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教师、发展学校、成就事业
成功教师、发展学校、成就事业
随着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作为一校之长,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先进理论的同时,也在不断思索学校发展的方略。我认为,一所学校要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关键是要以人为本,成功教师,营造敬业精业、协作高效的教师与教学文化。
而要想使教师们敬业、精业,增强他们的凝聚力,我觉得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教师凝聚力形成的重要保证。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理想、信念、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态度等。很难想象人际关系紧张的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会得到发挥。尤其是当前考核评优、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工作,多多少少会给人际关系蒙上阴影,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因此,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心情舒畅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将是学校凝聚力形成的重要保证。
1、多一份理解,多一些沟通,平等待人,以诚相见,处理好人际关系。一般地说,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而教师们有着较多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独特的自尊心理,他们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特殊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金钱和显赫的地位,而是领导、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尊重和信任。
2、树立服务观念。小平同志讲:领导就是服务。管理的过程就是服务的过程,感情因素有时是学校的行政权利和物质刺激所不能代替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思想,注意发挥非权利因素的作用,在与师生交往中,逐步形成领导者的威信,那种脱离群众的领导只能是“孤家寡人”,是难以形成学校凝聚力的。
3、发挥民主,让教师参与管理是创设宽松和谐工作环境的必要条件。依靠教师办学,让教师参与管理,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一项制度。在学校的管理中要坚持发扬民主作风,管理者无论在大会上或在个别谈话中都要以平等探讨的方式充分说理,竭力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尊重教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善于吸收。
二、优化学校的内部管理是教师凝聚力形成的关键。教师工作是种充满创造性的劳动,因而如前所述需要创设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对教师要给予真心诚意的理解和信任,但这种理解和信任又不是简单的放心、放手让他们去做,而是要在良好的管理体制下,运用严密科学的规章制度,实现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发展,营造一种宽严相济的环境氛围。否则没有纪律,没有良好管理体制的学校是一盘散沙,人心涣散,形成不了一种整体合力。如果说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教师凝聚力形成的重要保证,那么优化学校的内部管理便 是教师凝聚力形成的关键。
1、良好的管理体制必须有一套科学严密、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保证,由“一人治化”变为“制度化”。学校的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靠人治人,人不服,靠制度治人,人人服。因此必须用制度规范人,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要使各种规章配套齐全。
2、利用激励因素,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给教师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积极组织合理的竞争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核心所在,是教师凝聚力形成的关键。
如何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呢?我认为主要是建立岗位竞争和利益导向这两种机制。
所谓岗位竞争,实际上是一种用人的机制,让老师明确各自岗位上的工作职责,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人才到位,贯彻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用目标的达成标准去评价教师,将教师个人的目标统一到学校的目标上,要建立各种岗位目标管理。
所谓利益导向,就是按岗位的性质、责任大小、技能要求高低、工作强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益拉开档次,实行岗位津贴。实行岗位与技能的统一,体现人的劳动价值,尊重人的自我价值。这样利益导向与人动机相一致,必然会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使其乐道敬业。
三、搭建成长的平台,促使教师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支撑和发展学校的关键。因此帮助教师走向成功是办好学校的重要目标。
发展学习型组织,鼓励教师多学习,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胜任型、骨干型和名师型三个不同的培养层次,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开展以“关注每堂课,发展每位教师”为主题的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年”系列活动,开展“一堂好课、一组好课、一生好课”系列展示竞赛活动,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社会价值。实施“名师孵化工程”、“青蓝培养工程”、“学科骨干培养工程”逐步推行“首席教师制”启动“二中名师工作室”,鼓励教师为学生“义务门诊”、“专家门诊”激励并挖掘每个教师的潜力,促使教师可持续发展。
二中要发展,要创建一流名校,就必须明确树立以队伍成长为抓手,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为突破,激励内部管理机制,激发教职工的执业豪情,走内涵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大潮中永立潮头。
第二篇: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60年来,中国气象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气象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大力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手段不断改善,服务的总体效益显著提高。
1.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
20世纪50年代气象部门由军队转建地方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设立了气象机构,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领导管理体制的,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的气象服务体系。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各级地方政府把气象服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了国家、省两级决策气象服务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地市、县级气象服务明显加强,显著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的能力,在政府组织开展的自然灾害防御、事故灾难救助、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社会安全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重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与保障,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重大社会活动等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
·5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气象服务
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气象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服务效果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推进了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均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气象应急信息平台和流动气象台,开展了气象灾害防御、森林火险、污染物及有毒气体扩散等应急气象服务。全国已形成由30多万人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与农业、交通、教育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基本适应需求的公众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气象部门已成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的前哨阵地。
3.气象为农业服务取得新进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建成了农业气象试验站6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初具规模。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完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围绕农业生产种、管、收开展全程系列化服务,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改制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服务,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逐步发展。农业气象服务范围由主要针对粮、棉、油等种植业扩展到包括农、林、牧、渔等在内的大农业范畴。粮食产量预报准确率已达95%以上,为粮食生产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服务发展。农业气象实用技术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一些地区推广应用取得可喜成绩。农经网等农村气象与经济信·5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息服务逐步发展,已成为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气象为农业服务,为推进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效显著
从1958年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试验研究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气象部门组织实施、地方投入为主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制,形成了以飞机和高炮、火箭等作业手段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和指挥体系。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30个省(区、市)的2044个县(包括兵团、农垦单位)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工增雨面积360万平方公里,防雹保护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领域已由单纯的农业抗旱拓展到农业防灾减灾、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应对污染突发事件,以及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人工消云减雨、机场消雾等领域,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气象服务手段改善,服务领域拓宽
20世纪50年代气象服务仅靠报纸、电话、广播和人工等有限手段传递气象信息,制约了气象服务信息的及时传送。到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和气象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加强,服务范围大大扩展,气象服务信息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电子显示屏、声讯气象信息服务台、超高频警报器、掌上气象台等多种媒体迅速传播给亿万公众和广大用户,逐步突破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障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晨练、出行、防晒、晾衣等几十项特殊气象信息服务,受到公众的欢迎。目前,电视天气预报已成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全国每天接受各类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气象专业专项服务和各种气象科技服务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服务的领域已扩展到工业、农业、林业、商业、能源、交通、环保、水文、海洋、·5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旅游和卫生防疫等上百个行业,以及军事和尖端科学试验等领域,能源气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城市气象服务、重大工程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决策服务等新的服务正在逐步完善。
