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下八年级物理总结
2016年下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的物理教学任务,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把握新课程标准,精心备课
平时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力争在每节课前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①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理念,课改精神。对于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二、认真落实教研常规,狠抓学风 八年级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特别是难度较大的数理两学科。部分学生学习和纪律都很不好。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里,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自信心
物理是八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的一门新课,起初,学生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的源泉。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多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和课外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其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搞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适时给学生鼓励,给他们信心,不搞偏难题。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物理到开始喜欢物理了。
四、统一要求、因材施教,整体性提高成绩 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全体学生,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鼓励、倡导他们超前学习,指导他们适当拓宽学习内容、加深学习深度、提高学习难度。特别关注有学习欲望但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经常表扬他们的进步,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再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巩固知识的技巧,尽可能使他们感觉到“付出总有回报”,由“门外汉”逐渐开始“入门”。
五、大胆尝试教学改革,使探究式教学深入课堂
本学年我深知作为物理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以上是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简要的小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乌中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物理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完成的很圆满,很顺利。现总结如下: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
1、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2、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分组实验,并将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理解能力差,反应较慢,动作缓慢;第二类是思维敏捷,动作粗糙;第三类是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不管哪类学生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必要时答疑引路。
3、全体师生在思想上都很重视。
每次实验,教师都能够认真的准备,并事先演习一遍。同学都能够做到先预习,熟悉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并严格按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能及时整理仪器并按要求进行送回仪器室,摆放到指定位置。
其次,通过做实验,培养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的总结,增强了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做实验,使同学们演习物理的兴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学期的实验工作能够圆满完成是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以后的实验工作我们将更加严格要求,力争作的更好。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实验教学
工作总结
景芝初级中学
赵兵兵 2013.6
第三篇: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机械和功
4.1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杠杆具备的条件:①有一个固定点;②受到力的作用并能绕固定点转动而不变形;③受到动力和阻力的作用。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②动力;③阻力;④动力臂;⑤阻力臂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平衡条件
在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杠杆处于静止不动或者绕支点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的平衡。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①省力杠杆
定义: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平衡时阻力大于动力;省力费距离。
应用:切纸刀、钢丝钳、撬棒。
②费力杠杆
定义: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平衡时阻力小于动力,费力省距离。
应用:筷子,镊子,钓鱼竿等。
③等臂杠杆
定义: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④应用:摩天轮、托盘天平等。
三、滑轮
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滑轮可以看作是杠杆的变形,所以可以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它的作用。
1、定滑轮
①定义: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
②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滑轮上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时,拉下来的绳长与重物升高的高度相等,即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2、动滑轮
①定义: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②特点: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使用定滑轮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绳子的自由端被拉过的距离等于重物上升高度的2倍,即s=2h,因此动滑轮要多移动一段距离。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它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使用滑轮组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使用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由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决定的,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时,要分清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然后再确定绳子的股数n,拉力F=1G;若n
考虑动滑轮的重,则拉力F=1GG动滑轮,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
是物体移动距离h的n倍即s=nh,n表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四、轮轴
①定义:由两个半径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的装置叫做轮轴,半径较大的叫轮,半径较小的叫轴。
②实质:连续转动的变形杠杆。
③特点:把动力F1作用在轮上,阻力F2作用在轴上,轮和轴的中心O是支点,动力臂l1=R,阻力臂l2=r,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即F1R=F2r,因为R>r,所以F1<F2,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五、机械传动与斜面
①机械传动最简单的方式有:皮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机械传动可以实现机械之间的动力和能量的传递。
②斜面是由木板(或其它材料)制成的,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倾斜面叫做斜面。③沿光滑斜面向上匀速拉动重物所需施加的拉力为:F
高度h一定时,长度L越长,F越小,越省力。hG,因此斜面可以省力,且当L
4.2机械功
一、功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机械功
①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②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作用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
①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②计算公式:W=Fs
③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米(Nm),称为焦耳,简称焦(J)。1J=1Nm
二、力对物体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以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也就没有什么力做功。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同时也运动了一段路程,但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
三、功率
1、功率的概念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计算 计算公式:PW,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t表示做功的时间。t
4.3机械能
一、能量
①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能量是表示物体
