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夯实常规、推进课改,打造课改新常态
夯实常规 推进课改 打造课改新常态
——胡家营镇初级中学课改推进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校努力夯实教学常规,实现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切实减负增效,用新课程理念量身定制教学督导、考评制度,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打造课改新常态。我们的做法是:
一、夯实教学常规,筑牢课改基础。
我校要求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前,把质量落实在课中,把巩固提高落实在课后,把落实常规教学各个环节作为提高质量、推进课改的根本保障。
1、严格备课日签字制。要想课堂高效,关键在备课。我校坚持集体办公和教师备课日签字制,要求教师手写教案,对导学练案二次生成,鼓励教师自编导学稿。学校主要领导对教师的备课教案检查把关,教务处每周对教师备课日签字情况进行公示,教师每日备课签字已经成为常态。
2、上课: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课堂高效。老师们深刻领悟区教育局统一制作下发的获取信息五感百分比图及知识保持率金字塔,充分认识到:一讲到底的课是最糟糕的课。按照区教研室‚三五‛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教师精讲不超过20分钟,要一句顶十句。一堂课致少要有25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展示、饱和训练。为了有效监管课堂教学,学校坚持校委会干部推门听课评课制,要求校委会干部每周至少深入一个教师课堂,监督、指导教师课堂教学,重点检查教师授课内容与备课内容是否吻合,是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和授课教师做好沟通,校委会干部推门听课情况由校长亲自检查;课堂教学情况,在每周日下午16:30定时召开的校委会上进行‚会诊‛,针对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形成指导意见,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在当天18:00的全体教职工例会上做通报做要求,促进老师不断规范课堂教学。
为了规范‚三五‛模式课改课堂,学校制定了课改过关课评价标准,全校教师人人讲课改过关课,对不过关的教师安排专人帮带,直到讲过关为止,对于确实过不了关的教师,实行评先推优一票否决制;对于新分配教师,必须先培训后试用,直到课堂过关才正式聘。
3、作业批改:学校教务处对各科作业限时限量做统一要求,大部分作业要在课堂内完成,小学科不得安排课外作业,大学科课外作业要求少而精。作业要求全批全改,批改纳入绩效考核代课工作量(备30%上50%改辅20%)。并要求教师及时批改,上午作业当天批阅反馈给学生,下午作业最迟第二天中午前批阅完成反馈给学生,要求教师不仅要‚批‛,更要促‚改‛,提倡教师面批面改,帮助学生改正。有些作业由教师和小组长配合批改,或由学生互改。教务处定期对教师批改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和通报。
4、辅导:学校鼓励教师课外辅导,把课外辅导计入教师临时工作量纳入绩效工作量考核,值周领导对教师辅导情况捕捉登记,并在下周例会上通报,鼓励老师贴身辅导。通过辅导,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了解,老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5、考评:每月学校都统一组织一次教学检测。检测后年级组根据我校成绩量化方案及时分析成绩,反馈给教师,各教师及时做好试卷分析,并注重开好‚两会‛:一是开好教师教学研讨会,在会上考的差的学科教师要做考试情况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使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二是开好学生主题班会,每个学生总结自己的得失,人人表态发言,代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制定下次考试目标,每次班会后学生精神状态和学习劲头都明显好转。每学期两次大考后,学校都集中评选一批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组员进行表彰。优秀学习小组及组员不仅要求文化课考试平均分要高,还要综合参考学生在课堂中的展示情况、以及在学校大型活动中才艺展示情况。
二、轻负增效提质,引领课改方向。
课堂改革要改成什么样?简单地说就是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做法是
1、规范办学行为,保持课改本真。一是严格作息时间,保障学生充足睡眠。保证了学生每天9—10小时的睡眠,保障了学生智力正常发展。二是心系每一个家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坚决不分快慢班。孩子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希望,孩子基础再差,家长也都期盼能成龙成凤,兼于此,学校师资虽然不太配套,但我们坚决不分快慢班。如果分了快慢班,慢班的孩子就等于被学校‚野蛮‛的贴上了‚差‛的标签,既深深伤害了这些学生,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也十分不利于学校正常管理。
对于师资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加强校本培训,每学年初都要举行师徒结对拜师仪式,师傅在平时教学中要帮助徒弟专业成长,每年的拜师启动仪式上对上学年成绩进入全区前十徒弟的师傅进行表彰,对新学年师徒对子发聘书,并合影留念。有效解决学科不配套,教师青黄不接的困难。这几年分到我校的青年教师成长都很快,一个个青年教师脱颖而出。2012年分到我校的黄钟钰老师,拜初中时数学老师张伟为师,虚心好学,迅速成为数学教学能手,连续两年的县统考,她所带学科均取得全县前十的好成绩,被评为郧县优秀教师。沈丹凤老师2013年9月分到我校即担任毕业班化学教学,2014年中考取得全县第二名,被评为郧县‚优秀教师‛和化学‚优秀学科教师‛;同年分来的吴小红、李玉娜、李东迅速成为教学骨干,2014年县统考中他们所带学科均取得全县前十的好成绩。2014年秋分到我校的成小露、潘彬成长很快,他们的课改课堂在区教学视导、名师送课及茅箭区交流学习时都得到了一致好评。
另一方面是在分配教师时实行以老带新,以强促弱机制,每个年级每个学科组每个班都能找到龙头与领头燕,带领着大家共同进步,确保年级之间,学科之间不出现断层。
