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6)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6)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第六节 小学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一)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学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此外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
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目前学校的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即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他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管理学 校。校长是学校行政工作的决策者和统一指挥中心,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负有完全责任。校长负责制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党组 织发挥监督保证作用。
学校管理对象是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
(三)学校管理的特点
1.学校管理过程和教育过程密切结合,发挥学校整体功能,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过程。
2.学校管理过程是调节学校各人际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
(四)学校管理的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原则。贯彻这个原则,要注意:(1)树立以教学为主的办学思想。(2)采取措施,切实保证教学为主。(3)要全面安排好学校各项工作。
3.民主管理原则
贯彻这个原则,要做到:(1)依靠教师办学。(2)建立民主管理制度。
4.提高工作效率、效益原则
贯彻这个原则,要做到:(1)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2)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的效能。
二、学校管理过程
(一)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
1.计划
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是制定学校工作计划。计划是全校人员的行动纲领。是管理过程后续环节的依据。
计划的种类:学校工作计划(学年的或学期的)、部门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其中学校工作计划,规定学校工作总任务和总要求,是制定其他各种计划的依据。
2.实施
实施是将计划变为行动。实施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实施计划是全员的责任,各机构各成员都必须按计划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完成规定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要做好组织、指导、协调、激励等工作。
3.检查
检查是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期获得良好效果的措施。检查种类有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自上而下的检查和自下而上的检查;互相检查和自我检查。检查常用的方法有听课、观察、谈话、资料分析、参加会议、听取汇报、质量评估等。
4.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是对学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质量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把工作的主要经验加以总结,以便得到推广,并从缺陷和失误中取得教训,从而进一步 改进学校工作。做好总结,要注意下列要求:(1)总结要以实际效果为依据。(2)要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进行。(3)要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总结。(4)要善于 依靠群众。(5)总结工作还要与交流经验、评选先进、表彰先进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总结效果。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物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管理系统中的层级越高,管理工作中沟通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1.沟通的功能
(1)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2)控制功能。
(3)激励功能。
(4)情感交流功能。
2.学校沟通的形式——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一般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和斜向几种渠道。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之外的信息传递,一般 有三种渠道,即个人之间的自发交往、非正式的接触或聚会和社会传闻。3.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有主观方面的障碍、客观方面的障碍和沟通渠 道方面的原因。要克服上述的沟通障碍。可以从许多方面改善沟通的状况,如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 文字;选择最佳沟通媒体;注意信息的时效性;重视对信息的反馈。
三、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的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学校绩效评价的理论
评价学校绩效,国内外学者大致上有以下几种理论:
1.目标模式这是一种分析学校绩效的较普遍和传统的方法,由教育管理机关制定一套学校绩效的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工作的最后结果来检验学校的绩效,达到标准就是绩效高,反之就是绩效低。
2.投入-产出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效率,认为绩效应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人才为标志。
3.需求满足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需求的满足程度,认为学校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主要的相关群体的正当需求,如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因为学校的活动要受到这些群体的支配或影响。
4.环境适应模式
它强调学校应不断变换自己,适应环境,迎接环境的挑战,获得外界的认可,并求得功能的有效发挥。
5.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它侧重学校本身的因素对于学校绩效的影响,认为学校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思想、组织的健全程度、制度的完备程度以及领导机构的决策领导能力等。
(二)学校绩效评估的分类
学校的绩效只有经过评估才能量化并加以比较,才能成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因此绩效评估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估的总体目的在于提高绩效。
学校绩效评估按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两种:(1)定性评估。是对工作绩效所进行的质的鉴定,一般常用于职称评审、职务任命、宣传表彰等管理领域。(2)定量评估。是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的学校绩效的量的测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分析评价。一般较多地用于评估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2.按形式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三类:(1)口头评估和书面评估;(2)个别评估和集体评估;(3)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
3.按主体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四类:
(1)上级评估;(2)同级评估;(3)自我评估;(4)下级评估。
4.按时间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三类:(1)日常评估;(2)定期评估;(3)不定期评估。
5.按标准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两类:绝对标准评估和相对标准评估。
四、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是指各种能够实现管理职能,达到管理目标,确保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途径和措施。一般来说,学校的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行政管理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针。
(2)法律方法。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的方法。
(5)学术方法。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五、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包括制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计划;抓好班主任工作;上好政治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及校外教育机关的联系,并要求他们密切配合。
教务行政管理是指教导处的具体业务工作,主要有招生、编班、排课表、学籍管理与成绩统计、管理图书仪器和编制教务表册等。
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教学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抓好教学组织工作、领导好教研组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
总务工作管理包括校舍的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生活福利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第二篇: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7.1)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7.1)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第七章 教学评价
第一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以 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地是由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的。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一)诊断教学问题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讲清,也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存在 的问题,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提供反馈信息
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而且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评 价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获得有关教学过程各个方面的详细情况,发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 言,一般说来,肯定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否定的评价则可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发现错误及其“症结”之所在.以便在 教师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及时纠正。
(三)调控教学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从而左右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时间的分配,教师的教学方向、教学 目标、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受到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约。如果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能够全面反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 求,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那么,教学评价发挥的导向作用就是积极的、有益的,就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否则,就有可能使教学活动偏离正确的方向。
