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户农场党建工作经验上报材料
强本固基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农六师军户农场党建工作经验上报材料 农六师军户农场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中型团场,现有农业连队9个,非农业单位12个。有党(总)支部25个,党员679名。全场总面积14.6万亩,耕地面积10万亩。总人口1.5万人,有回、汉、维、哈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0%。近年来,军户农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的途径和方法,党委的公信力不断提高,连队党支部的亲和力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得以激发,党组织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党建工作呈现勃勃生机,进而推动了农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主要做法是:
一、抓“龙头”,强班子,充分发挥农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领导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军户农场党委班子全力打造“朝气蓬勃、精诚团结、严谨求实、勤政廉洁”的团队精神,在农场各项事业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农场党委一班人始终做到“六个坚持”,使党委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一是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一至两次,做到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确保了学习质量和效果;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按照《军户农场党委议事规则》的规定;规范了“三重一大”事项的议事和决策行为;三是坚持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子和班子 1 成员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和基层干部意见、建议,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统一认识的目的,提高了班子的整体素质;四是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委班子及班子成员的勤政廉政意识;五是坚持党政办公例会制度,建立了政委办公会、场长办公会、信访联系会制度,及时了解情况,协调关系、处理问题,提高了办事效率;六是坚持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性,切实把那些靠得住、能干事、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适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
二、固根本,强基础,大力加强基层连队党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军户农场党委把加强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以建设素质优良的基本队伍、标准规范的基本阵地、务实有效的基本活动、科学管用的基本制度、必要可行的基本思路“五个基本”上来,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职工群众反映好)的创建工作。
----加强基本队伍,着力激活 “第一要素”。一是实施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强连队班子建设。军户农场党委认真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配强调优连队党支部领导班子,选用品行正、能力强的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使一批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同志走上连队领导岗位。目前,全场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平均年龄为39.8岁,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二是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近两年,军户农场从疆内外招聘国民教育本科生37人,为基层农业连队配备了“一连一生”和科技副连长,并择优选拔、充实到各单位领导班子中。同时,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 2 使用,给他们提供发挥才智的舞台。目前,军户农场基层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104人,占干部总数的25.6%。三是落实党员发展计划,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农业连队党员发展比例达50%。农场每年都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合格率达100%。连队党支部通过开展“双培双带”活动,使8位致富能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是实施职工劳动技能培训工程,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农场每年组织赴外培训考察300人次,依托 “科技之冬”、“劳动技能”培训班等形式培训农工和实用人才 8200人次。
----规范基本阵地,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以党员干部教育阵地、实践阵地、宣传阵地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连队硬件设施建设。全场完成了12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9个农业连队都建有职工文化活动室,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经费列入了年度预算,做到了有落实、有保障。目前,全场100%的党组织活动场所达到了“有固定场所和设施、有党旗国旗、有党建宣传板、有党组织活动台帐簿、有图书室、有电化教育设备”的“六有”标准。与此同时,农场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坚持灵活多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专题讲座、党课辅导、培训班等有效形式,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党性,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强化了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意识。
----开展基本活动,着力丰富党群生活。连队党支部依托党员教育和活动阵地,在党员干部中继续扎实开展“双培双带’’、“设岗定责”、“扶贫帮困”、“党员承诺”等活动,全场357名党员作出承诺,与职工建立帮扶对子。全场各级干部共拿出帮扶资金170万元,帮助职工发展生产。其中,7名团级领导干部分别 3 与7户贫困职工挂钩,共拿出资金2.5万元帮助困难户发展生产。农场党委书记、政委陈治权还每年出资近2000元扶助贫困职工。同时,各连队党支部都建立了“党员-职工科技帮扶台”,上墙公开,接受监督。军户农场还在职工群众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诚信职工、平安创建、和谐小康家庭教育和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杯”篮球比赛、“安全”知识竞赛、“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书画展览、诗歌朗诵、庆“七一”歌咏晚会等文体活动,党员干部、团员青年、职工群众互帮互助互学氛围日渐浓厚。
----完善基本机制,着力规范工作程序。军户农场认真学习贯彻《兵团农牧连队党支部工作条例》,把健立和完善党务、连务、财务公开制度作为连队党支部的工作重点,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农场党委建立和完善了党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由场,连两级党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对党连务公开的指导和监督,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同时,认真落实职工经营自主权,全面推行基层连队报账制和农场财务集中核算制度,进一步丰富了连务公开内容。全场共设立了9个连务公开栏,给生产一线职工发放明白卡2000多套。开办的连务公开“职工点答栏”解答率100%,达到“五规范一满意”,即公开内容规范、程序规范、时间规范、阵地规范、管理规范,公开的结果令职工满意,得到了职工群众的认可。与此同时,农场还进一步完善了“党员联系户”、“领导干部联系点”、“扶贫帮困”等制度,把抓好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等内容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理清基本思路,着力提高经济收入。“定位准、思路清、4 方法新、成效好”是农场党委对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农场积极引导连队党支部 “换脑子、想法子、出点子”,因地制宜,探索加快连队经济发展的好路子。一连、三连、五连、六连等单位党支部抓住农场结构调整之机,积极鼓励职工承包番茄、葡萄,获利丰厚。三连职工陈宁承包酿酒葡萄70亩,5年获纯利30万元。六连回族职工张福德2007年至2009年每年种植番茄100亩,累计3年获纯利29万元。二连积极发展“一连一品”特色农业,已成为农场啤酒花、葡萄专业化生产园艺示范连。原十三连党支部针对连队紧靠场镇,交通、信息便利等特点,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加大投入,兴建了占地100多亩的连队养殖小区、大棚小区,发展自营经济。2009年农场自营经济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三、重实效,强实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近年来,农场党委紧紧围绕突出一条主线(经济建设)、依靠两大动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实施三大战略(科教兴场、结构优化、龙头带动)、抓好四大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六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酱用番茄、酿酒葡萄、制种玉米、啤酒花、畜产品、大棚蔬菜)的发展思路,按照“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加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通过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已逐步形成了酱用番茄、酿酒葡萄、制种业、啤酒花、畜牧业五大特色农产品基地,成为职工增收、农场增效的支柱产业,使农场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7亿元,增长25.7%,职均收入 5 26970元(含庭院经济收入),增长12%;人均纯收入9009元,增长12%;实现综合利润610万元,比师下达农场利润指标190万元增长321%;三次产业比为56:21: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增长31%。