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总结 政治李霞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报告 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已经结束,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感慨很多。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新了思想,明白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短短的三天时间,收获很大。我把自己的经历说说,姑且作为梳理总结吧。
第一、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
第二、要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课标是授课的灵魂,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
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是课标体现的思想。
第三、要做到“教无止境,研无止境”。首先,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讲,这是尤其要做到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其次,教师要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如何、智力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情感价值观怎样、生活环境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研究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评价一个教师一节课效果如何,不能看教师讲得怎样、板书怎样,而主要看学生掌握的怎样。所以,我觉得教师要在诱导学生上下功夫。
第四、要全面提升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这个主阵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然而课堂驾驭能力不同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效大不一样。驾驭能力强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驾驭能力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尤其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对教师解决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讲究提问设计,发挥教育机智,推敲教学语言,增强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培训只是我们的一个加油站,但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的开始,在今
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衷心的祝愿大家在新课改的舞台上,舞出自己的奇迹
第二篇:2012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总结
2012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总结
罗义春2012-7-2
3今年暑假,我参加了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中新课改培训。培训结束了,颇有了一些收益和感受,现做一如下小结。
一 :浅谈新考纲
研究宁夏四年来高考试题,把握高考的重点和趋势:
1、必修1经济生活:尽量多的掌握经济学术语和生活中的术语,训
练学生回答问题由微观到宏观和由宏观到微观。针对经济现象,从个人、企业和国家的角度认识和分析。
2、必修2(政治生活)要关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
3、必修4(生活与生活)关注高考的形式,设问一般比较简单明了,考试范围明确。所以建议抓好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不必过分强调知识体系。
高考注意:高考阅卷采点给分,一定注意答案要点化;大题答题语言要规范,注意书本知识与时政语言的结合。
二:浅谈备考复习
(一)隆重启动,扎实推进:
1、结好东风,树立信心;(充分利用前一年高考成绩鼓足干劲和热
情,充分高考必胜的信心)
2、一轮复习,讲细讲透;(与新教材看齐,强调重点,讲细讲透重
点)
3、练习跟进,巩固拓展;
4、有的放矢,重点单练;(变换设问形式,强化练习,突破重点)
5、检测及时,修正不足;
6、主观试题,一周一练。(培养主观试题答题的能力)
(二)二、三轮复习中注意的问题
1、精讲精练
(1)强调易错的知识点重点的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重新组题,设置问题;加强解题训练
(2)后期复习要处理好书本的“零”与“整”的关系
(3)关注课本上的综合探究问题,有选择的把握处理。
三:新课标下的高考试题分析
1、宁夏07-10年的4年高考试题分析
经济生活:选择题4个题,主观题1道,共占28-30分;
政治生活:3个选择,;1道主观试题,占24分,比较稳定;
哲学生活:3-4个选择,1道主观试题,占30-28分;
文化生活:1-2个选择,1道主观试题,占16-18分;
2、注意问题:答案源于教材,要全面阅读教材,但不能拘泥与教材的知识点,必须拓展和延伸,注意结合时政术语。
3、高度注意教材的重点知识
(1)必修1 经济生活市场与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
(2)必修2政府职能、责任、权威、对外政策
(3)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的知识
(4)必修4:生活与哲学价值判断与价值的选择及其实现的途径;规律;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矛盾的观点;
四:复习总结:
积极态度,坚定信念;
安排时间,加强识记;
单元讲练,模块检测;
综合热点,三次实战;
内外结合,有所侧重;
小卷检测,顺利高考。
每次的培训,都会有新的收获,会在接下来复习过程中,有更好地指导作用,但有这么几句话使我真真理解物理教学的本质:
只有理解的东西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记忆
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只有理解的知识才可正确的应用它
只有理解的所学的知识才可能激发学习兴趣
只有真正理解的知识才能得心应手的应用
只有真正理解的知识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应用
第三篇: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新课程培训心得
安县中学
成劲松
在参加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培训的四天里,新课改的部分专家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轮课改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一个“变”字,涉及到教材编制、教育教学理念、教法学法、评价考核标准等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已向我们袭来的时刻,作为一个高中政治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直面新课改大潮的挑战,则需要的是更多的勇气和魄力,更多清醒的认识和改革创新的精神,需要去积极思考和探索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的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本次的学习培训,我了解到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与追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最多可以叫做报告)。“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新课改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课改的关键和核心却是教师。因为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是新课改的直接执行者,肩负重大使命。所以通过培训,我感觉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需要多方的努力和改变。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坚持自学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学习吸收更多的新知识,拓宽自己知识面,紧跟时代步伐。新教材对于我们刚接触老师,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都是新手,面对新课程对于每个老师来讲都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而新课程的任务又重,所以我感觉要想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有从头做起的准备,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和新教材,领会大纲,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编写特点,要求及教学方向,有效、合理、创造性的指导新教材的教学;其次需要各个老师之间共同研究、讨论,精心设计这样才能把课上好,才能把课改精神落到实处。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而不是统治者、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准确理解现行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依据内容定位合理配置教学时间统筹规划,大胆“放手”,不留恋于“过去”,不滞留于“熟知”,分层次教学,善于整合教材,善于把握重点。新课程改革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新教材力求改变“繁难偏旧”的倾向,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落实:要正确对待这个目标,高中生应该主要是思维活动,该目标同样非常重要,而且有很多课的情感目标重于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并不矛盾。达成目标的方法:利用“逻辑推动”实现目标,抓住“各种境遇”实现目标抓住“新鲜事实”实现目标。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重视生活经验、重视情境体验、重视过程方法、重视学生参与、重视迁移运用、重视归纳。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设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从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应该更重视过程,而不只是重视结论。教学应该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本身。
