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摘要:微博微信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媒介,对大学生受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它们就像一把双刃剑,便利了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如何正确运用微博微信功能,从而趋利避害值得我们探究。关键词:微信;微博;大学生;人际交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媒介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得到迅猛的发展。微博自2006年在美国出现后,至今己风靡全球。凭着独特的优势,它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在这之中,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颇大。据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 N 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微博用户数突破3亿,达到3.09亿,而大学生就占总数的78.3%。可见大学生使用微博人数之多。然而微博犹如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使其在人际交往中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值得深思与研究。同时腾讯公司自2011年12月推出微信以来,截止2013年1月,注册用户数己经突破3亿,成为目前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微信服务因其移动性、便携性、个性化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的欢迎。微信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对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日常生活、交流习惯产生重大影响。
一、大学生热衷于微博微信的原因
(一)微博微信简单方便,激发大学生的传播欲望
微博继承了博客自由开发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改良为“微型”。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某刻的心情、某一瞬间的感悟,或者某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它能连续写作,比手机发信息的速度更快,还能传播图片和视频。大学生接受的高等教育是对某一领域的专业学习,和老师同学讨论的多是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课余时间他们希望接触相对简单易懂的新事物,微博自然就很受欢迎。微博的另一特点是集成和开放,用户可以通过手机、IM(实时通讯,如MSN , QQ等)软件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发布信息,多样简便,这样的即时表述显然更加迎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调查发现,71.6%的大学生表不网络是他们接触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达到80%以上,大学生登陆微博,使用电脑的比例是45.3 %,电脑和手机两者都使用的比例是45.3%。相对其他交流方式,微博对“手不离手、电脑不离身”的大学生来说是如此的贴近。社会群居生活里,人有一种无意识的“传播欲”。新浪微博的口号是:“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儿”。针对用户的情感释放心理,微博提倡用户与大家分享“事情”---一不管是你的还是别人的,希望通过用户“传播”出去。大学生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新动态,他们迫切希望把当下获取的新资讯或者新发生的事件告诉每个朋友,甚至是不认识的人,有的或许还渴望成为网络某一话题的意见领袖。
微信打破了常规的聊天模式,实现了音频信息与视频信息在移动通信工具上的快捷传播,相比传统呆板的文字通信,信息传递更具人性化、更贴近生活,极大满足了大学生的通讯需求。如微信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学习生活的点滴,了解并发布相关资讯、关注朋友动态与朋友互动,交流也不再是一条条冰冷的短信,可以通过语音聊天方式成功传递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信息。微信还具有群聊功能,群组可以临时搭建,自由设计主题,如大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群中成员可以摆脱空间上的束缚,随时随地的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和见解,充分交流和互动。
二、微博微信资讯丰富,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面对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情况,如果大学生还满足于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己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微博的及时性与迅捷性,不仅缩短了大学生求知的路径和时间,也大大降低了获取知识的成本。此外,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青年群体,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了解不同的文化、接触不同的思想。微博中的每个用户都是信息的生产者,“新、奇、广”的多元内容,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于微博的优势,受访大学生中有77.9%认为从微博里获取资讯多而且快。
随时随地传达信息,为大学生提供移动学习。支持以手机为载体的微信通讯相比传统的网站社交工具,具有鲜明的移动性的特点。微信的消息即时提醒服务,使得讯息接受快捷方便,若用户在线,能够快速接收信息并及时反馈,若用户未登录,也可进行离线消息的接收。高校的教学课堂通常为流动教室,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很少。但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发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随时给教师留言提问。同时,很多高校校园内W IFI免费覆盖,只要学生下载微信软件,就完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与教师的及时交流与沟通。从这些意义上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诞生有助于移动学习的实现。
