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真题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
学》真题答案
单选选择题
1.答案:D,X-y+z=3
2.答案B.1/2
3.答案D.有界
4.答案:B.Tab/2
5.答案C,(1,2,1)
6.答案A.1
7.答案:C。掌握
8.答案A。同真同假
二、简答题
12.参考答案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于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评价目标多元化
新课程提出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评价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以往的评价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成就,关注学生的表现,忽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通过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查,不只是看学生的表现,还促使教师认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2)评价内容多维性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内容体系。对不同内容的评价可以通过设计反映不同内容的问题,如对某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可以在综合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如在一项调查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参与投入的态度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查来评价。
(3)评价方法多样化
评价中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特征,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应当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不同的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不能希望一种评价方法会解决所有的问题。封闭式的问题、纸笔式的评价可以简捷方便的了解学生对某些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开放式问题、综合性的、在丰富的情境中的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学习过程。
13.参考答案
四、论述题 15.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结合其他多种教学手段,并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如不借助信息技术的情况下去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去模拟实际情境,学生可能很难想象出相应的实际情景,这里就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直接呈现图片或视频;或者在处理图形的动态变化时,如仅通过板书的形式一步步变化,一是作图比较繁琐,二是连贯性不强,这里就可以结合几何画板等工具直接呈现。
五、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第一问: 第三问: 集合是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节的内容,是进入高中以后最新接触的数学内容,也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在本章,学生将学习集合的一些基本知识,感受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并运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进一步描述第二章的函数概念,为第二章的函数奠定夯实的基础,使得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生活、社会中的简单问题。
六、教学设计题 17.参考答案 第一问: 导入活动设置: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学生课前收集的图片(旗杆与地面垂直、教学楼与地面垂直等)组织学生观察图片中展示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提出问题:旗杆与地面、教学楼与地面的位置关系是什么?你能否利用直线与平面根据他们的位置关系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预设:垂直关系
探究活动一设置:
提出问题:我们又如何定义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能否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直线,来定义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呢?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旗杆与它在地面上影子的位置变化,重点让学生体会直线与平面内不过垂足的直线也垂直
组织学生观察动画的过程中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1:阳光下,旗杆与它在地面上的影子所成的角度是多少? 问题2: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位置会移动,而旗杆与影子所成的角度是否发生了变化? 问题3:旗杆AB与地面上不过点B的任意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全班交流过后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垂直。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何判定一条之间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关系呢? 探究活动二设置:组织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张长方形纸片立于桌面? 组织学生猜想:你能猜想出判断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的方法吗? 预设: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先安排学生课前收集大量图片,多感知,然后,通过学生动手画图、讨论交流和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其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和正确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接下来助学生生活中最简单的经验——折纸,引导学生分析,将“与平面内所有直线垂直”逐步转化为“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合情推理,提出猜想,使学生的思维顺畅,为进一步的探究做准备。
第二问: 如何折叠与放置一张纸,可以使折痕与桌面垂直?从而寻找到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折纸环节探究:(1)折痕与平面垂直吗?(2)如何折,能够使折痕与桌面垂直?(3).你找的折痕有什么特点?找这样的折痕是为了实现什么目的?(4)如何放置?(5)当直线与桌面垂直时,固定折痕一侧的纸片,绕着折痕旋转另一侧纸片,观察折痕与桌面垂直吗?此时折痕与桌面内每一条直线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展示、分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思考方向。
第三问:
第二篇:教师考试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老师是不灭的火种,点燃学子心中的理想,点燃学子心中的希望。星星火种,燎原之势,它给了学子生活的乐观,学习的积极,工作的激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考试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教师考试资格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开字了,为把索质教育洛到天处,某中字语文者帅为同字们确正字期素质教育日标母个月读一本名著,识两位名人,听三首名曲,品四幅名画,背五首古诗。”该教师的做法()
A.干找了学生学习的节奏
B.优化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C空化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D.指明了素质教育的途径
2入职工作所满两年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适应教育教学环境
B.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方法
C.凝练教育教学经验
D.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3.年轻的男老师在课堂上与男生互动多,与女生互动很少,理由是避免别人认为我与女生太亲近”。王老师的做法(A.合理,体现教育智款
B.合理,符合传统观念
C.不合理,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
D不合理,有修公平停生的理念
4、每次实施新的教学设计之后,如艺师都会问自己“有没有必要?是不是最好?能不能改进?要不要调整?”这设明影老师()
A.善于自我反思
B.善于自我激励
C缺三教育自信
D.缺乏学习方法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自由的是()
A.出版自由
B.纳税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6.沈某购买用于考试作弊的隐形耳机。以每副1000元的价格向参加高考的考生出售,累计获利1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当地公安机关可对沈某处以罚款的金额是()
A.1千元以上,5千元以下
B.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7.姜某前往一-所初中的后勤部门求职,陈校长了解到姜某管因故意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拒绝了姜某的求职。陈校长的做法()
A.不合法,侵犯了姜某的隐私权
B.不合法,侵犯了姜某的平等就业权
C.合法,学校没有自主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的权利
D.合法,姜某不具备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
8.教师何某时常在微信朋友圈暗示学生家长送礼,还在家长群里展示家长送的礼物,造成了不良影响。依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对何某采取的措施是()
A.给予行政拘留或者罚款
B.给予行政处分或名解聘
C.责令退还礼物,加倍罚款
D.责令停课,永久取消教师资格
9.某次体育课上,因老师迟迟未到,班长刘某便组织同学到操场踢足球。在踢球时,学生宋某突然昏倒在地,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得知,宋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学校事先并不知晓。在这一事故中,应依法承担责任的是()
A.学校和宋某的监护人
B.学校和刘某的监护人
C.刘某和宋某的监护人
D.刘某的监护人和宋某的监护人
10.寒假期间,某中学要求所有教师加班两周,对于不加班的教师予以扣发工资处理。学校的做法()
A.正确,学校有权给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B.正确,学校可以合理使用教师的时间
C.不正确,学校侵犯了教师自由发展权
D.不正确,学校侵犯了教师带薪休假权
11孤儿陈明常年在外过着流浪乞讨的生活,好心人士发现后把陈明送到了当地的未成年人救助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救助机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将陈明交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B.将陈明送专门门学校接受教育改造
C :将陈明送当地学校完成义务教育
D.将陈明交当地人民政府收容教养
12周老师在某地一-所高级中学负责招生录取工作,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周老的发现学生张晓的分数比较高,但有过在专门学校就读的经历,于是做了退档处理,周老师的做法()
A.合法,学校有招生录取的自由
B.合法,不妨碍张晓选择第二志愿
C.不合法,侵犯了张晓的学习自由权
D.不合法,侵犯了张晓的平等升学权
13..上课铃响后,章老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发现黑板.上有--幅丑化自己的画像,同学们 在座位.上窃窃私语。面对这样的情境,章老师应该()。
A.立即停课,查出捣乱分子
B.继续_上课,留待课后处理
C.召开班会,开展批评教育
D.压制怒火,等待学生检举
14.作为班长,晓月成功组织了很多班级活动。可是,晓月的妈妈担心班级事务影响晓月的学习,私下对班主任范老师说“不要让晓月担任班干部了。“范老师二话没说就照办了。范老师的做法()
A.体现了对家长意见的尊重
B.体现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C.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完整性
D忽视了班级管理的差异性
15.新入职的丁老师和同事们不熟悉,经常独来独往。王校长推荐他参加学校教工排球队,并建议他和队友交流排球技巧。在教育局组织的运动会.上,大家齐心协力,获得排球比赛第一名,丁老师也迅速地融入了集体。这表明王校长()
A.注意引导教师克服道德信念构成中的心理障碍
B.重视牧师道德情感生成的基础性要素构建
C强调教师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位
D.注面对教师非道德行为的引导
16.晓甜上课经常开小整,有时还不交作业。乔老师发现她喜欢写作,就经常在班上表扬她作文写得好,还经常给她推荐阅读书目,慢慢地,晓甜开始信赖乔老师。学习也认真起来。乔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师关怀特点是()。
A.非对等性
B.可互换性
C.方法性
D.形式性
17.人的血液成分中,主要功能为在吞噬异物和产生抗体,以帮助机体防御感染的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蛋白质
18.有些世界性的科技竞赛,是该学科在国际上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大赛只在中学生里 开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性中学生科技竞赛的项目是()。
A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B.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C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D.电子奥林匹克竞赛
19.《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法典,其中包括了诉论、财产、家 庭以及买卖奴隶等内容。这部法典的呈现形式是()。
A.刻在岩石上
B.刻在甲骨上
C.写在羊皮上
D.写在绢绸上
