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群读类学研修小结解读
群读类学研修小结
龙泉小学 艾时强
当群读类学自主课程摆在我的面前,我一脸茫然,对其我一无所知。于是我在网络上如饥似渴的学习,就像饿汉遇到面包,我大口地咀嚼着,但仍感觉远远不够……参加了研修班后,找到了组织,明确了方向,在沈主任、鲁老师、专家的引领下,渐渐的我脑海里有了一定的轮廓。
一、对群读类学的认识
群读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围绕某一个特点的语文教学目的,把多个文本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组合,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并在阅读实践中提升阅读力、思考力等语文综合能力。群读还是师生围绕议题进行群体阅读和集体建构的过程。类学就是让学生在群读中学习语文知识,探寻语文规律,习得语文学习方法,内化成学生语文素养。自主课程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师从立德树人的高度进行自主课程的研究开发实践适合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整体提升的课程。
二、研讨活动促提高
(一)3月19日,光谷四小,亲切睿智的詹智梅老师带头上了一节群读类学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
这节课课题为我爱读书,以五年级下册《钟楼读书》为例,学习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爱读书的情感,然后举一反三,引出同类型的课文,如《窃书记》、《我的长生果》等,多篇文章同时阅读,分组合作交流,共同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爱读书、乐读书。整节课容量大、节奏快,学生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思考良多,受益良多。
我认为这节课有三个突破。形式上的突破,从单篇课文的教学到多篇课文的教学,条理清晰,打破了传统;内容上的突破,抓住同一个议题,分组学习,学生达到了自主;效果上的突破,学生基础好,能力强,很好的完成了课堂任务,说明教师平时的教学很有特色。
从这一节课,我们可以看出詹老师的思路,总结出一个基本模式。
1、课前收集同类的课文;
2、精彩导入;
3、单篇课文精讲,指导学法;
4、分组学习同类的文章,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
5、小结回顾,拓展朗读,提高兴趣。从这节课出发,我们要进行观念的转变,要以学定教,我们研究的是从学生那里来的问题,比如让学生如何多读书、乐读书,当然,还要解决学生的差异性,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学生都学有所得。
(二)听了五小孙姗老师的一节课,受益良多。在童真、童言、童趣中,仿佛走进了童年。在李作芳老师、沈主任两位专家的引领下,我谈谈自己的想法,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三个亮点:
1、学习汇报单的使用。四篇课文,学生通过自读、填写、交流,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达到了孰能生巧。通过老师的放手,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群读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很有特色。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非常精彩,特别是谈读书体会时,很有深度,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说明学生有同时阅读几篇文章的能力,甚至更多。
3、结构上的突破。三年级与五年级的教学目标就有所不同。孙老师根据三年级的学生特点,设计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明确了童话故事的特点,让学生学会了编童话,达到了人文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四个感受:
1、设计流程可以改变。孙老师的课、詹老师的课都是一篇带多篇入手,教师指导学。我们可以试着多篇同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读、自由交流,教师抓关键点,提炼出主题,学生的学会映像更深刻,学生的自主性更强。
2、体现比较性是关键。孙老师的课中问了一个妙在哪里,但是没有进行比较性阅读,后来概括童话特点时就显得空洞乏力了,想象、拟人、夸张没有具体事例体现,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群读时必须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比较性阅读,让几篇单独的文章紧密的联系起来。
3、课时的改变。两次的研讨课都是一次性呈现。我们的教学不要受局促,群读课内容多,也可以像传统课一样分几个课时,目的不同,自然教学方向就不同。时间短,学生没有读进去,群读课就会显得像走马观花,太泛、太广,什么都没学到。
4、读写结合。课标中提到“语用”的观点,告诉我们学到的知识是拿来用的。孙老师的课体现得很好。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方向。语文教学要有学科特点,学科意识,人文性、工具性是不可或缺的。课堂中的小练笔,读书笔记等我们不能忽略。除了IPAD,每个学生上课时标配笔记本一个,课上时使用,课下继续用,进行摘抄、记录、仿写等。
(三)美丽的左老师,美丽的课堂,虽然已进入盛夏,酷热难耐,但是今天我在九峰,感觉如沐春风,心情舒畅。
一节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达到知识的积累与掌握,而且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中,达到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课标中提出的“语用”这个观点,在左老师的的这节当《渔歌子》遇到《江雪》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左老师亲切、自然,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调控课堂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让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自己读,自己思,合作交流,把知识进行了充分的内化,就像一条涓涓细流缓缓流淌,用一句诗形容教师的教学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例如几个小细节:①一个小男生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错了,请一女生补充纠正后,接着请那个男生再次背诵;②自由读诗的过程中发现了有的学生边读边动笔,立马表扬,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同学们学习;③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把两首诗说成两个诗,立马纠正;④让学生上黑板板书,表达自己的观点;⑤提醒小组长写字时注意姿势,把字写漂亮。还有很多,虽然这些不起眼,但都是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教师把这些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节课围绕两首诗词,让学生进行景、人、情等四个方向的对比,有了群读课文的意识,群读课文的方法,吃透了诗意、诗情,从朗读中表现出来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词鉴赏阅读卡的使用,又是一个大亮点,如此对比,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有的放矢。以此类推,再学其他诗词,有何惧!群读类学这个主题此时得到充分的呈现,我深受启发。
对比意境,整体深化这个环节中,了解诗人的历史背景,体会诗人当时的所感所想,教师设计精妙,思考独到。学生自己将收集的资料与大家共享,教师补充,把《渔歌子》与《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师生对比朗读,“且须归”“不须归”,多次重复,学生很快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不仅形式上吸引人,而且效果上也很好,课堂气氛欢快,老师循循善诱,学生乐学。只是我们研讨的是群读类学,要是多几首诗进行对比朗读,每个诗人的个性将跃然纸上。
