:(20 分)

①备课工作具有主动性、科学性、实效性。5 分 ②备课组有学期教学方案、单元教学方案和课时教学方案。5 分 ③备课活动准备充分,研讨结果有价值,方案生成有实效。5 分 ④要加强对检查考核的管理,检查后要有签字、有建议、有评价记载。5 分 ⑤各备课组每月得分总和排在前三名的为优秀备课组。

备课教师:

①个案未按要求完成,扣除绩效分0.5 分。②使用未进行补充、修改的共案授课,扣除绩效分0.5 分。③不按复案的要求准备教学设施或课程资源,扣除绩效分0.5 分。④教学内容出现知识性错误,扣除绩效分0.5 分。⑤集中研讨时准备不充分,不发言,扣除绩效分0.5 分。⑥每学期完整的教后反思少于10 次,每少一篇扣绩效分0.5 分。⑦教师无个案,扣绩效分2 分。⑧教师无复案上课,扣绩效分2 分。⑨擅自不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扣绩效分2 分。⑩复案均无教学反思,扣绩效分2 分。(11)个案被选为共案多者,一篇个案以0.2 分累计得分列入个人绩效考核分。

2、学校采取定期(月检查)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备课组活动和教师备课进行抽查。

3、教师的备课工作考核结果定期公布,并纳入年终考核,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4、学校在期末评选出三个优秀备课组和20 名备课模范,并给予一定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5、如违反备课教师考核的第 7/8/9/10 条其中之一的均属于备课重大违规行为者,除扣除该教师绩效分外,学校要对该教师进行通报批评,当年该教师不得评优评先;一学期有5 次及以上备课重大违规行为者,次年度该教师不得评聘或续聘职称。

教研工作制度

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促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全面落实的重要保证。学校教科研在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校长、教务处、教研组或年级组以及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一级——(校长、教研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本校长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标,并负责监督实施。

1、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培训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申报并按计划具体实施学校教科研课题。

3、发动全校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4、组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开展老中青结对子活动,并负责监督检查。

5、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教科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自治区、国家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科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科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并及时总结本校教研工作情况。

6、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气。二级——(教研组、年级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课年级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成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务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学佳话。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专)题确定教研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专)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4、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主要内容有: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课题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5、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改,确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6、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7、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

8、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每学期要向学校和上级教研部门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9、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三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积极参加教研组、年级组组织的各项教科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 学校、教研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学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每学期参加一项专题研究(或上一节公开课),每月一篇优秀教学设计,两月一篇教学案例或教育故事,一学期一篇教学经验或论文,写一份详实的试卷分析。

5、要熟悉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6、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实际;既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校本教研措施

(一)、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与对教师的年终考核相挂钩。

(二)、对于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三)、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中去,给他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评选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四)、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五)、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六)、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七)、保证经费投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郑坊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细则目标定向

1、三维目标确切,具体,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目标能够把育人放在首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智能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落实到本节课中。

3、认定目标的方式简易,有效。(展示目标、选定目标、自定目标。)教 学 内 容

4、教学内容充实,有必学的、有选学的、有活动的、有实践的。

5、内容的组合与呈现方式,内在结构与逻辑性与学生的认识结构相统一。

6、内容的价值注重适应性,与时代相贴近,有利于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认识、解决、处理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内容选择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

8、内容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层次性,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教学过程

9、能够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导学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

10、能够按定向—自学—讨论—质疑—训练安排教学程序。

11、能够体现先学后教,学先于教,决定教,教根据学,围绕学,服务于学,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练。

12、学生能够在,“学—做—想—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习得为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教 学 方 法

13、课堂有明确的适合学情的学法指导,并在教学过程中能清楚地体现出来。

14、教师采取的教法对学生和内容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教师能够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时改变教法;教学方法使用灵活,贴切学情。

16、启发、点拨、诱导、提示、演示、问题讲解等教学方法使用适时、恰当、巧妙。

17、采用的教法能够启迪学生思考、感悟、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动脑,动手,主动参与。

18、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感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进取,独立探索,大胆创新。指导学生探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习惯和能力。导 学 互 动

19、教师的角色能够转换为组织者、参与者。

20、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转换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1、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变化,选择恰当的互动方式。

22、互动有明确的指导和要求,参与率高,组织严密。教 学 情 境

23、教师深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态度和蔼可亲,真诚的善待每一个学生。

24、师生能平等相处、交往,课堂宽松、民主、愉悦。

25、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的余地,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心无余悸,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7、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随时都能得到教师支持,鼓励指导和帮助。

