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时间:2019-05-14 02:3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篇: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导学提纲

一、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绿色植物可分成___、___、___等若干个类群。

二、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一般生活在___,只有少数生活在陆地上___的地方。

2.结构特点:大多为___个体,即使多细胞也无___、___、___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细胞内含有___、___等多种色素。

3.存在的意义:它是浮游动物和某些鱼类的饵料,大气中___的主要来源。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___。

2.结构特点:具有真正的___、___、___,且分化出了输送水分和养料的___组织。

3.生殖特点:叶片背面斑状隆起,里面含有大量___。4.存在的意义:绿色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5.常见种类举例:___、___、___等。

四、种子植物

1.种子植物主要依靠___繁殖后代。

2.形态特征:个体一般比较___,根、茎、叶内有非常发达的___。3.分类:

裸子植物:只有___没有___,种子___。大多生活于干旱环境。如:___、___等为常见品种。

被子植物:又被称为___,具有真正的___和___,种子外有___包被。它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适应性强,种类多。常见种类举例:___、___等。4.存在的意义:提供粮食、蔬菜,美化环境等。例题解析

【例1】紫菜的颜色呈现紫红色,原因是()。A.叶绿素在紫菜的细胞中不呈现绿色,而呈现红色

B.紫色细胞中除叶绿素外,还有大量藻红素,藻红素的红色把叶绿素的绿色掩盖了 C.紫菜细胞中只含有藻红素,没有叶绿素,藻红素呈现红色 D.海水中的红色色素渗入到紫菜细胞中

解析:叶绿素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光合色素。藻类植物细胞中除叶绿素外,还有其他光合作用色素,如藻蓝素、藻红素、藻黄素等,这些色素的含量比较高,往往遮盖了叶绿素的绿色,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紫菜细胞中含大量藻红素,故呈现红色。答案:B 【例2】将松树和桃树这两种植物相比较,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A.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B.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着 C.松树的松球果包被着果皮D.松树的松球果有鳞片 解析:此题要学生比较松树和桃树最主要的不同,其实是考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两个植物类群的主要区别,它们的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的包被。答案:B 课堂自测

1.下列有关藻类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有的是单细胞,有的是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单细胞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型藻类植物有了根、茎的分化 C.藻类植物繁殖时产生了大量的种子 D.海带的主要食用部分是叶

2.大气中氧气约()是来自藻类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A.10% B.50% C.3% D.90% 3.下面属于水生蕨类植物的是()。A.肾蕨 B.卷柏 C.紫菜 D.满江红 4.铁树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藻类植物 D.蕨类植物 5.裸子植物已分化出了()。

A.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B.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 C.根、茎、叶、种子等器官 D.只分化出了根、茎、叶 6.在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7.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类群?()。A.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8.被子植物是当今生物圈中最___的植物类群,又称为___植物。下图是被子植物的植物体,请写出各部分的名称:

[1]___,[2]___,[3]___,[4]___,[5]___,[6]___。知能提升

1.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有()。

A.都是多细胞生物体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全部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D.不依靠种子繁殖后代 2.下列与蕨类植物生殖有关的是()。A.孢子 B.种子

C.果实 D.以上都不是

3.不能说明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的是()。A.靠种子繁殖后代 B.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C.茎内有输导组织 D.根、茎、叶发达

4.我市某中学教学楼门口有一棵高大的雪松,同学们就其特征进行了讨论,下面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此树又被称为“喜马拉雅杉” B.此树在秋天方可结出果实 C.此树属于种子植物的一种 D.此树是终年常绿的 5.从本质上讲,银杏树上结的“白果”是()。A.果实 B.种子 C.孢子 D.假果

6.(2008·益阳学业)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油松、雪松、苏铁、水杉归为一类,而将垂柳、白杨、樟树、玉兰归为另一类,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

A.按照植物的经济价值 B.按照植物的观赏价值 C.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

7.平时我们吃的粮食作物、水果、蔬菜、花卉等大多是()。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8.下列各组生物中,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相似的一组是()。A.水绵、水稻 B.大豆、小麦 C.海带、芹菜 D.桃树、铁线蕨

9.下图是水绵细胞的结构图,据图回答:

(1)[1]___,[2]___,[3]___,[4]___,[5]___,[6]___。

(2)其细胞结构中属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10.根据下列特征填空。(1)是否有真正的花