(二)以独特的方式拓宽了大学生社交范围
一、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
人际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活动中,通过对自己、他人的认识,及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了解彼此的看法、态度,并作出评价的能力。它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望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人际认知能力是大学生顺利进行人际交往、促进其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必备能力之一。微博作为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网络平台,具有无限开放性和信息海量化的特点。在微博平台上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性发布信息和接受其他用户的信息,他们之间的互动又会增加新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开放共享的,这就大大扩大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开阔了大学生眼界,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和认识他人。另外,据研究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最直接动机是发布和获取信息,及基于这些即时信息引发人际互动。微博所发布信息带来的大量回复和评论,极易引起舆论的关注。大学生在微博上即时发布自己的所感所想,转发或评论他人的主张观点,引起他人评论与回复,与他人形成多与多的互动和交往,而这些互动与交往,恰是人际交往的真实反映,从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人际认知能力,消除人际交往时的认知偏差。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渴望友谊、渴求结交更多朋友的年龄段。他们希望在结交朋友中交流更新的信息,接受更多的思想。较之中学生,大学生交往范围大大扩大,由原来的亲缘、朋辈交往转向到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大学生的交往呈现出多元与开放的趋势。
微信极大限度地拓宽社交网范围,微信交友方面,最初的受众是熟人,即QQ好友、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对于QQ好友和通讯录中己经相对成熟的社交,大学生可以在微信的沟通中感情粘度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微信推出了基于地理信息位置和个人信息的“查看附近使用微信”的功能,使得微信用户能够查看地理位置100米以内的使用微信的用户,实现社交圈的拓展。再次,“摇一摇”与“漂流瓶”的功能设定,使得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将一些不方便给熟悉人说的小秘密等,发送给随机的接受者,突破地域的限制,达到匿名交友的目的,这些方式很好地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友圈。
二、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微信的使用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微信的消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博微信会使大学生沉迷微信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地点、时间不受限制,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很大的自由。调查显示,29.96%的大学生在晚上熄灯后仍然玩微信,对大学生的休息造成影响,22.38%的大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玩微信,对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造成影响。现在大学生中还出现“微信控”“微信控”分为八个等级,即“只看图片和信息不说话”的一级阶段,“遇到自己喜欢的才回复、转发”二级阶段,“休息时间全占用”的三级阶段,“工作时间也在聊微信”四级阶段、“双休日不休息,随时都在发微信”的五级阶段,“熬夜都在玩微信”的六级阶段、“半夜还要刷新朋友圈”七级阶段、‘旧夜颠倒刷微信的‘重症’患者”的八级阶段,从一级至八级,一级高于一级。“微信控”的群体中74%的是20一一30岁的青年人,其中大学生占据640}0。这些数据显示,微信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长期沉迷在微信的虚拟世界中,会形成一种错觉,把网络生活当成现实生活。不论有什么事先到微信上改一下个性签名,或者拍成照片传到好友圈中展示一下心情,或者把写在漂流瓶中扔出去征求虚拟世界中陌生人的意见,而不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求解决的方法,长久下去,会造成大学生过度依赖微信来调节内心,忽视现实社会的丰富多彩。
(二)微博微信使大学的道德意识薄弱,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形成偏差 在微信的虚拟环境中,网友基本以虚拟的身份出现,网络也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约束,可以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交融,但是,微信的使用对大学生的道德形成一定冲击。大学生摆脱传统的校园、家庭的控制,进入一个没人认识的新领域,容易造成他们在微信的虚拟环境中为所欲为,从而使大学生丧失责任感和道德感,如:在微信中发不健康的信息和图片,添加不健康的公共账号等。而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则是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把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放在心上,能够起到自我约束的作用。大学生在微信中与网友有较好的关系,能够主动去结交网友,而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可能过度依赖网络,与现实社会中的亲戚、朋友关系冷漠。在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现实社会时感到紧张,对人冷漠,不能够像在网络中那样非常自如的处理人际关系,形成社交上的障碍。
(三)微博微信使大学生放松警惕,容易上当受骗 大学生长时间使用微信,对微信的信用度逐渐增高,一些居
心巨测的网友利用微信进行诈骗。微信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查找附近人的功能查找到周围1000米以内的好友,使用“摇一摇”所摇到的好友通常会显示对方所在的距离,这些功能会使大学生暴露自己的所在位置。微信的诈骗通常是获取对方的信任,然后与网友见面。大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单纯,大学生本身的判断能力较低,相处后很容易对网友产生信任,逐渐放松警惕。所以,大学生的怜悯意识、同情心以及较差的判断能力,造成大学生被骗现象经常出现。
