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过去四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汇报版)

时间:2019-05-12 14:3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人社局过去四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汇报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人社局过去四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汇报版)》。

第一篇:市人社局过去四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汇报版)

市人社局过去四年工作总结及

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一、过去四年工作总结

过去四年,我局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和人大会议精神,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以贯彻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为重点,推进人社工作改革创新提效,为全市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以创业带动就业取得新突破 一是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健全完善并全面落实创业创新政策,相继出台了《盘锦市全民创业援助行动三年计划方案》及实施细则、扶持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为就业创业工作保驾护航。创业孵化基地从“零”发展到8家,形成了“市、县区两级综合体”,孵化企业338户,3家被评为省级孵化基地。积极举办“辽西五市一县”创业成果展、辽西地区创业博览会、盘锦市创新创业大赛、盘锦市互联网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全民创业热潮。全市全民创业累计43994户,带动就业128960人;扶持创业带头人累计7626人,带动就业46671人。

二是全面做好就业援助和援企稳岗工作,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不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工作力度,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逐步实现外来劳动者与当地户籍人口享受同等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管理服务,建立“10+2”公益性岗位退出机制和“4+1”就业援助政策,下放开发管理权,援助3254人就业。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招聘求职双向选择洽谈会395场,20225家次企业累计提供就业机会37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近45600余人次。调整失业保险费率,使34万余名参保职工每人年增收162元;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支付121家企业稳岗补贴资金11004.5万元。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1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二)社保体系日臻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保事业收获新成果

一是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进城农民、五七工家属工等群体纳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完成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在全市上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无缝对接,保证了相关人员在不同制度间的自由流动;平稳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医保城乡一体化,使辽东湾新区、兴隆台区和双台子区近10万群众享受硕果,推进了我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相继实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将部分高值药品纳入大病保险支付范围,有效解决了参保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组织全市范围内的建筑企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将参保证明作为办理工程项目施工许可的必要条件,实现全市75个建筑项目共计14245人全部参加工伤保险。

二是参保人数和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我市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已逐步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全市129万户籍人口中已有104万户籍人口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5万人,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参保率达到95%以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目标,到今年末参保率达到96%以上。连年提高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由2013年的1160元提高到2017年的1656元。

三是管理体制不断优化。不断深化社保管理体制改革,创立了“五险统一征缴、分险种支付”的经办模式。全面推进了五大社会保险公共业务整合,实现了社会保险统一基数、统一登记、统一征缴、统一稽核,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实行市级统筹管理,实现了缴费标准、待遇水平、基金管理、经办模式、信息系统、机构垂直管理的“六统一”。在全省率先将社会保险登记纳入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

四是基金保障网更加牢固。建立跨部门、区域、行业的的人口基础信息、市场主体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及部门间联动机制,提高了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社会管理精细化精确化水平。在养老保险方面,强化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建立与公安、地税、民政、疾控中心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比对机制;充分利用基层网格平台,通过手机APP人脸识别等手段严防违规问题发生。建设医疗服务智能监控系统,加快推进医院端事前提醒和电子病历上传工作,堵塞医保基金支出漏洞;在盘锦市中心医院启动了城镇居民医保DRGs付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保障基金收支平衡。

(三)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性人才集聚能力得到新提高

一是全力改革人才集聚机制。主动对标国内先进城市,相继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人才集聚加快实现人才引领全面转型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试行)》、《盘锦市人才分类标准》、《关于做好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有关人事管理工作的通知》等10余项人才政策和行动方案,努力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加快实现以政策引领厚植人才集聚优势。二是确立“人才带项目、园区搭平台、风投入资本”的高层次人才集聚新模式。打造“双创盘锦精英荟”、“海外学子盘锦创业行”高层次引才活动,其中“双创”选入“国家千名专家服务基层项目”,累计引进16名海内外创业创新人才携15个高科技项目落户盘锦,其中北京瑞尔视景科技有限公司瑞尔安心项目、高性能弹性体材料与制件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积极引导高端人才向科技产业聚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挂帅”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全市累计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型团队4个,博士以上高端人才98人;建设院士工作站2个,引进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建设企业工程研发中心(研究院)3个,为全市科技创新产业提升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

三是广泛促进高校、人才与企业的联合与对接。积极开展全市人才和技术项目需求情况调查,连续三年编制发布《盘锦市人才需求及技术项目需求目录》,使人才集聚有的放矢。积极赴外宣传招聘,全面搭建引才载体,在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和营口大学等省内外10所院校设立了13个引才联络站。全市目前建有各类人才载体40个,其中科研创新载体6个、大众创业载体10个、育才载体11个、引才载体13个,累计引进培育各类人才近2万人。

(四)考录工作实现创新,公职人员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创新开展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工作。从2013年起,在全省率先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工作,公开招聘二本以上毕业生输送到部队培养锻炼,退役后安置到我市事业单位工作。累计招聘二本以上毕业生300人,其中一本毕业生73人(含国家重点院校毕业生14人),实现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满足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双赢。

二是全面推进事业单位转企改革。起草《盘锦市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人员安置意见》,启动组建“1+6+2”企业集团公司,依据国家、省有关要求和盘锦实际,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对人员安置、保险接续以及划入人员在提前离岗、辞聘经济补偿等方面政策进行了明确,确保全市10家事业单位顺利划入企业集团。

三是积极探索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符合科研类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的新途径、新模式,在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开展试点工作,通过改革内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岗位管理和职称评聘、薪酬分配等制度,推行了全员聘用、按需设岗、优绩优酬以及灵活的人才招聘制度等17项突破性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检验检测中心集聚高质量科研人才的能力,形成了促动科研机构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打开新局面 一是全面实现劳动监察“两网化”100%覆盖。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试点单位“两网化”达到100%覆盖;建设“实景三维立体地图”,在系统内直观查看地理位置信息及实景三维高清影像信息的用人单位共计2231户,实现实时可视化。全市网上平台投诉举报立案率、结案率、回复率达到100%,目前,全市网上平台投诉举报案件立案率、结案率和回复率均达到100%,该工作得到省厅认可并在全省工作会议期间做经验推广。

二是以农民工工作为重点强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建立由人社、信访、公安、法院等部门组成的办案联动机制和跨地区执法办案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欠薪风险防范机制,推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等五项制度,共立案解决农民工工资类案件236件,涉案金额7800余万元,16个政府投资项目实现零拖欠,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是积极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在基层。在全市成功组建277家基层调解组织,形成了制度、业务、队伍和硬件建设“四统一”,1081名调解员持证上岗。全面开展劳动法律公益服务“千街万企行”活动,聘请省公益法律服务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和乡镇街道进行法律法规宣讲,进一步增强了企业预防控制劳动争议法律风险的能力。作为省厅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使用了仲裁办案系统,连年保持着立案准确率、法定时限结案率、调解兑现率三个百分百。

(六)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相继建设“金保工程二期”和“智慧人社”,建立“多入口、一站式”的经办模式,实现利企便民;建立一体化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机制,将各类基金、资金全部纳入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为改进和保障民生提供精准判断。作为全省异地就医试点城市之一,实现了与人社部、北京市、天津市、吉林长春市、海南省、黑龙江省跨省异地的就医连通。作为国家人社部社会保障卡应用第二批试点城市之一,制发社会保障卡91万张,社会保障卡激活率70以上,人社部102项应用目录已在我市全部实现应用,位于全国前列。

二、2017年工作总结

一是就业创业工作超指标完成。先后组织103家企业五次赴铁岭调兵山市、朝阳市、阜新市、辽宁科技大学等地开展招聘活动,提供需求岗位6294个(次),现场签订就业意向509人,首批入职近百人,有效促进了省内去产能离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高校毕业生首次就业。针对全市项目建设及实体经济发展开发的4万余个用工岗位,先后组织创业就业服务月暨春风行动活动月等各类就业创业活动100余场,成功承办辽西地区创业创新博览会,累计达成就业意向10562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86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3.7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6%,低于目标0.34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全民创业10000人,带动30000人就业;培训各类劳动者12000人,培养创业带头人300人,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社会保障工作平稳推进。全市企业职工(不含离退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6.3万人,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3.4万人,全面超额完成省任务。建立养老金运行情况月通报制度,通过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和使用上年度省级个人账户借款结余弥补基金缺口,确保了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出台盘锦市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在市中心医院试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工作预计年底全面完成,医疗保险监管信息系统实现试运行。

