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幼儿园)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幼儿园)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0~3岁
B.3~6岁
C.6~12岁
D.0~18岁 2.幼儿园对幼儿实行的教育包括()。
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B.德、智、体、心诸方面
C.德、智、体、美诸方面
D.美、智、德、心诸方面
3.皮亚杰认为儿童表征发生的年龄段是()。
A.1.5~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4.()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A.独立自主性
B.启蒙性
C.综合性
D.活动性
5.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是()。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
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C.接近联想优于相似联想
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6.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
7.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卢梭
D.福禄贝尔
8.正常情况下,()最容易造成分离焦虑。
A.小班幼儿入园时期
B.幼儿园放假后
C.老生新学期开学
D.每周一早上
9.在方位知觉方面,4岁儿童()。
A.仅能辨别上下
B.开始能够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方向
C.开始能够辨别前后
D.开始能够辨别以自己为中心的左右方向 10.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 “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A.关键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危机期
11.幼儿教育的阶段性由()决定。
A.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B.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C.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
D.幼儿的家庭环境
12.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约为()。
A.5±2个信息单位
B.6±2个信息单位
C.7±2个信息单位
D.8±2个信息单位
13.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为主的是()。
A.小组活动
B.集体活动
C.个别活动
D.自由活动
14.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15.家长参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不包括()。
A.适当减少对孩子的生活料理
B.提高对孩子的学习要求
C.教一些小学的读、写、算知识
D.加强对孩子的读、写、算方面的准备
16.情绪是婴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A.传递功能
B.唤起功能
C.调节功能
D.信号作用 17.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A.专门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18.幼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不出声的笑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19.()被称为“第二断乳期”。
A.青年期
B.少年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20.1904年,清政府颁布(),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
A.《学校系统改革案》 B.《蒙养堂章程》 C.《钦定学堂章程》 D.《奏定学堂章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1.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种现象叫做。
22.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模仿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23.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24.对幼儿实施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25.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26.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
27.是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28.幼儿的想象是以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以为主,创造性想象开始发展。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9.表象
30.幼儿园环境
3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32.衔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3.简述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4.幼儿教师应当享有哪些权利?
35.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应注意哪些问题?
36.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试述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因素。
38.试述有关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的不同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
39.星期一,A老师埋怨说: “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 “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 “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问题: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 在儿童心理学中,广义的儿童是指0~18岁的儿童。
2.C[解析] 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3.B[解析]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2~4岁时,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
4.D[解析]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5.D[解析]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包括:(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6.C[解析] 幼儿初期正是指3~4岁的儿童。
7.D[解析] 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建立了较完整的幼儿教育体系,因此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8.A[解析] 分离焦虑(Dissociative anxiety)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正常情况下,小班幼儿在入园时期最容易造成分离焦虑。
9.C[解析] 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据研究,2~3岁的幼儿能辨别上下,4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幼儿5岁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
10.D[解析] 儿童心理发展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说明儿童处于危机期。11.A[解析] 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教育的阶段性。
12.C[解析] 短时记忆的容量很小,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约为7±2个信息单位。13.B[解析] 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它的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为主。
14.C[解析] 给娃娃穿衣、喂奶都是直观的,没有间接性。
15.C[解析] 家长需要加强对孩子读、写、算方面的准备,而不是教一些小学的读、写、算知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6.D[解析]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外部表现,即表情,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中,情绪尤其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7.A[解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18.D[解析] 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着幼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
19.B[解析] “第二断乳期”即“心理断乳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少年期被称为“第二断乳期”。
20.D[解析]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该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较为系统的法定学制。
二、填空题
21.偶发记忆[解析] 本题考查偶发记忆的概念。22.模仿[解析] 略
