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总结-新生儿
2009年工作总结(新生儿科)回首2009年,我们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沐浴着改革开放医院飞快发展的春风,全科医务人员用辛勤劳动、温馨优质的服务、高效安全、脚踏实地为病人着想的作风、赢得了病人和社会、医院同行的信任,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绩综合目标完成情况: 1.综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09年新生儿科出院病人725人次,比去年同期652人次上升73人次、上升11.2个百分点。危重抢救成功率91.57%,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9.45%。在08年大幅度升高的基础上仍有所提高。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是院领导的正确决策、医院的快速发展、儿科人的不服输拼搏精神干出来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使儿科业务的深度广度都有了进步;病人的认可,信义度的提高得到了社会承认。外阜病人达35%以上。2.新业务新技术情况
新生儿ICU扩大后病人稳定在10以上,平均12-17人、最高达30人。自己独立开展了气管插管新生儿气管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机支持,抢救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大出血、呼吸功能衰竭,节省了请麻醉科插管等中间环节和及时抢救的时间,有效率成功率大大提高。新生儿DIC以往病死率极高,今年成功抢救3例。新生儿败血症核黄疸脑病换血、早产儿大出血休克、极地体重儿静脉营养等一系列高难度的现代抢救手段,对以往放弃无法明确诊断的危重新生儿如大血管错位坚持(呼吸机支持)住院 5天明确了诊断。特别是12月4日,中晚期孕妇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产出1对双胞胎、孕31+5周的危重早产儿、在业内外人士认为无希望的情况下、抢救成功。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死亡率降低,为新生儿专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3.人才建设情况:
儿科高精尖人才匮乏,新进人员基础较差,加上儿科危重病人多、专业跨度大需引进高精尖人才、培养现有人员。医院和科室共同努力已送出4人进修学习,1人(有技术专长)到上海进修新生儿重症监护、1人到湖南学习小儿急救、1人到武汉学习小儿康复。7人次到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短期培训。医生护士人员短期学术交流15人次。科内专题培训20次,使儿科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这些都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大的后劲,各方反应良好。4.科室管理
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坚持大事科委会讨论决定。护士长负责日常护理工作的检查督促、护士的三基培训、科室支出控制、卫生环境的管理。科主任合理安排、调配人员以最佳方式为病人服务、制定、完善有利专业发展的方案,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查房、病人管理、教学、业务学习的奖励惩罚机制。儿科已设床位50张(13年减床的情况下首次增加10张增加20%),1-11月份平均病人60个以上。6月份成功分为儿1科、儿2科。近半年的运行情况良好。开通夜班专线门诊。今年与医院同步抓了重点专科建设。5.科研教学情况:
2005年立项的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今年加作动物试验已在结题的资料准备中。2006年立项《Pep-1-so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已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术成果(EK09076009)今年已发表论14篇,临床实习工作正常进行,本科教学进展顺利。
二、科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初级医务人员缺编、高级医务人员特长人才缺乏。有影响力的专家少。使病人向我院积聚的优势不能形成。有些专业内涵、深度不能使儿科病人满意。与时俱进的设备设施不具备,从而吸引病人力度不强。
2.适合于儿科现状的社会保障、保险制度不够健全,费用完全靠自己支付、大病往往难承受采取消极的放弃手段,小病也不愿住院或仅住急性期高峰的几天,我们的治愈率不超过60%。95%以上的病人是经济困难签字出院。
3.职工的忧患意识不强、对待病人的语言技巧、尤其是形体语言、驾驭病人能力和个人修养等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处理病人要求高、交费困难大、这些矛盾时易发生不愉快而要求出院。
三2010年工作计划:
1.积极准备为2010年儿科再度扩大建立100-120床位的儿童中心的干部提拔、医务人员培养、重点专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继续为打造新生儿ICU、先心病介入、危重症抢救等儿科品牌专业专科努力, 使市人民医院儿科成为鄂西北的优势强势专科。.3.稳定、开拓、扩大市场,向社区、向农村、向基层渗透、辐射争取病员(采取讲课,义诊、会诊、交流参观等手段)。
4.儿科医务人员要专业定向、一专多能,达到专业化、正规化要求,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基础。兴旺儿科的人气,活跃儿科的市场。以特色专科带动儿科的发展。提高规范重症监护 人员、技术、设备、管理、延伸带动其他专业。将心脏介入向纵深发展,力争做到本地区最强。