28、教师能够针对学生学习的困惑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教。

29、学生急于讨论,勇于争论,敢于辩论,善于评论,课堂上独到有创意的看法和认识不断涌现,教与学和谐,愉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得到有机整合与落实。语言艺 术

31、用普通话讲课,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富有启发性,逻辑性、趣味性、启发性和激励性。

32、课堂语言突出学科特点,自觉运用学科化语言对学生进行组织、引导、激励和评价。

33、提问准确,设问确切,反问精确,质问明确。评价检测

34、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要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当堂进行检测,并当堂评价、矫正、补救。

35、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要有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

36、要张扬学生个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奇思妙想,或不同见解及时评价和鼓励。

八十四户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第二篇:课堂教学改革管理与评价(定稿)

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与评价

第一节 教学的管理与评价

(一)管理原则:权力下放,责任上移

1.权利下放:提高班主任、学科组长的地位和待遇,将聘任、管理权利下放到基层,把工作落到实处。

2.责任上移:实行问题追究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首先问责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进行自我检讨和惩罚,其次才是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管理机构

学校管理实行校委会、年级、学科和班级三级管理体制。校委会考核、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考核、聘任学科组长和班主任。学科组长为学科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学科人员的聘任、管理,指导和评价,抓常规落实。班主任不仅负责学生纪律、卫生、学习等日常管理,还负责对本班任课老师的聘任、管理、指导、评价和考核,并监督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把对老师的聘任和管理权力下放到学科组长和班主任处,让学科组长和班主任参与教学管理,有利于常规工作的落实。

年级主任每天坚持听课,根据一周来每班每科的上课情况考评班主任和学科组长,将量化成绩作为评价班主任和学科组长的重要依据。

由校委会组成的考评督察组每天到课堂听课,并做好验收、指导和反馈工作,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打分要量化,直接对接学科和年级,按照名次进行量化和评比。

以上数据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汇总,半期一评比、一兑现;每期一考核,作为下一期聘任的主要依据。

(三)管理程序

1.每周五下午召开校行政会,参加人员为校委会全体成员。会议主要对上周工作作出总结,确定下周工作,形成工作决议。结果整理打印成校行政工作总结、计划,下发到各职能部门,年级,备课组。

2.每周五晚上召开年级办公会,参加人员为年级组成员。会议总结年级上周工作,结合校行政工作计划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3.每周六上午一、二节召开班主任和备课组长会,参加人员为年级组领导和班主任、备课组长。会议传达校行政会精神,总结上周工作,布暑下周工作。

4.每周日晚为班会时间,班主任总结本班上周工作,布暑下周工作。

5.每周一、周四为集体备课会,学科组长和学科所有老师都要参加,传达校行政会精神,总结上周工作,布暑下周工作,集体备课。

6.每月第四周周六晚召开全体教师会,全体教师参加。传达学校决策,布置具体工作。

注:校督察考评组周一至周五,每天深入课堂、备课组、各处室,对照校行政工作计划,对教师、学科组、班主任、年级及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督察、指导、考评、量化。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时整改。量化结果每周一公布,督察记录周五上交校长室,作为校行政会研究布暑工作的重要依据。

管理流程为:校委会决策

督察、考评 年级组

督察组

形成合理分工,交叉评价,无缝管理,高密度运作的管理网络。

(四)管理制度 1.课堂督察制度

课堂督察考评组由业务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各年级主任及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每天到课堂听课、验收、指导、反馈,对老师在课堂的教学量化打分,直接对接学科和年级,按照名次进行量化和评比。

以上数据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汇总,半期一评比、一兑现;每期一考核,作为下一期聘任的主要依据。

课堂督察组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重点,整个管理工作全部放在课堂教学的关注、检查、督促上来。不管是年级还是学科和班级,都是课堂督察主体,担负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责任。

课堂督察的看点在学生的学上,以“学”定“教”,看学生是否大面积动起来,看学生的动是否是在主动状态下进行的,看学生的活动是否有新的生成发展,让学生乐学的课是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2.集体备课制度(1)三定

定时间:每周一和周四为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各备课组确定自己具体集备时间,上报年级和教务处存档备查。

定地点

定参加人:本组全体同志、包科领导。不得迟到,早退,请假。(2)备课程序

A、每期开学初,学科组长根据本期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填写学科教学进度表,并根据教学进度表将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备课分工一览表。

B、每周一集体备课时间,学科组长首先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填写学科组一周工作计划表,一式三份,一份张贴于组内指导本周工作,另两份分别上交年级和教务处作为督查依据。