(四)检验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些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检查和 验证。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尤其是某一课程或某一段教程结束之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可以作为证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证据。同时,对于学 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可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评价在教学中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以查明学 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在教学活动中,诊断 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1)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2)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3)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 验。这种评价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1)改进学生 的学习;(2)为学生的学习定步;(3)强化学生的学习;(4)给教师提供反馈。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1)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2)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 到教学目标的程度;(3)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4)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5)为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二)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 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对性评价常以常模为参照点,把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与常模相比较,根据学生在该班中 的相对位置和名次,确定他的学习成绩在该班中是属于“优”、“中”,还是“差”。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它的缺点是不能明确表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学业上是否达到了特定的标准,对于个人的努力状况和进步的程度也不够重视。
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 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 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它关心的是学生掌握 了什么、能做什么或没掌握什么、不能做什么,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它的缺点是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因为进行教学评价,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定。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还会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
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再次要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这样才能如实地反 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并作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这就要求要以科学可靠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为工具,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客观存在 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
(二)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评价应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整体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树立全面观点,从教学工作的整体出发,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和评定,防止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
贯彻整体性原则,一是要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各项内容:二是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整体性不等于平均化,要抓住主要矛盾,从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及环节上进行评价:三是要把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语言评价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地、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
(四)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
贯彻指导性原则,一是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在于帮助师生改进学习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信息反馈及时;三是要重视形成性评价,起到及时矫正的作用;四是分析指导要切合实际。
五、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
在宏观范围,教育评价涉及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在中观层面,包括教育队伍、办学条件、学校各项工作。微观层面则关注学生的学习和 发展。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学生发展评定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价是最主要的评价活动。此外,诊断学校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评价教改实验,评估 学校的 总体表现也较为常见。
(一)学生发展评定
学生发展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评定学生要考虑许多方面。最基本的有学业成就、行为表现和身体状况三方面,即德育、智育和体育。学业成就不仅 包括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学习成绩,还包括技能和情感领域的学习表现。行为表现评价也就是操行评定,用以考察学生在道德品质行为处事上的优点与不足。操作评定 应考察学生在伦理道德、品德修养和性格特点三方面的特征和表现。身体状况评价包括体质、体力、精力、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方面。
(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进行授课评价时,首先要确定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要明确、具体、相对独立,要能够全面衡量教学的各个方面。实施授课质量标准一般有以下方面:(1)教 学目标完成情况,(2)学生的客堂参与,(3)内容安排,(4)教学方法,(5)语言表达,(6)教学原则。具体到每一个方面还应当具体化。教师授课质量 评价包括专家、同行、学生和自我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强调教师要增强自我评价意识,加强评价的形成性功能。在中小学教学实际中,多采用听课、评课的深入交流 形式评价授课质量。不是局限于固定的评价指标,要能够者合具体的情况分析教学的特色和问题。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评课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因为评课是教学常 规的一部分。
(三)课程和教材评价
课程和教材是教育评价中容易忽略的部分。事实上,课程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基础,只有站在分析和评判教材的高度,才能使教学内容的安排更为合理。如果不从 课程人手,教学改革很难深入。当我们评判学校教育重智轻能、批评教育质量不高时,可曾想到首先应该检讨的是课程和教材是否适当。在开展课程和教材评价时,教师的意见会备受重视,因为教师最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看法,以及教材处理上的困难所在。例如,在评价语文教材时,研究人员可以请教师就教材的内容、组织 编排、练习活动、辅助材料、外观等方面进行评议。具体到每个方面,应给出评价标准。如内容的评价标准为:标准化自测题能够配合教学重点,深浅配置适当,具 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开展微观的课程或教材评价。如教学内容是否适当,是否考虑了农村?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 性;语文教材对听、说、读、写的要求是否得当;处理教材过程中有哪些困难。总之,教师学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评价的议题。
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评价的关键是建立评价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判断目标的达成情况。
(一)建立评价目标
现代教育评价的总目标可概括成以下类别。
1.与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评价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包括理解、知识、思考、技能及生活实践能力等。
(2)情意目标。包括态度、鉴赏、兴趣、习惯、品德等。
2.与学业成就间接相关的评价目标(1)学生的智能、性格倾向等。
(2)学生的环境。包括家庭状况、交友情形、学校条件、学校管理、教师、课程、教材等。(3)身体的评价目标。包括身体和健康状况等。
在小学教育实际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在短期内,不一定要经常、正规地开展综合评定,不一定要具体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对于全面发展内涵 的正确把握。仍然会开阔教师的评价视野。实际的评价活动往往只针对总目标中的某个方面。如“学习态度”。在设计这一方面的评价指标时,首先要考虑学习态度 应当从哪几个角度去考察,然后再具体分析这些内容的行为表现。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对学习态度设计了以下评价指标:“听”“想”“作业”。“听”可以从视线、神志、小动作三个方面去觉察;“想”从举手次数、发言质量、参加师生间和生生间讨论的时间三个方面去考察;“作业”从书写形式、完成任 务时间和结果质量三方面去检查。这样的指标具体、可测、有前瞻性。
(二)选择评价样本
在进行实地评价时,对象和场所的选择也是关键。比如要开展全国小学生身体状况的评价,如何选样呢?选农村还是选城市,选南方还是选北方,选二年级还是 六年级?这些问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首先涉及的是评价样本的选择问题。一般来说,样本的选择取决于评价的范围和目的。如果只是某个市或某个县的评价活动,就要在相应的总体范围内选择所有代表性的学校。选择了学校后,还要在每一所学校里抽取有代表性的学生样本,如男女生比例应该适当。样本的代表性强不强取决 于抽取方法,与样本量的大小并没有绝对关系。如果选择不得当,大样本并不一定好。如抽取了一个很大的小学生样本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其中主要是男生,则 样本代表性不强。选样时,要考虑各种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因素,让这些因素在样本中有所体现。抽样还要考虑可能性,必须在人力和财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评价。
(三)收集评价信息
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主要有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以下简要介绍教师经常要使用的几种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1.观察,主要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以了解学生自然流露出的特点。成绩测验只能显示学习效果,但观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比如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以及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信息。
2.检查作业,包括检查学生的笔记、作业、日记和作文等作品。检查作业可以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有没有抄作业、写作业是否认真等课外学习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检查作业则是考察高层次思
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3.考试。考试可以是口试或笔试,也可以是实践性测验。实践性测验有两大类。一种是完成实际课题,如语文课中的“采访”或写读书报告;另一种是现场表演或实际操作,用以考察音乐、体育、手工、珠算和劳动等方面的技能。
4.家访。通过家访形式,教师与家长和学生交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学生课外学习环 境和学习状况的了解,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
5.轶事记录法,这一方法是观察法的延伸,是将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流露出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记录。轶事记录法所记录的情境是一些典型行为,从中能够反映出 学生的基本特点,特别是性格与品德方面的特点。方法是在卡片上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如果能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地做一些轶事记录.在评价学生时就有了生动的 素材。
