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住机遇 继往开来 努力开创珠心算事业新局面
抓住机遇 继往开来 努力开创珠心算事业新局面
——怀德镇第一中心校珠心算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欣喜的迎来了全省珠心算教学工作现场会在我校隆重的召开。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我校指导工作。感谢省珠心算协会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与平台,让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怀德第一中心校地处吉林省百强重镇怀德镇,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9个,学生2100人;幼儿园17个班级,在园幼儿1100人;教职员工共251人。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从“特色”出发,以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使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望不断提升,成为公主岭市农村小学的重点学校。我们在总结回顾时得出,学校名声、规模为什么提升得这么快,除了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得益于我校几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开展珠心算特色教学工作。下面就我校开展珠心算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代表汇报如下:
一、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努力开创珠心算特色教学新格局
我校珠心算教学起步于2005年,当时学习珠心算的学生只有几十人,师资力量薄弱,更没有教学经验。所以当时的珠心算工作徘徊在两难的困境。200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我们审时度势的看到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珠心算教学的种种益处,于是不遗余力地进行了珠心算教学普及开展工作。我们先在幼儿园的大班开始进行试点工作,工作刚起步的时候,可谓困难重重。没有专任教师,我们就对全镇所有年轻教师进行了珠心算基本知识技能培训,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高素质的教师担任珠心算教学工作。教师不会上课,我们多次聘请我省珠心算专家冯春秋来我校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与辅导,使老师们逐渐的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精通了珠心算教学工作。没有高素质的训练教师,我市教育局特别破格提拔我市二十家子中心校珠心算主任、全国珠心算高级训练师 于开方同志来我校任珠心算教学副校长。没有珠心算教学场所,缺少办公用品。我市财政局、教育局为我们建成了高标准的珠心算教室,增添了高档的桌椅及电脑等办公设备。在各级领导、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我校的珠心算教学普及工作开始有序的展开。继在幼儿园大班开展了珠心算教学普及实验工作的基础上,趁势而上,2009年我们又将珠心算教学进一步推广到教学班的一、二年级。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珠心算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全校形成了“开展珠心算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共识,使我校的珠心算教育快速蓬勃的发展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成为学校的名牌特色。
二、领导的重视和帮助、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是促进珠心算教学开展的有力保障 我校的珠心算教学工作之所以能迅速展开,关键在各级领导重视。省财政厅、省珠协、四平市财政局、四平市珠心算协会等领导曾多次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公主岭市政府、公主岭市财政局、公主岭市教育局、公主岭市珠心算协会对我校的珠心算工作更是关怀备至、鼎力相助,对我校的珠心算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镇委领导也大力支持和关注我校的珠心算工作,在村屯干部会议上,特意为我校的珠心算做了宣传,并号召家长鼓励和支持孩子学习珠心算。
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在珠心算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近几年的珠心算教学工作中,我们在统一教师思想的同时,还重点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在珠心算刚起步阶段,一些家长不理解珠心算教学,认为正常的学习内容都不一定全会,还学习什么珠心算。有的家长还说,现在家家都有电脑了,不比算盘先进多了,学那玩意有啥用?。。多数家长对珠心算不屑一顾。针对这一矛盾,我们下发了传单,召开了全校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有关珠心算方面的知识以及对幼儿智力开发的影响和作用,开展了各种形之有效的珠心算宣传及表演活动,使家长对珠心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工作刚刚步入正轨,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开始学习珠心算时还饶有兴致。可学了几天就坐不住凳子了,有的还直喊累,不爱学了。家长见此情景,也打退堂鼓了。老师费了很大劲,把学生刚领进了门,就这样放弃了,我们也很无奈。坐下来静心想了想,我们老师刚接触珠心算时,不也没有太认同这门学科吗?现在我们要求家长一下子接受珠心算并支持我们,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于是我们就坐下来潜心研究思考,想尽一切办法调动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还经常与家长面谈、电话回访等,了解孩子的近期变化,做到家校配合,以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并每月召开一次珠心算展示汇报课,让家长亲眼目睹孩子学习的进展情况。在汇报会上,家长们欣喜的看到自己的孩子仅仅学习了一个月后,就认识了万以内的自然数,并能准确读出来,还能熟练地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其学习速度远远高于几个因畏难而退的学生速度,家长对珠心算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以前学了一段时间就不学的孩子,家长纷纷提出想让孩子继续学习珠心算。我校四年级的宋佳欣同学学习过珠心算,家里卖了十几头猪,他父母正准备找计算器算账时,宋佳欣已经用心算把这十几头猪的斤数和钱数算完了,当时在场的人都不相信,又拿计算器算一遍,结果一点不差,都很惊讶,感觉特别神奇。我校的几个孩子在过年的时候到亲戚家走动,家长让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亲属们进行珠心算表演,亲属们都惊呼不已,说你家的孩子难道是“神童不成”。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家长们都非常热心地支持学校开展珠心算教学,还有的家长为搞好珠心算教学献计献策,学校珠心算教学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2010年,北京市珠心算协会来我校学习交流,当看到我校珠心算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丰硕成果时,连声赞叹。
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珠心算教学质量的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乎所有的教学都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切入口,珠心算也不例外。当学生刚接触算盘时,对着小巧精致,一碰噼叭作响的珠子都会兴奋不已,但真正进入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开始的学习热情逐渐减退,消失,更有甚者转成厌烦的心理,甚至就不想学了,老师怎么哄也不学。老师着急,领导更是着急,主管珠心算的于开方副校长,放弃了寒暑假等休息日和几位专职教师去各地培训,参观。并认真研究,创造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单一的数的概念以游戏、故事等多种形式出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递给了每个学生。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游戏的组织者,从而体验成功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孩子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而珠心算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拨珠过程中,教师运用故事或儿歌的方式要求学生动作规范,手动数出。听心算时,则要求全神贯注,脑子里打算盘,使想象力得以提高。平时的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学的几个关键阶段适时开展一些小型比赛来增进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增强孩子们学习珠心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练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孩子视力的保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训练时间绝不超20分钟,课前、课中都要伴随音乐做眼保健操。教师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念算,学生进行闭目听算来缓解眼疲劳。我们还在饮食上加以调节,为学生提供对视力有好处的食物。我们的教师还放弃休息时间,制作课件,借助多媒体把抽象的算理口诀变成生动、形象的算理动画故事,激发少儿学习珠心算的兴趣。使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珠心算。
四、做好珠心算幼小衔接,规范课程地位,立足校本,是珠心算教学正常开展的有力保证
过去我校的珠心算教学只是部分学生参与,不便于开展整班的普及教学和本学科的渗透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珠心算拥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校根据自身的情况,于2008年将珠心算列为校本课程编入课程表,对幼儿园大班及教学班的一、二年级进行普及性的珠心算教学。一方面要求通过珠心算的教学,使学生的心算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达到珠心算启智的目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课程结构的整合,突出珠心算的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每天下午放学后,由专职教师对尖子生进行一个小时的强化训练,以达到普及提高两不误。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把珠心算教师的工作情况正式纳入到了年度考核,制定制度,奖惩分明。我校的普及班珠心算教师每上一节课给予20元的补助,提高班教师每天补助50元。参加大赛获省级一等奖奖励5000元,获二、三等奖奖励3000元。荣获国家一等奖奖励8000元,获国家二、三等奖奖励5000元。另外,我们还不失时机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参加省内外培训,使珠心算教师拓宽了视野,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们还积极开展珠心算与学科整合研究,老师们在教学中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制定适合本校教学的珠心算教材、练习册,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珠心算教学工作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强珠心算教师队伍的建设,成立了专门的“珠心算教研小组”。培养出了国家级珠心算教练员一名,3名专职珠心算教师和17名兼职珠心算教师。学校设有专用的珠心算训练室3个,专用提高班教室1个,普及班兼职教室30个。幼儿园大班普及人数416人,一年级普及人数180人,二年级普及人数186人,普及人数达782人。提高班俩个,共18人。同时培养出了一批珠心算优秀小选手。2006年我校的于双禹同学、2007年杨珺喆同学代表四平地区参加吉林省优秀珠心算选手比赛均获得幼儿组三等奖。2010年我校的陈美润、崔绍鹏代表四平地区参加省比赛分别获得幼儿组三等奖,团体二等奖。2011年,我校的陈美润、崔绍鹏代表四平地区幼儿组参加吉林省比赛获得一、二等奖,同年陈美润同学代表吉林省幼儿组参加全国第二届珠心算比赛获得全国第二名,并荣获团体特等奖,我校获得省珠协颁发的先进集体荣誉奖。2010年,我校被省珠协授予吉林省珠心算小选手培训基地的荣誉称号。近几年来,先后有北京市珠心算协会、白山市各市区学校等10多家团体来我校学习交流。珠心算教学已作为我校最大的办学特色。