有真正花的植物:___。无真正花的植物:___。(2)生殖特点

有种子植物:___。无种子植物:___。(3)生活环境

水中或潮湿陆地:___。主要生活在陆地上:___。(4)输导组织

具有输导组织:___。无输导组织:___。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导学提纲

一、观察叶片结构

1.实验方法:练习制作___。

2.叶片结构:___、___、___。

3.气孔:主要分布在___表皮,它是蒸腾失水的___,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___。

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以___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主要结构:依靠___完成,其张开和闭合受___控制。3.影响因素:___、___、___、___。4.强度:散失___以上植物体所吸收的水。

5.意义:促进植物体对___的吸收,促进对___和___的运输,使植物体有效地___。例题解析

【例1】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A.气温37℃,阴天,无风 B.气温37℃,晴天,有风 C.气温20℃,阴天,有风 D.气温20℃,晴天,无风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弱受光照强度、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等因素影响很大,一般光照越强、温度越高、湿度越小、空气流动越快,植物蒸腾作用越强。答案:B 【例2】(2007·济南中考)气体是如何进出植物叶片的?某同学制作了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___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他若用此装片进一步观察细胞分裂,能成功吗?___。

解析:此题考查了两部分知识,其中第一个空较为简单,基本上来源于教材原文,学生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为气孔;而第二个空考查得较为全面,学生不仅要知道叶片的结构,同时要掌握细胞分裂主要是在分生组织进行,而观察叶片结构时并未涉及到分生组织。答案:气孔 不能 课堂自测

1.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结构散失的?()。A.根 B.茎 C.叶 D.果实

2.制作叶横切面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片方法是()。

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切下 C.迅速来回拉切 D.缓慢来回切 3.制作叶横切面临时装片时,下面哪一步是多余的?()。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B.取材料 C.盖盖玻片 D.染色 4.一般来说,植物体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上下表皮气孔的数量关系是()。A.上表皮多 B.下表皮多 C.基本相同 D.不确定

5.陆生植物叶的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你认为有何原因?()A.可加快水分蒸腾 B.可减少水分散失 C.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D.利于氧气溢出叶片 6.下列哪种物质不通过气孔进出?()。A.氧气 B.二氧化碳 C.无机盐 D.水

7.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约有()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A.10%以上 B.50%~60% C.5%以下 D.全部 8.下列描述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A.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 B.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C.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促进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 9.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横切面,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1]是___,[2]是___,[1][2]属于___组织,构成[1][2]的主要是___细胞,其特点是结合紧密,___;[3]是___,它由___细胞构成,和其他表皮细胞相比,细胞内有___;[4]和[5]是___,属于___组织;[6]是___。知能提升 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原因是()。A.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

B.大树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带走了周围空气的热量 C.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 D.大树能刮风,吹走了周围的热量

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校园内今年迎来了两株千年银杏树。在移植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古银杏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新陈代谢B.降低蒸腾作用C.阻止呼吸作用D.阻止光合作用

3.昌乐西瓜以其品种全、质量高而闻名。在西瓜结果的过程中,瓜农往往要大量浇水。植物所吸收的水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果实膨大D.蒸腾作用

4.(2006·淄博中考)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的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多。由此可以说明()。A.叶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强 B.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强

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 D.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 5.下列哪种植物一般没有蒸腾作用?()。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6.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塑料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A.抗呼吸作用B.增强光合作用C.抗蒸腾作用D.增强蒸腾作用 7.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下列哪种细胞间排列最紧密?()。A.叶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叶脉中的细胞D.叶肉细胞

8.(2006·湖北中考)在大气湿度高时,发育中的果实内常缺钙,因为此时()。A.大气湿度高,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 B.大气湿度高,呼吸作用弱,影响钙的吸收 C.大气湿度高,蒸腾作用弱,影响钙的运输 D.大气湿度高,呼吸作用强,影响钙的运输

9.一片植物叶的正面和背面颜色深浅不同,正面一般比背面的颜色深一些,这是因为()。A.上表皮细胞的叶绿体多 B.下表皮细胞的保卫细胞多 C.栅栏组织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D.海绵组织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10.夏天移栽植物时,植物常会出现萎蔫甚至死亡现象,原因主要是蒸腾作用大于根的吸水能力。根据这个原理想一想,移栽植物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这种现象出现,以此来提高栽培成活率?