6.气象服务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60年来,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在1954年8月长江流域百年一遇的区域性特大洪水,1963年8月海河流域严重暴雨洪涝,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1991年6月江淮地区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2008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气象服务中,气象部门为夺取抗灾抢险的胜利、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部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以及新中国60周年大庆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据统计,全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以来每年2000人左右。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当前的1%~3%,气象工作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50。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
气象预报是否准确,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心。60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体系,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高,预报内容不断丰富,预报产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增强,为做好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天气预·5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
经过60年的发展,天气预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气象部门采用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数值预报模式的引进、研发和应用,形成了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预报业务技术体制,基本实现了从人工为主的定性分析预报迈向人机交互的自动化、客观化和定量化分析预报的重大变革。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由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模式、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和污染物扩散传输模式等组成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中期预报可用时效已达6天。近几年,我国研发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陆面、海冰及海―陆―气耦合动力气候模式,正在逐步成为模拟和预估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数值预报产品的广泛应用,为各级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气象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通过从中央到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协作攻关,我国对区域性暴雨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有了长足的进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时预报正在形成业务能力,24小时、48小时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准确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
2.气候业务建设快速发展,短期气候预测为组织防灾减灾、经济建设提供重要决策服务
经过十多年的重点建设,我国气候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体系。完成了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建立了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中心、气候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气候开放实验室和大气化学实验室。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已投入业务使用,能够进行汛期、月、年际气候预测和三个月滚动的季气候预测业务。制定和实施了《中国国家气候
·5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计划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计划》,气候监测领域已从大气圈逐步拓展到水圈、生物圈、冰雪圈和岩石圈,气候影响评价从农业拓展到水资源、能源、交通、生态、建筑、重大工程立项、人类健康等多个领域。国家气候中心已成为世界上14个能发布短期气候预测产品的机构之一,能够提供区域和全球月、季、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诊断、预测和影响评估产品和气候变化的预估产品,为省级和区域气候预测业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组织防灾减灾、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3.气候变化研究和开发工作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气象局制定了《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行动计划》,加强了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工作,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等,我国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被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引用。积极参与IPCC有关气候变化工作,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并提供技术支持。强化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和决策服务,向党中央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建议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此外,在大气温室气体观测和模型研究、气候和生态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古气候环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和生态气象业务有了较大发展。积极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调查评估,为国家开展节能减排、开发新清洁能源提供依据,促进了气象工作全面融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显著增强
观测工作是整个气象业务的基础。经过60年来气象部门不懈努力,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提高观测能力,基本建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56·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观测系统,为气象业务、科研、服务和气象事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地面气象观测系统不断完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建设迈上新台阶
随着各行各业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日益增长,气象部门大力推进台站网布局建设,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了台站观测业务能力。地面观测网中相继建成了143个基准气候站、68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588个一般气象站、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3个有人极地考察站和5个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2400多个有人值守的各类气象台站基本完成自动化改造,各省(区、市)还建成了近26200个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增加了沙尘暴、生态、大气成分等一批新的观测项目。观测项目、频次增加,资料的实时上传,明显提升了对中小尺度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站网已经形成。全国120个探空站中布设了91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空系统,大部分探空站实现电解水制氢,开展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探空系统试验,高空探测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布设了风廓线雷达业务网,建成了276个GPS水汽观测站,改变了我国高空探测手段单一的局面。开展了气候系统探空业务试验,启动了臭氧探空业务系统建设,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高空气象探测业务正在推进。全国已建成由400座测风塔组成的风能资源观测网,覆盖了西北、华北、东北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及具有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内陆地区。
2.气象卫星探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明显提高了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的监测能力
经过30多年艰苦努力,我国的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从无到有,自主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依靠自己的力量
·5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发展了我国静止和极轨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建成了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瑞典基里纳地面接收站组成的我国气象卫星监测网。从1988年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5颗极轨和5颗静止气象卫星并投入业务运行,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全球对地综合观测卫星业务序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具有研制、发射、管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特别是FY-2号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气象卫星观测和产品的生成实现了业务化,成为气象预报预测的重要依据,明显提高了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的监测能力。
3.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网
气象雷达是监测灾害性天气的重要手段。我国从3厘米测雨雷达研制、组网起步,经过5厘米、10厘米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多个发展阶段,雷达探测性能不断改进提高,初步建成了全国天气雷达网。进入21世纪,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组织研制、生产、布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至2008年底已有146部投入业务运行,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重点地区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显著增强了对突发性暴雨、台风和大江大河流域强降水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同时也为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天气应用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4.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扩展,专业气象观测迅速发展
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拓宽,新建了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开展了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并提供了服务产品。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了由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组成的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开展了气溶胶、黑碳、降水化学等项目的观测。完成了瓦里关等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具备了开展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气溶胶、降水化学等30多项要·58·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素的观测能力,被列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体系。完成了沙尘暴监测网一期工程建设,为沙尘暴的预报预警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建成由325个雷电监测站组成的雷电监测网,实现了联网定位和数据共享。建立了由98个站组成的辐射观测网、由334个站组成的酸雨观测网和由100多个自动观测站组成的自动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网,开展了农业与生态气象观测及产品开发业务。大气边界层观测、高原观测、交通观测、海洋浮标站、移动观测站建设正在扎实推进,卫星遥感监测已发布服务产品。
