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学校开展物理小实验研究
初中学校开展物理小实验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器材及学生实验参与率决定着物理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改革的推进,原有的实验设备已不顺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加之实验器材老化,损耗严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以至仪器缺损无法填补、维修,某些学生实验根本无法做,甚至连一些演示尝试也做不起来,于是本该进行的物理实验操作却被搬到了黑板上,成了“黑板实验”,持久的“黑板实验”,使学生失去了“实验的乐趣”,感到学习物理很乏味。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具有实验能力的很有效的一种形式。要完成小实验是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的,要准备好器材,想好实验的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等等,所以在小实验的过程中无形的就在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现行的初中物理课本中除八年级课本使用了新课标新教材,内容有所变化,更体现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几乎每节课都有相联系的物理实验。这就更要求学生对实验真实体验,只有让学生充分成为实验的主角,才能真正掌握住实验所给我们带来的知识真理。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因此,物理课就是要强化
物理实验的教学。《物理课程标准》已经把“科学探究”列入了教学内容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研究表明,如果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使学生感觉到亲切,较容易克服思维障碍,能较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如果实验所用的仪器是学生亲手制作的,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相关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顺手拈来的、所熟悉的物品做物理实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物品,弥补实验仪器不足,拓展实验探究的时空,让学生真正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基于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自己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实验可按要求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设在课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动脑机会,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有益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这些看似简单的教学用具,在实际教学中将会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的完善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如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原来都配有固定的实验器材,在考试时,阅卷老师也是只认经典的答案,偶遇学生有创新的实
验做法,老师也不敢轻易给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背答案的习惯,再也不敢创新,创造能力从此被扼杀。因此,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够开发与利用实验室课程资源。
(二)实践价值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物理教学贴近,可以消除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神秘感,顺应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使其“玩入物理世界,探究物理规律”。
2.训练了学生独立实验的技能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搜寻适合做实验的物品时,会怀有极大地兴趣。学生的情趣十分的投入,思维活跃,极易摆脱课堂教学和课本的束缚,在实验过程中摸索出适合自己所涉及装置特点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3.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不断地搜集物品,设计实验,修改实验方法的过程,使他们经历了“创造”、“发明”的甘苦。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意志,自觉培养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
三、课题对象的确定
物理课是八年级才开始有的,所以我们这个课题确定以我校八、九年级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物理活动小组成员主要为八、九年级中对
物理小制作有兴趣的同学,而有关课外(回家)做的小实验则是对全体研究对象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来了解相关的教具、学具的制作过程与要求,希望学生通过这些资料能仿制一些小学具;
(二)行动研究法: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理论来发现并解决物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根据教育实践的动态流程不断充实或修正方案,系统地、科学地进行研究;
(三)案例研究法
对典型的实验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实验设计和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经验总结法:收集与课题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事实材料,分析积累资料,教育工作中的经验及其作用和意义进行中期阶段小结,总结。
五、课题研究的人员构成及分工情况
本课题组共五人,每个人都对课题研究充满热情,且都有课题研究经验,都是教学一线的教师,对本次课题非常重视。
行政主持人:王小锋,副校长,一直担任一线教学,认真心细,对于学生的发展很重视,对课题研究极力支持,提供物质保障。学术主持人:梅月红,女,33岁,中学二级教师,物理学专业,有十年工作经验,理化生组教研组长,每年有2-3篇论文获奖,主持过一个物理学科的区级课题,管理学校的物理实验室,熟悉实验器材,多次获得区级优秀教师。梅月红负责课题全面工作,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指导协调各成员专题研究。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专题研讨、教学诊断等,统领全局,并主持撰写课题开题、研究、结题报告; 主要参与者:郭红星,男,48岁,中学一级教师,有十多年的丰富的物理教学经验,是学校的教研室主任,对工作认真负责,教育和教研能力突出,曾主持了一个区级课题。
课题组成员:张艳,女,32岁,中学二级教师,有8年工作经验,区级优秀教师,教学成绩突出,多年担任初三教学。分析初三年级的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课题的实验反馈,研究九年级能够有效完成的小实验。