三是人才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毕业生留盘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关于推进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举办“首届海外学子盘锦创业行活动”和第二届“双创盘锦精英汇”活动,签订项目落地、人才交流、资金对接项目16项,13个项目中已有2个开工建设;共吸引“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4人,其中更有2016年双创荟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落地项目吸引海归博士参与共建。推荐26人参加全省辽宁“大工匠”评选,同时按照省厅要求补充选拔34人。全市先后组织各类招才引智活动32项,新建校企合作、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长期合作机制5项,新增校企合作基地2家,2家博士后工作基地正在申报中。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293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7%,其中各类急需紧缺人才1402人,毕业生人才1524人。

四是公职人员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强化公职人员培训,举办3期科级及以下干部培训,相继培训850人次,普遍提升公职人员能力素质;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全面开展营造国际化语言环境工作,为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竞赛活动的通知》(盘人社发〔2017〕52 号),以竞赛方式组织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积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稳步推进事业单位转企改革。积极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圆满完成2017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

五是全市和谐劳动关系形势良好。参加省企业薪酬培训班,开展全市和谐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和全市企业薪酬培训。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6%,新备案劳动合同508份;全市劳动监察部门主动检查用人单位467户,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252份;为1829名劳动者追发工资2734.987万元;受理投诉举报案件40件,立案11件,结案11件,当期结案率100%;接收劳动仲裁案件申请83件,案外调解案件57件,调解成功率、法定时限结案率均为100%,超过省目标任务10个百分点。

六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实施局党组中心组“拉练式”理论学习制度,在市社保局党总支全面试点“支部带窗口”的党建模式,全力打造星级党支部,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整体水平提升。全面推进市委巡察整改和省委巡视整改各项任务落实,严格执行《党组工作条例》,积极规范和改进党内政治生活,健全完善了党组议事规则、党内监督、党内谈话等制度,通过整改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坚持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九大确定的任务目标上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公平正义、协调联动,充分抓好各类人才集聚、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方面问题,加快建设覆盖城乡、服务均等、智能优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盘锦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筑牢民生和人才基础。

一是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以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为抓手,以困难群体为重点加强就业援助和兜底帮扶,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为重点推进创新带动创业促进就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8.2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二是建设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提高覆盖范围和覆盖水平;积极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努力建设更加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措并举推进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进一步完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基本社会保险户籍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三是集聚更多更契合产业发展的人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全面打开人才留得住、项目落得实、创新发展好、产业升级快的崭新局面。全市人才总量达到42.8万人,其中新增高层次人才100人。

四是推进公职人员管理更加规范。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体系,建立起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从严从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监管,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激发事业单位生机和活力,提高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军官安置制度改革,军队转业干部得到妥善安置。

五是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贯彻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使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调解仲裁机制,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突出矛盾治理,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劳动仲裁法定时限结案率、劳动监察案件结案率达到100%。

四、2018年工作安排

(一)坚持稳定就业和促进创业并重,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充分释放就业创业政策的红利,强力推进各类政策的完善落实;继续加大各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力度,争创省级乃至国家级;进一步加大创业贷款的发放力度,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切实发挥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协同效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困难人群的就业援助和兜底帮扶;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计划;坚持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促进农民工的就业创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二)坚持改革创新和提标扩面并重,全力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预计58万人,城乡基本保险覆盖率达到96.5%。按照省有关要求,提高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水平,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确保机关事业保险制度改革后的平稳运行。继续深化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医疗服务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积极做好实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中央调剂金的前期准备工作,持续加强基金管理力度,确保基金平稳安全运行,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三)坚持人才集聚和公职人员管理并重,强力支撑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面创新落实人才集聚各项政策,全面完善提供全过程、一站式的人才服务,健全“人才带项目+园区搭平台+风投入资本”的工作机制,举办第二届“海外学子盘锦创业行”和“双创盘锦精英汇”活动,全力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15人。加强核心产业需求、重点企业需求与紧缺型人才、基础储备型人才的引育相衔接,形成制度上的优势、政策上的拉动和服务上的保障。全面做好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全面推进落实职称制度改革,加强公职人员的考录培训,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的能力。

(四)坚持依法行政和平台建设并重,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围绕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断规范劳动用工行为,继续保持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在98%以上、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在80%以上;严格审批劳务派遣资格,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监管,保障被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劳动监察“两网化”应急指挥管理平台的工作效能,妥善处理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欠薪案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继续确保立案准确率、法定时限结案率、调解兑现率三个百分百。

(五)坚持强化学习和从严治党并重,不断提高人社系统党建工作水平。将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通过组织局属各党支部(总之)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持续不断地学习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全面准确领会其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基本要求,以此指导工作实践。围绕省市委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开展“回头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加强人社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为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贡献力量。

第二篇: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2006年以来,临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经营”的要求,创新城乡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坚持以法行政,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五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十一五”及2011年建设系统工作回顾

(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步完善

2006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2.3亿元,重点解决人民群众行路难,居住条件差的问题,完成北环路、站前路等街路的新建和改造工作,建成区街路全部实现了硬覆盖,安装路灯670组,实现了有路必有灯,有灯必有亮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北环路的建成,实现了临江市政府几任领导的夙愿,到目前临江市区道路骨架基本形成。园林绿化工作把增绿扩绿为主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方便市民,分布均匀的原则,积极开展绿化美工作,在市区道路网络形成的情况下,一方面坚持道路修建到哪里,绿化就跟到哪里。五年来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以市区出入口绿化和主干道绿化为主,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卧虎山大街、鸭绿江、站前路等主干街路的绿化和景点绿化。栽植绿化树木3.5万株,花灌木350万株,栽花400万株,种植草坪 20公顷。另一方面提高了道路绿化占地比例,彻底改变了过去一条路种两行树的简单模式,实行“一街一树一景”的绿化建设,新建和改建的街路全部设置了绿化带,开辟了带状绿地,植物景观更加丰富乔、灌、花、草结合更加合理,色彩的和谐、在城区绿化美化的同时对住宅小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到目前城区绿地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

(二)、创新城乡规划理念与思路,强化规划和建设管理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按照把临江建设成山水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的思路, 着力完善市区总体规划修编,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及城市功能分区。市区总体规划于1998年进行了第一次修编,现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省建设厅的要求,城区总体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同步。因此,几年来,我们广泛搜集资料,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市区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工作。科学指导村镇规划编制工作,2009争取省资金30万元编制了临江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目前已完成纲要评审工作,争取7.4万元完成老三队村、蚂蚁河村村庄规划,总规划面积50公顷。

统筹兼顾,认真作好规划设计工作。几年来,坚持规划先行,规划设计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要求,按照设计规范标准,结合市区和村镇工作实际,认真作好设计工作,共完成临江市海关综合楼查验场地、国门工程、临江市文化艺术中心、站前路、临江市硅藻土工业集中区创业服务中心等450项规划设计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对村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按照经济、适用、美观、安全及体现乡土与时代特色的要求,指导农民选择适当的住宅类型。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旅游线路村镇的建设步伐,针对很多农村建房户建房时建筑设计不新颖、不美观的实际情况,设计、收集了多套不同户型、不同规模、不同风格的设计图,免费提供给农民建房户使用,提高了村镇建设质量。

加大了规划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严格规划修编调整程序,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坚持报建手续办公例会审批许可制度,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认真实施规划管理“一书两证”制度,建立健全了城市规划监管机制,完善城市规划批前批后公示制度、规划建设项目审批听证制度、重要规划的报告备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关注民生民意,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

自2007年开始,我市实施棚户区改造工作,为使棚户区改造顺利实施,使被拆迁户住上放心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合理界定棚户区改造范围,组织专人到棚户区进行调查摸底。三年来共完成73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拆迁3200户,工程总投资7.45亿元.2012年重点完成河东棚户区改造拆迁任务,拆迁300户,拆迁面积2万平方米,现以完成160户,拆迁面积0.75万平方米。完成红房、林城棚户区的续建任务。