建立了功能较强的气象信息网络,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通信和技术保障是气象业务的神经和血脉。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经过气象工作者艰苦努力,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和技术保障体系的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初步实现了全国气象通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初步建立了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技术保障系统,为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建成了空地结合的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实现了气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
早期的气象通信从手抄(发)电报起步,经过莫尔斯、电传、传真,直到进入自动化通信多个发展阶段,极大地提高了气象信息传递时效和流量。目前,已建立了连接全国2300多个县(市)气象台站的卫星通信和地面宽带网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建成了与军队、水利、交通、海洋、航空、航天等部门联通的通信网络。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电信系统的区域通信枢纽。建成覆盖地市级以上的全国气象宽带主干网络,增强了国内气象通信网的数据传输能力和任意点到点的直接通信能力。建成了地市级以上卫星数据广播试验系统,实现了卫星探测分析产品以及FY-2C和
·5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FY-2D静止卫星数据和中国气象频道节目的实时广播。中央气象台与各省(区、市)气象台建立了电视天气会商系统,全国部分边远台站通过PES卫星通信站实现了资料实时上传,在西藏自治区的珠峰地区建立了数据收集平台(DCP)传输系统,首次实现了高寒地区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的实时观测和实时资料传输。
2.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推动了气象业务技术不断发展
20世纪80年代气象部门率先广泛应用微机技术和引进国外计算机,使气象通信处理和气候资料处理、存储、归档以及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实现了自动化。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天气预报制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系统的建立为我国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气象部门国家级的计算能力每5年可增长1个数量级,2005年底 21.5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投入业务应用,其计算能力比1978年提高了近2300万倍,比“九五”期间提高了近200倍,使气象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气象资料处理自动化,率先实现气象数据共享
气象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气象人员把收集、存储、保护好气象资料作为神圣的职责。60年来,气象部门举全国之力,完成了有史以来各类气象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编、存储、归档及开发应用,初步建成了由国家级和省级共享系统组成、覆盖全国的分布式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络系统。目前,整合部门内外13类气象资料,形成了136个长序列数据集产品,数据总量超过10TB,实现了气象元数据和数据内容的统一发布,提供了因特网的数据导航和访问服务。到2009年8月,注册用户达31618个;提供的各类气象资料数据服务总量已达390TB以上。气象部门积极开发气象卫星资源与高性能计算机资源,为推进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做出了贡献。
4.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60·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了与综合观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涵盖试验考核、运行监控、网络运行、维护维修、技术支持、计量检定、气象物资保障等内容的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物资保障、技术支持和计量检定实行国家、省两级业务,装备运行、维护、维修实行国家、省、台站三级业务,初步形成了气象专用设备维修以自身力量为主、社会力量为辅,通用设备维修以社会力量为主的新型保障体系,明显提高了技术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初步建成了气象全网运行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新一代天气雷达、高空探测、自动气象站等运行状态、观测质量的监控。全面清理了气象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更新改造了国家级、省级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速和降水计量检定系统,有效提高了技术保障能力。
初步构建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气象科学技术在推进气象事业发展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60年的发展,初步构建了国家、区域和省(区、市)三级气象科研体系,促进了气象研究与业务的结合,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推动了气象科技不断进步。
1.加快气象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就有与中国科学院、军队系统有关单位、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合作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实施“科教兴气象”战略,完成了科研机构的改革,重新整合组建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八个专业研究所和省级研究所,联手国家、区域及省级气象业务单位,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构建起紧密结合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到2008年底,气象部门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多个和一批共建联建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2.气象科研与技术开发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60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大气科学和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研究,特别是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及中期数值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大气探测、卫星气象、雷达气象等广泛开展研究,同时在青藏高原、季风、暴雨、台风、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等方面开展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气象科学试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取得进展,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参与国际环境外交谈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我国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其基本试验应用系统已经建立,部分核心成果已具备了业务应用能力。覆盖全国范围的GRAPES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水平分辨率已达15千米,降雨预报TS评分逐年提高。1980—2008年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
3.气象科技进步推动了气象业务的发展
气象科研面向业务需要,诸多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应用于气象业务发展。我国第一个业务运行的具有中分辨率的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T42L9,是“七五” 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的成果,填补了我国在中期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空白。“八五”期间启动的 “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建立了国家气象中心第二代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台风路径和区域性暴雨预报精度明显改进。研制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714天气雷达多普勒化改造,在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引进开发美国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九五”期间通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月、季和年际尺度的业务动力气候模式系统和新一代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了5%以上。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卫星气象研究,建立了极轨、静止两个卫星系列的·6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地面应用系统和卫星气象业务。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和一些新型气象探测设备的研制也都投入业务运行。“十五”以来,“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南方暴雨的预警能力;“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及调控研究”成果,已列为世界气象组织示范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自主开发的我国新一代全球资料同化与中期数值预报试验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多项空白;“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成果在北京奥运会的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增雨防雹、卫星遥感、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控制技术等也在“边研究、边试验、边应用”中发挥了应用示范作用。
建立了气象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了一支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规模培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专业结构得到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改善,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1.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绩斐然
从新中国初期军委气象局在各大军区建立气象训练队开始,到建立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三所高等院校及三所重点中等气象专业学校,以及21所省属中等气象专业学校和其他院校设立气象专业,构成了多层次、开放式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了大规模气象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改革开放后,气象部门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升了直属高校和直属中专学校的教学能力,逐步打破了影响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短缺瓶颈。截至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时,局属三所气象学院和三所气象中专学校共培养出博士生22人,硕士生572人,本科生10116人,专科生14476人,中专生16875人。他们被输送到
