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善师生关系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校于2007年6月申报立项了《高中政治课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为省级课题。2007年9月1日正式开始实验研究。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本学年来课题组成员按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课题活动与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我新光学校前身是南平造纸厂职工子弟学校,现为省级、国家级体育传统示范校,也是南平唯一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由于我校与南平市少体校联合办学,承办少体校学生文化课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延平区定点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家庭背景与素质的差异明显,尤其是高中生源素质差异更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学生讨厌老师,老师看不惯学生的现象广泛存在;老师体罚学生,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结合我校实际,在我校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是我校新一轮课改的关键环节点,是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着力点,也是我校“外求发展,内抓管理”的核心点和突破口;同时,也是打造一支师德高、技艺精,具有教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该课题的研究存在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该项工作的有效展开,必将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师生之间紧张对立的现状,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先从教师着手。
二、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的。因此,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变化和发展,力图寻找 1 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是我校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情况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通过对师生关系问卷调查,反思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现状及产生师生关系不和谐因素的原因,从教师方面入手,提出改善师生关系建议,寻找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
第一步,通过采取师生平等对话方式,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让学生走近教师,赢得学生对教师起码的信任,为下一步教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解读心灵,沟通情感提供前提条件。
第二步,师生共写“心灵日记”,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抒写心路历程,拨开成长中的迷雾,解读学生心灵,指点迷津,搭建师生情感沟通的平台,最终实现师生间零距离沟通,构建和谐校园。
(二)研究阶段的划分、阶段目标及成果形式 课题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2月)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分工,适时进行课题开题论证。
课题实施阶段(2007年3月—2009年7月)
1、问卷调查,反思研究。发放师生关系现状调查问卷,完成师生关系现状调查报告。
2、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相关资料,了解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育对策。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对话交流,让学生走近教师。教师从细微处入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沟通氛围,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
4、师生共写“心灵日记”,走进学生,解读心灵。学生把自己不愿说出的困惑、疑问、烦恼等,通过写“学生心语”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需要老师帮助就交给老师,老师以留言的方式回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学生朋友式的忠告或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最终实现师生零距离沟通。
5、案例跟踪。要求实验教师平时注意观察,重点跟踪几个实验对象,观 察他们的行为变化。每学期写出几个案例,课题组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
6、在高中开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和研究,每学年开实验课一节,并收集教案和课件,刻录光盘。
7、设置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卡,对实验学生进行成绩和思想表现的跟踪,采用学生自评和家长、老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QQ、博客、邮箱等,畅通师生沟通渠道,指导学生擅用网络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9、课题组教师每学年撰写师生关系构建或和谐课堂教学的论文一篇。
10、定期检查,重视反思。为使课题研究取得实效,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实效进行中途检查,定期召开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会,写成阶段性总结,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提出课题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课题总结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2月)
收集、整理实验原始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进行成果交流。
四、课题管理及进展情况 1、2007年5月26日,我们召开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开题会,会上对该课题的来源及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阶段划分及目标任务、预期成果形式、课题的组织管理都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做到“三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指导到位)、“四加强”(加强组织管理、计划管理、实施管理、档案管理)。完成了课题的立项和申报工作。2、2007年9月,为了解我校师生关系现状以便更有的放矢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对实验学生进行“师生关系问卷调查”,并撰写了《目前我校师生关系问卷调查报告》。3、2007年9月10日,利用教师节的契机开展一系列构建师生关系活动。设立多种形式的座谈会、主题班会,畅通师生对话渠道;开展吐露心声活动,以文字为载体,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开辟学生心语,小报和板报专栏,加深师生情感交流。并收集学生的小报、学生心语、学生作文、学生黑板报、主题班会教案;刻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题班会光盘。4、2007年10月15日,召开课题推进会,邀请进修学校的莫云萍老师到校指导课题研究。5、2007年11月6日,要求实验教师阅读《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书育人弃忌语,身正为范用爱语”师德建设活动,并印发教师教师忌事忌语,应事应语的材料。以转变教师传统的师生关系的理念,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6、2007年11月16日,高中年段召开家长会,改变以往教师讲,家长听的模式,采用座谈会的形式,教师与家长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优化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为师生关系的和谐不断创造外部环境。