课题组成员:李红德,男,32岁,中学二级教师,有8年工作经验,教学成绩突出,区级优秀教师,重视实验教学,有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研究八年级的有效完成的小实验。
研究组的五位教师,教学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平均年龄较为年轻,研究热情高,对本课题充满兴趣,干劲足,肯钻研。近几年我校物理教学成绩在区上均名列前茅。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在课题开展研究后,每月举行一次研讨会,分析总结研究情况。学校对课题的研究大力支持,按要求购足、购齐实验器材及相关学习书藉以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
六、课题研究所需的物质、资料等方面的保障情况
(1)我校有一专门的物理仪器室,2012年新增了种类齐全器材,能够满足80%的小实验,课题负责人是管理员,取用方便。(2)我校的学生对物理非常热爱,成绩好,爱动手,布置的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能够检验小实验的完成可行性。(3)学校给每位教师配有电脑,开通了校园网,便于教师上网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确保课题能顺利进行。
3、课题研究的经费开支项目、经费预算和经费保障情况
课题组项目计划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承诺解决课题组开展各种研究活动的所有经费开支,确保课题组能顺利进行。
七、课题实施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
(一)课题的开题:
该课题于2017年6月申报,课题组接到批复以后于2017年6月进行了开题会,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以及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组的各位老师根据确定的课题内容,充分做好实验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明确课题的研究要坚持以下二点:一是以教材提供的小实验为基础制作和找出实验器材;二是制作出的小教具、小学具要明确如何穿插入课堂教学的,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开展有关趣味物理的知识讲座及小制作展示
主要活动:物理知识讲座—物理是有用的、物理是有趣的、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时间:2017年9月至2017年10月;
地点:我校八九年级教室
参与人员:我校初
二、初三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室一体机上观看物理知识讲座。
其次,参观学校的科技活动室,给制作寻灵感。
(三)成立了我校的物理活动室
专门成立校物理活动室,作为学生学具研究的场所。
二)、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
(一)2017年10月至2017年11月教师发动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物品,并从中选择一直两个带到学校来。
(二)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课题组教师根据学生带的生活物品进行归类分组,一名教师负责一个小组。
(三)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学生根据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结果在学校物理活动室或家中进行制作、试验。每周周四下午两节课后在学校物理活动室进行交流制作、试验的进程和经验,对制作、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三)、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
2018年5月,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首先对第二阶段的研究进行分析,找出优秀作品及可以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作品,对于有带改进作品提出改进措施。四)、总结阶段:
2018年6月,根据阶段进展情况分析写出总结报告,进行资料的整理、汇编(包括教学案例、论文等)。在此基础上,请专家对研究结果进行成果鉴定。
第二篇:开展家庭物理实验研究
开展家庭物理实验研究
一、开展家庭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家庭物理实验是指那些材料易得、简便易做、趣味性强、形象生动、效果明显的物理实验。开展家庭物理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根据教材的内容相应地增加一些课外实验,让学生在家庭的条件下进行。它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很大的,能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学好物理的愿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加深理解和巩固把握所学的知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它还能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实验能力;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文化素质,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开展家庭物理实验活动的具体做法:
1、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爱好,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主动性。初中学的特点是实践经验少,好奇心强,对什么事情都有感到新鲜、要求得到解答。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直观教具、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总结、归纳得出知识,并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是怎样通过实验、推理、概括出物理知识的,在实践中又是怎样利用物理知识的。通过这些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爱好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欲望。
2、有计划、有目的地家庭物理实验。布置家庭物理实验必须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家庭物理实验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第一、内容必须有意义,通过实验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或解决哪些问题。第二、实验方法应比较简单。第三、实验过程必须安全、花费时间不多。如教材每一章后面都附有一些小实验,这些小实验都有是一些取材方便、简单易做、现象明显的实验,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家庭的条件下独立完成这些小实验。如在学生“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后可安排一个家庭实验《鸡蛋的浮沉》,通过这个实验来加深对“浮沉原理”的理解。又在学习“沸腾”后可安排一个《纸盒烧水》的家庭实验,这样就能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这一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公务员之家
