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

时间:2019-05-12 14:0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

第一篇:教师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

教师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

第一节 科学常识 考点归纳

1.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2.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重点提示

一、中外科技发展史

(一)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

数 学

1.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比西方早500年。

2.《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

4.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

5.近代前期的李善兰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理论,在《垛积比类》中,说明了高阶等差数列的理论。书中的“李善兰恒等式”为当时数学界所瞩目。

6.华蘅芳的《代数术》,介绍了西方代数学、三角函数、微积分及当时欧洲刚出现的概率论。

7.近代后期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分别在堆垒素数论和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上作出了显著成绩。

天文学、地理学

8.夏朝开始有了历法。

9.商朝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10.春秋时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公元前613年)。

11.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而且能够测定一年中的季节;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1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和测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13.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编制了《大衍历》。

14.元代郭守敬制成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天文仪器——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多年;并编制了《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它与实际时间只差26秒。同时,郭守敬还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工作。

15.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出发,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医 学

16.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

17.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提出四诊法。

18.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19.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学的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20.东汉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是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21.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

22.唐朝有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熔医、儒、道、释、杂各家于一炉,建立了养生学的完整体系。

23.唐朝时,“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农 学

24.北朝时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书中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25.元代的《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26.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

27.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博采古今农学大成,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28.当代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

建筑学

29.战国时期的鲁班已经会建造房屋、桥梁、改进生产工具,有许多发明创造,被后世土木匠奉为祖师。

30.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31.唐朝长安城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建筑宏伟,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32.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33.明朝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34.近代前期詹天佑主持修建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35.1937年茅以升设计建造的杭州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近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

36.粱思成是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和教育家,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其 他

37.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

38.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868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39.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发明的活字是胶泥,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

40.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发明了火药。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是唐初孙思邈提出的硫黄伏火法。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

41.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二)近代世界的科学成就

1.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基督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意大利伽利略于1632年发表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并开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英国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经典力学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而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4.英国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5.英国瓦特于1769年开始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新型蒸汽机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驱动火车、轮船和机器。

6.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出现。美国爱迪生一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这些发明创造促进了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从此进入电力时代。

7.爱因斯坦于l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两个基本原理,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8.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9.西门子是电动机、发电机、有轨电车和指南针式电报机的发明人,改进过海底电缆,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了炼钢工艺,是西门子公司创始人。

10.汤姆孙在1897年发现物质结构的第一种基本粒子——电子。

11.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在1807年制成蒸汽汽船。

12.德国工程师本茨在1868年制成世界上第一辆三轮内燃机汽车。

13.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在1800年制成伏打电堆,不久又发明伏打电池,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稳定而持续的电流。

14.德国工程师尼奥托在1876年制成第一台四冲程循环的煤气内燃机,使汽车和其后飞机的问世成为可能。

15.德国机械工程师戴姆勒在1883年制成第一台汽油机,l886年又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内燃机汽车。

16.英国发明家帕森斯在1884年制成第一台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17.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在1897年制造了第一台柴油机。

18.英国工程师贝塞麦在1856年发明转炉炼钢法。

19.美国发明家莫尔斯在1837年发明了电报机,l844年5月24日,拍发出世界上第一封电报。

20.美国发明家贝尔在1876年发明电话。

21.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在1895年发明无线电报。l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实现了无线电通信。

22.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在1866年制成了安全炸药。

二、科学常识

(一)物理学常识

1.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牛顿提出的物理学的三个运动定律的总称,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指的是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个定律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并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指的是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ma。

牛顿第三定律,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麦克斯韦建立的描述电场与磁场的四个方程。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电场和磁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的电磁理论,是经典物理学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之一。

3.相对论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沦(一般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狭义相对论和相对义相对论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E=mc2,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4,分子运动论

分子运动论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来阐述热现象规律的理论。它的基本内容是: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实际上,构成物质的单元是多种的,或是原子(金属),或是离子(盐类),或是分子(有机物)。在热力学中,由于这些微粒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分子。

5.热力学三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其内容为:在任何孤立的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无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部分物质传递给另一部分物质,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即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热能只会从热体传向冷体,而不可能从冷体传向热体。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系统的熵在绝对零度时为零,即不存在任何的无序。

(二)化学常识

1.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它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

