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业务讲座之教师如何转化学困生
小学业务讲座之教师如何转化学困生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强班级管理,针对每一名学生都要进行差别教育,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利用更多的方式,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转化学困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解决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是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核心
首先师生都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人人都上大学是不现实的,况且也不是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师生的负担就会减轻不少。同时,还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校应该认识到小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其今后发展成为各类人才提供可能为首要任务,而非以选拔学生为已任。
教师要善待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使得学生以后不要再犯这种错误。正确的批评是让学生有机会反省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只能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例如这学期,我班的一位同学学习习惯差,上课爱做小动作,爱和老师抬杆,作业不及时完成,还常撒谎。一次晨读课,问他为什么不做家庭作业时,他一脸无辜状:“不小心忘记带回家了。”老套的回答,但理智告诉我,这根“油条”已经榨了几年之久,他比班上的其他同学都早熟,自尊心较强,再用当众批评,揭“老底”的方法来教育他,已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相反,甚至可能助长他的错误的发展。于是,我顺水推舟:“原来是这样。那详细情况等下课后到办公室去说明吧。”等到了办公室,我全然抛开学习问题,对“作业”二字决口不提,而和他谈父母、家庭,聊兴趣、特长以及理想,尽量与他拉近师生距离,让他感受老师是真正地在关心他学习,他的成长,树立其健康的学习心理。在反复对林邦伟的个别谈心、耐心说服、热情鼓励下,他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很少有作业不做、说谎的现象了。
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对这类成绩、纪律都差的学生的教育,是受“罗森塔尔效应”启发。“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教师的期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在与他们的谈话、说服教育中,我就经常用这样的话鼓励他:“你其实很聪明的!你的聪明肯定会让学习进步的!”老师的这种期望,这种爱护,对他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力,这能点燃他心中的自尊之火。这也就走出了进步的第一步。父母对子女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子女的美丑而存在偏袒与私心。同样,班主任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以学生成绩、品德优劣而另眼相待,相反的,学生身体不适,我们要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有困难我们要及时帮助;学生受委屈我们要安慰;学生气馁时我们要给予鼓励;对常常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开展个别谈心活动,进行耐心说服和引导;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我们要及时地去纠正;学生产生骄傲情绪,我们要及时制止;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对有缺点即“短”处的学生,要多增加感情投资,给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正是因为爱,因为期待,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与上进心得到强化、发展,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构建和谐班集体
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关爱,相互帮助。一个班级里的学困生如果全靠教师去个别谈心、去辅导,是难以有效解决的,最经济实效的方法是发动班中的优秀生去帮助他们。同学之间的接触是最频繁的,集体的环境氛围对个体来说,影响最经常,也最大。因此形成关心和帮助学困生的良好班风,十分重要。例如我班的一位同学是一个特别活泼的女孩子,思维敏捷,但就是提不起学习的劲。总的一个字就是“懒”。于是我想她需要一条鲇鱼,一条激活她内心鲜活动力的鲇鱼,找到学习的劲。于是我找到与她同样活泼的同学,与其商量好帮助她,促使她奋发向上的对策。学习上,她们两人互相竞赛,一比高低;值日上互相帮助,这一切都是那么无声无息,没有了老师的说教。现在很多同学把她当作竞争对手,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
通过引入外界的竞争者来激活内部的活力,这就是道理简单而又管用的“鲇鱼效应”。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中,如果在学生群体中引进德才兼备、争强好胜的人才鲇鱼,也会产生良好的“鲇鱼效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人们之所以天生懒惰或者变得越来越懒惰,一方面是所处环境给他们带来安逸的感觉,另一方面,人的懒惰也有着一种自我强化机制,由于每个人都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贪图享受在所难免,学生也一样。在转化林巧玲这个学生过程中,我引入了外来竞争者郭少欣打破安逸的生活,那么原先懒惰的天性也会随着改变而受到节制,从而激活了她的活力。这样一来,成绩好的学生也乐意在学习上帮助学困生,因此,很自然地形成了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良好班风。
三、要让学困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厌学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帮助这些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上思维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如我班的一位同学,学习和纪律上表现都较差,课堂上总想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经常大声说话,读书时总喜欢抢风头,读得快又尖锐,使读书声很不齐,每次都要停下来重新读。我想如果当场批评,他只会“变本加厉”。但我发现一表扬他或者给他一点眼神的提示,他就会有点腼腆,立刻安静下来,所以以后的课堂上他一有动静,我就会随机设计较简单的问题并请他来回答,一旦他回答了,不管回答情况怎样,我都会给予肯定、表扬,这样一来,既满足了他想引起别人关注的心理,又能通过对他的肯定让他安静下来,同时也因对他的回答给予肯定,而帮助他树立了对学习的信心,这种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个做法也是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晕轮效应”就是说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学生都有一种追求成功的心理,可能在追求的过程中做错了,我们老师不能因为这样就扼杀了他们的这种追求,认为他们不可挽救。我们要时刻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教育学上有个“5+2=0”的理论,大概意思是说周末2天家庭教育的失败,足以抵消学生在校5天学习所得。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对学困生的转化,可见家访工作的重要。我们要通过家访,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使得老师能及时了解学困生的思想状况,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在家访时我们要清楚认识到家访不是去告状,而是希望家长在家里能做好监督工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家长交谈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总而言之,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心学困生生活,尊重学困生人格,与学困生真诚相待,给予学困生更多的爱,共同探讨转化学困生的规律和方法,就一定能使学困生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第二篇:学困生转化之浅见