(四)报告评价结果
重要的评价在工作结束阶段应写一个评价报告,内容可详可略。评价报告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内容:评价目标、时问、人员、方法、结果和建议。其实教师不一定 要经常写这样的报告.但每个学期班主任都要给学生写评语。有的教师很善于用评语概括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尤为重视让学生增强自信,克服不足。但对于缺乏经验 的教师,写评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例如,从哪些方面考查学生?考查的方法是什么?都需要用心考虑。为了写好评语,教师首先要弄清楚教育目标,其次要细心 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并把观察到的表现记录下来。观察也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只有乐意观察才能收集到丰富的感性资料。一般来说,综合表现要包含下列内 容:(1)学业成绩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质和特点;(2)参加的课外活动以及个人兴趣及特长;(3)学业成绩以外的品质与技能。资料收集工作要围绕 这些方面进行。
七、当今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发展
教学评价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再加上教育本身也存在那样的问题,致使教育评价也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偏颇。
(一)现存问题
教学评价的应用以激励学生和改进教学为目标,但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往往用测验一个尺度.从学业成绩一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不仅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对教学改革形成阻力。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
尽管从理念上看,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即使在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测验命题死纠知识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高层能力的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
2.片面追求分数
分数成为学习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外在动机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而激 发出的学习动机,比如为了获得高分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是因为喜欢、有兴趣或活动本身的原因而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考试使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抑制了内在 求知动机的发展。仅仅用测验分数评价学生,也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积极
性。国外研究显示,那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在有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态度更为积极,而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在不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更积极有效。在小学低年级,分数对差生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
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学业成绩往往是主要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学生,甚至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许多成年 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不能忘怀的是老师的一次表扬或一个意想不到的鼓励;同时久久不能遗忘的是老师的蔑视或嘲讽。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考了 高分,就被认为是好孩子,并获得奖励;而考得不好,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难。考试压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考试焦虑,危害儿童的心理健康。考 试竞争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还会导致一些不良习惯的产生,如抄袭、说谎、攻击性过强等。
4.制约教学改革
由于测验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测验观念和测验内容及方法的变革都难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 想、好的教材和教法无法在实践中推行的事情时有所见。如学校开展“喻快学习”教学改革,但评价时仍然盯着学生在传统测验中的得分高低,则改革必然受阻。因 为改革意味着采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会对常规教学带来影响.不仅不能保证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时还会因追求一些素质发展使学生的某些分数下降。正是 因为这一原因,有一些学校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
(二)发展和改革对策
现代教育评价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评价的形成性功能;(2)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3)倡导自我评价;(4)尊重评价对象的感受。总 之,评价不仅是为了鉴定、分等,而更要考虑实际教育效果,使被评者在评价过程中得以提高。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测验观念、内 容和测验方法都要有相应的变革。近年来,我国小学采取了多种评价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了许多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
人类的才智是多方面的,绝对不仅仅是学业成绩所能反映的。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以测验成绩为主要或惟一的尺度,这样的评价模式就是一元评价。现代教育 评价倡导多元评价思想,也就是从多视角,采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在多元评价思想下,教育关注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推行素质教育,在评价方法上就要求实现从 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的转变。
在进行多元评价时,要考虑学校是不是只注重考好分、能升学,而忽略了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不应该把小孩的头脑填得满满的,压得死死的,而要让孩 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丰富的发展空间。因此,对小学生怎么教,怎么要求,怎么测验,怎么评价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应培 养小学生哪些素质和能力。从教育理想上看,未来的教育应当让所有儿童都有能力学习,并帮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教育评价应有助于这些目标的实现。
教师不仅要树立多元评价的思想。实践中还要注意下列问题:
(1)重视高层次认知能力的考察。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应设计一些小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如新闻调查、科技报告等。实践性强的课 题,能加强学生的以下能力: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 题、安排筹划、总结报告、尝试学习以及从错误中学习等。在小学高年级,这样的实践和锻炼机会更是必不可 少的。
(2)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把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自学、课堂提问、作业、单元测验等活动中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
(3)注重对各种活动表现的检测。收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如演讲、朗诵、书法、文体活动、智力竞赛中的表现等。
(4)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采用多种方法,从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如观察、家访、轶事记录法等.不要只着眼于测验。
当前在一些小学推行的“个人档案”。就是一种典型的多元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师生共同收集与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潜力有关的实际证据,比如学生的试卷、作品、小制作、活动表现、老师的观察记录等。这些信息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考察学生.学生也在此过程中提高了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意识。有的教师将“个人档案” 分成“光荣的足迹”和“避免再发生的”两部分,以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自我检查心理。
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到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是评价观念的一大变革。总结性评价重在发挥鉴定和筛选功能,主要是为了衡量学生的好坏。相反,形成性评价所关心的是能不能指向提高——学校的发展、学生的进步等。如果不能实现这一功能,则是失败的评价。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形成性评价已经是比较主流的评价方法,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与总结性评价没有本质区别。比如形成性的评价表格评定时间要包括平时、期中、期末,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同学问的互评等多项内容,但如果只是在期末填写这些内容,本质上就还是总结性评价。尽管评价者不会承认评价只是 为了总结,但实际上评价的形成性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评价应该贯穿整个过程.平时应收集信息,但实际情况是老师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不注重分析和反馈,常常是等到上级官员来检查工作时。才匆忙补起来。事实上,教师已忘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为了真正实现形成性评价的功能,在收集评份资料后,还应进行深入 的分析,提供有效的反馈意见。比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除了解其学习状况以外,还应了解其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在了解过程中找到改进的办法。形成性评价最 后要落实到实际成效上,这些成效不仅是成绩的提高,还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测验所考查不到的进步。实施形成性评价还应当注意下列问题:
(1)考试与考查相结合。减少总结性考试次数,多开展形成性的单元测验。总结性考试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后继学习,妨碍了形成性测验功能的发挥,应尽量减少。反过来,要多进行“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成性测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提高。
(2)评分与评语相结合。考试评分不能只给简单的一个分数,而应采用评分与评语相结合的方法,用评语把分数反映不出来的问题提出来。评语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有刺激性语言。
(3)允许考第二次、第三次。考试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考得不好,可以适当采用暂不计分的方法,鼓励学生再做努力,最后取得好成绩。
(4)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让学生参与评定过程,能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发展。
3.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教师只有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评价才不会褊狭,评价的激励功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因为优点也就是学生发展的生长点。教育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 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期望会贯穿于言行之中.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些被教师期待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成绩果真颇佳;而那些被认为只能取得较低成绩 的学生,成绩也确实较低。由于学生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应坚持