C、导学案编制

年级组布署 班主任(学科组长)落实

a.研读文本,精心准备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分工,提前一周研读教材、教参,演做资料、试题,认真研究课标要求,准确定位学习目标,把握重、难点,思考教学程序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手段,研究文本知识、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以及学生能力生成的策略、方法等。以上准备工作在编制学案前一周完成,每周日晚上,每个同志将上述任务完成情况交学科组长和包科领导领导检查、签字,必须做到不研究教材、不做题,不备课。

b.完成初稿,演做初稿

主备人在吃透教材,演遍资料和试题的情况下,提前4天完成导学案初稿并准备发言材料。发言材料应包括教材分析(地位作用,编写意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情境设计、活动安排、方法策略、作业设计)与设计理念等内容。主备人将导学案初稿打印下发给组内每位同志,组内每位同志认真演做,在初稿旁边用红笔批注自己的建议。

c.中心发言,集体研讨

集体备课前,包科领导首先检查每个同志初稿完成情况,对于不完成初搞者,提出批评并采取一定惩罚措施。在每个同志都完成初稿的情况下,主备人首先说课,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考点、重要题型、设计思路等进行说明和解读,其他同志分别提出自己的建议,发挥集体智慧,集体研讨交流。

d.主备定稿,个人二备

学科组长和主备教师整合组内教师建议,修改初稿,形成定稿。完稿之后再次打印,主备人第二次演做。确认无任何知识性错误和打印错误的情况下,交审核人签字,送包科领导审批签字,提前两天送文印室文印。

任课老师结合本班学情和自己教学风格二次备课。二次备课要有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学习小组长的培训方法设计,要精心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及检查评价,包括对新生成问题的预设及答疑准备,即时性评价的设计、讨论、展示、点评的分工及时间控制等,形成自己的个性教案。

e.课后反思,再次完善

老师用学案要有课后反思,教师可随时交流教学反思或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集中交流。f.导学案实行错误追究制。若学案上有知识性或印刷性错误,要追究审批人(包科领导)、审核人(学科组长)和编制人责任。

导学案一律使用电子稿,便于及时整理存档,实现资源共享。

(3)每次集体备课,要有集体备课记录,备课后上交教务处。督察考评组对各组集体备课情况检查并量化,作为考评学科组长、学科组和包科领导的重要依据。

3.听课、评课制度(1)听课

A、年级领导每周一节引领课,年级内所有教师听课,不得缺席。B、骨干教师每周一节示范课,学科组内所有教师听课,不得缺席。

C、每学科每周确定一位同志上一节汇报课,学科内所有同志听课,不得缺席。

D、年级领导每周转课、看课20节以上。涉及年级内所有学科,所有老师,所有班级,进行检

查、指导、反馈,并作好看课记录,作为考评老师,学科组长,班主任重要依据。

(2)评课

A、每听完一节课后,必须在当天内评课,相关人员全部参与,不得缺席。

B、评课前,主讲人先说课,然后所有同志参与评课,评出优点,共同借鉴,评出问题,共同解决。

C、主讲人作好评课记录,一式三份,一份自存,另两份分别上交年级、教务处存档。D、上汇报课的老师对照评课记录,自查,自纠,一周后上改进课。(3)检查

A、每周一集体备课时,学科组长确定本周听课时间、地点、主讲人和评课时间、地点,填写周工作计划表,一式三份。一式张贴组内指导工作,另两份分别上交年级、教务处。督察考评组届时进行督导、检查、考评。

B、听课记录必须有听评者的个人思考,每周日晚上各组同志上交听课记录,由学科组长、年级主任和教务处督察考评组检查。

C、听、评课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为学科组长,督察考评根据检查结果考评学科组长和学科组。

4.学科组和教师的评价制度(1)学科组评价制度

学科组评价和学科组长评价挂钩。学科组工作的好与差,学科组长是第一责任人,所以评价、考核学科组即为评价考核学科组长。对学科组和学科组长的评价,主要由督察考评组从课堂听课,集体备课,听、评课,导学案编制质量,学案使用和批阅情况,考勤和办公纪律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评价、量化,根据量化考核结果设先进学科组两个,每半期评一次,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2)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评价分教改评价和绩效评价两部分

A、教改评价:设“教改专家”、“教改明星”、“教改能手”,实行三级评审制。a.评审标准

 课堂教学评价,依据个人达标验收分数,每学期两次验收,取平均分,占30%  课改理论考试及答辩(期末一次)占30%  学生评价(期中期末各一次)取平均分,占20%  教学成绩(期中期末各一次)取平均分,占20% b.评审办法