学困生转化之浅见
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小学 张春林 225814 摘要:
做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一个字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最好的教育”。也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是出生于干部贵族之家或平民百姓之家,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学困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所以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学困生 爱心 疏导 温暖 呵护 赞美 理解 尊重
【案例描述】:
去年,我接了一个新班,班上有个学生叫朱强。我刚接这个班时,发现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力争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学困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地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观察观察他,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我感觉他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个中午,学生们正在进行课外阅读,我巡查来到班上,见班上放饮水机的地面上有一滩水迹。许多同学都接过水,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的水迹。这时,倪姓同学来到饮水机旁准备接水,见到地面上的水迹,接完水后急忙拿来拖把把地面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午读结束后,我立刻在班上表扬了倪姓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经过那件事之后,我发现他学习认真了,上课也注意听讲了,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也非常愿意参加班级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乐意为班级为他人做事。上课前如果黑板没有擦,他会主动去擦一下;走廊地面上有纸屑,他能主动捡拾;饮水机没水了,他会主动去搬水……
我决定趁热打铁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守纪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由于他以前抱有一种自暴自弃的态度混日子。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差,同学们都看不起他,不愿接近他,他也就远离同学,躲避老师。现在虽然有了点进步,但他仍然与同学们有距离。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主动接近他,观察他,发现他虽然书写潦草但画画很好。我找他谈心,指出他的优点,并且让他和几个班干部一起负责班级的黑板报。他出了第一期黑板报后,我在班上表扬了他。我还发动全班学生去主动接近他,热心帮助他,让他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得到集体的温暖。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帮助下,他不但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还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吕海芯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吕海芯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吕海芯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吕海芯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同学吕海芯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同学吕海芯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吕海芯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的语文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
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的语文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
一次,朱强同学在自己的作文中写道:老师,您辛苦了。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朱强,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关爱与呵护。谢谢您对我的教育,我将永远铭记您。老师,祝您健康、幸福!老师我爱您!
【案例分析】: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同周围的环境及教师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我又深深地明白,教育学生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偏爱优等生,而应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不能歧视那些学困生、智残生。这些学生由于身体、心灵、智力等方面的因素,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困难,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爱、集体的爱。因此,我粗浅地认为对学困生的转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耐心疏导――用爱心去呵护他们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说实在话,爱那些能歌善舞、品学兼优的学生是不难做到的,可是,要爱那些不守纪律、成绩较差的学生却是不容易的。我们是教师,同时又是学生的朋友,我们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对待班上的学困生、智残生,我们不能歧视,更不能放弃。他们由于身体、心理的原因,智力弱于常人,对知识的接受是缓慢的,甚至于不能接受。这就需要我们用一颗爱心去呵护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帮带结合――用温暖去感化他们
爱是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的。爱生应当是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心灵上有创伤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温暖。我们要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尊重人格、充分理解的环境中产生自我心灵的感悟,不断克服缺点,重塑一个新的自我。因此,我让朱强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吕海芯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细心引导——用赞美去肯定他们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表扬或者肯定。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中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 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朱强同学主动清扫地面水迹,我在班上表扬了他,他后来的进步说明了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有助于学困生的成长。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应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第三篇:小学学困生转化情况教师调查问卷
小学学困生转化情况教师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为了了解当前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情况,及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特进行这次问卷调查,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根据您真实的情况和想法按照各题的要求具体填写。
忠心谢谢您的合作和支持!
