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改中的历史教师

时间:2019-05-12 14:2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课改中的历史教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课改中的历史教师》。

第一篇:论课改中的历史教师

论课改中的历史教师

学院:文旅学院

专业:10级历史学

学号:201010200017 名字:李达铎

摘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人们关注教师,研究教师,推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而教育改革的发展又为人们研究教师提供了新的课题。当前,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时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具备好相应肥肉素质和能力。

关键字:老师;改革;素质

关于老师的素质,古今中外教育家多有论及。孔子提出的“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因材施教”、等论述,表现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那就是: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从孔子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教育家对教师素质的论述很多,但基本认识大体一致,概括三个方面:学识素质;技能素质;思想素质。北京的一位名校长提出面向21世纪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新的教育观念;优良的政治思想品德;新的知识结构;科学研究意识。历史老师在中学对学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学生回顾历史,一遍创造新的历史,随着科学考古的发现不断有新的历史观点发生着变化,历史教材也相应做出改变,而作为老师也要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学识,增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教学技能。

一、历史教师的知识能力

作为一个教师,跟其他的专家不同,他需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力争“样样通”。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以人格的感召。学生年龄越小,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就越大,他们常常把教师当成百科全书,在他们眼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无所不晓,如果教师一问三不知,或者经常被问住,学生会非常失望,对教师的信任度和崇拜程度将会大大降低,也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完善和充实自我,做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而我们作为历史教师的知识能力有其突出的表现: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

1.史才,对于现代历史教师而言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1)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

(2)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

2.史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现代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信息和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

3.史识,就是历史教师的见解和观点,一位现代历史教师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如果人云亦云,书云亦云,我们拿什么展现魅力,拿什么吸引学生?而我了解到的历史教师现状是科班出身的少,半路出家的多。才学识多不及格,需多加学习!

一、历史老师教学能力

我国高中教育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初升高的比例普遍达到90%以上,学生“有书读”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读好书”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读好书”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能力素质。它要求教师能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遵循教育教学应有的规律,发展同学生的关系以便更好的进行教学并且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最后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

(1)新时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民主教学法,民主是师生关系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学相长,有利于培养富有

创造力、想象力。创造民主平和气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育教学方法要民主,不搞一言堂和包办代替,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二是态度要平和,平和中的教育,学生更乐意接受,并能达到教育目的。三是语言行为要文明,要提倡使用文明、健康语言,点点滴滴地输人学生的心田,不能挖苦训斥,更不能恐吓、辱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尊重教学法,要尊重全体学生,正如爱默森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就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俗话说,满意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应当着重指出的是,教师更要关怀那些在特殊条件下生活的学生。

(2)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灵活调节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护课堂秩序,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在完成课堂组织之后应该联系课外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记忆。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很多时候,需要走出去,参加类似于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应有能力组织并指导这些活动,使之形成人人参与、自己动手、发挥特长、凸显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历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里的一员,他们也应该具备痛其他老师一样的良好心理素质,我们教师以育人为本,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但教师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决定了自身工作的特殊性,教师是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化学生,属于精神生产、心智的消耗。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即感知灵敏、记忆良好、思维敏捷、想象丰富、精力充沛,人际关系良好、意志坚强、性格稳定。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面对学生,真正实现教会学生认知、教会学生做事、教会学生共处、教会学生做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同时也可以在促进学生智力(即智商)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即情商),真正实现培养大批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师应如何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争做新世纪的新型教师呢?”应成为我们每一个教

育工作者深思的重大课题。总之,新世纪的新型教师应具备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多方面的创新能力、全方位的信息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争做新世纪教师队伍中思想品德的楷模、善于学习的表率、勇于创新的榜样、教育改革的先锋、一专多能的典范,才能不愧于党和人民的希望,不负于历史和时代的重托,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做出新的成绩。

三、新世纪历史教师的发展方向

面对日益逼近的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责任重大的人民教师,就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就必须重视自己素质的提高,以便更好地迎接这一挑战。历史教师要具有全球观念,在讲课中给学生灌输全球各方面的历史知识。未来的学生在毕业必须在国际大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自觉站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与手段。这就要教师应该站在全球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高度去思考教育改革,增强积极进取的意识,提高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成功率。教师要正确认识全球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引导学生以一个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全球化、迎接全球化。历史教师在提高自己的历史水平同时与时俱进提高计算机水平,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教学水平。我们面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新环境,为我们迅速获取信息、实现历史资源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中好的、有价值的信息与坏的、无用的信息垃圾同时并存,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的利用有价值的信息,自觉抵制信息垃圾的不良影响就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当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它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到教育评价等都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教师无论哪一方面的素质不合格,都会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转变观念是先导,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前提,加强课堂改革是主渠道,搞好教育评价是杠杆,而最关键的是有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因为如果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素质教育就难以实施;如果教师不自觉主动地营造良好的小环境,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大环境就不可能真正的建立起来;即使建立起来也没有用。广大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教学改革中