(四)、规范管理,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以规范建筑市场为龙头,开展建筑市场专项行为检查,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等级制度的新路子。抓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在工作中以项目报建,招投标为龙头,修订项目报建,施工许可程序。理顺了招投标服务机构与招投标管理部门体制,在体制上、制度上解决了招投标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弊端。完善和实现了招投标前市场准入规范化以及招投标过程中相关资料核验备案程序化,强化对开标,评标,定标的现场全过程监管。以施工企业为重点,打击转包、违法分包以及项目经理挂靠投标、挂靠承包的行为。主要是对照中标企业投标书中已经备案确认的“项目管理人员花名册”看是否与实际相符,检查各类人员是否上岗到位,职责是否履行。解决施工现场无证上岗,人证不符,有证无岗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口头或书面通知整改纠正。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等级制度的新路子,应用现行法规,履行政府质量行为监管职责,制定完善相应考评管理办法。围绕建筑业发展这个中心,扩大农民工就业渠道和门路,规范建筑劳务用工市场。配合相关部门举办“五大员”继续教育培训。抓中介服务组织的行业管理。加强中介服务组织的行业管理,规范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招投标代理的工作行为。对不按法定程序先行施工,发现问题后,积极催办和协调各方将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克服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坚持样板引路,深入开展“创精品”“创优良”活动。进一步落实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强化责任。克服质量通病,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所有新开的工程都按规定进行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备案,分别达到100%。强化质量监管。重点了检查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查找质量隐患以及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以人为本,加大力度,狠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成立了局安监办,充实人员和落实基本工作经费。几年来安全机构运行正常,把控制死亡事故,减少一般事故,杜绝责任事故作为今年安全工作目标。制定下发了《应急预案》,精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各种不同层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是开展建筑起重设备的专项整治活动。建立机械设备使用台帐,实行备案准用制度。禁止使用自制的外墙吊栏和“三无”起重设备,做到不留死角,全数监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几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五)、抓班子带队伍,使建设事业大发展快发展。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首先做到,大事小情必经过党委会研究通过,从不搞一言堂。健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决策和领导分工相结合、重大问题汇报制度,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增强了决策透明度和准确度,确保决策符合发展的要求。认真按照市委党建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坚持日常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引导干部自觉在改革和建设的同时进行党性锻炼,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利益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进一步调整充实责任制考核内容,严格追究制度,增强责任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坚决纠正不廉洁行为和行业不正之风。继续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完善考勤、用车、公务接待制度,对全系统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违纪行为进行认真查处,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积极配合上及纪检监察部门,加大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二、未来五年工作计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快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未来的五年里,我市的城乡建设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我市城乡城市定位及面临的难题,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经营”的工作思路,将临江建设成规划科学、功能合理的山水园林城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六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生态立市、打造精品、打资源牌、走特色路”,按照“构筑特色,营造绿色,打造精品,提升魅力”理念,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突出“一核、四轴”发展,以市区为核心,实施优化升级战略,壮大城市经济规模,突出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市区面积,引导人口和各种要素向中心城区集聚,提升城市总体发展能力和承载力。“四轴”主要以六道沟、花山、桦树、苇沙河四个中心镇为轴心,以公路为链条,积极打造经济发展带,拓展轴带各项功能,拉动沿线乡镇组团发展,强化主城区对周边农村地域的带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奋斗目标

到2015年城市建设规模在现有的5.46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扩大到1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临江城区道路现已达到33公里(三公里除外),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5%,管道燃气覆盖率达30%,全市城镇化水平达63%。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利用,成为具有高产出的城市经济实力、高效能的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的城市居住环境、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长白山西麓现代化城市,城镇化水平达到70%。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城乡规划设计工作

积极收集材料,完成新一轮《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修编工作,完成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导未完成村镇总体规划的村镇完成村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各类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2012年,规划将城市行政中心、商业文化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沿临江大街、鸭绿江大街依次展开,形成山水环境融为一体的城市景观风貌轴线,求得远山、近水、绿化和建筑结合道路步行空间的设计,打造绿树掩映下的步行体系,将绿化网络与步行系统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优美的现代建筑景观风貌区,对城市出入口进行严格的规划控制和设计,创造有特色的城市建设风貌,水泥厂整体搬迁,将该处规划成住宅区和迎宾广场,科学合理地增加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中心城区面积。合理规划,将森工、大湖、大栗子等片区与中心城区有机地连结起来。通过对城市棚户区及一部分失去其建筑属性(如:旧厂房、危房、待拆迁建筑等)的建筑群的改建,增加纵向空间的利用性,提高地块容积率。从而置换出新的可重新赋予新属性的城市建设用地。“十二五”期间要完成供热、供水、供电、通讯、燃气、消防、防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人防、排水、绿化、交通等专项规划,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城市规划时充分利用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要着重引导现代化城市建筑环境的相应发展,使之相得益彰。

2、街路、广场建设

2012年计划完成大栗子矿区道路改造工程,卧虎山大街兴隆街段道路新建工程,临江大街人行道板改造工程,同时完成站前广场、政府广场的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建立市区与外界联系便捷,布局合理的具有临江市布局结构特点的城市道路路网体系,对现有的道路进行取直、拓宽和延伸,开辟新路,完善住宅区路网形完善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系统。至2015年,完成卧虎山大街兴隆街段道路的新建和排水工程,完成卧虎山大街河西段道路排水工程,完成二道沟河河南段(东光桥—三公里桥)道路拓宽工程,完成三公里北环街道拓宽工程(二道站—变电所)。力争使城市道路面积率达到15.8%,城市道路设有快慢道分道,商业区内设有步行道。

灯光建设工程,主次干路,安装节能灯具,做到样式新颖、节能美观,改造市区巷路路灯,完成沿街两侧建筑物的灯光装修工程,完成临通路(临江—花山)临江—大栗子、临江—大湖路灯安装工程,道路安装路灯率达100%。

3、园林绿化

在城区内形成具有长白山腹地特色,具有山区沿江城市特点的点、线、面相结合,各片区分布均匀,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因地制宜,有机地组织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园林绿地,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建设,计划建设10处小游园和街头公园,供居民户外活动和日常游憩之用。“十二五”期间,城市绿地达到137.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绿地化覆盖率达到45%,为达到上述目标,在“十二五”期间要完成下列绿化工作:建设8处公园,规划建设卧虎山公园,卧虎山公园占地40公顷,要把卧虎山建设成具有长白山腹地的特色森林公园,种植长白山区珍贵树种,为临江市民创造一个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幽静的休息场所;鸭绿江江堤带状公园,结合鸭绿江大街西段的拓宽改造,利用鸭绿江江堤,建设江堤带状公园,形成鸭江江堤旅游景观带;猫耳山公园,把猫耳山建成休闲公园;续建设北山公园,使其成为具有森工特色的综合公园;新建二道沟河滨河绿色长廊公园,利用二道沟河两岸的绿化带,在较宽地带开辟以绿化为主的游园,形成二道沟河沿岸的自然风光带;继续加强湖嘴公园建设,扩大面积,增加设施,使其成为大湖煤矿片区综合性公园;建设沿三道沟建设滨河公园;开发区公园,在开发区南部组团两侧,规划建设经济开发区综合公园。完成既有街路的绿化美化工作,充分考虑地域气候特点,在新进树种时要因地制宜,绿化过程中要利用好空间结构,做乔灌结合,绿地装饰,花草点缀,主干道绿地绿达到20%以上,次干道绿地绿达到15%以上。积极开展城市景观建设,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相映成趣。

4、环境卫生建设

搞好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强环卫设施建设,规划建设7座,每座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强化市中心区的日常保洁,达到路面清扫见本色,垃圾清运不过夜。配备自卸式垃圾清运车10台,吸粪车2台,清雪车2台,计划新建水冲厕所16座,在四个出口设车辆清洗站,建设集装箱清运站,按照1平方公里设置一座的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所有建设项目。