对于学生基础上的差异,学校通过科学编排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成绩最优异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优差合理搭配,兵教兵,兵带兵,实现学生共同进步。对于成绩优异,‚吃不饱‛的学生,学科老师在周末放假时单独布臵一些拔高性作业,返校后进行检查批改。
对于学生择班问题,我们实行分班时成绩相当的学生对等交换,保证同级班之间公平竞争。
2、轻负增效,实现提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质量的主战场,学生的课外时间十分有限,学校要求老师要紧紧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增效提质。严禁布臵大量课外作业,严禁组织课外有偿补习班,对于大量布臵作业,加重学生负担的现象,在周日例会上作通报,倒逼老师们在课堂上少讲,精讲,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训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原来,在学校没有执行午休制度时,学生做一中午作业,下午第一节课头脑昏昏沉沉,一下午都精神不振,学习效率低,老师怨气大,都不愿要下午的课。学校发现如果中午不适当休息,下午和晚上的课堂效率都会受到影响,要求每天中午所有学生必须午休1小时,并把午休纪律纳入班级管理量化。之后下午的课堂上老师神清气爽,学生精神抖擞,学校的课也好排了,下午的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三、打造精神特区,拓宽课改支点。
1、浓厚氛围,渲染课改。我校在教学楼、办公室、教室横梁上刷写悬挂彰显课改理念的大幅标语,在教学楼和教室显眼位臵悬挂 ‚郧县‘三维互动,五步导学’‛探究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的标志牌等,让教师们感受到课改无处不在,势在必行。各班教室设臵了‚灿烂星空‛、‚班级挑战台‛、‚班级荣誉台‛、‚班级榜样栏‛、‚图书角‛等专栏,让学生的课堂展示、奋斗目标、获得的荣誉、图书都能够找到相应的位臵。为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教学楼各层走廊的廊柱上张贴了教师风采展、‚优秀学子展‛,让学生学有楷模,赶有标高。丰富的校园文化,美化了校园环境,浓厚了课改氛围。
2、树立典型,引领课改。我校积极培植基本功扎实的年轻老师,树立课堂教学改革排头兵,确立课改试验班,引领全校推进课改工作,成效显著。2013年我校以曾到英国、安徽铜都考察学习过的郑兴涛、沈莹雪、黄燕等老师为课改先锋,以他们所带班级为课改试点班,优先打造课改典型,号召全校向他们看齐,学习他们的模式,学习他们的课堂,这样课改工作在我校全面辅开,迅速推进,有效促进了这项工作。
3、彰显活力,促进课改。有活力才有动力,有活力才会有旺盛的学习力。为了促进课改,学校倾力打造‚四声‛校园:一是让书声充满校园:早读时有琅琅的读书声,周一集中升旗时有全体师生国学经典背诵声,晚自习前10分钟各班有自主名言名篇朗读声;二是让歌声飘满校园:课前预备时班级唱歌,就餐和起床时广播放歌,课间操等大型集会时集体赛歌;三是让口号声响彻校园:上操时呼运动口号,课堂上呼班级口号,誓师大会上呼宣誓口号;四是让笑声溢满校园:五四文艺汇演、一二九歌咏比赛、春秋季运动会、叠被子比赛、班级篮球赛、篝火晚会、游园晚会等活动定期开展,校园也变成了乐园。朗朗的读书声,嘹亮的歌声,激越的口号声,欢乐的笑声,使整个校园充满活力,生机勃勃。走进学校课堂,眼前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景象。
4、创新德育,给力课改。学校定期开展誓师大会和主题班会,努力打造农村孩子求学成才的精神特区。秋季开学,全体老师要面对学生宣誓;春季开学典礼,各班都要在校徽前宣誓;距中考100天之际,九年级要开展百日誓师大会;每次月考后都要认真组织开展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活动,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斗志,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师生工作学习积极性。另外,在课堂评价中,我们不再局限于加分、送鲜花、奖笑脸等,我们对评选出的优秀学习小组、优秀组员除在表彰大会上奖励外,还根据他们的喜好有针对性奖励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激发了学生持久学习热情:小组内同学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合作探究,共同提升。
5、目标管理,深化课改。学校实行目标管理,引导师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学生制定的目标在教室里开辟的‚挑战台‛张贴,每次考试完后班主任就会对学生完成目标情况分析总结;科任教师制定出学科竞争小组,每次考完后对小组中落后的组员进行约谈,对优胜者进行奖励,从而使学生时时刻刻心中有目标。同时,我校实行‚包保责任制‛,加强蹲年级的校干部责任,明确蹲年级副校长是年级推进课改提高质量第一责任人。学校中层干部每人包一个学科,对承包的学科负责,实行质量责任追究、绩效挂钩。针对男生相对贪玩的特点,学校各年级组明确制定有潜力的男生名单,专门组织这些潜力男生开好动员会,要求科任教师紧盯这些潜力男生,防止因放任自流而成绩下滑。在目标管理的促进下,人人有方向,个个有动力。
四、弘扬教师精神,激发课改活力。
课改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要越改质量越好。课改和所有的改革一样,要改用一种新思维新方法并且改出成效,老师不仅要花心思,动脑筋,还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为了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大力弘扬‚团结、奉献、激情、超越‛的‚胡中精神‛,全体教师推进课改的信心更足和动力更大。
一是学校对成效显著的师徒进行表彰奖励:每年一度的‚师徒结对‛拜师大会上,给新‚师傅‛发聘书、给上届教学业绩优秀‚徒弟‛的‚师傅‛发奖状。二是对于课改扎实,成绩优异的教师,学校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每学年都评选表彰课改先进教师,在晋升职称,评先推优时适当加分,优先考虑。三是鼓励老师自编讲学稿:我校九年级教师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以教研室的《导学练案》为蓝本,组织他们自己编写各学科的讲学稿,确保‚教师有讲的,学生有拿的‛。学校也相应制定了自编导学案评优标准,对优秀导学案的编写者给予奖励。四是值周组的值周总结中开设‚一周工作亮点‛板块,专门记录老师们课外付出情况,在下周例会上通报表扬,并记入临时工作量,纳入评先推优的参考指标。这些措施不仅弘扬了正气,点燃了激情,也有效激发了老师们研究教学、钻研课改的积极性,保障了课改工作持续推进。