起关键作用,没有教师的积极配合,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就建立不起来。所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美好的教育理念,要使它落到实处,就离不开广大教师,因为只有高素质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文献参考:冯克城 《中学教学研究》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罗超 魏授章编 《历史教材与教法》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

第二篇:浅谈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欧阳琼

新课改十年了,教师角色到底该如何定位,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笔者认为,立于课改大潮中的教师应是具有探险者、戏剧编剧、节目主持多重身份的角色。

一、一名合格的探险者。新课改没有成熟的套路模式可循,前进道路充满希望而又艰辛坎坷。教师思想上首先要做一名课改探险者,具有探险者敢于探索、奋勇向前的精神,不管成功与失败。同时做好课改探险的一切准备。

二、一名顶级的编剧。电影电视工作中,编剧首先要写好剧本,而后导演才有戏可导,演员才有戏可演。同样,新课改中每节课就是一场戏,教师要将自己定位成一名顶级编剧,编好每节课的剧本(学案)。这相当于先前的备课,但又不等同于备课,高于备课。教师的课改学案要具备剧本一样的功能,能够使学生像演员拿着剧本揣摩饰演角色那样,主动钻研学案。学案既能使学生有案可循,又能让学生充分去探索学案的韵味。

笔者从观摩学习收集到的学案中,发现两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学案成学生的练习题;学案是教师的教案。笔者认为,一份优秀的学案应是一份优秀的学法方案。学案中教师注重将每节课学习内容,如何学习的方法在学案中体现出来。例如小学数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教材中没有提供如何求证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那么教师则要在学案中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①割补法,将学具三角形三个角先进行剪切,然后验证能否拼补成平角求证。②量算法,将多个学具三角形分别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进行计算,归类综合求证。③其他法,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能否找出其他求证方法。而对于教材中已提供了学法的内容,教师在学案中则要注重学法的有效链接。如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节,教材已提供了“换元法”、“消元法”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对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有一个初步认知。但在练习过程中,仍会碰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在学案的编写中就有必要对练习题和解法进行有效的链接。具体指明哪些练习题用“换元法”还是用“消元法”会更简单些。总而然之一句话,学案应是学法案。

三、一名绝佳的节目主持。笔者在观摩学习中看到很多课改学校打出“教室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口号,以及提出“一节课教师讲解不超过十分钟”的要求。这可看作是这些课改学校对课改的一个重要总结,但如果改为“课改是节目,教师是节目主持人,学生是嘉宾”更符合课改的宗旨。学生与教师不是演员与导演的关系,因为在演戏过程中,虽对角色有各自的揣摩,但主要还得按导演的套路办,是一种小主动与大被动的关系。(笔者没在拍戏现场呆过,只在拍摄花絮中见过,对错不要见笑。)而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与嘉宾则有所不同,主持与嘉宾处于对等地位,真正的同等关系。但二者目的相同,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探索研究。探索研究的走向及结果与节目主持的引导关系十分密切。同时节目主持的有效引导也没有时间限制。因此课改中,“教师讲解不超过十分钟的要求”有待商榷,“导演与学生”笔者认为是低层次的课改,“主持与嘉宾”则是高层次的课改。

联系地址:湖南省隆回县六都寨镇工农小学,邮箱:WAN9198JING@163.COM

电话:***

第三篇:论学校课改战略

我诚挚的相信,生命是一连串的企图和失败。只有在偶然的机会中,我们才能体验到成功,最重要的是继续尝试。——玛丽·凯《掌握人性的管理》

论我校课改战略

(初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持续多年的由上而下的对课改的推动,越来越转向民间和教师自身的、自觉主动的课程改革。只有当每一个教师都自觉地进入到课程研发当中,并拥有自己的个性化特色课程,课改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民间和大地,进入到了常态的课堂和教学,进入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上级文件和专家的著作、讲座里。

——摘自《让课改从“云端”落地》

新课改是我国的世纪教育战略。当前,在整个教育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学校课改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一、课改进入拐点

拐点,即事物发展的转折点,或为机会或为困境,变化或向上或向下。突破拐点,事物的发展将实现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向上飞跃!新课改的实施标志我国教育进入变革的拐点时期;课改实施十多年后,何去何从,课改进入一个拐点;我校实施课改两年,未来如何推动同样进入拐点。

1、国家课改进入拐点。

十多年的课改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教育新精神。课改呈现一些新特点。

 由自上而下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与综合创新(课改“主体意识”的觉醒,从“被动改”到“主动改”)。

 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变化:“三通两平台”与微课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高考新动向。

2、区域课改进入新时期。

走过“教育强县”、“教育强市”的行政口号教育阶段,我国区域教育课改意识逐渐觉醒。

3、我校课改进入新阶段。

两年来我校课改在理念、平台、模式、机制建设上取得进展,学生学风、教师教风、领导作风得到改善,校风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课改战略如何部署,团 1