7、根据我校高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措施的实验,课题组教师已写出两篇有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论文。8、2008年3月开始,我校一方面通过学生心语、师生座谈、学生小报、社会实践、家长会等形式继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收集相关的材料;另一方面把重点放在政治课堂和谐教学模式的探究上,以力求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学期来我校高中开展五步教学法实践,该模式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设适时点拨—共同归纳创新”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9、2008年4月—5月我校参加高中课改优质课评选活动,高一政治教师以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和课堂上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片区一等奖和市级一等奖第一名的突出成绩。
五、具体做法及研究体会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科研的重点工作来抓。由于此课题是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时常发生的矛盾冲突引发而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也是我校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因而能否改善目前紧张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校园,直接关系到我校今后能否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协调分工,责任明确,将课题研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为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提供各方面支持和保障,充分调动了实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学习,反思教育行为,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目前,我校之所以一部分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的倾向,“师道尊严”、“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居高临下”、“一切都得听我的”等旧有观念还根深蒂固。加之教师对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方法简单、情绪急燥,导致教师言辞、行为过激,师生间冲突对立。为改变教师简单粗放的教育方法,我们在实验班级学生中收集教师平时在训斥学生时常用的有伤学生自尊心的忌语,经过整理编辑为《教师忌语100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书育人弃忌语,身正为范用爱语”师德建设活动。此项活动极大地触动了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净化了语言环境,规范了教师用语,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学生是未成年人,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有潜能的人,学生是终究要长大的人。
(三)开展师生“心灵对话”活动,架起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他们开始摆脱对成年人的完全依赖。很多学生都有严重的逆反心理,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可由于中学生的心理有了一定的闭锁性,言论也开始有了一些隐蔽性。为了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实验教师们努力尝试着各种与学生沟通的办法,其中最有效的还是写“学生心语”的形式。因为它的特点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个别指导,以保密、尊重为原则,学生把自己不愿说出的困惑、疑问、烦恼等,通过写“学生心语”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需要老师帮忙解决的就交给老师。这种方式学生比较乐于接受。
一开始学生不太信任老师,不敢写得太实际,太诚恳,后来实验教师向学生承诺:不向任何人泄露任何一点秘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试探,学生有了“安全感”,老师也得到了学生们的信任,学生们愿和老师用日记交流了。问题严重的,老师就找学生谈心、开导,问题不严重的就给学生写下批语,也就是留言。学生可以给教师提建议,也可以给老师提出批评,师生在日记中交谈,在日记中理解。
例如,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我是班里一名各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我也想进步,也想做个好学生。但有时我管不住自己,还是出现这样那样 的错误。老师,您能帮帮我吗?”班主任李老师在他的日记后面写了这样一段话:“读了你的日记,老师很高兴,因为我从日记中看到了你的自尊。我非常愿意帮助你。我有一个想法,以后咱班每月评一次进步生,希望你能以此为努力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如果你这样做了,老师相信你一定会不断进步,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生。”老师亲切的语言和为学生精心设计的前进目标,使这个孩子产生了积极进取的动力,增强了改掉缺点的信心。后来在学习、纪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第一次评比就得到了“进步奖”。
高一学生王某是一位特别要强的学生,平时学习踏实,成绩一直不错。一次期中考试,他因马虎数学成绩很低,为此,他当着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面,把数学试卷撕个粉碎。数学老师当时什么也没说。事后老师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上这样一段话“王某同学,你的心情老师完全理解,因为我也是做过多年学生的人。老师相信你撕碎的是历史而不是自信。努力吧,让曾经失败的碎片重新拼凑你五彩缤纷的未来和绚丽美好的憧憬。记住: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我想你会明白的!”心灵的沟通换来了奋进的勇气,真诚的话语变成了不竭的动力。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师生的平等“对话”,心灵间的“对话”,情感上的“对话”,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的一条途径。苏霍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让我们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对话”去打动学生的心弦,使校园不只是成为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对话”的乐园、学生精神的家园。
六、课题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改进办法
1、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总体上还不高,部分教师思想准备不足,研究热情不高,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正确对待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错误,未能及时转变教师角色,不能很好地适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指导学生,缺少教育学生的艺术性,独立开展教研能力的教师更是有限,影响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课题组人员少,任务重,教师知识储备和教科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学校对课题研究及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课题的评估机制中在 发挥其激励和导向上还不够突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加之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管理这个大环境的制约,有些教师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有些政教管理人员及班主任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师生间的对立冲突时常发生。处、室间没有达成共识,只是课题组成员及部分实验教师孤军作战,很难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实验措施的理想化与现实操作反差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今后,在课题研究中,有必要实施“一把手”工程,组织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充分认识到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新修订课题实施方案,缩小课题研究内容的外延,使课题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增强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