第二篇:微博和微信研究
创意经济——微博和微信研究
微信和微博新型社会化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博得了众多用户的追捧,同时也备受商家的青睐。微信与微博无论是名称是面向的人群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很多人会对这两个平台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有所混淆。虽然微信与微博是两类平台,各种空间,但微信对微博的冲击一定是有的。
一.微信与微博的异同
1.各自的平台属性
微信是社会化关系网络,用户关系是构建网络的纽带。微博是社会化信息网络,信息是构建网络的纽带。2.用户关系比较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微信群是多对多,仍然是对等的。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而微博微群,做不起来的原因,与微博用户关系属性有很大关系。
微博对有传播性特征的信息,无论强弱关系,传播者都积极主动并快速传播,甚至会推动传播或是挖互掘信源继续传播并会有新关系的形成;微信对有传播性特征的信息,会首先传播到强关系,然后再分享到弱关系。因为只能加工而无法挖掘,信源会去到最有需要的强关系那里,并去到最有可能知道信源的真实性的关系中互动以寻找答案。微博的传播图是放射状的;微信的传播图是圆圈加点线状的。
微博的有效传播量与传播范围,与传播者的意愿度不相关;微信的有效传播量与传播范围,与传播者的意愿度相关。3.所传播的信息内容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微博对有价值的信息的传播会被再加工并会被主动传播,不受制于关系的强弱;微信对有价值的信息,传播者会从强关系到弱关系的顺序传播,越有价值的信息自会被传播者传播的范围会更小。
微博上有争议的和不确定的内容信息,会在质疑中继续传播;微信上有争议的和不确定的内容,会被中止传播。4.时效性比较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移动QQ增强变异版。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如果将微博看做品牌的广播台,微信则为品牌开通了“电话式”服务。微博是一对多,适合媒体和扩散消息,微信是一对一,适合精准投递消息。
当品牌成功得到关注后,便可以进行到达率几乎为100%的对话,微信的维系的能力便远远超过了微博。此外,通过LBS、语音功能、实时对话等一系列多媒体功能,品牌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有丰富的服务,制定更明确的营销策略。基于这种功能,微信已远远超越了其最初设计的语音通信属性,其平台化的商业价值显然更值得期待。
二.微信的创意经营价值点
微信作为一种移动数据客户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广泛应用。如今微信用户已经超过3亿,而且在不断攀升,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微信,可见其背后是一个巨大的营销市场,微信用户群体会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壮观,如此庞大数量的潜在客户,哪个企业或营销推广人员不为之心动呢?微信又是一个信息免费的沟通平台,对于品牌主而言,如果是做会员营销,可以节约下来一大笔短信费用。1.独特的语音交流模式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每一个人都可以用一个QQ号码打造本人的一个微信的大众号,并在微信平台上完成和特定集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交流、互动。这样微信当成一种营销方式使得发送的信息更加生动有趣,商家甚至可以用比较搞怪的语言方式推送信息。
二、独特的定位功能
微信也连系了LBS功能,在微信的“查看附近的人”的插件中,用户可以查找本人地点地理方位邻近的微信用户。体系除了显现邻近用户的名字等基本信息外,还会显现用户签名档的内容。商家也可以运用这个免费的广告位为本人做宣扬,乃至打广告。当你在某餐厅用餐的时候,突然传来朋友的微信,说附近某某商场在促销,或者附近有什么好活动正在进行,是不是感觉很好呢? 由于其定位的功能,对于一些连锁品牌或者门店来说,可以起到一个就近打广告和揽客的作用。
三、用户定位精确
根据去年微信团队宣布的官方数据,在5000万的用户中有活跃用户2000万,而25-30岁用户估计超50%;主要分布在一线大城市,多为年轻人、白领阶层、高端商务人士、时尚的iphone一族。这一强大的优势使很多企业的营销有了更好的方向,特别是针对白领的产品。可以集中给这些用户发信息,并且保证到达,微博是不支持批量私信的。这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节省一笔的信息费用。弱化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给用户提供一个发泄和反映问题的平台,最快的解决潜在问题,而这些信息并不像微博一样所有人都能看到。
四、人际关系稳定
有人说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这种说法有点夸大,但仍然有一定代表性。在新浪微博中,僵尸粉丝和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微信关注的是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是这个平台的价值所在。微信基于朋友圈的营销,能够使营销转化率更高。微信可以更好的做好售中和售后的工作,随着时间的积累,能够增强品牌美誉度,进而影响到售前,带动用户的二次消费乃至自将这些用户发展成品牌的布道者。
五、信息推送方便
微信大众帐号可以经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操控,完成精准的音讯推送。一般大众帐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三个类的内容。认证的帐号则有更高的权限,不仅能推送单条图文信息,还能推送专题信息。
第三篇: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
微信对于大学生的影响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作为一种相对高端的网络交流工具,微信一经推出,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在大学校园中实现了快速的普及,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交行为,改变了大学生以往的社交方式。如今的生活节奏过快,大家总想抓住那么点缝隙时间,躲在一个角落里,开始摆弄手机。对于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而言,玩微信成了一种时尚便捷的生活方式。
微信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影响