五、拓宽思路、传承创新,走出一条珠心算教学特色之路。
为了使珠心算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走出一条珠心算教学特色之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
1、一手抓探索研究,一手抓推广普及,把工作重心放在推广普及珠心算教育上。下学期我校珠心算普及人数将达到1200人。我们要不断拓宽、传承珠心算文化,推广普及珠心算教育。
2、开展“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对比实验和脑机制研究,开展“珠心算教学方法”课题研究,加强珠心算实用功能探索,创编适合我校特点的珠心算教材,开发我校的珠心算研究成果。不断创新,推动珠心算教育事业向深层次发展。
3、开展珠心算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把珠心算教育中创新成果运用到其他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教育中,优化各科教学,达到“一科突进,全科受益”的良好态势,形成以珠心算为轴心的辐辏式整体优化教育特色。
4、选拔一大批珠心算优秀选手苗子,严格管理,强化基础训练,关心小选手生活,促进珠心算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以优秀小选手的培养带动全校珠心算教育的发展。并力争在全国、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5、加大对珠心算的资金投入,建立珠心算科研实验室,配备高科技现代化教学设施,保障珠心算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珠心算教育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阳光事业。我校在珠心算教学中取得了一点的成绩,我们做的,也许是各位已经做的或正在做的。我们愿和全省的各位同行一道,在同一方蓝天下,在同一片热土上,为孩子的未来去开启新的起点,让珠心算事业不断地走向辉煌。
第二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努力开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1月8日)
同志们:
2011年12月29日,温家宝总理听取审计署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刚才,大胜同志传达了总理的重要讲话。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贯彻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总结和部署审计工作,动员广大审计干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做好审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审计机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挥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等方面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1至11月,全国共审计12万多个单位,促进财政增收节支1000多亿元,挽回损失和节省投资1000多亿元,移送案件线索1100多件,推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500多项。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把推动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
一是围绕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着力提高财政、金融审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去年对财政收支结构和银行信贷投向的审计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审计了财政管理、预算执行和金融业务开展等情况,对转移支付、税收征管、新增贷款投向等进行了审计和跟踪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也关注了财政金融相关政策执行情况。通过审计,揭示了一些部门预算管理不够规范、转移支付分配不够合理、有的地方执行财税政策不够严格、部分信贷资金投向不符合政策要求等问题,提出审计建议14万多条,促进健全完善制度1500多项。
二是围绕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全面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充实、调整了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机构,设立副部长级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两办规定,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制定贯彻落实措施,有19个省(区、市)由党委、政府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或领导小组组长,12个省(区、市)设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局,配备了专职领导和人员。各级审计机关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国资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更加密切,不断改进计划管理和成果运用等工作。在审计中,牢牢把握权力与责任两个方面,着力关注重大经济决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财政管理、土地管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已完成对2.6万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比上年增加1300多名,其中省部级领导干部35名。审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尽职尽责和守法守纪,但也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违规问题金额34亿元,有36名被审计领导干部和214名相关人员的问题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三是围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注重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在审计中,重点关注和及时反映了财政、金融、投资、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以及信息、粮食、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促进有关方面及时完善防范和保障措施。特别是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国审计机关4万多人以“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为原则,对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全面审计,涉及部门机构单位8万多个、项目37万多个和债务187万多笔,通过审计摸清底数、反映成效、揭示问题、提出建议,为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各地还对2400多家国有企业和机构的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事项进行了审计。
四是围绕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继续深化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和跟踪审计。重点对三峡工程、京沪高铁、西气东输二线、支持新疆发展、汶川、玉树和舟曲灾后恢复重建等4万多个政府投资项目,以及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贵州少运会和湖北智运会等重大事项进行了审计和跟踪审计,并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在审计中,坚持边指出问题边督促整改,及时纠正了招投标、投资控制、土地征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核减工程价款、挽回损失和节省投资690多亿元。
为进一步落实重大投资项目必审制,一些地方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有的成立了政府投资审计局、项目造价审计委员会等机构,充实了投资审计力量。
五是围绕国家富民惠民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全国共审计养老保险基金、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1万多个,涉及专项资金2万多亿元,在促进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规范管理和高效使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地方还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审计项目建议,有的整合区域内审计力量对重大民生项目进行联动审计,审计的深度和力度进一步加大。
六是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审计。各项审计都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审计了产业振兴规划、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落实、土地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等情况,揭示出部分地方和企业落实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以及违规用地等问题。各地普遍建立起资源环境审计联动机制,有的探索建立了资源环境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资源环境审计水平进一步提高。
此外,我们还对国外贷援款项目、国有企业境外机构和部分驻外使领馆进行了审计,完成对联合国31个项目的审计。从去年起,中国审计署担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主席,在推动联合国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建立审计任务轮换机制、完善审计委员会的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
(二)坚持把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作为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更加有效地发挥审计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注重深入研究违法违规问题的发展态势,坚持以财政资金为主线,以国有资产资源为抓手,紧紧盯住工程建设、土地及资源出让、国有资产管理和金融交易等关键环节,有重点地加强监督。坚持深挖违法犯罪案件线索,顶住各方压力,查核大量资料,核实海量数据,深入调查取证,付出了大量艰苦努力,高效、精准地揭露和查处重大案件。1至11月,全国审计机关共向司法、纪检监察等部门移送案件1100多件,涉及1300多人。
(三)坚持把推动深化改革和完善管理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目标,切实加大对体制机制制度问题的揭示和反映力度。注重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相结合,深入分析审计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密切关注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审计工作的宏观性和建设性。一是积极推动整改,加大督促和跟踪力度。