23.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个性[解析] 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24.全面发展教育[解析]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25.专门的德育活动[解析]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26.游戏[解析]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上课,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幼儿园课程不同于中小学的一个特点。27.程序教学[解析] 程序教学是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
28.无意想象再造想象[解析] 略
三、名词解释
29.[参考答案] 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根据加工创造的程度,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也可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
30.[参考答案] 幼儿园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31.[参考答案]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32.[参考答案] 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
四、简答题
33.[参考答案] 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包括:(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占优势;(4)幼儿的记忆、情绪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包括视、听、嗅、味、动与平衡觉等。
34.[参考答案] 幼儿教师应当享有的权利有:
(1)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3)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
(5)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35.[参考答案]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应注意: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2)儿童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的发展;
(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36.[参考答案] 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幼儿参与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五、论述题
37.[参考答案] 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因素包括:
(1)遗传素质
第一,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性。第二,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过程。
第三,遗传素质也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某些个别差异。(2)环境
第一,物质环境是幼儿生存的物质基础。
第二,精神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精神食粮。
(3)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也是一种环境,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38.[参考答案] 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提出不同观点,形成所谓先天与后天、成熟与学习、环境与教育之争。
(1)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不变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代表人物及观点有高尔顿及其“遗传定律”、霍尔及其“复演说”、格塞尔及其“成熟势力说”。
(2)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
(3)二因素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中的观点,并被统称为“二因素论”。代表人物有吴伟士、施太伦。
(4)相互作用论。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代表人物有皮亚杰。
遗传、成熟、环境、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客观条件,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六、案例分析题
39.[参考答案]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大部分家长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第二篇:教师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八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八
中学地理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态要素是地理教学过程中最不稳定的要素,即随着时间变化而表现出宏观改变的要素。()2.观察法是指学生在接受地理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直接观察,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联系,它对教学活动具有推动作用。()
4.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5.地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就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
二、简答题(5分)6.社会地理教育都有哪些途径?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河水补给除雨水、湖泊水外,还有和等。
2.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大渔场几乎都位于交汇的海区,其原因是。
3.下图是日本1月等温线分布图,使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和。4.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需要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1);(2)。
5.京广铁路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北京、、郑州、武汉、、广州。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图是在某区域按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 6.该区域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A.不足100人B.100~300人 C.300~500人D.500人以上
7.图中示意的L河,流向与注入地分别是()。
A.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青海湖B.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C.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太平洋D.由西南流向东北,注入大西洋 8.图示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应建立保护区并着重()。A.治理酸雨危害B.防治土壤盐碱化 C.防治河水污染D.保护森林资源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9~11题:
9.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均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bB.d C.eD.f 10.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A.aB.b C.cD.d 11.b与g气候类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A.气温的年较差B.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C.降水集中季节不同D.最冷月平均气温〖=2〗
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回答12~14题:
12.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占地球表面积的()。A.一半以下B.一半
C.一半以上D.无法判断
13.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此时“北京时间”是()。A.3月21日3时20分B.9月23日3时20分 C.3月21日8时D.9月23日7时
14.若此时,某科学考察船上的船员发现在烈日下直立的桅杆的影子突然不见了,则该考察船的地理位置是()。A.0°纬度,西经110°B.北纬23°26′,西经20° C.0°纬度,东经70°D.北纬23°26′,东经160°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A.丙甲乙丁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D.甲乙丙丁
16.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B.甲地冬季漫长
C.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D.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17.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B.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C.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D.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下图为西方某国统计的交通工具运行目的比例示意图,读后回答18~19题: 18.图中两条曲线可能是()。