20.古人在练丹过程中,了 解到-些矿物学和化学知识,对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一 定的贡献,《抱朴子》-书对此有过记载。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A.许逊
B.魏伯阳
C.葛洪
D.陶弘景
21.-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它出自于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这部著作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22音乐通过一定形式的音响组合 ,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态,有不同的流派与风格。下列选项中,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音乐的是()。
A.爵士音乐
B.古典音乐
C.标题音乐
D.主调音乐
23.”八仙过海“的故事波传广泛,民间后来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俗语。用来比喻各有各 的本领,各有各的办法。下列剪纸画中,韩湘子是()。
A为吕洞宾
B为韩湘子
C为曹国舅
D为汉钟离
24.在教育测量中,题目难度计算常用极端分组法。现共有200人回答了某道试题,总分排名最前面的54人中有45人答对,总分排名最后的54人中有9人答对,则这道题的难度是()。
A.0.83
B.0.58
C.0.50
D.0.32
25.信度是用来反映某测试题在测量学生相应水平时的致性程度,它受题目的类型和数量的影响。现有针对某知识点的考试,要从题库中抽题组成标准化试卷,因考试时间限制,总题数不得超过60,下列四种组卷题数,信度最高的是()。
A.45道 B.50道 C.55道 D.60道
26.在Word中,下列关于表格操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连续单元格可合并成一个单元格
B.两张表格可以合并成一张完整的表格
C.一张表格可拆分成多张表格
D表格的外框可加上实线边框
27.在Excel中,下列函数表达式可完成计算工作表中数据平均值的是()
A.=SUM(A1:A6)
B.=COUNTIF(A1:A6)
C.=MIN(A1:A6)Q网权
D.=AVERAGE(A:A6)
28.下列选项中,与绿茶-茶叶” 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蔬菜“和”水果”
B.“雨伞”和“雨具”
C.“跑鞋”和跑道“
D.”面粉”和“面包“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一个很 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将选项中的数填入“8、10.20、32、()、88”空缺处,符合该组数字排列规律的是()
A.50
B.52
C.54
D.56
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大题,每道大题14分)
30.材料一:
崔老师刚工作就担任了副班主任。崔老师对学生很“宽容”。有的学生偏科,他说:“没有关系,很多夭才都偏科。”有的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他也表示理解的:“人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一定有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可能什么都喜欢。”
崔老师很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召集这些学生谈话,告诉他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对于成绩不大好的学生,他也不加干预,还说:“学习上的差异古今中外都存在,十个手指头还不一样长呢。”
班主任与崔老师商量,打算分头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敦促家长为学校工作提供支持。他觉得没有必要,理由是:“家长平时都很忙,我们应该理解家长。教育孩子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不能给家长增加负担。”
很多老师对崔老师的做法不理解。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崔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材料二:
预备铃已响,很多同学仍三五成群在教室里说着、笑着、吃着、闹着,嘈杂无章,一片混乱,班主任毕老师气不打一处来,使劲把教材往地上一摔,大声训斥道:“孙涛,你这个班长能不能管点事?当不了班长,就别当啊!”孙涛一脸委屈,一言不发。
下课后,孙涛的辞职信就在了毕老师的办公桌上,他辞职的理由是当班长影响学习,毕老师想:“这不是故意拆我的台吗?”他不由得火冒三丈,怒气冲冲地跑到教室,宣布罢免孙涛的班长职务。
平静下来以后,毕老师意识到罢免孙涛的做法很不妥当,第二天,毕老师找孙涛进行行了一次长谈。毕老师首先表达了歉意,接着给孙涛讲了,上一届班长学习和班级工作相互促进的故事。讲着讲着,毕老师发现孙涛已沉浸在故事中,便心平气和地说:“你想想,为什么他能学习和班级工作双丰收?”孙涛说:“他把当班长变成学习的动力了。”毕老师点头赞成道:“只要你努力认真地,就一定能做好!”答应重新当班长。
问题:以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毕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学作文】
“抢红包”是近年来流行的话题之。各类抢红包活动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有人认为是高科技时代的民俗变化,值得发扬;;有人认为把亲情友情晾在一边,只认钱,坏了社会风气,也有人认为玩点游戏并没有错。
综合材新料的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议论文。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白选,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中学作文立意】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目前社会时事热点,通过“抢红包”现象,引发对背后更深层问题的思考。材料提供了三种意见:
一是认为这是科技与民俗的结合;
二是玩游戏无可非议,但要扭转低俗的社会风气;
三是认为抢红包破坏了人际关系,忽略亲情友情。
【立意分析】这三种不同的角度实则给了考生立意行文的方向,考生可以从这三个观点中选取一个自己认同的观点来谈,当然也可以另外提出自己的看法,确定立意。如果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悖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的分析材料中的原因。
教师考试资格证真题答案详解
参考答案
一
1.答案: C解析: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的目的指向素质“一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及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考点:职业理念教育观-素质教育
2.答案:B解析: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手型教师更关注这个阶段。考点:教师专业发展
3.答案:D 解析:略
4.答案:A解析:题干中老师,每次都会问自己“有没有必要?是不是最好?能不能改进?要不要调整?”,表明他具有反思意识,善于自我反思。考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5.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享有如下基本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⑤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⑥住宅不受侵犯;⑦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⑧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⑨劳动的权利;四休息的权利;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6.答案: C解析:略
7.答案:D解析: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8.答案: A解析:为纠正教师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特作如下规定:、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二、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三、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四、严禁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五、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六、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学校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带头执行规定,切实负起管理和监督职责。广大教师要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自觉抵制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考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9.答案: A解析:根据《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造成的 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t)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学校事先不知道宋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长并没有告知学校学生有特殊情况,故其监护人应该负有责任。考点:教育法律法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10.答案: 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四)按时 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署假期的带薪休假。考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十六条规定: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或者长期监护职责的,财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予以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负责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
12.答案:D解析:教育内容平等权指公民有权接受相同内容的教育,不得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教育内容的平等是相对的,但是义务教育或者初级教育阶段是必须平等的。考点:教育法律法规
13.答案: B解析:面对题干中的情景,不要简单粗暴地批评这个学生,安排课代表擦黑板,正常开始教学。在下课后,单独谈话。
14.答案: C解析: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15.答案:B解析:道德情感,是指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之,上,根据道德观念来评判他人或自己行为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直觉的道德情感,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当感知到某种情境就会迅速产生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因为产生迅速,--般当事人不能明显意识到。想象的道德情感,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想象历史上的某位名人,从而唤起自己的钦慕、敬佩之情。伦理的道德情感,是以道德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伦理的道德情感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伦理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是道德情感的最高形式。
16.答案:C解析:教师的关怀行为是-种职业行为,具有关系性、连续性、具体性以及实践性等特征。这四大特征是教师关怀行为不可或缺的必备特征。教师关怀行为的关系性特征,是关怀行为的本质要求,突破了教育中的绝对权威和单-中心论;连续性特征是关怀教育成果的重要保证;具体性特征是教师关怀行为融入具体真实生活的必然选择;实践性特征是教师关怀行为由知识导向转向实践导向的前提条件。养老师在班上就晓甜喜欢写作的优点而夸奖她,体现了方法性和具体性。
17.答案: A解析:白细胞是血液中的--种成分,能吞噬异物或产生抗体,以帮助机体防御感染。白细胞-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
18.答案:D解析:为了向那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为了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为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计算机人才,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委托中国计算机学会举办了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即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19.答案: A解析:《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20.答案: C解析:《抱朴子》东晋葛洪所撰,道教典籍,作者为晋代的葛洪。抱朴是道教术语,源于《老子》的语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1.答案: A解析:“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译为都说作者又痴又傻,可是有谁能够明白作者在书中表现的深意呢?出自《红楼梦第-回》考点:文学常识
22.答案: B解析:古典音乐: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有代表性的音乐(不包括民间音乐)。有时专指西方18--19世纪的音乐,特别是以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师法于该乐派的音乐。
23.答案: B解析:八仙的法器为:吕洞宾的纯阳剑,韩湘子的笛子,汉钟离的芭蕉扇,铁拐李的葫芦,何仙姑的荷花,蓝采和的花篮,张果老的渔鼓,曹国舅的玉板。结合选项可知,A为吕洞宾,B为韩湘子,C为曹国舅,, D为汉钟离
24.答案: C难度P=(0.83+0.17)/2=0.5
25.答案: D解析: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贯性的真实特征。题数越多,信度越高,根据题干总题数不得超过60,故60道时信度最高。
26.答案: B解析:在EXCEL表格中,两张表格可以合并成一-张完整的表格。考点: Word的使用操
27.D解析: A为求和,B为函数,C为最小值,D为平均数。考点: Excel的使用操作
28.答案: B解析:雨伞是雨具的一种,属于被包含关系;绿茶是茶叶的一种,与之逻辑关系相同。