以找优点为评价的出发点,坚持以个体为主的评价标准,突出正面的鼓励性评价。上海市闸北八中推行的“成功教育”试验,其核心是创设成功机会,让学生尝 试成功,鼓励性评价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和智力飞速发展的阶段,可塑性很强。教师要充分考虑儿童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另外还要 考虑到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不能对学生过于苛求。即使对表现较差的学生.只要他们取得了一点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当然,小学生因年龄小,有时候自我约束能力 不够强.教师适当的批评和指导还是必要的。学生喜欢既有赞赏又能巧用批判的评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拓宽兴趣,培养敢于求异的心理品质。对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并逐步感受到进步的快乐。不管是对哪一类学生,评价都必须具体、中肯.特别是对差生的缺点评价更应 该注意实际效果,要尽量减少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负面评价。总的原则是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让他可以接受。
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加强评价的激励功能,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
(1)将课程分成小的单元,在每一单元内考核。由于单元内容比较少,教学目标比较容易把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扩展评价的范围,如语文教学把说话、写字、课外阅读都列入评价范围.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3)记录学生学业以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对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这种方法尤其适用。比如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动手能力强,就应该安 排他们做一些操作性作业。有的学生成绩一般,但好奇心强,喜欢提问题,就要提供机会让他们探索一些问题。教师要挖掘学生的优点.用以激励学生。
(4)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让学生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第三篇: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3.3)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3.3)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第三节 班级活动
一、班级活动的意义
班级活动是在班级范围内开展的学科教学之外的各种教育活动。班级活动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一)班级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认知能力
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从不同方面打开了视野,获得了知识。活动因其明确的目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信息。学生通过感官去观察、倾听、感受,通过大脑去思考判断,得出新的认识,提高了认识能力。
(二)班级活动促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或组织参加各种活动,无论是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参观访问还是文体科技活动,都}身体力行,在实践过程中其实践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目的明确的教育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集体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调动每个成员积极性,形成健康积极的集体舆论和良好风气。
(四)班级活动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集体形成的重要动力。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的相互了解和充分交往,在活动目的有效合作形成了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活动增进了大家的感情,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五)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通过在活动中承担相应角色或任务,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特征,不仅能够反映出来,同时也在活=得到调整或强化。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地缓解了学习带来的压力,创设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
(一)班会
班会是比较固定的班级活动形式,一般都排在课表中,每周一次。由班主任、班委会成员或其他同乏主持。依据是否有明确教育主题分为主题班会和常规班会两种形式。主题班会通常进行主题教常规班会总结班级工作,布置班级计划,讨论集体建设情况等。
(二)科技活动
班级的科技活动可以通过科技班(队)会、科技参观、科技兴趣小组三种形式来进行。
(三)文体活动
班级内开展文体活动,可以活跃班级气氛,增进集体团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联欢会是经常采用的文艺活动形式。其他还有生日会、营火晚会、朗诵或辩论赛、班级才艺展示或大赛等。
(四)节日纪念日活动
利用中秋、国庆、父亲节、母亲节、“一二?九”等中外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歌咏比赛、感念亲情活动。进行爱国、感恩等相关主题的教育是班级活动的一大类型。
(五)课外阅读活动与各科教师相配合,推荐阅读书目,建立班级图书室或图书角,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读书心得疆会,开展好书推荐等活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六)其他班级活动包括学习经验交流会,知识或智力竞赛,自我服务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社会调查或参观等等
三、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大致有三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系列具体工作,班主任应从活动的全过程着眼,抓好每一步的工作。
(一)选题活动选题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题要符合教育意义,同时要贴近学生生活,还要鲜明。选题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依据:一是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 发展计划,看集体建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的需要。围绕目标通常可以做成系列主题教育。二是班集体的现实情况,是否有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三是学校教 育计划和活动安排。选题大致确定之后,班主任应广泛征求同学的意见,引导大家充分讨论,有些活动还可以征求班级科任教师、学校主管领导、部分家长的意见。在吸纳大家的建议之后,初步确定活动选题,商议开展的基本形式。
(二)制订活动计划选题确定之后,要由班主任和班委会共同制订活动计划并落实各项组织工作。活动计划应该下列内容: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活动的基本方式 和程序、活动时间地点安排、具体准备工作及组织等。最好由该次活动的负责人写成书面的形式,尤其是组织管理一项,要明确活动的具体分工.谁主持,谁负责联 系,谁负责场地布置,务必将集体准备工作落实到人。在分工制定的,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活动计划制订中,还要注意两个面:一是尽可 能发动和安排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力求每个同学都能在活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或体验角色。二是考虑适当地借助外力,根据活动的主题或目的,邀请学校领导、科任 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来,此举往往会给活动增色不少。
(三)活动实施与总结
活动实施是活动的中心环节。为了确保活动成功,除了准备阶段的努力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基本问题:如在活动的前一天,利用集体舆论营造活动氛围,调整全 班同学的心理状态,将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在活动的当天,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应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保障活动的 顺利开展。
活动总结也是活动的重要环节,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开小范围的座谈会,可以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形成书面总结。总结可以使活动的效果得以持续。而且,通过对活动全过程的反思,可以进一步提高开展活动的能力。
活动的每一步骤。都要关系到教育效果,活动的全过程都在育人。活动结束之后,还要考虑后续活动及与下一项活动的衔接.避免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的现象发生。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第四篇: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7)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7)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第七节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一、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一)概念和研究范围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简称小学教育科研,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小学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活动过程。它以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侧 重于应用和发展研究,即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行为,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基础和价值预设。同时不排除小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某些基础理论 方面的研究。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大致如下: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研究、小学生身心素质结构研究、小学教育目标研究、学教育内容与课程研究、小学教育途径与方法研 究、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小学教育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小学教育环境研究、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小学教师素质研究等。显然,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 的工作总结或经验总结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是“想好了再干”,后者则是一段时间后某一方面的小结,属于“干好了再想”。同样,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研究论文也有区别。后者缺少前者所具有的那么一种活动的“过程”。
(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
1.在研究目的上,注重应用性;
2.在研究主体上,强调广泛性、群众性,即合作式研究;
3.在研究内容上,强化实践性;
4.在研究方法上,提倡行动研究。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1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1)推动小学教育改革。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逐渐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在理论与实践的探讨研究中,形成对素质教育的共识,确立科学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 体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模式的改革。
(2)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3)发展和完善小学教育科学理论。
(4)提高小学教育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和形成教育改革家队伍。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转变小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素质;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解决我国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认识和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总结小学教育的经验教训。
1.尊重研究对象.