A.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上下班交通B.实线是货物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C.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货物交通D.实线是上下班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19.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B.建设市内铁路网
C.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D.大力发展私人汽车 下图为沿28°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关于图中各地农业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发展亚热带水果B.②处发展乳肉、家禽、蔬菜 C.③处发展棉花D.④处发展小麦等粮食作物
21.在图中②~③沿岸分布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关于该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工业发展的重要区位优势 B.该工业区劳动力大量来源于国内其他地区
C.该工业区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 D.该工业区的新兴工业部门为毛纺工业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并完成第22—23题: 22.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减轻城市涝灾②缓解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⑤⑥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23.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发
B.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腾 D.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下渗
广告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下图是知名企业军神集团的一幅广告,根据图中的信息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24~25题:
24.啤酒生产一般靠近消费市场,军神集团由长沙销往南京的主要优势是()。A.品牌B.运输 C.价格D.市场
25.策划、营销中心设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A.便于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
B.便于巩固北京的市场 C.人口集中,市场潜力大 D.信息通达性好
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阅读材料和两幅“天府”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最早是西安所在的关中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而后太原所在的汾河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太湖平原在唐以后被称为“天府之国”;北京所处的河北北部也曾戴上“天府”的桂冠。宋以后,福建的福州地区所在地闽中丘陵地区亦获得了“天府”的称号。清以后,满族人的发祥振兴之地沈阳地区也被赋予了“天府”的称号。
2008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天府”,她们分别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梨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1)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评选的“天府”中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3分)(2)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3分)(3)与“老天府”相比,“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重要是考虑。(2分)(4)北京是“老天府”之一,为了举办奥运会,将首钢整体外迁。北京把首钢整体外迁主要是缓解了什么环境问题?(2分)27.读右图,某海轮于2004年元旦从A海港开往B海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元旦,海轮可以从A海港起航,其主要原因是。(2分)
(2)上午9:00,海轮通过北海海域时,船员看到渔火点点。你认为是否可信。理由是。(4分)
(3)图中C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4分)28.下图是对某次地震有关要素的记录情况。图中,等震线是指烈度(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相同的点的连线。读图回答问题:(10分)(1)①是,②是。(2分)
(2)甲、乙两处,断裂上升的是,有利于承压水分布的是。(2分)(3)C处等震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1分)
(4)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简述地震可能产生的灾害及影响灾情的主要因素。(5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9.简述地理教学手段的设计原则。30.简述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评定标准。
五、教学评价(20分)
31.请写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一课的说课稿。
教师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八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判断题
1.√[解析] 略
2.×[解析] 观察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学生在接受地理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直接观察,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是教师在地理教育实践中,要通过教育对象的直接观察,以取得感性认识,作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材料。3.×[解析] 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联系,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作用。4.√[解析] 略
5.×[解析] 地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就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
二、简答题
6.[答案要点](1)校外教育机构的地理教育;(2)社会机关团体的地理教育;
(3)报刊、杂志、影视等大众媒体的地理教育;(4)家庭的地理教育;
(5)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地理教育。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冰雪融水地下水
2.寒流与暖流鱼饵丰富,喜温水和喜冷水的鱼类都滞留在这里 3.海陆分布洋流
4.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5.石家庄长沙
二、单项选择题
6.A[解析] 由经纬度和海拔变化情况可推断此剖面为我国三江并流(横断山脉)地区,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人口稀疏。
7.C[解析] 不同纬度剖面图上河流所处位置的经度变化可以判断此河流为西北东南流向,为长江,最后注入太平洋。8.D[解析] 略
9.A[解析] 除南极洲外,在其他大洲均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10.A[解析] 垂直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发生变化,由基带所处的自然带类型决定,纬度越低,山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11.C[解析] 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g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12.A[解析] 由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恰好重合,可推知地球自转方向在图上表现为顺时针方向,北京处于夜半球,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占地球表面积的一半以下。
13.B[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间昼夜平分,且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则这一天为秋分日9月22日,北京所在时区在夜半球120°E处,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3时20分,向西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加一日,为9月23日。
14.A[解析] 考察船在昼半球太阳直射点处,此处的地理位置为A。15.C[解析] 四地区所属省份分别为黑龙江、山东、浙江和广东。
16.D[解析] 四地区所属省份分别为黑龙江、山东、浙江和广东,气候特征不同。黑龙江冬季漫长;山东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变率大;浙江雨季长,降水丰富,冬季气温适中,空气湿润;广东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多锋面雨、台风雨),冬季温和少雨。17.A[解析] 略
18.D[解析] 实线高峰主要出现在上午6~8点,中午12~13点以及下午17~19点,可推知为上下班交通;虚线整体汽车所占比例低于上下班交通,且高峰期出现在中午、午后和20点左右,可推知为购物交通。19.A[解析] 略
20.C[解析] 本图所示区域为美国墨西哥湾地区,③处为加利福尼亚地区。
