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城中心学校信息技术组教研组工作总结
古城中心学校
2009年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
古城新区回小 郭丽宏
一、2009年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
根据古城中心学校教务处教研工作要求,本学期我们信息技术组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的具体指导下,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为小课题,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做到:突出教研重点,抓准工作要点,采取有效措施,全面促进信息技术校本教研的开展,收到了预期的教研效果。
(一)加强学习,积极参与教材教法达标活动
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新一轮“教材教法达标活动”,因此在这项工作上我们做了如下工作,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积极参加教务处组织的《教师教材教法达标活动实施方案》的学习,明确要求。
2、组织信息技术教师系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对自己任教学段的要求,共同分析教材编写体系,结合自己任教学科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组织教师学习、研讨《教师教材教法达标学习手册》,进一步学习课标,钻研学科教材,掌握教材教法。具体做法信息技术教研组集体分析教材,把握全册教材的重难点,确定本册教材总体教学目标、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提出教法建议,讨论学生学法。
4、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关于教材教法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9月底,教研组长参加教研室组织的王敏勤教授关于教材教法、教学模式、知识树的报告,回来后及时向全组教师传递所学及心得。10月,全体教师参加了教务处路德主任关于知识树的培训,尝试画知识树来分析教材,并在《研修手册》上写心得体会。
5、认真组织不同阶段的教材教法考试,评定成绩,促进学习。9月底,按教务处统一安排,教研组以学科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课标测试,检验教师学习课标的情况。11月份,针对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情况组织教师测试,通过笔试,解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口试分析指定章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并评定成绩,当场点评,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扎实开展教材教法达标活动。
1、组织教师参加学校拉网式听课活动。从9月份到11月份,本组每位教师认真准备课、上课、听课。具体做法是:每位教师确定好做课内容后,先进行全册教材分析,再进行单元教材分析、课时教材分析,然后规划教学模式。上课前先在组内说课,采取同伴互助的方式,研讨、集体备课。特别是对转岗教师加强了同伴互助,并做好同伴互助记录。在上课时邀请主管领导参与听课、评价;然后组织教研活动,做课教师自评、听课教师评课。最后由做课教师写出课后反思。本学期,本组教师都参与了拉网式听课的活动,并在活动后推行一位的教师参加学校综合素质竞赛活动,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2、扎实开展“师生同画知识树”活动。10月份,教研组按照学校安排开展了“师生同画知识树”活动,每位教师指导5名学生,自选教材内 容来分析。最后一位教师获一等奖,2位教师获二等奖,;4名学生获一等奖,12名学生获二等奖,18名学生获三等奖。本节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画知识树的积极性。活动后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板书、《研修手册》中的单元分析、教案的板书设计都采用知识树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师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
(三)关注细节,规范常规教学管理
一是要求教师备课要深。根据期初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按照教研室活页教案的备写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的教案,做到了超周备课,从教师的教案来看,体现了规范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且每课后都有反思。教研组在每周二按时对教师的教案时行查阅签字,及时指出教案备写中存在的问题,每月一小结。期末进行统一装订。
二是及时督促教师按时上课,坚持候课制度。
三是继续严格执行教师月考核制度,教研组与教务处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按照学校教师月考核标准,及时对教师的月工作进行考核,做到考核有记录、有小结、有反馈。
(四)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组教师本着针对实际、立足课堂的原则,找出平时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困惑进行提炼,在组内讨论、确定“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为小课题,制定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例研究为内容,有针对性地落实研究专题,切实提高了小课题的实效性,做到了期初有计划,期中有过程性资料,期末有总结。
(五)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专题研讨,以研讨促教学。根据教务处统一 安排,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专题研讨”,九月份专题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十月份专题为“如何开展好培优补差的工作”,十一月份专题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点滴谈”,十二月份为“讲述我的教育教学故事”,信息技术组教师积极参与研讨。
(六)精心组织,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效。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从开学初的计划制定到教案,以及过程性评价,教研组按照学校要求严格规范,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成果验收、考核、评选优秀,规范的管理流程促进了活动的有效性。通过一学期的活动,电脑绘画、电子报刊、电脑动画小组积累优秀作品,为参加下一届电脑制作活动做好了准备。
总之,本学期学校非常重视教研组建设,学校领导经常亲临活动现场参与、指导,使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研组顺利完成了期初安排了各项活动,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在期末教务处对常识课的中效果显著,受了学校好评。
但是,作为常识学科教研组来说,工作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
1、信息技术教师教研意识缺乏。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对这门学科的认识不够,教学仅停留在“技能”的操作上,仍然在上“计算机课”,所以无论是上课、评课教师都缺乏主动的探索精神。并且在一些教师眼中,教研就是在走形式,与长期形成的惯性有很大的关系,一些教师视教研活动为“负担”,缺乏主动性、持久性、创新性,教研活动仍然存在着不规范性,缺乏有效的指导。