3、要求学生以严厉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家庭实验。每一个别家庭物理实验都要求学生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写出简便的实验报告和体会。在实验中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注重发观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要如实记录到现象,通过分析能得到什么结论。如在“巧找重心”这个实验中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 怎样找出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② 根据哪些知识通过什么实验来探险究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实验后对上面的两个问题进行解答和写出简单的实验小结。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家庭物理的情况。检查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检查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一是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之处给予表扬,对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如在“制作小天平”这个实验中,可让学生带来成品,老师进行检查,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如“横梁不能在中心位置平衡”这种情况可引导学生分析查找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对家庭物理实验的爱好和完成实验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师家庭物理实验。在学生已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些简易的实验来说明和验证一些原理和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开展家庭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重力、毅力等优良品质是很有作用的。
第三篇:搞好初中物理小实验
搞好初中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
湖北省钟祥市第八中学徐国文
电话***
邮编431900
物理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是值得认真探计讨的。下面,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切实重视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
初中物理第一、二册课本中安排的小实验有21个,练习中的实验题就更多了。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这此小实验适应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一方面,简单易做,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自己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筋,从中领悟学习的物理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促进他们的智能融洽结合,和谐发展。
搞好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应根据教材和整个体系,按照各个小实验和实验题的不同特点和作用进行分类,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包括实验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和效果检查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设备不太复杂、材料容易收集,操作比较简单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特别是小制作和设计实验,教师要给予指导,甚至做出示范;还要注意提前“备料”,平时注意收集资料。
二、调动学生做好小实验的积极性
首先,我们举办实验的小展览,把前届学生的小制作,获奖作品、实验报告或小论文以及科学家的小故事等展览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其次,要注意抓“起步”。第一册物理练习——关于长度测量的观察、实验题,课后第一个小实验又是自制的卷尺测身高。我们挑了几个学生把自己测得的数据写在黑板上,因为他们的数据各不相同,我们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并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和如何多动脑筋,多想几个为什么,然后再让活宝重新测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二年级做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虽然橡皮筋容易找到,但实验时不很准确。我们就稍作改变,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弹簧,指导他们制作弹簧秤,并逐一校准。由于弹簧秤的实用性,学生高兴,家长欢迎。在初中三年级,为了加深学生对摩擦起电的理解,我们把课后磨擦起电的实验与练习中自制简单验电器的实验题结合起来,利用第二课活动时间进行分组实验表演评比。学生分组比赛,都希望自己小组获胜,于是翻资料,找“顾问”,情绪很高。评比时,实验器材有:塑料泡沫、牙刷、梳子、兽皮、腈纶布等,验电器式样也各异。有一个学生还当场讲了一段梳头发、脱腈纶衣见“鬼火”的模拟故事,使活动更具声色。
三、大胆改进小实验,加强小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82页关于光的折射现象,实验中,我们学生做了“水中分币折射现象”的小实验。学生倒水时往往会把分币冲浮而游动,达不到实验目的,即使慢慢倒水,保特分币在杯底的位置不动,学生对倒水后能看见分币,并随水面的升高而上浮的现象,往往怀疑为分币被水冲浮起来了,影响实验效果。我们将这个实验作了改动,把课文中的“往空的茶杯里放一枚分币”的做法改成“在空的杯底涂上一点红漆”或者直接利用搪瓷牙标底部有年瓷的黑点代替分币来做实验,使实验更为简单易做,效果更好。
为了更好地配合课内教学,我们增加了一些练习性的小实验。例如,利用磁极相互作用的性质作“自动跳棒”、“小猫钓鱼”小制作。利用大气压的作用作“空茶壶变茶”的魔术表演等。讲到光学时,我们拿了一些口径相同的凹、凸透境,平面境玻璃镜,让学生分辨。结果,同学们各显神通,有的用于摸透中央和边缘厚薄来分辨,有的同学提出了用放大或缩小的像来分辨的方法。
四、把小实验、实验题引进课堂教学中来
有些小实验、实验题跟课内的物理概念、规律密切相关,可把它引进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我们把上述水中红漆点折射现象和用纸盒烧开水的小实验等引进课堂,分别给学生做和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看到意想不到的现象无不感到新奇,产生疑问,并由“凝”激“趣”,随时进入新课,效果很好。
在第二册第114页练习中,关于“一位同学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2Ω、5Ω、40Ω的电阻各一个,但是手边只有一些阻值为10Ω的电阻,请你为这位同学考虑一下,怎样用10Ω的电阻,组成所需要的各个电阻,一共需要多少个10Ω的电阻”的实验设计题,有些学生感到困难。我们就利用习题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计算,经过计算,然后引入实验设计,再不感到困难了,这样既巩固掌握了所学的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
五、做好小实验,大力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