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②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物体做的功越多,说明某种能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量越多,因此,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单位是焦耳(J)。
二、势能
1、重力势能
①定义:物体处于某一高度时所具有的势能。
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被抬高的高度。
2、弹性势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
②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三、动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②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四、机械能
1、①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量。
②影响因素: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形式。因此,机械能的影响因素也就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①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②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第五章热与能
5.1温度温标
一、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摄氏温标
1、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将0℃和100℃之间100等分,每一等份表示一摄氏度。
2、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人的正常体温是37℃。
三、华氏温标
1、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冰的熔点为32oF,沸水为212oF,中间有180等份,每一等分代表1华氏度,华氏温度(F)和摄氏温标(t)的换算关系:F=t32。
2、华氏温标的单位是“华氏度”,符号是“F”。
三、温度计
1、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2、构造:一根内径很细很均匀的玻璃管,管的前端是一个薄壁的玻璃泡,玻璃泡内盛有水银或者酒精等液体。
3、使用方法:首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最小分度值,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o9
5量范围;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应充分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侧壁和底部;读数时,视线应与管中液面齐平,且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4、体温计:玻璃泡与细管的连接处有一个很细的弯管;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但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几下,使细管中的液体回流到玻璃泡内,测量的范围是“35℃—42℃”,最小分度值为0.1℃。
四、扩散现象
1、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体都是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非常小,用肉眼无法看到,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任何看起来很微小的物体,其分子的数目都是惊人的。
2、扩散现象
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对扩散现象的理解:①扩散现象只发生在不同的物体间,而不是同种物体间;②发生扩散现象的不同物体要彼此接触,没有接触,不会发生扩散现象;③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与外力作用下的运动是不同的;④扩散不仅发生在同种状态的物体之间,也能发生在不同状态的物体之间。在气体、液体、气体之间都能相互发生扩散现象;⑤扩散现象发生的快慢不仅取决于物体的本身,还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发生的就越快;⑥扩散现象不仅证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也证明了分子存在着间隙。)
3、分子的热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通常把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五、分子间的作用力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但固体、液体中的分子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是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它里面的分子不致分散开。固体、液体分子之间有间隔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这是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作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5.2热量比热容
一、热传递
1、定义:热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2、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只要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的发生,并且将一直延续到温度相同为止。
3、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二、热量
1、定义:热量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扩散出能量的多少。热量的符号是Q,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升cm(t-t0);
②物体温度降温时放出的热量为:Q放cmt降cm(t0-t)。
其中,c为比热容,m为物质的质量,t0为物质原来的温度,t为物体后来的温度,如果用t
表示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那么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或物体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可以写为:Q=cmt,t表示物体温度的变化。
3、比热容
①物理意义:
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读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为了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②定义:物理学中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③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这是一个复合单位。
④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不同的物质一般比热容不同。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为4.2×10J/(kg℃)。
4、比热容的测定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要发生热传递,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假设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热传递,那么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Q放Q吸。因此,利用混合法可以测量出物质的比热容。3
5.3内能
一、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①从微观上看,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的动能越大;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
②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相同质量和状态的同一种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对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同一物体,如果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可能不同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做功、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热传递改变内能
①热传递的实质是
能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②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③热传递的方向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来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④热传递的结果
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热平衡,即发生热传递的物体最后的温度相等,达到平衡。发生热传递的物体充分接触的末温一定相等。
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与内能的关系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②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来量度
对物体做功越多,物体内能增加的越多;反之,物体对外做功越多,物体内能减少得越多,所以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可以用做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③能量的单位
功的单位是焦耳(J),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④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而实现相互转化,即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
5.5热机
一、内燃机
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内燃机属于热机。
2、内燃机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3、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4、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①吸气冲程;②压缩冲程;③做功冲程;④排气冲程
二、燃料的热值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它的符号是q,单位是J/kg,气体燃料的热值通常用J/m³。
2、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m表示完全燃烧的燃料质量,q表示该种燃料的热值,Q放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第四篇:八年级下物理教学计划