·6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成为气象事业发展急需的骨干人才,也是当今专业技术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气象队伍由新中国初期的6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5万多人。2000年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气象部门重新组建中国气象局气象培训中心及省气象局培训中心,承担了气象新业务、新技术培训和干部轮训任务;建立了全国气象远程网络培训系统,成为基层台站人员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从1979年到2008底的30年时间里,全国气象部门参加新业务、新技术培训19.4万人次,外语培训1.6万人次,实现了每5年轮训一次全国业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目标。同时,气象部门建立了教育、科研、业务和企业共同参加重大业务项目的联合攻关制度,形成以重大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访问进修和学术技术交流制度,推进了科研、开发和业务人才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了气象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气象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坚持推进干部“四化”,逐步建立起气象人才培养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通过实施“323”人才工程,强化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开展大规模培训,气象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提高,博士、硕士毕业人数明显上升。截至2008年底,气象部门在职职工由1982年的60212人,减少到2008年的53265人;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比例由17.5%上升到73.9%,博士生、硕士生分别为560人和2614人。气象部门有两院院士7名,教授或正研级研究人员393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整个队伍的11.1%,10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人才工程”,28人被确认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5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气象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培养、引进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专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形成了一支以大气科学为主体,电子、通信、遥感、农林、环境、生态、·6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营、管理等多种专业有机融合的气象人才队伍。
3.领导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和“四化”方针,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领导能力。20世纪70年代前,各级领导班子主要由革命老干部组成,但年龄偏大,不太熟悉气象业务。改革开放后,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使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2008年与1982年相比,司局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7.5岁下降到50.3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9.9%提高到80.3%,处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1.1岁下降到46.9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5.9%提高到69.8%。多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司局级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一把手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中国气象局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综合领导能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
4.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人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气象队伍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专业院校“委培”、“代培”、东部支援等措施,为西部输送了大量气象专业人员和业务骨干,稳定了队伍,提高了人员素质。目前,西部博士、硕士、本科、大专毕业的人数分别达职工总数的0.2%,3.0%,35.7%,33.7%;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人数分别占到8.6%,43.0%,36.9%,与中部地区的比例相当,缩小了与东部的差距。通过加强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实施激励机制,调动了基层台站人员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积极性,使基层台站人才队伍的知识层次、专业结构和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8年底,基层台站
·6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63.74%,大气科学类比例和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在各层级中最高,分别为42.85%和79.97%。尤其是西部基层台站人才层次偏低、难以适应新业务开展的状况趋于好转,为新时期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离退休干部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1982年中央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后,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相继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加强了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截至2009年7月底,共有离退休职工29746人,其中离休干部1366人,退休干部职工28380人,占全国气象部门职工总数的近30%。广大离退休干部过去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离退休后继续发扬气象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气象事业发展发挥余热,在促进气象事业的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部门、和谐社会中做出了新的贡献。目前,气象部门离退休干部“两项待遇”得到落实,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站、室)已有500多个,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可容纳1.5万名老同志参加活动,成为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场所。
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部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气象事业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包括领导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改革,调整事业结构,完善运行机制,使气象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建立了适应国情又符合气象工作规律的领导管理体制,为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20世纪80年代前,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由中央的“条条”到地方的“块块”,几经变动,对气象事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带来影响。在·66·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气象局对气象部门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双重领导、以部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并探索建立了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这一管理体制的创新,适应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客现需要,保证了气象部门各级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和干部的“四化”要求,既有利于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又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气象工作更加重视、更加支持。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气象工作的地位大大提高,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调整事业结构,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气象部门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气象事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向纵深推进。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专业、人才、队伍、投资四个结构调整,中期提出气象事业由基本业务系统、科技服务、综合经营三大块,到后期提出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三大部分,在不断深入推进的事业结构调整中,明确了气象事业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定位和相互关系,促进了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气象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了气象服务领域。气象事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了气象事业结构,分流了人员,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有力地推进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业务技术体制,促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优化了气象业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升了业务服务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将基本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划分为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基本气象信息加工
·6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分析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服务系统,使气象业务技术体制的内涵、分工及相互关系更加清晰,对推动我国气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力争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新型业务技术体制。2007年以来提出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坚持从公共服务着眼、从预报预测着力、从综合观测着手,进一步提高业务服务的整体水平。一脉相承的四个阶段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业务标准。一个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开放协作、逐级指导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正在逐步形成。
4.气象科技服务迅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
自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以来,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积极探索、艰苦创业,气象科技服务迅速发展,为社会和各有关行业带来显著效益,也为气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气象事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成果。近些年来,气象科技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已从最初的内容比较单一的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成为以气象影视服务、专业气象服务、防雷技术服务、气象信息电话服务、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等多个支柱项目为主体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结构由单一形式向多元结构转变。气象科技服务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弥补了气象事业经费不足,增强了气象部门的活力,改善了台站环境和职工生活,为稳定气象队伍、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推进人事、计财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与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相适应,气象部门的干部人事制度、计划财务制度等各项改革,也按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使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制·68·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度化,干部考核、监督工作得到加强。改革计划财务制度,成功实施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国家财政制度重大改革,建立了生财、聚财、理财、用财相结合的工作新思路,提高了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据统计,2008年气象部门国家投入、地方投入和科技服务收入的总经费是1981年的近40倍,年均增长超过15%,增强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能力,初步实现了气象部门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的优化配置。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提升了中国气象对外影响力