 学期初年级下发评分标准和办法,组织教师学习。

 学期中个人提出申请,由低级向高级递进,考评组进行初评。

 学期末考评组进行二评,最终依照量化成绩,排出名次,按年级教师总人数的10%,15%,20%确定“教改专家”、“教改明星”、“教改能手”人选。c.奖惩措施

 年级按人均200元/每月的标准设教改奖励基金。根据评审结果,设专家津贴,明星补助,能手补贴,期末颁发荣誉证书和资金,并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课改龙虎榜”。 评审周期为一学年,每次评审结果一学年内有效,连续两年评审为“课改专家”的老师,今后两年内免评,享受“课改专家”待遇。

 下一级未通过者,不能申报上一级;连续两年申报同一级未通过者,待遇降级。 教学成绩连续两次在同类班级中居后两名者,不予评审,已通过初评者,取消二评资格。 未达到“教改明星”级别者,不能申报中级职称;未到“教改专家”级别者,不能审报高级职称。B、绩效评价

年级提供教师在级部的名次,打分量化后下发绩效奖金。 教学成绩占40%(在充分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

 教学常规占30%(包括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稿,听、评课,学案批阅情况,学生的典型习题本、办公考勤及办公纪律。对这些方面的平时检查,年级都是两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

 师德修养占15%(老师的互评,领导的评价,学生评价,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老师师德分数一票否决) 学生评教占15%(课堂氛围,学案批阅检查,课堂艺术,作业适度与否)其它加分因素:

 论文,优质课,示范课,辅导奖,依级别高低分别奖10~2分。 优秀导学案4~2分。 学校职务6~3分。

5.反思总结制度

反思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教师每天都在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必然有所得,有所失。尤其是在课改初期,每节课、每项工作,总有成功和失败的地方。每节课后、每项工作完成后能够静下来,及时归纳总结,作好反思。成的地方记下来,继续坚持。败的地方记下来,思考败在所处,如何解决,下次避免。“反思三年成名师”,如此,课课反思,事事反思,天天反思,则教师的进步是神速的。为了帮助教师尽快成长,学校提出以下要求:

(1)每天个人一反思。教师在每节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本节课的得失在学案上的反思区用红笔记下来,既记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今后坚持;也记不足之处,问题在哪,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怎样解决。

(2)每周组内一反思。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全组老师拿出自己反思记录,交流研讨,成功之处,大家共享;不足之处,大家共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每月校内一反思,每月学校组织一次课改论坛,先各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自由发言。说出成功之处,大家学习借鉴、分享喜悦,说出困惑之处,大家共同思考,共同解决。群策群力,其实多数问题都可通过课改论坛解决。

以上工作由督察考评组和年级组,教务处进行检查、记录、量化,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科组的一项依据。

第二节 学习小组的管理与评价

(一)小组学习的理念

★小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小组学习决定成败。★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二)关于学习小组长 1.定位:

助手、代言人、一组之魂、学习领袖、学习英雄。

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2.要求:

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

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③乐于助人、负责任。④组织、管理能力强。⑤集体荣誉感强。3.职责:

①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和展示。

②帮助C层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负责本小组作业收交,检查清底子。③检查《成长日记》的落实。

④管理好本组组员的学习、卫生、纪律,记录好每天《积分记录》。《积分记录》:小组成员积分评价指标 成长日记的使用(0-2分)课前准备(0-2分)课堂参与度(0-5分)课堂、自习纪律(0-2分)作业完成(0-2分)学习档案的使用(0-2分)卫生状况(0-2分)其它方面(0-2分)

参考上述8项指标每日对小组成员打分量化。每周六统计好小组成员一周成绩,在小组会上总结点评。评选一周小组模范组员,上报常务班长。

4.调整: ①实行动态管理。

②通过竞选产生,上台演讲,小组民主推选。5.解决小组长工作的四大矛盾: ①自己的学习与服务大家的矛盾; ②学科组长和行政小组长工作的和谐;

③学习小组内同学们的行政管理、感情建立与各学科学习的矛盾; ④要处理好小组内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与参与的矛盾。

(三)学习小组建设机制

1.组建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①科学划分,六人一组,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②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③都有小组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组旗。2.分工:(一定角色、一定责任)

①每小组设常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学科组长。②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

③学科组长每科一名,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④每个学生有角色,每个学生有责任。3.调整:

不是一成不变,可适时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形成思维定势,避免不平衡。4.小组评价:(评价是武器,能调动组与组之间对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①年级制定统一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小组活动评价标准,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小组的讨论、展示、点评、质疑补充进行评价并量化,学科班长负责本学科各小组的课堂评价并记录量化结果,周六汇总给值周班长,评选本科每周优秀学习小组。