2010年农场经济效益名列全师第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作为民族团场,军户农场党委始终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不懈地对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使各族干部增长了民族理论知识,提高了做好民族工作的政策水平。连队建立了以党支部为龙头,以连队干部、十户联防组长、宗教人士分片负责,以治安联络信息员为基础的平安建设网络体系,大力开展反对民族分裂教育“进党课、进职工大会、进家庭、进学校、进田间地头、进寺院”的“六进活动”,在党员群众之间、各民族职工之间大力开展“结对、互助、帮困”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各族职工之间的团结,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和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军户农场一直保持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曾先后两次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多次荣获自治区、兵师和昌吉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多次被兵团党委授予经济建设红旗团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师市党委授予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团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第二篇:军户农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汇报材料(定稿)
军户农场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吕书记及师市检查督导组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军户农场党委及全场各族干群对吕书记一行来农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农场今年开展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农场基本情况
军户农场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距昌吉市23公里,距首府乌鲁木齐市53公里,距新疆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榆树沟工业园10公里。全场拥有土地面积14.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万亩。总人口1.5万人,全场共有24个建制单位。其中,农业连队9个,非农单位15个,有基层党总支2个,党支部23个,党员700名。现有职工3078人,从业人员3700人,管理人员210人。有汉、回、维、哈等1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
近年来,军户农场党委按照“12346”的发展思路,即“突出一条主线(经济建设)、依靠两大动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实施三大战略(科教兴场、结构优化、龙头带动)、抓好四大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六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酱用番茄基地、酿酒葡萄基地、制种玉米基地、啤酒花基地、畜产品基地、大棚蔬菜基地),按照“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加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通过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已逐步形成了酱用番茄、酿酒葡萄、制种业、啤酒花、畜牧业五大特色农产品基地,成为农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支柱产业。2010年,农场实现生产总值2.7亿元,增长25.7%,职均收入26970元(含庭院经济收入),增长12%;人均纯收入9009元,增长12%;实现综合利润610万元,比师下达农场利润指标190万元增长321%;三次产业比为52:27: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增长31%,农场经济效益在全师名列第二。农场党委多次荣获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兵团和师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今年7月1日,原十三连党支部荣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同时,农场小城镇建设、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也都受到了兵团和师市的表彰。
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
自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军户农场按照兵团、师市党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转变工作作风,破解工作难题,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主题,结合农场工作实际,创新形式,狠抓落实,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做到了领导重视、运作规范、组织有力、措施到位、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容丰富、成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组织保障有力,方向把握准确。
师市党委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5月4
日,军户农场迅速召开动员大会,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政委,场长为组长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军户农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对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以及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主要载体和举措进行了具体安排和要求。同时,全场各基层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单位实际精心谋划活动安排,对“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层层动员,确保每一位干部职工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确保活动组织部署到位。
与此同时,农场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充分发挥带头表率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机关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查找问题、带头整改落实,积极参加领导班子和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确保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顺利开展。
为使“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入耳、入脑、入心,军户农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条幅、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勤奋敬业、真抓实干、勇争一流的先进典型,严肃批评不作为、乱作为的反面典型,及时总结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在全场上下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和舆论氛围。
(二)紧扣发展主题,总体思路明确。
按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军户农场紧紧围绕推进农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的工作大局和奋斗目标,把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与推动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广大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切实把“保增长、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的总体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做到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同时,在动员学习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本单位确立的实践载体,把深入调研、寻计问策,集中民智、促进发展作为首要环节来抓,积极开展“四项”活动,即:问政于民、心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活动;清理审批、规范程序、提高效能活动;破解难题、狠抓落实、集中攻坚克难活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提升服务水平活动。重点在干部思想作风上查原因,找不足,定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注重从主观上和思想深处查找原因,坚持边查找边改正,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为下一步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内容形式丰富,学习效果显著。