在公元前450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造了原子这个词语。

2.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到2007年为止,总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存在于地球上。原子序数大于82的元素(即铋Bi及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稳定的,会进行放射衰变。原子序数在83以下的某些元素,如原子序数为43和61的元素(即锝Tc和钷Pm)没有稳定的同位素,会进行衰变。

3.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小单元,它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原有的一切化学性质的较小微粒。分子一般由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按照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及多原子分子;按照电性结构可分为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

4.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正、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带正电荷的离子称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阴离子。

5.化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或者高分子化合物和低分子化合物,或者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等。

6.化学品

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属于化学品。

7.化学键

化学键是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问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

8.分子间力

分子问力是不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有氢键、范德华力、亲水作用/疏水作用等,这种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容易打开或重新组合,但是是形成分子空间排列和架构的重要作用力,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9.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涉及分子中元素的交换和化学键的转移、形成或消失。化学反应形成的改变既可令很多独立的分子结合,也可将一个较大型的分子拆开成为很多独立的小分子,甚至是同一分子内有原子移动,即使原子的数量没有改变,但仍会构成化学反应。

10.质量守恒定律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或者说,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组成,但不能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11.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1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是物质的属性,它不是凭空产生或消失的,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也可以表述为,在一个没有净电荷出入其边界的系统,其中正负电荷电量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三)生物学常识

1.细胞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的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有成形细胞核的是真核细胞,反之,无成形细胞核的是原核细胞。

2.DNA

DNA,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

在繁殖过程中,父代将自己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因此,DNA被称为“遗传微粒”。

3.基因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A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4.人类基因组

人类基因组共有22对常染色体和l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又分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组成碱基对的碱基包括A、T、C、G。

5.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6.克隆技术

“克隆”本意是无性繁殖,它不靠性细胞而是生物的体细胞进行繁殖。它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的后代的过程。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便是应用了克隆技术。

(四)地理学常识

1.太阳系

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银河系

银河系是一个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庞大天体系统。银河系是我们地球和太阳所在的恒星系统,是一个拥有

一、两千亿颗恒星,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

3.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距离单位,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叫光年。一光年等于94650亿公里,或63240天文单位,或0.307秒差距。

4.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就是沃克环流圈东移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五)现代新技术

1.生物工程产业

生物工程产业是以现代生命技术的四大组成部分(微生物、酶、细胞、基因)为基础,逐步形成以动植物工程、药物及疫苗、蛋白质工程、细胞融合、基因重组、生物芯片及生物计算机等为基本内涵的工程产业。这个产业将改造和创建若干高效益的生物物质,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2.生物医学产业

在疾病诊断、医疗手术、人工合成材料新成就的基础上,在21世纪人类能安全地掌握生物的或人工的脏器(心、肺、肾、脾等)、骨骼、血管、知觉(视、听、嗅、味、触)的移植和再造技术,从而使新的医疗技术达到能对人体各单位进行有效替换和重建的高水平,生物医学产业必将成为令人瞩目的高技术产业之一。

3.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生物技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传统海洋生物学发展的一门新兴研究领域。目前,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海洋生物为对象,综合应用基因工程、细胞操作技术和细胞培养等技术手段,进行海洋生物遗传性改造,或生产对人们有用的海洋生物产品。随着神经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工程学、电子学,以及遥感技术和深海探测技术不断向海洋生物技术领域渗透,并与之相结合,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范围将逐步拓宽。现在,人们正在研究的内容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开发、生产和改造天然海洋产物,以便用作药物、食品、新材料;二是定向改良海洋动物、植物遗传特性,为海水养殖业提供具有生长快、品质高和抗病害的优良品种;三是培养具有特殊用途的“超级细菌”,用来清除海洋环境的污染,或者生产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物质。

4.纳米技术

就像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并没有物理内涵。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

5.软件产业

在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处理和知识处理业务空前活跃,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成长将加快步伐;大量遍及各个领域的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将普遍建成并广泛应用。基本软件、应用软件、智能软件、专家系统等软件产业,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将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6.智能机械产业

在21世纪,传统的各种机械工具将广泛地与微电子、光电子和人工智能机械产业结合。这个产业提供的智能机器人、智能计算机、智能工具(智能汽车、船舶、火车、飞机、航天器等)、智能生产线、智能化工厂等等,不仅在体力上,同时也在脑力上部分替代人类的各种劳动,使人类的智能获得新的解放,从而人类可以开展更富创造性的工作。