5、集中供热

2012年继续开展“暖房子”工程,完成正阳路以东、城西、三公里地区的外墙体保温工作,力争在2013年底全面完成临江区域内341栋居民楼的保温工作。“十二五”期间,市区外墙保温达100%。市区全部实施集中供热,供热面积达到250万平方米。

6、管道燃气

结合河西新区建设,充分考虑管道燃气的规划设计,配套建设燃气瓶组站。2012年完成前期的基础论证,制定可行性报告。“十二五”期间实现新区管道燃气输送。

7、城市防洪

临江市区位于鸭绿江沿岸,头道沟河在城区穿过,二道沟河和三道沟河分别穿过三公里片区和大湖矿片区,市区内地势低洼,易形成内涝和江水倒灌,为完善排水系统解决内涝问题,计划在市区内建2座防洪闸门,4处排灌站,防止江水倒灌。

8、重点项目及房屋开发

2012年完成文体艺术中心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的工程建设。做好对房地产开发的引导工作,结合河西新区建设对大湖矿区三公里片区棚户房进行改造,对石油公司原址进行拆迁改造异地安置,利用临城邻城、滨江近路的区位优势,红色旅游线路和新农村建设,将临城改建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规划合理、设计新颖的新型居住区,“十二五”期间,房屋改造和城区开发面积80万平方米。建设结合河西新区开发建设一座国内丙等体育场,站前路东侧建一座中型体育馆,河东片区建一座综合性养老院。

9、建筑市场管理

牢固确立精品意识。进一步健全建筑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涉及到子孙后代,是百年大计,无论是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还是其他工程建设,都要把质量保证措施落到实处,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加强工程项目前期管理,严格实行建设工程质量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全同管理制,加大对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和劣质工程查处责任追究力度,通过争创名牌工程、名牌小区,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信誉,树立建筑业的整体形象。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要继续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利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相关部门联手配合,确保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坚决实行安全一票否决权。各企业要强化对所开发(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建筑、开发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提高装备、设计水平和施工能力的同时,切实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在积极引进专业对口的高、中级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认真抓好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实际操作工人的岗位培训。要利用市场机制,为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提拔使用、报酬收入等方面向专业技术人才倾斜,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洼地”效应,也必将成为我市房地产开发业最大的后劲和经济增长点。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建筑、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走向市场的形势下,政府和建设职能部门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要求更高,为此,我们将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转换工作作风,坚持以“向上争取、向下放权、立足本职、搞好服务”为宗旨,在前期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重点放在继续加强与市政府以及市建设、土地、规划、房产、城管和招投标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扶持和倾斜,加强引导和指导,为建设系统“十二五”规划的如期顺利实现,努力创造更加宽松严谨、奋力争先的“小气候”。

第三篇:人社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专题

人社局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区、市两级人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推进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监察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2015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坚持就业为主,稳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正确处理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局势。截止12月底,共投入培训经费67.5万元,开展挖掘机、装载机、汽车驾驶、钢筋工、缝纫等各类就业技能培训4次,培训农牧民群众253人次(其中本县培训200人次,输送日喀则53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5%;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8650人次,收入2378.2万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5.3%和105.6%;完成141个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签订(续签),其中新签14人、续签127人,补充替换9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

(二)坚持民生为本,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努力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5年,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12(未含辅警)人,征缴基金269万元,分别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13.4%、96.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786人,征缴基金116.95万元,分别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90.1%、146%,兑现2014年7-12月城乡居民养老金1993人次71.34万元,兑现2015年前两季度城乡居民养老金2017人次96.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数据采集工作圆满完成,共采集干部职工基础数据1607人(其中退休87名),预扣2014年10月份至2015年12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个人部分1849.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33人,征缴基金1000万元,分别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99.8%、16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56人,征缴基金244640元,分别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02.2%、101.9%;医疗报销30人次315402元。失业保险参保558人,征缴失业保险金70万元(由于3-12月份费率下调,基金征缴相比目标任务降低),分别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05%、82%;工伤保险参保1188人,征缴工伤保险金39万元,分别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03%、97.5%;生育保险参保1053人,征缴生育保险金27万元(根据上级要求,公益性岗位未统筹),分别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92%、42%,生育保险报销34人次258023元。

(三)坚持人才优先,认真做好人事人才工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力推进,举办了为期10天的2014年事业单位新录用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并组织选派11名新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到市参加培训;新分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3名,改善了基层事业单位队伍结构。聘任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7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积极参加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部署会议,组建成立了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按要求开展动员部署、业务培训、政策宣传、调查摸底等工作,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全面启动。人事人才服务工作扎实开展,认真受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流动人才人事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联合县委组织部、教育局对全县134名离退休老干部、工人以及11名“三支一扶”人员进行春节、藏历新年节前座谈慰问;完成2014政府系统公务员、事业单位人才统计工作;完成2013年8-12月专业技术人员及2013年参公人员核定、转正定级及归档工作。工资福利调整稳步推进,审批完成2014年4月至10月工资变动;完成西藏津贴补贴及基础工资增资呈报,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退休人员共859人,增资总额3746万元;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调整公益性最低工资标准,现公益性岗位月工资提涨到1850元;兑现全县从事农牧林一线补贴工资待遇42人,月增资总额886元;兑现2014公安系统人民警察警衔津贴共计44人,累计113215元;2015年企业退休职工调资工作圆满完成,共涉及21名企业退休职工,人均增资364元。

(四)坚持合谐第一,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监察执法举措扎实,以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为重点,维护劳动市场和谐稳定为目标,不定期就各施工地签订劳动合同、农牧民工工资支付、缴纳民工工资保证金等情况进行检查,依法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2015年,缴存民工工资保障金2493613元,退还1845635.7元;共组织开展劳动执法监察6次,劳动保障执法监察覆盖面达100%;签订《劳动合同》400份,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0%以上,从源头上有效保障了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劳动用工备案管理规范,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主动与县发改委、公安局等部门联系,全面调查摸清XX县各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施工单位的基本信息情况和外来务工人员情况,实行劳动用工备案和建立完善劳动用工数据库,对用人单位使用农牧民工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投诉举报案件查办有力,健全完善了投诉举报制度,规范处理程序,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做到有案必查、依法处理,杜绝行政不作为。对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及时组织人员深入用工企业详细了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全年共受理吉隆边检站、公租房、宗嘎灌渠、周转房、口岸海关监管仓库及货物查验场、五保集中供养中心、县自来水附属工程等举报投诉案件14件,结案14件,结案率为100%,为69名农牧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运费711225元。

(五)坚持服务至上,驻村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按照县委、政府年初驻村工作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乃龙村实际,对驻村方案进行了充实完善,及时做好三、四批驻村工作轮换交接,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一年来,工作队严格按照区、市、县有关要求,围绕驻村“五项”重点任务,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做到行动驻村、思想驻村、感情驻村。一是感恩教育进一步深化。通过大会宣讲、专题宣讲和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感恩教育入户率100%,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集中宣讲25次,了解富民惠民政策兑现情况537人次,讲解《财政补助政策汇编》18次。二是维护安全措施进一步落实。认真落实区、市、县关于开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教育和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走村入户排查隐患,调处化解邻里矛盾;协助村“两委”建立健全值班制度,与村联防队坚持每日在村内巡逻。全年共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8次,调处矛盾纠纷18起,健全工作机制5项,表彰奖励先进“双联户”3人,确保了“三不出”目标的实现。三是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在前三批驻村调研的基础上,第四批工作队又集中时间对驻点村开展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驻点村的人口、土地、牲畜、收入、安居工程情况,了解驻村点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民生改善、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了解党的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情况,并对了解掌握到的情况特别是驻点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工作措施。四是基层组织进一步建强。坚持每半月召开一次支部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会,在所驻村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预备党员2人,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村规民约10余条、村务党务公开制度4项,帮助村“两委”新建立党员档案29个、户情档案196个。在年初强降雪天气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党员、民兵、突击队和农牧民群众700余人次,开展抗雪救灾,及时转移牧场点16个,并及时将鞋、衣被、饲草料等救灾物资发放至群众手中,切实发挥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五是解决问题更加有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乃龙村工作队始终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强基惠民活动的主要内容,除强基办统一划拨的15万元办实事经费外,工作队还积极争取扶贫资金40万元、农牧资金12万元,整合开展了蔬菜种植、惠民房建设、绵羊短期育肥、过冬暖棚圈维修、人工种草等民生事宜,集中解决了一些全村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切实把办实事经费和争取资金用在了刀刃上。