11.某同学为了验证植物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有何不足之处?请帮他设计一个较为科学的实验装置,并预测实验结果。

1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棵大小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枝条保留全部叶,丙装置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35℃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5℃环境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

该实验可分为两组___实验:一组是___和___,其变量是___,实验结果是___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__;另一组是___和___,其变量是___,实验结果是___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__。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导学提纲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___。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隔水加热酒精的目的是___。

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部分为___。

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___,产物是___。2.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___。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和___。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1.光合作用反应式:___。

2.光合作用通过___,利用___,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着___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

农业生产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___、___等。例题解析 【例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包括两种实验方法:一种是___实验,利用的是淀粉遇___变___色的特点,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结论是___;另一种是___实验,形成对照的部分是___和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解析:该题目目的是考查同学对实验的理解,该实验包括两种实验方法:一种是验证实验,一种是对照实验,因此得出两个结论。答案:验证碘蓝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对照叶子遮光部位未遮光部位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例2】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经光照后,脱去叶绿素,滴上碘酒后叶片的变化是()。A.变蓝 B.边缘不变蓝,其他部位变蓝 C.不变蓝 D.边缘变蓝,其他部位不变蓝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条件的掌握,首先要知道银边天竺葵中的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边缘部分无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变蓝。答案:B 课堂自测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片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后滴加碘液

A.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③⑥①⑤②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A.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

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在验证实验结果以前要用酒精脱去叶绿素,目的是()。

A.避免叶子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B.避免叶绿素颜色干扰,以使结果不明显 C.增加叶片内淀粉的含量 D.减少叶片内淀粉的含量 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①光②叶绿体③二氧化碳④水⑤氧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5.白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D.叶脉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终将光能贮存在()。A.叶绿体B.叶绿素C.淀粉D.氧气

7.在金鱼缸内放些新鲜的水草,对金鱼的意义是()。A.美观 B.为金鱼提供营养

C.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D.增加水中氧气的浓度

8.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光合效率,下列哪些做法是可取的?()。①合理密植②尽量密植③间作套种④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从本质上看,光合作用中有两个转化:一是物质转化,由___物转化为___物,并且释放出___;二是能量转化,由___能转化为___能。

10.下图是某同学为验证“氧气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分析:

(1)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__装置,要证明此气泡是否是氧气,可以________。(2)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 ___。为什么? _________。知能提升

1.(2007·临沂中考)将暗处理后甲叶片的主叶脉由图示处切断,乙叶片C处两面均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四个小时后,将甲、乙两叶片同时取下,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发现B、D部分变蓝色,A、C部分未变蓝色。该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2.把绿色的叶片放在黑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光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3.检验金鱼藻是否进行光合作用,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A.叶内细胞淀粉的形成 B.氧气的释放 C.二氧化碳进入叶的速度 D.水分消耗的多少 4.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A.阳光和氧气 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C.阳光和温度 D.阳光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5.王明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6.(2006·日照中考)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7.冬季河水中见不到水绵,而春暖后就可见到水绵丝团漂浮在水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水绵光合作用旺盛,放出大量的氧气 B.河水温度的升高

C.水绵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D.春季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8.下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A.叶肉细胞B.保卫细胞C.叶表皮细胞D.三者都是

9.如图表示的是在CO2浓度为1%和0.03%两种情况下,某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关系曲线图。据图分析,限制图中Q点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①CO2浓度②光照强度 A.① B.②

C.①和② D.与①②无关

10.下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将B处的上、下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的变化。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___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___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3)加碘液后,发现A、B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 A处:__________________。B处:__________________。(4)C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

(5)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___和___,其变量是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另一组是___和___,其变量是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11.准备如图实验装置(甲装置的槽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槽内盛的是清水,两个烧杯中盛的都是清水),将两装置放在黑暗处48小时,然后放到光下几小时,从甲、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脱色、漂洗后分别滴加碘液。

(1)暗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_。(2)此实验说明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将燃烧的火柴放入乙装置中,火柴___,这说明光合作用______。

12.(2007·济南中考)如图为一测定叶片光合作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夏季上午将此装置放到阳光下,气体分析仪能测到含量逐渐减少的气体是___,该气体含量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

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导学提纲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___的参与下被分解成___和___,同时释放___的过程。2.反应公式:_________。3.观察种子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___。

蜡烛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___。

4.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以___的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维持___。

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1.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___。2.粮食、蔬菜、水果贮藏需要抑制呼吸作用。例题解析

【例题】下列哪些活动所需能量只能是来自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

①矿物质的吸收②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③细胞的分裂与生长④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同学们对呼吸作用意义的理解。能量有多种形式,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一般只能来自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化学能。答案:C 课堂自测

1.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所有绿色细胞 B.所有非绿色细胞 C.所有活细胞D.叶片上的细胞 2.某同学想证明植物的叶具有呼吸作用,下面哪项条件是必需的?()。A.必须在光下进行 B.必须在暗处进行 C.必须在最适宜温度下进行 D.必须选择被子植物 3.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细胞中的()。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以上部位都可以 4.瓦盆养花比用瓷盆好,原因是()。