7.太阳能产业

21世纪,人类将面临能源紧缺的困境。除寄希望于核能源之外,现实的选择是:发展太阳能技术,研制和生产各种太阳能跟踪、捕获、转换和存贮装置,在地面和太空中更多地搜集和利用无污染的太阳能,建立起高技术的太阳能产业。

8.空间技术

空问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为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目的是利用空间飞行器作为手段来研究发生在空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现象。

空间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崛起以来,以其辉煌的成就对国际政治、军事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人类经济、文明作出的贡献举世瞩目。几十年来,空间技术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各类卫星大显神通。我国也成功地研制出了神

五、神

六、神七载人飞船,并成功地实现了太空漫步。

第二节 教师的科学素养 高频考点提要

1.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2.西方科学家的杰出代表;3.更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高频考点速记

一、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1.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219),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论著”,后人称之为“中医方书的鼻祖”。

2.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人,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值,直到1100多年以后才被阿拉伯和法国的数学家超过。

3.贾思勰

贾思勰,北朝北魏人,杰出的农学家,代表著作为《齐民要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农学著作。

4.沈括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沈括是一位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

5.秦九韶

秦九韶(1208——1261),南宋人,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其代表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6.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明代人,药学家,所著《本草纲目》为一部世界上伟大的药典。

7.张衡

张衡(78—139),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发明了地动仪。

8.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长子。1924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他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

9.钱学森

钱学森(1911——2009),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卓著成就。他早年留学美国,在近代力学奠基人卡门指导下从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国后开创中国力学、航天事业,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0.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一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一嘉当一华定理”“华氏算子”“华一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11.袁隆平

袁隆平(1930一),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西方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1.泰勒斯

泰勒斯(公元前624——公元前547),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通天文和数学,被称为“科学之祖”。他的科学知识来自于总不满足的探索真理的欲望。

2.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2——公元前497),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通过推导总结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等相关规律。

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教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4.欧几里得

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公元前275),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是《几何原本》。这本著作是欧洲数学的基础,对后世科学发展有深远影响,并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之一。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为几何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5.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公元前212),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阿基米德的突出成就主要在数学和力学,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

6.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被尊为“医学之父”。他提出“体液学说”。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7.托勒密

托勒密(约90——168),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学家。托勒密写下了一系列科学著作,其中三部对伊斯兰世界和欧洲的科学发展有着颇大的影响。

8.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他对科学的贡献是他所倡导的科学方法,他奠定了现代实验科学的基础。他提出了自己的实验归纳方法论,并自那时起,成为科学家一直所采用的方法。

9.伽利略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他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改进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

10.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为新的宇宙观发展提供了依据。

11.布鲁诺

布鲁诺(1548——1600),意大利天文学家。他积极宣扬哥白尼的“日心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

12.牛顿

艾萨克·牛顿(1643—1727),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创建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发展了经典力学,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大小的物理单位。

13.瓦特

瓦特(1736—1819)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对当时已出现的蒸汽机原始雏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进,发明了单缸单动式和单缸双动式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改良了蒸汽机,发明了气压表、汽动锤。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国际单位制中功率和辐射通量的计量单位称为瓦特,常用符号“W”表示。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是人类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14.达尔文

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代表著作是《物种起源》,他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15.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6.普朗克

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德国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普朗克创立的量子理论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从此结束了经典物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17.爱因斯坦

阿尔贝特·爱因斯坦(1879——1955),德裔美国(拥有瑞士国籍)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物理学大师。他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

三、更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1.塔尔塔利亚

塔尔塔利亚(1449/1500——1557),意大利数学家,发现三次方程解法。

2.韦达

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世界代数之父,主要著作《分析法入门》《论方程的识别与修正》《分析五章》《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

3.笛卡尔

笛卡尔(1596--1650),法国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主要著作《几何学》等。

4.雅各布第一·伯努利

雅各布第一·伯努利(1654——1705),瑞士数学家,在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数论和光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数学最大贡献在概率论,主要著作是《猜度术》。

5.欧拉

欧拉(1707——1783),百科全书般的瑞士数学家,主要著作是《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

6.高斯

高斯(1777——1855),成就卓著的德国数学家,数学上的突出贡献有高斯分布等,主要著作《算术研究》等。

7.大卫·希尔伯特

大卫·希尔伯特(1862——1943),德国数学家,与爱因斯坦齐名的数学天才,主要著作《希尔伯特全集》《几何基础》《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等。