军户农场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重要载体,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先导,在整个活动中,把加强学习贯穿到活动的全过程,突出了“三个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集中研讨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一是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两至三次,做到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通过理论学习,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拓展了加快农场“三化”
建设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农场的发展定位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每周一碰头会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规范了党委全委会议事和票决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加强了工作中的交流和沟通,形成了推动各项工作的合力;三是坚持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子和班子成员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和基层干部意见、建议,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统一认识的目的,提高了班子的整体素质;四是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家庭助廉”、廉政文化建设月、弘扬优良传统学习党纪条规等项活动,丰富了廉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五是坚持党政办公例会制度,建立了政委办公会、场长办公会、信访联系会制度,及时了解情况,协调关系、处理问题,提高了办事效率;六是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和“唱响兵团精神”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诚信教育,培养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爱国、爱场热情、集体荣誉感和敬业精神。七是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农场还专门邀请中央援疆干部、师市党委副秘书长刘晓军对政务礼仪知识进行了专题授课。通过学习,对照自身工作实际,各级领导干部都深刻认识到学习政务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对文明礼仪、政务交往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和掌握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各项礼仪和行为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和工作效率,在社会公众和职工群众中树立良
好的形象。
与此同时,为了创新学习形式、强化作风建设、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展示干部风采,从今年7月开始到2013年7月,军户农场在全场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点将台、讲评带、强作风”领导干部讲课活动。由农场主要领导点将出题,机关科室领导、农业连队和场直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围绕农场党委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以及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以课件形式讲课。讲课结束后,农场领导从讲课水平高不高,工作理念新不新、思路清不清、措施实不实,对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位不到位,下一步工作打算合理不合理等方面进行现场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若领导点评达不到要求的,要重新进行讲课。此举为进一步加强农场“六型”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力、思考力和执行力,确保农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突出实践特色,务求取得实效。
军户农场把突出实践特色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来抓,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从5月份开始到7月底,农场集中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在机关党员干部和基层单位领导干部中开展了“百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促和谐”调研活动。活动突出“四个在一线”,即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做到“五个进农家”,即: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
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通过实施“七个一”活动,即:发放一张联系卡。把便民服务承诺内容印在联系卡上,为职工零距离提供服务;吃一顿农家饭,每顿饭支付10元就餐费。通过与职工一同就餐了解群众实际情况,增进与职工的感情;悬挂一面公示牌。通过挂牌便于职工观看和联系;建立一套民情台账。通过调研记录民情,设立台帐,便于连队干部掌握职工情况;记好一本民情日记。把发现的问题,已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记录在案;办好一件实事。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子女上学、住房、致富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加以解决。
在开展的“百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促和谐”调研活动中,农场专门制定了党员干部以资金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团级干部不少于4000元,副团级干部不少于3000元,正科级干部不少于2000元,副科级干部不少于1500元,其他干部不少于1000元。全场357名党员干部与职工建立了帮扶对子,并拿出帮扶资金78万元,帮助困难职工发展生产,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实事700余件。全场各级领导干部撰写心得体会120余篇。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念、宗旨意识,而且密切了干群关系,提升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五、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形成的思想、理论、制度成果,进一步加大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力度,不断巩固完善各种长效机制的规范建设,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军户农场注重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一是推行岗位责任制。对本单位每个岗位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进行梳理完善,按照岗位设臵及人员配备情况,逐岗逐人明确职责和标准。二是推行公开承诺制。对已确定的承诺事项,明确责任人、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完善评议考核制。把作风建设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并把评议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任用和奖惩工作中。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领导干部承诺事项没有按时完成的,因工作作风原因导致群体性事件或重大事故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直至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三、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兵师党委重大决策情况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对口援疆工作起步之年,更是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根据农场“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农场党委确定2011年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实现生产总值3.4亿元,增长26%;职均收入30500元,增长13%;人均纯收入10180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增长66%。今年,农场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三化”建设,不断增强综合实力。
第一,城镇化方面。一是加强规划工作,体现军户文化、突出军户特色,对城镇的规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
服务设施等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二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今年,引资2000万元完成城镇集中供热、供水、排污二期工程;引资和配套资金1300万元,完成山西阳泉市援建的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引资6650万元,完成文化广场、中心社区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市场扩建等建设项目,着力提升城镇的服务功能。三是抓住昌吉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南扩至北疆铁路的机遇,发展二三产业,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军户建成兵地融合发展示范镇。
第二,新型工业化方面。一要坚持企业和项目带动。依托农场的优势农产品,引进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一是引资2500万元的5000吨葡萄保鲜库建设项目和200万元的葡萄保鲜库分选车间建设项目;二是引资700万元的制种玉米加工厂建设项目;三是引资600万元的果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四是引资500万元的肉食品加工厂建设项目;五是引资1000万元的两万头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六是引资700万元的五万只育肥羊养殖场建设项目;七是引资900万元的万头育肥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二要坚持依托五家渠工业园区和昌吉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农场工业。一是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入驻五家渠,带动农场工业发展;二是主动争取把农场纳入到昌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中,借力发展农场工业。