②每周进行一次展示之星、助人之星、点评之星、预习之星的评选活动。③每周进行一次纪律优胜小组、卫生优胜小组、综合优胜小组的评选。

④每月每班根据平时量化记录结果,选出两个学习优胜小组,展示之星、质疑之星、点评之星各一人。

⑤对小组的评价要堂堂评,科科评,天天评,周周评,月月评。

⑥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老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特别是待优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抓住闪光点,放大闪光点。

⑦课堂上老师要少一些斥责,多一些正面引导、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讨论、展示、质疑、点评,要先给予肯定性评价,再提出指导,保证课堂的“安全”,让学生敢于、乐于参与课堂。

⑧评价形式多种多样,除课堂评价外,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也进行小组评价。⑨所有评选结果及时在醒目位置张榜公布。

(四)学习小组培训的基本要求

1.搞好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用团队的力量教育人、影响人。2.培训学习小组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并且培训要经常化。①年级部、班主任不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指导。

②培养小组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勇于接受他人意见及团结、协作、交流的意识;指导组织、管理的才能;适当给学生加“营养餐”。

③培养合作能力:学会条理表达;学会积极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补充;学会修改完善等。3.打磨自学、讨论、展示、点评、反刍等各个环节的细节 自学要求:

①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是前提。先自学再讨论,每个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学探究、交流。

②一定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具体。③变学案为“导学案”,问题设计的有层次,由浅到深逐层深入的设置问题。④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讨论要求:

①小组讨论要明确内容、时间要求和目标,指导要求一定要准确到位。

②学科小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必须坚持“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小组长控制讨论节奏,安排组内“兵教兵”。先一对一讨论,再集体讨论;C层、B层展示,A层点评、拓展。

③讨论要全员参与,坚决克服假讨论或不用心讨论。

展示要求: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①各小组主动展示,迅速到“聚焦”处,积极、有序。②变一一展示为重点展示、分类展示,展示要脱稿。

③展示方式可口头、可书面,要求必须简洁、条理、重点突出、声音洪亮。④一般由C层、B层展示,由A层负责点评或拓展。⑤非展示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整理,有事可做。

⑥教师认真倾听,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错误,为点评做准备。点评要求: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

①学生点评要声音洪亮、脱稿,点评结束要问一句“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 ②其他同学注意补充点评,大胆质疑。③精彩点评结束要有掌声鼓励。老师:

①对生成性问题注意进行拓展、深化、提升。② 善于追问、引导、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③老师点评适时适度,深入浅出、含金量要高。④不和学生“抢风头”。

⑤注重即时评价,一评知识点,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声音洪亮、语言表

达。

反刍总结、当堂检测要求:

①要留出至少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总结、梳理。

②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作补充,提供整体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或规律、方法。③检测情况可以是教师口头检查,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检查、书面检测、重在实效。4.注意小组活动立体分配任务。

① 重视小组活动立体任务的分配,对每一个学生安排不同任务,包括组长的任务、AABBCC三个层次的任务、展示同学的任务、点评同学的任务、非展示点评同学的任务等。

② 还要注意小组活动是否达到了深度合作。5.创新小组评价机制----为小组学习点火。

①学科班长负责总结评价,表扬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和表现突出的同学。

②只要有要求,就一定有评价。无时无刻不在的评价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管理。评价是引领,评价是激励。

③评价的三个指标:

参与率:每一个成员必须积极参与。

精彩度:观摩方自动为展示方鼓掌喝彩为依据。含金量:展示方展示内容的正确度、创新量、思维量。6.形成小组反思文化

反思使人进步,反思使人成长。形成反思会制度可实现小组的进步与成长。①每节课反思; ②每天反思; ③每周反思;

第三节 课改推进策略(初期)

(一)更新教学观念,扫清课改路障

当前的教育,不改,是死路一条,必将越走越窄,最后进入绝境。一所学校,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必须走课改之路。而改革,总是从转变思想入手;不变思想的课改,一定是“伪课改”,是用课改的瓶装传统的酒,最终必定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上去;所以我们的老师必须要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紧

迫性和可行性。树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义无反顾地在课改路上走下去。

首先,我们老师必须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着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一大批先驱学校通过长达数年探索,经过实践验证的、成熟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全国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案例说明:这是一个具有普适性,极具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必须让我们的师生坚信:选择“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必将走向成功。

我们有一所学校的校长自己先学,到学校后为洗去师生脑中传统课题的根,一个多月给师生做了60多场报告,平均每天达一二场。正是校长的这种努力,使师生迅速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想,为课改成功的扫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二)培训骨干教师,打造课改标兵