A.瓦盆容易保持水分 B.瓦盆透气,利于根部的呼吸作用 C.瓦盆能给植物提供更多无机盐 D.瓦盆便宜 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在白天进行 B.只在晚上进行

C.只在最佳温度下进行 D.白天、晚上都可以进行 6.呼吸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了()。A.糖类 B.水分 C.二氧化碳 D.能量

7.新鲜水果用保鲜袋装起来,可以延长贮藏的时间,主要原因是()。A.水分散失少 B.抑制了呼吸作用 C.保温 D.减少了损伤 8.农民经常给农作物松土,其主要作用是()。A.促进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B.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D.有利于根的生长 9.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B.叶从空气中吸收的 C.光合作用制造的 D.呼吸作用制造的

10.将萌发的黄豆种子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两份分别装入甲、乙保温杯中,将另外两份煮熟并冷却后分别装入丙、丁杯中,甲、乙、丙、丁杯中各插入一只温度计。请分析:(1)甲、乙、丙、丁中温度升高的是___。由此得出结论:植物呼吸释放了___。(2)拔掉甲、丙杯的塞子,将点燃的小蜡烛分别放到两瓶中,结果,甲中的蜡烛___,丙中的蜡烛___。由此可得出结论: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

(3)将乙、丁两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结果乙瓶中的气体使石灰水___,丁瓶中的气体使石灰水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___。由此可得出结论:植物的呼吸作用___。知能提升

1.小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几天后,天竺葵的叶片会发黄

B.此装置放在光下几天后,挤压塑料袋,石灰水会变浑浊 C.此装置放在光下几小时后,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

D.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塑料袋内的温度有可能升高 2.将手伸进刚打下的粮食堆里会感到发热,原因是()。A.粮食堆吸热

B.粮食堆对手起了保温作用

C.粮食正在进行蒸腾作用,消耗了大量热 D.粮食呼吸作用释放能量,部分转变成了热能 3.麦收和秋收是农民朋友最忙的时候,他们要尽快将粮食晒干并储存起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以免粮食发霉 B.降低蒸腾作用 C.杀死病菌 D.抑制呼吸作用 4.下列操作与植物呼吸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雨后及时排放农田积水B.粮食入仓前要晒干 C.水果放入冰箱保存D.植物体内水分散失 5.如下图,在黑暗条件下,试管内氧和二氧化碳含量有变化,请选出黑暗中O2与CO2量之比最大的试管是()。

A.试管1 B.试管2 C.试管3 D.试管4 6.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7.植物体在白天进行的是()。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以上三者都有

8.(2006·绍兴中考)萝卜存放时间长了会空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水分

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9.(2007·临沂中考)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细菌病害

B.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 C.温度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的散失 D.温度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 10.(2006·威海结业)大雨过后,农田积水若不及时排出,植物就会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水分促进了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根部腐烂 B.根毛吸水过多,肥料相对减少,营养供应失调

C.过多的水分造成土壤温度下降,影响了根吸收无机盐 D.过多的水造成土壤缺氧,使根的呼吸受阻

11.(2006·黄冈中考)如图是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示意图,分析说明以下问题:

(1)在0℃~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___呼吸强度明显___。幼苗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___。

(2)根据呼吸作用原理,我们在贮藏新鲜瓜果、蔬菜时,应贮存在___温度下,这样可保存较长时间,其原因是______。

1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光照下,挤压塑料袋,石灰水无变化,这是因为______。

(2)将该实验装置移到暗处几小时后,挤压塑料袋,澄清石灰水变___,这证明______。

(3)塑料袋壁上还会出现水珠,这能否证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导学提纲

一、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1.绿色植物将___能转化为___能。

2.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___和最___的组成成分。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消耗大气中的___,产生___,维持生物圈中的___平衡。2.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三、天然的“蓄水池”

1.绿色植物可以使更多的水渗入地下,对土壤有___和___作用。2.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___,增加___。例题解析

【例题】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重要作用的是()。A.植物的蒸腾作用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碳—氧平衡的理解,其中蒸腾作用主要是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有着密切关系,而B和C选项主要是涉及到了二氧化碳的排出,只有光合作用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答案:D 课堂自测

1.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A.维持大气中碳—氧的平衡 B.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C.其他生物生活中的能量来源 D.促进生物圈中水的循环

2.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3.我们常把森林比作“绿色水库”,主要原因是()。A.植物呼吸作用产生水 B.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强

