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4 21:2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心理学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心理学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篇:从心理学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

从心理学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工具,微博正呈现爆炸式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青睐。它的运行建构了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动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视角、新挑战。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微博传播的特点与规律,把微博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好奇心和信息接受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微博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通和舆论引导功能,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关键词: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的平台。微博以手机用户为主、个人电脑为辅,融合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等通信技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发布消息。与广为流行的网络博客不同,“微博”具有时尚性、简洁性、互动性、几何式传播等特点。它既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无需刻意组织语言陈述事实,更不用精雕修饰形象表达心情,而是通过只言片语式的“语录体”即时表述个人感兴趣的相关信息,所以它不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而且还使得互联网络和手机用户之间交流意见、相互留言和回复互动更加便捷,所以深受广大手机网民的欢迎。

微博,作为一种新潮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追捧。微博的兴起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正确、合理运用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值得密切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微博相对于博客具有方便、快捷、简约的优势。博客一般篇幅较长且具有逻辑性,每一篇博客基本都是深思熟虑后的大作,同时还讲究页面的设置和格局。微博因为本身篇幅较小,每一条消息限制在140字之内,用户可以用简洁话语来表述自己的心情和感想。微博开通的多种API可以让用户通过多种途径发布消息,用户随身携带的手机都可以随时发布信息[3]。在微博的世界里,人人平等。只要你注册某一微博网站,你就可以和明星、商家、企业一样,随时登陆微博,说你想说的,分享你所想分享的。微博作为新型传播载体,注册用户可以通过它来向大众展示自己想表达的信息。大学生可以随意、大胆、直接地表露自己的情感,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展示在大众面前,每日记录自己的点滴感受,微博将成为每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大学生微博心理剖析

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 的网民为学生。学生占网民总数的30.7%。微博作为一种新事物,受到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因其特点也吸引了很多大学生注册[6]。以网络为传播介质的微博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流模式、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这些恰恰满足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帮助自己成长的平台,因此受到大学生的广泛追捧。

(一)从众心理和求知欲的心理驱动

“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是指个人因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呈现出符合多数人或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引发大学生从众行为的主要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追求高雅时尚的文化品味和独特的个性。符合时代潮流的微博,因其自主管理的模式、私密性的内容和公开性的形式使大学生趋之若鹜。当身边的同学们对微博津津乐道时,对此不了解或没有使用过的同学就一定不愿与众不同,被大家认为孤陋寡闻,会尽快学习使用微博与大家寻找共同语防止被大家边缘化。心理学认为,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接受教育的同时,对即将步入的社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需要以各种方式走近它、观察它、了解它、学习它。

(二)塑造完美形象,展现自我个性的心理

微博就像一个舞台,它的使用者便是这个舞台的主角,点击浏览者则是它的观众。从深层心理上来看,每一个微博使用者都希望通过自我表达、交流情感和信息分享等活动,进行自我形象塑造,从而展现给人们一个理想、完美的自我;同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博也是一个个人话语权得到极大尊重的“场所”,何人都可以在此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展现自己的生活习惯、价值观以及思想情感。大学生在使用微博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向大家展现完美自我形象的心理过程,他们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激情向往,喜欢标榜独特的个性,追求自我的与众不同,注重通过在微博中采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塑造理想的个人形象,向社会和大家推介自己。总之,微博是个人才华、情趣、情感都可以得到表达和展现的平台,充分满足了大学生追求个性,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三)记录多彩生活,表达情绪情感的心理