(六)坚持勤政廉政,干部作风及履职能力全面提升。以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争做心中四有干部”主题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干部作风和窗口单位作风建设,梳理完善6项业务服务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和考勤制度;高度重视信访件与“两代表一委员”建议和提案的办理,共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件;规范了行政审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到即知即改;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区党委“约法十章”“九项要求”,截止10月,“三公”经费支出137206.14万元,文件简报大幅精简;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健全完善了社保基金、就业培训资金监督管理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精确管理,坚决守住“基金安全”底线;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加强理论学习,确保思想先进,政治过硬;推进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畅通信访维权渠道,全系统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满意率显著提升,树立了人社部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政府正确领导,县人大、政协监督指导,各有关部门全力支持,全系统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为: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由于绝大多数农牧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农牧民技能水平较低,许多人只能从事低端劳动,待遇低,就业不稳定,劳动力素质结构与就业岗位要求不适应的矛盾凸显,难以适应转移就业工作需要。

(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人才总量增速难以满足本县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在XX县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新成立(改革)了14个事业单位后,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其中以种植、养殖、林业生产、医技等生产力技术人才短缺现象最为突出。

(三)劳资纠纷调解难度较大。一方面,由于施工单位与雇佣民工大都为亲戚、老乡、朋友等关系,绝大多数施工单位不与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仅限于口头协议,部分已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只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合同内容不全面、职责不明确。另一方面,大多数施工单位未按时缴纳民工工资保证金,加之民工花名册不齐全等因素影响,给劳动维权、劳资纠纷调解增加了难度。

(四)社保经办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各乡镇对社保经办机构人员调整较为频繁,工作交接不及时或不到位,在参保人员档案管理、业务报表、统筹登记和基金收缴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农行营业所未能及时将养老金拨付到个人账户上,存在延迟发放现象;贡当乡和折巴乡没有农行营业网点,给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三、2016年工作重点

2016年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政府和区、市人社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深化改革中创新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工资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总体目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9688人次,转移就业收入突破2640万元;就业培训220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5%;农牧区转移就业培训5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就业率达85%。《劳动合同》和《民工工资兑现协议》签订率达85%以上,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巡查面达100%,劳资纠纷案件结案率达到90%;力争实现有80%以上的施工单位缴纳“农牧民工工资保障金”和设立“劳动者维权公告牌”。2016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引领带动,继续落实好就业再就业政策。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文件)要求,继续落实好区、市政府系列就业优惠扶持政策措施。一是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增强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健全就业帮扶和服务体系,及时掌握失业人员动态和岗位需求,做好就业岗位信息发布工作,通过加大开发市场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帮助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年内新增“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二是集中力量抓好就业困难人员群体就业安置帮扶工作,加大劳动力组织化转移力度,引导城镇失业人员和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积极参与城镇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三是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就业基础统计工作,探索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劳务用工信息库、创业项目储备库和创业就业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用工信息。四是继续加大劳动技能培训。针对待岗人员、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四型”人员组织开展“引导式”专项培训,全面提升XX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努力保持全县就业局势稳定。

(二)紧盯重点环节,坚持完成好社保征缴工作。一是继续狠抓扩面征缴。按照“补缺”和“扩面”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以农牧民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为扩面对象,扩大“五大保险”参保范围,着重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群众参保范围,巩固参保率,提高续保率,确保应收尽收,能收则收,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完成全年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任务。二是切实强化基金管理。进一步完善基金管理办法,规范基金征收、上缴日常管理,确保不发生挤占挪用情况。认真落实社保基金支出业务审核、财务复核等制度,强化对业务经办、待遇审批、基金支付的稽核管理,杜绝社保基金“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三是着力提升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业务办理信息化程度,认真做好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社保信息的采集、变更、上报工作,确保参保人员个人业务办理不受影响。加强对各乡镇社会保险经办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四是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严格按照政策要求精确计算,建立台账,确保各项数据、信息、资料的认定、统计精准无误。

(三)注重提质增效,规范管理好人事人才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公务员法》、XX县机关管理《两个办法》和《XX县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抓好全县工人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按程序办事、用制度管人。二是积极协助组织部门开展好公务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按照因事设岗、精简效能、结构合理的原则和有关政策规定,督促指导各相关单位制定好岗位设置方案、岗位等级认定办法,并按规定程序审核报批,组织签订《XX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并按相关程序兑现新岗位工资,全力确保XX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通过市级综合验收。四是健全和完善政府部门公务员信息,抓好信息统计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全县人才引进工作。五是通过不断规范完善人事管理和人才选拔健康有序开展的长效机制,以严格的管理、严肃的态度、严密的制度树立起公平、公开、公正的人事公信力,确保人事工作落实政策不偏离,执行规定不出错。六是按照“统筹城乡、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夯实基础,规范服务、整体推进”的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力争2016年年底完成吉隆镇、宗嘎镇、折巴乡、差那乡四乡镇基层平台建设任务,并实现正常运行。

(四)强化维权,切实保障好劳动者合法权益。继续深化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落实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属地管理责任,对各部门、各乡镇项目开工情况、各类企业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巡查监督。对接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及时受理答复,随时掌握处置动态,尽量把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力争实现零拖欠、零上访。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办案能力建设,不断强化对新法律、新政策、新规定的学习运用,提高对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案例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及时予以办理答复,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好实际困难和问题。

(五)坚持正风肃纪,坚决维护好党风廉政制度权威。加强党风廉政工作领导和责任落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区党委“约法十章”、“九项要求”和地委、行署《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以及县委、政府《关于深入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约法十章”、“九项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持之以恒反对和纠正“四风”,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各项支出,力争“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加大政务公开,及时对干部群众关注的社保征缴、就业再就业等信息进行及时公开,维护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突出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宗旨意识、群众路线、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的操守,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

(六)推进驻村工作,让群众在强基惠民中得实惠。严格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坚持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帮扶重点,积极为乃龙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帮助乃龙村群众谋求经济发展之路、致富之路。

第四篇:人社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市人社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安排

2016年以来,全局上下紧紧围绕省、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2016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6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000人,完成省计划的100%;就业技能培训4100人,同比增加2.5%;创业培训216人,同比增加8%;扶持创业带头人400人,同比增加9.3%;带动就业2350人,同比增加10.3%;城镇登记失业率4.9%,同比增加0.87个百分点,低于5.2%的省指标0.3个百分点;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全市求人倍率为0.97。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全市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分别达到57.5万、93.5万、24.1万、37.4万和25.9万人,分别完成省计划的103%、101%、100%、109%、101%,同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3%、-2%、0%、3%和-2%,“五险”参保总数同比增加0.9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106.24万人,同比减少1.2万人,参保率97%。

核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3842人。开展公务员培训1.38万人次。获批国家EO项目8项(已执行3项,分别为南票经济局的“蒜苗生产废料利用”项目、兴城凯婕制衣有限公司的“纺织花版面料研发和泳装款式设计”项目和同源漆业有限公司的“二次渗透结晶技术研发”项目),国家资助重点项目2项(市中农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果园精准化管理技术专家引进”和德隆实业有限公司“新型高效环保钼精提取药剂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批率名列全省前茅。为各类人才提供代理、交流、培训等服务达6.94万人次。

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综合签订率达98%,已建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80%;受理劳动者投诉举报案件到期结案率达到100%;调解及仲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到期结案率达到100%。

二、与民生有关的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资工作按时完成。根据调资方案,于2016年9月完成了5769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资工作,年增资1500万元,人均月增资216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月人均净增资约324元,涉及市直和各县(市)区在职人员7.01万人,离休人员579人,于11月份补发到位。

二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工作圆满完成。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于9月底完成了我市18.7万名企业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工作,人均每月增加139元,增幅6.75%,调整后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达到月人均2089元。