4、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关于一些新课程教学评价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注重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性
关于学习方式的选择:
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机械学习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有可能是意义学习或机械学习。那种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看法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接受学习以可以是有意义的;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合适,发现学习亦可以是机械的。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彻底颠覆”和“推倒重来”,而是一种扬弃;固然要重视“创新”,但不意味着可以彻底进行颠覆„„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合作学习,强调自主与探究式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摒弃讲授和接受式学习,更不可放弃对个体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要求。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活动是这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这些内容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应予充分重视。在教学过程哪个环节、什么时间进行探究活动,根据教学需要可以作适当调整。
但是探究活动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防止为探究而探究,为活动而活动,陷入形式主义。
二是过分依赖现代多媒体手段。
探究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它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不能本末倒置。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
新课改虽然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多参与,活动。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教学方式?是不是学生参与的多了就符合课改的要求,是不是一定要有这些环节才体现课改的味儿?所谓参与主要是看学生的思维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一个专家讲的好:即使一堂课没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跟着老师的思路在思考问题,那么这任是一堂成功的课,虽然有时候只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如果他的问题能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这也是一种合作。这就是说我们要全面深刻理解新的教学方式,不能为转变而转变。所以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是“快乐而肤浅”的,不应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它应当是充满内在张力的,有体验提升的,有思想深度的。对于学科教学来说,一堂好课的底线是尊重学科规律,坚守学科本色!
5、作为教师心里要确实装着学生,真心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有一位专家把教师分为这么几类:
? 生存型的教师:无奈的苦捱
? 享受型的教师:吃苦也是享受
? 发展型的教师:创造的幸福
生存型的教师
? 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
? 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 把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享受型的教师
? 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
? 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
? 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
发展型的教师
? 教师: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 终身自我教育:教师生涯的推动力
? 教师职业:“不仅在给予也在收获”
所以我觉得在新形势下,作为教师,不管你是喜欢教育也好不喜欢教育也好,不管你将来是否要从事其他职业,既然我们现在是在教育的岗位上,那么我们就应该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着想,切实要担负起我们应有的责任。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华师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通过“我思我想新课程”、“实话实说:新课标、新教材”等活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主动思考课改相关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想我不会辜负此次广州之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本人非常乐意与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学习的心得,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
第四篇: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新课程培训心得
安县中学成劲松
在参加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培训的四天里,新课改的部分专家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轮课改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一个“变”字,涉及到教材编制、教育教学理念、教法学法、评价考核标准等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已向我们袭来的时刻,作为一个高中政治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直面新课改大潮的挑战,则需要的是更多的勇气和魄力,更多清醒的认识和改革创新的精神,需要去积极思考和探索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的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本次的学习培训,我了解到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与追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最多可以叫做报告)。“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新课改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是课改的关键和核心却是教师。因为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是新课改的直接执行者,肩负重大使命。所以通过培训,我感觉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需要多方的努力和改变。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坚持自学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学习吸收更多的新知识,拓宽自己知识面,紧跟时代步伐。新教材对于我们刚接触老师,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都是新手,面对新课程对于每个老师来讲都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而新课程的任务又重,所以我感觉要想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有从头做起的准备,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和新教材,领会大纲,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编写特点,要求及教学方向,有效、合理、创造性的指导新教材的教学;其次需要各个老师之间共同研究、讨论,精心设计这样才能把课上好,才能把课改精神落到实处。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而不是统治者、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准确理解现行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依据内容定位合理配置教学时间统筹规划,大胆“放手”,不留恋于“过去”,不滞留于“熟知”,分层次教学,善于整合教材,善于把握重点。新课程改革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新教材力求改变“繁难偏旧”的倾向,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落实:要正确对待这个目标,高中生应该主要是思维活动,该目标同样非常重要,而且有很多课的情感目标重于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并不矛盾。达成目标的方法:利用“逻辑推动”实现目标,抓住“各种境遇”实现目标抓住“新鲜事实”实现目标。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重视生活经验、重视情境体验、重视过程方法、重视学生参与、重视迁移运用、重视归纳。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设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从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应该更重视过程,而不只是重视结论。教学应该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本身。