第二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善师生关系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校于2014年4月申报立项了《农村小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为市级课题。2014年5月正式开始实验研究。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上学期课题组成员按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课题活动与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我校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家庭背景与素质的差异明显,尤其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加之“独生子女”大多“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遭受挫折,容易形成执拗甚至过激的性格。因此,师生之间存在的专制、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矛盾日趋明显。新课程改革倡导重建师生关系、师生文化,强调建立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的。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不是凭借制度的力量,而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知识的建构中自然形成的,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与根本。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在我校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是我校新一轮课改的关键环节点,是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着力点,也是我校“外求发展,内抓管理”的核心点和突破口;同时,也是打造一支师德高、技艺精,具有教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该课题的研究存在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该项工作的有效展开,必将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师生之间紧张对立的现状,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先从教师着手。
二、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的。因此,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变化和发展,力图寻找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是我校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情况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1、明确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学习和调查研究来完成。
2、研究不同身份的教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此问题涉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两个方面。因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依赖于师生间情感的关系,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从构建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方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几方面着手研究。
3、研究为学生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些什么?主要从“小学生学习行为常规管理的培养研究”“小学生学习行为良好学习习惯”,“运用案例分析法教会学生与教师相处的实践研究”几个方面展开。
(二)研究阶段的划分、阶段目标及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与理论学习(2014、5月――2014、9月)首先开展调查问卷阶段: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活动,并利用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对师生间的矛盾冲突、教师的有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考察,对师生对和谐师生理解和期望进行收集,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发现成功的个案,开展课题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广大教师明确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育教学的重大意义,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层次得到了转变与提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9月――2014、12月)。
1、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与调查,如:学生评教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心灵对话活动、情感教育师生调查等。
2、主题班会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感恩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等实践活动,以此为抓手,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总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3、开展校级交流会,根据交流结果,上好研究示范课。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12月――2015、5月)
成果汇总,表彰推广,撰写课题研究终结性报告。在理论学习和学生评议的基础上,开展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等座谈会,展示了教师们的“经验交流”、“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通过汇总,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教师的“经验交流”、“论文”“案例”和其它检查内容纳入教师考核。此阶段我们要求课题组每位教师将自己在学习与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每人上交一篇关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的论文和案例,并向有关刊物推荐。.四、课题管理及进展情况 1、2014年5月2日,我们召开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开题会,会上对该课题的来源及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阶段划分及目标任务、预期成果形式、课题的组织管理都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做到“三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指导到位)、“四加强”(加强组织管理、计划管理、实施管理、档案管理)。完成了课题的立项和申报工作。2、2014年5月20日,为了解我校师生关系现状以便更有的放矢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对实验学生进行“师生关系问卷调查”。3、2014年6月,要求阅读《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书育人弃忌语,身正为范用爱语”师德建设活动,并印发教师忌事忌语,应事应语的材料。以转变教师传统的师生关系的理念,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4、20147月,召开家长会,改变以往教师讲,家长听的模式,采用座谈会的形式,教师与家长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优化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为师生关系的和谐不断创造外部环境。