因课堂的变革,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攀升,实现了一个农村乡镇中学由默默无闻到蜚声郧阳区的华丽转身。连续八年来我校中考综合评价全都进入全区前十名,所有参考学科全部进入全区前七名,特别是2014年中考,区一中招录时,全区竞争的15个均衡生指标,我校挤身14人,这些学生整体成绩大面积提升,功在课改; 二是非毕业班成绩也大面积稳步提升,我统计了近两年来我校六、七、八年级县统考成绩,其中2014年冬期末区统考,我校四个年级可以说是全面开花,六至九年级29个学科有23科进入全区前十名。
好酒不怕巷子深,梧桐引得凤凰来。近年来,一些兄弟学校纷纷慕名来校观摩学习: 2014年3月10日张湾区第十八中学一行28人慕名来校交流学习;11月21日,茅箭区教育局带领区教研室专家、学校校长一行20余人来校考察学习; 2015年4月27日,茅箭区教研室、茅箭中学一行38人来校交流学习;2014年12月24日,张湾区东风七中七(1)全体师生来校联合举办篝火晚会,并交流学习‚作为学生如何适应课堂教学改革‛。还有一些家庭富有,本来在十堰知名学校就读,教育基金老总的孩子,争相转入我校就读。其中我校现九(1)班学生何梓燕,2013年秋慕名从东风五中转入我校八年级,当时家长心里也有顾虑,取得东风五中的学籍花费了很高的代价,要求她暂时不转学籍只在我校借读,不行了再回五中就读,这个学生在我校学习几个月后,成绩突飞猛进,由进班时年级五十多名一跃进入年级前几名,在第二学期核定学籍时,她说在这里学习生活她很开心,很喜欢这个学校,并主动要求把学籍转到胡家营中学。象何梓燕这样的孩子还有八(2)班张新铭,七(2)班樊家骏,六(1)班黄昀铭等。《中国教师报》湖北站站长叶长春深入我校调研后,充分肯定了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认为我校的课堂教学确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对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人格的培养。2013、14连续两年,我校都被区教育局评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鞭策,我们深知:成绩只属于过去,教学改革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还要在课改评价的深度和细度上下功夫,还要在调动学生激情上下功夫。我们定不辜负局领导的殷切希望,将继续以常规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命,以课改为动力,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造我校课改新常态,坚定不移地走课改强校之路。
第二篇:课改推进会
课 改 推 进 会
根据兴和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高效课堂改革的文件精神,一年来,我校通过典型示范,整体推进,探索解决课改中的新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校课程改革。经过课改教师一学年的示范引领,课改小组的认真研究、探索。初步形成了我校课堂教学新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进一步让全体教师树立新的课改理念。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多次全体教师会议,学习新课标及有关课改资料,观看了有关视频资料。学校组织外出培训的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交流活动,对以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与反思,全校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切实做好“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创新教学模式”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和监督课堂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三、认真思索,确立教学模式
学校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先进教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实践,最终形成比较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六步”教学法:
(一)、出示学习目标(1、课前提前一天出示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提前预习;
2、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导学案;
3、教师可以课前设计一些常规训练;如:语文听写、说话;如:数学口算等)
(二)、学生自主学习(就是通过学生提前自主预习提出实际有价值的问题。)
(三)、合作交流(就是小组有质疑的问题,展开小组间的讨论。)
(四)、展示交流(1、就是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展示汇报;
2、也可以由组长或组员直接汇报。)
(五)、师生互动释疑(1、就是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
2、是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师生互动解决。)
(六)、知识训练达标、总结(1、就是通过练习检查学生这节课的掌握情况;
2、知识训练也可以是本节课的延生拓展;
3、总结:学生或师生互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具体的实施过程
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课改工作。课改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落实。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宣传动员全体教师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真正地使课改溶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效果良好。1.集体备课,同课异构。
我们组织教师分教研组观摩其他学校先进教学模式光盘。所有教师针对上课情况,进行大讨论,感受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同时剖析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为自己开展课改工作做好准备。学校先后开展了两轮“同课异构”活动。教师分语、数、英三个教研组结合实情按照教学模式进行集体备课,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将授课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下一位授课教师开课时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为全面实施课改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2.骨干引导,全面推开。