1、您所任教的班级为年级班()担任班主任(是或否)
2、您校有()名在编教师,()名镇编教师,()名代课教师
3、您是否参加“新课程改革”相关知识的培训?()
A、经常B、很少C、没有
4、您对学困生是否有歧视行为?()
A、没有B、基本没有C、有一些
5、据你观察,其他学生对学困生是否存在歧视行为?()
A、没有B、基本没有C、有一些
6、看到这些行为,您的态度如何?()
A、及时制止、及时教育B、视而不见
7、您在课堂上,提问的主要对象是()
A、优秀生B、中等生C、学困生
8、学校是否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A、重视B、一般C、不闻不问
9、为转化学困生,你是否进行家访?()
A、全部都有B、个别有C、没有
10、你认为你们班上的学困生存在困难的原因有(打“√”):
A、智力欠佳B、本身不够自信 C、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习惯较差
常家庭E、家长的过分宠爱、放任F、教师的经常责骂
G、同学的歧视H、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11、对学困生的转化,您有怎样的认识?()
A、朽木不可雕 放弃B、孺子可教 尽力转化
12、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您是否制订过详细计划?()
A、有B、没有
13、为转化学困生,您是否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A、经常B、偶尔C、没有过
14、面对学困生,您是否经常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非正D
A、经常B、偶尔C、没有过
15、转化学困生您有什么独到见解?
第四篇: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总结
家长只有克服以上三大心理误区,针对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施以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那么如何使家长们克服心理的误区呢?我给以下几点建议
1、家长在家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安心、充分学习。
2、多与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要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上的进步,给以及时、充分地肯定,并提出新的要求。
3、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是应该适当的批评,但是孩子很努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我们该做的是跟他一起努力,想想怎样才能把他的成绩搞上去,不光只盯着学习,也要多关心他的成长情况。
4、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我在和一位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时。他不断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学习不认真,没有耐心,太粗心,做题很马虎,成绩总是上不去,不肯听父母的话„„总之,在他的眼里,孩子一无是处。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5、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首先是热情支持。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看电视时,尽量控制音量,不干扰孩子学习;孩子学习用的文具、书籍要给他们随时添置。同时在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其次是认真督促。由于个别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必要的督促不能忽略。当遇到孩子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收录机、看小说、看电视时,父母就应劝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学习上来。重视学生单元测验、读书的签字。清楚语文、数学各分几个单元,(如语文共有八个单元,数学共有9个单元,包括期中抽考,期末考试等。)每次单元测验,家长应及时检查孩子的试卷。孩子每次的单元考试,家长可以在试卷上提出意见或建议。
6、监督孩子高效完成家庭作业。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虽不一定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但也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7、家校联系,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功课。
8、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毫不留情的数落孩子,揭孩子的短,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也容易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小伙伴们嘲笑的对象。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标签效应”,意思是说,对人的看法就象一个标签一样,使得此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相符合的行为。父母当众说,孩子调皮不听话,就是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以后即使孩子有了改变,别人对孩子的看法还是很难改变。
9、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在某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拨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谁知该大学生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拒绝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大学生四年中,他的衣服铺盖都是妈妈定期来到学校取回去清洗。
很显然,这位大学生是在父母的过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所谓过分保护,是指父母亲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像老母鸡护小鸡儿一样,始终将子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舍得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成凤心切,将子女活动的范围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在某些地方,他们对子女进行了直接的甚至完全的控制,用各种清规戒律来约束孩子的意志和行动,没完没了地纠正的指责,生怕孩子越出雷池一步。
过分保护会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首先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了,动作笨拙,行为幼稚,起码的个人生活都不会料理;第二是社会化困难,社交无能,无法与他人沟通、相处。第三是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心,过分羞怯和自卑;第四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陷进持久的焦虑苦闷和抑郁的心境中不能自拔;第五是缺乏道德情感,责任心淡漠,报复心较重,甚至具有盲目的进攻性行为;第六是心理不成熟,对父母过分依赖,使爱心固定在父母身上,对其他任何人也不爱。