2、作为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来说,教研活动组织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原因是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有时定好的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内容,但人员无法保证到,使教研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3、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时在时间上无法保证。特别是教师人数无法到齐。
二、2010年信息技术教研组思路
(一)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目标
以新一轮“教材教法达标活动”为载体,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二期”课堂质量工程复验活动,开展好小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特别是教案的备写、检查,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提高教案备写质量。扎实开展好信息技术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加电脑制作活动做好准备,精心做好作品的收集、整理。立足课堂,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学生特长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活动构建学习型、团结上进的信息技术组教师队伍。
(二)教研组拟开展的主要活动
1、继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学习,明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教材结构及本学期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2、组织教师学习全套教材的编写体系,学习、研讨《中小学教材教法达标学习手册》,并在《研修手册》中做学习记录、心得体会。
3、全面参与达标课,人人过关。每位教师精心准备一节“双达标”课或课题研究课,迎接教研室的评估验收。
4、继续扎实综合实践活动,以电脑绘画、电子报刊、电脑动画为主要内容,培养特长学生,为参加下一届电脑制作活动准备高质量的作品。
5、继续做好小课题研究,使小课题研究活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真正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6、组织开展创新教师培训项目教师网络课程学习的活动。
(三)完成活动采取的主要措施
1、在2009年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由骨干教师引导,形成同伴互助,帮助其他信息技术教师深刻领会本门学科的实质,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2、认真对待双周三的教研活动,做到考勤严格,组织有序,有记录,并邀请主管领导参与指导。
3、提前一周下次活动内容、要求,并督促相关教师做好准备,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度和实效性。
4、组织好每次听课后的评课活动,使达标课的质量有所提高。
5、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
6、加强信息化设备的培训、维护工作
(1)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提高本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能力,我们信息组要认真对我校中青年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2)积极维护学校校园网站,使之成为我校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也为我校教师、学生、家长进行网上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6(3)认真对我校教育技术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保证了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校电子备课室加强管理,为教师查找资源,交流信息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7、在教研形式上不断创新,将教师在教研活动、平时即时教研中的表现纳入绩效考核,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动力。
8、教研活动的安排与学校活动安排进行协调,保证教研活动的及时、有效。
总之,下学期的教研活动仍以学校教务处的安排为重点,组织教师依据自治区“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达标要求,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
第二篇:桥头镇信息技术中心教研组工作总结
桥头镇信息技术中心教研组工作总结
(2006-2007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镇在市教研室的号召,成立了中心教研组。由于成立不久,许多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完善,成绩也不是很突出,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也要把信息技术这个学科带到更高的层次上。现总结一下这个学期来的一些情况:
1、加强各兄弟校的信息技术老师的联系,促进沟通。从而为中心教研组开展教研工作打下的基础,更好地开展教研工作。
2、积极组织参加由市组织的教研工作,努力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组内教师平时注重自己的业务学习,自学一些软件的使用,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动态,这也和信息技术本身这门前沿学科相关,只有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思想,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比如,操作系统的更新和漏洞的补丁,病毒库的及时更新等等。
3、商讨了如何加强教学常规。在规范原有常规的基础上,大家对课堂常规的要求上更加重视和严格,一学期下来,课堂面貌有比较大的改变,课堂教学互动状态得到明显得到改观,但部分课堂仍需要努力。
4、探讨新课程标准及由市黄振余老师所撰写有关校本教研的书。通过这样认真的探讨,从而积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实施新的理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15、在我们的工作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要加强自律,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学习,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中心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中心教研组工作总结
在区教研室的统一领导、各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本学期我镇小学信息技术科紧紧围绕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积极、扎实开展中心教研组的各项工作。