第三,农业现代化方面。一是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畜牧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进农副产品
深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探索符合农业产业化要求的大宗农产品经营体制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三是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要求发展设施农业,今年要抓好175座果蔬大棚和一座1000头奶牛、一座20000头肉牛、一座10000头育肥牛、一座50000只育肥羊、一座10万只蛋鸡等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二)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今年计划完成1300户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二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全面落实九年义务制教育和“两免一补”政策。继续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绿化、美化校园,营造优美的教育教学环境。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深入挖掘军户文化的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低保工作,继续巩固和扩大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低保人员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帮扶中心的作用,切实解决好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
(三)扎实做好对口援疆工作,确保取得良好开局。今年是山西省阳泉市对口支援农场工作全面启动之年,农场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第二次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通过精心谋划和组织。6月初,农场组团前往山西省阳泉市进行对接、沟通和协调,并在项目引进、人才引进、资
金帮扶等方面达成协议。再过几天,山西省阳泉市领导也将前来我场对接。发改、基建等部门正积极配合对接,做好对口援建的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工作;教育、医疗部门要加强与对口省市的沟通,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医疗水平;其他部门也在积极做好对接工作,确保援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全力抓好维稳戍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维护新疆稳定的总体部署,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强化维稳戍边政治责任,做到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常态化,积极参与兵师维稳,为推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稳定环境。二是强化维稳戍边工作措施。对各种不稳定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形成安定、和谐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民兵队伍建设,提高军事技能,确保关键时候能够发挥作用。
四、机关干部下基层尊点调研情况
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形成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沉到基层、深入一线,查实情、解难题、办实事,机关党支部率先开展了以“进农家门、吃农家饭、听农家言、知农家情、解农家忧、排农家难、造农家福”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农场党委要求参加活动的每名机关干部都要带着问题下基层,摸清情况做调研,做到“入连不增负、帮民不忧民”。调研主要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的方式有重点地做好调查研究,每个干部根据连队安排至少要走访60%职工家庭(含2个亏损户、2个盈利户、2个种植大户、2个养殖大户、2户老党员、2户老职工、2户新职工)。5月24日至26日,机关67名党员干部全部深入到挂钩连队进行走访调研,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与职工面对面“零距离”地沟通和交流,聆听他们朴实的语言,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最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盼,才能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为改进工作、解决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困难积累经验。
一是农场领导班子成员做表率,带头开展调研活动。农场8名场领导抽出3天时间分别深入到联系点驻连调研,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通过调研,每个场领导带头撰写民情日记、心得体会5000余字,征集各类意见、建议8条。二是机关干部齐动员,认真开展入连驻户活动。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机关党支部共确定了42户帮扶对象,64名党员干部拿出帮扶资金18万元重点扶持困难职工发展种、养殖业。在调研过程中,机关干部还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对机关干部职工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以及职工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特别是针对机关工作流程、办事效率、办事程序是否规范、公开、科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梳理,共征求意见和建议12条。截止目前,通过为基层职工
群众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政策、市场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实事80余件。对征求到的12条意见已整改解决5条,3条建议已被采纳,其余4条正在整改之中,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宣传报道方案落实情况、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扬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的好做法,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改进干部作风,切实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转化为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转化为实现农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源泉和动力。
以上是军户农场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情况汇报,不妥之处,请师市检查组的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三篇: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四大创新”打造党建特色品牌社区
——中共XXXXXX委员会
XXX社区共有党员1153人,其中离退休党员836人,安置党员169人,在职党员60人,家属党员88人,下设7个社区党总支,29个党支部。近年来,XXX社区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从广大居民需求出发,全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
一、围绕管理创新抓党建,打造规范社区
我们把创建规范社区为突破口,实行“小中心、大社区;小窗口、大服务;小制度、大管理”社区管理模式,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
一是建立“大社区”党建工作机制。XXX社区注重抓好所属社区党建工作,七个社区分别建立了党总支,局党委分别选派了素质过硬的专职书记,助推“大社区、大服务”建设。
二是建立党建绩效考核机制。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同步考核。先后制定了《社区建设三年规划》、《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对每个岗位健全了规章制度,层层签定责任状。按月考核评比,与绩效工资和评先选优挂钩。
三是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制定了《居民公约》、《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民情恳谈、民事调解、民意听证、民主评议“四会”制度。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居民自治机制,形成了小事不出居民委,大事不出社区的工作局面,一改过去不论大事小情直接找单位和XXX。
四是建立党建工作延伸机制。一是居民委党支部向居民委党小组延伸。居民委设立服务站,小区设立党支部,楼栋设立党小组,楼道设党员服务责任区。党组织“活”,党员“动”,社区环境治理、应急救助等民生工作有效开展。二是楼栋党小组向楼道党小组延伸。建立了147个楼道党小组,192名一次性安置党员和流动党员实现“属地管理”。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为辖区居民服务,并通过社区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三是党组织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在私企建立党组织,帮助企业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当好企业的助手,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四是流动党员管理向建立流动党员组织延伸。成立了流动党员“接收站”,让流动党员有了组织依靠。发挥好“宣传员、监督员、信息员、协管员”作用,把流动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社区党组织解决。
二、围绕服务创新抓党建,打造惠民社区