8.威廉·吉尔伯特

威廉·吉尔伯特(1540——1605),英国物理学家,第一个发现磁现象的人,主要著作《磁石论》。

9.第谷·布拉赫

第谷·布拉赫(1546——1601),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由他编著经开普勒完成的《鲁道夫天文表》成为当时最精确的天文表。

10.约翰·开普勒

约翰·开普勒(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即“开普勒定律”,主要著作《梦》《新天文学》等。

11.布莱斯·帕斯卡

布莱斯·帕斯卡(1623--1662),法国物理学家,物理学“帕斯卡定律”的证明者,主要著作《论算数三角形》,论文《圆锥曲线论》。

12.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629---1695),荷兰物理学家,发现光的波动原理,即“惠更斯原理”,主要著作《光论》等。

13.罗伯特·胡克

罗伯特·胡克(1635——1703),英国物理学家,发现弹性定律,主要著作《从观察角度证明地球周年运动的尝试》《显微图集》等。

14.爱德蒙·哈雷

爱德蒙·哈雷(1656——1742),英国物理学家,发现彗星周期,主要著作《彗星天文学论说》。

15.库仑

库仑(1736——1806),法国物理学家,证明了库仑定律,主要著作《电气与磁性》。

16.威廉·赫歇尔

威廉·赫歇尔(1738——1822),英国物理学家,恒星天文学的创始人。

17.安德烈·安培

安德烈·安培(1775—1836),法国物理学家,证明安培定律,主要著作《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

18.詹姆士·麦克斯韦

詹姆士·麦克斯韦(1831—1879),英国物理学家,电磁理论的奠基人,主要著作《电磁学通论》。

19.威廉·伦琴

威廉·伦琴(1845--1923),德国物理学家,发现X射线,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

20.欧内斯特·卢瑟福

欧内斯特·卢瑟福(1871一1937),英国物理学家,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21.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1930),德国物理学家,提出“大陆漂移说”,主要著作《海陆的起源》。

22.埃尔温文·薛定谔

埃尔温文·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动力学方程的提出者,主要著作《量子力学的现状》等。

23.沃纳·海森堡

沃纳·海森堡(1901——1976),德国物理学家,提出“不确定性”理论等,主要著作《关于流体流动的稳定性和湍流》等。

24.杨振宁

杨振宁(1922一),中国物理学家,提出规范场理论,主要著作《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

25.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论文有《B衰变的角关联》《辐射损失对加速器中自由振动的影响》《轻原子核的变形》等。

26.李政道

李政道(192——),中国物理学家,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主要著作《粒子物理和场论引论》。

27.盖尔曼

盖尔曼(1929一),美国物理学家,发现新粒子。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方面有卓越贡献。

28.丁肇中

丁肇中(193——),中国物理学家,发现J粒子。

29.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1942一),英国物理学家,身残志坚的科学奇才,主要著作《时间简史》。

30.罗伯特·波义耳

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英国化学家,把化学确立为科学,主要著作《怀疑派化学家》。

31.施塔尔

施塔尔(1660——1734),德国化学家,引发化学革命的燃素学说大师,主要著作《化学基础》。

32.拉瓦锡

拉瓦锡(1743——1794),法国化学家,用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主要著作《化学概要》等。

33.约翰·道尔顿

约翰·道尔顿(1766——1844),英国化学家,提出“原子论”和“道尔顿分压定律”,主要著作《化学哲学的新体系》等。

34.弗里德里希·维勒

弗里德里希·维勒(1800——1882),德国化学家,开创了有机化学的时代,主要著作《化学课本》《有机化学概论》。

35.冯·李比希

冯·李比希(1803——1873),德国化学家,著名化学家,主要著作《有机物分析》。

36.凯库勒

凯库勒(182——1896),德国化学家,破译苯结构,论文《关于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的结构》。

37.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主要著作《化学原理》。

38.约翰·汤姆逊

约翰·汤姆逊(185——1940),英国物理学家,证明了原子的可分性。

39.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1867—1934),法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40.卡尔·林耐

卡尔·林耐(1707—1778),瑞典生物学家,现代生物分类学命名的奠基人,主要著作《自然系统》等。

41.拉马克

拉马克(1707—1778),法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伟大先驱,主要著作《法国全境植物志》《无脊椎动物的系统》《动物学哲学》等。