儿童是小学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儿童都比成人脆弱,都比成人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必须对儿童权利加以保护。
2.尊重客观事实。
3.尊重科学规律。
4.尊重合作伙伴。
5.尊重知识产权.
6.尊重自身价值。
(五)小学教育科撵研究的种类
1.以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和层次来分类,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2.以教育研究的目的来分类,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3.以时间为标准分类,可分为历史研究、现状研究和预测研究。
4.依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说明,关心的是研究对象在自然情境中,对事物已经发生或已经存在的意义的理解、看法和体验,而不注重对象的操作行为和反应。
定性研究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强调分析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2)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受试者行为与有关变量问必然性的因果关系或固定性的相关关系.基本上是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看法和假设演绎方式.
定量研究所得的结果,企图对同类问题作广泛推论。
(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领域的扩展,如小学面向现代化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小学教育如何面向全体的教育的研究;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和效益 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学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学生学习问题研究;多样化的小学教育途径、方法与手段的研究;学科教学改革的研究:
小学教师教育的研究等。
2.研究方法的生态化倾向、多样化倾向及研究的现场化倾向。3.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包括研究技术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
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选择课题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以课题研究为基本方式进行的。选题是研究的起点,选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水平。
1.课题来源
(1)课题来源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校教学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学校德育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学校管理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内外联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2)课题来源于学科交叉所产生的空白区。
(3)课题来源于对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的怀疑。
(4)课题来源于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2.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原则
(1)课题必须有价值。
(2)课题要有科学性。
(3)课题要有新颖性、创造性。
(4)课题要有可行性。
3.研究课题的表述
研究课题的表述要求能清楚地说明研究课题的范围与变量的限定。课题名称应尽可能说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对既往文献的复习、整理、综合,从而系统地认识某一个专题的历史现状、成就和展望,确定课题后.它有助于我们评价课题和发展课题。
1.文献
(1)概念
文献是记载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带、光盘、幻灯片及缩微胶片等。有较大理性认识价值或实践指导价值的文献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情报源和信息源。
(2)种类
①按教育科学文献来源的公开性来划分,可分为正式文献和非正式文献。正式文献指专著、论文、科学研究报告及总结、丛书、学报、专刊、文集、统计材料、表册、年检以及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教材、参考书等.还包括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正式出版物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等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指示、决定 等。非正式文献指未正式出版的各种材料,以及私人通信、日记、个人声明等。研究人员的文献检索一般以正式文献为主,但非正式文献所提供的信息也值得参考。
②按文献的固有形式,可分为统计资料、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和实物资料。
③按文献的功能可分为事实性文献、工具性文献、理论性文献、政策性文献和经验性文献。事实性
文献指专门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事实证据的文献,包括古今中外已被发现和证实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事实资料,如文物、教育史专著、各种测验量表、各类 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名家教育实录等。工具性文献指专门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检索咨询的文献,包括工具书、网上检索查询、学术动态综述等。理论性文献指专门为 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理论认识的文献,包括教育专著、论文、文集、教育家评传、方法论著作等。政策性文献指专门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政策依据的文献,包括规章制 度、政府文件与统计资料等。经验性文献指专门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感性认识的文献,包括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经验、教育参考书、各级各类学校教科书、教学大 纲等。
④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实验 报告、档案资料等原始资料。这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是最接近事实的文献,能较具体地反映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状态,具有创造性,参考和借鉴的价值很高。不过此类文献一般贮存分散。不够系统。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将分散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 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等优点.是文献检索的重要工具。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 献。指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将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 册、百科全书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相对于前两种文献而言,具有主观综合性质。信息量大。覆盖面宽,浓缩度高,内容新颖等特点。参考价值大。
2.文献检索
(1)概念及意义
围绕研究课题对教育科学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综合的过程就是文献检索的过程。文献检索的意义:首先,提供已有研究信息,明确课题方向;其次,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使研究有较高的起点:第三,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研效益。
(2)过程
文献检索一般由以下步骤组成:分析和准备阶段,包括以下流程:①分析研究课题.确定与课题相关的关键内容(关键词或词组);②确定课题检索标志,选定 适合的索引或修正系统的材料来源。搜索阶段,包括以下流程:①搜索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②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资料浏览:③以文章复印件、文摘、资料 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材料。加工阶段,包括以下流程:①将材料内容按重要程度排序或分类,同时剔除无关材料;②对包含相关信息的材料作摘要或总 结;③准备完整的书目目录。有必要的话,写文献综述。
(3)方法
①顺查法。按时间顺序,对研究课题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进行查找。顺查法一般可以查全,可以随时比较、筛选,查出的结果基本上能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缺点是比较费时间,工作量大。
②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时序进行资料查找。适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
③抽查法。
④追踪法,即引文查找法。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参考书目或引文注释为线索.步步追踪所需文献。
⑤综合查找法。(三)课题论证与形成假设1.课题论证(1)课题论证的意义:确认课题研究价值,明确研究方向;完善课题方案,落实保障条件;为研究者 提供听取不同意见,集思广益的环境;为科研管理部门更充 分地了解课题研究的条件,确定重点课题,进行科学管理等提供依据。(2)课题论证报告内容一般包 括:①课题名称。题目名称要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研究的内容、范围和准备完成的任务。②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阐明本项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③课 题研究的现状、趋势。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分歧点,该课题领域研究的动向。④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 将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⑤研究内容。研究准备在哪几方面进行。⑥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哪几种研究法。⑦条件分析。包括课题研究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 等。⑧研究步骤和各阶段的时间分配。⑨经费预算。⑩成果形式。2.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1)按研究假设的形成.可分为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两种。(2)按 研究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一个好假设具备的条件:①假设应说明两个以上变量的关系,但在每一个假设 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可以有一组假设。②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的理由,这一理由是以理论或事实为 依据的。③假设应是可检验的,一个原则上不可检验的陈述是没有科学价值的。④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四)选择方法在选择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时,必 须考虑以下问题:1.这项教育科研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2.这项教育科研的条件能不能控制和操纵?3.这项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有多大?