大学生运用微博其形式多样的特点,使得微博成为一个记录个人成长历程、情感生活的载体。微博在发挥记录功能的同时,本身也是一个个体审视自我成长的过程,有助于个体通过自我觉察进行自省,对自己进行督促和激励,使其获得良性发展。大学生情感世界丰富,他们通常希望将博客营造成为一个个人的精神家园,一个倾诉情感,释放消极情绪,排除孤独感,进行自我情绪和心理调节的窗口,并且通过博客的交流和互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情感依托。大学生在浏览欣赏他人微博时,作者的生活方式、思想能力、专业水平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引发浏览者进行自省使自己得到提高,并且产生自我表达诉求,运用留言等交互方式展现自我的思想、情感、意见和看法,从而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四)寻求社会认同,加深人际交往的心理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分为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时将出现高层次的需要,人类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在获得满足之后,会产生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被尊重的需要。发展心理学认为,青年期的大学生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这是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特点。青年初期形成的自我意识还很不稳定,因而需要社会支持和人际交往,对他人有关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往往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尊重,而微博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需求。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像万人瞩目的明星一样,受到他人关注,获得及时反馈,使个体因获同而产生群体归属感。微博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交往问题和障碍的个体意义更是非同一般。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2.1微博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以“微博”为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高校提供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效利用“微博”的各类功能能够促进学校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首先“微博”是基于网络为平台的教育途径;其次“微博”是以网络交互模式构成的信息流转;再次“微博”信息元的多样化促使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主动性的作用。同时,“微博”不同于以往校内各类社团、QQ群等平台,它具有的直观性、实时性都是其它网络平台所不具备的,微博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微博有利于教育双方的和谐对话。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单向灌输,而是一个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平等沟通、和谐对话、双向互动的过程。世界上最早的微博网站是Twitter,Twitter 是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意思,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们以漫不经心的状态对日常生活、思想情感的随意表达[7]。微博作为一种开放性、交互性和随意性极强的网络交流平台,它打破了现实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界限,教育双方可以通过微博以平等的身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评论和观点。学生可以随意在微博上吐露心扉、表达情感、寻求帮助,作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发表比如人生感悟、工作体会、社会评论等方面内容的微博,以更加对等和谐的状态与学生进行对话。利用微博的交流,在无形中化解了师生隔阂,减少了现实生活中对立的状态,少了思想政治教育空洞生硬的理论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微博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一般是课堂教育、谈心、校园活动等,受教育者经常是在不自愿、不自主的情况下参与其中,所以其热情难免会受到影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微博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其快捷的特质。微博大量及时、准确、生动的信息发布、浏览与转载,在教育双方深度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思想的碰撞,而这种碰撞的过程恰恰又成为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从而扩大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时间的覆盖面,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微博有利于维系教育双方的情感纽带。微博的蓬勃发展源于其弘扬个性化、平民化精神,它以简单的形式、方便的管理和张扬的个性,丰富了传播的分享模式,调动了人们多重感官,网络多媒体的互动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微博上,师生之间的身份得以淡化,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培养情感,做到润物无声。师生在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从单纯的信息分享上升到思想分享、情感分享的理想状态。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张扬个性、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它搭起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之桥。

(四)微博有利于营造寓教于乐的教育氛围。现代心理学认为,求乐与求知、求善、求美一样,也是人们最朴素的审美情感之一。充分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是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微博具有形式新颖、操作简便、简单易学、形象直观等特点,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从微博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的娱乐化特点将会愈发明显。对于广大同学而言,写读微博的过程,既是学习交流的过程,也是放松心情、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过程。加上教育者的适当引导,学生在休闲娱乐中会不断提高判断能力、提高知识层次。因此,充分利用微博的特点,使广大同学在休闲娱乐中愉悦身心、修养性情,有利于增强网络育人功能,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2.2微博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缓解压力的平台,拓宽了其生活空间,使他们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观念上有很大的提高。微博对于大学生的发展也存在一定负面作用,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和谐、行为方式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这也是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微博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受干扰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价值观代表着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与民族振兴,是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的经济以不同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状况、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我们在为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欢喜愉悦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困扰。一些人利用博客大肆宣扬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人生准则,把“青春易逝,及时行乐”作为人生目标,把“金钱至上”作为人生追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崇洋媚外、盲目跟风日益盛行,社会贫富分化严重,进而引发的为富不仁和仇富心理突出,这一系列社会矛盾的突显使整个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模糊化和非主流化。青少年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对很多社会现象缺乏独立正确的认知能力,而这个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注定会影响一生。为了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易产生情感冲突