每一次学习都有很多收获,我将进一步内化,运用到实践中去,感谢左老师的辛勤付出,为我们做出了指引,我相信我们将走得更远。
三、阅读与实践并行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研究一个课题,没有大量的、广泛的阅读,是不能支撑整个研究的。我近期读了于永正的《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杨向宜的《互动、共享、创新-----学校教研组的新探索》、杨昌洪的《师之道》、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肖川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汴国湘的《群文阅读的项目研究》、《小学语文教师》、蒋军晶的《创世神话》等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群读类学是一个新事物,在大量实践中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我作为六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校是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不广,一节课同时上几篇课文,难度较大。我尝试把有关鲁迅的文章整合起来,以第八单元为基础,以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切入点,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雪》三篇课文集中在一起学习,在这个主题单元中,同学们体会到了鲁迅的人格和作品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没有老师的精讲,同学们在结合时代背景和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不能有效的谈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花了两节课,同学们多角度阅读,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初步知道了多篇课文同时阅读的方法,为今后的活动开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对群读类学的思考
1、学生基础不同,教学的方向和目的就不同。
2、养成课前预习习惯是一个长期准备的过程。
3、小组创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好的组长是关键。
4、让学生广泛阅读是基础,老师应该营造读书氛围,开展读书活动。把考试的功利性思想进行弱化。
5、教师的备课要形成系统,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师的广泛阅读必不可少。
6、达成共识,推广群读类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研修小结
研修小结
上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荔荔
2011年7月,在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上海市五大部委联合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学习,我深深地被每次精彩的讲座内容所吸引,也被授课者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所感染,每天热烈和充分的讨论,也让我感受到学员们对国家的关心和关注。虽然我很注重学习,参加学校的各种政治学习,但如此系统、全面并切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政治学习,而且又可以与来自上海各个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一起讨论尚是首次,从而,使得自己提升了理论素养以及拓宽了实践视界,深感政治学习的迫切和必要,受益匪浅。有些遗憾的是因工作关系无法参加实践考察,无法亲身体验改革开放的成果。
“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教育改革发展与人才培养”、“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经济社会发展”、“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探索”等一系列有关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以及上海高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报告,使我们深切的了解到高校的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学会用“世界眼光”这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我们国家的发展,高校的建设和个人的追求,高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必须奋进。高校在前段时间追求大而全的发展,使得各高校失去了办学特色,越来越同质化。象我们上海师范大学就较突出,师范的功能大大的降低了,与上海市地方高校相比我校近几年综合实力也显落后,我们必须抓住十二五发展机遇,调整好发展方向,集中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及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而我作为高校的一员,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好我们高校的神圣使命,像赵修义、于漪老师一样,为我们的教书育人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还感受到,国家要走出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困境,化解发展进程中的难题,政府正在积极转型,在加强社会体制的建设,使人们都能有归宿感。
“中国模式与中国话语”、“我国目前法律的基本态式”、“中共党史第二卷的几个重大问题”、“苏东巨变20年的反思总结”、“当前国际形势和对外关系”、“海洋战略与海洋经济”“宗教安定与国家安全”等,这些报告从国内到国际,从历史到今天,从政治理论学习到具体专业研讨,多角度、多方位地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各项理论方针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深刻的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及其理论意义,加深了我们对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理解,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国家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
够得到快速发展,否则,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苏东巨变就是一个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实例。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在不断地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我出生在军人的家庭,父母都是离休干部,都在大学里工作,父母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对我的信念的建立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很大,使我从小就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希望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妥善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少走弯路;希望我国不仅经济要强大,政治、军事也要强大;我们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重,在此基础上达到世界和平。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党的基层干部,我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理论对于解放思想和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上自觉地发挥作用。