29.答案: C解析:假设所缺数字为n,后项减去前项的差为2、10、12、n-32、88-n, 观察前三项数据,可知第三项的差为前两项差之和,即12=2+10,故,n-32=10+12, 得出n=54。考点:文化素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
参考答案
30.材料组崔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不正确的,违背了教师职业理念中素质教育的要求。
(1)崔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材料中,崔老师只注重对成绩好学生的教育,忽视了其他学生。
(2)崔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材料中,崔老师认可学生的偏科,忽视其全面发展。
(3)崔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违背了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个性的要求,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材料中,崔老师只看到学生的差异性,但是没有做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4)家校合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崔老师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5)崔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中,崔老师对学生的偏科等问题视而不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崔老师的行为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引以为戒,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
31.材料中的毕老师的教育行为,一方面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又符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
(1)毕老师前期的行为违反了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材料中的毕老师因班级秩序混乱,直接当众呵斥班长,接受班长的辞职并宣布当场罢免,他的行为没有考虑尊重班长的人格、没有顾及班长的心理感受,没有真正做到关爱学生;
(2)但是,毕老师后期的行为又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孙涛同学的辞职信,毕老师刚开始直接罢免的行为违背了循循善诱的要求,后期冷静后,结合上一届班长学习和班级工作相互促进的故事,对孙涛进行正面引导,鼓励孙涛重新当班长,促进了孙涛的全面发展,这正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表现,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3)毕老师后期的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材料中的毕老师一开始在处理班级问题时,情绪失控,简单粗暴,未做好示范,但后期在意识到自己做法不妥当之后,能积极反思自身的不足,并诚恳地向孙涛同学道歉的行为,体现了毕老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老师,应该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身的教学进步。
33.略
教师考试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第三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普遍采用的教材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凯洛夫的《教育学》D.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上下形成学习苏联的热潮,凯洛夫《教育学》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编写的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出版后风靡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将其作为教材,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教师也将其作为业务进修读物。故本题选C。
2.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其中个体发展主要体现为A.个性化与道德化B.社会化与个性化C.社会化与标准化D.个性化与趋同化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功能。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故本题选B。
3.“跳一跳,摘到桃”主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其理论依据是A.最近发展区理论B.范例教学理论C.合作教育学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就是体现了此原理,故本题选A。
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认为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本题选C。
5.学校教育制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A.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的各种制度B.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C.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D.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故D项正确
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地测算、地形测绘、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以获得相关学科知识的方法属于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题干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实践锻炼就是实习作业法。故D项正确。A项: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实验法常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与题干不符。B项: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与题干不符。C项: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与题干不符。
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课程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要素主义课程论D.永恒主义课程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课程内容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代表人物是杜威,他提倡“从做中学”。
8.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A.以学习个体经验为主B.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C.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D.以学习群体经验为主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9.王老师在讲授“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以磷化氢的“自燃“现象,说明民间俗称“鬼火'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学生进行了“无神论“教育。王老师在教学中主要贯彻的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D.启发性原则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这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教育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题干中老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无神论“教育,正是体现了这一原则。
10.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增强学生体质B.传授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C.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D.为国家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和首要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11.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法B.品德评价法C.情感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指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培养良好品德。题干当中孟子的话正是实际锻炼法的体现。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12..教师向学生依次呈现一组单词,要求他们记住,随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单词更容易被回忆起来。这种现象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记忆的因素。许多学者就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这两个现象。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判断。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较强作用的现象。前摄抑制是指前面所学知识对后面所学产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面所学知识对前面所学产生的干扰作用。题干描述就是近因效应。故B项正确。
13.阳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以老师、同学的建议作为参照做出决策。她的这种认知风格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继时型D.同时型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认知风格。场依存型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题干中常以老师、同学的建议作为参照做出决策表明该学说属于场依存型。A选项正确。
14.赵敏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有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请教。为了改变她的这一弱点,老师给她更多的鼓励和机会,当她主动提问时,就及时给予表扬。这种促进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A.行为强化法B.精神分析法C.榜样示范法D.系统脱敏法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心理辅导。强化法则是通过训练,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给予一种好刺激。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例如小学教育里经常采用的小红花奖励。题干中老师利用鼓励的方式增加了赵敏主动发言的行为,正是采用了正强化的方式,故本题选A。B项:精神分析学法通过对咨询对象(患者)过去的了解,了解接受咨询者的心理内部动力以及咨询对象(患者)与治疗医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对咨询对象的精神分析。主要是以研究人的潜意识为主。与题干不符。C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与题干不符。D项:系统脱敏法的创立者是南非的精神病学家沃尔普,主要用于当事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与题干不符。
15.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突然从教室外飞进来一只小鸟,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朝向小鸟,这种现象属于A.随意前注意B.随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类型。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客观条件引起的。题干中突然飞进来的小鸟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属于无意注意。故本题选C。没有随意前注意。B项,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不符题意。D项: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比如考试时集中注意。不符题意。