XXX实行了内部政事分开、企社分离,将局址产业、国有资产监管、单位部门便民利民服务职能和各类社会人员全部划归社区一体管理。形成部门抓管理、单位抓经营、社区抓服务的新格局。
一是完善服务设施。完成了社区办公设施、环境的标准化改造。实现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化、效能化。各社区都建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党建工作服务台。各社区均设立了健身休闲区、休闲广场、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室、警务室等服务场所。
二是健全服务网络。坚持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各社区建立了服务工作站,各居民委、小区建立了服务联系点,形成了社区中心、社区、居民委和单元四级服务工作网络。12个指定商业服务网点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无偿和低偿服务;建立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6个服务网点;成立了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6支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了服务电子信息档案;全覆盖的视频监控、警务室和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构成了一体化大治安、大综治、大防控体系。
三是建立党建工作新机制。局址564名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双向服务”,8小时外归社区党组织管理,全天候、全方位参与服务群众工作。
四是党员管理网格化。810名党员在网格内就可以过组织生活。成立了社区“培训学校”,组织人员定期讲党课,开展读书、娱乐等活动。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党员开展组团式网格化服务。开展了为100户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协调再就业100人,关心照料老年人100人,增加党员志愿者100名,做利民便民好事100件“五个一百”活动。
五是推行“三式”服务。“快餐式”突出快捷便利。依托林区行政服务中心、人民服务中心,“一站式”解决群众办事。“保姆式”突出困难救助。针对空巢、孤寡和困难老人,在社区建立了日托服务中心,提供日托、就餐、康复、休闲、娱乐、学习等服务。深入开展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以“亲情进万家、处处暖人心”为落脚点,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围绕不同层次群众的不同需求开展服务,尽最大可能提高群众对党组织的满意度、认可度和支持度。集中力量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是要在帮扶困难居民、推荐就业、建立下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搞好技能培训、组织文体活动、提供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的服务上下功夫,扩大受益面、增强影响力。
三、围绕载体创新抓党建,打造文明社区
一是建阵地,拓宽活动空间。建立了文化长廊、阅报亭、宣传栏、文化站、图书室、群众书屋。1756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遍布各社区的10个文化活动室,6处休闲文化广场,使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二是组团队,扩大活动范围。各社区党总支分别组建了联防、联治、帮教和文艺团队。
——民调会促稳定。建立了“民事调解委员会”,坚持“五必访”,即家里有难事必访、逢年过节必访、困难户和五保户必访、上访人员必访、“两劳两放”等重点人员必访。
——联防联治促安定。建立了十户居民联防小组、“四老”人员治安巡逻队、党员治安联防队、警民联防队,做到常宣传、常督促、常检查。实施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四防并举”,构建了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综治防控体系,较好地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安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法律服务站促和谐。聘请政法战线退休的党员成立法律援助志愿队,义务开展法律咨询、援助、宣传等活动。结合“六五”普法,大力开展进社区、进小区、进学校、进家庭法律宣传教育活动,让居民学法、懂法、守法。
三是创载体,注重活动成效。以“文化兴社区、文明育新人”为切入点,鼓励各社区为居民搭建开展文化活动的平台,倾力打造文化型社区。并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同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各社区每周举办一次《道德大讲堂》,开展“邻里守望”活动,实施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礼仪宣讲等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植观,“孝德XX”成为林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
四、围绕品牌创新抓党建,打造特色社区
一是在全社区上下开展“创建一支部一特色品牌活动”党建特色品牌活动,结合各社区实际,围绕社区居民群众多
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开展菜单式、特色化、品牌化的便民利民服务,打造了以文化建设、关爱型、平安创建、经济转型发展等一大批党建特色品牌支部。建立健全社区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救助服务、居家养老、卫生计生服务、文化服务、治安防范服务、物业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等十大社区服务体系,开展规范窗口服务、完善预约服务、延伸常规服务、强化应急服务、创新特殊服务、打造品牌服务、提倡自主服务、鼓励互助服务、深化组团服务、开展定期服务等十大社区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打造社区“一刻钟服务圈”。二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导向,创新社区党建学习方法。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手抄党章100天、微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讲述XXX红色革命故事”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要求全社区党员干部在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引导党员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铭记党员身份,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积极为党工作。三是在典型示范上树榜样。各社区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的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重点,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治安问题入手,开展创建平安模范社区活动,使社区居民安全感不断提升;有的大力开展“改善社区环境,美化社区生活”活动,为社区居民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有的开展“入户走访”活动,社区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有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有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辖区空巢老人生活提供细致入微的关怀照料。在深入基层中把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人和事挖掘出来,发现典型、加以培养、进行推广,从而推动全区社区党建工作实现新跨越。
第四篇: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近年来,蓬安县牢固树立‚大党建促大发展‛工作理念,大力推行‚党建问责制‛,有力地促进了党建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着眼于“该问谁”,明确问责主体
‚党建工作再困难,书记真抓就不难‛。县委始终坚持把管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旗帜鲜明地指出,‚书记抓党建是天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出了问题是渎职‛。先后出台了基层党建系列文件,各级各部门党组织书记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建立联系点,层层落实责任人,对党建工作分别从集体责任到个体责任、从第一责任到主管责任、从协管责任到具体责任,一一作出明确规定,突出了不同类别、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党建责任主体。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责任制,全县47位县级领导都领到了自己的党建‚责任田‛,分别固定联系一个乡镇,督促、检查、指导乡镇工作,重点落实到产业培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信访维稳、创建和谐等具体事务,并与乡镇工作一道考核,同奖同惩。同时,该县采取抓项目建设的方式抓党的建设,深入推进‚项目党建‛新模式,把阵地建设、党员发展、干部培训等归并为‚党建小项目‛,实行定人员、定事项、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的‚五定‛工作制,明确了党建责任主体,划定了党建责任区域,促进了党建责任人主动谋划工作,超前思考工作,靠前指挥工作。
二、着力于“问什么”,细化问责内容
该县从改革方式入手,探索建立了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并围绕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三个方面,紧扣重点和创新两个层面,制定年初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确定问责内容。2009年,该县根据部门差异、地区差异和岗位差异,按照县直机关和乡镇党委两大类别,在实行分类量化考核的基础上,又把全县实施的‚五个全面提升‛和‚就业促进、城乡安居、环境整治、平安创建‛等‚四大惠民行动‛,落实到牵头单位和具体责任人,作为各级基层党组织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该县针对少数党员干部满足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状,在实行‚有错问责‛的同时,也对党员干部实行‚无为问责‛,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尽职尽责问责无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金溪镇沈家坝村原村支书因工作‚无为‛受到‚问责‛,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群众‚拿‛下后,新任村支部书记谢福平不敢丝毫懈怠,积极探索建立了以‚村务民议、村策民决、村事民监、村财民理‛为主要内容的‚四民管村‛制度,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带领群众修通了长约11.3公里的标美村、社道公路,把一个闭塞落后的村变成了‚园林式‛的新农村,成为全县党建综合示范村。