各地各部门针对审计指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1万多项,普遍建立健全了整改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积极提出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的建议,为中央决策及有关方面完善制度提供参考和依据。全国审计机关提交报告和信息12万多篇,促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500多项。三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继续加大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的公开力度。全国共发布审计结果公告4400多期;审计署主动公开审计信息1万多篇(条),首次公告了审计署绩效报告。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比较突出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不断深化对审计规律的认识。在总结经验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审计监督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国家治理的背景下考虑和部署审计工作,站位更高、视野更宽、作用更大。这一认识得到世界各国审计机关的广泛认同,世界审计组织已把“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作为第21届大会的主议题。以科学审计理念为指导,制定“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审计业务与队伍建设、法治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理论建设、文化建设等协调发展,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二是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在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推进落实上合力攻坚、奋力突破。这是去年审计工作最突出的特点。我们举全国审计机关之力,上下联动,步调一致,集中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摸底审计,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中央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等重大决策奠定了基础;第一次开展了对中央财政决算草案的审计,在深化财政审计和健全完善财政审计制度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完成了历时3年的汶川灾后重建跟踪审计,实现了保障灾后重建不出重大问题、促进重建顺利进行的“一保一促”目标;及时启动对支持新疆发展、玉树和舟曲灾后重建等项目的跟踪审计,以及三峡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等等。这些重大事项的实施,增强了全国审计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彰显了各级审计机关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强大战斗力,也充分表明广大审计人员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顽强,是一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今天,我们隆重表彰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和汶川灾后重建跟踪审计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就是要大力弘扬他们那种恪尽职守、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意志,激励广大审计人员信心百倍地投身到工作中去。
三是必须筑牢审计事业发展的基石,在提高队伍能力素质上常抓不懈、狠下功夫。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抓好“一把手”能力提升和后备干部培养,积极主动地协助各级党委、政府抓好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审计署对地方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积极推动班子成员进入地方党委和纪委任职。要求审计人员视审计质量为生命线、审计纪律为高压线、文明审计为保障线,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努力争当“四手”,落实“实、高、新、严、细”作风,集中治理“庸懒散”、“娇骄暮”,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组织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编写《精神传承》、《中华英模》、《审计群星》三本书,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推进创先争优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审计署和21个地方审计机关跻身全国文明单位行列,9个地方审计机关蝉联全国文明单位。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评选出270名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培训全国审计干部7880人次;推动设置审计硕士专业学位,已批准全国34所高校招生,在南京设立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为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做好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必须放宽视野,胸怀全局,把握方向,从而使我们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坚定必胜的信念,迈出崭新的步伐。
(一)要深入把握规律,切实践行科学审计理念,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多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审计发展规律,每一次认识的深化、理念的创新,都推动了审计事业的发展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近年来,我们逐步认识到,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在审计实践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科学审计理念,始终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谋划审计,着眼国家治理的目标部署审计,围绕国家治理的任务实施审计。通过审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经济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在维护国家安全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在责任、法治、效能、阳光政府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提高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水平,在和谐社会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在文化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在深化改革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坚决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在廉政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切实把科学审计理念植根在头脑中、体现到制度里、落实在行动上,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二)要主动适应形势,紧紧抓住各种挑战中蕴含的新机遇,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在增加,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一些岗位腐败问题依然高发多发,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此,中央提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求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一定要落实好中央要求,主动研究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更加紧迫,深入揭示体制机制方面的矛盾和障碍、推动深化改革的责任更加重大,要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及时跟进监督和保障。从国际审计发展看,我们已担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主席,将主办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环境审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国际联合审计正在逐步推进,要求我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说,审计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也面对难得机遇。我们要正视挑战、积极应对,也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不断增强主动性和适应性,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要牢记光荣使命,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新要求,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给予了有力领导和支持,总理每年都要听取审计署的工作汇报并作重要指示,地方各级政府把审计作为“一把手”工程,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审计、处理问题、督促整改、如实公告,并在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和法规完善等方面为审计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保证了审计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全社会对审计工作也寄予厚望,希望审计监督在惩处腐败、推动改革、确保政令畅通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与这些新要求、新期待相比,我们自身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审计力量严重不足与审计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十分突出,审计人员素质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审计监督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审计管理、技术方法、法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和文化建设亟需提升和改进,许多新的工作领域还有待探索。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的提升,也是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责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一定要牢记使命,开拓进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更加坚定地履行好法定职责,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同志们,对形势的清醒认识,让我们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奋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努力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在推动审计工作的“深化、规范、提高”上狠下功夫。深化,就是进一步深化对审计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深化审计监督内容,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更加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为完善国家治理发挥更大作用;规范,就是严格执行审计法律法规,加快构建国家审计指南体系,逐步推进审计管理、审计行为和审计技术方法的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就是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审计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高依法审计和依法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审计理论研究和现代技术方法运用能力,推动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突出重点、确保质量,高标准做好今年审计工作