谢集中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紧紧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法、学法研究和落实教学五环节为抓手,强化备课、作业等细节管理,发挥备课组集体力量,在提高合格率和平均分的同时扎实推进“二期课改”。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提高理论水平,重学习
(1)继续学习新课标,要把握好课程标准中总目标,尤其是要充分理解8-9年级的阶段目标。对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要有合理的安排,内容与要求要熟悉。加快形成新观念,课改特别提倡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改变满堂灌的现象。扎实推进“二期课改”。
(2)深入研读考纲,把握好每一个知识点的标高,做到准确无误。认真研究考纲里的例题和习题,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新教材,要注意新、旧教材的联系和区别,要认真处理教材后的习题,同时组织本组教师认真研究好近两年的中考试题,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的广度和深的度。要处理好教科书和活动卡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学习,本学期选取一到两部教育专著组织教师学习并写出心得体会,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另外要充分利用学校为每个教师提供的专业杂志,要求每月在备课组活动上有一次交流。从而达到互相学校,资源共享。
(4)积极参加各种会议,认真学习上级和学校各部门的有关教学方面的文件,并在备课组内认真贯彻实施。
2、落实常规教学,重过程
(1)坚持按学校课表上课。每位教师不能随意增减课时。不随意换课,有情况需向教务申请。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想办法杜绝学生抄袭现象,开展优秀作业本展示、学习方法交流活动。
(3)落实教学常规。制定落实好物理教学常规,要求组内老师认真执行,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的工作。要制定好改进教学五环节的具体要求。重视学法研究,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要落实内容、地点、人员等。
(4)改进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提高设计作业的能力。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注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和社会实际,设计出相关的作业,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精选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首先要做一遍。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在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实行分层作业。加强作业的针对性。指导学生作业方法。精选精编作业,控制学生作业量,教师认真细致选择学生练习,经过精心选编的练习经组内三位教师签字后才能印刷。认真批改作业。力争做到“基本作业、全批全改;重点作业,精批细改;学困学生、面批面改”。认真做好单元检测和月考工作,认真研究近两年的中考试卷,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出好试卷,试卷要体现基础性,有较强的针对性。考试检测规范有序,成绩质量分析及时到位,对考试尝试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诊断教学,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5)改进对学生的辅导方式。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对学有困难的学生面批。批改学生作业,有批有改。要给学生适度的鼓励,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语言。发现教学问题,在下节课改进教学。及时归纳出作业的共性问题,集体讲解。针对个性问题,要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个别辅导要耐心热情。
3、提高教学质量,重课堂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要继续做好“教学有效性”工作,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多做努力。
(1)认真研究本校学生的特点,结合中考要求,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适当降低难度,提高教师语言讲解能力,尽可能通俗易懂,同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能力,力争让更多的学生能达到合格率。
(2)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参加随堂教学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要做好准备,并要认真听同学科其它教师的课,同时提倡跨学科听课。认真学习同行的经验,并提出自己听课的意见。对于其它公开课更要积极参加。
(3)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落实“两纲”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在制定学科计划、教师备课、教研活动中均要体现出“两纲”教育的内容。逐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两纲”精神,并将“两纲”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起来,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积极探求“两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科学方法与途径。
4、促进教师专业,重科研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科研先导、服务的功能,使教研、科研有机结合,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此本备课组要努力做好一个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力争把科研成果很好在用于教学实践。另外要做好新的校级课题的开题及研究工作,真正为教学的有效性服务。
(1)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及实践操作的学习,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专题讲座、培训等;使每位教师能开展研究。
(2)重视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在研究中要认真做好课题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工作,包括实施计划、活动记录、个案积累、理论学习材料、阶段性情况汇报、专题总结等内容,使每个研究专题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料,以便课题总结时能有较坚实的基础并有可信度,便于推广科研成果。
三、教学进度: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4周)6.1 物体的质量 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6.3 物质的密度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3周)7.1 走进分子世界 7.2 静电现象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 7.4 宇宙探密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八章 力(4周)8.1 力 弹力 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 8.3 摩擦力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九章 力与运动(3周)9.1 二力平衡 9.2 牛顿第一定律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4周)10.1 压强 10.2 液体的压强 10.3 气体的压强 10.4 浮力 10.5物体的浮与沉
本章复习与测试
本册综合复习与测试(2周)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复习计划(下)
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计划
高寨学校任定波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程已经结束,距离期末考试还有四周的复习时间,在这四周的时间里第一周,第二周进行章节复习,第三周专题复习,第四周综合复习,具体复习过程如下:
一:章节复习(1周课时)
以一章为一个单元,针对每一章的知识点、习题进行章节全面复习。
1、复习本章的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检查。(列举常考知识点清单,利用课上10分钟检查)
2、对每一章进行章节练习。(利用课上及课下时间完成)
3、针对练习题,学生完成后先出示答案,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集中讲解,讲解之后,学生之间再进行交流、讲解,直到将问题解决。
二、专题复习(1周课时)
进行专题复习时,将教材分析、总结归纳出四个专题,分别为,实验、表格和阅读、作图和识图、计算。对每一个专题分成若干部分,在课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迅速的完成,在规定的时间段里让学生完成习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做题速度,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答案,学生之间互相讲解,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也就是让学生利用课上时间,边做、边讲、边学。个别题目教师集中讲解。
三、综合复习(1周课时)
在综合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准备了三套综合练习卷,利用1周的时间完成。
将四套试卷全部发放到学生的手中,利用物理课完成,学生依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按照自己的能力,可有不同的进度,但是总的时间不超过两周完成。
学生在完成试卷后,教师提供答案,学生自己阅卷,并得出分数,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互相讲解。对完成内容较快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手头的练习册,或教师给提供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进行拔高训练,进一步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对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开展讲座,讲座分为两种,教师讲和学生讲。学生讲:集中一节或两节课,让学生讲解出现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教师讲:教师利用一节课,做最后的总结,点拨,拔高。
四、考查
在复习过程中,适时的进行测试,可利用以往的历届期末考试的试卷,也可自己出题进行测试,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