两轮“同课异构”活动后,学校推选骨干教师用新的教学法讲示范课。通过他们的示范课,向全校教师传达他们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并起到了示范作用,让全校老师对新课改理念和模式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课改实践工作并能切实运用“六步” 教学法进行教学。
3.开展调研,不断推进。
为了使创新教学模式工作顺利推进,不断解决创新教学模式中遇到的新问题。在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一起将前一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召开讨论会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其中的焦点问题。讨论中,教师们各抒己见,不仅介绍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还把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与大家交流,这样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共同优化模式环节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推动创新教学模式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
五、课改一年存在的问题
(一)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下,教师不敢放手,造成过多干预。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课堂上教师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流程,虽然偶尔给学生时间去自主探究,但由于学生在探究时不能很好地进行合作,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不按教师预想的设计进行汇报,所以,学生汇报演变为教师的横加指导干预,甚至教师直接讲解。
(二)教师课前准备做得不够充分。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抵制,我觉得教师对课前准备的重视不足,课堂上学生身上表现出的很多问题,直接诱因就是备课不到位。即使有比较认真备课,但研究的深度不够,投入的精力不足。往往重视了大框的设计,对细节的关注不够;往往沿着一条路走下去,不能多个角度来设计;往往重视了探究内容,却忽略了方式、方法。
六、下一步的打算
(一)加强培训,对教师要进行全面、系统、长期的培训。全面的培训是让全体教师从思想上真正接受课程改革,愿意在实际教学中去推进;系统的培训是让教师懂得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推进课程改革;长期的培训是防止教师倦怠,让老师领会课改理念的精髓,并能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推进课改教学模式。只有教师有干劲、有信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加强集体备课。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刻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探究内容的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等。要给学生创设切实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释惑,提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所以,要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分组进行集体备课,充分运用“六步”教法学进行讨论,探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最终达到学生好学、乐学,释放生命本能,挖掘生命潜能的目的。
(三)为了发挥教师在课改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本学期制定了“教师评价体系”。
1、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要根据教师在本节课中所运用的“六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校长、教师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使其不断地改进。
3、教师在运用新模式的教学法进行授课后,对其学生进行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理解能力是否得到很好地发挥。教师评价体系的制定不仅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更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体现。
(四)制定学生评价体系。我们在学生评价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并总结出一些实际有效,操作性强的评价方式。如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教学评价记录卡、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法等评价方法,同时采用了教师、家长、同学、以及本人的多主体评价形成。
兴隆小学 2014、5
第三篇:转变观念推进课改
转变观念推进课改
□ 许世英
本次课改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课改实施过程最直接参与者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真正把课改的新理念内化为每日的教学行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才能积极有效地推进课改。
一、转变思想观念
