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社组教研主持词
品社组教研主持词
张红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我们品社组说观议的教研活动。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评估团的领导专家在百忙中参加我校品社组的教研活动。
今天,就让我们以石玉霞《多彩的节日》这一课为依托进行说课观课议课活动。本次活动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主题,希望我们在座的老师畅所欲言,真诚的交流,谈出自己的看法见解,说出我们内心的疑问与困惑。同时也希望这次教研活动成为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平台。
1、石玉霞老师是我校的教学骨干,我们首先请她对《多彩的节日》这节课进行
说课。
(石老师说课)
2、石老师的课上得这么好,得益于她自己的平时勤于钻研,辛勤的付出,也得
益于我们学校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她的课堂精彩纷呈亮点很多,希望大家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观课、看法、见解,开诚布公的说一说,下面让我们以“如何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主题开始议课。
(老师议课)
3、刚才我们从课堂观察的不同视角进行了议课。名位的发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各自不同见解达成共识。
(1)课前收集资料可以根据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搜集整理展示资料,这样避免了很多资料的重复,又培养了孩子们合作的能力,而且小组之间互相促进、比拼,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创造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搜集资料后,老师要创造机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以便日后更有效的展开各项活动。激发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提高学生筛选资料的能力。
(3)另外,课余让各组负责人及时反馈了解搜集信息情况,以备课堂创造机会激励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
课前的信息搜集,是学生迈出了探究学习的第一步,引发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不断地探究学习。石老师课堂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课堂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样的课堂是伙伴的课堂,创造的课堂,享受的课堂。四十分钟一晃而过,给我们留下“课虽完,意末尽”的感觉。
3、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请评估团的领导专家对我们这次教研组活动进行现场指导。大家欢迎。
(领导评课)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评估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指导。
4、谢谢领导对我们教研工作的指导,其实这些问题一直是教师们的教学困惑。今天感谢领导们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启示,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反思,努力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朝着纵深发展。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说课、评课、议课活动暂时到此为止。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的热情指导和帮助。谢谢大家!
第二篇:品社主题教研心得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品社主题教研心得体会
北埝学区 王会冉
2012年2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品社主题教研活动,对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品社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教研活动,谈谈自己对《提高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感悟。
第一,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此次交流活动,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语言生动,以理服人。此外,教师在设计课件以及准备发言材料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也给我们这些参加教研的老师创设了思考的空间,提供了共同讨论的问题。
第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些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剪辑录像、制作幻灯片走进电教室。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一上午的教研时间转眼就过去,但留给教师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走近科学,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品德与社会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社教育
免费
分享
创新
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dth/
第三篇:品生品社教研工作总结
品生品社教研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在我们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匆匆走过了。回首这个学期品生品社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生品社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根据开学初期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生品社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品生品社教学计划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生品社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生品社学科的特点,我们品生品社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
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
4、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进行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谐教育教学模式”的系列探研讨,下一步将按方案开展实践活动。组内的老师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文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生品社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品生品社教研组
2016.07.01
第四篇:2014-2015品社上册教研专题总结
教研专题总结
我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学校教研组,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教学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本学期,我们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本学期,我们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这门课程的建设。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活”起来》、《如何提升品德教学有效性》、《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等文章,并做了学习反思,通过系列学习,老师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更有助于平时的品德教学实践。
二、抓好教研工作,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我们在期初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平时经常对照检查,切实加强品德教研组建设,以点带面,提高面上的课堂教学质量。平时通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组织。健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运用教法、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深入学校,开展校级评课、评比活动,以促进教师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本着“有效课堂长能力,有效训练出成绩”的宗旨,积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求效益,鼓励教师切实改革教法、研究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有成效,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但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务实工作,期待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品生、品社教研计划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计划
一、情况分析:
教研组共有四名任课教师,分布在全校五个教学班。担任这两门学科教学工作的大多为班主任教师。他们平时和学生相处时间长,接触机会。为我们开展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些教师中,既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也有富有激情、不乏创新意识的青年教师。虽然由于人员分布较分散,为我们的教研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大家都能认真对待,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中。教研组中的年青教师大多能主动参与课题研究,运用教材联系实际,大胆进行改革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并能与其他教师交流,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二、指导思想
2009年我市小学教研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围绕“高效课堂”的工作主题开展工作。,坚持求真务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认真贯彻区教研室工作精神,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标、新教材所体现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特征为基准,注重体现新教材的思想性、学科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原则;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让孩子通过有意义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创设具有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综合型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教学水平。
三、工作重点: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和教学建议,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建立课题研究组,确立研究课题。
3、组织教师上好校公开课。
4、组织教师观摩学习。
5、鼓励教师交流经验、撰写论文,6、组织好期末复习工作。
四、具体目标与措施:
1、带领教师学习学科课程标准。使每个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及实施等。切实抓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的建设。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了解德育综合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方法,继续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2.我们必须深思,面对课改,如何才能走出老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首先,我们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把握基础教育的内在联系,避免课堂教学的形式停留在表面化的研讨范围上,将教育的每一个观点渗透与年龄特点的具体存在有机的进行整合,有的放矢地、亲切自如地让学生接纳所学的全部内容,并在心灵深处真正受到震撼,让其行为自然的规范到应该具有的层面上来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实现课程目标。由德育教导和教研组长共同督促教师做到专课专用,保证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
3.以“国情教育”为契机,围绕“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的教育目标,开展主题教育。制订专门教学活动方案,做到“课前有备课,授课有方案,课后有反馈,学期有总结”。上足课时,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午间专题教育时间和班会课开展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做到课内课外有互动,教师学生互长。由德育教导和教研组长共同负责听课。
4.提升思品教学质量关键要有一支能积极参与思品研讨,勇于实践的教师队伍,我们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让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实践课研究,通过听课、评课、反思,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促进合作交流,成果共享,让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使每位教师都能有所提高。我们教研组将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研活动。要求每位思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为契机,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修养,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5.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的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在评价时应该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比较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研究主题
品德与社会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我们会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以“学生生活”为主线,以“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为主题,每位教师根据本册目标,从中选择一个,重点对学生进行教育、监测,使学生能从知识的掌握到行为的落实。站在增强学生民族精神的高度,培养人文内涵,从中自然引发出学生对怎么做人做事的思考,获得道德的情感和认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有效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六、具体安排:
时间:2009.2 :布置新学期工作内容。地点 :教导处 负责人:教研组长。
主要工作:
1、总结上期教研活动,交流本期活动计划
2、对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
3、讨论品德“作业”的设置
4、讨论“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可行方案
时间:2009.3: 课例研究 地点 : 微机室 负责人:教研组长
主要工作:
1、观摩研究课,集体评课
2、课标、教材培训
3、学习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时间:2009.4: 教育理论学习。
主要工作:
1、定期末品德学科的评价标准,并进行期末评价的评定;
2、交流教学中的反思及论文
时间:2009.5:课例研究 负责人:教研组长 地点 :教导处
主要工作:
1、对品德课程进行深入研究,鼓励教师积极为“实验 ”投
稿,积极准备结题。
2、努力使家校手,共创美好品德。
时间:2009.6 负责人:教研组长 地点 :教导处
主要工作:
1、教育理论学习。
2、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