今年是我国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审计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总的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依法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坚持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更加注重重点难点的攻坚突破,更加注重方式方法的探索创新,更加注重基层基础的建设发展,合力抓大事、全力保质量、大力促规范,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今年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计划和对地方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我们已提交会议讨论,请大家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今年的审计任务总体上比较繁重,关键是加强统筹,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一)要把握着力点,力求发挥审计监督的最大效用。审计的目的不是为了查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而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整改、健全完善制度,减少问题产生的根源,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为此,在各项审计中,都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是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要在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基础上,着力监督检查财政、金融、产业、土地、税收、环保等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揭露和查处违背政策要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促进政令畅通;深入分析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实施效果,及时揭示和反映政策措施不完善、不配套、不衔接以及政策目标未实现等问题,促进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合理和有效;发挥审计独立、客观、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趋势,及时揭示和反映新情况、新问题,为政策措施的及时调整、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是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案件线索的揭露和查处力度。要抓住关键环节,切实突出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和物资采购、土地出让中的招拍挂和异地置换、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和票据贴现、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审计监督,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揭露和查处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揭露和查处重大铺张浪费、国有资产损失、资源毁损和环境破坏等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锲而不舍地一查到底,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轻易放弃重要线索,坚决厘清案件的准确情况,做到问题明、证据实、打得准。要敢于坚持原则,坚决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面对说情疏通、软拖硬抗甚至威胁恐吓,不回避、不退缩,对犯罪分子绝不手软,坚决查处。要加强与监察、司法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提高重大案件的突破能力。
三是加大对重大风险隐患的揭示和反映力度。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充分发挥审计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更为紧迫。在各项审计中,都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密切关注风险,特别是财政风险、金融风险、资源环境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境外投资风险以及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风险;要增强预见性,敏锐感知风险,及时揭示和反映对全局、对未来有根本性影响及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问题,及时揭示和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提高判断力,有效促进防范和化解风险,及时推动堵塞漏洞、妥善处置和避免损失,防止苗头性问题转化为趋势性问题,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维护经济社会安全。
四是加大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审计要真正起到减少问题发生几率的作用,就必须追根溯源,切中要害,从体制机制制度上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审计过程中,要见微知著,善于洞察问题的本质,透过审计发现的众多纷繁复杂的线索和现象,抓住核心和实质性问题,实事求是地准确揭示和反映;要深挖症结,善于查找背后的原因,通过审计收集到的与问题相关联的各种数据、资料和背景,深入分析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扭曲、制度性缺陷和管理上的漏洞;要标本兼治,善于对症下药,通过分析审计事项和审计发现问题的规律性、倾向性和趋势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深化改革和规范管理。
(二)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开展好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审计。在全面深化财政、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和涉外等各项审计的过程中,要切实抓住财政资金、权力运行和群众利益三个重点:
一是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促进财政资金合理高效使用。预算管理的改革和规范,要求审计相应地调整和深化。当前,要不断深化对财政管理情况的审计,关注财政收入、支出和分配以及有预算分配权部门职责履行等情况,特别是财政超收增收和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情况,促进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推动落实结构性减税等政策。要强化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的审计,关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和公开等环节,特别是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追加调整的规范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所有政府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促进节约公共资金,增强预算的公开透明度。要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特别是加大对在建和续建工程的跟踪审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和高效使用。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各项审计都要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把守法守规守纪尽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力争在审计的深度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要改进经济责任审计方式,逐步扩大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专项审计的统筹结合。要区分不同类别领导干部,探索各有侧重的审计内容、方法和标准,在全面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和效果、执行方针政策和遵守财经法纪等情况的基础上,对党政领导干部,重点关注财政、土地、节能减排、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情况,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财政资金用于过度超前建设和形象工程等问题;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领导人员,重点关注金融经营管理、业务创新发展、监管职责履行等情况;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点关注重大决策、对外投资、资产处置、招标采购、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内部管理等情况。要逐步健全审计评价体系,力求体现人格化和责任化的特点,分清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主观因素与客观原因等界限,切忌简单地将部门单位的问题,特别是下属单位的问题直接归为个人责任。各地还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关于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按同级副职配备等要求,切实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机构、队伍和制度等建设。
三是推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中央提出,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国务院要求审计机关切实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重点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重点是集中力量组织好3个重大项目: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全面审计,摸清资金规模、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揭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建议;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跟踪审计,跟踪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工程设计和质量、住房分配和后续管理以及退出机制的建立等情况,保证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弄清布局调整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和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方面情况和问题,积极提出对策建议。这些项目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共享改革成果,关系到能否逐步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切实抓好推进落实。
(三)要科学组织,确保各项审计规范有序推进。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最根本的是要创新审计管理,优化审计方式,整合审计资源,发挥整体合力。