三是调整医疗保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将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惠及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将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支付限额从7万元调至7.5万元,并对部分医用材料、乙类药品的个人先行自付比例以及超限额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政策进行了调整,进一步降低群众医疗负担。

四是强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累计完成9批次、455人的征地保障资金审核工作,落实资金693.59万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力应对养老基金支付风险。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意见(试行)》(辽委发„2016‟19号,以下简称:省委19号文件),认真组织全市养老保险工作会议,积极推进风险基金筹措、上解工作,完成统筹基金税费一体化管理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经认真研究和数次修改完善制定了我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葫委发„2016‟20号),拟定了《葫芦岛市企业养老保险风险基金筹措管理办法》,奠定了加强基金收支管理、筹集风险基金的政策基础。二是加大依法扩面力度。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站等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保险政策,解答群众关心的参保问题;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对全市适龄人员进行排查,引导符合参保政策的人员自觉参保缴费;以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为契机,对全市企业参保缴费情况进行地毯式清理,摸清参保资源底数。三是推进征缴体制改革。于7月1日将统筹缴费基数核定职能移交市地税局,实行社会统筹自行申报、依法征收;建立费源因素分析模板和重点费源监控台账,实时动态监控企业经营情况;稽核2013年以来企业工资总额、养老保险计提和实际缴纳费额,堵塞征管漏洞,努力使潜在费源转化为有效收入。四是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社保经办机构数据分析,提前2个月预警养老金支付风险;按照市政府要求,制定了《葫芦岛市企业养老保险风险基金筹措管理办法》,拟通过PPP模式、国有资产减持等方式实现资产变现,建立30亿元左右的风险基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五是加大清理欠费力度。按照“杜绝新欠、追缴陈欠”的原则,以欠费3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重点,制定补缴计划,分批补缴欠费;对长期欠费且无还款途径的中省直企业,督促将闲置土地、馆所等资产变现偿还欠费;对市属无法生产经营的困难企业,要求依法破产或对现有资产实施有效控制。六是严格基金支出管理。强化统筹支付项目和业务经办管理,杜绝未列入统筹项目的费用在基金中列支;严格审批特殊工种和因病提前退休,杜绝违规退休;重新认定享受缴费优惠政策的困难企业;认真开展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对未认证人员暂停待遇,确保养老金发放安全。完成生存认证19.92万人,认证率100%;查实冒领重领(同时享受退休金和遗属费)养老金19人,依法追回养老金17.3万元。

(二)积极做好扩大就业创业工作。按照省就业专项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建设精准化、规范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实现了“十三五”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良好开局。一是积极搭建供求平台。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专项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89场,提供岗位近3万个,吸引2.8万名求职者求职,达成就业意向6400余人,一对一实名推荐就业400余人。二是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力度。对全市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进行专题调研,赴杭州、温州等地学习考察“梦想小镇”、“创客空间”等成功孵化基地的运行模式、体系建设、服务流程,为推动我市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供借鉴。全市建设创业孵化基地7家(市级1家,县区级6家),先后有209户创业企业入驻孵化,带动就业1500余人。三是按需开展普惠制培训。采取定向培训、专项技能培训等方式,组织育婴师、面点师、美容美发、家政等就业前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1424人,千余人达成就业意向;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远程培训升级改造和全覆盖落实力度,完成了培训站点由34个试点乡镇拟扩大到69个乡镇的设备采购工作。四是积极打造“家政名嫂”品牌。拟定实施方案,制定评定标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首届“童喜祥”杯家庭服务业(月嫂)技能大赛,165名资深葫芦岛籍月嫂报名参加,50名月嫂被授予滨城“优秀月嫂”称号,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葫芦岛微家庭”微信公众号投票1.8万人次,访问量25.8万人次。累计开展家政、月嫂等技能培训1759人次,向家庭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企业推介910人次,通过专项推介向北京、沈阳等城市输送30人。五是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成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和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政策引导退出和缩小矿井产能两种方式化解南票地区煤炭过剩产能18万吨,涉及职工695人,有关做法得到中国就业促进会的充分肯定。六是扎实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在全市开展就业困难人员调查活动,将相关群体的自然情况、就业和技能培训需求等录入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新增的665名就业困难人员全部安置公益性岗位(其中394人为零就业家庭成员),保持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双项为零。目前全市在岗公益性岗位人员10880人,“4050”人员3244人。七是加强失业动态监测和援企稳岗工作。动态监测260户企业的岗位增减、销收入、纳税、工资总额、用电量等指标;成立市企业稳定岗位补贴审核认定领导小组,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失业保险政策,简化补贴资金申报审批流程,实行一站式集中审核,累计受理250户企业申报援企稳岗补贴5935.1万元。八是加强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管理。规范岗位开发、招录、解聘等环节,实行面部考勤管理,落实“三定”台账,严格工作管理制度,落实用人单位和就业部门共同监管机制,确保就业资金规范使用。

(三)扎实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完成全市数据信息采集业务培训和管理信息系统测试工作,认真开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数据和资金准备工作,通过审核档案等措施清理个人账户信息196人次,以编制为标准对8.5万名混编混岗人员进行了清理整顿。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方面,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等相关政策的通知》(葫人社发„2016‟6号),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7万元调整到7.5万元,并对部分医用材料、乙类药品的个人先自付比例、超限额补充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生育保险等政策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提高了保障水平。与省内13市组成辽宁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办理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业务2957人,医疗费总额226.5万元,统筹基金支出149.8万元。在完善原有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葫芦岛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规定》,促进了全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在合理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门诊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了基金使用效能。开发了智能监控及数据挖掘系统和掌上终端系统;检查医疗机构114家、定点药店209家、住院患者3万人次,进行节假日集中抽查7次,开展公立医院专项检查,通报16家医疗机构,黄牌警告2家医疗机构,停业整改54家医疗机构,违规扣款22.39万元,进一步规范了医保基金的依法合规使用。工伤保险方面,通过巡检、抽检及病历筛查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科学制定额度指标,医疗费除4家小幅上涨外,其余17家均不同程度下降;对部分工伤职工的伤残补助金定期发放转为一次性发放,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量工伤职工上访要求提高补助标准的历史问题。

(四)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重大人才战略,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柔性引进人才的实施意见》,实现了我市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政策的新突破;精心开展东戴河专家度假的策划、协调、组织工作,高质量完成项目审批、拟定方案、人员培训、实地演练等前期工作,于8月7日至18日圆满完成两个批次22名专家来葫服务的保障、服务任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人社部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市委、市政府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好评。以“探索践行东北老工业基地之路”主题调研为载体,组织10名清华大学博士来葫服务;开展全市区域性产业人才需求调查,录入359个企业数据信息,完成100家抽样企业标注。按照“急需紧缺、专业对口”原则,积极开展吸纳博士后来葫挂职工作,完成了岗位征集、招募、报名、初选等工作,选定6名博士后来葫挂职。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稳步推进,选拔上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选2人,选拔推荐“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名,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300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扎实开展,接待毕业生现场报到1863人,为毕业生办理就业协议审批1666份、改派手续110份、就业失业登记310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序推进,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214人,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人、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50人。

(五)不断提升公共人事管理水平。在全市开展了选人用人工作自检自查专项整治活动。组织了县乡两级财政供养人口和人员超编问题调查。拟定了《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暂行办法》。完成了2015年绩效指标汇总上报工作,制定了2016考评方案和考评细则。进行了1.1万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备案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完成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工作,1525名基层公务员晋升职级。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认真开展警衔津贴及检察院、法院特岗津贴审批工作,组织乡镇工作补贴和有毒有害岗位人员特殊津贴调整调研。认真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完成209名军转干部的档案接收、培训、考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政策规定,依照公开公正、阳光透明的原则进行了妥善安置;加强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编印发放1500册《新形势、新常态、新选择》宣传册,开通微信平台,实现了管理服务的信息化。