(一)更加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微信打破了常规的聊天模式,实现了音频信息与视频信息在移动通信工具上的快捷传播,相比传统呆板的文字通信,信息传递更具人性化、更贴近生活,极大满足了大学生的通讯需求。如微信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学习生活的点滴,了解并发布相关资讯、关注朋友动态与朋友互动,交流也不再是一条条冰冷的短信,可以通过语音聊天方式成功传递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信息。微信还具有群聊功能,群组可以临时搭建,自由设计主题,群中成员可以摆脱空间上的束缚,随时随地的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和见解,充分交流和互动。微信也可成为励志正能量传播平台和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充电学习,同时还可以了解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实用信息,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二)随时随地传达信息,为大学生提供移动学习支持
以手机为载体的微信通讯相比传统的网站社交工具,具有鲜明的移动性的特点。微信的消息即时提醒服务,使得讯息接受快捷方便,能够快速接收信息并及时反馈。高校的教学课堂通常为流动教室,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很少,但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发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随时给教师提问。只要学生下载微信软件,就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与教师的及时交流与沟通。微信在信息化时代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拓宽了大学生交友的渠道
大学生日常生活丰富,联系对象多,不论面对新朋还是旧友,亲人抑或陌生人,微信都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一方面,通过微信的手机、QQ通讯录匹配功能能够保持与旧友的联系,可不断在微信沟通中加强感情。另一方面,微信还拥有“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新功能,满足了大学生更广泛的社交需求,成为他们交友的利器。通过微信功能给大学生提供了认识更多陌生朋友的机会,以扩展大学生的社交圈,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二、微信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微信有众多优点,打破传统,革新形式,很快受到大学生青睐。与此同时,微信的娱乐性等功能又如双刃剑,可能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大学生过度的投入与沉迷
微信作为一种新潮的通讯工具,其本身具有强烈的娱乐性,这难免会吸引使用者过度投入和依赖。部分大学生每天一睁眼就打开手机,查看微信的新鲜事,上课期间频繁地掏出手机,作息时间仍用微信与同学保持沟通,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作息时间和课堂学习效率。有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差,依赖性较强,现实中交际能力不强,沉迷于微信的社交娱乐功能,开始慢慢习惯于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进行交往,脱离现实社会群体,易养成孤僻性格。可见,在微信的使用中,严格控制使用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负面的信息对心理造成影响
在网络信息时代,由于信息的传播是开放的、自由的,同时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交互性也越来越强。现代大学生普遍比较关注社会热点和时政新闻,在面对热点话题时,正面的观点通过传播能得到强化,负面的情绪亦能得到放大。对于辨别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来说,不良思潮可能会通过微信进如他们的世界,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微信作为一类即时通讯工具,它的流行与发展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捷,也很大程度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它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负面影响。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使用微信,需要在享受它为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它为我们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第四篇:微博微信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微博微信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的研究
一、关键词简介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的平台微博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于手机网络表达、更新、传播等,而其所带来的滚雪球式的效应更是远远超越了此前的博客、论坛等网络媒体。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二、调查背景
1、社交形式发展,通讯方式多元化
网络时代日新月异,涌现出诸如 QQ、人人网主页、博客、微博等新的社交形式。伴 随着社交网络载体的多样化和多功能化,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打电话 与发短信,而有了更多更新颖的选择。
2、微信应运而生,功能强大,发展速度迅猛