初中学生一个特点就是爱动手,在养成做好物理小实验习惯的基础上,可以布置一些有意义的实验给他们做,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在创造因素。如在学习习近平面成像时,我们布置学生拿两个平面镜,平行相对而立,中间放一只小车,从一镜旁看,能看到另一镜里有几个小车的像?起初,学生的答案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经过争论和实验,学生激动地对老师说:“我们从镜亮度看到一列车队,有无数个像!”我们又以理发店里的人在两面镜中间,可以看到对面镜里无数个像来启发他们,其中两个学生还制成了一个小作品《万里街》。初中物理第二册中有一个小实验:“楼梯电灯开关电路”在楼梯(或楼道)中间安装的电灯,需要在楼梯的上、下两头都能控制它,当上楼时,能用下面的开关开灯,人上了楼梯以后,能用上面的开关关灯;当下楼时,能用上面的开关开灯,用下面开关关灯,让学生根据设计的电路图,组装电路。有一个家住在医院的学生,做实验后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联想,病房1、2号病床上分别装上一个电键,各控制护士室里的一盏小灯泡,则病人与护士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
在校运动会上,我们又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类似形式,在广播室里安装两个电键分别控制预告比赛项目表上的两盏小灯泡,来让各班知道将要进行的比赛项目,以便进行准备。
在智力竞赛上,我们又启发、引导学生利用电磁继电器控制工作电路的作用,结合上述的形式,自制了一个简单的“抢答装置”。
通过这样的实验制作,学生的潜在创造精神不断表现了出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第四篇: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有效性研究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形象来传播知识的.实验又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在新课程模式下强调以学生为本,要达到这个要求就更离不开实验的支持。然而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的教师忽略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教学;即使在重视实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许多的演示实验要么没有做成功或者出现“意外”,要么成功了但效果突显不出来,要么有效果了但学生看不清,要么学生看的清了但看不懂;致使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或者出现瑕疵。因此有必要对演示实验如何完成的更好,如何使学生看的清看的明白做进一步研究。即演示实验在课堂上如何发挥最大教学效果的研
究------演示实验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物理 演示实验 有效性
正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形象来传播知识的.实验又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在新课程模式下强调以学生为本,要达到这个要求就更离不开实验的支持。然而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的教师忽略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教学;即使在重视实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许多的演示实验要么没有做成功或者出现“意外”,要么成功了但效果突显不出来,要么有效果了但学生看不清,要么学生看的清了但看不懂;致使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或者出现瑕疵。因此有必要对演示实验如何完成的更好,如何使学生看的清看的明白做进一步研究。即演示实验在课堂上如何发挥最大教学效果的研
究------演示实验有效性研究。
课堂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研究演示实验的有效性不仅对课堂的教学,也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研讨。
一.演示实验课前的准备:
1.演示实验目的性要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必要进行演示实验,怎样设计、采用什么方法,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这要根据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出发,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就应当下功夫多设计一些实验。比如关于二力平衡条件的演示实验。课本上是让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下研究二力的平衡条件,如果我们再补充一个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挂一物体匀速上升或下降(一定要控制好匀速),再一次研究二力的平衡条件,这样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认识就比较全面。作为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该补充的则要补充,不一定只针对重、难点,只要学生中有存在问题,也要针对性地做一些演示实验。比如学生通常都认为“磁铁吸引铁”,但铁是否吸引磁铁很少有学生考虑。如果教师用一个大铁块靠近小磁铁时,磁铁被大铁块吸引过来稍加演示,会有助于学生弄懂相互作用的同时性问题,同时也可以教育学生要学会勤于思考,善
于发现问题,并能用实验去验证。
2.演示实验准备要充分
演示实验准备不能马虎,要认真检查仪器,课前要认真进行试做。有的教师课前演示实验准备不充分,没有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要求,没有进行试做。上课时有可能现象出不来,或者极不明显。于是手忙脚乱,急得满头大汗,语无伦次,学生则索然无味,实验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所谓演示实验要有思考性,就是说由于学生对实验应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对实验现象也不会深入分析。因此,教师在准备演示实验时,不能照本宣科,要设计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总之,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课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注意实验的细节问题,以免出现意想不到的失误,以确保实验成功,提高
课堂效率。
二.演示实验课时的操作:
1.注意实验的可视性,是取得实验教学效果的根本。
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自然教学中的作用,必须做到可视性。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保证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实验时发生的现象。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a.实验时用的仪器要大一些,演示桌的高度要适当;教师在演示时身体不要遮住仪器,或挡住一部分人的视线,仪器之间也不要互相遮挡。b.演示桌上的仪器布局要合理。主要的仪器或发生主要现象的仪器应放在突出的位置,辅助仪器放在次要位置,没有用的仪器要放在桌上,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仪器太小或现象不够明显,可用实物投影的方法演示。c.实验时,要处理好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使对象尽量突出。例如,在仪器的关键部位涂上鲜明的颜色;在实验装置后面配上适当颜色的衬板,把被观察的实验现象衬托出来;在水或其他无色液体中加入适量的染料,以提高其可见度;用烟雾箱来演示光的直线传播,透镜成像等实验,使光路清