要转变思想观念,我认为首先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对象,认为学生到学校里来主要是学习。因此,“接受”应该是他们的最主要任务,这就把学生放到了一个被动接受者的地位,这样也就养成了学生的惰性和被动学习的习惯。学生上课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张大嘴巴等着教师喂食。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建立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具有主体发展能力的人,即使没有教师的教育,他们自己也完全可以完成社会化,教师的作用只不过是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实现这一过程。因此,教师只能引导与指点,不能替代;应该尊重学生,通过平等对话,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只要学生想学,愿学,在教师的帮助下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了。
其次是转变教学质量观。传统的教学质量主要是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看学生知识掌握了多少。这种教学质量观显然不利于每位学生的发展。真正的教学质量应该体现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和发挥的水平上,要看有多少学生参与了教学活动,有多少学生在主动地学习。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生观、质量观的转变,必然会带动教学观的转变。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教案,让教案变成学案,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
二、改善知识结构
许多人都认为,只要在某一学科上有专门的学问就能成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其实不然,因为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不仅要拥有学科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当广泛的教育专业知识。只有具有专业能力,教师才知道如何解决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里作出最佳的教育行动决策。
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有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首先,要具备特定的学科知识,丰富的学科知识是好教师的必要条件;其次,要具备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学习评价的知识等,这些知识对教师学科知识的传授起实践指导作用,能提高教学的效果;第三,要具备特定学科知识以外的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是好教师的重要标志,对教师传授学科知识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三、改变工作方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之间将需要更加紧密的合作。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东宝区文峰中学和红旗小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有的学生打破了班级的界线,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自然、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因此,参与一项课题指导的教师不只是一位,而是三至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
四、转变教学方式
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能学习,是这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转变这种教学方式。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当然,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项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不断地与传统的教学观念作斗争,不断地改造自我,超越自我。我们每一位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要有一种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地努力。
第四篇:夯实常态课建设教学新常态
夯实常态课建设教学新常态
摘 要:总书记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高屋建瓴的阐述,提出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展现新作为。其实教育教学也有其必然规律和运行路径,也应建设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新常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
关键词:常态课 教学新常态 建设策略
一、教学新常态的内涵
教学新常态就是要对传统教学进行全面的革新、优化、调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特别是对教学的理念、方法、评价机制等要重新整合,使教学体系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更好培养适应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字义来分析:“新”就是摒弃教学诟病,建立全新的教学气候;“常”就是建构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一般通用的运行规则;“态”就是教学运行的态势和模式。综上所述,教学新常态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尊重学生人格、顺乎学习规律的教学氛围和态势。
二、常态课概念的界定