5.抓好优质服务杜绝了纠纷投诉。针对儿科病人病情变化快、住院时间短、需求高的特点,改变陈旧观念、多为病人着想、加强全员的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及道德修养、耐心细致作好解释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治病就医氛围。对收费这个热点问题,增加透明度,杜绝错收多收漏收现象。因地制宜为病人筹划好,合理用好每一分钱,使病人再我院住院满意舒心。针对门诊大处方问题,已多次在科室会议上传达医院相关文件,找个别人私下谈话,限期改正,已初步得到遏制。
6.加强对待病人的语言技巧、尤其是形体语言、驾驭病人能力和个人修养等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培训。寻找新的业务发展点、拓宽老专业,发展市郊市外医疗市场、通过讲学、会诊、培训增加我院儿科的影响力增加我院的病人量。继续与产科合作开设孕产妇课堂扩大我们影响、吸引力。
7.改善职工待遇,缩小差距,促使儿科队伍稳定,有利儿科事业发展。
第二篇: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
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报告
为了保证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新生儿的医疗保健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生儿死亡现状、死因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我县于2011年11月9-10日严格按照《甘肃省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对今年的7例新生儿死亡进行了评审。通过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对死亡新生儿病例的诊断、治疗、转诊、喂养及护理等环节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发现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一、我县新生儿死亡现状概述
今年我县共有15例新生儿死亡,评审7例,均为农村户籍,县人民医院死亡4例,乡卫生院死亡1例,妇幼保健站出生2例,转入县级医院而死亡。其中新生儿出生窒息3例,呼吸衰竭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新生儿败血症1例。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例,不可避免死亡3例。
二、新生死亡评审发现的主要问题
我县对发生在本辖区内的7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了评审。其中新生儿出生窒息占主要原因,新生儿呼吸衰竭次之。由此可见提高新生儿的出生抢救是我们的工作重中之重,在农村不仅要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防治胎儿宫内窘迫、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能力,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住院分娩率,以减少和降低出生窒息的发生和死亡。进一步提高围产儿、新生儿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和
服务质量,减少新生儿死亡。
三.干预措施
1.加强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水平,定期进行举办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培训班。以提高医疗水平。
2.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疗环境。
3.加强新生儿病区管理,减少新生儿病房内人员流动。4.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做好健康宣教。附件:
1.儿童死亡报告卡
2.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 3.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 4.死亡新生儿相关产、儿科病例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第三篇:2014新生儿复苏培训总结
××县2014年新生儿复苏项目培训总结
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技术和应急救治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关于做好2014年新生儿复苏项目的函》的精神,7月15日至16日,卫计委在县人民医院举办了两期新生儿复苏项目培训班,全县各医疗机构产科、儿科、麻醉科、助产士共261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由妇幼保健所承办,邀请参加过省、市级新生儿复苏师资培训的8名产儿科专家,以案例模拟操作为主,采取“以考代训”的方式授课。××医院××院长在上午讲解新生儿复苏原理、最初步骤、正压通气、胸外按压以及气管插管和药物应用等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培训结束后分小组分组模拟演练,由每位专家带领学员进行操作训练,并将二级以上医院和乡镇、一级医院人员进行搭配分组。专家老师认真示范讲解,大家积极参与操作。操作训练结束后分两人一组,按照复苏流程逐个进行严格的操作考核。专家及学员们认真严谨,积极操作,力争能达到“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的要求。
此次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对各院医务人员的新生儿复苏技术重新要求规范,提高了对新生儿复苏技术的重视程度。此次的培训不仅提升理论知识,更趋向于有实际操作的演练,培训方式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和团队配合能力。
第四篇:新生儿科学习总结
泸州医学院新生儿科学习总结