(五)变量分析变量依其相互关系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也称研究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 量变化的条件、因素的组合。因变量又称目标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是衡量课题研 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标准。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与本课题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由于它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研究变量的同时,必须 辨别无关变量,考虑哪些无关变量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
变量分析时的注意事项:首先,应当根据假设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并且考虑是否或如何加以操纵以及测量。同时。还应辨明涉及这项研究的无关变量,并且考虑能否或如何加以控制。
(六)选择被试
从单位中(总体)抽取部分单位(部分),使这部分单位代表全部单位。
(七)制定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课题研究质量的保证。它不仅影响预定研究目标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
(三)课题论证与形成假设
1.课题论证
(1)课题论证的意义:确认课题研究价值,明确研究方向;完善课题方案,落实保障条件;为研究者
提供听取不同意见,集思广益的环境;为科研管理部门更充分地了解课题研究的条件,确定重点课题,进行科学管理等提供依据。
(2)课题论证报告内容一般包括:①课题名称。题目名称要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研究的内容、范围和准备完成的任务。②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阐明 本项目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③课题研究的现状、趋势。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分歧点,该课题领域研究的动向。④课题研究的 目 标。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将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⑤研究内容。研究准备在哪几方面进行。⑥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哪几种研究法。⑦条件分析。包括课题 研究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⑧研究步骤和各阶段的时间分配。⑨经费预算。⑩成果形式。
2.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1)按研究假设的形成.可分为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两种。(2)按研究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 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一个好假设具备的条件:①假设应说明两个以上变量的关系,但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的 说明,可以有一组假设。②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的理由,这一理由是以理论或事实为依据的。③假设应是可检验的,一个原则上不可检验的陈述是 没有科学价值的。④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
(四)选择方法
在选择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这项教育科研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这项教育科研的条件能不能控制和操纵?
3.这项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有多大?
(五)变量分析变量依其相互关系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也称研究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量 变化的条件、因素的组合。因变量又称目标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是衡量课题研究 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标准。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与本课题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由于它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研究变量的同时,必须辨 别无关变量,考虑哪些无关变量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变量分析时的注意事项:首先,应当根据假设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并且考 虑是否或如何加以操纵以及测量。同时。还应辨明涉及这项研究的无关变量,并且考虑能否或如何加以控制。
(六)选择被试
从单位中(总体)抽取部分单位(部分),使这部分单位代表全部单位。
(七)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课题研究质量的保证。它不仅影响预定研究目标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1.研究方案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设计研究方案时要尊重科学理论和客观事实,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杜绝任何主观臆测性:要充分考虑研究者自身的能力和条件,实事求 是地制订研究的目标,确定研究范围;要充分估计到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设想出应变办法,切不可无根据地把方案设计得过大过高。
(2)具体性。设计研究方案时要对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步骤都要有具体的考虑,如研究内容、时间进程、经费预算、研究力量的安排等,都要有明确的具体化的表达,且不能笼统含糊。
(3)灵活性。设计研究方案要留有余地,要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补与调整计划。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4)全员性。课题组全体成员都应参与课题方案的研讨与设计,从而使方案更周密,也使每位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有自己的定位。
2.研究方案的内容
一般地说.研究方案应包括下列9项内容:
(1)课题名称。即研究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课题。这是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大体概括,必须同研究内容和课题任务相适应。做到简单、具体、明确,反映研究的实质并具有新颖性。一般而言,课题名称应表明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2)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实质上是阐明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原因和条件,使人们理解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课题研究的背景包括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 状,着重说明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理论背景即研究是在怎样的理论环境中产生和进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实践背景即研究是在怎 样的实践环境中产生和进行的,这一环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存在的问题等等。
要阐明进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即目标,陈述假设。对此的阐述应在把握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对有关问题进行现实考察和理性思考后提出。
课题研究的意义即课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价值,要说明通过研究,能否检验、修正、创新或发展某种教育理论,预计会有哪些突破;二是 实践价值,要说明通过研究,能否从某一方面提高教育质量或办学效益,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三是决策价值,要说明通过研究将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当局的 某项教改决策提供何种依据。
(3)界定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对研究对象的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对关键概念进行界定等。
(4)明确研究内容,即把课题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小问题。研究内容的表述可从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方法研究三个维度来安排,也可以从理论问题研究或实际问题研究作为主线来展开。
(5)写明研究的方法,这里指具体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即搜集事实材料的方法。研究方案要尽可能详细阐述所选择的研究方法。如用调查法,要写明是问卷还是访谈,最好附上问卷或访谈提纲。
(6)预设研究的步骤与进程。
(7)预计可能取得的成果及其形式。
(8)明确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9)经费预算和设备条件的预计。
(八)资料整理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描述性资料。
(九)得出结论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实事求是的分析,便可以得出结论。
(十)撰写科研报告
科研报告概括科研工作的进程,反映科研的成果,体现科研的水平和价值,以及研究者的严谨科学态度.同时也便于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1.概念
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并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过程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和解释,以形成对教育现象的认识的方法。
观察法有两种:广义观察(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有以下特点:
第一,正式的观察具有目的性。
第二,正式的观察具有客观性。
第三,正式的观察具有能动性。
教育观察是科学观察。
2.类型
按观察的情境条件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按观察的方式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按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分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按观察实施的方法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3.观察的步骤
(1)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2)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为观察做好充分准备。
(3)编制观察提纲。
(4)实施观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5)资料收集记录。(6)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4.观察研究的记录
(1)描述记录,具体的方法有: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连续记录法。
日记描述法——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观察对象行为表现或教育现象的一种观察方法。分为综合日记描述和主题日记描述。最早使用者为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我国最早使用者为陈鹤琴。
轶事记录法——将研究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或感兴趣的事件完整地记录下来。(2)取样记录方法,具体有:时间取样法、活动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
(3)行为核对表。
5.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和观察的自觉性。
6.观察法的作用和局限
(1)观察法的作用
第一,观察是获得教育信息的重要手段,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观察,有利于深入认识教育现象,总结教育经验。提出新的教育理论。