气象部门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同时,气象部门还与国内有关部门、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军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1.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
1972年,中国回归世界气象组织,积极参加该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中国气象官员先后担任了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主席、副秘书长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地球观测组织(GEO)联合主席等重要职务。中国气象局局领导都当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届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邹竞蒙局长连续担任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和两届主席。中国有众多专家在WMO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气候学委员会(CCl)、大气科学委员会(CAS)、基本系统委员会(CBS)等担任重要工作,有130多位专家参加WMO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有12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IPCC三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和评审,他们在国
·6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际气象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气象科技合作,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08年,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气象科技合作和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2个国家签订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或意向书,省级气象部门和一些大城市还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了合作和交流。从1979年至2008年,中美大气科技合作召开了16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开展合作项目约600个,送往美国培训业务骨干200余人次,从美国引进卫星气象资料处理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成为两国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合作的成功范例。近些年,每年有近千人被派到外国考察或工作、学习,国外来访的人数也超过500人。我国还通过世界气象组织自愿合作计划举办了37期多国别考察,接待了来自120多个国家、350多位气象局长和高级官员来中国参观考察。向70多个国家提供了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接收、天气预报、信息网络等仪器设备援助。至今已有超过100个国家1300多位气象人员在中国WMO南京培训中心和北京分部接受培训,相当数量的培训人员已成为他们国家的业务技术骨干或领导。
2.中国气象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中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得到世界同行的肯定和赞誉。中国气象科学家多次获得国际荣誉,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叶笃正、院士秦大河分别荣获第48届、53届国际气象组织奖,多名青年科学家获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奖项,中国科学院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2003年计算机世界荣誉奖。中国气象科学家在国际上发起组织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以及青藏高原、南海季风等国际气象科学试验,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际科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好评。我国还多次成功主办了大型国际气象会议,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70·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3.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国内合作新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气象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工作机构和人员交流机制,开创了开放、共建、共赢的先河。进入新世纪,中国气象局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16所高校开展局校合作,还加强了与江苏、上海、青海、四川等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委及其相关企业的合作。同时,各省(区、市)气象部门也与有关院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合作项目达200多个。已经形成的“开放、互补、共享、共赢”合作模式,对建立开放式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共同发展气象事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了有益经验。
气象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突破了气象法规和气象标准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社会管理职能、科学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
1.气象法律法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气象工作依法发展提供了保障
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气象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气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标志着中国气象事业逐步走上依法发展轨道。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颁布或者批准实施了27部气象法规性文件。中国气象局制定或修订了19部部门规章,发布了459部规范性文件,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43部规范性文件和一系列技术规范。各省(区、市)
·7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人大和人民政府出台了地方性气象法规和规章96部,全社会的气象活动进一步规范。与此同时,气象行政执法检查监督体系也逐步完善。气象行政许可制度得到加强,截至2008年,8个省(区、市)气象局、300多个地(市)气象局、934个县(市)气象局进入当地政府行政审批大厅,中国气象局及29个省(区、市)气象局、266个地(市)气象局、565个县(市)气象局实施了行政许可上网公示。
2.气象标准化和行业管理迈出重要步伐,气象事业步入规范发展轨道
气象标准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到2008年底,已颁布实施气象国家标准20项、气象行业标准101项、12个省(区、市)制定实施了气象地方标准48项。首次组织建立了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3个全国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3个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了全国气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气象标准体系研究,以现代气象体系建设为重点,覆盖全行业的气象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气象行业管理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行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等工作明显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协作和组织协调、信息共享明显改进。气象部门已与铁道、交通、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保、民航、林业、海洋、盐业、解放军总参谋部、空军、海军、第二炮兵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等20多个部门和军队系统建立了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机制。
3.创新管理思路,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
气象部门紧密结合气象工作的实际,创新管理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略,提高了部门和行业的宏观管理水平,促进了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新台阶。积极应用科学管理方法,提出了气象管理中应处理好集权与分权、广度与深度、分工与协调、定量与定性等十大关系,理顺管理关系,明确各级管理任·7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务,实现了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化。加强依法行政,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行规划计划管理、目标管理和局务公开,建立量化指标业绩考核和工作述职制度,大大提高了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从建设微机网络中文传输系统起步,到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带动了办公自动化,转变了管理方式,气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目前,国家到省(区、市)、地(市)、县(市)气象部门全部开通了电子邮件系统,国家级与省级气象部门建立了电子公文系统,办文和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基层台站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60年来,气象部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承发扬气象人优良传统,大力开展气象宣传工作,气象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1.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在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气象业务服务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各项战略部署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决策,发挥了战斗堡垒、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截至2008年底,全国气象部门共有党支部2504个,基层台站建有独立党支部的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4%上升到97%;党员43074名,其中在职28628名、离退休14446名。几十年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对气象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历次改革和重大气象服务中,广大共产党员克服困难,勇挑重担,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2008年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7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抗震救灾、奥运会残奥会三项重大气象服务表彰中,共表彰223人次,其中共产党员161人次。近些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了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国气象局党组制定的《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意见》,推动了全部门加强理论学习、改进会风文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气象宣传和科普,取得良好效益
气象宣传是气象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气象局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每次有近60家中央及在京主流媒体参加,新闻报道和媒体转载量达到数百篇。中国气象局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级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了对外宣传效果。
