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4:4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

第一篇:2015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

2015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A.辅助作用 B.主导作用 C.强化作用 D.促进作用

2、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3、我们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头脑中浮现出草原上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这是()。A.空想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4、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包括()。A.文化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 B.教育理论知识、班级管理知识 C.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 D.文化科学知识、教学技巧

5、某现任教师,因故意犯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其教师资格()。A.可以保留

B.自动丧失,不能再获取 C.撤销,三年后再获取 D.撤销,五年后再获取

6、英国心理学家艾萨克根据内倾一外倾和稳定一不稳定两个维度对人的()加以区分。A.性格 B.品格 C.思维 D.智力

7、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A.教育政策 B.教育价值取向 C.教育模式 D.教育方法

8、遵循“创设情境一确定问题一自主学习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的是()。

A.范例教学模式 B.抛锚式教学模式 C.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 D.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

9、()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A.奥苏伯尔 B.卡特尔 C.霍兰德 D.斯普兰格

10、下列选项体现趋避冲突的是()。A.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B.人心不足蛇吞象 C.前怕狼后怕虎

D.吃药治病又怕药苦

11、儿童有了改正错误行为的表现,家长取消限制其玩游戏的禁令,这属于()。A.消退 B.惩罚 C.泛化 D.负强化

12、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1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14、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A.爱岗敬业 B.爱国守法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15、“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6、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7、对于学生课堂上玩MP4,下列较好的教育方式是()。A.大声喝止。公开批评 B.毫不留情,罚站上课 C.不闻不问,任其自然

D.先暗示制止,课后再教育

18、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A.强化法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19、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结构特点的是()。A.均衡性 B.综合性 C.单一性 D.选择性

20、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2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贯彻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2、我国新课程改革不倡导的教学观念是()。A.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B.教学过程的封闭与专制 C.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D.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23、教师期望效应是由()研究发现的。A.皮格马利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

24、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25、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这种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观点来加以解释。A.正强化 B.负强化 C.给予惩罚 D.消退

26、某人经常问自己: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该个体正处在()。

A.信任感对怀疑感阶段 B.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 C.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27、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理论,()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28、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方法是()。A.锻炼法 B.实践法 C.示范法 D.说服法

29、在听觉实验中,将一只手表放在离被试耳朵2 cm的地方,被试能听到“滴答”声,当手表移到8 cm处时,被试仍能听到时强时弱的声音,这属于()。A.注意的起伏性 B.注意的周期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性

30、为了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任课教师和有关社会人士的联系协作。因此,班主任应当具备的相应基本素质是()。A.高尚的思想品德 B.坚定的教育信念 C.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D.善于待人接物

31、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32、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A.生活老师 B.任课老师 C.班主任

D.学校管理干部

33、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武松打虎的情景的过程,就属于()。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34、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

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的慢慢引导 D.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35、不管光线明与暗,我们都认为红旗是红色,这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6、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37、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38、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为()。

A.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 B.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 C.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 D.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

39、“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0、采用座右铭激励学生属于()。A.自我教育法 B.标准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41、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规律制定的,所以二者没有区别。()

42、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43、对在学校教育与管理之外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可以免责。(44、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45、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

46、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相同。())

47、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指的是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

48、教导主任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的作用。()

49、教师职业化就是要获得教师资格证。()

50、谈话法就是启发式,讲授法就是注入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5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___、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2、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看,决定教育规模和建设的是__________发展水平。

53、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__________、学生和课堂情境。

54、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__________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__________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56、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__________。

57、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__________权。

58、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__。

5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为科学__________之父。

60、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6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的共同点。

62、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63、简述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64、简述思维过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6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最近,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张同学傍晚放学后经常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一起打扫卫生。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定张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同学做重点发言,谈谈对助人为乐的认识和体会。没想到,班会课上张同学的一番话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更让李老师不知所措,张同学说:“其实我每天留下来帮同学做值日卫生,是因为这学期爸爸下班迟,我要等很久爸爸才能来接,反正在学校也没事做,帮同学做值日好消磨时间。”(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2)联系材料分析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6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张嵩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每次考不好时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好。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正确吗?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ACAB 6-10 ABBBD 11-15 DCBAA 16-20 ADACB 21-25 DBCDA 26-30 DCDCD 31-35 BCBDD 36-40 DACBA

判断题

41-45 错对错对错 46-50 错错错错错 填空题

51、自主学习

52、生产力

53、教师

54、持续作用

55、平等56、57、经营权

58、关爱学生

59、教育学 60、过程与方法 简答题 61、62、63、64、案例分析题 65、66、

第二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5.()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访谈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6.()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明适应

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0.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16.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1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

18.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20.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2.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5.教学

26.学校课程

27.有意注意

28.社会抑制

29.学习策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0.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31.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

32.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

33.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34.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六、论述题(11分)

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七、教育写作题(16分)

36.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

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D[解析](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4.D[解析] 略

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

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10.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11.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12.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

13.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二、填空题

14.民主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5.康德

16.能动的

17.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监督调节

19.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认知内驱力

21.态度情感

三、辨析题

22.[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

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

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

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24.[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四、名词解释

25.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6.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7.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8.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

29.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五、简答题

30.[答案要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31.[答案要点]

(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

(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

32.[答案要点]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知觉的情境方面

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

33.[答案要点]

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 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34.[答案要点]

(1)准备律

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效果律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

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六、论述题

35.[答案要点]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七、教育写作题

36.[参考例文]

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

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

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 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

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

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

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

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

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 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

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

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

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

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

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

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

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

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

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

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2009年河北省某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

4.()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

5.()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B.访谈法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