以上种种表现不能不令人担忧。过分保护目前已成为儿童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儿童研究专题的焦点。纠正父母对子女过分保护的不正确教育态度,实乃当务之急。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时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美国人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瑞士人鼓励孩子去打工。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着力培养孩子的自食其力精神。
德国人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德国的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日本人教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日本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10、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书。(见课外阅读推荐目录。经典诵读:四年级3200字)
五、注意事项:
(1)不经家长允许不要单独外出,安全第一。
(2)到校时间:早晨7:55到校,上午11:30放学;下午1:55到校,4:30左右放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家长要掌握时间,要求孩子放学后按时回家,不能在外逗留、玩耍。
(3)星期天也要按时作息,做到劳逸结合,建议假日每天学习1小时左右。(4)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睡觉时间不少于8小时。(5)科学上网,不沉溺于网络世界。
六、个别交流环节:
当然半个学期来,在班级工作中,我肯定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家长理解、见谅,敬请各位家长提出宝贵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有什么意见、建议、要求,希望家长们多和我交流。总之为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携起手来,“关注孩子,关注成长”,相信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再加上同学们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有更大的进步。衷心地谢谢大家!最后祝愿各位家长合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12.4
第五篇:小学学困生转化记录
差生转化记录
学生姓名:王某、李某
不良表现:1.说假话、欺骗家长老师同学是家常便饭,张口即来。
2.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写作业或乱抄作业胡应付。
3.不遵守纪律,迟到说话看闲书。探寻原因:1.学习没兴趣,基础又不好,成绩太差跟不上。
2.同学看不起,老师光批评,家长老埋怨。
3.自控能力差,学习习惯和态度都不好。
4.家长不抱有希望,混到毕业为止,根本不管不问。
辅导策略:1.在班中为他两召开主题班会,为他们寻找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给谈们的本上写一写激励性的评语,鼓励督促他们。
3.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威信。
4.与他们的家长联系,三人对面敞开心扉沟通交流,让家长多关心孩子。
5.让他们担任班里的一些职务,给他们一些担子和责任。
变化:积极多了也开朗了,特别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家长也反映在家听话多了,不顶撞了。纪律上也能自己约束自己,跟老师也亲近了。0人
| 分享到:
学困生表现:
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情况令人担忧,书写速度快,但是快中不能求好,字迹马虎,认字、写字的情况比较糟糕,但是该生性格随和,平时总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上课也能比较认真的听讲,爱劳动,成绩虽不太好,但是许多同学都乐于和他交往。
转化措施:
1、走近他们,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
2、经常和他谈话,或下课时,或游戏中,让其中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让他体会到班主任对他的期望和关心。普遍的后进生对周围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的事”戒备心理。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后进生,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受不了。因此班主任应该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生戒备心理的障碍物。
3、激活其乐学点。我经常将其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每天中午利用一定的时间帮助他学习。平时我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助他,他对学习的兴趣也愈来愈浓了。
4、对他们不足之处我进行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当 众批评,否则,就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当我发现他们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他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他们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他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他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
此后,我发现他们课堂发言更积极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拿书过来问我不理解之处,虽然有时的小测试他的测试情况不太好,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要求课外习题,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算成功得。
后进生转化记录
辅导对象:贾某
情况简介: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情况令人担忧,书写速度快,但是快中不能求好,字迹马虎,认字、写字的情况比较糟糕,但是该生性格随和,平时总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上课也能比较认真的听讲,爱劳动,成绩虽不太好,但是许多同学都乐于和他交往
转化措施:
1、走近他,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