C.森林可增加降雨量并截流降水量的20%~30% D.植物体内储存着大量水分

4.我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要从根本上改变西部环境,必须()。A.开垦农田,大面积种植粮食 B.开凿运河,为西部运去更多水分 C.建造工厂,增加经济收入 D.植树造林

5.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并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气体

6.近几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大气的CO2含量不断上升。CO2 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有人认为,全球变暖将可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引起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

知能提升

1.森林锐减导致的后果有()。

A.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D.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2.我们常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主要是因为()。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水和无机盐 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生活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破坏了生态平衡。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4.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生物圈中水分平衡的保持?()。A.保护现有的森林和草地 B.退耕还林、还草

C.大规模植树造林 D.毁林烧山,建造梯田

5.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6.(2008·益阳学业)下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向A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①种子的呼吸作用___(填“加强”或“减弱”);②幼苗的光合作用___(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2)如果将A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均将___(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该做些什么?请提出你的建议。

7.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如下图),并做以下实验:

(1)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由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白鼠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了___,所以小白鼠和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会死亡。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它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释放___。

(2)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不久将死亡,原因是______;若取出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小白鼠的死亡时间将会___,由此可见,在黑暗环境中绿色植物吸收了环境中的______。

第二篇: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概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概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5.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进行有关资料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自己思考和结合信息得到正确的结论。

2.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认识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这几种植物的户外观察,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验发现共性和特性的科学思想,促进质疑、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养成,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2.通过小组间的探讨、交流,促进探索、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并意识到合作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

3.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识别身边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

课件,各种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视频,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学生观看视频,感知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

师:同学们,自然界中已发现的植物有50余万种,对于生活中的这些植物,很多同学见过却并不认识,这节课我们来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

讲授新课

一、藻类植物

师:“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多么美的意境啊。春天来了。江水和湖水都泛起了绿色,这是为什么呢?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地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于上述的现象?

生:我家的鱼缸如果长时间不换水就会长出绿色的毛茸茸的东西。这些东西也是藻类吗?

师:对。完全正确。看来这位同学平常观察的非常认真。哪位同学还能列举出一些藻类?

生:海带、紫菜。

生:褐藻,还有营养的螺旋藻。

师:非常好!藻类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呢?

生:生活在水中。

师: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关于藻类植物大家还想知道点什么?

生:大多数的藻类植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生:藻类植物的形态与其他的陆生植物有什么区别吗?

生: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师:大家提的问题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仔细观察。并寻找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

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衣藻的模型、水绵的临时装片,并将课前准备的海带、紫菜等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它们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生:观察、讨论后回答: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师:非常正确。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藻类植物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需要专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根,起运输作用的茎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的分化。

师:藻类植物比陆地上的植物分布范围大,数量多;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5%......那么,藻类越多越好吗?

生:我从电视上看到赤潮、水华现象就是藻类大量繁殖引起的污染。

师:是的,由于单细胞藻类的生长周期较短,藻类大量繁殖后,很快就会死亡。就会造成遗体在水中堆积。产生许多有毒的物质,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这种现象发生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华。关于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你还知道哪些?同学们可以课后收集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二、苔藓植物

师:根据平日的观察,谈谈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吗?

生:在潮湿的地方。

生:在墙根下,在水池旁。

师:对。苔藓植物分布极广,它们广泛分布在森林、沼泽和其他阴湿的地方,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大片地生长,请大家课后采集葫芦藓,并认真的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师: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区别吗?有哪些主要区别呢?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吗?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探究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的兴趣。

师: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师:多媒体展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其生态环境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你能发现什么?

生:观察、讨论后回答:为什么两类植物都是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蕨类植物的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呢?

师:为每个实验小组提供盆栽的铁线蕨及其他实验用具。并给予适当的启发、指导:

①铁线蕨的茎长在哪里?

②取一片小叶,对光观察叶的厚薄怎样?有无叶脉?用手折一折它的地下茎和叶柄,有无柔韧的感觉?

③分析一下是否有输导组织?

生:经过一系列的观察探究及讨论交流,得出铁线蕨的地上部分是叶、茎长在地下部分,茎和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师:蕨类植物的根里也有输导组织,具有吸收的功能,另外,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还有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生:蕨类植物是怎样繁殖的呢?