42.乔治·居维叶

乔治.居维叶(176——1832),法国生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比较解剖学讲义》等。

43.约翰·孟德尔

约翰.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生物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发现遗传定律。

44.路易斯·巴斯德

路易斯.巴斯德(1822--1895),法国生物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说”,提出“疾病的病菌说”。

45.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1936),俄国生物学家,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创立“条件反射学说”,提出了“两个信号系统”学说,主要著作《消化腺机能讲义》《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等。

46.安德烈·维萨里

安德烈.维萨里(1515--1564),比利时医学家,人体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主要著作《人体构造论》,解剖图集《解剖图谱六种》。

47.威廉·哈维

威廉·哈维(1578—1657),英国医学家,血液循环理论的创立者,主要著作《心血运动论》《论动物的生殖》。

48.爱德华·詹纳

爱德华·詹纳(174——1823),英国医学家,开创免疫的时代,主要著作《天花疫苗因果之调查》。

49.罗伯特-科赫

罗伯特·科赫(1843--1910),德国医学家,细菌学的奠基人,在病原细菌学方面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第二篇:教师科学素养

《教师科学素养》读后感

自古以来,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从没停止过,人类基于好奇心,基于问题的解决,对自然的科学研究就成为人类的一大乐趣。可以说,人类的科学研究能力有多强,我们的社会就会发生多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位现代人必备的生活技能。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面对的是富含科技含量的社会空间,我们面对的是面向21世纪的接班人,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自然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光荣职责。

教师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成为怎样的人,所以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需要学会终身学习。不管是教什么课,如果不会研究,只会按着教材按部就班的教学,相信这样的课是低效而乏味的,教师和学生都不会得到很好的成长。教师要成为思考着,研究者,这样课堂才会富有实效。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研究,思考生活难点等都应该成为教师的研究内容。站在不同的立场,和学生之间肯定存在着思想、感情、管理、教学上的矛盾,很多时候,处理不好会成为冲突,形成隔阂。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心理入手,不伤其自尊,让学生在取得认可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认识到错误。用包容的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意,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除此之外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习更多,包括心理的、哲学的、历史的、人文的以及各种网络知识。理解、尊重、关爱学生,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师生一起体验、一起感受。

总之,教师要站在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高度,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尊重学生的文化个性,把握住育人过程中的人文教育因素,使育人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中去,不断探索和总结研究经验,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为学校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和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通过学习,虽然能学到很多东西,但自己离书中的要求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继续努力,尽力做到更好。

新街一小田伟峰2013.5

第三篇:教师科学素养读本

《教师科学素养读本》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假期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从《教师科学素养》这本书中,我懂得了人文素养,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修炼。人文指的是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它包含了“人”与“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的意义首先是人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说。人文的主题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素养与我们常说的素质一词十分相近,而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新课程又对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每门学科教学的目标都有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因此,教师自审必须具有高度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文知识要素,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是人文素养的认识基础,对于人文素养的修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人文精神是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是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精神。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正是人文精神的修炼之路。与学生的感情交流能有效地与学生实现精神上的“对接”,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应该掌握文化经典所提供的人文知识,历史意识的人文意义,人文知识下的科学认识,坏境中的人文关怀以及创造美艺术的人文目标。

教师的人文态度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人、事物或者观念等的具有贫家性质的心理倾向。具体要求是要有以人为本的观念、喷薄荡漾的热情、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人师表的德行、追求完美的个性以及感受幸福的情怀。如果没有了以上这些积极的态度,就很难完成好我们的教学任务。因为,在许多情况下,态度决定成败。

教师人文素养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离开人文素养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就是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目的。教师的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学校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了整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即同步、综合、和谐。同步,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学生在同一学习、活动过程中可以获得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同步发展。综合,一方面指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策略的综合性;另一方面指将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综合起来,通过综合性的育人目标,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发展是协调的、并重的,同时,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都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使小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且能够终生受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也是生动而富有个性的。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这种差异性和丰富性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和个性特征差异上。教师要立足个体的健康发展,尊重差异,合理运用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人文素养来开发。

总之,教师要站在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高度,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尊重学生的文化个性,把握住育人过程中的人文教育因素,使育人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中去,不断探索和总结研究经验,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为学校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和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过学习,虽然能学到很多东西,但自己离书中的要求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继续努力,尽力做到更好。