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学科建设,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健全我镇信息技术学科的建设,提高我镇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研能力,强化科学管理。作好学科内各人的分工,发挥其主动性,使其各尽所能。通过定期召开学科教研会议加强各学校之间的联系、交流,充分利用科组QQ群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助和合作。本学期,我们针对各学校的教学特点以及开课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教研活动,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指导本学科的教学实践。让教师在活动中用理论指导教学,锤炼自身业务能力,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以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同课异构为主,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入手,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实提高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学科组建设日趋完善,教研活动扎实开展,成效喜人。各校学科教研组能根据本校具体情况扎实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其中盐步中心小学信息技术科组开展了面向全镇的信息技术教研基地开放活动,横江小学更代表我区、我镇参与“佛山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示范教研组评审”,都很好地展示了我镇信息技术科组的朝气面貌。
二、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组织常规教学教研活动,提升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教研水平,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规范化;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外出,针对教堂教学、学科竞赛、校园信息化建设及电教设备维护进行观摩学习。
活动1:参加“《南海区中小学竞赛管理系统》培训”。
2011年8月30日桂城街道桂江一中科学楼电脑室。开展了《南海区中小学竞赛管理系统》培训活动,我学科组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了南海区中小学竞赛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为学校、全镇乃至全区的学科竞赛管理工作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活动2:参与“2011南海区中小学教学论文评审活动”。
本次论文评选我镇小学组上送的5篇论文全部获奖,分别获得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获奖率排在各镇街前列。
活动3:南海区信息技术学科“同课异构——高效课堂” 教研活动(大沥 桂城片)2011年10月19日在桂城夏西小学举行信息技术“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我镇河东小学林伟标老师上的《美食天地在南海》一课受到听课老师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活动4:南海区小学信息学辅导研讨活动
2011年10月11日全区小学信息学老师齐聚我镇黄岐小学共同参与南海区小学信息学辅导研讨活动。黄岐小学陈志峰老师分享一节精彩的信息学辅导研究课并作了信息学辅导及在线评测系统使用经验的讲座。为我镇乃至全区信息学辅导老师提供宝贵经验。
活动5:南海区信息技术学科“同课异构——高效课堂” 教研活动。(全区)
2011年11月16日在石门实验小学举办了南海区信息技术学科“同课异构——高效课堂” 教研活动(全区)。我镇部分教师不怕路远,准时参加活动,展现我镇信息技术教师好学上进的精神面貌。
活动6:开展大沥镇2011年信息学竞赛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各小学及石门实验学校的大力支持,经过激烈的角逐,评出甲组:黄泽华等10人获一等奖;何少渝等14人获二等奖;何倩等16人获三等奖。乙组:梁元科等24人获一等奖;高广等30人获二等奖;陈晓婷等53人获三等奖。杜灿基等14位老师获优秀辅导老师奖,横江小学等10所学校获团体奖。
活动7:参加“2012年南海区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导教师培训班”
2012年1月6日在南海实验中学举办的“2012年南海区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导教师培训班”。教师们热情参与,为我镇2012年电脑制作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培养尖子、做好竞赛辅导工作。
各学校继续开展学生的电脑制作比赛辅导和信息学竞赛辅导,部分学校还新开展了机器人活动培训。一学期来,各信息技术教师认真组织、开展学生培训,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积极做好学生参加南海区信息学竞赛的辅导工作。
本学期我镇信息学辅导工作加强了石门实验学校和各小学的联动,继续发挥信息学“共同体”的作用,并举办2011年大沥镇信息学竞赛。辅导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转载请著名来自:http://www.xiexiebang.com/xueshenghuigongzuozongjie/学生会工作总结
2、积极参与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我镇学生积极参加第十二届电脑制作大赛,涌现出如大沥实验小学、盐步中心小学、横江小学、平地小学等一批成绩优秀的学校,为我镇电脑制作活动的开展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3、积极开展机器人竞赛的辅导工作。
我镇机器人活动一如既往地红火开展,取得的成绩继续耀眼。涌现出如平地小学、大沥实验小学、盐步中心小学、漖表小学等一批机器人活动特色学校。
四、做好学期考查工作。
本学期各校根据区的考试方案,能较好地开展信息技术学科的学期考查工作,从各校上交的试题、质量分析报告、学生成绩等材料反映出大部分学校能认真、扎实完成该项工作。
五、落实课题研究,抓好校本。
部分学校能将校本教研和区教研有机结合,开展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专题学习。横江小学和黄岐小学的信息技术小课题被区立项。
六、不足。一)部分教师对区、镇开展的教研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迟到、早退、甚至不到。影响了我镇信息技术教师的形象,不利于良好教研氛围的形成。
二)仍然存在“放羊式”的课堂。表现在课堂组织混乱、学生纪律松散、教学方法陈旧。
三)课题研究力度需要加强。要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鼓励以课题的形式开展研究,提升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
四)个别学校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期末考查工作马虎对待。表现在迟交、缺交、不交期末考查资料,上交的考查资料质量低、甚至有把以前的考查资料“改头换面”后上交。
五)各校教师间的沟通联动有待加强。
继续通过QQ群等手段加强各校教师的联系,及时将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将好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大沥镇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群:
六)信息学活动参与面有待扩大、竞赛水平有待提高。
第四篇:古城中心学校2011德育行事历
古城中心学校2011-2012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行事历 三月份
1.制定德育计划,班主任、团队会议。
2.全校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活动,雷锋精神永存。
3.开展全校美化校园活动。