4、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关于一些新课程教学评价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注重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性
关于学习方式的选择:
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机械学习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有可能是意义学习或机械学习。那种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看法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接受学习以可以是有意义的;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合适,发现学习亦可以是机械的。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彻底颠覆”和“推倒重来”,而是一种扬弃;固然要重视“创新”,但不意味着可以彻底进行颠覆„„
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合作学习,强调自主与探究式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摒弃讲授和接受式学习,更不可放弃对个体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要求。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活动是这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这些内容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应予充分重视。在教学过程哪个环节、什么时间进行探究活动,根据教学需要可以作适当调整。
但是探究活动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防止为探究而探究,为活动而活动,陷入形式主义。
二是过分依赖现代多媒体手段。
探究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它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不能本末倒置。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
新课改虽然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多参与,活动。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教学方式?是不是学生参与的多了就符合课改的要求,是不是一定要有这些环节才体现课改的味儿?所谓参与主要是看学生的思维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一个专家讲的好:即使一堂课没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跟着老师的思路在思考问题,那么这任是一堂成功的课,虽然有时候只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如果他的问题能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这也是一种合作。这就是说我们要全面深刻理解新的教学方式,不能为转变而转变。所以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是“快乐而肤浅”的,不应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它应当是充满内在张力的,有体验提升的,有思想深度的。
对于学科教学来说,一堂好课的底线是尊重学科规律,坚守学科本色!
5、作为教师心里要确实装着学生,真心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有一位专家把教师分为这么几类:
? 生存型的教师:无奈的苦捱
? 享受型的教师:吃苦也是享受
? 发展型的教师:创造的幸福
生存型的教师
? 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
? 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 把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享受型的教师
? 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
? 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
? 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
发展型的教师
? 教师: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 终身自我教育:教师生涯的推动力
? 教师职业:“不仅在给予也在收获”
所以我觉得在新形势下,作为教师,不管你是喜欢教育也好不喜欢教育也好,不管你将来是否要从事其他职业,既然我们现在是在教育的岗位上,那么我们就应该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着想,切实要担负起我们应有的责任。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华师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通过“我思我想新课程”、“实话实说:新课标、新教材”等活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主动思考课改相关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想我不会辜负此次广州之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本人非常乐意与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学习的心得,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
第五篇:高中政治新课程跟进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政治新课程跟进培训心得体会
从2012年8月27号开始,我们在南川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新课程跟进培训。通过认真聆听各位专家与实战经验丰富的名师的讲解和观看精彩的优质课,我收获颇丰,感触也极大。现将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教师应该不断潜心钻研教材。高中的政治教材尤其是高二的《文化生活》,看似内容很杂、很乱,实则暗含着较强的内在逻辑,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静心、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贯穿其中的逻辑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系统把握整本教材,才能在讲解时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这一点要求在《文化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化生活》一书涉及范围甚广,包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科学、社会等,以至于有人说它:讲政治又不是政治;讲经济又不是经济;讲历史又不是历史;讲科学又不是科学……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严谨治学,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和加强文化修养,成为一个通晓各方面的“杂家”,从而当好“教书匠”。
第三、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通过观看各种教学短片,我发现:不同的老师具有不同的风格。同样的一课,不同的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导入方式来上,结果却也是一样地精彩。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意识,不断挖掘教材和提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切入点,讲出课堂亮点,使课堂具有特色和自己的风格。第四、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实例与时事会给学生设置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思维活动空间,此时运用好情境来进行教学,能够为学生创建施展才能的舞台,并使他们在感悟到自身主体地位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学习责任感,这样就会营造出师生双向互动的高效课堂氛围,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作为老师,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创设教学情境和鉴别不同情境的能力,充分利用情境来丰富和升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五,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认识观的引导。高中生正处于认识和人格的发展与成型期,因此其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能否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科学的认识观和价值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不可推卸的重任。我们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认识发展,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做社会主义新人。
愿我们广大政治教师都能做一棵朴实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岁月的“野火”烧不尽我们奉献的精神,只有走进那片土地,我们将随时播撒青春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