第四篇:教师科学素养心得

《教师科学素养》培训心得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结合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以来 新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2010年,我们学习了《教师的人文素养》,让我们在人文素养方面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一个新的提高。

这次,我们又专门学习了《教师的科学素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科学素养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价值是很大的。它不仅可以使教师认识当代学校科学教育的目标,还可以使教师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而且可以使教师认识科学的本质。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必须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知识与技能。或者说教师应该具备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备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具备独立思考、富有主见和创见,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的思想。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特点,教师的科学素养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教师自己的科学教育观念增强了,才会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探索精神传授给学生。并且教师只有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协调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转变教与学的地位,使全民素质教育不成为一句空话。

教师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它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教师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发展与教师生活和专业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密不可分的。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的汶川地震,还有这次的H7N9禽流感的来袭和雅安的地震,这一系列事件的解释、灾难的预防都需要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都是科学素养的体现。

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建构,从而持续不断地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平时要多多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和杂志,这样才能及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具有较高的教育艺术,才能做到寓教于乐。

无论是课程课标还是现在意义上的科学素养都告诉我们: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辅相成。

临浦东藩王伟尧

第五篇:教师科学素养读后感

教师科学素养读后感

最近参加了一次教师培训,是教师十大素养之科学素养,借此培训的机会系统的了解了和教师有关的科学素养。原先以为科学素养应该是搞科研的人才需要研究的,通过这次学习明白了原来那是很狭隘的想法,科学素养和我们教师的距离是这样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两方面:

首先从科学素养的涵义来说,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②有科学素养的人在与其周围的世界相互作用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③有科学素养的人在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时采用科学的过程。④有科学素养的人在与他周围的世界相互作用时所采用的方式与蕴藏在科学内部的价值是致的;⑤有科学素养的人理解和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⑥有科学素养的人通过科学教育并使其贯穿自己的一生,形成了对世界更丰富、乐观和积极的看法;⑦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操作技能。这七方面对于教师来讲,是我们每天处理事情时都要用到的,是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其次再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说,由于教师的职业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活生生的人,人人不同,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使得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教师的工作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就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另外,教师的工作还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以及长期性和长效性等特点。教师的职业工作特点也需要教师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保持活力,保持发展的动力,以减少工作的不适感和倦怠感。

既然教师需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又应该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呢?

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教育创新的科学观、学生观、师生关系观。现代科学观的教学是变“教”学问为“做”学问。

第二,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素质的提高,要依赖不断的学习,不仅可以通过攻取学历的方式来学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不断地积累和留心社会发展变化来学习,还可以读书,看报等等,只具备学科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既能“一专”,又能“多能”。

第三,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还是靠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培训,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大连教学基本功。

第四,要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过程本身是教师重新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并趋向合理的过程。

第五,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在日常繁重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获得提升的主要渠道就是教研活动和上课实践。

第六,中小学教师要同时具备自然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教师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省和积累,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幸福教师!

下载教师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科学精神 提升科学素养

    范文一: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先驱们为我国引进了“赛先生”,从此开始了我国的科学进程。时至今日,科学依然在我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国成为了我......

    弘扬科学精神 提升科学素养(合集)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国民素养 近年来,“科学”成了很流行的一个词语,人人都讲科学,事事都要科学,而反观现实,却是大相径庭。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质量日趋下降,可以说是与我国建设世界......

    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范文]

    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为研究我区当前科学教育的现状,把握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更好地推进我区的科学教育改革,我们将对您进行问卷调查。本问卷调查的形......

    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助力教育教学 作者:陈华东 单位:仁和坪镇中心学校电话:*** 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指出:基本科学素养一般......

    提升教师学习科学素养

    提升教师学习科学素养近年来,科学家借助先进的研究工具逐步揭示了人类心理和大脑的奥秘,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对学习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研究进展......

    浅谈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

    浅谈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 实施新课程改革需要中小学教师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专业素质,新课程才能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应加强人文素养、教学......

    教师科学素养学习心得体会(推荐)

    教师科学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天职是教书育人,要尽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充电,用知识和综合技能充实自己,要不断学习,开拓进取,真正教好每一位学生,必......

    科学常识(最终版)

    1我国民间称之为“扫帚星”的星体是。 A水星B金星C彗星D流星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A)。 A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B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