4.各班开展安全教育班会,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5.每周一开展国旗下的讲话。
四月份
1.周一国旗下的讲话。
2.开展校园广播,陆续在广播中表扬好人好事。
3.继续开展“美化校园人人有责”的活动。
4.利用清明,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5.安全教育法制讲座。
五月份
1.周一国旗下的讲话。
2.学校饮食卫生安全教育。
3.利用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六大习惯”。
4.利用班会开展全校楼内活动须知。
六月份
1.周一国旗下的讲话。
2.加强法制、安全教育,珍爱生命活动。
3.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培训。
七月份
德育工作资料整理归档。
第五篇:古城学区中心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在课改中成长
在创新中前行
---肥东县古城学区中心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广大教师的心田。面对课程改革,肥东县古城学区中心学校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科研的基本思路,以实施新课程实验为抓手,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办学质量。自2003年开始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围绕新课程计划,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切实使用好新教材。现将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理念,探索规律
从2003年开始,全校教师集中学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并利用每周四业务学习集中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和《新课程教学设计》引导教师进入新课改实验,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逐渐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系统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教师逐渐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位关系。
二、立足常规,促进管理
1、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关键在领导。近10年来,古城学区中心学校领导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纲要》上来。不仅重视各教研活动的开展,同时把课改工作纳入中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中来。定期组织人员到班随堂听课、评课,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聆听实验教师的心声,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实验改革。
2、建立建全教研制度,实行教师量化考核。广大教师是实践新课程的主力军,怎样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当中来,并始终保持着课改的热情呢?我们采用了课改教师量化考核评分制度。根据教师的出勤、上交材料、论著发表,各类获奖情况以及所任教科目学生综合素质等来考核教师,根据教师积分情况,评出学的镇级、县级课改先进个人,给努力参与到课改当中来的老师们一定的肯定和激励。
三、培训观摩,深化课改
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观摩培训等。为了让教师了解各地、各校的课改经验,观摩到名师的课堂教学风采,我校在经费、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抓住各种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研讨。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组织教师参加市县新课程学习、培训、研讨近600多人次。先后观摩了多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聆听了专家、名师的讲座。在创设外出培训机会的同时,外出听课的教师回校后必须向同教研组老师汇报听课的收获,提出自己反思性建议,共同提高教研水平。这些举措对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培训观摩,让我校每位教师认识到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而是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四、开展教研,引领成长
近10年来,我校围绕新教材教学实践研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实战中加强培训,除了让承担新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带头上新课程的研讨课,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的导向作用外,我校还开展了全体教师的校内教学展示活动,定期举行教师说课、上课评比活动,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及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评比等,引导教师人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改实验中来。
在最近的几年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校紧扣新教材开展了多项教学实践活动:如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活动、校本教研——‚教坛新星‛评比活动、‚送教下乡‛活动、‚课堂开放日‛活动等。一批优秀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成长起来。目前,我校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8人,学校教学能手12人。
五、狠抓课堂,推进改革
1、改革备课形式。传统的备课模式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完成一份或几份全册教材的备课,‚各自为政‛,耗时费力,使老师疲于备课,致使每周的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教学效率不高。为此,必须对传统的备课形式进行改革。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也要备教法、学法,还要备创新点、知识延伸点。实行单元备课负责制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教研组长的分工,主备人提前一周写出本单元的教案初稿,教研会上,大家就这一单元中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设臵进行研讨,然后由主备人执笔修改完成通过教案,然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风格,写出自己的处理方法,突出教师的个性与特色。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素质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备课要求。十年教龄以下的教师要写出详实的书面教案,带多门课程的教师可选取一门主要课程写详案,其余的课程可按十年教龄以上教师的要求进行备课。十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可自主选择适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的教案表达方式,如制作卡片,也可以在教材上增、减、调、换、圈、点、批、注等,但每学期必须写2篇精品书面教案供全校教师学习、借鉴。