2011 年初,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微信”。该应用程序不仅支持在线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快速发送免费(需 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满足了多人手机群聊的消费需 求。“微信”通过其最具特色的语音聊天方式成功传递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信息,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平白的文字叙述衍生的生疏感,同时借助网络传送,突破距离的限 制,甚至能与国外好友使用微信对讲。除此之外,“微信”运用最新的位置基础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功能,使用户不仅能够基于原有 QQ,人人等交际圈保 持与旧友的联系,还可以“查找附近的好友”,还能“摇一摇”,搜索到附近陌生用 户,扩展自己的交际圈。这一系列的发展,受到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网友青睐,用户数从零到亿,微信 用了 433 天。“微信可能是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在线通信工具”,知名 IT 评论人洪波如 是评价。据悉,微信 4.0 版已提交 AppStore 进行审核,据披露将包含三项重要功能更 新,这无疑又是微信的又一大发展。3、隐蔽性保护下的“陌生”威胁,范围小却影响大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从来不会缺乏传播渠道。与微博、人人不同的是,微信具有点对 点通话功能,其利弊共存,一方面,它保证了私人通话的隐秘性,使用户免于因交谈内 容的外泄所造成困扰,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使用者隐私权利,是微信的一大优点。但另一 方面,也正因为微信这一特点,交流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并不如这类公共平台具有可见 性,微信中的定位交友功能大大降低了用户与陌生人的交往难度,社会上借助微信进行 欺诈甚至人身侵害的人已不乏少数,如此一来,微信极易沦为不法分子传播虚假、不良 信息的工具,而我们大学生很难对其进行辨识,进而很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这又是 微信这一功能的一大缺点。因此,在微信日益融入大学生生活的今天,大学生能不能够 针对这一功能取精去糟,正确应对陌生朋友呢?
三、调查目的
1、帮助大学生及早发现并规避风险
微信和微博因其处于新兴状态因而其很多特点不能及时突出的显现。鉴于这一原因,我们不 能及时发现微信在使用过程中到底存在什么样的优缺点,会对使用者造成什么影响。因 此很有必要及早去调研探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它的优缺点,以对其发展作出预测,使 大学生能够尽早认识到微信的优缺点,进而及时趋利避害,以免其对自己造成更坏的影 响。
2、有助于探究大学生使用微信时应如何趋利避害
然而每个的通讯媒介都有其利弊,微信虽然是基于现实的 QQ 好友、手机通讯录建立 起的人际关系网络实现即时通讯,但其本身具有强烈娱乐性,这难免会吸引使用者过度 投入和沉浸而不觉,对其现实生活产生或大或小的不利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相对 较为活跃的社会消费群体,普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能够较快速地接受新兴事物,对 “微信”这一携带着娱乐因子的新生事物,有可能因为众多原因而不能恰当对待,对其 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对于陌生人好友所传递的信息,如不能提高 警惕,加以甄别而轻易取信,即便是极少数的个体,其造成的危害也可能是极其严重 的。
3、LBS 功能的广泛运用,使结论具有拓展意义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功能,即基于位置的服务功能,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 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 GSM 网、CDMA 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 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 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在 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 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由于微信的“摇一摇”及“查找附近好友”中均运用了这 一技术,使得我们的大学生群体能够通过定位轻松地结交陌生人好友,为大学生交友方 式的更新开辟了道路。但是,LBS 功能并不仅仅在微信中有所应用,在我们熟知的具有移 动社交功能的应用程序中都能发现其踪影,如 QQ、米聊、人人、微博等等。因此,根据 此次调研中针对这一特定功能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其他的通讯社交方式同样适用。不 光如此,微信的许多功能是在 QQ 等原有通讯软件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这样可以使我们 的调研具有更广泛的拓展意义。
四、调查方法
采用在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
五、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我们组共在网上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2份。只要通过每位小组成员的QQ好友邮箱、人人网好友的方式填写问卷,调查对象为在校以及刚刚离校的大学生。被调查对象问卷填好以后主动收回,并对各题各选项进行分析总结。
六、调查过程
第五篇:关于微信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心得
微博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今世界,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随着“围脖”热,微信热的掀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织围脖”、聊微信的行列中。那么微博和微信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影响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调查小组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博,但其中仍不乏有少数人不使用微博。在微博更新的内容中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更新的是自己的原创心情,同学们已然将微博作为一个互动的平台来与朋友分享自己每天的快乐或悲伤。因此微博也成为了同学们了解朋友们近况的重要途径。
在微博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的影响的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大多数人认为从微博上可以了解到一些重要信息,如最新新闻等,同时新闻所引发的热门话题也可以在微博上和博友们一起讨论,激发同学们的思考。而只有少数人认为微博上信息繁琐更新快,刷微博占用了很多的时间,扰乱了作息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微博对多数大学生的影响还是积极的,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对热门话题的讨论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在对微信的调查中。虽然大多数的同学都在使用微信,但微信仍无法取代QQ、MSN等聊天工具,因为同学用微信主要是为了使用其语音聊天功能和朋友圈功能。一部分人在微信上与陌生人交谈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一小部分人是为了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另一小部分人因为无聊才和陌生人交谈,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除非陌生人主动才会与之交谈。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微博、微信文化”已然成为大学校园中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使用微博、微信,使微博、微信更好为服务于社会,真正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微博的积极影响