5、2014年9月10日,用教师节的契机开展一系列构建师生关系活动。设立多种形式的座谈会、主题班会,畅通师生对话渠道;开展吐露心声活动,以文字为载体,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开辟学生心语,小报和板报专栏,加深师生情感交流。并收集学生的小报、学生心语、学生作文、学生黑板报、主题班会教案;刻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题班会光盘。6、2014年5月开始,我校一方面通过学生心语、师生座谈、学生小报、社会实践、家长会等形式继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收集相关的材料;另一方面把重点放在课堂和谐教学模式的探究上,以力求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学期来我校开展高效课堂实践,该模式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设适时点拨—共同归纳创新”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具体做法及研究体会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科研的重点工作来抓。建立和谐的校园,直接关系到我校今后能否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协调分工,责任明确,将课题研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为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提供各方面支持和保障,充分调动了实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学习,反思教育行为,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目前,我校之所以一部分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的倾向,“师道尊严”、“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居高临下”、“一切都得听我的”等旧有观念还根深蒂固。加之教师对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方法简单、情绪急燥,导致教师言辞、行为过激,师生间冲突对立。为改变教师简单粗放的教育方法,我们在实验班级学生中收集教师平时在训斥学生时常用的有伤学生自尊心的忌语,经过整理编辑为《教师忌语100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书育人弃忌语,身正为范用爱语”师德建设活动。此项活动极大地触动了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净化了语言环境,规范了教师用语,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学生是未成年人,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有潜能的人,学生是终究要长大的人。
(三)开展师生“各种”活动,架起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学生正处于发育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他们开始摆脱对成年人的完全依赖。很多学生都有严重的逆反心理,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了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实验教师们努力尝试着各种与学生沟通的办法,其中最有效的还是写“学生心语”的形式如:吐露心声、开辟学生心语。因为它的特点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个别指导,以保密、尊重为原则,学生把自己不愿说出的困惑、疑问、烦恼等,通过写“学生心语”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需要老师帮忙解决的就交给老师。这种方式学生比较乐于接受。
一开始学生不太信任老师,不敢写得太实际,太诚恳,后来实验教师向学生承诺:不向任何人泄露任何一点秘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试探,学生有了“安全感”,老师也得到了学生们的信任,学生们愿和老师用日记交流了。问题严重的,老师就找学生谈心、开导,问题不严重的就给学生写下批语,也就是留言。学生可以给教师提建议,也可以给老师提出批评,师生在日记中交谈,在日记中理解。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师生的平等“对话”,心灵间的“对话”,情感上的“对话”,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的一条途径。苏霍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让我们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对话”去打动学生的心弦,使校园不只是成为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对话”的乐园、学生精神的家园。
六、课题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改进办法
1、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总体上还不高,部分教师思想准备不足,研究热情不高,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正确对待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错误,未能及时转变教师角色,不能很好地适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指导学生,缺少教育学生的艺术性,独立开展教研能力的教师更是有限,影响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课题组人员少,任务重,教师知识储备和教科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学校对课题研究及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课题的评估机制中在发挥其激励和导向上还不够突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有些教师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有些管理人员及班主任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是课题组成员及部分实验教师孤军作战,很难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实验措施的理想化与现实操作反差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今后,在课题研究中,有必要实施“一把手”工程,组织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充分认识到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修订课题实施方案,缩小课题研究内容的外延,使课题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增强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
第三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一、研究的意义
师生关系式学校中最基本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哲学、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长期以来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也是世界性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近年我国主要教育理论研究为依据,探讨现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寻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流行的现代师生关系研究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相互作用模式,另一种是社会体系模式。前者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威特的“小团体沟通模式”、美国心理学家贝勒斯的“师生相互作用过程模式”、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佛兰德斯的“师生交互作用模式”,后者如盖慈尔和塞伦的“班级师生社会体系”阿什勒的“班级师生关系模式”等。这些研究方法值得借鉴。目前,我国学者提出了师生关系研究模式、师生关系本质、师生关系类型及调节机制、师生冲突的冲突及其价值。
1980-200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央教科所《教育研究》、山西省教科所《教育理论及实践》等3本教育理论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统计数据中论文总数为15373篇,其中关于教师问题489篇,关于学生问题312篇,专门研究师生关系问题的226篇,占论文总数的1.5%。在这226篇当中论述师生关系的148篇,道德关系的19篇,情感关系的35篇,师生关系实验的15篇,研究综述9篇。总体来看,专门探讨教师问题或学生问题的较多,对二者关系较少探讨。从师生关系研究本身来看,教学角度的研究数量最多,质量较高。而对师生之间心理、道德、文化、法律、经济、政治关系的探讨过少,甚至无人问津。