情感是人积极活动的心理动力和源泉。微博是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系统,同时又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很多时候在微博中你并不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微博中的交流是交互但不对等的。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他们通常寄希望于将微博构建成自我的精神家园,在其中倾诉情感、释放消极情绪、排除孤独感。在一定程度上,微博文字可以传达使用者的思想和情感,但它是以程式化的方式展示和传递信息,精彩、生动的网页也仅仅来自于冰冷的计算机。虚拟化、匿名化的微博交流使大学生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互动,缺少现实生活中交往过程自然流露的情感体验。人格与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和氛围,容易导致大学生自我放任,漠视现实世界,忽视他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久而久之,必然会引起大学生情感的匮乏和冷淡,进而产生更深的心理焦虑。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过度依赖网络,有些大学生回归现实而无法适应生活,进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1]。

(三)易产生社交恐惧

微博虽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沟通交流,进入网络就有机会与陌生人相识,并和志趣相同的人交流,但虚拟世界远远有别于真实的生活,真正的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有口头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共同参与。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人在网上花费的时间太长,必然会剥夺他们与别人交往和从事建设性事业的时间。数字化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关系拓展了大学生交往的手段和空间,可是,当他们与计算机长期相处时,会对网络世界产生眷恋和过分依赖,从而很难再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2]。人们热衷于上网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网络不需 要人们显露真实身份,可以使人有一种摆脱压抑、无拘无束的感觉,创造虚拟的 自我或随意欺骗他人,无形之中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在虚拟社会中沉迷 于博客的大学生,通过书写微博和留言与匿名的陌生人进行交流,渐渐地他们会 变得与现实生活相隔离,很难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漠不关 心,人际关系产生严重障碍,影响其正常生活,乃至在他们进入社会后仍旧难于 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

(四)易产生道德弱化

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真实地表达自我,而微博空间隐藏了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但是,人在社会人角色模糊的状态下,道德素养很容易被弱化或者改变。首先,微博给人们一个不受约束的空间,人与人在微博中的交流是随意的。在没有现实中无时无刻存在的社会舆论和社会法则制约的情况下,人们无需有意识的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此时往往会忽视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将微博当成个人发泄和表达情绪的工具,甚至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负面的信息。其次,道德信念是人们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在自身强烈的道德情感驱动下,对履行某种社会道德产生的强烈责任感。微博文化来自于全球,微博上不免会呈现一些与我们传统的道德观相违背的观念和行为。同时,由于博客监督机制的缺乏,网络缺少约束和监管。大学生的识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不良事件的影响和困扰,失去理性思维,出现道德危机,从而产生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例如:在微博中会发生大学生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诽谤。或诋毁或丑化别人,或者是与他人互相谩骂等事件。微博的传播性又会使这些事件成为同辈群体效仿的不良对象,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不良影响。结语

微博的发展,在为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微博的世界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无奇不有,既有人通过冒充名人,播报虚假消息骗取金钱,也有人为了成名,故意传播恶俗图片和狂妄话语,所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顺应微博传播的特点,把对微博的疏通和对大学生的舆论引导结合起来,不断改善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把关者”向“导航员”的角色转变。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优先考虑的、与他们的最根本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设置一些“热点”、“新论”、“难点”和“置顶”等微博栏目。借助这些微博的“栏目设置”,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和社会关注点聚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上来,帮助他们提高对网络环境的认知,以便对他们的道德倾向、伦理价值,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舆论引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微博作为网络传媒的新生事物,有可能引发一些无法预料的社会问题,但是由于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重视并学会借助微博这个工具,不断研究和开拓微博网络技术平台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境界和新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它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通过开设微博应用讲座,让学生从肤浅认识微博转变为深入了解并学习科学使用微博的知识。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工作人员、各院辅导员应携手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对本校学生微博信息进行实时监督和检查。对微博涉及违反国家方针政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内容,应予以严查,并做好微博传播善后工作。