16.欣怡能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不可变更的,并表现出对规则的服从。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欣怡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将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5-8岁),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服从权威,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欣怡认为规则不可变更并服从规则体现她处于这个阶段,故本题选B。17.李伟同学在上课前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判断,如果认为自己能听懂老师讲述的知识,他就会认真听课,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现象是A.结果期待B.过程期待C.社会期待D.效能期待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所谓“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学生认识到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那他就很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行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李伟同学课前对自己能听懂老师讲述的知识而认真听课的判断属于效能期待。故本题选D。18.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能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按福勒等人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张老师的成长处于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结果阶段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三阶段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故本题选B。19.晓东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其父母承诺如果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就奖励一部华为手机。于是他学习更加努力。晓东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近景、外部动机B.近景、内部动机C.远景、外部动机D.远景、内部动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受到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题干中,“父母承诺如果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就奖励一部华为手机”是外部动机。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划分,可把学习动机区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是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根据题干“期末考试”可知为近景性动机,故选A。20.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出现“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等。21.李利今天新学习了20个英文单词,放学后,他就一遍一遍地背诵,直至背会全部单词。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监控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复述策略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信息如单词,数字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根据题干“一遍一遍地背诵”可知为复述策略。故本题选D。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判断正误,井说明理由。
22.教学评价就是某一学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总评价。参考解析:此说法错误。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总结性评价是在某一学段结束后,对学业成绩的总评价。题干是总结性评价的定义。综上,该说法错误。
23.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参考解析:此说法错误。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等具有能动作用。但同时,教育又具有社会制约性,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综上,该说法错误
24.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负迁移作用。参考解析:此说法错误。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根据迁移的方向分为逆向迁移和正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分为负迁移和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因此,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逆向迁移作用,而不是负迁移作用。综上,该说法错误。
25.气质由遗传决定。参考解析:此说法正确。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综上,该说法正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参考解析:(1)备课;(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7.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参考解析:(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班风。2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参考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1)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报考性。(2)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4)教学观:情境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29.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参考解析:创造性指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上学期初,我们班转来个学生叫王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习不认真,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还常常旷课。我对王伟定期家访。在家访时了解到,早在王伟读小学的时候,父母为了不让他到处乱跑,便常给他零花钱去玩电子游戏,以至于形成了网瘾。鉴于此,我建议王伟的父母多抽些时间来与他交流、沟通,并控制好他的零花钱,尽可能地限制他玩网络游戏。同时,我发动了全班同学利用各种报刊、网络收集资料,并召开了一次题为“网络游戏给我们带来什么”的主题班会。通过激烈辩论,最终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弊远远大于利,我们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王伟在班会课后感中写道:“通过主题班会,我才真正意识到经常旷课上网是多么愚蠢。过去我对学习一直不感兴趣,上课听不懂,整天无所事事,为了消磨时间,我就常常逃课去上网了……”针对王伟的情况,我语重心长地与他谈心,并为他采取了一项措施:他每坚持一天不上网,就会有一位同学给他写上一句祝福或鼓励的话。我们班共有50个同学,有四十九颗火热的心愿意帮助他。我希望他不要辜负同学们的期望,王伟爽快地说:“没问题。”此外,为了培养王伟对班集体的责任心,我与班委协商,让他担任学校清洁区卫生评分员,他也非常乐意地接受了。同时,同学们充分发掘王伟的特长,在每次出黑板报时,就把画报头和插图的任务交给他。班干部们也非常热心,主动担任王伟各科学习的辅导员,常常辅导他做作业。一学期过去了,他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成绩比以前明显提高,思想也有了很大进步。问题: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10分)【参考答案】(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3)因材施教原则。(4)疏导原则31、材料:初中开学第一天,七年级(1)班班主任李老师到班级开班会,她在点名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名字。“上官文俐?”“到!”“你是不是有个姐姐叫上官文伶?”“是的。”“我记得上官文伶,她是我前几年带过的学生,她学习很努力,成绩优秀,平时很有礼貌,大家都很喜欢她,我看你和她长得非常像,在各个方面你也应该像她一样优秀。”两个月后,班主任推荐她参加学校的中学生创新竞赛,结果她取得了好成绩。得到这个好消息后,李老师对她说,“正如我想的那样,你不但爱学习,还很有创新意识。”在随后的日子里,上官文俐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李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像她姐姐一样优秀的学生。
问题:结合案例阐述教师期望的作用(10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教师期望的作用: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①激励功能,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②调整功能,调整师生间的关系,形成认识、情感及思维上的“共情“;③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对教育的启示①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热切的期待,亲切、和蔼地鼓励学生,采取尊重、信任、爱护的态度。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致力于追求同自身能力水平相称的学习目标,并及时予以表扬。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定其努力目标,形成不同的期望,否则,整齐划一的期望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动机。④教师的期望不可过高,否则学生经过努力无法达到,也会丧失成就动机。⑤创造条件,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以正确对待学业的成败。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程度不够,这样才能从成功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变失败为动力,取得成功。⑦运用恰当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是与其过去相比,这样,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教师和同伴的积极评价,排除竞争性、防御性的心理气氛对学生自信心的消极影响。
消息后,李老师对她说,“正如我想的那样,你不但爱学习,还很有创新意识。”在随后的日子里,上官文俐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李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像她姐姐一样优秀的学生。
问题:结合案例阐述教师期望的作用(10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教师期望的作用: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①激励功能,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②调整功能,调整师生间的关系,形成认识、情感及思维上的“共情“;③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对教育的启示①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热切的期待,亲切、和蔼地鼓励学生,采取尊重、信任、爱护的态度。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致力于追求同自身能力水平相称的学习目标,并及时予以表扬。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定其努力目标,形成不同的期望,否则,整齐划一的期望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动机。④教师的期望不可过高,否则学生经过努力无法达到,也会丧失成就动机。⑤创造条件,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以正确对待学业的成败。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程度不够,这样才能从成功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变失败为动力,取得成功。⑦运用恰当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是与其过去相比,这样,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教师和同伴的积极评消息后,李老师对她说,“正如我想的那样,你不但爱学习,还很有创新意识。”在随后的日子里,上官文俐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李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像她姐姐一样优秀的学生。
问题:结合案例阐述教师期望的作用(10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教师期望的作用: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①激励功能,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②调整功能,调整师生间的关系,形成认识、情感及思维上的“共情“;③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对教育的启示①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热切的期待,亲切、和蔼地鼓励学生,采取尊重、信任、爱护的态度。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致力于追求同自身能力水平相称的学习目标,并及时予以表扬。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定其努力目标,形成不同的期望,否则,整齐划一的期望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动机。④教师的期望不可过高,否则学生经过努力无法达到,也会丧失成就动机。⑤创造条件,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以正确对待学业的成败。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程度不够,这样才能从成功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变失败为动力,取得成功。⑦运用恰当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是与其过去相比,这样,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教师和同伴的积极评消息后,李老师对她说,“正如我想的那样,你不但爱学习,还很有创新意识。”在随后的日子里,上官文俐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李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像她姐姐一样优秀的学生。