三、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相关课题,由攀枝花市红格小学承担。现在学校教学课堂上存在的一种现象:老师感觉“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学生不懂如何“敬爱师长、尊师重道”,师生之间缺乏一种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实质上,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全过程,师生之间的和谐合作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是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保证课堂任务和效果完成好与坏的关键。对师生关系的探讨由来已久,不过由于学者们理论假设、研究视角不同,对师生关系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师生关系的探讨都局限于对师生关系性质的探讨,即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而缺乏对其现状的研究,或者说缺乏对当下师生关系现状的现实关注。温家宝总理曾经提出:“我们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对学生和社会来讲,就是要尊师重教。两者必须结合”。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必须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本课题主要以老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已有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重点探究现今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问题产生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探究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必要条件,力图达到构建真正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由此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是一种回答和解决问题的尝试性策略,具有实验假说的性质。因此,要考虑实验成果的普遍意义及其可行性。因此在学校6个年级中每个年级抽取2个班师生进行抽样调查。
(二)研究时间
2013年9月——2014年1月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比较研究法、实验法,并对阶段和最终成果进行检侧和综合展示。
文献法:查阅相关理论及成果,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问卷法:通过分别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总结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比较研究法,实验法:对研究班级的师生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及与学生的交往策略,研究实施阶段与原有师生关系相比较,总结研究过程中的进展并不断改善研究方法。
(四)研究原则
针对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分析良好的师生和谐关系是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教师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教师的学识水平、师德修养、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学态度和方法等,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研究工作的进行中要以老师为关键,并将以下几点作为研究指导原则:
1、教师自身魅力对学生的吸引是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
2、对学生的尊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3、对学生的关怀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4、对学生的理解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五)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开学前的暑假-2013年9月);讨论研究实施过程及影响因素的控制方法,查阅已有经验及研究成果,总结影响师生关系的原因,正对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群体,分别制定合理的问卷调查表。
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2月):
(1)开展对老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工作,总结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原因并整理资料。
(2)利用每次教师集体会议时间将资料分发给实验班级的老师,让教师能够了解自己与学生交往中的主要问题并做到及时纠正。(3)每月针对实验班级的老师召开讨论会,讨论改善与学生交往方法后师生关系是否得到改善并对相关疑惑的地方做出讨论及解答,在讨论过程中记录有关研究内容,针对相关研究难点做出研究方案改善。每月针对研究人员召开一次讨论会,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交流各自的具体做法,研究次月工作开展方式。
3.总结阶段(2014年1月):分析调查问卷表和积累的资料,编写简明直观的统计图或统计表,写出总结报告。
(六)研究条件
实验设计适合学校现行教学管理,教师队伍较为整齐,学校领导大力支持,拨有实验专款。
(七)研究人员及分工
组长及组员5人,组长给每位组员分配任务并做好学校领导及试验班级的老师的协调工作。准备阶段:组员们负责相关理论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制作问卷调查表。实施阶段:组长再次与学校领导及老师协调试验班级事宜;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问卷调查工作;每个月组长负责召开讨论会,组员负责记录研究相关内容。总结阶段:全体成员分析调查问卷表和积累的资料,编写简明直观的统计图或统计表,写出总结报告。
五、经费预算
资料印刷费:150元
会议费:200元
材料费:200元
总计:550元
六、预期成果
对师生关系的理论探讨为我们理清了师生关系的实质,而对师生关系的实证研究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理论对现状缺乏现实关注的不足,有利于我们对师生关系的全面了解。随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引入,通过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针对调查问卷总结影响师生关系问题的原因,并根据相应有问题的师生关系总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并及时做出纠正,改善其教育教学策略,达到构建真正的和谐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课堂效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孩子,使学生和自己协调一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总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师及学生间的交流,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四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教育局提出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借鉴“校本研究”的经验,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手段,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平台,坚持文化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观,努力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师生之间不和谐的因素,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人生的家园,成为学生美丽成长的沃土。