21.B[解析] 该工业区属于南部工业区,美国的“阳光地带”工业区,“阳光地带”各产业部门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南迁。从1985年到1990年,该区人口以7.6%的比率增长,近两倍于全国4.5%的平均增长率。整个南部地区15个州中有9个州的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2.C[解析] 略
23.D[解析] 右图中地表植被丰富,有助于雨水下渗。24.A[解析] 略
25.D[解析]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际性的大城市,信息通达性好。
三、综合题
26.(1)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2)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好的地区。(3)人地协调发展。(4)主要缓解大气污染。
27.(1)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不封冻
(2)可信北海是世界著名渔场,元月时因白昼很短,上午9时天未亮(4)酸雨污染西南风从西欧带来大量酸性气体 28.(1)震源震中(2)甲甲
(3)C处为断层线(C处地层不稳定),烈度偏大
(4)灾害: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引发火灾、海啸和滑坡等灾害;可能导致疫病的蔓延。影响灾情的主要因素有:震级大小;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地质构造;建筑物抗震强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监测预警系统;灾害管理体系等。
四、简答题
29.[答案要点](1)要发挥教师的特长;(2)要尽量使用现代化地理教学手段;(3)要适应认识方法的需要;
(4)注重教学手段的使用实效,注重适时、适度。
30.[答案要点](1)地理知识水平的了解广度、理解深度和掌握程度。如地理大纲所规定的知识范围掌握得是否全面、对地理原理及理论是否理解等。
(2)地理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和运用水平。如能否熟练运用各种图表,具有读图、用图、填图、绘图等技能。
(3)地理技能的发展水平及运用。如地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智能达到的程度如何,能否运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比较鉴别来说明、解决有关地理实际问题;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水平怎样。
五、教学评价
31.[参考答案]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②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2)能力目标:
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3)德育目标:
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了以下教法:
1.图例导析法 2.归纳推导法 3.设疑导学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
【学法分析】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采用复习导入和设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设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新课教学
在黑板中间挂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要求学生在图上画出P点所在的纬线,标出晨昏线,标上字母A、K、B。得出P点所在的昼弧AK等于夜弧BK,所以春分日P点昼夜等长,如黑板所示。从而使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为加深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还可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为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季节变化,在黑板上按次序画3月21日、5月6日、6月22日三幅太阳直射与昼夜长短变化图。只要比较不同日期的昼弧长短即可看出昼长变化,掌握了这三个日期的昼长变化规律,后面日期的昼长变化也就迎刃而解了。配合以下提问基本可以掌握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1)从3月21日到6月22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来帮助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然后出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距离),要求学生把五幅图上的P地所在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用红笔画出来,叫一学生到黑板上去画,从板图上很快能看出P地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其间配合下面提问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他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
(2)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这是P地的什么季节?
(3)夏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是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这句话对吗?
(4)冬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同样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整个过程直观而有逻辑,紧紧围绕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后面的四季、五带的形成与划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阅读教材即可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还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四季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增大为25°,五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课堂练习
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基本上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完成,新课结束时,看时间还可以按学生情况增加几个提问。
4.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到四季五带的形成复述一遍。这样既可把前面1.4课与1.5课所学的的知识纳入新学的知识体系中,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与五带形成的根源所在。
第三篇:2014年玉溪教师公开招聘《中学语文》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模版]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5分)
1.________与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_______过程中进行。
3.“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和课程所具有的________的特点。
二、判断题(5分)
1.口语交际是一个单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
2.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3.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自主、合作、探究。()
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5.建构主义强调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第四篇: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i是虚数单位,=()。
A.1+2i B.-1-2i
C.1-2i D.-1+2i
2.曲线y=x2,x=0,x=2,y=0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3.“|x-1|<2成立”是“x(x-3)<0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8次,命中的环数如下:8、9、10、9、8、7、10、8,这名运动员射击环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3与8 B.8与8.5
C.8.5与9 D.8与9
5.如图,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5,3)B.(5,3)
C.(5,-3)D.(-5,-3)
7.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右图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
A.20 B.22
C.24 D.26
8.如果高水平的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高。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9.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课程设计
10.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A.巩固性谈话 B.启发性谈话
C.指导性谈话 D.交接性谈话
1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练习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12.取得中国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
A.必须是中国公民 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 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3.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4.在45、9、5三个数中,()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15.赵老师将本班学生本次数学月考成绩(取整数)整理后,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小矩形从左到右分别表示第1~5分数段)。请根据直方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共有()名学生参加本次月考;