微博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适应新的发展变化,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气息,利用微博这个平台做好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并学会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微博教育的各种技术,发挥微博强大的影响力和穿透力,牢牢抓住微博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权。总之,利用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成为高校与时俱进的一种选择。

因此,“微博”必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全新的工作平台。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学辨别和利用微博有效信息,提高思想政治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学校应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术拓展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打造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覃征等.《网络应用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5页.28 [2] 刘晓莲.《浅析多元文化冲突下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8(9).29 [3] 陆绮雯.微博“粉丝”也是一种生产力[N].中国文化报,2010-09-06 [4] 刘祖清,何平.借助微博拓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7)

[5]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科委员会.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8-79 [6]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研究室课题组.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7] 刘征,曹曦晴.微博时代催生iradio的构想与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8] 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 [9] 范芸芸,毕莹.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围上一条温暖围脖—浅谈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教育,2010 [10] 方宏亮,杜建.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第二篇: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摘要:微博微信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媒介,对大学生受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它们就像一把双刃剑,便利了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如何正确运用微博微信功能,从而趋利避害值得我们探究。关键词:微信;微博;大学生;人际交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媒介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得到迅猛的发展。微博自2006年在美国出现后,至今己风靡全球。凭着独特的优势,它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在这之中,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颇大。据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 N 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微博用户数突破3亿,达到3.09亿,而大学生就占总数的78.3%。可见大学生使用微博人数之多。然而微博犹如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使其在人际交往中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值得深思与研究。同时腾讯公司自2011年12月推出微信以来,截止2013年1月,注册用户数己经突破3亿,成为目前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微信服务因其移动性、便携性、个性化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的欢迎。微信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对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日常生活、交流习惯产生重大影响。

一、大学生热衷于微博微信的原因

(一)微博微信简单方便,激发大学生的传播欲望

微博继承了博客自由开发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改良为“微型”。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某刻的心情、某一瞬间的感悟,或者某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它能连续写作,比手机发信息的速度更快,还能传播图片和视频。大学生接受的高等教育是对某一领域的专业学习,和老师同学讨论的多是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课余时间他们希望接触相对简单易懂的新事物,微博自然就很受欢迎。微博的另一特点是集成和开放,用户可以通过手机、IM(实时通讯,如MSN , QQ等)软件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发布信息,多样简便,这样的即时表述显然更加迎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调查发现,71.6%的大学生表不网络是他们接触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达到80%以上,大学生登陆微博,使用电脑的比例是45.3 %,电脑和手机两者都使用的比例是45.3%。相对其他交流方式,微博对“手不离手、电脑不离身”的大学生来说是如此的贴近。社会群居生活里,人有一种无意识的“传播欲”。新浪微博的口号是:“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儿”。针对用户的情感释放心理,微博提倡用户与大家分享“事情”---一不管是你的还是别人的,希望通过用户“传播”出去。大学生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新动态,他们迫切希望把当下获取的新资讯或者新发生的事件告诉每个朋友,甚至是不认识的人,有的或许还渴望成为网络某一话题的意见领袖。

微信打破了常规的聊天模式,实现了音频信息与视频信息在移动通信工具上的快捷传播,相比传统呆板的文字通信,信息传递更具人性化、更贴近生活,极大满足了大学生的通讯需求。如微信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学习生活的点滴,了解并发布相关资讯、关注朋友动态与朋友互动,交流也不再是一条条冰冷的短信,可以通过语音聊天方式成功传递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信息。微信还具有群聊功能,群组可以临时搭建,自由设计主题,如大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群中成员可以摆脱空间上的束缚,随时随地的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和见解,充分交流和互动。

二、微博微信资讯丰富,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面对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情况,如果大学生还满足于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己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微博的及时性与迅捷性,不仅缩短了大学生求知的路径和时间,也大大降低了获取知识的成本。此外,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青年群体,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了解不同的文化、接触不同的思想。微博中的每个用户都是信息的生产者,“新、奇、广”的多元内容,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于微博的优势,受访大学生中有77.9%认为从微博里获取资讯多而且快。