火车再快也需要铁轨支持,飞机再好也需要引擎发动。建设教学新常态的着力点在课堂,在于上好常态课;夯实常态课,是建设教学新常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和抓手。纵观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常态课的回归已是教学的现实需要,也是教师们的普遍热望。那么什么是常态课呢?简而言之,常态课就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用心打造的朴实有效、自然生成的常态化课堂。不是作秀,不为展示,而是一以贯之、自始至终、善思善研、善做善成,达成“过程扎实、方法务实、效果真实”的教学常态化、长效化。
三、常态课的主要特点
1.真实,注重实际。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学情,以发展学生的素养素质为目标,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水平、层次差别,真实展现教学过程,真实生成教学互动,真诚面对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与整体提高相结合,注重个体与梯度推进相结合。摒弃一切形式主义,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不需要过度的渲染,不需要过于的雕琢,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教案的生成还是课堂的互动,无论是学生的关注还是素养的培育,都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的设施设备条件、师资水平、生源状况等开展常态化教学。我们要使整个课堂朴实无华又浑然天成,真实亲切又辉映灵动。
2.自然,注重规律。要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不能急功近利、加班加点;不能揠苗助长,题海加压。自然是常态课的重要指标,要改变师道尊严,摒弃严师威武,放下正襟面孔,这样教师教得自然顺畅,学生学得活泼自由;教学合作默契生动、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一位哲学家说:“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返璞归真、自然生成,这就是常态课构建的迫切要求,更是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
3.有效,注重实用。常态课的核心就是构建有效教学,杜绝无效和负效教学。包括教案的设计、课堂的铺展、教学的生成、学生的训练等,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认真推敲的。对教学无关紧要的、对学生发展无关紧要的,都要大刀阔斧地删除或者调整、优化;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利的,要扎实推进、稳步实施,以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常态课的基本原则
1.人本化。以人为本是常态课最重要的构建原则,离开人本教育的课堂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离开人本原则的教育就是昙花一现、断线风筝。要树立“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成才比成功更重要”的理念,坚决杜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的过激思想。要更多基于人的培养、人的发展、人的进步;要从实际出发,把一个个学生培养成为精神坚强、人格完美,有担当、有情怀的好公民。从理念到行动都要转变,转强迫为引导,转灌输为交流,转高压为影响,转改造为改变,转被动为主动,转厌学为乐学。
2.快乐化。常态课就是要打造快乐课堂、快乐教育。营造快乐和谐自由的教学双边关系,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而不是把课堂演变成学生的潘多拉魔盒,变成师生对立甚至对抗的战场。非快乐课堂严重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制约学生的创造潜能,因为在高压紧张的氛围里,人的思想是禁锢的、压抑的。快乐是学生的追求,也是教育的法宝。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课堂气氛上要求轻松惬意、活泼自由;在师生教学关系上要求人格平等、尊重欣赏;在教学互动上要求合作共商、教学相长;在教育目标上要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里培养兴趣、乐于学习、激发潜能、提高素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旦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确立,学习就自然成为一种自觉。对学生来说,不求先知先觉,只需自知自觉,这样课堂就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学园、家园。
3.生活化。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育必须是生活化的,这样的教育才有生命力,才接地气。常态课的建构要注重课堂的生活化,不能板着面孔说教,不能强压强扭地灌输,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授,而是要对课堂的整个设计进行把握,创造性地通过各种方法路径,使课堂生动起来,使教学灵动起来。常态课就是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激情,充满探索的神奇,流淌思考的浪花,绽放思维的彩虹;无论讨论、无论练习,抑或互动交流,抑或辨理求真,都洋溢着常态课的诗意,栖息着常态课的魅力。
五、常态课的建设策略
1.责任担当是前提。常态课并不是普通的课,不是平常的课,更应是教师负责任的课,是一以贯之的长期、经常、坚持的教学常态活动。构建常态课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的责任心,本着对学生负责、教育负责、事业负责的态度和胸怀,不花哨、不作秀、不哗众取宠、不华而不实,而是脚踏实地钻研教材,实事求是地设计教案,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从流程到步骤,从教法到学法、从新授到练习,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细心操作、耐心调适,以最好的状态和热情,以最好的方法和经验,做新型课堂的缔造者,做教学文本的创作者,做学生成长的引路者,做服务教育的忠实者。
2.更新理念是关键。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营造“倡导常态课,建设教学新常态”的舆论氛围,坚持实用、适用、有用的原则,认真建构每一节常态课。在常态课中,研究学情、钻研文本、提炼方法、拓宽思路、优化设计,牢固确立“教学常态化、方法最优化、效果最大化”的上课导向,杜绝浮躁、功利的形式,注重展示课堂的价值取向,上好常态课,为每一位学生缔造诗意、快乐、和谐的课堂,让学生的灵性自由飞翔,让学生的悟性豁然开朗。