(六)积极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劳动合同备案企业2431户,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8%以上,已建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主动监察用人单位7100户,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755份;处理劳动者侵权案件160件,案件到期结案达到100%;追发劳动动者工资待遇人数7647人、数额1.0245亿元;责令退赔劳动者中介服务费0.65万元;清退风险抵押金0.45万元,涉及劳动者9人。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578件,涉案人数578人(其中涉及农民工337人,占58.3%);目前已审结564件(涉及农民工334件,占结案案件的59.2%),涉案金额1577.89万元。另14件也已进入仲裁工作流程。与去年同期受理的862件案件相比,受理案件率下降了22.4%。

(七)稳步提升综合基础工作水平。在全面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扎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统筹开展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建议提案办理、信息报送、政务公开、综合治理、依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等综合基础性工作,完成行政审批事项的电子监察入网工作,全局6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全部纳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进行审批公示。12333热线解答群众咨询4万人次,人社官方网站访问量达60.5万人次,在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维权等方面,较好地回应了群众的关注和期盼。

四、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挑战

2016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历史遗留问题凸显、供给侧改革阵痛的交织作用下,我们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尘肺病、就业压力加大、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等困难挑战,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化解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养老保险风险防范等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我市面临着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等历史重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机遇方面,随着中央新一轮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将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聚集优势产业资源,重塑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劳动力、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将更加活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创业,更加重视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政府效能建设,就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工资收入分配、和谐劳动关系、政府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将更加突出。挑战方面,经济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随着“三期叠加”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式前景不容乐观,调结构、去产能“阵痛期”带来的失业高峰给就业增添较大压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将增加社会保险参保缴费难度,新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增长点也将使人才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社会格局调整和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总之,今后一个时期,就业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将持续;各项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险仍将面临很大压力;人才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加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等等。这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将使我市人社事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五、2017年工作安排

(一)主要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四个着力”为抓手,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科学筹划全市人社事业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中发7号文件和国发28号文件确定的政策措施,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补短板、兜底线,有效管控风险,着力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和工作目标实现;紧紧围绕防风险、保稳定、抓改革、促发展的目标任务,切实防范养老金支付风险和规模性失业风险,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抓好养老保险制度、医保支付方式、人才评价机制、职称制度等改革落实,更好地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等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二)总体工作目标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000人,占“十三五”规划总体任务目标的24%;失业保险参保24.1万人,占“十三五”规划总体任务目标的20.5%;城镇登记失业率4.8%,高于“十三五”规划总体任务目标0.3个百分点;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7.1万人,占十三五规划总体任务目标的21%;保险费征收25.28亿元(按7.55%增长比例计算)。确保按时足额为21万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57.3亿元。

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3.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将征收12亿元,支出12亿元。

全市工伤保险参保37.4万人,工伤保险基金将征收1.5亿元,支出1.3亿元。

生育保险参保将在原有基础上新增1000人,达到25.9万人,生育保险基金将征收3000万元,支出2246万元。

(三)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确保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坚持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保障就业,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的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坚持以完善就业服务推动就业,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强化就业形势研判和动态监测,加强失业风险预防和有效调控;坚持以加强培训促进就业,健全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全面开展特色普惠制培训、远程培训和创业培训,支持企业开展岗位培训,开展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坚持以强化创业引领带动就业,推动建立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探索实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业孵化“生态链”。

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我市《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葫委发2016„20‟号)各项要求,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稽核征缴力度,大力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努力实现 “五险”参保人数稳中有升,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合并等改革的各项工作;深化医疗保险省内异地转院和省内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就医直接结算,做好省内外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工作的宣传、审批和接收工作,抓好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的落实;完善经办管理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推进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加强社保数据核查清理、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和基金运行测算分析,切实防止基金支付风险。

三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抓好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实施意见》和《柔性引进人才实施意见》落实,推进重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构建良好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专家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吸引高层次专家了解我市,带动技术、智力、管理、信息等要素向我市流动;大力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等人才工程,做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推荐工作,进一步提升国外专家管理服务水平,围绕海洋工程、船舶修造、装备制造等产业,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紧缺人才;继续开展高技能人才集中培养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推进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健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障体系,促进职业院校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提升公共人事管理水平。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和公开遴选机制,不断提高竞争性选拔的规范化水平;改进科级干部选拔方式,完善公务员向基层和艰苦岗位流动的激励机制,继续推进公务员基本功训练工程,加大公务员平时考核力度,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岗位设置和公开招聘制度,巩固“吃空饷”、“在编不在岗”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做好转企改制事业单位人员安置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切实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严格贯彻落实军转安置政策,妥善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圆满完成安置任务。

五是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后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实施衔接工作;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合理调控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及时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加强对企业工资的宏观调控,认真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及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加快推进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

六是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不断完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长效机制,落实企业带薪年休假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强化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落实,实现企业职工综合劳动合同签订率98%以上。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加大对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突出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查处劳动者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8%以上;不断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当期结案率95%以上。

七是全面加强基础保障工作。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健康机关建设活动,统筹加强政务公开、综合治理、安全保密和工会、团委、妇联等基础工作,为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6年12月22日

第五篇:市商务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构想

市商务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构想

过去五年,我市商务工作围绕各项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影响,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努力推进,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内外贸易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拉动需求、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作用,内外贸易齐头并进,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拉力明显增强,商务工作地位明显提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7-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8.83亿元、34.08亿元、40.07亿元、44.46亿元和52.53亿元,年增速分别为16%、18.6%、17.6%、16.6%和18.2%,年均递增16.2%,增速均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二)外贸进出口总额

2007-201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7299万美元、8651万美元、6638.3万美元、7727万美元和8503万美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0.8%、28.97%、-23.27%、17%和10%,平均递增5.23%,在全省出口创汇保持了传统领先地位。

(三)大力建设市场体系。2007-2011年,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全市新建连锁农家店865家,其中乡级店13家,村级店852家;新建**农农资和振兴物流两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物流配送中心;拨付以奖代投和政策引导资金1305万元对农村集贸市场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改造,新建集贸市场13个,改造乡镇集贸市场11个,带动社会投资7388万元进行市场建设。采取“一场一策”措施取缔马路市场30处。

(四)落实促消费政策。销售下乡家电225698台,金额48776.47万元,发放补贴6338.16万元;家电以旧换新34204台,补贴1135.2万元。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内外贸易一体化的商贸流通新格局。

(五)加强对外经济合作

2007-2011年,全市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分别派送出国务工人员465人、730人、950人、1210人和1250人,年均递增163.8%,外派人数排名全省第一,先后被授予**省、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称号;大力积极推动我市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协助东**铸造厂在越**防办厂。协助怀其集团在西班牙投资成立阿尔达怀其皮业有限公司,开创我市企业境外投资之先河,目前正在积极协助**工贸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外贸公司。

二、重点工作回顾

(一)抓内贸促消费,大力推进农村消费升级

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平台,以网点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商贸现代化进程。五年来,对所建设的日用品农家店、农资农家店狠抓规范达标,通过示范带动,联合承办企业下乡巡回指导,农家店经省检查验收合格率100%,建设质量获省、**市一致好评。

大力加强农贸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管理,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和政府政策扶持,带动社会投资建设市场建设,新建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一个,改造了潭市、虞唐、育塅、山枣、月山、白田、梅桥、泉塘等11个乡镇集贸市场,取缔了30处马路市场和城区巷道市场,方便和促进了农村消费。

积极推进“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商家直补改革,强化对财政补贴资金的监管,使国家促消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极大地拉动了农村消费,加快了消费升级步伐,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二)科学规划,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和中南大学联合调研,编制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市政府出台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和一系列扶持政策,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中心的区位优势,重点抓好神龙丰、万里行、百嘉香三大综合物流项目,完成投资近10亿元。百嘉香通过国家2A物流企业验收。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后,迅速启动相关工作,大力承接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加工贸易企业。成功取得了全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市),确立了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制定了承接产业转移规划(2009年-2012年)和相关实施细则;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招商小分队赴沿海地区招商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新建标准化厂房72.92万平方米,已签约项目119个,其中加工贸易企业项目6个,合同总投资额53.31亿多元。