随时随地传达信息,为大学生提供移动学习。支持以手机为载体的微信通讯相比传统的网站社交工具,具有鲜明的移动性的特点。微信的消息即时提醒服务,使得讯息接受快捷方便,若用户在线,能够快速接收信息并及时反馈,若用户未登录,也可进行离线消息的接收。高校的教学课堂通常为流动教室,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很少。但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发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随时给教师留言提问。同时,很多高校校园内W IFI免费覆盖,只要学生下载微信软件,就完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与教师的及时交流与沟通。从这些意义上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诞生有助于移动学习的实现。

(二)以独特的方式拓宽了大学生社交范围

一、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

人际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活动中,通过对自己、他人的认识,及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了解彼此的看法、态度,并作出评价的能力。它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望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人际认知能力是大学生顺利进行人际交往、促进其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必备能力之一。微博作为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网络平台,具有无限开放性和信息海量化的特点。在微博平台上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性发布信息和接受其他用户的信息,他们之间的互动又会增加新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开放共享的,这就大大扩大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开阔了大学生眼界,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和认识他人。另外,据研究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最直接动机是发布和获取信息,及基于这些即时信息引发人际互动。微博所发布信息带来的大量回复和评论,极易引起舆论的关注。大学生在微博上即时发布自己的所感所想,转发或评论他人的主张观点,引起他人评论与回复,与他人形成多与多的互动和交往,而这些互动与交往,恰是人际交往的真实反映,从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人际认知能力,消除人际交往时的认知偏差。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渴望友谊、渴求结交更多朋友的年龄段。他们希望在结交朋友中交流更新的信息,接受更多的思想。较之中学生,大学生交往范围大大扩大,由原来的亲缘、朋辈交往转向到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大学生的交往呈现出多元与开放的趋势。

微信极大限度地拓宽社交网范围,微信交友方面,最初的受众是熟人,即QQ好友、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对于QQ好友和通讯录中己经相对成熟的社交,大学生可以在微信的沟通中感情粘度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微信推出了基于地理信息位置和个人信息的“查看附近使用微信”的功能,使得微信用户能够查看地理位置100米以内的使用微信的用户,实现社交圈的拓展。再次,“摇一摇”与“漂流瓶”的功能设定,使得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将一些不方便给熟悉人说的小秘密等,发送给随机的接受者,突破地域的限制,达到匿名交友的目的,这些方式很好地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友圈。

二、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微信的使用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微信的消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博微信会使大学生沉迷微信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地点、时间不受限制,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很大的自由。调查显示,29.96%的大学生在晚上熄灯后仍然玩微信,对大学生的休息造成影响,22.38%的大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玩微信,对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造成影响。现在大学生中还出现“微信控”“微信控”分为八个等级,即“只看图片和信息不说话”的一级阶段,“遇到自己喜欢的才回复、转发”二级阶段,“休息时间全占用”的三级阶段,“工作时间也在聊微信”四级阶段、“双休日不休息,随时都在发微信”的五级阶段,“熬夜都在玩微信”的六级阶段、“半夜还要刷新朋友圈”七级阶段、‘旧夜颠倒刷微信的‘重症’患者”的八级阶段,从一级至八级,一级高于一级。“微信控”的群体中74%的是20一一30岁的青年人,其中大学生占据640}0。这些数据显示,微信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长期沉迷在微信的虚拟世界中,会形成一种错觉,把网络生活当成现实生活。不论有什么事先到微信上改一下个性签名,或者拍成照片传到好友圈中展示一下心情,或者把写在漂流瓶中扔出去征求虚拟世界中陌生人的意见,而不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求解决的方法,长久下去,会造成大学生过度依赖微信来调节内心,忽视现实社会的丰富多彩。