三、着手于“怎么问”,创新问责形式
该县把党建述职作为党建问责的主要形式,全面推行了‚党建‘上下’双向述职‛制,每半年就履行党建职责情况,乡镇党委书记既向县委述职,又向本单位全体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述职;农村党支部书记既向乡镇党委进行述职,又向支部党员大会述职。县委年终在进行个人述职的基础上,还组织了‚万名群众评干部‛活动,通过双向述职,实施双向监督,让所有书记一起‚晒太阳‛,进一步增强了书记抓党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县委相关部门根据平时信访举报、新闻媒体曝光、日常工作情况,采取‚走下去‛检查、‚请上来‛汇报、‚坐下来‛交流等方式,加大日常工作问责、考核问责、公众代表问责力度。充分发挥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选聘了10名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党务工作熟的党代表作为党建工作督查员,采取巡回检查、抽样调查和明察暗访等方式,找准问责着力点,及时反馈信息,并以《问责督办单》的形式下发至被问责对象,确保问责到位,同时利用《情况通报》和《工作简报》等,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提高了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四、着重于“如何用”,提高问责实效
责任追究是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的有效手段。蓬安县委把考核结果作为问责的具体指标,既看年终考核的结果,又看平时考核的成绩,既重组织考核,又重群众评议,既重集体责任,又重个人责任,并把结果与领导干部升降去留、公务员考核、评先选优‚三挂钩‛。对问责事项‚办理不到位、整改不及时、群众不满意‛的,县委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书面检查、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诫勉警告、调离岗位、免除职务等处分。同时,县委坚持一手抓失职追究,一手抓履职激励,既问责到底,又论功行赏。自推行‚党建问责‛制以来,该县先后有2名乡镇党委书记因工作不力受到降职处理,5名乡镇党委书记和6名党委副书记因工作成效显著被提拔重用,彻底改变了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不作为‛等问题,使党建工作始终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营造了齐心协力抓党建的浓厚氛围。
第五篇: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万昌集团公司党建工作简介
万昌集团公司是七台河市一家集洗煤、焦化、化工、玻璃于一体的大型煤炭深加工民营企业,资产总额6.2亿元,年销售额8.5亿元,员工930人。集团公司党支部现有党员17人,集团工会委员会下设基层工会4个,员工入会率100%。几年来,公司党支部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的职能作用,使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有机结合,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上缴税金6100万元。公司先后被授予“七台河市优秀企业”、“七台河市突出贡献企业”等荣誉称号。
主要做法:一是开展党工共建活动与组建党工组织同步。为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公司在建立党组织的同时,成立了集团工会工作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围绕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了党工工作联席会议、党工议事等制度,同步研究、规划、部署党工工作。同时,通过积极探索党、工、企负责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决策的新形式,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方向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举措,由党工组织负责人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决策,帮助和引导企业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开展党工共建活动与整合资源同步。公司党支部与工会在开展活动时,统一研究部署,集中力量、集中优势,细化内容,合力推进,在活动阵地的利用上,形成了一室多用、设施共有、资源同享、一体服务的格局;在发挥党建活动阵地作用的基础上,充实主阵地、拓展多功能,使党员、职工、工会会员能经常参加党群部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的各类活动,使党群工作真正实现合力建设,共同推进,共同发展。三是开展党工共建活动与发挥作用同步。在健全组织、夯实阵地的基础上,企业党组织积极发挥政治优势和主导作用,探索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切实发挥好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公司党支部将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进行有机整合,设立技术先锋岗、安全示范岗、科技攻关岗等岗位,开展党工设岗定责活动。还开展了“三联三带三帮”活动,即每名党员联系一名工会会员、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带思想、工作、作风,帮他们加快政治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企业工会组织主动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组织职工群众、引导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齐心协力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目前,公司党员、工会会员承担并攻克技术难题20多项,为企业创效益80余万元。
《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着力夯实社区党建工作基础
多年来,县委始终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摆上县委中心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强化领导,突出“三个到位”,夯实了社区党建工作基础。
1、澄清模糊认识,思想统一到位。城镇行政区划调整之前,嫩江镇党委和街道社区党总支部的大部分干部都普遍存在着社区党建不是工作重点,抓不抓无关紧要的思想,甚至个别领导也存在着社区工作就是居民工作,有主管党委,没有必要上升到县委行为的模糊认识。如何转变这种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模糊认识,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就成为了摆在县委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县委通过“四条腿齐步走”的办法,从上至下逐步统一了社区党建与机关党建、农村党建同等重要的思想。一是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和分析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二是由分管社区党建工作的县委领导带队到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三是请省、市有关专家到嫩江举行有关党建理论演讲和干部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理论认识水平。四是由县委和嫩江镇分别主持召开不同单位代表和不同社会层面代表参加的讨论会。通过这样一系列举措,大家澄清了模糊认识,思想也得到了高度统一。
2、完善组织体系,领导功能到位。形成共识后,2003年11月县委决定,将原有的51个居民委重新调整划分为17个社区委员会,撤消了街道党总支部和街道办事处,成立了街道党工委,由嫩江镇党委直接对社区居委会、街道党工委直接对社区党支部从宏观上进行管理,赋予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等多方面职能,同时根据党员的分布状况,调整原来的居民委党组织设置,同步组建了社区党支部,实现了“一社区一支部”的目标。县委又先后制发了《嫩江县社区建设三年规划(2003—2005)》和《嫩江县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主管副书记为副组长,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总工会、民政局等部门为成员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制定了《党员处级领导干部抓社区党建联系点工作责任制》等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了每个社区都有一名党员县处级领导干部包扶。同时为每名党员处级领导干部都确立了一名局级社区党建联系点联络人,确保工作上下对接,渠道顺畅,促进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
3、健全工作机制,制度保障到位。县委统一制定和完善了《社区党支部集体决策制度》、《社区党支部书记职责》、《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工作考评机制》等13项党建工作制度,社区党组织还建立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联席会制度。工作中,做到了党建工作同各项业务工作重视程度一样,投放力量一样,考核激励一样。同时对社区居民自治、社区决策议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社区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制度建设。加大了社区工作民主决策力度,社区党工委成立了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各个社区也相应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等组织协调机构,定期召开协调委员会会议和联席会会议,通报共建情况,协调共建事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共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特别是通过实行工作报告制度,定期向辖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党员以及居民代表报告工作,接受评议和监督,从而增强了辖区单位党组织主动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使各社区党组织树立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意识。