(四)抓外贸促开放,服务外贸企业,调整产业升级

五年来,商务局不断深入企业上门服务促进外贸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主动协助15家企业申办进出口经营权;为怀其集团、金子箱包等企业争取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植资金;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深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香港皮革展销会等大型展会,推广了企业,打响了产品知名度。全市外贸出口结构有所改善,“二高一资”比重下降,高新技术、机电产品比重上升,出口主体不断壮大,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经过2008年重挫之后,外贸出口稳步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五)抓监管促安全,保障市场平稳有序

1、组建了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置备了必要的执法设施,开通了12312咨询举报投诉专线。

2、抓定点屠宰,保肉品安全;五年共定点屠宰牲猪24.13万头;制定了乡镇牲猪屠宰管理办法和规划方案,推广了“放心肉”挂牌销售创建活动,推动定点屠宰场升级达标,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定点屠宰工作,开展打击瘦肉精专项行动,有效净化了肉品市场。

3、抓酒类监管,规范酒类经营。认真贯彻落实《酒类管理条例》,狠抓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的落实,开展酒类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假酒案94起,收缴销毁假冒伪劣、酒类3500余瓶,涉案案值12.31万元。

4、启动了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成品油市场、典当业、拍卖业、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美容美发业的监管。制定了《**市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清理整顿实施方案》,推行了回收市场经营业主备案登记制度,规范了废旧物资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市场秩序。强化了对成品油市场加油站(点)的规划建设、市场调控管理和安全监管;举办了多层次、多领域业务培训班。

(六)构建了全市商务工作体系。各乡镇办事处明确了商务工作分管领导和商务专干,商务职能已全面整合。商务工作纳入了全市乡镇办事处绩效考核范围。建立了商务发展建设引导资金,在财政投入上逐年有较大幅度递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促进商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商贸流通工作真正摆上了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商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重视还不够,缺乏必要的理解与支持;

二是市场秩序依然不够规范,流通领域法制体系不够健全,假冒伪劣商品和劣质服务依然充斥市场,行业管理、行业自律能力亟待加强,消费环境必须进一步改善;

三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贸出口明显下降;出口产品依然以“两高一资”为主,外经贸主体结构、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四是商贸流通业的基础仍然薄弱,农贸市场、农村集贸市场欠账多,设施陈旧,功能不全,马路市场取缔难度大,无法适应经济发展、满足群众生活的需要;

四、未来五年的目标和促进措施

(一)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实施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和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大流通、大市场的先导带动作用,立足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优化市场结构、以增量带动存量,平衡市场供求、保障民生,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目标任务:通过加强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城乡市场流通环境,创新工作载体;壮大流通实力,提高流通市场效率;加快市场主体培育,促进市场扩容升级;繁荣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提高我市商业连锁率和流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载体,壮大出口主体,促进出口结构调整,保持出口稳步增长。

(三)具体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增长17%左右,到2016年达到120亿元;

每年建设改造1个城区市场,4个乡镇集贸市场;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农家店实现全覆盖;

进出口总额年增长15%以上,到2016年突破1.6亿美元;

外派劳务年增长20%以上,2016年突破2000人;

现代物流业总产值年递增25%以上;

(四)具体促进措施

1、巩固和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成果。

(1)确立连锁经营和新型零售业态在农村的主导地位,规范市、镇(乡)、村三级连锁经营机制,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和农资店覆盖面,按照规范、发展、提高的基本思路,重点做好扩面和总部配送工作。

(2)提高农家农资店配送比重。通过政策引导,扶持承办企业建设完善2个商品及农资配送中心和2至3个乡镇二级配送站。配送中心和二级配送站享受集贸市场“以奖代投”扶持政策。

(3)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络与供销、邮政、电信、药品等行业的结合,提高农家和农资店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一网多用”,保障有效供给,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

2、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1)政府政策引导,社会投资,结合旅游县发展的要求,建设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及旅游品市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实现农业、农民增收打造一个全新的流通平台。

(2)加快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组建国有独资企业--**龙市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化经营,滚动开发,投资6个亿,将城区直属农贸市场全部改造成星级室内市场。

(3)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加强农贸市场冷藏保鲜、质量追溯、安全监控、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设施建设,培育自有品牌,促进产销衔接。

(4)积极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实现鲜活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到市场的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重点推进百嘉香提质改造。

3、加快完善城市市场服务功能

(1)改造提升城市中心商务区。结合城市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加快以**广场为中心的中央商务区改造提升,引进现代摩尔经营模式和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世界知名商业连锁品牌来**发展,提高现代百货业、餐饮业的经营水准,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结合**新城区开发,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好新区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建设,网点建设纳入新城建设统一规划,优先保障农贸市场、大型零售网点和餐饮住宿项目建设用地,满足新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新城可持续发展。

(3)工贸新区重点扶植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4)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商业建设。积极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

(5)切实搞好城乡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支持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和农超店建设。根据城区商业网点建设规划,在市内主要居民聚集区和居民新区每年新建1家农贸市场。乡镇加快集贸市场建设,逐步取缔马路市场,三年内全部取缔国、省道马路市场,每年改造新建三个乡镇集贸市场。

(6)培育城区特色商业区建设。立足城市总体发展要求,结合历史文化和居民生活习惯,积极推进特色商业区建设,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和多样化服务的消费选择。

4、积极推进城乡消费升级

(1)规范壮大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支持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形式进入社区,形成以社区、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方便居民消费升级。重点支持五里再生资源市场的发展。

(2)大力推进家电下乡和其他国家出台的新的促消费政策。

5、创新发展新型消费模式

(1)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拓展电子商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引导个性化、差异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积极开展“名品进名店”、“品牌产品下乡”等活动。

(2)大力促进汽车消费。力争上级商务主管部门支持在我市建设一个二手车交易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

(3)大力促进节假日消费。各职能部门要为企业假日促销营造良好氛围,尽力提供便利条件,把假日经济做大做强。

6、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建设现代化长株潭次中心城市,以神龙丰、五里再生资源、万里行、百嘉香为重点,把**建成长株潭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供应储备基地,成为衔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双向物资集散通道。

7、进一步促进流通企业发展

(1)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支持流通企业打破行政区域、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以产权为纽带,尽快做大做强,创立自主品牌,力争到2012年,全市形成5家以上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

(2)支持和促进中小商贸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小商贸企业其扩大就业、便利消费、稳定市场的作用。

(3)加强和规范典当业的发展。典当作为融资的辅助工具,成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使之成为金融信贷融资渠道的有益补充。

8、加强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起既能为需求双方提供商品信息服务、家政信息服务、物流信息,又能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信息平台。

9、建设诚信商贸体系。继续开展“放心食品”、“守合同重信用”、“百城万店无假货”、“放心酒示范店”等活动,探索建设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逐步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和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10、搞好市场运行监测与调控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据采集、运行分析、市场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重要消费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市场预测预警体系,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11、加强市场监督,确保消费安全。

加强对流通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积极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交易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安全、放心消费。

下载市人社局过去四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汇报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人社局过去四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汇报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人社局近五年及2021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22年工作思路

    市人社局近五年及2021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22年工作思路近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相关决策部署,扎......

    人社局五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范本[5篇范例]

    人社局五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范本五年来,x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按照“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整体要求,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构......

    市人社局工作总结

    xxxx年,xx市人社工作各项重要指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且同比增长,我市被国务院评为首批“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并在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专项考核、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评比、......

    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打

    大庙乡人民政府 关于2006年度以来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打算的报告 2006年以来大庙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

    xx局过去五年及2017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三年目标及2018年工作安排

    过去五年及2017年工作总结 和未来三年目标及2018年工作安排XX区司法局 (2017年10月31日) 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 1.主要指标情况 (1)过去五年指标累计完成情况:累计接收社区服刑......

    二○○四年工作总结及二○○五年工作安排

    二○○四年工作总结及二○○五年工作安排 二○○四年工作总结及二○○五年工作安排2007-02-06 09:46:17一、“三大目标”完成情况 (一)业务收入:月全州邮政累计完成业务收入万......

    人社局汇报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 推动人社工作飞跃发展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区纪委 反腐倡廉建设,提高行政执行力等活动为契机,围绕创新教育、强化责任、落实监督、建立......

    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计划

    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计划过去五年,xx区便民服务中心(监督办)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政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