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培训总结
“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师培训”总结
从2017年11月19日至11月23日,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乡村双语教师培训,来到了天水市逸夫中学培训。我听了王斌丽、颉玮、刘璠、张万民等老师的课,受益匪浅。通过这段时间的认真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用所学知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在学习中,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以后要不断学习,用所学知识教育学生。
在这里,首先感谢逸夫中学的老师们给我们一次更新观念、加深理论学习的机会;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每一个老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作为一名基层教师,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增强与时俱进的观念,要把不断学习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整合教学对激发学生探究学习中很有帮助。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的方式多样,如发现、过程、规律、质疑、拓展等形式的探究,教师可以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技巧,引导学生实践,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此次培训,引领我们走进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头活水,让我们走出老式教育的误区,学习到 许多新理念,我们要把新的理念用于课堂教学,此次培训,内容广泛,图文并茂。每个模块都有许多优秀教师进行讲解,专家进行点评,许多好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次培训,给我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让我懂得要以情为纽带,让感情走进课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要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 健全的人格。
第二篇:初中政治培训总结
初中政治培训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不重要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降低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已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那么,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又应当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经过第二期的初中政治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这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本文就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转变角色,尊重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教学活动。要引入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坚持以生活为本源,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的学生生活相融合,坚持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问题分析和解决中,获得真实的个体感受,体验问题解决的快乐,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跟学生一起讨论,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和获取新知识,教师的角色要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转变成一个真实的人。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难”教行为要从其心理、思想、认知规律等方面做分析,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要主动创设出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愿意主动倾听和接纳学生们的看法和观点,向学生学习,使思想品德课堂成为一个开放的、共同学习的、共同成长的道德平台。
二、要做到终身学习、善于思考。
现如今,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想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奇,面对这种情形,教师也只有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可见,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如省培等,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的教法,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三、要学会反思
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教师每完成一课时的教学或一件事情的处理,都必须加以深刻的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任务是否达成、每个学生是否都有所获、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有效等,通过反思促进我们的不断进步。
总之,我在培训中的收获是丰硕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更加努力工作,同时向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迈进。通过各种学习,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2017统编教材培训总结政治
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2017年7月统编教材培训感悟
首先感谢县教研室领导的信任,能够让我参加这么高规格的教材培训活动,让我在对教材和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上都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和认识。
一、从宏观上来讲
在教育部朱之文同志的讲话视频中,蒋凤老师和冯军老师的培训中,我认识到了国家推进统编教材的现实和深远意义。虽然以前自己也能知道到政治学科是为国家服务的一个阵地,但是缺乏认识的高度,还一度对政治课本善变多变而苦恼,觉得教起来费力,学生听起来吃力,成绩考起来不容易。朱部长的一席话和蒋老师、冯老师丝丝入扣得分析,让我茅塞顿开。我认识到道法课绝对不仅仅是一门中考的科目,成绩固然重要,而它对青少年三观的构建,对国家义务教育大计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道法教师,我们一定要建设好这个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牢记“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核心问题,准确把握教材的理念、思想、内容,把教材当作突破口落实国家的部署和要求,为国家的繁荣、和谐、平安,尽自己的一己之力。
二、从中观上来讲 首先搞清楚了教材的编写依据不仅仅是依据《2011版课标》,还要参考《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2016》,这一点为以后自己的备课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论支撑。
其次也体会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章节中是怎样落实和体现的,为自己以后备课中核心理念的构建提供了帮助。
再者明了了教材加大法治教育和优秀中华文化内容的必要性,知道了今后自身应该充实和努力的方向,进一步强化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理念。
最后也进一步明确了道法学科的特性,是要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今后自己对学生和自己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和评估提供了方向。
三、从微观上讲
在蒋凤老师和冯军老师的培训中,我对道法学科的几种授课方式产生了新认识。比如说讨论交流环节,问题的提出总是教师自己预设,而不是学生在对情境自我认知和思考上抽取问题,生成问题。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和体验感悟的深入。还有在情境的设置上,很多时候为了省力气,往往老师不下功夫发现隐藏在学生中间的鲜活案例,而是虚拟一些人物和事件,让自己的预设带有鲜明而直接的导向性,直接指向教师自己的问题预设,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总是不能客观公正的对待,对于不同于书本的答案要不就是漠视一带而过,要不就是横加批评,武断阻止,不能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学生实际生活的复杂细腻脱节,这样的问题讨论不仅让学生也让老师自己感觉学生的收获很肤浅,自己的教学不能达到酣畅淋漓的痛快感,从而产生对道法课本身的错误认识:认为课程本身就是空洞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只要背一背、记一记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的想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创设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后,和学生一起生发出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必要时讨论合作。教师不要限制和控制,必要时引导和提示。教师对各种观点要评价,错的要给出批评性建议,说出评价的理由,最后还要强化引导总结出来的观点。
当然对于其他几种教学方式,我也有很多收获,这里就不一一累述了。
给我感受很深还有这两位老师讲到的课程准备环节中的几点建议,其中一点我认为对广大教师来说很有必要引起重视,而也恰恰是我们极易忽视掉的。在山区学校,集体备课环节无法进行得很充沛,这也是制约我们教学效果和教师成长的一个很突出问题。而突破这个瓶颈的好做法就是老师们提到的:每次备课自己都要写下详细一点的整体教学设计文稿,和制作教学课件。后者有些老师可能坚持得很好,但是前者往往我们并不重视,导致即便是自己曾经设计很好的一节课,想再拿出来改一改用,结果光看课件已经无法回想起来自己当初的设计意图、理念、需要修改的地方、课堂上灵感再现、妙笔生花的地方。所以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自己写下纸介质的详案,包括课前的、课上的、课后的教学痕迹,让它成为自己教学习惯和一笔宝贵的财富。
总之,这次培训自己的收获很多很多,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了道法这门课程,重新认识了作为道法老师该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任务。为自己重新定了位。在学科实施上方法理解更加准确,框架构建更加科学,内容设定更加深入贴近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时刻牢记这次培训的核心,践行这次培训的收获,为道法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也希望各位领导对我的不周之处进行指导,谢谢!