6.()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B.视敏度C.视野D.明适应

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C.目标参照测验D.团体参照测验

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杜威B.卢梭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10.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16.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1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

18.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20.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2.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5.教学 26.学校课程 27.有意注意 28.社会抑制 29.学习策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0.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

32.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34.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六、论述题(11分)

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七、教育写作题(16分)

36.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D[解析](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4.D[解析] 略 5.A[解析]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

7.A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10.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11.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12.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13.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二、填空题 14.民主化 15.康德 16.能动的 17.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监督调节 19.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认知内驱力 21.态度情感

三、辨析题

2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3.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2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四、名词解释

25.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6.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27.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8.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

29.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第四篇: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定稿)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专家押题试卷

(二)(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

2.心理断乳期是指()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

C.师、生、时D.班、课、时

5.当面对挫折时,有的人奋发拼搏,而有的人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合性D.功能性

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7.学生入学后,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他们亲近、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

A.可塑性B.依赖性C.向师性D.定向性

8.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9.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

10.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加工策略

1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

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3.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

14.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该班主任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B.属于不作为侵权

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D.没有违法

15.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课程标准

2.班集体

3.先行组织者

4.程序教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2.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有何不同?

3.简述布置作业的原则。

4.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我们应树立什么教育理念。

五、材料分析题(14分)

某初中一女生把一男生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对于“早恋”思想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答案

(二)一、单项选择题

1—5CCBDD6—10CCCCD11—15BDBBD

二、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3.先行组织者是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而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4.程序教学就是把各门学科知识按其内在逻辑顺序分解,使学习由浅入深,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三、简答题

1.(1)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2)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思想状 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等。(3)设计教法。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 上,要选择并设计教法。

2.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如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等)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前者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因此,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并不是罗杰斯所指的有意义学习。

3.(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2)作业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3)作业分量适宜、难易适度;(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选择性;(5)作业要求明确,规定完成时间;(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4.(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2)设置合适的目标。目标的设置要适当,若目标太高,通过努力实现不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若太低,即便成功了也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在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应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4)训练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导致个体不同的认识、情感与行为反应。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努力归因和现实归因,以激发其学习动机。(5)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反馈,使学生随时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6)合理运用外部奖励,有效运用表扬。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表现出的期望行为,对适当行为进行强化。

四、论述题

1.(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2)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因素直接影响学习结果。(3)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统一必须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如知识和能力素质、品德和人格;其次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如教师工作的条件是否能得到保证;最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只有教师、学生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主要由语文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等七种能力构成。这一理论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教学问题,应树立以下教育理念: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科学的智力观,充分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的教学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教育应鼓励不同的学生走

上不同的成才道路。

五、材料分析题

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案例中,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规律,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采取的是一种粗暴的、强制的手段,结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学生休学。

(2)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案例中,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情书”事件体现了其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但是在问题处理的过程中,粗暴地将学生的“情书”公之于众,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这对于学生的自尊是一种严重的打击,结果导致了学生的休学,这种德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第五篇: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1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预测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学校产生于(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D)

A.孔子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3.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周安排

4.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B)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

5.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D)

A.教育过程B.教育事例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

6.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D)

A.色调感B.曲调感C.节奏感D.观察力

7.属于条件反射的是(D)

A.眨眼反射B.吸吮反射C.防御反射D.信号反射

8.“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C)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D)几个字来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

10.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件颁布于(B)

A.1985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

【解析】l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11.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D)

A.讨论法B.读书指导法C.演示法D.实验法

12.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B)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解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3.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C)

A.负向迁移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

14.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A)

A.恐惧症B.抑郁症C.强迫症D.焦虑症

15.“随机应变”是思维的(C)品质。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

16.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C)

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

17.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A)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

【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1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C)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

【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个体都面临一定的冲突和危机,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ll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l8岁)。

19.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B)

A.专业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职业教育

20.下列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的是(B)

A.学校与学生B.学校与家长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政府

【解析】学校与家长不包括在学校法律关系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_情感需要_。

2.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相互促进_的关系。

3.洛克的_白板说_理论,奠定了洛克的个人本位论。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_。

5.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_认知能力差异_。

6.教师的劳动特点是由其任务和职业角色的多重性(或多样性)所决定的。

7.美国的_布鲁纳_倡导“发现学习法”。

8.人的智力呈_正态_分布。

9.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_专业人员_。

10.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_附属的内驱力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损害的发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

3.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后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

4.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想法划定一个“标准观念”或“标准做法”,只要学生的想法与此不同的就是“错误观念”。(×)

5.过去的教学评价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比,违背了教学发展规律。(√)

6.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的良好状态。(√)

【解析】心理健康是个心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7.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解析】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也包括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8.气质和性格都是有好坏之分的。(×)

9.“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条件性知识。(×)(陈述性知识)

10.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解析】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但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否有效决定着研究性课程实施的成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班主任在班级中的角色。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2.简述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3)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4.简述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

(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5.简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合理地没计问题;

(2)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3)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

(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

(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

(6)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适当联系教学实际即可。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我们班的王冰嗓门大,又不拘小节,经常在宿舍熄灯后还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惹来室友的不满。晨会课上,我对王冰说:“王冰,你知道吗?你们宿舍所有人都爱听你唱独角戏,比听帕瓦罗蒂唱歌还过瘾,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全班同学一阵大笑,王冰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我违反了宿舍管理条例,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对不起!请同学原谅,今后我一定改正。”

结合教师教育技能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

教师的语言,不仅是教学的语言,更应是教育的语言。教师语言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调适学生心理、处埋偶发事件效果的好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用委婉的语言代替直白的批评,善意地揭露出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错误,点拨和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自身的不当言行,提高认识。

下载2015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湖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