2、经常和他谈话,或下课时,或游戏中,让其中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让他体会到班主任对他的期望和关心。普遍的后进生对周围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的事”戒备心理。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后进生,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受不了。因此班主任应该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生戒备心理的障碍物。
3、激活其乐学点。我经常将其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每天中午利用一定的时间帮助他学习。平时我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助他,他对学习的兴趣也愈来愈浓了。
4、对他不足之处我进行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当众批评,否则,就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当我发现他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他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他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他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他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
此后,我发现他课堂发言更积极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拿书过来问我不理解之处,虽然有时的小测试他的测试情况不太好,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要求课外习题,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算成功得。
学生姓名:王某、李某
不良表现:1.说假话、欺骗家长老师同学是家常便饭,张口即来。
2.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写作业或乱抄作业胡应付。
3.不遵守纪律,迟到说话看闲书。
探寻原因:1.学习没兴趣,基础又不好,成绩太差跟不上。
2.同学看不起,老师光批评,家长老埋怨。
3.自控能力差,学习习惯和态度都不好。
4.家长不抱有希望,混到毕业为止,根本不管不问。
辅导策略:1.在班中为他两召开主题班会,为他们寻找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给谈们的本上写一写激励性的评语,鼓励督促他们。
3.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威信。
4.与他们的家长联系,三人对面敞开心扉沟通交流,让家长多关心孩子。
5.让他们担任班里的一些职务,给他们一些担子和责任。
变化:积极多了也开朗了,特别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家长也反映在家听话多了,不顶撞了。纪律上也能自己约束自己,跟老师也亲近了。
后进生转化材料
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
1、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例如:学生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是“出卖朋友”等,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3、认识特征上特别是认识能力低下,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常是非常模糊或颠倒,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4、表现学习上,学习水平、能力水平、基础都比较差,学习习惯及学习心态偏差,普遍缺乏自信心、意志力和成就动机。
学校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学生本身素质差,不求上进,觉悟低。
2、家庭的不良影响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3、教师教育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等造成的恶果。
4、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学生等因素有关系,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女和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工作措施与方法:
(一)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后进生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将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尊重信任,平等对待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1、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应懂得“大目标,小步走”;
2、让后进生获得成功;
3、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
(三)晓之以理,增强后进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通过开讲座,看教育录像,纠正他(她)们认识上的偏差。
(四)坚持正面教育,关心爱护学生。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后进生,在生活上体贴细心,在学习上帮助提高,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转化观念。
1、成功教育理念:期望—尊重―信心―因材施教―低小多快—成功
2、正确的成材观:树立学生成才的多元化思想
3、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一整套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教学过程要分层渐进,以创造成功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核心,改革教育方法。
大部分后进生形成的最重要原因都在于:由于在学习上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再加上自觉性不强,比较懒散,造成学习成绩差,每次考试都是“失败”的分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一次又一次的品尝苦涩的滋味。为此,根据后进生的成因,我认识到要彻底改变后进生,首当其冲要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即帮助他们获取“展翅高飞”的窍门,从而摘掉“差生”这顶帽子。
现在教的这个班,有一个叫李某的孩子,听以前教的老师讲,不但成绩差得离谱,而且经常不交作业,喜欢追逐打闹,所以他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学生。