气象出版社自1978年成立以来出版了5000多种气象专业图书,中国气象报社到2008年底出版报纸2160多期。气象科技工作者创作的科普作品《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18本套)和《院士科普书系——需要精心呵护的气候》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性和省级各类气象专业期刊、各地建立的气象展览馆、科普馆、博物馆,都为传播气象知识、宣传气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气象影视蓬勃发展,中国气象局在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平台开设了独立制作的气象节目,中国气象频道已在30个省的174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气象影视已成为气象宣传的重要阵地。同时,还制作了一批气象故事片、科教片、科普片和专题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气象防灾减灾电视系列片:远离灾害》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气象局政府网站、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科普网、兴农网和各省(区、市)气象局的兴农网等气象专业网站都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7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基层台站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前,由于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基层台站的基础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气象部门认真实施《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意见》和《气象部门建设“一流台站”指导意见》,加大对基层台站特别是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台站的投入,明显改善了广大基层台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五”期间用于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投资20亿元,34%的台站新建了业务用房,1000余个台站进行了供电、供水、供暖、排污、道路、围墙、护坡等配套设施改造,100多个艰苦台站配备了交通工具,有40%的台站完成了第二轮次的综合改造。基层台站的业务现代化、队伍建设、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
4.实施气象文化建设,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在60年气象事业发展的光辉进程中,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气象队伍中涌现出金龙浩、雷雨顺、覃国振、陈素华、陈金水、董立清、崔广、刘胜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3626个(次)单位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其中部门表彰2399个(次),地方表彰1227个(次);6249人(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其中部门表彰4358人(次),地方表彰1891人(次)。
气象部门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得到中央文明委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成为中央文明委为数不多的给予文明单位推荐权的行业部门。截至2008年底,全国气象部门共有各级文明单位2503个,占应创单位的99%。其中,全国文明单位56个(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140个(次)。全国31个省(区、市)气象局全部被当地党委、政府或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系统或文明行业称
·7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号。中国气象局机关连续15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连续6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8年被表彰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气象部门实施了《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广泛开展了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地域特色的气象文化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基层台站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气象部门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76·
第三篇:学校发展成就[最终版]
2008年学校发展成就回顾
2008年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牢固树立育人至上、学术至上的理念,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内涵发展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平安、和谐、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深化改革,强化学风,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新提高
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通过各级领导深入一线,迎接老师上第一堂课,建立和完善听课制度,规范课堂教学秩序等措施,促教促学。按照“校院结合、以院为主;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考评结合,严格管理”的总体思路,成立了由学校领导牵头、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试巡视组,与学院考试巡视组、学校教学督导组,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式的考试监督体制。以上措施,在学校形成了各学院更加重视考试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广大教师更加兢兢业业教学、学生更加认认真真学习的良好局面,考场秩序、考试纪律明显加强,考风、教风、学风明显好转,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积极组织申报高等学校二期质量工程项目,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增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新增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本科专业,1个成人高等教育省级品牌专业,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巩固。教学项目研究经费实际到位235万元,被教育部批准为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学校,全年确定(SRT)计划立项192项。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数学建模、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等竞赛中,分别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山东省一等奖2项,还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1项、山东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对公共研究生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加大对论文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了研究生课程教学和论文质量的提高。我校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和2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学位论文。
二、打造平台,人才强校,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平台建设又获新突破。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行业初审和大评委终审,喜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并获省级以上经费支持1200万元,这是继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又一国家级平台落户我校。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开放运行和自主研究课题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实验室五年工作规划,在省科技厅组织对实验室建设工作绩效考评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得到了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十一五”省重点建设项目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圆满完成中期建设任务。“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实验室”、“园艺作物生物学实验室”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动物生物工程与疾病防治”实验室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创新团队入选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推进。全年共招聘引进各类人员47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人,博士35人。聘任兼职教授11人、讲座教授2人、客座教授1人、名誉教授1人。顺利完成了届中专业技术职务聘任、“1512工程”遴选工作和管理职员规范并轨工作。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3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77人。选派5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培养。新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增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遴选2个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新增2个因人设岗泰山学者岗位。1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后,1人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
三、科技兴校,学术至上,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取得新突破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研经费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立项经费1.27亿元,到位经费1.12亿元。新上各级各类课题379项,其中国家级研究课题立项159项,国家课题立项经费9500万元。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比上年增加14项,首次主持国家农业行业科技专项,经费达1475万元。
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学校与地方共签订各种科技合作协议、技术合同186项,合同金额2187万元。学校与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与泰山区政府联合成功申报了省级泰安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完成“站园建设发展规划(草案)”;与山东金正大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完成的“控释肥”研究成果获得了2008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功举办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培训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950人。
研究论文和科研成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共发表论文1449篇,其中SCI收录208篇,《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影响因子由上年的0.244提高到0.387。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3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二完成单位)、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新鉴定科技成果30项,申请专利32项,获专利权5项,审定新品种2个。
四、以人为本,注重引领,学生工作再出新举措
认真做好招生就业工作。采取以市场拉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多项措施,积极为毕业生寻找就业门路。顺利完成了6498名普通本专科毕业生的派遣工作,按统计口径一次就业率92.2%,其中考取研究生1683人,考研率27.4%,被授予“山东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称号。通过积极开展校友联谊、组织学院联系地市、优秀生源基地挂牌、举办中学校长论坛、校园开放日等活动,扩大了学校影响力。顺利完成了28个省市自治区5个批次的新生录取,全年实际招收本科生7288人,其中本科一批招生4549人,生源质量明显提高;招收研究生809人,其中博士生106人。
突出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学生中举办了一系列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登高必自”校训精神,营造了文明修身、学习成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学相长。开展了“与五老面对面”、“学习助跑工程”、第一届“赢在学习”素质拓展五项大赛、送科技下乡、大学生党员到基层挂职锻炼等活动,从思想、文化、发展和心灵上引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断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启动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校、院、班”三级信息员制度,实现了管理科学、规范、高效。积极推进学生工作进公寓,强化了学生的行为教育。关注“三困生”,采取“两保一补”办法,奖、助、补累计发放1702万元,实现学生贷款795万元。积极争取企业、基金会捐赠44.5万元,资助学生401人,为学生成才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五、创新机制,规范运作,学校经费资产结构不断优化