(2)第二分数段的频率为();
(3)这一次月考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第()分数段内。
16.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7.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8.如果大圆和小圆半径的比是2∶1,则面积的比是4∶2。()
19.任意两个自然数中一定有一个是奇数。()
20.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1大。()
21.盒子里有1000个红球、1个白球。任意摸出的1个球都不可能是白球。()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4.在三个整式x2+2xy,y2+2xy,x2中,请你任意选出两个进行加(或减)运算,使所得整式可以因式分解,并进行因式分解。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5.蓄水池有甲、丙两条进水管和乙、丁两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甲管需3小时,单开丙管需要5小时,要排光一池水,单开乙管需要4小时,单开丁管需要6小时,现在池内有 池水,如果按甲、乙、丙、丁的顺序,循环开各水管,每次每管开一小时,问多长时间之后水开始溢出水池?(6分)
26.某校一年级共有三个班,一班与二班人数之和为98,一班与三班人数之和为106,二班与三班人数之和为108,则一、二、三班分别有多少人?(6分)
27.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要测量某公园人工湖两侧A,B两个凉亭之间的距离,现测得AC=30m,BC=70m,∠CAB=120°,请计算A,B两个凉亭之间的距离。(8分)
六、简答题(5分)
28.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
2.B [解析] 如右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所求,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故选B。
3.B [解析] |x-1|<2,-2<x-1<2,即-1<x<3;x(x-3)<0,即0<x<3。故应为必要不充分条件,选B。
4.B [解析] 众数是指在一个数列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数;中位数是指对一组数进行排序后,正中间的一个数(数字个数为奇数)或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数字个数为偶数)。从题中观察可得8出现了3次,出现次数最多,对该组数字进行排序为:7、8、8、8、9、9、10、10,中间两个数是8和9,所以其中位数是(8+9)÷2得8.5,答案为B。
5.B [解析] 由图可知A点的坐标为(-5,3),A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5,3),故选B。
6.B [解析],答案为B。
7.C [解析] 可知此零件的表面积仍为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即6×2×2=24。
8.D [解析]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既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9.A [解析]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计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了全面安排。课程计划作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10.A [解析] 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的有关教学的谈话,可以巩固学生对新学知识的掌握,教师也能及时了解自己所上新课的效果。
11.B [解析]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
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12.A [解析] 《教师法》规定符合教师资格条件的中国公民,均可申请并依法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所以其先决条件是必须是中国公民。
二、填空题
13.无数 1 [解析] 略
14.9、5 45 45 9、5 [解析] 因为9×5=45,所以9和5是45的因数,45是9和5的倍数。
15.(1)48(2)0.25(3)三 [解析] 总人数=3+6+9+12+18=48(人);第二分数段的人数为12人,总人数共48人,所以其频率为:12/48=0.25;前两个分数段共15人,后两个分数段共15人,所以中位数落在第三分数段内。
16.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解析] 略
17.自主性 实践 富有个性 [解析] 略
三、判断题
18.× [解析] 圆的面积公式S=πr2,因为半径比为2∶1,可推出面积比为半径比的平方,所以面积比为4∶1。
19.× [解析] 2和4都为自然数,可它们都是偶数。
20.√ [解析]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21.× [解析] 摸出白球的概率为,虽然概率很小,但也不是不可能事件,故错误。
四、计算题
五、应用题
25.解:甲、乙、丙、丁四个水管,按顺序各开1小时,共开4小时,池内灌进的水是全池的:。
加上池内原来的水,池内有水:。
再过四个4小时,也就是20小时以后,池内有水:,在20小时以后,只需要再灌水开始溢出,所以,水就开始溢出。(小时),即再开甲管小时,水
(小时)后,水开始溢出水池。
答:个小时后水开始溢出水池。
26.解:设一年级一、二、三班的人数分别为x人、y人、z人,则根据题意有:
答:一、二、三班分别有48人,50人,58人。
27.解:如图,过C点作CD垂直于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
六、简答题
28.参考答案: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
(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体质。
第五篇:特岗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卷一
教育理论综合(中学部分)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2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A.上课 B.教学 C.工作 D.交往
2.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测验。A.常模参照性 B.标准参照性 C.总结性 D.发展性
3.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B.探讨因果关系 C.严格自控制变量 D.简便易行
4. 程序教学的基础是()心理学。A.构造主义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实用主义
5.()发明了“发现学习法”。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布鲁纳
6. 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 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8.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9. “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A.夸美纽斯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10.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这种同化模式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组合学习D.推理学习
11.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2.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1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不同。A.评价目的 B.评价时间
C.对评价结果的概括化程度 D.评价主体
14.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分别为()。A.声音表征 B.动作表征 C.肖像表征 D.符号表征
15.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包括对()的评价。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材 D.教科书
16.教师的职业权利有()。A.生存的权利 B.教育的权利 C.专业发展权 D.参与管理权 17.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属于内发论?()A.孟子 B.弗洛伊德 C.洛克 D.格塞尔
18.强迫症包括()。A.强迫观念 B.强迫整洁 C.强迫思维 D.强迫行为
19.学习包括知识的哪几个过程?()A.获得 B.转化 C.评价 D.实践
20.学习策略的几种成分是()。A.认知策略 B.调节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21.奥苏贝尔主张学生应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22.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23.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4.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六艺 26.知觉 27.效度
28.分组教学 29.课堂管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布鲁纳提出的四条教学原则是什么? 31.教师承担着哪些职业角色? 32.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哪些? 33.比较团体智力测验和个体智力测验的优缺点。34.简述群体的主要特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35.论述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变。36.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请谈谈你的看法。