一是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在重特大项目上,要始终坚持全国审计“一盘棋”,做好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和各项专业审计之间的结合,在计划安排上统筹兼顾,在审计内容上互相呼应,在实施时间上前后衔接,把小规模的“阵地战”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结合起来。还要根据审计项目特点做好审计组的人员配置,着力构建具备查核问题、分析研究、计算机应用、审计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审计一线团队,实现审计组人员能力和结构的优势互补,提高战斗力。在这方面,我们这些年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灾后重建跟踪审计等等。通过资源整合,大大提升了审计质量、层次和效率,审计作用的发挥也更为充分和及时。今年,对国务院交办的社会保障资金、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这3项重大民生审计,全国审计机关要“拧成一股绳”,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做好资源整合这篇文章,发挥审计监督的最大合力。尤其是对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各地要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审计工作方案、统一标准口径、统一审计报告和统一对外公布的原则,集中统一推进。审计署专门成立了社会保障资金审计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项目实行统一领导,各级审计机关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像去年搞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那样,真正实现上下联动、快速反应,保质保量地完成。
二是加强审计过程控制。要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一线,做到决策科学,要求明确,指挥有力。要落实分工和责任,把责任细化到完成时限、质量标准、进度要求和工作实效上,确保审计实施每一个细节的责任都能落实到人。要强化各环节控制,将方案制定、现场实施、质量检查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高标准制定并严格执行审计方案,确保实施中不偏离、不走样、不架空;规范审计取证,做到有关联、讲程序、重事实,形成能支撑审计结论的证据链条;加强审计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探索对重大项目的审计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审理,提高质量控制效果。
三是做好审计结果的综合和利用。在制定审计计划、提出审计方案、实施现场审计和撰写审计报告的过程中,都要有成果意识,注重情况的动态沟通,力求审计内容、数据口径和定性标准的统一规范,确保审计数据可汇总、审计结果好综合、审计情况更完整。还要切实加大综合、分析的深度和力度,着力打造审计成果“精品”和“高端产品”。
四、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夯实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根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各级审计机关要认真落实全会精神,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审计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各项基础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行为引领和人才支撑。
(一)要大力弘扬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思想道德素养。“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责任,就是以对国家和人民、对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忠诚,就是秉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对事业的无限忠诚,牢固树立党员、公务员和审计人员意识,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清廉,就是坚持自警、自省、自律,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清正廉明、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做人、做事。依法,就是崇尚法律,敬畏法律,自觉遵纪守法,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开展审计工作,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运用法定的手段捍卫法律的尊严。独立,就是无私无畏,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经得住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客观公正,秉公办事。奉献,就是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奋发向上,全心投入,无怨无悔,努力为审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学习好、宣传好和弘扬好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要以这一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塑造审计精神,做到坚定信仰、崇尚法律、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扎实苦干、求实创新;恪守审计职业操守,做到廉洁、质量、文明;坚守审计职业道德,做到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落实“实、高、新、严、细”要求,提升审计队伍的“精气神”,做到以责立志、以德立身、以能立业、以行立信。
(二)要深入推进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审计能力。审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关键是要认真落实审计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审计机关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及其实施办法的要求,力争使各级审计机关在队伍的专业技术资格、专业结构、知识层次等方面达到规定的比例,使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要严把准入关,着力引进符合标准和满足需要的人才。要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力求做到能力与岗位相匹配。要建立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机制,年轻干部要注重实践历练,做到知识与能力兼备;老同志要注重知识更新和实践经验的提炼,成为经验丰富的专家型人才;积极开展“审计大练兵”活动,鼓励和推动审计干部争当“四手”,培育更多的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着力培养一批精通外语、精通国际审计惯例、精通中国审计业务的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端人才,不断提高从事国际审计事务和国际审计交流的能力。要针对专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不同需求,有重点、有选择地安排多岗位锻炼,着力加大上下级审计机关以及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力度。要健全审计干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建立专业和权威的培训专家团队,开发统一和标准的培训教材,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上岗力度,注重能力和实绩,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等,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要加强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领导班子。各级审计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要更好地承担起责任,树立有为有位思想,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特别是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为审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坚持原则,对外敢于碰硬,对内善于管理,推动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的提高;要增强统班子、带队伍意识,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建设能力强、风气正的审计队伍,为审计事业长远发展打牢人才基础。
(三)要加强审计法治化建设,切实规范审计行为。实现审计工作的法治化,不仅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更要严格执行到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全完善与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等配套的规范和指南,到2014年,初步构建起国家审计指南体系。还要持续关注审计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相关制度规范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使之更加具体和细化。要增强审计人员的法治观念,使法律法规真正转化为内在约束,成为自觉遵守和执行的行为指南,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做到以道理服人、用事实说话,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不讲粗话、大话、过头话,言行举止规范文明,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和处理问题。同时,也要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办事、管人、理财,实现规范管理。
(四)要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化水平。要打牢基础,大力推进电子审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应用国家审计数据中心、模拟审计实验室,建立健全审计事项数据字典和专业审计数据规划,启动金审工程三期的申报和前期预研。要创新技术,加强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总结研究,积极探索信息系统审计和联网审计,加快推进大型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强化对重大审计项目的统一管理和实时监控,切实增强在信息化环境下查找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提升审计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水平,逐步形成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成果利用、审计资源调配、机关事务处理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切实提高审计管理绩效。
(五)要深入推进理论研究工作,为审计实践发展提供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结合筹办2013年世界审计组织大会,对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等重大课题进行合力攻关,深入探索和把握审计的本质及规律。要进一步深化审计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为审计实践提供有力指导。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积极关注财政、金融、企业、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现状,及时掌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和国际审计动态,为我国国家审计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要利用建立审计干部教育学院、设置审计硕士专业学位、开展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好博士后工作站等契机,引导鼓励广大一线审计人员和高层次高水平研究人才投入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审计宣传和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发布信息,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积极探索用多种表现方式宣传审计工作、激励审计干部,使社会充分了解审计、理解审计和支持审计,为审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科学发展未有穷期,审计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求真务实,继往开来,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求真务实,继往开来,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尊敬的各位领导,常汉中学全体教师们,大家上午好!