问题:结合案例阐述教师期望的作用(10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教师期望的作用: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①激励功能,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②调整功能,调整师生间的关系,形成认识、情感及思维上的“共情“;③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对教育的启示①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热切的期待,亲切、和蔼地鼓励学生,采取尊重、信任、爱护的态度。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致力于追求同自身能力水平相称的学习目标,并及时予以表扬。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定其努力目标,形成不同的期望,否则,整齐划一的期望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动机。④教师的期望不可过高,否则学生经过努力无法达到,也会丧失成就动机。⑤创造条件,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以正确对待学业的成败。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程度不够,这样才能从成功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变失败为动力,取得成功。⑦运用恰当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是与其过去相比,这样,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教师和同伴的积极评消息后,李老师对她说,“正如我想的那样,你不但爱学习,还很有创新意识。”在随后的日子里,上官文俐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李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像她姐姐一样优秀的学生。
问题:结合案例阐述教师期望的作用(10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教师期望的作用: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①激励功能,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②调整功能,调整师生间的关系,形成认识、情感及思维上的“共情“;③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对教育的启示①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热切的期待,亲切、和蔼地鼓励学生,采取尊重、信任、爱护的态度。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致力于追求同自身能力水平相称的学习目标,并及时予以表扬。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定其努力目标,形成不同的期望,否则,整齐划一的期望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动机。④教师的期望不可过高,否则学生经过努力无法达到,也会丧失成就动机。⑤创造条件,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以正确对待学业的成败。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程度不够,这样才能从成功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变失败为动力,取得成功。⑦运用恰当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是与其过去相比,这样,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教师和同伴的积极评消息后,李老师对她说,“正如我想的那样,你不但爱学习,还很有创新意识。”在随后的日子里,上官文俐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李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像她姐姐一样优秀的学生。
问题:结合案例阐述教师期望的作用(10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教师期望的作用: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①激励功能,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②调整功能,调整师生间的关系,形成认识、情感及思维上的“共情“;③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对教育的启示①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热切的期待,亲切、和蔼地鼓励学生,采取尊重、信任、爱护的态度。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致力于追求同自身能力水平相称的学习目标,并及时予以表扬。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定其努力目标,形成不同的期望,否则,整齐划一的期望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动机。④教师的期望不可过高,否则学生经过努力无法达到,也会丧失成就动机。⑤创造条件,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以正确对待学业的成败。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程度不够,这样才能从成功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变失败为动力,取得成功。⑦运用恰当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是与其过去相比,这样,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教师和同伴的积极评消息后,李老师对她说,“正如我想的那样,你不但爱学习,还很有创新意识。”在随后的日子里,上官文俐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李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像她姐姐一样优秀的学生。
问题:结合案例阐述教师期望的作用(10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教师期望的作用: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①激励功能,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②调整功能,调整师生间的关系,形成认识、情感及思维上的“共情“;③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对教育的启示①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热切的期待,亲切、和蔼地鼓励学生,采取尊重、信任、爱护的态度。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致力于追求同自身能力水平相称的学习目标,并及时予以表扬。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定其努力目标,形成不同的期望,否则,整齐划一的期望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动机。④教师的期望不可过高,否则学生经过努力无法达到,也会丧失成就动机。⑤创造条件,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以正确对待学业的成败。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程度不够,这样才能从成功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变失败为动力,取得成功。⑦运用恰当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是与其过去相比,这样,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教师和同伴的积极评消息后,李老师对她说,“正如我想的那样,你不但爱学习,还很有创新意识。”在随后的日子里,上官文俐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为班级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李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像她姐姐一样优秀的学生。
问题:结合案例阐述教师期望的作用(10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1)教师期望的作用: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①激励功能,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②调整功能,调整师生间的关系,形成认识、情感及思维上的“共情“;③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对教育的启示①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热切的期待,亲切、和蔼地鼓励学生,采取尊重、信任、爱护的态度。②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致力于追求同自身能力水平相称的学习目标,并及时予以表扬。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定其努力目标,形成不同的期望,否则,整齐划一的期望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动机。④教师的期望不可过高,否则学生经过努力无法达到,也会丧失成就动机。⑤创造条件,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以正确对待学业的成败。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程度不够,这样才能从成功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变失败为动力,取得成功。⑦运用恰当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应是与其过去相比,这样,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教师和同伴的积极评
第四篇:2010及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A真题及答案
四川教师资格证10~11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A 类真题试题
1、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 【 】 A、教育本质 B、教育功能 C、教育目的 D、教育价值
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商品性、生产性、发展性以及 【 】 A、科学性 B、民主性 C、科学性、民主性 D、现代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教师角色的文化传统是 【 】 A、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B、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C、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D、重视争取自我权益
4、第斯多慧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 生生的榜样”,是说明教师角色具有 【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效性
5、下列关于学生学习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B、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C、学生所参加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D、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离开教师独立进行的
6、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 【 】 A、领会 B、选择 C、保持 D、应用
7、“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 A、对立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民主型
8、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定势作用,影响着人以后的发展,这说明 家庭教育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A、先主性 B、多维性 C、密切性 D、统一性
9、下面对于差生的教育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差生被安排在远离教师的座位上,或者安排在近处的控制的位置上 B、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差生,当课堂出现干扰时,教师倒是经常向差生望去 C、对差生回答问题出错的时候,少直接批评 D、差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没等其说完
10、工具类学科主要是指 【 】 A、语文、数学和外语 B、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 C、必修课和选修课 D、社会活动课
11、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是 【 】 A、教学内容 B、教学对象 C、教学目标 D、预期效果
12、下面哪一个选项属于班级中“中性力量”的表现? 【 】 A、干扰同学 B、睡觉,鼾声雷动 C、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D、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讲
13、下面不属于教学过程基本功能的是 【 】 A、传授知识 B、形成技能 C、培养智能 D、锻炼身体
14、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 】 是 A、学习活动总量 B、学时 C、学习强度 D、知识学习量
15、文化基础学科的作业可分为 【 】 A、课内职业和课外作业 B、独立完成作业和合作完成作业 C、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 D、知识作业和应用作业
16、教师运用一定办法帮助学生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 种学法指导方式是 【 】 A、系统传授式 B、专题讨论式 C、学科湿透式 D、学习诊断式
17、“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是学习方法指导的 【 】 A、目标 B、内容 C、过程 D、原则
18、我国道德规范的层次依次是 【 】 A、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C、集体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 D、社会公德、集体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
19、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 【 】 A、道德感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20、加强自我修养的途径是 【 】 A、组织活动、委托任务 B、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 C、榜样和示范 D、说服教育 二. 多选题(每题2分
2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包括 【 】 A、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E、要适应教育环境的特点
22、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 【 】 A、工作关系 B、人际关系 C、组织关系 D、心理关系 E、非正式关系