师:将带有孢子囊群的蕨类植物的标本发给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

师:展示多媒体(有关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与人类关系的图片,以及曾经繁盛的古代蕨类植物的生态图)。让学生总结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师:现在的蕨类植物还会形成大片的森林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气候条件与2亿年前相比,要寒冷干旱得多。经过漫长的进化,有了一类更加适应陆上生活的植物,就是种子植物。它们已成为陆上植物的主宰。

四、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切开苹果、桃、梨等果实,观察种子着生的位置。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

阅读课本P82—85思考以下问题:

1.哪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哪些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果皮对种子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举例说明被子植物的果实有哪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4.种子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二)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1.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

2.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

(三)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银杏的种子外层有肉质包被,为什么还是裸子植物?

课堂小结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各有哪些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常见的裸子植物和内子植物有哪些?

4.怎样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无根、茎、叶的分化。

二、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矮小,无根,有茎、叶,但茎、叶中无输导组织。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四、种子植物

1.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外面无果皮包被。

2.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第三篇:七年级生物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初一 刘玉萍

一、教学分析: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能量,供给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非常明显,但是植物体有没有呼吸作用?如果有怎样证明它的存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2、通过该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教学重点:

1、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2、呼吸作用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到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哪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含义?有谁能在黑板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并自行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并积累有机物,供给自身及其他动物体、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如人类自身不能产生能量,所以就需要一日三餐来供给,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命活动中,哪些活动是耗能的?(学生列举生命现象,指出耗能的一些生命活动)

植物为人类生命活动积攒了化学能量,如:淀粉、蛋白质、油料,那么这些固体的能量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变成我们进行生命活动的热量的呢?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新一章的学习,了解一下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到哪里去了?人和动物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何种方式转化而来?

(二)目标点击:

这一章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1)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2)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人和动物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是也呼吸?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可提问:

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见到的呼吸现象。

2、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有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

(四)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P70-71,了解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

1、实验一中,温度计上得度数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中,燃烧的蜡烛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实验三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五)合作交流

学生在阅读完演示实验后,小组合作并讨论老师预设的问题,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在该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为什么要做四组实验?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六)精讲点拨

①验一中,温度计的变化证明了黄豆进行呼吸作用散发出热量。

实验二,蜡烛的熄灭则证明黄豆的呼吸作用是一个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是相似的。

实验三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黄豆萌发的瓶子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注入水将瓶中空气压入导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综合以上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相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一个利用氧气消耗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 +水 +热量

②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等。那么,可不可以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呼吸作用为人类服务? 学生阅读P72,了解田间松土、水淹排涝的作用。

(七)有效训练

1、粮食、蔬菜和水果的贮藏?

2、那种温度适合果农储存水果?

A日温15℃,夜间25℃

B日温15℃,夜间15℃ C日温25℃,夜间25℃ D日温25℃,夜间15℃

3、为什么新疆的西瓜特别甜?

六、课后拓展

1、利用呼吸作用谈香蕉的后熟

七、教学反思

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但,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理性认知,应加强问题的解释和实例的提供。

第四篇:八年级生物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2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教学目标

1.初识植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认识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 4.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强化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

2.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3.各个植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一段植物类群的录象,向同学展现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引入】:据植物科学家估计,自然界中已知的植物约有33万种,遍布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环境。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它们之间有没有亲缘关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特点。首先我们来讨论植物的主要类群到底有哪些呢?

【学生活动】: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厥类植物、种子植物 《二》、植物系统进化树

【提问】: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动植物的进化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

请同学们观察植物进化树(出示植物进化树的挂图),从植物进化树图片中你获取哪些信息?请同学分组讨论并思考,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1)观察植物系统进化树,分析不同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2)辨别各种植物类群的特征,“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植物进化树图片,辨别课桌上所摆放的各种植物,并经过讨论将结果填写在书上P39的空格里面。【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的顺序和方法,引导他们描述每种植物的形态结构,进而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不同植物的差异。学生活动完成后,及时组织好全体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在讨论中总结归纳不同类群植物的特征,最后学生形成共识。《三》、藻类植物

(出示海带、葫芦藓、盆栽铁线蕨、盆栽蚕豆。)

【问】:谁认识这几种植物?哪种植物能开花结果,哪几种植物既不开花也不结果? 世界上不仅有绿色开花的植物,而且还有不开花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中能够开花并结出种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除种子植物外,那些不开花也不产生种子的植物,主要包括三大类,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海带、葫芦藓、铁线蕨就分别属于这三大类植物。【引导】:“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些诗句描绘了一种什么生物现象呢 ?(藻类植物)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藻类植物都有哪些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9——P40 藻类植物有的生活在淡水里,有的生活在海水里。淡水藻类常见的有水绵,海藻常见的有我们食用的海带、紫菜。下面就来研究这几种常见的藻类植物。