课改之初,绝大多数师生对课改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模糊的,对“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和操作是生疏的,为了让全体师生迅速熟悉并融入“课改”,必须尽快地培养出自己的课改标兵,形成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全校的课改。

中层以上干部、骨干教师体验式基地研修。

要求:学校从每科教师中选拔出一名年轻、有较强领悟力的骨干教师作为培训对象,采用体验式研修,请进来,走出去,再请进来的

方式进行培训。即先到成功学校进行深入学习,并在成功学校上体验课,然后请成功学校相应学科的老师到校上示范课,受训老师就同一节上临贴课,请专家作面对面的指导,课后初步确定本科“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模式和流程。

接下来的课堂中,受训老师要时刻积累本学科在“课改”中出现的困惑、疑问,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段时间(2个月)后,受训老师带着这些疑问赴成功学校参观、学习、培训,认真听课,虚心请教,解决本科在课改中的所有疑问。修正本科课堂教学一般操作模式和流程。

课堂是动态的,问题是生成的,一次,两次的培训不足以解决课改的所有问题。所以没有培训,没有课改,高效的培训助推高效改革。

(三)骨干标兵引路,课改全面开花

经过系列培训,受训的骨干教师已经熟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模式和操作流程,成为学科的的课改标兵。要充分发挥标兵的作用,每周在组内上一次引领课,全组同志听课,听后通过骨干教师说课,其他老师评课,让全组同志逐渐熟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模式和流程。引领课后,组内每周再上一节临摩课,全组共听共评,评出优点,共同借鉴;评出问题,共同解决。

如此几个月,通过标兵引领,以点带面,使课改全面开花,在全校整体推进,逐渐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第三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之评价机制

课改评价机制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应用,使得新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在推行的新的课程改革中,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无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课堂的质量、氛围与学生的兴趣、小组的参与系于一线。本文将从学生个体、学习小组和学科考评的机制中展开讨论,从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科任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做到课堂的主人。

主题词: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内容 评价机制原则 评价机制实施方法与保障

一、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构建的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从中点拨、引导。如此的课改显然是颠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其压力与难度显而易见。但课改势在必行,我们不得不改!于是,各大学校、各个学科顶住压力、各显神通,想想到现在为止也有几年的历史,而反观其效果,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倾向比较严重,未能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具体表现在:

1、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不爱举手,更不爱发言,教师说什么就埋头写什么,甚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味道。

2、合作探究环节比较混乱,学生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要讨论什么。并且在这个环节,部分学生借机聊天,讨论与本课无关的内容,给课堂质量带来较大影响。

3、学生对本课的目标、重点和要求把握不准,在自主学习环节

针对性不够。

4、学生对小组的得分和教师的评价抱无所谓的态度,集体荣誉感相对缺乏。

5、部分学生太在乎小组的分数而发生争辩,甚至对老师的评优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课堂秩序与课的正常进行。

6、缺乏必要的小组激励与评价机制,组员的发言、讨论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表扬,因此学生对课改失去兴趣,课堂氛围也表现得不活跃。小组合作学习,本意是锻炼学生的自学、表达、合作的能力,但出现以上偏差,除了教师研究学生、研究小组、研究教材和研究教法不够以外,完善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缺乏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从课堂上学习小组和学生个体的表现来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希望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使课改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声音大气来,让学生真正做回课堂的主人。

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内容

由组长对本组和其他组员进行考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避免组长的不公平评价,可以在各个组中进行交叉考评,并且每周实行不同的交叉顺序。每节课后,组员可以到相应考核组长处核对上堂课的考核情况,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并且每天到本组考核表上签上组长的名字。本表上记录的违纪情况,一定要严肃处理,记录到个人操行评定中,并计算入本组的总分评比中进行公示

此表由学科班长真实记录每个学科的评优情况、同学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办法,每天交由科任教师签字确认,以便老师掌握本科的学习情况。本表评优一次计1分,纳入考核中进行计算。

此表中,学科评优积1分,学生发言一次积0.1分,违纪根据操行评定扣分乘以1/10计入最终的总分计算,最后根据总分进行排名,由各学科班长、考评小组和班主任签字确认。

三、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原则

合作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更要有利于班风、学风的形成,以及小组的健康发展。所以,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我们应把握原则:

1、评价要及时:考评表下发时,要强调小组考评和学科考评的及时性,即每堂课上要实时、真实地记录每组的发言、讨论和违纪情况,以及每学科的评优情况,下课后及时核对签字,不能出现下午补登上午的评优发言情况。