财务工作和资产管理工作成绩显著。先后制定了《山东农业大学学生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办公、印刷、交通、差旅、招待费的管理规定,结合节约型校园建设,严格程序,强化预算和会计核算管理,行政性经费支出得到进一步缩减。进一步完善了网上经费查询和车载刷卡系统,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和网银代发工资业务,实行了“错时报销”制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阳光招标工程,加强和规范进口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理顺和巩固了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不断调整优化经费与资产结构。按照“压缩非教学科研经费,增加教学科研经费”、“转换非教学科研资产为教学科研资产”的总体思路,通过节约挖潜,增加了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2008学校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六、关注民生,共建和谐,平安、和谐、节约型校园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与各单位部门签订《山东农业大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稳定工作及“平安校园”建设责任书》,在全校集中开展了主题为“迎奥运,保平安,促和谐”的“平安校园百日行动”,圆满完成了奥运安保和祥云火炬传递护送工作,积极营造了平安和谐、稳定有序、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切实抓好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与泰安市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整治了校园交通、治安秩序,成功对南校区违法小吃一条街进行了彻底治理,净化了校园及周边环境。
强化节约型校园建设。制定了《山东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了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减少浪费,开源节流,加强公共场所水电暖管理,增强节约意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全力做好离退休工作。坚持走访慰问、定期听取意见和通报制度,严格按照政策落实好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积极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的离退休老同志还参加学校督导组、关工委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学校工作。
进一步推进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大物业思路,全面推进教学办公楼的物业管理。高质量地完成北校区500多万元大中修改造任务和南校区综合楼、老教学楼、体育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南校区新增教室11个、座位1145个,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加了教学资源。同时还高质量的保证了学校供暖,完成了14栋职工宿舍楼基建工程及室外配套工程,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校园环境。经与泰安市多方协调,补齐了南北校区新建24栋住宅楼相关手续,房产证办理工作正在全面推进。
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在全校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教育、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和文明职工评选等活动,校风、学风得到明显改观。以“迎奥运,促和谐”为主题,按照全员、全年、全项的思路开展了“全运会”,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单位的复查和省委高校工委德育示范高校评审。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大力宣传全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大无畏精神,北京奥运会体现的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全校营造了团结互助、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在抗震救灾中全校师生捐款、党员缴纳特殊党费共计210余万元、捐赠棉衣棉被4300余套。
“十一•五”期间攸县教育发展成就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12-09
普九水平不断提高。全县进一步健全了控流保学机制,共筹集助学金1000余万元,资助中小学贫困学生和大学贫困新生10万多人次,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9.29%、99.35%,三类适龄残疾少儿入学率为96.5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和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分别为100%、97.92%。
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消除和改造危房6.6万m2,新建校舍9.6万m2,全县学校库存危房全部改造完毕,新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站点244个。全县各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的计算机开通了宽带网,实现了“校校通”。启动了32所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2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改扩建校舍面积125666平方米。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1所,省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市规范化高中3所,省义务教
育合格学校21所,市示范性乡镇中小学8所,市示范性幼儿园1所,县规范化中小学60所。
教育改革全面深化。深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全县各类公办学校从223所撤并到167所,皇图岭、酒埠江、菜花坪等3所镇中学的初中部分别并入县二中、三中、四中,县五中改办初中。转岗培训小学计算机、英语教师近180名,培训生活指导教师100多人,安排学校保安306人。局机关内设机构新增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学生资助中心。实行“校财局管”,集中核算和同步监管学校财务。全县所有教师的工资全部由财政打卡按时足额发放,绩效工资与县内公务员一视同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全部足额落实到位。全面实施了新课程改革,部分学校校本研究取得成效。
民办教育内涵发展。全县现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26个,拥有在校生2.4万多人,固定
资产稳定在2亿元以上,办学层次涵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健坤、明阳、长鸿三所基础类民办学校学生均超过2500人。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2008年我县评为省民办教育工作综合先进县。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县各乡镇正着手筹办公办示范性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从127所精简到100余所。义务教育稳步推进,城区小学正在新建扩容。高中教育不断做强。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建成了职教中心实训大楼,统筹全县所有技能培训工作,毕业生就业率100%,对口率100%。成人教育稳步发展,各乡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了农民教育的效率,全县各职校也根据市场需求,对农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工作,推进了全县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集中组织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知识测试。公开招聘了近200名大专以上师范类毕业生,队伍年龄、学科结构矛盾有效缓解。分期分批对校长、教师进行国家、省市、县级类培训4000余人次,着力营造了全县教师的教育科研气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全县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连年提高。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体育、艺术、科技竞赛中,均取得到良好成绩。全县中小学生毕业合格率连年提高,初中毕业会考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全市首位,高考二本及以上的参考人数上线率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
图/文:攸县教育局办公室
审核:教育局
镇江高专“十一五”期间,是我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本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专业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促进镇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五年;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的5年。为学校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科学定位,评建结合,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学校注重事业的科学发展,保持办学规模的适度和稳定,优化各种结构关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十一五”期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中有升,从期初的7100人上升到8000多人,另有成教在籍学员3700多人。学校以迎接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奋力作为,稳中求进,最终获得评估优秀,实现了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和质的飞跃。特别是在评估过程
中形成的“团结一心、知难而进、奋力作为、追求卓越”的高专精神,对学校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获得评估优秀后,学校认真调研、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将“质量”和“升格”确立为事业发展的战略主题,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行动,学校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提升内涵,培育特色,教学改革纵深推进。学校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彰显高职特色。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基本搭建了“专业建设与市场对接、课程建设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为载体,构建了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体系。从学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确立了8个重点建设专业,新增设12个专业(专业方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四平台八模块”课程改革模式。建设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校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教师主编教材17部,获省级精品教材和精品立项教材3项。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明确提出“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的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全面实施“2+1”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68个、校内实训基地10个、校外实训基地88个,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
3.克难奋进,加快建设,办学条件大为改观。在基础较为薄弱、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全校上下克服重重困难,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学校面貌和办学条件的彻底改观。“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征土地157亩,实现了老山地块托管10年,新建校舍5万多平方米,完成了正则楼、格致楼、食堂、浴室、综合实验楼、学生宿舍楼、新大门、生态广场、文化广场、400米标准田径场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以及部分校舍、校园道路及环境的修缮与改造工程,完成了张家湾片区的拆迁、北校区的资源置换和搬迁等工作。新建了30多个实验室,主校区所有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在原有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了无线网络全覆盖系统。图书馆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软件平台得到更新和优化,数字资源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学校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的需要。截止2010年底,校园占地面积达40.61万平方米(609.1亩);校舍建筑面积达17.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81万元;图书馆藏书量49.98万册。