【问】:春天或秋天,晴天时,在野外的池塘和小河沟中,你们是否见过漂浮水面的绿色丝团?请同学们捞起绿色丝团,用手摸摸,有粘滑的感觉,那丝状物的水绵呢。【学生活动】:用手摸摸培养皿中的水绵,是否有粘滑的感觉。和老师说的是否一样。观察:水绵藻体的显微结构。(出示挂图,学生对照挂图观察)。提问观察结果:

1.水绵有无根、叶、茎的区别?(没有)

2.水绵细胞的结构有何特点?(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观察:海带和紫菜的颜色和形态。(学生分组观察)提问观察结果:

1.海带和紫菜有无根、叶、茎的区别?(有/没有)

2.海带和紫菜分别呈什么颜色?(海带是绿色、紫菜是红色的)

【结论】:我们见到的海带和紫菜,好像有根、叶、茎的区别,其实它们的藻体不分根、叶、茎。象根的部分叫根状物(起固定作用)和像叶的部分,叫叶状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海带和紫菜不呈绿色,是因为它们的叶绿体中除了含有叶绿素之外,还分别含有大量的藻黄素或藻红素,所以分别为褐色和紫色。【教师补充】: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藻类植物可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并且是地球上氧气的重要来源。

2.海藻的药用价值很大,例如海带体内含有丰富的碘,长期食用海带,能预防和治疗“大脖子病”。我国在2000年前已利用海藻做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苔藓植物

【引入】:藻类植物是地球上的最低等的植物,它们大都生活在水中,形态各异,它们 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答】:它们都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下面同学们看看你们面前摆放的这些植物,它们都属于那种类群?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两个培养皿中的葫芦藓和墙藓)。培养皿中放的植物,就是苔藓植物。

(利用谈话法小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问】:与藻类植物相比,葫芦藓在结构上有哪些区别?

(归纳:苔藓植物是绿色多细胞植物,一般有茎、叶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问】:苔藓植物的茎、叶上有无“筋络”?(归纳:苔藓植物茎、叶中无输导组织。)

【问】:苔藓植物的生活习性与藻类植物(水绵)有什么不同?(归纳: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陆地)【补充】: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1.保持水土。

2.可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二》、厥类植物

【引入】:当你到风景区去旅游时,在山地阴湿的环境中往往长着许多草本植物,这些草本植物叶片比较大,背面有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它们的茎大多藏在地下,这些形态优美的植物就是厥类植物。你吃过厥菜吗?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绿提琴头”,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厥类植物中的一种——铁线厥!

【提问】:(1)铁线蕨的叶片为什么呈绿色,它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2)叶柄很硬,它的内部有什么组织?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铁线蕨)并阅读教材P42的内容。然后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总结】: 1.叶内不仅有机械组织,还有输导组织。

2.具有真正的根、叶、茎;

3.根、叶、茎中有输导组织和发达的机械组织;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种子植物

【引入】:自然界中的植物一般是靠什么繁殖后代的呢?——(种子)但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三大类植物,孢子比较显著,能脱离母体而发育,统称孢子植物。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靠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种子植物。【教师讲解】: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的区别在于:能够产生用于繁殖后代的种子,它们是真正的陆生植物。种子植物适应干旱陆生环境的能力很强,分布极广泛,种类繁多。根据种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而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那么,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本节课需要解决地问题。

为了弄清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松树雌球果和枣树的果实。【学生活动】:观察:用解剖刀剖开枣,观察成热的松树雌球果和枣。比较二者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含有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

——不同点:松树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枣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种子不裸露(属于被子植物)

【结论】: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之间最大地区别就是——种子有无果皮包被!《二》裸子植物

【问】:在日常地生活里我们常见地植物中有哪些裸子植物,你能举出例子吗? 【答】:雪松、罗汉松、水杉、柏树、银杏、铁树„„

【教师讲解】:裸子植物种类不算多,全世界有800多种,我国就有250多种,但是它们是构成森林地主要树种。我国大部分森林都是以松树为主要树种构成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P45得出你想要的答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和课外的的资料,寻找答案:我国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誉。【补充】:银杉被誉为“林海中的珍珠,植物中的熊猫”是因为银杉只有我国的部分原始森林中才有,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裸子植物的种类占全世界的一半,裸子植物的资源十分丰富。我国还有一些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稀裸子植物,数量十分稀少,树型非常美丽。银杏、水杉也是古老的树种,在原始森林中叶只有我们国家才有。我们简单来看看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出示经济意义的挂图)《三》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界中最为高等的植物。你知道为什么它们叫被子植物吗?它们比其他植物高等表现在那里?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被子植物的种类很多,占地球上植物种类的2/3左右;分布广泛,各种环境中都有它们存在;结构和功能既完善又复杂,是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问】:你吃桃和枣的时候,发现它们的种子长在什么地方? 【答】:在桃壶里