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创新教育机制,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改革课堂教学,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能体现教师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也能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理论引领和专家指导,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一批科研型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要教育和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审美素质;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感恩”教育,使学生养成尊敬父母、尊重老师、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学校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校园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班级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学校精神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4)学校管理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5)师生行为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6)教师管理制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7)学生管理制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8)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2.思想道德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家长学校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3.教学活动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文化课的教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4)学校艺术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4.学生培养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主题班会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感恩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特长生培养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4)学习后进生转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5)经济困难生帮扶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6)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7)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5.地方课程建设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法制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安全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特色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4)环境教育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5)人生指导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6.教师专业成长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1)理论学习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2)校本教研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3)教师论坛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4)名师培养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四、实施策略
1.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课题研究优势,推动办学特色的生成。
2.实施课题带动战略,要根据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研究总体方案和目标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对课题全方位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地研究所承担的子课题,通过“以点带面”的课题研究,推动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要借鉴校本研究的经验,继续采取“理论引领、专家引领”的措施。教育科研的突出特点是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指导,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形成真实可靠的事实和案例。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工作的讲话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理念,用超前的意识选择研究课题,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用科学的方法规范研究过程。不断地组织、邀请教育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具体的指导,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引领课题研究过程侧重实践,引领课题研究结果在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4.要加强课题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要不断组织开展工作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等,为研究课题成员提供信息交流、经验介绍、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快乐成长的平台。通过交流与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的目的。
5.要重视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宣传与推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学校和教育科研部门要及时发现典型,总结和提升经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网的作用,开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专栏”,宣传和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五、实施步骤
1.召开会议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2.召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会议,具体安排课题研究活动的有关事宜。3.根据教育科研“区域推进”的工作思路,要求各成员认真完成安排本课题研究活动的具体任务。
4.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教育局的具体要求,制定2015年课题研究方案。
5.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专题报告。
(二)研究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0月)
1.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和进行研究指导。
2.经常性地深入各成员了解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加强对课题研究活动的管理。
3.有计划地召开课题调度会、研讨会,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课题研究活动健康发展。
4.在教育信息网栏目开辟课题研究专栏,对课题研究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宣传和推广。
5.评选“优秀案例”,促进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
(三)总结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1.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分类汇总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
2.评选课题研究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六、实施要求