23、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形式包括 【 】 A、相互访问 B、通讯联系 C、召开家长会 D、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 E、举办家长学校
24、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包括 【 】 A、修身、齐家、治国方面的准备知识 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基础知识 C、某些社会活动方面的经验 D、关于提高能力的经验 E、培养情感的内容
25、素质教育的特点包括 【 】 A、理论性 B、整体性 C、基础性 D、内化行 E、综合性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 5分)
26、教育影响
27、课程
28、教学设计
29、隐性课程 30、道德情感
四、简答题(每题 7分)
31、简述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32、简述人格教育的方法。
五、论述题 本题11 分)
33、论述教师的知识结构。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5 分)
34、阅读下列案例材料,详细分析案例中运用了哪条教学原则,结合案例谈谈该教师如何贯 彻这一原则? 我教《沙漠里的船》一课时,一名叫颜江武德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书上说,骆驼嗅觉 灵敏,不论什么地方有水,它都能找到,我看有些不科学。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液体,水既然没有气味,那骆驼怎能嗅得到呢?”我肯定了这个问题提得好,并鼓励大家谈出自己 的看法。不一会儿,一个同学满有把握地说:“有水的地方空气湿润一点,无水的地方干燥 一些。如果骆驼的鼻子感到舒服,就知道哪儿有水。”有的说:“空气湿润和干燥,骆驼的鼻 子很灵敏,可以凭感觉辨别出来。”后来,颜江武同学的《骆驼“嗅”不到水源》发表在《小 学生科普报》上,引起一些小读者的兴趣。
35、阅读下列案例,结合你学的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曾参(公元前505年——前436年)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拉着她说的衣襟,又哭又闹,要求跟着去。曾参的 妻子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回家去 了。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家,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雪亮的尖刀,正在准备杀猪 呢。他的妻子赶忙制止他说:“我刚才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杀猪呀!”曾参说:“孩 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说话不 算数,骗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讲假话。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 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这样做,对家教是很不利的。”结果,他说服了妻 子,还是把猪杀来煮了。曾家的这口猪,也许还没有养到该杀的时候,他杀了这口猪是一个损失。可是,换来的却是 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诚实的形象。同时,他的做法对他的妻子也是一个教育,让她记住: 作为一个母亲,无论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说假话。
心理学A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
1、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 【 A 】 A、泰勒 B、布鲁纳 C、布鲁姆 D、班杜拉
2、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 1903 年出版 《教育心理学》 开始,该书的作者是 B 】 【 A、詹姆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布鲁纳
3、皮亚杰认为,11 至 15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 D 】 A、思维准备阶段 B、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4、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 【 C 】 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
5、布鲁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 】 A、掌握学习B、认知学习C、情感学习D、行为学习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 A 】 A、官能心理学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7、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C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理论
8、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 【 D 】 A、活动定向 B、内部言语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9、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 【 B 】 A、分析问题阶段 B、提出假设阶段 C、发现问题阶段 D、检验假设阶段
10、一个人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叫 【 B 】 A、认同 B、移植 C、投射 D、回归
1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C 】 A、弗洛姆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12、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 A 】 A、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物理
13、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的方法是 【 A 】 A、测验 B、观察 C、访谈 D、实验
14、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 【 B 】 A、活动定向 B、内部言语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1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叫做 【 A 】 A、高原现象 B、倒退现象 C、抑制现象 D、顶峰现象
16、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 【 D 】 A、心理健康 B、记忆 C、智力 D、学习
17、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 【 A 】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18、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 【 C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格式塔学派 D、认知心理学
19、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段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 【 B 】 A、刺激反应联结 B、信号 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
20、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 【 D 】 A、解释的理解 B、字面理解 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
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表征学习__、___概念学习____和____命题学习____。
2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基本规律是__准备律__、__练习律__和__效果律__。
23、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___实物直观___、____模像直观___和____语言直观___。
2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具有_____稳定性______,又具有____可变性______。
25、记忆干扰的两种表现是___前摄抑制____和____后摄抑制____。
26、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垂直迁移___和__水平迁移___。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 3 分)
27、陈述性组织者:指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 者。
28、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
29、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 过程。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30、非正式学生群体: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 体。
31、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便,也可表现 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 6 分)
32、简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学与教的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比较重 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 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问题;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 统一。对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增多,对学习的条件也有较系统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 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33、简述美国学者马杰提出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个学习目标包括三个基本要求,这些要素的实现应能达到可操作、无歧义、术语化的标准:要说明具体 的行为,以便教师能观察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指出评定上述行 为的条件。
34、简述提高知识巩固的途径。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动用记忆规律,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合理地组织复习
35、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识。
要求学生有相当知识和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 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发现学习的课堂上知识涉及面极广,要求教师系统全面掌握本学科知识,教师既需 要指导学生以免学生的积极思维“误入歧途”,又要巧妙地“隐蔽”自己,不露出太多的指导痕迹,以免影响 学生的探索;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的过程。
36、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识。
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 心向。
五、论述题(每题 10 分)
37、结合实际论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学校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主要源泉,教师要以身作则,使学生认同,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要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 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与学 生签订学习协议;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教师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能。
3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四川 2011 年 4 月教师资格(A)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 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B)。A.诱因 B.问题情景 C.学习期待 D.强化
2.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这种迁移则是(A)。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知识迁移
3.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习策略称之 为(A)。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4.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C)。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5.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B)。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6.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D)。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7.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D)。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B)。A.行为主义观点 B.人本主义观点 C.认知观点 D.建构主义观点
9.区分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正确标准是(B)。A.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 B.新的 S—R 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以上都是