这次研修班接触到30左右到40岁的年轻人,特别是做学生工作的老师,通过每次的讨论,也让我对他们有了充分的了解,很高兴的看到他们崇尚共产主义,能在工作实践中用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品德带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广大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任课教师也能实事求是的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中国的现状,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非常快,各种思潮从不同的途径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到现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大学生正处在政治思想成熟、价值观形成阶段,没有正确的带动和引导,就不能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大学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和接班人,我们有责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使他们成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栋梁,让我们的事业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第三篇:研修小结
研修小结
花都区花东镇大东小学黄玉萍
时光如水,匆匆太匆匆,我们相逢在网络平台,已经两个月了,回忆这段远程研修的日子,感慨颇多。在这片属于我们的天空里,我体验着远程研修的耳目一新,我聆听了各位专家学者们的精彩阐释和真知灼见,倾听了各位老师的亲切点评,在线研讨领略了各位同仁激烈的讨论,研修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孤陋寡闻,意识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
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网络研修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不仅吸纳了当今最新的技术,而且又致力于应用于课堂的教与学之中。既丰富教师本身的知识技能,又为现行的教育体制注入活力。这种研修是以学员为主体,各种资源为辅助,为学员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在整个的研修过程中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又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技能,还增强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在研修过程中,我努力认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虽然并不十分完美,有些想法还每来得及实现,但是我的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引导我在研修结束以后,还要进行认真的修改和完善。无疑这将对我的日常工作是起到决定性的知道作用。
总之,此次远程研修带给我的冲击太多太多,远非一篇文章所能容纳,我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地举行这样互动式的研修活动,那会让更多的老师在登陆网站的同时,开始攀登自己事业上新的高峰。
虽然研修已接近尾声,本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神,我将此次学到的本领实际应用到教学第一线中去。
第四篇:研修小结
研修小结
孙伯镇中心小学王雪
六天的集中研修转眼接近了尾声,专家、指导教师的精彩指导还萦绕在脑海,研修老师的精彩点评还在眼前跳动,老师们的激烈的研讨声还在耳畔回响,感觉有点意犹未尽,这几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引领,更多的是来自专家、老师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积累。
难以忘记专家老师的悉心指导;难以忘记平台上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资源;难以忘记老师们观看视频时的专注;难以忘记老师们研讨、交流时的热火朝天;难以忘记老师们完成研修任务时的喜悦;难以忘记老师们聆听指导教师指导时的专心;难以忘记老师们获得肯定时的惊喜;难以忘记老师们研修时汗流浃背的身影……总之,这次研修给了我太多深刻的记忆和难以言表的感动,这样浓厚的研修氛围怎能不促进老师们的专业成长?这样一群乐学、善思的老师怎能不会在教学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集中研修告一段落,我们的研修还要继续,在接下来的课例打磨中我相信老师们一定会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将自己的课例打磨任务做到极致,我相信老师们也会将研修的正能量带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真正实效课堂的高效。
研修这个无形的大舞台,让我们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我们会以此为一个契机,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尽情的书写自己的辉煌。
第五篇:研修小结
同伴互助共进步 自我反思共成长
----暑假研修小结
纵观当今教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足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时代的需要,他们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一味以过时的知识和观念去教育我们的学生,穿新鞋走老路,其结果如何是不难想象的。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也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尽管每种人生千差万别,但从逻辑上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发展模式,即:“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暑假研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的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听专家讲座理论培训使我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专家的思想引领,使我感触较深。从师德、科研、课堂教学专题分析、教材的分析等多方面为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这些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迫切关注及需要的知识,分享了上海、北京名教师的风采。这些专家、名师他们独到的见解,他们从自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各个教育领域的独特见解。使我的思想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冷静一想,我们作为普通的教师,平时想到问题确实太少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对这些方面的知识的确太少了。
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生物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研修学习,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我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生物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网络研修学习会助我们乘风破浪,飞向成功的彼岸。我坚信: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