首先,微博开拓了大学生学习和了解知识的途径。微博上丰富多彩的讯息能够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大学生的见识,为大学生了解世界,探索世界提供一提条方便快捷的大道。当代大学生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就是宿舍到教室到图书馆,少部分使用上网来查询资料,但都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微博由于信息来源渠道广,形式多样,信息发布简单,因此,容易得到很多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公共事件、国家大事件、时事热点等的关注度,微博成为大学生用来获取资讯的一个重要渠道。微博上面有很多标签,只要你点击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就可以和网友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大学生合理地利用微博,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水平、扩展知识面。
其次,微博丰富了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微博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通讯方式,“用户—粉丝”的双向传播模式,满足了我们大学生既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也能成为信息传播的客体,满足了从“用户传达给粉丝,粉丝反馈给用户”新形式。微博通过简短的文字记录,配以随手拍的照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及状态,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如腾讯微博的广告语所言:“语气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记录身边的事情,和点点滴滴的感动,这就是我们140子的碎语人生。”
再次,微博便捷表达了大学生学习生活情绪、养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微博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思想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释放压力和发泄情绪的工具。大学生远离家乡异地求学,孤独,学业竞争和就业压力都可能引发焦虑。微博满足了同学们的情感上的需求,在微博上,同学记录了自已真实的心理状态,宣泄着自己的情绪;在发表微博的过程中记录着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这段玩转微博过程无疑也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审视自我的过程。有助于大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督促和激励,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微博的消极影响
首先,不良信息的出现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往大学生接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播和教育者的灌输,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过滤。而在微博中,大学生接触到的问题往往是多元的。微博只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能传播任何信息,一些腐朽思想、消极价值观念、甚至暴力色情内容和虚假信息都会夹杂其中。由于大学生处在一个思想日趋成熟的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这个时期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其次,容易导致大学生沉溺虚拟世界。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媒介体验,同时隐藏着过度使用的隐患。大学生虽已成年,但自控能力普遍较差,如果长期沉迷于微博中大量杂碎无意义的信息中,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根据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登陆微博,影响了学习。有些同学全心维护这个虚拟的朋友圈,而忽略现实生活中的努力奋斗,也容易导致焦虑、偏执等一些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准则。
再次,容易导致大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膨胀。在微博世界中,每个人都是自己话题的主体,自己是这个空间的主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些我意识较强的年轻人容易自我欲望过度膨胀,容易变得更加叛逆,不负责任,自私自大,形成较大的负面效应,发表过激、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不良影响。
微信的影响
微信能够拉近沟通者彼此间的距离,给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带来了便利。更加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微信打破了常规的聊天模式,实现了音频信息与视频信息在移动通信工具上的快捷传播,相比传统呆板的文字通信,信息传递更具人性化、更贴近生活,极大满足了大学生的通讯需求。
三、总结
微博、微信的迅速发展,在给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心理状态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要用辩证的角度看待微博、微信对我们的影响,不断强化微博、微信传播的积极功能,与时俱进,自我完善。当代大学生要善用这种强大的工具和力量,促进微博、微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