秋风驱走酷热,丹桂送来清香。带着假期的余兴,憧憬着对新学年的希望,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拉开了2021年秋季新学期的序幕。我谨代表学校,对兢兢业业、辛勤耕耘的全体教师,表示新学期的问候,对今年刚刚加盟的新教师表示热烈地欢迎。
2021年上期已经结束,过去的一期,对于我们所有教师来说,是忙碌的、充实的。一期来,我校在县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师精诚团结,无私奉献,坚持正确的工作理念,以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为主线,以人为本,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我们创建平安校园的一项长期工作。
1、加强安全管理,如加强对食堂、商店等的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加强学校门卫管理,通过每日晨午检等方式加强学生传染病监测管理,通过学校行政日常轮流值班巡视等方式加强学生纪律、日常行为管理。
2、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我们通过开学典礼、期中总结、主题班会、板报、宣传标语、国旗下讲话、请专业人员来校进行专题教育、家访、微信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向师生宣传防校园欺凌、防疫、防火、防电、防汛、防溺水、反电诈、饮水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知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学校真正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确保了校园这一方净土的平安。
二、政教工作
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是我们优化学风、班风、校风的切入口。一期来,我校通过主题班会、文明礼貌月、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文明班级评比、德育标兵评比、国旗下讲话、主题征文、红心向党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修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高尚人格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一期的努力,我校的学风、班风、校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另外,在问题学生转化方面,我校通过到户家访、在学校举办家长会等活动,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加强跟踪,及时进行教育,构筑了家校结合的教育网络。
三、教学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一期来,我校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研教改工作,教育教学质量继续稳居全乡前列。
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本期开学,一期来,常汉中小学已全部添置了教师办公室电暖桌,更换了会议室桌椅,完成了厕所、食堂、学生宿舍改造等项目,石龙小学教师宿舍也正在建设中,方便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新的学期,我们要继续努力,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安全工作
本期我们将继续加强师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如防疫、防火、防电、防溺水、反电诈、饮水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由于当前我国新冠肺炎形势依然严峻,因此上级规定本期开学,我们应该采取与2020年春季开学时同等规格的防疫措施,以防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本期中小学生将开展课后服务,学生与家长将本着自愿的原则选择是否参加。这就会导致同一个班的学生离校的时间不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需要各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重视。
二、政教工作和教学工作
1、本期我校将继续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文明礼仪、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2、继续巩固教学常规管理与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本期我校新进了多位年轻的新教师,开学后请新教师们迅速开展师徒结对,促进自身专业快速成长。
4、落实“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开展“课后服务”。落实“五项管理”,即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个方面的管理,是教育部旨在推进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期开始,上级各部门将对各学校落实五项管理的情况,进行严格检查。新的“双峰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已经正式使用,新方案对学生音、体、美、思品、科学、历史等方面的能力更加重视了,请各位老师认真学习,并且按照新方案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
三、师德师风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教师为根本。教育发展,师德师风是关键。然而在新闻报道中,却出现了许多违反师德师风的现象。如: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
3、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4、体罚学生。
5、以侮辱、歧视、孤立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
6、骚扰、猥亵学生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7、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务。
8、开展或者组织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个人利益。
9、不听劝阻,组织、要求、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或者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
本期我们将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是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一个忠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两个服从,服从大局,服从领导。三个热爱,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生。四个关系,家务与工作的关系,分内工作与分外工作的关系,吃亏与便宜的关系,提出意见与尊重人格的关系。五个自觉,自觉学习,自觉守纪,自觉清廉,自觉共事,自觉创新。六个意识,师表为范,师表意识;德育为首,育人意识;容忍为怀,胸襟意识;教学为主,课堂意识;质量为上,质量意识;自省为本,自省意识。
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本期常汉中小学周转房建设项目即将动工,本期计划动工的还有常汉中学校门拓宽改造项目,可以排除常汉中小学师生出入校门的安全隐患。下期我们还将对常汉中小学操场进行改造,常汉中小学学生宿舍将会安装空调和热水器,九年级学生入校后将召开家长会,争取九年级学生全部寄宿。
老师们,新的学期孕育着新的希望,有人说“认真做事能把每件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每件事做好”,衷心希望全体教师都能同心同德,认真把每个人的每件事做对、做好,求真务实,继往开来,努力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第四篇:继往开来 团结奋斗 努力开创黄浦区工商联工作新局面
继往开来 团结奋斗 努力开创黄浦区工商联工作新局面
黄浦区工商联副主席 吴旭初
八月二十九日,新的黄浦区工商联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黄浦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选举产生了黄浦区工商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常委会,并选举产生了主席、副主席、会长和副会长,这标志着新的黄浦区工商联领导机构开始履行职责,担负新的历史使命。“撤二建一”为黄浦区工商联的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更大的空间。工商联的同志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纷纷表示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原黄浦、卢湾工商联的优良传统,发挥优势,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开创黄浦区工商联工作新局面。
2010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16号文件),这标志着工商联事业的发展从此走上了快车道。2011年5月18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6月14日,上海市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俞书记指出,各级工商联组织要坚持把“两个健康”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工商联工作的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的有机统一,着眼于增强工商联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更加有力地促进工商联履行职能,这对工商联的全面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坚持“三性”统一,增强工商联工作的凝聚力
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和人民政协的重要届别,她不仅是经济组织,更是具备统战性的政治组织,工商联工作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工商联在经济舞台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工作和服务对象的工商联,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
一、从统战性的角度看,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工商联在更好地团结、教育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一步培训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责任将更加重大。我们要紧紧依靠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不断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巩固扩大党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础,引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
二、从经济性的角度看,非公有制经济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行业类别不断细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商联在引导、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任务更重。工商联干部既要会做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学会做经济工作,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载体和机制,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融资、技术、人才等方面服务,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更好地推进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从民间性的角度看,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工商联在更好地发挥中介作用、强化服务职能,开展民间外交,加强同境内外工商界的交流合作,更好地为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国内外合作提供服务等方面有着更广阔的舞台,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工商联要切实坚持统战性,不断增强经济性,充分体现民间性,要努力形成“三性”优势叠加,整合各方资源,并将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各项工作中,才能更好的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突出“两个健康”,扩大工商联工作的影响力
工商联组织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工商联各项工作放到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谋划,要认真贯彻上海市委市政府和黄浦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找准工商联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为推动“两区融合、一体发展”,实现“经典黄浦”和“精品卢湾”完美结合,把新的黄浦区建设成为承载上海“四个中心”重要功能的核心商务区,彰显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魅力的文化特色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文明的现代居住区作贡献。