晰地显现出来等。
2.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创设实验情景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视觉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教学实践证明:一旦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景所感染,或者说学生思维进入预定的情境之中时,便会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例如,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教师先让学生看课本开头一自然段关于历史上马德堡半球实验后,再拿出“马德堡半球”,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它在学生面前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球形铁制品,它在中学生的视觉中就成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动活泼的历史见证,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使演示实验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问题”设计实验情景,在演示实验前后以及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制造矛盾,提出疑问,引起学生主动联想。这些问题的设置应该围绕实验主体教学的实质展开,即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的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联想和想象中活跃,在获得正确答案中发展,最后在具体实验验证过程中及结果中得到强化。例如在浮力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错误地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密度有关,跟物体没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沉入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等。为了使学生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情景实验:(1)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起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浸入水中,要求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并提问说明什么?(2)用弹簧测力计挂铁块慢慢浸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待铁块全部浸入,再置于不同深度,提问学生观察到什么?(3)换用酒精重做上面的实验,提问液体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什么不同?总之,创设实验情景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获得满意的实验教学效果。
3.注意演示的方法,技巧,取得最佳的实验教学效果。
比如课本的有些演示实验,如果按照课本简单重复,学生会索然无味。如果教师稍加改变,推陈出新,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课本上的带电体吸引纸屑实验,学生在小学就已经玩过。如果教师把该实验换成一块已带上电的包装用泡沫塑料往某学生头上放,塑料块未放下时,学生的头发突然向上飞蓬。此时,教室里的学生必定全堂哗然、目瞪口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再比如,我们在演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实验前,先演示这样一个实验,将下端散开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的捋几次,结果非但不合拢,反而更散开。通过演示学生会感到很奇怪,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演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实验。这样,教学效果肯定要好得多。课本中有的演示实验,在学生的想象中,其实验结果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如损坏东西等。在老师演示时,学生会特别注意实验的进行。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来设计实验。例如,演示盛满水的杯子上盖一块玻璃片后倒置,在大气压下的作用下,玻璃片不会掉下来,水不会流出来的实验。教师在演示时,将该实验放在讲台教师用书正上方进行,学生观察时会马上想到老师的书会很危险,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总之,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用心设计一些好的演示方法与
技巧,演示效果就会得到大大的加强。
三.演示实验课后的反思:
除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中的操作外,必须做到实验后的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进一步理解实验、深化实验、完善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反思可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设计,揭示实验本质,增强实验效果。因此在学生实验时,应该积
极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反思。同时教师也应对演示实验的最终成败做反思不断
完善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第五篇:物理实验研究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与研究
绥德县中角镇九年制学校 杨广南 摘要:近年来《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针对农村物理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多媒体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挖掘生活资源,开展自制教具活动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让农村初中学生找回“自我”,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物理。
实验教学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三维目标的落实,因此我们应积极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条件的差异,学校之间的差异及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使得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相同的实验器材和方法。我们的教学,必须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学生基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状况等等,做出符合实际的整体安排。教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开发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验教学资源,以促进实验教学。