二、立足实际,突破难点,全力解决社区党建工作薄弱环节
县委根据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工作特点,针对社区办公无场所、无经费、社区干部素质偏低、工资待遇难以兑现等制约社区党建工作开展的重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整合社区资源,着力解决社区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促进了社区党建工作扎实深入的开展。
1、配齐配强社区党务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借助城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契机,县委在撤并街道党总支部和办事处的同时,采取原有街道党总支部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中高素质、能力强的留任一部分、在嫩江镇党委选派一部分优秀的年青干部的办法,配齐配强了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主任,使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主任全部由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干部担任,保证了社区党政一把手优中选优。原有街道其他干部也在全部解聘后,推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并通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将其中优秀人才都充实到了社区其它工作岗位,一改过去那种“老大妈”式的街道、居委会干部构成方式。调整后,社区书记和主任中有4人是副局级干部,其他都是股级干部。社区干部的平均年龄已降到34岁,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2岁,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和社区委员会成员年龄形成梯次结构。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统计,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主任文化程度达到了47%,若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统计,则达到了76%以上,其他社区干部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则达到了81%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程度,有效地改善了队伍结构,提高了干部素质。同时,县委加强了对社区干部的管理教育,按照1:1的比例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并通过举办社区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班、选派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大庆、哈尔滨等地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了社区干部对新岗位的认知感和业务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2、整合现有社区资源,改善办公条件。县委把解决社区党支部“三无”问题作为工作难点实施重点突破,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使“三无”问题最终得到全面解决。一是多渠道解决社区党组织办公室、活动场所问题。县委经常委会研究制定了“新建楼房按建筑面积的3‰建设社区用房或按建筑面积2.50元/平方米的标准缴纳社区基础设施费”的政策规定,在县领导的包扶和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长期借用、无偿提供、改造更新等方式,17个社区党组织100%解决了办公和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近80多平方米,实现了“有址办公”的目标。借助建立社区社会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契机,县委又投资32万元,为社区购置了电脑、电视机、办公桌椅等设备,有效改善了工作环境。二是积极解决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和人员工资问题。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社区书记、主任月工资按公务员工资按时发放,其他社区党务干部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月补贴每人不少于300元,县委还议定了将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按照每年1万元的标准,纳入了财政预算,按时拨款,达到“有钱办事”的目标。每年由县委组织部从县管党费中专门拨款为社区党组织订阅《黑河日报》、《社区党建》、《党的生活》等党报党刊,并补充部分党建经费,为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3、强化社区党组织地位,赋予合理权利。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充分履行好已有职责的基础上,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县委又赋予了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单位和干部职工的监督权和双重管理权。即辖区单位评选先进单位,干部职工入党、入伍、提职、评选先优等必须先征求推荐对象所在社区党组织意见,对社区党组织不认可的推荐对象坚决不予表彰。在2003年推荐省、市、县“先优”表彰对象时,就有一个家住邮政社区的“优秀共产党员”候选人,在社区党组织协审时因为其未能按时交纳卫生费、对社区工作不支持等原因而被取消了评选资格。
三、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服务平台
县委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居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
1、以做到“五为”为标准,积极创新服务载体。县委以“五为”(即为社区发展所需要、为社区单位所理解、为社区组织所支持、为社区居民所拥护、为社区党员所欢迎)为工作目标,以“三到位”(思想工作做到位、群众需求想到位、为民服务干到位)“三满意”(社区单位满意、社区党员满意、社区居民满意)为活动载体,不断探索有效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的新载体、新途径。特别是在市委没有提出开展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以前,县委就借鉴农村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在社区街居党员中广泛开展了“党员责任服务区”活动。活动中共划分了81个党员责任服务区,发放党员服务卡片1万多张,建立党员群众联系信箱81个,组建党员便民服务队23支。为居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300多件,帮助56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的道路,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240人次。墨尔根社区在活动中的
“三必谈,三必访”(社区成员有思想问题必谈,情绪波动必谈,出现矛盾必谈;居民住院必访,外来人员必访,家有困难必访)及针对城市弱势群体的“五定”(定人员、定时间、定对象、定项目和定效果)服务都曾作为成功经验在全县推广。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在全县社区中全面推开后,县委不仅补充了活动的内容,又及时提出了“双争”(争当学习标兵,争做服务模范)标准和“亮身份、树形象”的活动要求,并结合社区“街居恳谈”、“党员服务队”活动内容,把党员在责任区内的服务内容扩大到“十到户”,丰富了载体内容,取得了实际的效果,受到了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的称赞和好评。
2、以“三个面向”为中心,丰富服务内容。根据社区职能的变化,县委及时提出了开展“面向残疾人、贫困户、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社区人情化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的“三个面向”服务活动,努力抓好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社区服务在改善居民群众生活、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17个社区全部成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仅近两年就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7000多个,累计登记求职人员近2000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23人次,实现(再)就业近1500人次(输出劳务人员465人,本县内948人)。此外,社区党支部建立了以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的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无偿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与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从思想和生活上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建立了社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为辖区单位和居民营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解决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3、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为重点,拓宽服务领域。各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社区广场等设施,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初步满足了居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在社区共建消夏文艺晚会上,上至年逾古稀的老人,下至稚气未脱的学龄儿童,纷纷登台一展风采;在青少年书法、绘画展中,年轻一代找到了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广阔空间;在社区广场架起的大屏幕,使久违了的露天电影又重新回到了普通百姓生活之中;由繁荣社区党支部组织的夕阳红老年秧歌队,每晚坚持演出,寓政策宣传于秧歌表演中,亦教亦乐。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促进了健康向上,文明和谐,共享、共创美好家园社区新风尚的形成。《村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一、组织建设方面