第四篇:新课改培训高二政治总结
高二思想政治培训总结
高15级 政治组
暑假期间,经过网络视频的培训,我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特别是关于高二《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部分。视频中专家不仅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们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有关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部分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堂观摩。虽然培训时间较短,但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新课改的第一感觉依然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材内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致力于学生社会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技能的形成,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承担责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注意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更为关注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知识应用价值,关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认识规划的能力培养。
新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部分设置为四个模块:经济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经济头脑的人);政治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政治觉悟的人);文化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涵养的人);生活与哲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论思维的人)。高二的两本必修是《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的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视野观察问题的能力。《哲学与生活》以生活逻辑为基础,从活生生的事实、生活出发,寓哲学原理于生活之中,使原理不会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体现了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性魅力。
新课程下应该怎么上好政治课?这是每个政治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下学期将学习的《文化生活》是新课改后新加的内容,对于整本书的教学更是难以拿捏,而观摩石林老师上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节课后让我有很大感触。下面说说我从中得到的启示:
1、老师要做中华文化的欣赏者、发现者、引领者、传承者和创新者。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要上好《文化生活》这门课,教师应当在文化的“万花筒”中找到一个适合学生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视角和载体,从而生发开去,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化的魅力。石林老师的做法给予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启迪。她凭着对羌文化的深刻理解,选择羌文化作为本课的切入点,由此搭建展开中华文化画卷的平台,让学生在展示的视频中寻找中华文化的元素。而在凉山州这个彝族聚居的地方,相应的民族文化依然值得挖掘。
2、要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上开创新意。本堂课中石林老师采用“3+3”的课堂设计。即三个小组,三个教学片断。这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更具有新意和活力。
3、三贴近:“三贴近”就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思想政治课真正能够入耳、入脑、入心。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当中,参与到课堂当中。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国家、教育部、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都在付出努力。作为年轻的一线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深深的探索新课改的理念,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013/8/12
第五篇:中学政治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中学政治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在本次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我认真学习相关内容。通过研修平台和电子邮箱与本班学员交流学习体会,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参与此次远程培训活动,我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一直提倡教师学习的多样性,寻找适合教师提升的校本培训模式,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进行系统地分析与学习。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所有的教师都在教育教学理论上得以提升。培训中,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老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培训让广大教师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专题中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原来在教学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让教师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许多教师都表示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虽然这项工作是从零起点开始的,但每位教师在此项教学活动中都有了一定的积淀,感到有一定压力的同时都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真正实现了有压力而无负担,有问题而无难处。由于远程培训课程的系列性,处处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我们感到所有的老师对此项活动都从内心深处接受,都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内心深处希望通过学习得到自身最大的提升。通过远程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政治思想觉悟、师德修养、教育理论、科研能力、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通过培训,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每位老师的共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断的溪水,这样才能有准备地给学生一杯水。青年教师更是受益匪浅,他们重新认识到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的道理。青年教师开阔了视野,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使教师的个人修养个人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远程研修改变了我的生活,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新的作业、日志、话题中汲取我需要的营养。从网上的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很多,也从身边的优秀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通过网络培训,教师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观念在更新,能力在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大都比较枯燥、抽象,而要使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探究活动、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体验和常识以及时政热点焦点等问题作为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使探究活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在讲“纸币”这目内容时,我提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认为手里的钱越多越好,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那么国家发行的纸币是否越多越好呢?"在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下,学生都很想知道答案及其原因,这就激起了他们学习纸币发行规律和通货膨胀概念的求知欲。又如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一框讲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时,我用多媒体首先同时展示了漫画《跟不上趟》的三幅画面,然后又逐一展示了一遍,针对每一副画面分别提出问题:“老汉为什么要办养鸡场?”、“为什么会出现‘杀鸡毁蛋’的结果?”、“这位老汉为什么老是赶不上趟?”,并进一步设问:“这反映了市场调节有什么特点和危害?”,“根据经济学道理,你对养鸡专业户能提供哪些有益的指导?”。当画面一展出,学生就被这种生动的形式所吸引,立即引起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纷纷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激烈的讨论
中使学生明白了道理,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置身于事件之中的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活生生的 事例,丰富真实的材料,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又使同学们在相互启发的愉快教学情境中积极思考,因而收到了比单凭教师讲解所不能产生的“奇效”。
三、引导探究,主动参与,提升探究效果
思想政治课具有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魅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活跃课堂气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充分利用教材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当堂动起来,提高探究参与意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教学内容,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我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探究形式,让学生当堂动起来。例如在讲《税收及其种类》一框中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关系时,我利用教材的探究活动重新整合了教材,并和学生一起做了个大胆的假设,假设你买彩票中了大奖,思考(1)你愿不愿意缴税?如果让你买利率高的国债?这说明什么问题?(2)你不缴税行不行?为什么?(3)你少缴税行不行?为什么?(4)由此你得出税收具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这些特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在教师的“诱导”和学生的“思考”后,得出了结论。其中在第一个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开始时认为买国债可以获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