在广大农村地区, 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原因是教材变化快,原配置的实验仪器不能使用,新的实验仪器不能及时配置,加之农村的初中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实验意识淡薄.这样导致很多地方有些教师黑板上画实验,学生本子上练实验;有的地方实验设施十分短缺,教师随意取消教材、大纲中要求的实验内容的现象非常突出.结合我个人的实际教学经验,我简单的谈一下我个人对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想法和改进措施.一、多媒体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尽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师可以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环境下难以完成的物理实验,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并不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甚至产生迷惑。此时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信息技术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进教学效果
教师在进行浮力教学时,需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压力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因此压力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因为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但如果仅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描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通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慢镜头的形式表示小木块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在显示上、下表面的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同时辅以浮力大小的推导公式录像。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轻易地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好理论铺垫,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得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先进的教学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学科教学,加大了课堂教学容量,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45分钟的教学效率。
三、挖掘生活资源,体会生活处处皆物理 1.用身体做实验。身体是学生自身的物理实验资源,每个人都有且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通过切身的体验更能加深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可让学生用手摸自己发声时声带的振动;在学习杠杆的应用时,可让学生用手拿字典,感受费力杠杆省距离;在研究摩擦力的时候,可让学生两手心相对,感受两手滑动时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增加两手的压力,感受摩擦力的变化;学习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让学生双手互相搓一搓,体会温度变化;学习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让学生吸气和呼气体会体积变化等等。实验简单,又加深印象,一举两得。
2.树立“瓶瓶罐罐当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理念和思想,用生活、学习用品做实验。用日常器具做实验,简便、直观、原理单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我力争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例如用生活用品做实验:用饭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用尺做实验说明弦乐器的音调与长度的关系;用塑料尺研究摩擦起电;用手表的闹钟功能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用美术课用的颜料研究颜料的混合;用易拉罐研究小孔成像;用小钢勺研究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成像规律;用篮球、足球、乒乓、研究日食、月食;用玻璃水杯研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惯性;近视眼镜研究凹透镜的成像;塑料尺观察光的折射;音乐卡研究电路的组成等等。再如用学习用品做实验:学习流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让学生拿两张白纸做实验;学习惯性时可以用小纸条和钢笔帽做实验;学习压力作用效果时,可以用手抵住削尖的铅笔两端来感受面积不同效果不同;学习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时,可利用几根铅笔放在文具盒下面拉动文具盒体会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等等。
四、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培养师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探究、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学校实验器材配置雷同、整齐划一,不利于教师个性化教学,同时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受到了极大限制。所以我与学生,群策群力大力自制教具(学具),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它不但能补充仪器不足,减轻学校经费开支,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培养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用自制教具辅之完成教学,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常用自制教具(学具)做实验,并常让学生动手做课外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创造成功的自信。
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也走进了物理实验,成为新的实验资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开辟新的途径去挖掘实验资源,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做出点滴贡献。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将进会得到确实的改善和发展,实验教学的现状将得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