4.优化结构,提升素质,队伍建设成绩斐然。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认真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根据专业建设和事业发展需要,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强化教师培训考核,加强骨干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名师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学校教职工总数和教师总数分别由606人和340人增加到613人和443人,正高
职称人数从6人增加到11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从29.5%上升到34%,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从25%上升到38 %。截止2010年底,学校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省和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1人、市“169工程”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18人、省电大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校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9人、校级优秀学科梯队1个、校级教学名师3人。学校还聘请了15位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为兼职教授。学校严格认真地做好干部选拔、培养、考核、换届等工作,举办干部培训班,开展干部读书活动和读书心得交流会,从加强教育、提高能力入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效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管理干部队伍。5.厚德强能,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并践行“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厚德强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挖掘校本文化资源,突出吕凤子先生的“爱无涯、美无极”的道德观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力”等特色内容,全方位纵深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有90名学生、39个班级(学生集体)获得省市以上表彰,学校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保护母亲河活动先进集体”、“ 江苏省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24项。学校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建立校、系两级就业基地120多家,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协议
就业率超过80%。
6.立足高职,紧贴地方,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学校以高职教育科研为主阵地,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加强科研流程管理,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实施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成立了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研究所、吕凤子研究所、沈括研究所、赛珍珠研究所等校内研究机构。积极开展校内外学术研讨与交流,浓郁科研氛围。“十一五”期间,学校正式获批立项的各级科研课题202项,获得资助和匹配科研经费105万元,教职工出版专著及教材36部,发表论文1295篇,专利申请授权8项,151项成果在国家和省市评比中获奖。《镇江高专学报》先后获得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等荣誉,学报影响因子位居全国同类学报前列。
7.完善制度,规范行为,管理工作亮点纷呈。“十一五”期间,学校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各项管理标准,健全管理值班网络,召开一系列管理工作会议,在强化管理中规范行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坚持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重视、加强系部建设,着手启动名系、强系、特色系建设工程。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开展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创建活动,提升党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的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和考核激励办法,积极推进高校岗位设置管理
改革。不断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等。加强校产管理,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加强后勤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师生满意度不断提高。
8.扩大开放,激发活力,办学渠道日趋拓宽。“十一五”期间,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合作办学范围不断延伸,合作办学成效十分显著。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从4个专业近200人发展到5个专业近500人,毕业生得到社会充分认可,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100%。除人才培养外,学校与外方合作院校在高层互访、教师培训、教学交流、教学管理与评估等方面不断增加深度合作,并形成了良好、稳定的机制。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和高职教育模式在学校教学改革中得到借鉴、吸收和辐射。学校注重发挥自身资源和功能优势,面向社会开展服务。成教学院在抓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办学增长点,新开辟成人高考专业13个。五年中共招收成人本专科学员(含县校学员)6000多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含县校和市直)在籍学生数达3733人,其中,市直各类成人学历教育招生人数达1550人、在籍学员人数突破1000人。师训中心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校长举办各类培训班54期,培训人数2613人,还承担了全市各区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培训人数82689人。
9.以人为本,优化环境,和谐校园初具格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平安稳定、优美文明、和谐幸福的校园环境。“十一五”期间,学校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健全安全工作管理机制,实施三级值班制度,构建“平安校园”的全方位防
控体系,确保了学校的稳定有序。认真做好校园整体规划与建设,调整、优化校园区位结构,“生态校园”格局基本形成。以“一训三风”为核心,挖掘学校传统文化积淀,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浓郁大学文化氛围,“文化校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分重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提高师生员工幸福指数,构建“和谐校园”、“幸福高专”。以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切实为学生做好服务,不断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成立了全市高校首个慈善基金分会,大力开展校园慈善和帮扶助学活动。落实富民惠民政策,关心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不断改善教职员工福利待遇,教职工收入逐年增长。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校园健身活动,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学校多次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镇江市文明单位”称号,并先后获得 “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镇江市创安五十佳单位”等荣誉。
回眸辉煌的“十一五”,学校所取得的成绩证明,正是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抱着知难而进,奋力作为的决心,以团结一心,追求卓越的精神,积极寻求学校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一定能够克服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把镇江高专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向关心和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镇江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合作成就事业
合作成就事业,共赢创造辉煌[转载] ──2014高考作文点评
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的新课标全国一卷(河北卷)语文试题终于掀起了她的红盖头。初步印象是:相对于去年,变化较大。但所考题型都在考试大纲规定范围之内,没有偏题怪题。而作文“涛声依旧”,仍然以全国卷自2006年以来年年考的给定材料的方式考察,这再次表现出了材料作文的坚挺。
这次材料作文中的“山羊过桥”是一则古老的寓言,讲的是两只山羊从独木桥的两端走到当中,谁也不肯相让。最后,“扑通”就掉入水中。由现象批及人德,证明了“私心”“私利”的可悲可叹。还记得,我们邢台的这届考生曾经在全市联考中做过一篇以“渔夫与螃蟹”为材料的作文,可以说那次的材料作文与“山羊过桥”作文的寓意是一致的,加之老师联考后的详解和同学们的感悟,写好今年的高考作文并非难事。
今年的作文“合作过桥”是“山羊过桥”的翻版。表面看是过去的沿袭,但仔细分析感觉是稳定平和之中见深意。两位同学抱着,一个美丽的转身双双通过木桥,他们在残酷的竞争中合作,找到了一种双赢,获得了人性的温暖和成功!就材料类型而言,它不但揭示了生活规律,也在显示美学原理和哲学道理。考题亲和而平易,在考生完全可以把控的范围内设题,体现出不在立意上为难学生的命题意图,彰显出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
这次材料作文,虽然是一种对抗与合作合而为一的典型命题,但给定的材料没有生僻难懂的词汇,也并非文言复杂句式,对广大考生来讲,审题难度不大,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说。但要写好出彩也不容易,寓意内容结合考生实际,是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的,关键在于考生在把握材料、理解材料的同时,抓住材料的关键点,从而找到作文写作的切入点。不要被材料中的“规则”和“争论”吓住,其实它反映的道理与我们平常一直接触到的没有什么不同,“创新”“思变”“辩证统一”等论点都与这则材料反映的内涵契合。这次材料作文从内容上讲,暗扣“团结合作,变通双赢”的热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更贴近社会生活,贴近新课改实际,这种命题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热点,另外,这次作文避开了学生常用的居里夫人、霍金、司马迁、杜甫、苏轼等俗套的老例子,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针对这则材料,考生可以见仁见智,纵观材料,考生不妨从以下角度审题立意:合作共赢;学会变通,敢于创新;打破规则;运用智慧等等,具体可以列出如下观点: 1.我们为这对美丽的转身双双通过木桥的同学喝彩,因为他们懂得“团结合作共赢”; “和”中竞争求双赢,是一种成熟的智慧,和谐促发展,互利才共荣;
2.我们为他们转身的智慧赞叹,因为他们思维转天地宽,换一个角度能实现目标;
3.要敢于打破陈规,不是让社会被规则驯服,而是要把规则改变得更好,我们为他们的勇气点赞,因为他们不墨守成规,能智慧地解决问题。
4.辩证思考,既要遵守规则,又要智慧的解决问题,合作双赢。
有位考生这样写:题目是“狭路相逢‘和’者胜”,三个分论点为“狭路相逢‘和’者胜,需要合作的意识”“狭路相逢‘和’者胜,需要密切的配合”“狭路相逢‘和’者胜,需要宽广的胸襟”。切中肯綮,井然有序,文采飞扬,不失为一篇佳作。
今年的作文很有哲理,很有思辨色彩。从文体方面说,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上手,但是要写出很好的文章则不是很容易,寻找恰如其分又新鲜生动的素材也不容易,需要平时对生活的认识和积累。其实作文素材俯拾皆是,正面的:管鲍之交,共创齐国霸业;孙刘联手,赤壁大破曹军;廉蔺相欢,秦国不敢加兵于赵;IBM与微软的合作、蒙牛和伊利的双赢。负面的:孙膑之悲,庞涓之亡;“3Q大战”两败俱伤。还有当下的世界需要合作共赢,比如世界环境治理需要各国协同作战,中国和欧洲合作联手打造经济繁荣;“马航失联”事件中各国团结合作;各民族要团结合作;人与人之间也要合作才能双赢等。
总之这次材料作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合作高于竞争,合作可以在无路中寻找出道路。这次材料作文,让我们看到了更加闪亮的人性光辉与合作共赢的精神。
第五篇:艰苦奋斗 事业成就
艰苦奋斗 事业成就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群众路线生命线,优良作风是关健,艰苦奋斗的美德,时刻滋润党生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人勤劳勇敢,历来持家讲勤俭。我党靠艰苦奋斗,建国创业多成就。凭优良传统作风,党同群众心相通,共铸辉煌伟业功。
“挥霍浪费成时尚,艰苦勤俭被淡忘”。细观现实想一想,享乐主义有滋长,比阔气来讲排场,唯恐交际不够广。出门讲究坐豪车,随从人员不怕多。生活标准只讲奢,勤俭美德没人说。认为经济已发展,浪费一点不用管。感叹人生多苦短,享乐之事不宜缓。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种种享乐多危害,应当清醒看实在。国家尚处发展中,人均资源不算丰,经济结构需变更,生活不是皆轻松。经济要防人做空,国家安全无始终。享乐害国害个体,如是之例不胜举。你吃得大腹便便,长此疾病把你缠。细看多少贪腐案,骄奢淫逸把命断。人不知足就是苦,人若知足就有福。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现实都表明,艰苦勤俭人之魂。没有艰苦与勤俭,民族精神就涣散,没有艰苦与勤俭,国家难以有高产;没有艰苦与勤俭,政党难以有发展。
继往开来大事业,骄奢淫逸必须戒,长反“四风”成时尚,事业胜利有保障。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夺取多个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