3.创新评价是核心。评价是改进工作的有效手段,是推进教学的有力引擎;常态课的评价机制要与其他课型有所不同,常态课的评价首先要重时效性,重周期性,是一个动态科学的评价过程。常态课的评价不能仅限于一节课或两节课的评判,而在于一个周期内的分析和判断。其次,常态课的评价要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常态课的核心要素就是实用,摒弃花架子、拧干表演水分,真实为每一位学生服务,助推每一位学生进步;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都要贴近学生实际,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差异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其三,常态课评价重在学生的发展,要真正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把学生发展的情势、动态、生成,作为常态课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这正是常态课的核心价值所在。其四,常态课的评价重在借鉴和推广,常态课正因为是常态化的课堂,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体系,因此常态课有很大的推广和借鉴作用,有利于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琴江中心小学)
□实习编辑:胡波波
第五篇:2013课改
陈家滩小学2013--2014小学新课程改革实
施方案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
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探索与课程实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引导教师自觉实践“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
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尝试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评价。
4、注重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5、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促进教科研人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6、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体现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师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⑵认真做好集中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
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和阶段评估等活动。结合新教材做好典型课的示范教学及讲座。
⑷建立课改实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究问题,规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定期召开课改教学研讨会,分析、研究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定期组织优秀课(含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评比,对在课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加强宣传,突出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作广泛的舆论宣传,使学校、社会、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做好课程改革网上培训与网上交流。
3、课题带动,科研推动
采用“培训、实践、科研”三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新课程教学工作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等问题广泛开展专题研讨,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四、实验措施:
1、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 的,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制定校级培训方案。培训内容:①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③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④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⑤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讨论、座谈等。
2、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2)公开教学。上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
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3、优化管理和研究机制。
(1)建立学校课改领导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 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工作。
(2)建立实验研究制度,加强集体备课,每两周开展一次课程、教材
与教法研讨活动。
(3)及时充实、提高课程实施条件,包括教师、教具及各种设施设备 的选择、提供与扩充。
(4)组织教师在职培训,结合开展新课程“四优”评比活动:优秀实
验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评比,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课
程的实施水平。
陈家滩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领导小组:
组长:雷榜柱
副组长:陈团
张茹
组员:全体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