(一)抓好党员教育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安排好“践行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新家园”主题教育,组织在村的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较好地完成了学习培训、践行科学发展观大讨论、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三个阶段的任务,组织村“两委”干部入农户、听意见、办实事,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贯彻落实村级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并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抓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我村是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试点村,一年来,我们狠抓“电视上网”收看成效,确保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效果,使“电视上网”工程真正成为“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惠民工程。三是抓好先锋在线建设。作为先锋在线村级信息点,我村按时更新网页,上传信息,并适时在公开栏中发布涉农信息服务群众,有效发挥了党建工作信息平台作用。
(二)依法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上级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并顺利完成了永镇村第七届村“两委”换届工作。期间,永镇村临时“两委”成员紧紧依靠乡党委政府,严格程序,依法操作,整个选举过程井然有序,班子实现了平稳过渡。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女性委员职数均有了较大的改善。政治坚定、工作务实、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优秀青年进入了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领导班子。换届结束后,相继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明确“两委”干部工作职责及分工,成立村级配套组织和相应的村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依托“电视上网”工程加强对新班子成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使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显著提高。
(三)加强“五个载体”建设。一是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培养了一批致富能手,党员王素友便是其中之一。在外出学习考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示范并带动15户群众种植油桃近百亩,09年4、5月份即可挂果,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二是规范党务村务公开制度。该公开的事项及时公开,重大事项阳光操作,达到“六规范一满意”,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三是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两委”换届后,村党总支及时成立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设立了政策宣传、党务监督、计划生育等八个岗位。全村共有60名党员选岗认岗,而且大多数都能认真履责。四是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双向”带动作用,认真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对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进行了行前教育,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和温馨告知卡,并分别建立了台帐,明确了联系责任人,外出党员每季度把自己在外地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情况,通过联系责任人向村党支部进行汇报,村党支部为流动党员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五是深化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会,宣传安排此项工作,利用无线广播播放、悬挂宣传条幅、粉刷墙字等形式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精神和办事程序向村民进行宣传,逐户发放、张贴《致全区群众的一封信》,确保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家喻户晓;规范村干部坐班制度,保障代理工作正常开展;悬挂国旗和党旗,接收点牌匾和各项制度上墙,进一步规范为民服务代理工作;制定值班表,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两人值班,接受各种代理事项,接受村民的咨询;对来办理的事件,代理员对照《服务指南》中的材料要求,收集整理,及时登记;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到乡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和向村民回复。确保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应。截至目前,共为村民服务31起,受到了群众的好评,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干群关系。
(四)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经总支研究,通过组织审查、全程联名推荐、公示、票决等程序,6月30日、7月2日分别召开破圩、新河、土楼三个支部大会发展了7名党员,其中非公企业2名,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会上票决转正了2名预备党员,组织新老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
二、经济发展方面
(一)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显现。根据达成的资金使用协议,村集体年增收2500元。
(二)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去年引进的的宿州市豪顿服饰有限公司运转良好,在厂务工的200余名留守妇女都能拿到至少每月800元的工资。
(三)村办企业发展迅猛。村属窑厂生产出来的砖供不应求,解决了周边村组建房所需用砖及100余人的就业,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1万元。一大批新上马的企业诸如:投资100万元的秸杆加工厂、投资20万元的构件厂、以及一定规模的养牛、养猪厂、筷子厂、预制厂、空心砖厂等的发展势头强劲。
以上这些都将成为永镇村发展集体经济、安排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
三、民生工程方面
(一)组织实施好送温暖慰问活动。春节和“七一”期间,从选派单位——区地税局争取到现金共计2400元,购买了食用油、米、面、猪肉、学习用品等慰问了10户特困党员、群众和7名留守儿童,从民政局争取到扶贫过冬衣物100余件分发到困难群众家中,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党组织、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二)扶危助残。经多方努力协调,帮助村民沈维英、陈彦先后申请加入了“残疾人万人就业工程”,养起了鸡鸭,摆脱了衣食之忧,后又争取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资金帮助沈维英盖起了两间平房,现在他们逢人便夸是党的好政策帮了他们、救了他们。
(三)扎实开展“四民”活动。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创业能人座谈会、走访入户、填写民情日记等形式察民情,梳理归总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解民忧措施。在5月19日上午召开的“四民”活动动员大会上,为支援汶川等地的抗震救灾,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村“两委”干部的带头下,广大党员纷纷慷慨解囊,积极为灾区同胞尽绵薄之力,奉献爱心,共筹集特殊党费2312元。
(四)积极筹措资金办实事。马建书记从选派单位争取了近万元资金将前后韩村民组的道路硬化,利用“一事一议”整修了新河沟北王至新河小学的道路,方便了群众出行。从水利部门争取了大约40余万元挖掘了4000米的幸福沟一条,富民井22眼,建小康桥16座;采取以土换资的方式疏通了言店北湖界沟,确保农田旱能浇、涝能排,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马建书记从个人办公经费中拿出1500元在村委会院内东墙上制作雨搭并绘制了廉政文化宣传栏,使全村党员干部有了一个学廉、促廉的阵地。村“两委”换届选举圆满结束后,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干群间的沟通平台,8月13日上午,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急需落实的重大事项,及时召开村级事务民主听证质询会,通过了三年规划、汇报了村“两委”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就修铺自然庄道路、疏浚等问题,“两委”干部接受了党员、村民代表的现场质询,并作解释和答复。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五、取得的成效
2008年5月13日和9月9日,我村被定为全区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场会的分会场,受到区领导和参会者的充分肯定。宿州电视台、拂晓报、皖北晨刊先后对我村经济发展成果进行了采访报道。马建书记不仅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定为优秀等次,而且在“七一”期间还获得了“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凝心聚力筑堡垒,党群连心促发展”。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区委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永镇村“两委”将乘“十七大”春风,以更加求实的思想作风,更加务实的领导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豪情满怀地谱写永镇村飞跃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