1.在全校开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局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兴校、科研强校的具体内容,要高度重视教育局党组提出的这一重大决策,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作为我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活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谐化,从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要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认真查摆学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建立以史广秋副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加强教科室的建设,增强服务意识,营造教科研氛围。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细化课题研究活动的阶段内容、活动形式、活动预期结果。建立家长学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研究活动、共同享受研究成果。建立健全后勤保障机制,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所需的学习资料、活动时间、场地、资金。建立课题研究活动的激励政策,将课题研究活动的成果纳入对教师和学生的年终评定,作为晋级、评优的依据。
3.鼓励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活动,将课题研究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提升研究能力,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自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感悟教育的幸福人生。
4.广大的受教育者既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的参与者,也是课题研究成果的受益者。短暂的学生生涯不仅要收获知识和技能,还要收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谐促进交流,和谐促进发展,和谐促进共享。广大的受教育者要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主动与教师、家长、学生进行沟通,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要开展好主题班会活动,要学会感恩、学会尊敬、学会自重、学会自强,通过快乐学习,感悟成长的美丽。
七、保障机制
1.弓棚子镇第一中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殿凤 副组长:史广秋
2.弓棚子镇第一中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执行小组 组长:张殿凤
成员:业务副校长 教务主任 各年级教师教师
3.弓棚子镇第一中学中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专家组 聘请部分教育专家、扶余名师、优秀教师参加
弓棚子镇第一中学
2015年3月1日
第五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亲近或疏远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心理上的反映。许多教育实践证明:融洽师生关系的建构本身就表现出教育性,富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决定、教育系统创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和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山东省教育厅和我市教育局相继出台了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我市、县教育局也相继出台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2008年9月11号,在全县中小学教科研工作会议上,楚局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孙石山副局长做了题为“转变思想,明确方向,大力推进我县教科研工作”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我县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进行了具体部署。我校为切实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特制订相应的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我国古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把社会矛盾调节到适度、适时、适量、适当的和谐状态的哲理学说。和谐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学生和教师同作为“人”,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性情和灵魂可以共同提升。“和谐”是从音乐中呈现的强与弱、密与疏、1 急与缓的差异和变化中而产生的,渐而延伸到社会的和谐、人的和谐、教育的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全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接受、相容和相互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性情和灵魂可以共同提升。
二、研究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及所处的环境特点,结合新课程中的要求,我们思考: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中有怎样的需求?学生渴望与老师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有怎样的教学功效?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通过以下的途径加以研究:
1、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对话是师生之间交往的主要形式。通过对话,师生形成真正的沟通交流,形成真正的相互作用。对话不仅仅只是二者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包括双方的“敞开”和“接纳”,包括对对方的倾听,是“双方情感和精神的互相承领”。对话还可以使知识、意义和真理通过讨论而被接受。对话过程就是思想、情感、意义的呈现和彼此渗透的过程,是师生的精神境界发生变革的过程。通过对话氛围的有效营造,逐步在师生之间形成“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相互关怀的良好关系”。
(1)对话要遵从平等原则,摒弃主从关系。它强调主体双方是平等的,都有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权利,双方因此能够敞开真实自我进行交流和沟通。
(2)对话要发生于“你—我”之间,具有直接性。对话双方之间没有 2 任何中介,是直接的面对面关系。正如马丁布伯所言:“这种关系直接无间,没有任何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梦幻想象横亘于„我‟与„你‟之间,一切中介皆为阻碍。”
(3)对话要使双方步入“之间”领域,具有相遇性。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对话的实质就是相遇。相遇是相互沟通的前提。相遇使主体摆脱自我中心,为对话创造条件。
2、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有着丰富情感生活的个体而存在的,彼此因信息交流、互相了解和评价而形成特定的情感关系。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过去、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会对学生个体和群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如喜欢、满意、不满意、失望等等。学生也通过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的观察和对教师教育水平的评价而形成尊重、亲近或敬畏、疏远等态度。
(1)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师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就会提高,对自己和对方的信心就会增强,师生情感就将朝积极的方向转化。
(2)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师生情感关系的建设上,教师同样是主导,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3)完善个性,展现人格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有效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表现自身的人格力量,并努力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舞台。