经过三个星期的观察,我发现虽然他写的字东倒西歪、缺胳膊少腿的,但劳动积极,很有礼貌。于是,我结合学校的“争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活动,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活动,并大力表扬他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每次见到老师、校长、来宾都积极问好,我还带头为他鼓掌,同学们也对他热烈鼓掌,我还让学生给他“戴高帽”称赞他,他高兴地笑了。课后,我通过谈心、电访等方式,跟他交流,鼓励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争取做一个人人称赞的好孩子。
在此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经常就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提问他,激发他的信心,在作业本上教给他学习方法,并利用班级读书会激发他阅读课外书的兴趣。我相信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定会转化的。
后进生转化琐记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从其内心心理需求来看,并不是很乐意以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去接受教育者的“有意施教”,尤其是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达不到培养目标对该年级所提出要求的学生。而往往对自己有意无意活动中所获知识及接受的教育影响却能欣然接受。因此,教育若能如一场春雨,在“随风潜入夜”中“润物细无声”,其效果一定也会是喜人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下面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后进生并成功转化的案例。
转化对象介绍:王某,男,16岁,初三复习生。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能力,好管闲事,爱逞英雄。但好在他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一般不会做出格的事情,头脑灵活反应快。因此我把他定性为思想素质不坏、脑子还可以的后进生。
转化过程:
1、寻找、分析原因
经过多次与他交谈,以及从学生和他家周围的邻居处了解到他之所以成绩不理想是因为家中他是最小,深受父母偏爱,习惯就没养成。又加之其哥哥乖巧懂事、积极上进,成绩人缘非常好,别人总爱拿他俩比较,挫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干脆破罐破摔,不求上进。成绩越来越差,越没有了自信。选择复习是还想上个高中
2、以学生为助力,增强学习兴趣,恢复对学习的信心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此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个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喜欢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周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没了以前的自私、敌对和消极,也肯为班级着想替班级分忧了。
3、防恶习反复发生,持之以恒,精诚所至。
由于王某同学在上一阶段表现很不错,因此,我对他的要求渐渐提高到和其他同学一样。可能由于压力过大,我对他的期望值过高,他在十一长假后居然没有来上学。我立马到他家家访,问其原因,是作业没有完成,怕老师责备他,索性就不上学了。我马上就意识到我可能在教育过程中太心急了,这样反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导致前面的努力白费。所以,我转变策略,对他旷课一事没有做过多的批评,而是肯定他前一阶段在学习上的进步,然后还赞扬他对于学习的态度有所转变,能正确认识到不做作业是不好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要受批评的,接着我在指出他旷课行为是更加不对的,是比不做作业更让老师感到寒心。我最后让他自己思考他的行为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他在沉默了很久后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今后会好好学习的,我向你保证。”我听到他那样说也没有再进一步追问他,我接着就对他说,“好老师相信你。那你自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他转身拿起书包走出家门,走向学校。回到学校后,他在两天之内补齐了所有的作业,并且每一门功课都做得工工整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就会事半功倍。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思想意识不纯、不守纪律,学习不用功,甚至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些问题学生、群体教育一直困扰着办学实体及教育者,对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产生不良影响,面对后进生的严峻问题,要善于观察、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状况,掌握他们心理上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后进生既有他们的共性,也有他们的个性,我们要从每个后进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做好差生转化工作,以下是我转化一个差生的记录:
个案名称
双差生转化
个案基本资料
段飞,男,现龄15岁,现暂住段店乡东段村,父亲跑出租母亲在家里种地,系家中独子。原为初二(7)班纪律班长,因有多次打架、欺负小同学和顶撞老师行为,被撤掉纪律职务。头脑聪明,反应敏捷,擅长画画。语文基础不错,但后因不学习导致成绩不理想。
研究背景
本班是在初一就属的上是最乱班,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带教老师,生性文弱无威慑力,故班级纪律一塌糊涂。其他代课老师头疼不已。段鹏飞又是捣乱分子的头儿,本着“杀鸡骇猴”、“擒贼擒王”的原则,把他作为转化对象。
主要问题描述
1.成绩不理想。拖欠作业,上课讲话,睡觉,玩游戏机。2.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常有抽烟、上网的习惯,故常向小同学勒索钱物。
4.在平时也试着采取鼓励的方式予以教育,但因我是刚来的班主任,他并不很在意,效果并不理想。
诊断与分析
1.因母亲溺爱、管教不严,学生行为散漫、自私自利,好吃懒做,不求上进。
2.班内学生敢怒不敢言,也有一部分学生效仿使其更嚣张。
3.父母都为生计奔波,真正用来和孩子勾通的时间太少,只是在出问题之后才到学校处理问题。孩子的学习意识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
指导策略
1.征询家长及原班主任意见,决定在原班主任激将下准备再次任命其为班长。
2.利用其美术特长让其负责班内的板报,初步树立其威信。
3.学校的处分在班里宣布,但给其带过立功的机会,让其负责纪律和清洁及其仪容仪表的代班长之职,并强调全班同学支持他的工作,让他可以早日撤消处分。
4.成立监督小组和帮扶小组,及时督促,及时汇报。
5.连续三天不犯错就表扬,一周没错误记录就在班内鼓励。改变其原有不良形象。
6.为其召开“戴高帽”活动,细数他的闪光点,树立其自信心。
效果:经过一学期的共同努力,他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遵守纪律了,团结同学了,积极劳动了,作业及时交了,成绩提高了,老师同学都竖起了大拇指,夸他了不起,战胜了自己,打败了原来的自己,改变了原有的恶习,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