七、案例分析题(16分)37.1983年,加德纳在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无论是在定义、评价手段还是在目的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智力的“多元智力”概念。多元智力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90年代末,该理论影响日渐广泛。2000年之后,关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译著、论著以及教育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均大幅度增加,形成了“多元智力”热潮。
请分析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上课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形式。2. B[解析]测验结果转化成标准分数成绩,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
3.C[解析]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自变量和实验条件、主动诱发需要考察的现象、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4. C[解析]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形成行为库中本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一步步实现的。它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5. D[解析]布鲁纳的著名论点“任何学科都可以以理智上忠实的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而“理智上忠实的形式”应适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因而儿童发现学习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6. D[解析]略
7. 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体现的是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反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全民化不一定否定专制化。
8.C[解析]1958年,毛泽东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9. B[解析]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10. B[解析]把正方形的特征归属于已知长方形的特征当中,这显然是一种下位学习。
11. B[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是可以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12. D[解析]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成熟水平向前迈进的标志。
二、多项选择题
13.ABC[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不要求对评价资料作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需要得出较高的概括性结果以便于进行评比。两种评价的区别不在于主体。
14.BCD[解析]布鲁纳认为,在人类的演进中,依次发展起动作表征、肖像表征与符号表征的能力,与儿童表征系统的发展过程是相似的。15.ABC[解析]教材包括教科书和其他所有的教学材料。
16.BCD[解析]教师的生存权属于一般公民权利,作为职业权利的只有后三项。17.ABD[解析]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心。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这些都是内法论的思想。洛克提出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思想。
18.AD[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19.ABC[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三个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评价。20.ACD[解析]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卡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三、判断题 21.× [解析]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学习,反对机械学习,但他认为在学校中有意义的学习应当通过接受学习来实现。22.× [解析]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在于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并非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23.× [解析]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应将学习失败归因于外部的原因,即自己不努力。能力不足是内部归因,不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4.× [解析]实物直观的缺点在于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
四、名词解释
25.六艺:中国古代的主要教育教学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26.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27.效度: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即测验的有效性。28.所谓分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29.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五、简答题 30.[答案要点](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31.[答案要点] 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32.[答案要点] 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33.[答案要点] 团体智力测验在同一时间内测验许多被试,省时、经济,但结果不如个体智力测验准确可靠;个体智力测验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测量一个被试,其优点在于测量形式多样、手段精密、反馈及时,但与团体智力测验相比,较费时费力,不适于大规模测试。34.[答案要点](1)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行为目标、价值观、态度倾向、行为方式;
(2)群体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群体成员在群体中有相应的角色、权利和义务;(3)群体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共同感;
(4)群体内有占优势的为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成员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遵守这种规范。
六、论述题 35.[答案要点](1)知识传授者角色。知识传授者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学生的促进者角色。教师的促进者角色是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教师作为促进者,关键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教师促进者角色的特点有:积极的旁观而不直接参与到所观察事件中;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3)行动研究者角色。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
因此,教师应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6.[答案要点] 本题为开放题目,考生可以自由发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参考答案如下:
教育首先是科学,我们首先要弄清它的规律、它的严肃性。我们只有懂得它的脉络,才能认识它;其次它才能是艺术,让我们活学活用、用活规律、升华常规工作、升华科学的精神,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沐春风,有更美的感受。没有科学,教育不能成其真;没有艺术,教育不能成其美。有科学,才有教育的神圣和庄严;有艺术,才有教育的灵动和活泼。抛弃功利目的,年轻教育者首先要钻研教育科学,努力求真、达于娴熟,然后才能变化无端,臻于艺术之巅。但这并不意味着求真之时不能求美,求美之时无须再求真,实际上,真和美都是无止境的。年轻人的灵机一动,也许更能体现教育艺术的创新之美。
七、案例分析题 37.[答案要点] 加德纳对智力的定义为——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即主要指建立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以下八种:
(1)语言智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4)音乐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人际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7)自知智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情感、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8)认识自然的智力:是指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
八种智力地位同等重要,只是在特定的场合发挥不同的作用;八种智力相互独立,不能迁移。启示: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做到为多元智力而教、用多元智力来教、教好多元智力。突破原先的按成绩单一维度评价学生,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长处,用适合他们的方式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不是适应学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