10.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D)。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似或图像等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 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多选、少选、错选、不选都算错误。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抹杀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倾向的学习理论,有(AB)。A.桑代克的联结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C.格式塔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创设问题情境时须注意,问题要(ABCD)。A.小而具体 B.新颖有趣 C.富有启发性 D.有适当的难度
3.记忆较长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这主要受到(AB)干扰。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4.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a、b”,再学习读英语字母“a、b”时,将出现(BC)。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5.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ABCD)。A.理解 B.审题 C.知识重现 D.解题
6.群体的心理效应有(ABCD)。A.群体归属感 B.群体认同感 C.群体压力 D.群体动力倾向
7.教学策略具有(BCD)等等特征。A.组合性 B.综合性 C.创新性 D.高效性
8. “独自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在群体中就敢做了”的原因有(BC)。A.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B.责任分散,恐惧感大大降低 C.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群体认同感
9.教师角色定位的一般认识有(ABC)和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A.学生的楷模 B.父母的代理人 C.知识的传播者 D.学习的促进者
10.教学能力主要包括(ABCD)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A.组织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管理能力 D.教学设计能力
三、概念解释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2.顿悟:是指人的思维的突变或飞跃。
3.移情:泛指一个人将自己对生命当中某个重要人物、事件或环境的爱与恨投射到他人 他事的心理表现。
4.元认知:任何以认知过程和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
5.言语直观:即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 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以下各个命题是正确还是错误,如果错误.请将其改正确。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顿悟是说突然知觉到问题情境中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2.学生先前的知识掌握程度和以后学习的有关知识成正相关。(√)3.教学模式是为课堂设置,教材设计,课堂教学建立一种结构。(√)4.马斯洛先后提出了五种需要。(×)改为:马斯洛先后提出七种需要。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改为:桑代克的“联络论”学习理论是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五、简要解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原理学习的意义。答:(1)使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了解事物之间的规律的内在联系和关系,认清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2)对原理的学习,可以使认识简化和 系 统化;(3)掌握了的原理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并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使我们不必要 对每一种生活情境都亲自重新适应而能拥有灵活地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4)一些原理的学习可以为其他原理或更复杂的原理打下基础,使之学得更容易。
2.中学生道德情感有哪些特点? 答:(1)道德情感的内容更为丰富并有明显发展;(2)道德情感更有自觉性;(3)道德情感 仍然不稳定且难于自制。
3.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答:(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来划分,把学习分为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 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3)依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来划分,把学习动机分为主导 性的学习动机和辅导性的学习动机。
4.教师的的一般教学能力有哪些? 答:(1)善于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2)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3)敏锐的观察能力;(4)迅速而准确的组织能力。
六、论述题(15 分)
试述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答:智力与知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1.二者区别: 智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认知因素的总和,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和结构,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因此,二者不能混为一谈。(1)从来源看,智力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环境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智力含有一定的先天因素;而知识完全是个体后天获得的;(2)从发展看,智力只能在一定年龄阶段内逐步上升,到一定年龄后,就会停止发展,甚至呈现出智力减退的现象。据研究,人的知觉能力发展较早,但下降也早。如用曲线表示,人的智力是呈抛物线形的曲线。知识是随年龄的增长日益丰富的,随个人年龄的增加而不断 积累,是无止境的,它是一条不断上升的曲线。2.二者联系:(1)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没有基本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抽象思维能力,人就无法获 得起码的感性知识,更不能掌握理性知识。许多事实证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通常是掌握知 识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2)知识的掌握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人们正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但智力与知识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总之,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的结果,两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但两者的发展又不完全同步。因此,教师了解智力与知识的关系,对教育教学实践有重要的 意义。
七、案例分析题(15 分)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 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 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 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答: 【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 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 :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 生进行意义识记。
四川 2011 年 4 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 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B)。A.幼儿老师 B.父母 C.长辈 D.小学一年级老师
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B)。、、A.陶行知 B.杜威 C.康德 D.马卡连柯
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A)。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手段 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B)。A.巩固性谈话 B.自发性谈话 C.指导性谈话 D.接交性谈话
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 育影响 称之为(C)。A.校外教育 B.配合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区教育 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D)。A.教育大纲 B.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D)。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 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A),A.各门文化课 B.思想品德课 C.课外活动 D.少先队工作
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B)。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 性发展
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C)。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 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 听觉通道 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 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 信息 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B)。A.必要条件 B.物质基础 C.重要保证 D.重要手段
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D)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教育关系 D.师生关系 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A)。A.社会交往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修养
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A.柏拉图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B)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B)。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C)。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 互助
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A)。A.孔子 苏格拉底 B.孔子 亚里斯多德 C.孟子 柏拉图 D.朱喜 苏 格拉底
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 实践的方法是(D)。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法 20. “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D)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 B.方法恰当 C.目的明确 D.情感深厚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 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 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
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 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 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 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 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 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 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 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 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 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
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 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 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
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 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 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
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
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 的?