(二)微博微信使大学的道德意识薄弱,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形成偏差 在微信的虚拟环境中,网友基本以虚拟的身份出现,网络也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约束,可以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交融,但是,微信的使用对大学生的道德形成一定冲击。大学生摆脱传统的校园、家庭的控制,进入一个没人认识的新领域,容易造成他们在微信的虚拟环境中为所欲为,从而使大学生丧失责任感和道德感,如:在微信中发不健康的信息和图片,添加不健康的公共账号等。而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则是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把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放在心上,能够起到自我约束的作用。大学生在微信中与网友有较好的关系,能够主动去结交网友,而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可能过度依赖网络,与现实社会中的亲戚、朋友关系冷漠。在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现实社会时感到紧张,对人冷漠,不能够像在网络中那样非常自如的处理人际关系,形成社交上的障碍。

(三)微博微信使大学生放松警惕,容易上当受骗 大学生长时间使用微信,对微信的信用度逐渐增高,一些居

心巨测的网友利用微信进行诈骗。微信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查找附近人的功能查找到周围1000米以内的好友,使用“摇一摇”所摇到的好友通常会显示对方所在的距离,这些功能会使大学生暴露自己的所在位置。微信的诈骗通常是获取对方的信任,然后与网友见面。大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单纯,大学生本身的判断能力较低,相处后很容易对网友产生信任,逐渐放松警惕。所以,大学生的怜悯意识、同情心以及较差的判断能力,造成大学生被骗现象经常出现。

第三篇: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

《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了解微博吗?

A.了解并在使用中(转至第4题)B.听说过,但并不使用(转至17题)C.不了解(转至18题)4.您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微博?

A.朋友介绍 B.网络 C.报刊杂志 D.电视广告 5.你开通的是什么微博?

A.新浪 B.腾讯 C.搜狐 D.网易 E.凤凰 F.其他 6您开通微博的动因?

A.新事物,想了解一下 B.追赶潮流 C.发表个人观点 D.关注名人,明星动态 E.获取更多方面的信息 F.与朋友或他人交流互动,了解近况 G.了解校方动态 17.您不使用微博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A.已经拥有QQ、人人等,不需要再多一种交流方式(这个换到这里比较好)B.不喜欢微博的形式 C.怕麻烦,没意思 D.交流互动性不强 E.交流及时性不强 7您上微博的频率?

A.至少每一天一次 B.一周上两三次 C.有时间偶尔上一次,没时间就算了 8 在微博上,您主要关注什么类型的人或信息?(多选)

A.娱乐明星、电视电影、时尚 B.最新时讯、新闻评论、政治 C.搞笑段子、视频 D.学习、工作资讯 E.美食、旅游 F.社会各界名人 G.其他()9 对您来说,微博的娱乐性比较强还是学习性、知识性比较强? A.娱乐性,我以休闲娱乐为主 B.学习性,我以获取信息知识为主 C.我看重的是与他人的交流 D.娱乐、学习、交流兼有 10您是否关注高校微博?

A.非常关注 B.偶尔关注一下 C.不关注 11您通过高校微博主要关注哪些内容?(多选)

A.高校要闻 B.高校活动 C.高校政策 D.高校图片 E.高校通知 12高校微博哪些地方吸引了您?(多选)A.与高校沟通互动 B.高校信息发布及时 C.高校信息更新速度快 D.自由表达,参与高校建设 E.与他人共同讨论高校热点

13您认为以下哪个微博特性对学生参与高校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作用最大? A.随时随地关注 B.互动参与 C.参与不受限制 D.操作简便 14微博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

A.认识更多的朋友 B.及时跟踪热点事件,了解各界观点 C.了解更多自己关注的人或事 15 您觉得微博存在什么缺点?

A.信息更新太快,经常关注不到很多内容就被埋没在海量信息中 B.关注或被关注的都是陌生人,较难产生共鸣 C.粉丝增长速度慢,发表的信息常常无人问津

D.字数有限,有时难以将想法观点表达清楚,容易断章取义 E.其他()16您对微博的态度是?