3、建立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师生关系的建立,从外部条件上讲,还需要有适宜的制度环境,推进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中的诸多问题,3 都可以在教育评价制度上找到一些原因,师生关系也不例外。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对于师生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会对师生交往产生明显影响。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3)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法,实施发展性评价,减轻学生的压力。
三、研究的阶段
1、课题立项:2009、4~2009、5
完成课题申报表,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初步探索:2009、6~2009、7
课题组成员深入工作实际,收集初步的研究案例及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学生方面:对被实验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目前师生关系的看法期待以及建议。教师方面:了解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和教师之间存在的不和谐的因袭有哪些,学生方面:了解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尤其是对学生的不满之处,分析不满形成原因。
3、初步实验:2009、9~2009、12 设计研究的步骤、方法,整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关系的资料。开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大讨论。从学校管理方面入手探索影响干群关系的制约因素;从考试评价因素入手,探究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因素,积极探索利用新的考试评价理念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和模式,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新时代教师重新定位,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树立和谐师生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深入实验:2009、9~2010、12 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进一步 4 探究、总结经验、矫正失误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进一步探究、总结经验、矫正失误
5、总结思考:2011、1~2011、9
撰写研究报告、实验论文和案例,并准备结题。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写出结题报告,展示实验成果,进行成果推广,在总结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使实验向高层次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四、保障措施
1、实行校长负责则,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
2、由学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全额报销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参观期间的一切费用。
3、每周召开一次课题研究进展发布会,每月进行一次课题实验总结,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实验成果展示。
4、对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突出表现者,在评模、晋级中加分。
五、课题实验分工
1、课题召集人:柴林亭校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
2、课题执行负责人:谢保民校长,负责全校课题实验的具体实施工作工作。
3、学科领导执行人:谢保民、庞同才、赵淑华分别负责语文、数学、综合中心备课组的具体指导工作。
4、教科室:刘章剑负责课题实验技术指导、质量评估、实验设计、档案管理等工作。
5、陈相军负责宣传工作。及时将课题实验最新动态传导到各实验小组,将最新实验成果及时上报或发表。
6、谢建法负责课题实验期间信息技术服务。
六、课题实验具体操作
1、领导方面
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投身课题实验,全力协调,尽职做好自己分管的课题研究工作。(1)各学科抓典型,树样板,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奖罚条例(《学科奖罚条例》《年级奖罚条例》)。(2)语文、数学、综合在本学期要分别带出一个课题研究先进备课组,一至三个教学班,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带动全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3)定期召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讨会、交流会、展示会,让老师学有样板,做有方法。(4)每学期进行研究效果评价,评选优秀科室、学科、优秀备课组、优秀实验教师、优秀班级、优秀学生,并进行适当的奖励。(5)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实验总结暨表彰会。
2、年级部
因本次活动涉及到全体教师和学生,所以成了年级部是本次活动的关键科室,年级主任是本次活动一线指挥员。年级部除指定具体的年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规划、实施方案外,还要把任务逐项落实到教学班和每位教师。年级部要有独立的有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专题,并指导任课教师每人确立自己的研究专题,(教师的研究专题一定要符合自己实际,与自己教学有密切联系,教师之间的研究专题可以相同)年级主任要抓典型,树样板,制定年级惩罚条例,全面掌控实验的高效运行。为使这项活动研究的痕迹,每个年级部要指定一位兼职档案员,将有关活动材料及时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教师和学生的材料送到教科室存档。(一年级、二年级不要学生的书面材料)
3、教师方面
教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要素,全体教师从自身做起,担当起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任,每位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围绕自己研究的专题,写一篇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层层展开,如,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并附一改善师生关系的建议,每人每周至少记录两篇工作中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案例或实验中的体会、感悟等,每周教科研记录不少于1500 6 字,(不能下载文献材料,记录内容必须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事情),年级部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围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班主任每学期要召开2次以上的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题班会,并指导学生将活动中的感受、体会、收获等及时写下来,各班要制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秀学生评选的相关条例。
4、学生方面
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体。各班要成立“和谐师生关系监督小组”,小组成员负责向班主任反映本班学生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关情况,帮助老师协调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监督本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落实情况,对监督小组成员汇报材料要整理存档,材料报表各年级要用统一。(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材料由班主任及时整理、存档)
5、教科室方面
教科室是负责制定规划,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方法培训,解决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跟踪指导、总结提升,组织经验交流,进行阶段评价,成果推广,并做好实验材料建档、收集、传播实验信息,加强与上级科研机构领导、专家的联系,主动配合领导,高质量地完成实验任务。
该方案自2008年9月22日下发之日起实施。方案实施后,校委会将安排多项活动,相继出台一系列措施和指导建议,不明事宜及时向有关领导和科室咨询。
许营乡第二中心小学
2009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