2、改革教学设计。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案为中心‛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设计的形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在教学教学设计中除包含教学目的等常规要求外,还要明确体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以及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措施,做到既体现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又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努力落实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的新型理念。
3、课堂教学要做到‚六性三中心‛。教学目标的教育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对象的接受性,教学过程的启发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最佳性。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中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
4、作业布臵与批改力求灵活。布臵作业要认真分析学情,精选能举一反三的练习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臵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
通过作业批改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作业批改可采取自批、面批、互批等多种形式。
5、课后辅导要体现方法分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分三步走;第一步调动兴趣,第二步交给方法,第三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检查四次,教研组将不定期的调阅和抽查。
6、开展好教育教学随笔评比活动。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实质性提高最有效的途径。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写出一定篇数的教育随笔,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或失败之点及时记录下来,找原因,写感悟,对教学进行总结,研究改进措施。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实践反思‛随笔评比活动,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教学实践是教师由经验型走向研究型的必由之路。
六、面对实际,科学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评价问题已成为我们教师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大关键性问题。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科学、规范、有效的评价将给课程改革乃至整个素质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从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革。自参加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着手从下列几方面尝试进行教学评价改革。
1、在对教师的评价上,我校依据安徽省教师评价标准,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从《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中,为实验教师建立成长足迹档案记录。
2、在学校学科的评价改革中,我校拟定了《古城学区教学评价改革方案》,在宏观上努力体现全面发展的管理目标,微观上从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的原则,评价的操作做了具体的规定,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评价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3、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我校制定了《古城学区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努力建立家校等多渠道,多方位的评价体系,增加评价的灵活空间,以防一刀切的评价方式阻碍学生的发展。
七、课题研究,成效卓著
近10年来,学校围绕新教材的使用,根据省、市、县教研室的通知要求,我们先后申报参加了肥东县陶研会课题研究已通过验收。合肥市‚中小学写字教学评价研究‛课题已通过省级验收。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教师‛课题研究已通过验收。安徽省‚以‘同课异构’教研方式促进小学语文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已通过省级课题立项,正在研究中。
通过课题研究,领悟新教材体现的新教学理念,明确学科改革的突破点和教学实施建议,使我校广大教师用新课程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实践。
八、主要成绩
2007年7月赵杰老师撰写的语文教学案例评获市三等奖。
2007年8月赵杰老师撰写的品德与社会叙事作品获市三等奖。2007年10月尚华老师在写字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县一等奖。2007年4月袁凯老师在少先队论文评比中荣获市三等奖。
2007年12月尚华老师在‚教学能手‛评选中荣获语文科县一等奖;赵杰老师荣获品德与社会科一等奖;王俊友老师荣获科学科县一等奖;樊明刚老师获音乐科县二等奖;郑霞老师获英语科县二等奖;王素荣老师获语言科县二等奖。2007年7月王圣传老师撰写的语文教学论文荣获县一等奖。2008年3月赵杰老师在教坛新星评选中荣获市三等奖。
2008年1月刘本传、赵杰老师撰写的陶研年会论文荣获市一等奖。2008年9月尚华老师在写字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市二等奖。
2008年9月尚华老师在写字教学与评价课题研究论文评选中荣获市一等奖;赵杰、胡开敏老师荣获市二等奖;樊明刚、张平忠、郭淑仁老师荣获市三等奖。2008年9郑霞老师的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荣获市二等奖;胡开敏老师荣获市三等奖。
2008年2月黄超老师在少先队论文评比中荣获市三等奖。2008年9月赵杰老师在德育论文评选中荣获县一等奖;张英、郭淑仁老师荣获县二等奖;胡开敏、朱家萍、张英老师荣获县三等奖。
2009年2月张平忠老师在写字教学与评价课题研究论文评选中荣获市三等奖。2009年3月张平忠老师的课例《荔枝》荣获合肥市一等奖。2009年3月张平忠老师的语文教学论文获市三等奖。2009年5月张平忠老师的综合论文获县一等奖。
2009年5月张平忠老师在肥东县第一届小学、幼儿园‚教学能手‛大奖赛中荣获信息技术科二等奖。
2009年6月张平忠老师在肥东县‚农远‛工程教学应用能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09年7月郭淑仁老师在写字教学与评价课题研究论文评选中荣获荣获市三等奖。
2009年7月朱家萍老师的德育论文荣获县三等奖。
2009年7月李定乐老师在县第二届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歌舞二等奖、全能三等奖。
2009年7月陈侣霞老师在县第二届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讲故事二等奖、全能三等奖。
2009年7月郭世萍老师的数学教育论文荣获合肥市三等奖。