2010年6月13日-20日我到泸州医学院新生儿科进行了为期6天的学习,受益匪浅 总结如下:
1.了解了新生儿病室的合理建筑布局。新生儿科相比其他临床科室建筑布局方面有很的不同,强调合理利用空间,合理布局,必须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如患儿进入通道与医务人员通道分开,从不同的通道进入,医务人员入口处有更衣室,消毒洗手间,换好工作服洗手后方可进入病房。病房、洗婴室、配奶室分开,普通病房隔离病房分开,合理规范。
2.泸医新生儿病室有良好的消毒隔离措施。配备了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入口处有消毒洗手间,每个房间内至少有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为非手触式。每天有专门护工,负责擦暖箱和各种仪器、各种消毒液的更换,奶嘴的消毒,每个新生儿暖箱有一套免洗消毒液。护理人员操作前洗手,每接触一次新生儿均用免洗消毒液消毒双手。患儿出院后每个暖箱及床单元用含録消毒液擦拭,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终末消毒。
3.新生儿科护士上班期间精神面貌都很好。护士上班是统一着装,穿工作服、工作裤、专用护士鞋,戴护士帽。医护人员工作时间都把手机调在振动,根本听不到手机铃声,也没有人接听私人电话,都是各司其职。她们只有总务护士记账、主班护士处理医嘱和护理班护士写护理记录坐下来,其他班几乎都没坐下来,总是在不停地巡视。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每一个班次、每一个人都必须把事情做完,清清爽爽地交完班,轻轻松松的下班。交接班时,对每一个患儿逐一进行床头交接班,这绝不是走形式,而是认真地进行。每一个班次都要检查全身皮肤情况、颜色、皮疹、红斑,有无红斑破溃,是否需要处理。每日输液前有一名护士专门检查留置针是否良好,有无回血,有无渗漏,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她们护理人员较多,实行周排班制度,每天的排班是弹性化的,随时可以调配护士充实到需要的班次和岗位。根据情况,合理分配人员,在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保证护士的人力。她们的工作分工十分明确,有清晰便捷的服务和工作流程。比如:迎接新患儿入院的工作流程,先抱到沐浴室,对患儿进行全身检查,更换统一婴儿服,带手圈,测肛温,称体重,穿纸尿裤,安排床位。晨间治疗护理分成三办(没办两组)进行,一办管治疗(输液打针抽血),一办管护理(沐浴、病情观察如大便性状,皮肤,精神状态),一办配奶喂奶并记录进奶量,这样使整个工作条理更清楚,她们的每位护士都能按照流程操作并自我检查工作是否符合规范。
6.她们在实习生教学和规范化培训方面有一整套教学程序,从思想到理论到操作,每一阶段该完成那些有固定的考核办法。每月一次培训,从理论到操作严格要求,人人达标,完不成的必须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教学全以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考试实行人机对话,机动选题防止作弊现象,真实反映每位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
7.护理文书方面,她们的各种执行单不入病历。书写护理记录时按病危病人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但记录液体时根据医嘱的输液速度,书写一组签一组字,与临床治疗完全分开进行。
8.新生儿病室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流程,制定成册,放于办公室常学习,并作为新护士入科必学、必熟悉的项目。
第五篇:新生儿复苏项目培训班总结
穆棱市新生儿复苏项目培训班总结
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率和伤残率,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最新技术,根据《卫生部新生儿复苏项目第二周期项目方案(2011-2015》,及《黑龙江省新生儿复苏项目第二周期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穆棱市卫生局于2012年11月14日-15日在穆棱市妇幼保健院举办了 “穆棱市新生儿复苏项目培训班”。全市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儿科、助产、麻醉师等共26名医生参加了培训。
穆棱市选派五位产儿科主任于2012年11月6日-7日参加了牡丹江市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培训班。并作为师资人员为此次培训班进行详细的讲解。培训班为期两天,第一天进行了新生儿窒息复苏理论培训,由经过牡丹江市卫生局培训的市级产、儿科专家讲解新生儿复苏原理、最初步骤、正压通气、胸外按压以及气管插管和药物应用等理论知识。并且对《穆棱市新生儿复苏项目第二周期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课后分成3个学习小组,采用每个操作台内容不同、学员轮转的方式,对学员进行了快速评估、初步复苏、正压通气和气管插管等操作训练。第二天分组进行了完整流程的操作练习,最后两人一组,按照复苏流程进行严密的操作考核,对每个学员的试卷和考核结果进行打分。
通过培训学习,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的目标、指导思想、策略和措施,帮助学员快速准确地掌握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最新技术,促进了项目工作的实施。同时,通过培训,大大加强了市级师资队伍建设,为今后重点进行乡级培训,提高基层操作技能和团队配合能力,进一步降低全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率和伤残率,建立新生儿复苏培训长效机制,加强新生儿复苏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技术水平和复苏后护理水平,确保穆棱市新生儿复苏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