A.喜欢并经常使用 B.无所谓,无聊就登录 C.不怎么登录 18平时您较多使用以下哪种交流工具?(多选)

A.QQ B.MSN C.人人 D 微博 E其他()

改的:

微博对你的影响大不大? A.很大

B.不大

您一般使用手机还是电脑登陆微博? A.手机 B.电脑

您每次登陆一般最多会发多少微博? A.5条内

B.10条内

C.更多

您每天花时间在玩微博上?

A.1个小时

B.2到3个小时

C.更多

目前为止所发微博多数是自己写还是转播? A.自己写

B.转播

你的粉丝有多少?

A.10—30

B.30 —50 C.50 — 100 D.100 以上

若有陌生人“关注”你,你会选择同样关注他吗? A.会的 B.不会

C.看对象而定

您多久更新一次微博?

A.每日

B.一周内

C.一个月

请问您在使用微博之后购买杂志和报纸的次数是?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您是否担心微博对你的隐私有影响? A,是的 B.不是

第四篇:浅谈微博营销影响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微博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互动方式,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微博具备很好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以下为大家分享下怎样玩转微博的方法。

1、利用优质文章吸引粉丝

可以记录每天做了哪些事情、到了哪些地方;

自己身边所见所闻、新鲜话题或者趣事;

参与某个热门话题进行讨论;

转载网络上有价值的新闻或者信息等等;

2、更新频率和时间

每天更新5-10条比较适宜。上午9:30-12:00更新1-2条、下午3:30-17:30更新1-2条、晚上8:30-11:30更新1-3条。

3、MM策略吸引粉丝

这种就是先主动关注他,在等待对方收听。正常情况下,互听率为10%,但当利用MM策略互听率可达50%以上,效果非常的好。这种是迅速增加粉丝数的好方法,但是很容易出现僵尸粉,或者主题不明确以后的推广效果也不够好。这种虽然数量大,但效果低。

4、话题、提名字

比如#网络营销#,就是制作一个网络营销策划师话题,就是点名这样我自然就会被通知,那这个人也肯定会去关注下你的博客从而得到粉丝。

当然了,利用微博千万不能像博客那样制作负面话题或者对骂,不然会死的很惨的。另外做微博营销讲究的就是实时,所以粉丝的质量要求一定要高,千万别为了数据上的好看而弄些僵尸粉,最后损失的依然是你自己。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index.php/219

第五篇:关于微信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心得

微博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今世界,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随着“围脖”热,微信热的掀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织围脖”、聊微信的行列中。那么微博和微信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影响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调查小组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微博,但其中仍不乏有少数人不使用微博。在微博更新的内容中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更新的是自己的原创心情,同学们已然将微博作为一个互动的平台来与朋友分享自己每天的快乐或悲伤。因此微博也成为了同学们了解朋友们近况的重要途径。

在微博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的影响的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大多数人认为从微博上可以了解到一些重要信息,如最新新闻等,同时新闻所引发的热门话题也可以在微博上和博友们一起讨论,激发同学们的思考。而只有少数人认为微博上信息繁琐更新快,刷微博占用了很多的时间,扰乱了作息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微博对多数大学生的影响还是积极的,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对热门话题的讨论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在对微信的调查中。虽然大多数的同学都在使用微信,但微信仍无法取代QQ、MSN等聊天工具,因为同学用微信主要是为了使用其语音聊天功能和朋友圈功能。一部分人在微信上与陌生人交谈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一小部分人是为了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另一小部分人因为无聊才和陌生人交谈,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除非陌生人主动才会与之交谈。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微博、微信文化”已然成为大学校园中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使用微博、微信,使微博、微信更好为服务于社会,真正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微博的积极影响

首先,微博开拓了大学生学习和了解知识的途径。微博上丰富多彩的讯息能够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大学生的见识,为大学生了解世界,探索世界提供一提条方便快捷的大道。当代大学生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就是宿舍到教室到图书馆,少部分使用上网来查询资料,但都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微博由于信息来源渠道广,形式多样,信息发布简单,因此,容易得到很多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公共事件、国家大事件、时事热点等的关注度,微博成为大学生用来获取资讯的一个重要渠道。微博上面有很多标签,只要你点击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就可以和网友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大学生合理地利用微博,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水平、扩展知识面。