2、评价要公平、客观: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关注细节,区别对待学生的举手发言,做到每组发言数量的公平、质量的保证。评价时要从班级整体出发,客观把握制定的评价标准,要让每个学生都心服口服,保证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3、评价要多元化:评价始终要围绕班级班风学风和学习小组的健康发展而进行,而班级的组成是学生,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评价不应局限于学习成绩,还应加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素质的修养、体育艺术的发展等;评价的主体也不应局限于科任教师、班干部,还应包括班主任、班上的所有学生。

四、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实施方法与保障措施

要使一个评价机制长久、有效地运行下去,我们必须采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监督这个机制的运行,同时我们要在运行中不断地思考总结,不断地调整改进,以更好地调动学生,顺利地开展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1、实施基础: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性格普遍比较内向,心理素质较弱,所以学校、班级应注重学生性格、胆量的锻炼,比如多组织一些班会活动、演讲比赛、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以调动学生兴趣,活跃班级气氛,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形成自信、竞争的意识。

2、实施办法:学习委员每周将表

一、表

二、表三发到各学科班长和组长手中,周末由考评小组统一核算结果,并将结果上报班主任处存档;为了避免组长在记分过程的失误或是作弊,每周应交叉考评,并不定时更换考评顺序。学科考评表中,每节课的小组评优得分应有任课教师在相应位置签字确认。

3、保障措施--监督:本机制的实施,需要有效的监督才能突出公平。因此,应激励全民参与,相互监督、相互举报,凡是被举报弄虚作假经查实的,要坚决处理,可以根据情况严重性进行扣分或者一票否决制。

4、保障措施—激励:评价机制的制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评价的结果也要结合学生的切身利益让其产生效果,否则学生就会对此机制不屑一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评价的结果可以与学

生的操行评定、清洁、评优、综合素质等项目挂钩,还可以对表现好的小组、个人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五、结束语

课改,任重而道远。学生学习兴趣,我们永恒的话题。二者要有机的结合,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

第四篇: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设计指南

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设计指南

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设计指南

一、课程意识(20分)

【开发意识】

1、创造性利用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和本质联系,从学科体系高度准确理解、把握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开发课程资源。能在批判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和创造性处理,能积极开发并合理运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生成意识】

1、课程创生。能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转向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围绕学生的“学”来开展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2、动态生成。课堂中不是机械地按预设思路推进教学,能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主体意识】

1、学生即课程。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个人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教师即课程。能将自己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独特的有价值的经验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并且不断创造课程实施的新经验,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二、问题引领(20分)

【问题设计】

1、问题引领。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把探究的触角延展到课外,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习得能力的

纽带。

2、任务驱动。能以“知识·思维性”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品析、探究,能把主目标细化为一项项“操作·活动性任务”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

【问题意识】

1、质疑能力。善于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怀疑、困惑、探究心理,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思维;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传授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2、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能力。能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筛选策略的能力、自我反思矫正的能力等。

2、问题解决规律。能根据常规性问题与创造性问题的不同,指导学生把

握解决问题的普遍规律和具体规律,重视学生独特的思路,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新方法(20分)

【情境意境】

1、情境创设。利用多种方式,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或活动,唤醒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解决问题。

2、意境构思。运用“有意义学习”方式,赋予课堂丰实的思维内涵;善于发掘知识或问题内在魅力,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愉悦;在科学理性的“对话”中,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生活感受与人生意义的情感共鸣和思想领悟。

【知识建构】

1、知识建构。发掘原有经验,通过学生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简单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实现学习。教学中既重结论,又重探索结论的过程。

2、思维启发。课堂的信息量和思维量充分,教学能揭示事务本质和规律,关注学生学习思维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注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因学定教】

1、学习方式。有机融合“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班级学习”课堂组织形式,利用“个体反思性学习、同伴互助性学习、教师引领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

2、参与状态。数量:全体学生都融入到学习中来;大部分学生都有表达机会。广度:上、中、下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即全程参与。深度: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参与品质具有“主动、深层、创造性”特点。

3、“共享”理念。能采用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生生互动,引导学生欣赏他人长处,关注自身发展;指导学生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学会反思和评判。

四、课堂效益(20分)

【目标整合】

1、求知增慧。能激发学生大脑潜能,放飞心灵智慧,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的效果。

2、情感教育。能紧扣教学内容,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活动情趣和内涵意趣;师生有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方法整合】