答:自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 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 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 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 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2)探究—研讨法; 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 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 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
(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 30 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 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 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 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 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
(4)暗示教学法; 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 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 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 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 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5)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 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 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 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第五篇: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
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
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A.衔接并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
D.社会课程
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
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D.因材施教
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陶冶法
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艾宾浩斯遭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先慢后快
B.匀速加快
C.先快后慢
D.匀速减慢
14.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5.钱老师上课时经常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会儿,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好地维持在教学活动中。钱老师所采用的课堂管理方式是
A.团体警觉
B.替代强化
C.最小干预
D.处理转换
16.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7.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维果斯基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先行组织者
D.自我差异性
18.郭阳同学近来总是不由自主地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自己。这说明他可能患了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19.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A.鼓励合作学习
B.给予积极期望
C.提出纪律要求
D.引导发现学习
20.“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21.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征?
A.教学责任感
B.教学幸福感
C.教学理智感
D.教学效能感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3.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25.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27.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28.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有一天,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同学的一封信,信上说:“……您知道吗?我一直想拿到一个奖状回家,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会带我出去旅游了。”看了信,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扪心自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的渴望了吗?
……反思中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午间,我请来了班上几位学习后进的学生。我手里拿着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张奖状。我问他们,如果要你们选择一样的话,你们想要哪样?想不到大家都选择奖状。于是,我说:“那好,如果你们想要奖状,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想想自己在哪方面努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来。”开始他们有些茫然,在我的一再鼓励和启发下,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长处。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果然,“每月一评”发奖那天,他们各自得到了“讲故事能手”“环保卫士
”“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他们终于在同学中抬起头来了。
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下个月能取得“月明星”的称号,我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讲故事能手”要写一篇班上同学故事一则,“环保卫士”要在班会上做一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发言,“劳动标兵”要为班上将开展的义务劳动策划一个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大家讲解一项体育运动的规则,“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同学培训一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于是,这些原来不肯读书、不爱写作、不喜欢学英语、不愿思考的学生动起来了……各科老师发现,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问题:
(1)该班主任老师贯彻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
(2)该班主任老师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8分)
31.材料:
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感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在学校,取得好成绩事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及极度苦恼;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回到家里,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不融洽。他想改变这一切,可是每次出现状况时,老毛病就再次发作。他非常恨自己,每次发了脾气都后悔莫及,他不知该怎么办。
问题:
(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10分)
(2)作为教师,请你针对晓辉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8分)
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所以此题选择A。
2.【答案】C。解析: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在其著作《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发现学习理论是由布鲁纳提出,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瓦
·根舍因。所以此题选择C。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所以此题选择A。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题干所述“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即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D。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指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个体内部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题干中,量变导致质变体现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因此正确答案为C。
6.【答案】C。解析: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之间是平行的,既不对应,也衔接。答案为C。
7.【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教育的功能,按照作用对象划分,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题干中,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8.【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采用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分科课程。故选A。
9.【答案】B。解析:我国新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
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故本题选B。
10.【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故选D。
11.【答案】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题干中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方式是对学生品德进行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属于品德评价法。故本题选B。
12.【答案】A。解析:有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题干中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去听课,是有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有意注意。故选A。
13.【答案】C。解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故本题选C。
14.【答案】D。解析:解析:精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题干中学生把上课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做笔记,属于精加工策略。故选D。
15.【答案】A。解析:团体警觉是指在讲演和讨论期间,老师用来鼓励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提问方法。题干中钱老师先提问后请答,让全班同学思考,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整个思考过程中保持注意力,属于团体警觉。
16.【答案】A。解析:胆汁质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题干中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有明显外部表现,与胆汁质的特质相符。因此,此题选A。
17.【答案】B。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题干中的张老师所考虑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为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
18.【答案】C。解析:强迫症指的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题干中郭阳同学表现出的行为属于强迫行为,所以他有可能患上了强迫症。
19.【答案】B。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对学生应该给予积极期望。
20.【答案】A。解析: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属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21.【答案】D。解析: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题目中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可见李老师的教学效能感较高。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这四个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非教育。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3.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等四项任务。因此,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说法是错误的。
24.参考答案
题干说法错误。根据耶克斯—多德森认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而且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5.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或倾向。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因此品德的形成受情感的影响说法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
(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27.参考答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28.参考答案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29.参考答案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1)流畅性
(2)变通性
(3)独创性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1)材料中班主任的做法遵循了德育原则的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具体表现在:
①做到了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该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班主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后进生,并通过学生擅长的方面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改变以前不爱学习、不努力的现状。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学习,成绩也提升了很多。
②做到了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让每一位学生都写下自己擅长的方面,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一点一点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努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提升。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班主任积极信任、相信后进生也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所以采用写下优点的方法帮助学生改变。
(2)首先,该老师运用了品德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材料中老师通过选举“月明星”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变自己的小缺点,正是体现了这一方法。
其次,该老师运用了道德修养法。道德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变及行为控制。材料中老师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长,通过发挥特长成为月标兵,最终通过优点来带动缺点,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最后,该老师也运用了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材料中老师对于学生达到“月标兵”的标准更加严格和细致,每位同学也在老师的要求锻炼下形成了,优秀的品质,也能体现这一方法。
31.参考答案
(1)①情绪的爆发性和+-冲动型。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情绪就如火山般的猛烈爆发出来,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情感情绪冲破理智的意识控制,淋漓尽致地显露出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爱、恨、不满或恐惧、绝望等情绪。材料中,小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学校生活、与同学交往以及与父母沟通上都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冲动的一面,这些都体现了小辉情绪发展的爆发性和冲动性的特点。
②情绪的不稳定性和两极性。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看法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心理学家曾把处于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情感情绪形象地比喻为“像一个钟摆”,在寻求平衡点的过程中摇晃于两极之间,这主要与这个时期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关。材料中,小辉情绪来的快,变得也快,正是不稳定性的体现,并且取得好成绩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又极度苦恼,非常和极度等都体现了其情绪的两极性。
(2)①敏锐觉察情绪,只有首先觉知自己的情绪及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适时对自己的情绪作出适当的反应,进而给情绪一个转化的出口。②平和接纳情绪状态③正确调整情绪④有效表达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合理宣泄情绪。⑤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包括:宣泄: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人的情绪体验充分表达出来。如放松训练、气功、瑜伽等;转移:是从主观上努力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良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的自我调节方法;调节认知功能:主要是运用艾利斯ABC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改变认知。对自己习惯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重解,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以更宽广的视角理解自己和他人
;积极的自我暗示:指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