其次,微博丰富了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微博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通讯方式,“用户—粉丝”的双向传播模式,满足了我们大学生既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也能成为信息传播的客体,满足了从“用户传达给粉丝,粉丝反馈给用户”新形式。微博通过简短的文字记录,配以随手拍的照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及状态,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如腾讯微博的广告语所言:“语气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记录身边的事情,和点点滴滴的感动,这就是我们140子的碎语人生。”

再次,微博便捷表达了大学生学习生活情绪、养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微博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思想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释放压力和发泄情绪的工具。大学生远离家乡异地求学,孤独,学业竞争和就业压力都可能引发焦虑。微博满足了同学们的情感上的需求,在微博上,同学记录了自已真实的心理状态,宣泄着自己的情绪;在发表微博的过程中记录着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这段玩转微博过程无疑也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审视自我的过程。有助于大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督促和激励,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微博的消极影响

首先,不良信息的出现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往大学生接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播和教育者的灌输,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过滤。而在微博中,大学生接触到的问题往往是多元的。微博只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能传播任何信息,一些腐朽思想、消极价值观念、甚至暴力色情内容和虚假信息都会夹杂其中。由于大学生处在一个思想日趋成熟的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这个时期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其次,容易导致大学生沉溺虚拟世界。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媒介体验,同时隐藏着过度使用的隐患。大学生虽已成年,但自控能力普遍较差,如果长期沉迷于微博中大量杂碎无意义的信息中,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根据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登陆微博,影响了学习。有些同学全心维护这个虚拟的朋友圈,而忽略现实生活中的努力奋斗,也容易导致焦虑、偏执等一些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准则。

再次,容易导致大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膨胀。在微博世界中,每个人都是自己话题的主体,自己是这个空间的主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些我意识较强的年轻人容易自我欲望过度膨胀,容易变得更加叛逆,不负责任,自私自大,形成较大的负面效应,发表过激、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不良影响。

微信的影响

微信能够拉近沟通者彼此间的距离,给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带来了便利。更加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微信打破了常规的聊天模式,实现了音频信息与视频信息在移动通信工具上的快捷传播,相比传统呆板的文字通信,信息传递更具人性化、更贴近生活,极大满足了大学生的通讯需求。

三、总结

微博、微信的迅速发展,在给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心理状态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要用辩证的角度看待微博、微信对我们的影响,不断强化微博、微信传播的积极功能,与时俱进,自我完善。当代大学生要善用这种强大的工具和力量,促进微博、微信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从心理学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心理学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新浪微博对大学生视角的影响的调查问卷(最终定稿)

    关于新浪微博对大学生视角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是浙江传媒学院广告学专业的学生。非常感谢你参加这次问卷调查,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新浪微博对大学生视角的......

    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

    微信对于大学生的影响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

    微博微信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微博微信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的研究 一、关键词简介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的平台微博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而且更重......

    浅谈微博营销对会展品牌建设影响

    浅谈微博营销对会展品牌建设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展行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立的产业链,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我......

    微商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精选合集]

    微商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一、 概论 二、 微商现状 (一) 参与者分析 动机分析(时间/空间/与家长思想差异的消费观/代理圈子的煽动行为) 什么样的参加什么......

    微博心理学(王学宗总结)

    本文由rabbitlijie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微博心理学(王学宗总结) 一、从众原则:大家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由此这个微......

    微博对部队官兵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

    文章后半部份请重新写作,之前都是看的前半部分的半稿,所以后半稿请重新写,不符合要求,谢谢! 一路走来看微博 ------论微博下部队官兵的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 或者“一根线”凝心聚......

    心理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心理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心理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影响到文学创作的心理学理论,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詹姆斯有关意识流的观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等,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