第二,观察研究也是检验教育科学理论观点是否正确的重要方法。
第三,观察是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有利于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第四,观察法操作简单,具有不妨碍被观察者日常生活、学习和正常发展等特点,适用于广泛的教育领域。
(2)观察法的局限
第一,观察法不能判断所观察的因果关系,只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因此,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不能证明事物的必然。
第二,由于观察时问和观察情境的限制,在研究对象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难。第三,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及多变性,观察项目归类结论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第四,观察研究往往取样小,观察资料 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化程度不高。
(二)教育调查法
调查法是运用问卷、访谈等科学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从而对事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出客观描述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的特点有: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调查手段的多样性、调查效率的高效性。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第五篇: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5.3)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5.3)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技术 手段完美、恰当的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去——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 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二)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的变化
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教师语言)、文字和图像,主要通过书、纸的记录和传播。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将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统整。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这些软件依据学科特点由教师选择、集成在计算机中,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使用。
(2)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可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材、教学资料,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集成,制作成CD—ROM等光盘长期、大容量地贮存。
(3)信息技术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建立教学专用网站,随时更新、补充网上 教学资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2.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信息技术可以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信息技术也可以是“学习的辅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研究式。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信息技术应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其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2)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读、写、算)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
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学生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图表 以及汇报研究成果;学生利用虚拟技术模拟研究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案等。(3)信息技术网络特性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协作式学习。例如.学生通过网络 通信技术与同伴、专家及其他读者合作,发布作品并进行交流。利用网络技术的BBS和电子邮件开展合作学习.并把自己的观念和信息有效地传播给其他人。学生 可以建立个人主页或小集体主页.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的平台。
3.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是相对而言的。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革的同时,教师教学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应从传授者、权威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 辅导者、支持者,信息技术则成为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准备教学 的重要工具,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2)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 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3)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4)作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工具:教师利用工具软件记录、管 理教学日志,并定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其他教师交流。
4.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师生关系转变的表现,信息技术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信息技术的信息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 特点,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增加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实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性的辅导。(2)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 距离师生互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3)信息技术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提高师生之间评价与反馈的质量与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这一层面的整合结果包括:CAl、Web—based、CAl,CMl、校内闭路电视、卫星传输教学节目、电影、幻灯等利用信息媒体展示教学信息而开展教学的模式。
(二)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整合
这一层面整合结果包括:CAL、CSCL、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讨论,在线会议,利用视频会议开展网上讨论学习、在线答疑等模式。与(1)不同的是,这一层面的整合体现了信息技术不只是作为呈示教学信息和抽象知识的载体,它更多的是作为教与学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特点。
(三)学科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整合
上述(1)、(2)两方面共同构成了目前大多数学者和中小学教师认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同时,“整合”部分显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国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两种课程形态由截然分开和彼此对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熔于一炉,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学生本位课 程”。结合活动开展学科教学,在我国一些学校也有所实施。
(四)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学科以及实践活动的整合
“ITE与学科整合”显示,信息技术教育(ITE)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以及活动课程的整合.它反映了整合后的综合课程的特征.又指明了在 真实活动或学习共同体中体验性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同时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支持这一学习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之间的整合。其结果是 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真实活动的系统化知识技能的主体学习活动。可是,知识是无穷尽的,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一个理想方法使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建构结构化 的知识。学科技能是有限的.可以通过分析学科专家的活动行为使之结构化。
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 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 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 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 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
2。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它教学资源。从来就没有唯一的教学媒体,网络亦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
3.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很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这样,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无系统、针 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同时,一些信息垃圾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在提供相关网页资源前.要做 好引导学生对那些无关信息的筛选、过滤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防火墙”或把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服务器上。利用局域网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来防止 学生受到不良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深入,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正在产生深刻地变革,从以教师为中 心的讲解传授的进程转变为探索发展、自主学习、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题的进程。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为加快实现教 育信息化做出努力。
(二)解决方法
1.教材建设方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应仅仅体现在课程实施方面。课程建设和开发首先需要“整合”的思