2010年3月陈明珍老师在肥东县幼儿教师自制教玩具比赛中荣获县级二等奖。2010年3月李晓璇老师在古城片中青年英语大奖赛中荣获二等奖。2010年4月张英老师在合肥市综合实践论文评比中荣获市级二等奖。2010年4月张平忠老师在合肥市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市级二等奖。2010年4月张平忠老师在合肥市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市级三等奖。2010年7月陈兴美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一等奖。2010年7月陈明珍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二等奖。2010年7月王圣传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一等奖。2010年7月张英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三等奖。2010年7月樊明刚老师在肥东县科学发展观评比中荣获县级一等奖。2010年7月袁凯老师在肥东县科学发展观评比中荣获县级二等奖。2010年8月王芳老师在肥东县体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二等奖。2010年8月郭世萍老师在肥东县数学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一等奖。2010年8月张英老师在肥东县数学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二等奖。2010年8月朱兵老师在肥东县语文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三等奖。2010年8月王圣传老师在肥东县语文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三等奖。2010年8月郭世萍老师在肥东县数学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一等奖。2010年8月王圣传老师在肥东县语文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三等奖。2010年8月张平忠老师在肥东县语文论文评比中荣获县级三等奖。2010年10月李小旋老师在肥东县畅言语英评比中荣获县级三等奖。2010年12月胡开敏在肥东县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县一等奖。2010年12月李小旋在肥东县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县二等奖。2010年12月张平忠在肥东县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县二等奖。2010年12月袁凯在肥东县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县三等奖。2010年12月朱兵在肥东县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县三等奖。2010年12月张丽丽在肥东县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县三等奖。2010年1月刘本传、樊明刚老师在合肥市校长论坛论文评比中荣获市一等奖。2011年8月王圣传老师在肥东县语文论文评比中荣获县三等奖。2011年6月薛典叶老师在合肥市语文论文评比中荣获市三等奖。2011年8月赵杰老师在合肥市教育叙事论文评比中荣获市三等奖。2011年9月关敬芬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一等奖。2011年9月陈侣霞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一等奖。2011年9月樊明刚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一等奖。2011年9月王学奎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二等奖。2011年9月袁凯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二等奖。2011年9月王圣传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二等奖。2011年9月朱冬梅老师在肥东县德育论文评比中荣获县三等奖。
九、存在问题
1、我校教师配备结构性不合理,知识水平,思想观念等都很难与课改同行。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
2、课改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课堂上大量的时间都是由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照顾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异,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新课改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困惑,如:如何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创新?如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如何既重视个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体,重视科学性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课改实验中不断探索、不断梳理。
4、课改中出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呈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倾向,新课程学习中出现的学困生的学习更应该得到关注,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辅导的科学化、有效性的研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十、今后打算
1、重视学习机会,进一步加强学习,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但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将进一步组织教师对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的再学习,使干部教师尽快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
2、努力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的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数量不仅要满足教学的要求,重要的是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要有广博又精深的专业知识,新课程教材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以往分科教学形成固定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教育的需要,要创新,要改革,教师就要博闻强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才能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举一反三;二是教师要有研究能力,新课程教材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特征给了教师创新发展的空间,教师必须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优势特征,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抓住这个机遇,准确把握课改脉搏,一如既往地实事求是的研究并尽力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继续推动课改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