一是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责。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及其他社会慈善事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致富思源、回报社会,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要深入开展“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支持所在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和工会,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必要条件,自觉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努力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二是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动态发展的新社会阶层,自身构成多元,素质参差不齐,有少数人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偏差的问题。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点,工商联必须把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机制作为做好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这一特殊群体工作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突出专题培训。要制定好教育培训规划,统筹安排培训活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培训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以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为内容的国情教育,进行以法律法规为内容的法制教育,进行以业务知识、工作技能和企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技能教育,进行以中华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突出寓教于乐、形式多样,充分利用执常委会议、座谈会、报告会、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横向交流,努力开拓视野,激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接受教育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素质、科学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意识,有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三是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导向。建立健全宣传引导机制,树立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的正面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工商联的吸引力。近年来,媒体时常报道一些以„富二代‟为例的负面内容,这不是民营企业家的主流,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加强对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正面宣传,工商联应当责无旁贷的承担起来,大张旗鼓的宣传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示范作用,重点宣传那些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敬业精神,宣传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和乐善好施的社会责任意识,以此表彰先进激励后进。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开拓新的宣传载体和渠道,充分发挥好工商联会刊、网站的作用,加强与党委宣传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社等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优势,展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风采,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水平和覆盖面。
履行“五大职能”,提高工商联工作的执行力
工商联六十多年风雨历程,对于自身的职能作用的认识和提升,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到“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主渠道作用和助手作用”,再到这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五项职能。把工商联职能完整地概括为五个方面,适应了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需要,全面充分体现了工商联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因此履行“五大职能”,既是党和国家赋予工商联职责,也是工商联自身的任务。我们黄浦区工商联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围绕五大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立足黄浦区“撤二建一”发展的实际,扮演好五大角色,才能不断提高工商联工作的执行力,全面服务民营经济大发展。
一、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工商联应把握好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家的政治参与,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要按照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积极引导协调夯实思想基础,团结教育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可靠同盟者。自觉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工商联执委、常委考核评价体系、会员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企业素质评价体系,有计划地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工商联是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娘家,他们主要依靠工商联这个渠道反映自己的政治诉求。新时期新阶段对工商联参政议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工商联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水平。要围绕党和政府中心任务,结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需要,制定好参政议政工作计划。要立足当前形势和任务,以研究宏观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形势、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商会协会改革发展趋势等问题为重点,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提出有效政策建议。
当前要重点探索工商联参政议政的新机制: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机制。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提案、建议等形式建言献策,引导他们在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形势发展反馈机制。通过工商联信息、简报、刊物、网站等渠道,将党和政府对宏观形势分析研判、新的政策法规和重大工作部署,及时准确地传达给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并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见、建议和合理诉求及时反映给党和政府,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工作。要密切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要求,向党委和政府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善。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其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工商联作为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和人民政协的重要界别,要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三、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工商联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助手。工商联当好政府的助手,可以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企业会员举办各种对内对外展销会、交易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财务、税收进行检查、监督等。可以牵头管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化、计量工作进行监督,协助人事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档案进行管理等。可以协助政府监管非公有制企业,针对企业盲目投资、粗放经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劳动卫生条件差、生产安全事故多、劳动关系矛盾突出、财务金融案件增多、官商结合权钱交易等问题,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
政府的重要经济决策可以委托工商联征询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意见,充分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意见和建议,吸收工商联参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参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经济服务工作新方式。工商联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创新服务方式、开拓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要广泛了解会员企业需求,夯实工商联经济服务工作的基础。要重点围绕会员企业结构调整、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等发展瓶颈,搭建起新的融资、招工、维权、创新等服务平台。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服务方式的转型升级,要重视由“请进来”服务向“走出去”服务,由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努力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融资、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服务,不断增强非公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充分发挥工商联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行业商会是工商联的基层组织,也是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立于政府之外,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利益。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也是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挥民间商会的作用是工商联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商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吸引力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服务能力与水平。要认真研究发达国家行业组织发展的历史,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会协会发展的特点,特别要认真研究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对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多措并举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要大力发展各类行业商会组织,凡是市场和非公企业有需要的,凡是符合国家政策法律要求的,凡是有利于规范行业市场秩序、推动行业繁荣发展的,都要引导和组织企业建立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吸引更多非公有制企业加入,不断发展壮大行业协会商会队伍。
要不断探索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新模式。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逐步落实工商联作为行业协会商会的主管部门的职责。要坚持市场化方向,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化结构和布局,提高行业协会商会素质,增强服务能力。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之间的关系,明确界定行业协会商会职能,改进和规范管理方式。要坚持统筹协调,做到行业协会商会培育发展与规范管理并重,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协调。要健全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坚持依法监管、自律发展。