1、教学合一。充分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特点,教法、学法、课型服从于教学目标,学生的“外化展示”与教师的“因问施教”有机统一,注意培养学生优秀思维品质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2、讲练结合。创造性的发展传统教学这一精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耳、动眼、动情”,“做中学,学中做”;能设计智能情感多维度练习题,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高度重视学

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设计指南

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标准设计指南

一、课程意识(20分)【开发意识】

1、创造性利用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和本质联系,从学科体系高度准确理解、把握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开发课程资源。能在批判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和创造性处理,能积极开发并合理运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生成意识】

1、课程创生。能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转向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围绕学生的“学”来开展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2、动态生成。课堂中不是机械地按预设思路推进教学,能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主体意识】

1、学生即课程。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个人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教师即课程。能将自己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独特的有价值的经验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并且不断创造课程实施的新经验,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二、问题引领(20分)

【问题设计】

1、问题引领。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把探究的触角延展到课外,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习得能力的纽带。

2、任务驱动。能以“知识·思维性”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品析、探究,能把主目标细化为一项项“操作·活动性任务”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

【问题意识】

1、质疑能力。善于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怀疑、困惑、探究心理,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思维;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传授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2、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能力。能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筛选策略的能力、自我反思矫正的能力等。

2、问题解决规律。能根据常规性问题与创造性问题的不同,指导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普遍规律和具体规律,重视学生独特的思路,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新方法(20分)

【情境意境】

1、情境创设。利用多种方式,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或活动,唤醒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解决问题。

2、意境构思。运用“有意义学习”方式,赋予课堂丰实的思维内涵;善于发掘知识或问题内在魅力,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愉悦;在科学理性的“对话”中,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生活感受与人生意义的情感共鸣和思想领悟。

【知识建构】

1、知识建构。发掘原有经验,通过学生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简单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实现学习。教学中既重结论,又重探索结论的过程。

2、思维启发。课堂的信息量和思维量充分,教学能揭示事务本质和规律,关注学生学习思维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注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因学定教】

1、学习方式。有机融合“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班级学习”课堂组织形式,利用“个体反思性学习、同伴互助性学习、教师引领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

2、参与状态。数量:全体学生都融入到学习中来;大部分学生都有表达机会。广度:上、中、下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即全程参与。深度: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参与品质具有“主动、深层、创造性”特点。

3、“共享”理念。能采用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生生互动,引导学生欣赏他人长处,关注自身发展;指导学生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学会反思和评判。

四、课堂效益(20分)

【目标整合】

1、求知增慧。能激发学生大脑潜能,放飞心灵智慧,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的效果。

2、情感教育。能紧扣教学内容,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活动情趣和内涵意趣;师生有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方法整合】

1、教学合一。充分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特点,教法、学法、课型服从于教学目标,学生的“外化展示”与教师的“因问施教”有机统一,注意培养学生优秀思维品质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2、讲练结合。创造性的发展传统教学这一精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耳、动眼、动情”,“做中学,学中做”;能设计智能情感多维度练习题,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高度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3、规范环节。有必要的感知、思考、交流、反馈环节,留有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留白;立足于现有发展区,指向最近发展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反馈调节】

1、评价反馈。能艺术地让学生暴露认知错误,并及时加以解决,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与鼓励;强化评价反馈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清楚了解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误,及时调整、弥补和完善自己的学法和知识结构。

2、归纳小结: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构建成知识体系,对已学的知识点加以系统整理,把握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各层次学生均有收获和提高。

3、辅学载体。符合“搜集信息资料、补充知识遗漏和拓展学习视野”的课程载体要求,避免学案导学的“课本化、试题化”倾向;鼓励学生自主创编“梳理知识、创新表达、矫正反馈、温故知新”的学习载体。

五、教师素养(20分)

1、善于启发。课堂气氛民主活跃,调控有度;教师语言精练,关注“问题、情感和语气”结合,体现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特征。

2、引导点拨:导学有趣;精讲有度;答疑全面;反馈及时;方法多样。

下载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细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细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曲沟镇一中宋俊波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卷起了一股热潮,先是四步教学法,后是1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在我就谈一下在我的课堂上我是这样使用1333高效课堂教......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 教学评价是服从和服务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策略实施应该也必须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相一致,突出“为了每......

    2013.3西单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办法

    朱台镇西单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理想课堂,落实课程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价范围:本校全体任课教师 二、评价形式与办......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教研室 2014年11月25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新课程的实施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一场变革,但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思想要变革,我们的理念要更新。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12年初,大安市教育局下发了《大安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从2012年起,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我市中小学全面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依据通......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xxxxxx高级中学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

    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

    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摘要】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对学生的评价是这样描述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