想和具体的落实。现存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各学科很少涉及有关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都缺乏有效的、系统的、明确的课程方面的指导和 帮助,而影响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顺利进行。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以技术为基础的材料和现存课程之间相适应的重要性。学科 课程应是多样化载体,尽可能多地提供教学、学习的资源.具有交互性、多样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1)现存课程标准和教材情况下,制定有关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
现存学科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确缺少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而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影响是刻不容缓的。因此,要号召广大教师在使用现有教学大纲和教材时,注意将有关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制定在相适应的教学中,体现在某些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2)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引入信息技术的有关课程目标
以21世纪课程改革为契机,在认真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关系的基础上,将“整合”的思想和做法渗透在相适应的部分中。学科课程目标应提出培养学生在 学科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学科教学要求中,每个学科应结合其特点明确提出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学科课程标准在制定教学评价方案时,也应 提倡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和统计,提供有关的软件和方案。
(3)开发新的学科教材,教学内容引入信息技术的要求
配合新的学科课程标准,新的学科教材也应引入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首先,在新教材的开发上,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还应开发相适应的电子化教材和丰富的 网络资源,使教材更具选择性和开放性。其次,在大部分学生都使用的纸质教材编写中,要注意引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例如,某些资料的查找可将相应的网址或 CD—DOM名称列在教材附录中,某些学生作业的要求可以提出让学生使用某种信息技术完成等。再次,可以建立学科教材资源库,由教材编写专家、教师和学生 共同维护,保证教学内容的适时更新。
2.教学模式改革方面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它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 式。发展与学科教学整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可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学科教学整合 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实现两个目标:(1)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和 探究手段以及解决问题的工具。(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加工、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按照教和学两个方面.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可分为两类: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后者按照学习内容的开放程度又可分为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在开放性学--5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
(1)进一步完善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使用.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教师为此花费的时问和所需 的新技能相对较少,所需硬件较少,对软件的个性化要求不高,能为全体学生的充分感知创造条件,也可以重新组织情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形成稳定 清晰的表象,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适合硬件配备不足的学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一般的教师选用,可以应用 于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最常见的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课。
(2)积极发展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在目前中小学教学中还比较少见,仍处于探索中,目前应主要发展以下几种模式:
①网络化教学模式。是在网络教室,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
自主学习为主,可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但必须加强指导.否则容易导致无效学习。
②计算机辅助科学实验的模式。是采用计算机、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实时控制、实时测量、数据处理、图像处理、实验评价等功能的一种教学 模式。其特点是现代化手段与传统的科学实验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多媒体实验教学环境。具有测量精度高、测试速度快、时空被扩大、智能交互、图文并茂、动画丰 富等特点。使传统的科学仪器扩展了新的功能,使基本的科学实验赋予新的内容,突出了现代化测试手段和方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增 强其适应科技发展的能力。
③以学生使用软件为主在开放式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开放的学习环境.即允许学生自己决定需要什么信息,采取什么方法解 决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促进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其基本学习方式包括:探究学习、设计与制作、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基本组织形式是合作学习.因此 一个教室内有一台以上计算机就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必要求每人一台计算机。
3.教师培训和指导方面
(1)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应采用案例教学,坚持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原则
由于信息技术涉及的技能很多.广大教师又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应在分析教师现有的技能水平和教学中的实际要求基础上,按学科设计出不同层次 的培训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对教师。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培训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内容应易学、实用,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和应用的 积极性。
(2)加强对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指导,为教师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充分发挥市、区、校三级教研部门的作用,鼓励学校内教师之间的互教互学及教学交流活动,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坚持硬件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同步
在每种信息技术装备到位后,甚至是在到位前就应开始有计划、分层次的技术培训,培养本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骨干力量。可以将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热衷于 教学改革的青年教师组织起来首先进行高层次的培训,形成骨干队伍,为广大教师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4)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信息网、校园网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建立层次多样、形式灵活的培训机制。
4.设备利用和建设方面
(1)改革硬件设备的管理方式,合理规划硬件设备的分布
当前,绝大多数学校的计算机实行集中管理并且没有实现校内联网,提高计算机利用率和方便程度的潜力很大。应通过改革管理方式,合理规划计算机的分布,提高教师和学生课内、课外使用计算机的方便程度,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加强教学软件资源建设
①加强对学校、教师开发教学软件的规划和指导
在现阶段,学校教师自行开发的教学软件仍是学科教学中应用的主流,但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的层次,为此必须加强规划和指导。
开发教学软件除了要遵循技术、逻辑、表现方式等方面的要求,还要以满足教学需求为前提,从而
使开发出的教学软件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发教学软件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根据中小学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确 定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其中包括确定相应知识点排列顺序,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环境,安排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以及 人机交互作用的考虑等。主要应考虑和解决如下问题:第一,选择适合学科特点、易学易用的软件开发平台,把教师从以往做课件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教师 做课件和用课件的统一。第二,应根据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规划开发各种类型的教学软件,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第三,开发教学软件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选 取合适的教学内容。第四,开发教学软件应发挥软件在个别化和交互性方面的特长,重视对学生自 主学习环境的创造,从而更好地发挥软件的作用。
②加大购买教学软件的投资比例,建立相应的选择与评价标准
购买教学软件,应以满足教学需要,促进整合发展为前提,随着技术的进步,为此必须形成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一批专用于开发学科教学软件的软件平台和电子备课系统,利用这些软件平台.教师可以方便的制作适合自己教学需求的软件,或提取需要 的素材,克服了以往教师制作软件和电子教案费时费力的障碍,克服了使用别人制作的软件不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障碍,能在短时间内基本解决教学软件贫乏的问 题,应集中资金优先购买。
③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学科教学素材库
有条件的学校。在购买、自主开发基础上还可以建设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微教学单元库、教学资料的表现方式库、学科教学案例库等作为补充。
学科教学素材库建设应与本校课程、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统筹规划,实行数据库管理模式,便于检索使用。
5.评价及管理方亩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教育研究单位共同抓好此项研究和实践工作,从开始的教学实践到全市范围的推广,每个环节都需要重视和加强评价和管理,保证此项教育改革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根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特点,可以从课程评价(CurriculumEvaluation)、设备条件评价(ConditionEvaluation)、实施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教学效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四个方面和阶段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判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项教学改革 是否成功,并为如何改进实施方案和实践策略提供依据。具体的评价方案可由某学校、某学科参照下表制定,并依据评价情况进行系统、全面地管理。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