这就是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最大的区别,种子有果皮包被,它们的种子是不裸露在外的。除此以外,作为最高级植物的被子植物还有哪些特征呢?——叶、花、茎、根等。根据被子植物种子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

展示图片,学生总结出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不同点并举例,老师作评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植物的四大类群 五.课堂练习: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根据他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类群。

2、“西湖春色归,湖水绿于染”中描绘湖水在春天泛起绿色,这是因为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湖水中的_________繁殖的结果。

3、和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有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化。和苔藓植物相比,厥类植物的植株比苔藓植物____________,一般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并有输导组织和_____________。

4、下列不属于苔藓植物的是()A、葫芦藓 B、青苔 C、地钱 D、墙藓

5、下列关于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涵养水源 B、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C、保持水土 D、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6、连线

藻类植物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

苔藓植物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具有输导组织

厥类植物 大多为水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7、下列哪些植物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用线连起来。

卷柏 桃

被子植物

番茄

小麦

裸子植物

马尾松

柳 银杏

8、藻类植物一般都生活在水里,它们是靠什么进行繁殖?

9、为什么苔藓植物和厥类植物都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教学设计

一、叶片的基本结构

1.练习徒手切片

2.叶片的基本结构。

二人小组练习徒手切片,制作菠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制作成功的同学介绍经验。注意:不同的切割方向、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效果一样吗?

方案一: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根据《叶片结构示意图》对比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方案二:观察图《叶片结构示意图》或模型自学叶片的基本结构。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样深吗?为什么?归纳叶片的基本结构。

方案三:四人小组用自己准备的不同植物叶片再次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对比,讨论:观察到的叶片结构与课本示意图的结构是否完全一样?为什么?进一步了解叶片的结构。巡回指导、提示,并及时地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肯定。

组织讨论,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同学共同合作。

组织实验,参与学生讨论,对于发表独持见解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

二、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方案一: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相互交流,得出结论:一般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而且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

方案二:二人小组制作新鲜的菠菜叶上、下表皮的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比较归纳结论。组织实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实验,点拨、引导学生。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方案一:

1.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主动发现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通过观察和讨论实验结果,了解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2.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永久装片。首先,自己猜想气孔开闭的机制。然后在问题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的引导下,理解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方案二:

观看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讨论当保卫细胞吸水(失水)时,气孔怎样变化?保卫细胞壁有什么特点?理解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方案三:

二人小组制作新鲜的幼嫩的蚕豆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滴加5%的甘油溶液(质壁分离),气孔关闭。再滴加清水(质壁分离复原),气孔张开。通过观察实验结果,讨论推理气孔开闭的机制。阅读课文,P114最后一段,进一步理解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按课本要求画图。指导实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通过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播放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加深理解。

教师解释甘油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的推理气孔的开闭机制。

3.练习绘图

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按课本要求画图。

方案一:四人小组根据问题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讨论、交流、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方案二: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提出问题甲、乙两根枝条染色情况不同,为什么?思考讨论蒸腾作用在植物的正常生活中有什么意义?想一想,对植物体来说,蒸腾作用还有没有其他意义?

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方案一:观察图3-25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构建水循环的图表。各组同学根据课前测量的林地和裸地空气湿度的对比资料,扮演小老师分析讲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方案二:观察图生物圈的水循环,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讨论总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示绘图的要求。

组织讨论,鼓励交流,引导学生作出解释。

演示实验(附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讨论归纳。

引导观察、构建水循环图表。鼓励各组同学展示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讨论:P116《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1.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方案一:

观看录像、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自己感受。进一步认识保护森 林、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校园风气。

方案二:阅读课文(Pll6最后两段);谈一谈绿色植物如果被大量破坏,对生物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说一说自己应该怎样做。播放录像、展示资料,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引导讨论,鼓励发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附:(演示实验)取甲、乙两枝大叶的木本植物的枝条,摘掉甲枝条全部的叶片,保留乙枝条全部的叶片,将它们插入盛有红墨水的锥形瓶中,移到阳光下照射。待到乙枝条叶脉微红时,取出甲、乙两枝枝条,用清水洗净纵切两枝条,进行观察比较。

下载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