五、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协调作用,不断探索促进民企和谐发展新途径。工商联既要维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又要与工会等人民团体密切配合,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创新机制,是解决劳动关系问题和参与经济、社会民主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要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有关工作,不断探索非公有制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途径、新方法,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建设企业、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局面。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充分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一)不断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新机制。坚持三方定期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遇有特殊情况或重大问题,可由一方提议召开协调会议;要突出三方主体地位,坚持平等协商制度,协调会议要达成共识,务求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定期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和员工的困难,对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及发展趋势开展调查研究,对倾向性的问题要有预测预警,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突出重点及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注重将热点难点问题纳入三方协调的重点,及时收集反馈劳动关系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讨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确保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发展,切实维护各方的利益。要加强对劳动争议处理的指导,积极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做到以积极预防为主,以劳动仲裁为辅,最终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各方利益。
(三)正确协调处理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劳动者权益的关系。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尊重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要牢固树立依靠职工发展企业的理念、共建共享的理念、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理念,注意把握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更加符合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有效保证。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要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工会建会率,扩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覆盖面,按时足额缴纳员工社会保障金,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落实“八字方针”提升工商联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6号文件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把工商联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特色鲜明、机制健全、服务高效、作风优良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当前,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坚持“五个必须”的重要性,学好黄浦区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好中央、市委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党组的建设,不断提升工商联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更好的用 “八字方针”服务黄浦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切实加强工商联领导班子建设。
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党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完善工商联工作的领导机制,发挥工商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全面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抓好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建设。要紧扣工商联工作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面临的新任务,紧密结合黄浦区发展实际,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工商联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完善的制度作保障,提高工商联领导班子民主决策水平,努力把工商联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特色鲜明、机制健全、服务高效、作风优良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要把综合素质好,各方面表现优秀的代表人士充实到工商联队伍中来,大力加强工商联执委会、常委会建设,认真落实执委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完善议事程序和规则,切实发挥执委、常委作用。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学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使之适应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需要,重视业务能力的提升,使之适应非公企业的服务需求。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参政意识,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机制,切实推动领导班子的团结,做到互信、互谅、互相支持;要认真总结以往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把工作中的有效措施经常化,逐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工商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运行机制,按照高效、民主、团结、务实的要求,进一步增强班子合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规范工作程序。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作风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工商联一手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切实加强工商联两支队伍建设。“两支队伍”是指工商联机关干部队伍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加强工商联的两支队伍建设,是工商联更好的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从强化学习、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入手,加强工商联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既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又会做经济工作的工商联机关干部队伍。目前,工商联机关干部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还有较大的距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任务,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全力打造过硬的工商联机关干部队伍。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商联机关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切实做好新时期工商联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工商联的吸引力。要不断壮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继续面向工商界、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吸收一大批热爱商会工作的会员。继续发展行业商会和异地商会,扩大工商联会员的覆盖面,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品质优、社会贡献大、公共形象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
三、切实加强工商联各项工作机制建设。
当前工商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自身建设机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与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工商联各项工作的持续发展。二是宣传引导机制的整体水平不高,工商联的社会影响力不够大,服务非公经济的能力有待拓展。三是权益维护机制的整体水平不高,维护广大会员的利益诉求上还要探索新途径。四是教育培训机制的整体水平不高,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方面力度不够,严重地制约和束缚了工商联自我发展能力。五是参政议政机制的整体水平不高,在发挥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不够有力,参政议政水平有待提高。六是联动机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不能很好的利用各种资源优势,从而制约了工商联执行力效能的发挥。针对这些制约工商联自身发展的因素,我们应对症下药,健全科学规范、运作有序而又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商联的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运行机制,推动工商联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各项工作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谋划工作,理清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再创新优势,展现新作为,书写新篇章。要着力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的认识,建立和完善各种常态化的工作机制,要着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强化政策支持、搭建开放平台、引导科学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工商联广大干部群众,带领全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力以赴推动黄浦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努力争当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排头兵,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黄浦区工商联工作新局面。
第五篇:努力开创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努力开创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并将进一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统筹加强城乡老龄工作,以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构建为老服务体系,着力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和谐,努力开创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回良玉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与时俱进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我国老龄事业全面发展,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老龄事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有效保护。通过老龄工作的实践,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就是要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从战略高度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既要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又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既要立足当前做实事,又要着眼长远打基础。这些好的做法,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回良玉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对养老、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对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我们工作中仍有不少薄弱环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做好老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我们要立足服务大局,心系老年群众,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创新力度,扎实做好老龄工作。
回良玉强调,要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认真落实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规政策,进一步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基层老年文体活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回良玉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老龄工作责任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相互支持,形成协调配合、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帮助老年人解难题、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