队如何建设?课改坚持的使命和价值是什么?我们依然不甚清晰,课改前方依然迷雾重重。

二、课改三步曲

一校课改突破口在哪?如何渐进推进课改?课改要经历哪些阶段?对于万千学校来说依然是一个难题,在课改名校那儿也找不到现行答案。因此,研究课改进程,把握学校课改所处的阶段,梳理出一个可操作的课改规划对于我校突破课改拐点,显得非常迫切!通过对比研究深圳中学、杜郎口中学、北京十一学校三个课改标杆学校的实践和对新课改六个具体目标的分析,结合教育发展的趋势,个人认为有这样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

1、“做模式”阶段(3-5年)。

做模式,即做方式方法,变革教学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一个师生观念变革阶段;模课、磨课、悟课阶段。语、数、英等学科模式取得突破,德育活动模式取得突破。重视微课题研究、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科专用教室的建设。

2、“做课程”阶段(3-5年)。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课程。把德育和教学统一起来的概念是课程。只有课程变了,教师才能变,学生才能变,学校才能变。

“做课程”实质就是做内容;优质教育,内容为王。以师生阅读和活动为基础,以微课程开发为突破口,走向专题研究,创造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

通过微课题研究、微课程开发和微环境建设,教师逐渐形成体现个人风格的“微教育”。

3、“做体系”阶段(2-3年)。

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的课程表,选科走班;每一个学生有自己喜欢的活动和特长,自主选择、自主展示。十年教龄的教师皆有自己的专题方向,能够开设选修课。管理“去行政化”,走向服务。

课改三个阶段,是教师发挥个人优势、实现自我转型、形成个体专业特色的成长过程。教师的这个成长过程,决定了课改三个阶段不可逾越。深圳中学作为自上而下的课改典范,因为匆促上阵,一步登天,结果进三步退两步;杜郎口中学作为自下而上的草根典范,从“做模式”做方式方法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正

着手打造课改升级版;北京十一学校荟萃精英,作为自主自觉综合创新的课改典范,正走向现代办学之路。

课改三个阶段,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就是一个拐点,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拐点。突破一个个拐点,课改之路充满挑战。

三、课改的使命与核心价值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校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学校何以存在?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课改不得不思考的东西。课改求变,但在课改的每一个阶段,万变不离其宗。宗,是学校的宗旨、是学校文化之魂,是课改坚持捍卫的信条。对于我校的课改探索,个人认为要牢牢把握这几条:

1、立足人生,基于人性、发展个性。立足人生,做出教育的高度;基于人性、发展个性,做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教育首先是人学!个性和人性是人学的永恒主题。个性等于创造力。培养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在自由、民主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自然发展、正常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在尊重与爱的环境中,才能有效唤起师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个性和人性的结晶是人格,人格教育是帮助个体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而个体在不断超越的过程中追求幸福人生!

2、理想的学校是学生的学校,创造未来的学校。学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学生。理想的学校是学生喜欢的学校;是学习的乐园;是领导服务于教师,教师服务于学生,为了学生、依靠学生的学校。毋庸置疑,这些都是基本常识。但是做到这些基本常识,我们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因为在实践中,我们常常违背:为了学生但不会依靠学生;坚持“学生第一”,但在管理上又做不到“学生第二”;坚持学生立场却唯上马首是瞻。理想的学校是创造未来的学校,生长学生的未来和创造民族的未来,呵护好奇与兴趣,尊崇自由与独立,崇尚公平与正义,倡导责任与担当。“创造未来”需要我们正确理解素质与应试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素质第一、创新第一”中把握应试和知识的传承,形成一套“固本强基”的新教育策略!

3、善教无类。这是我校根据本校大面积学困生现实,在吸收孔子“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办学理念。指教育者通过优化自身的观念、态度、行为,教育方式、方法等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

现最佳发展,核心是尊重和爱。“善教无类”从教和学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 的全新认识,强调“每个学生都要有发展,但不一定是一个高度,每个学生都要有进步,但不一定是统一步伐,每个学生都要合格,但不一定是统一规格”,重建了我校的学生观、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和管理观。

4、走在学生后面。这是我校对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走在孩子的后面”(《爱弥儿》)教育思想在课改上的诠释。指在处理教与学这对主要矛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合作、探究、体验和展示,其基本内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其目的是“解放学生、尊重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坚持“走在学生后面”并不是对“走在学生前面”和“走在学生中间”的排斥、否定。课前,我们要求教师“走在学生前面”“备”好课,课堂上则要求教师“走在学生后面”让学生充分“学”,并适时“走在学生中间”倾听、串联、反刍穿针引线“导”。三者的关系是:“备——走在学生前面”是为了课堂上更好的“学——走在学生后面”,课堂上“走在学生后面”是为了更好的“导——走在学生中间”。“学——走在学生后面”是中心、目的和根据。

四、组织建设和课改成长力

课改战略的实施、实现需要坚实的组织力量和持续的组织创新作为依托。现实情况是,怎样组建一支队伍去打课改攻坚战,已成为学校推进课改的一个瓶颈。而学校组织创新迫切需要现代管理思想的导入。

教师队伍是一支知识工作队伍,每一位教师都应是一位自主管理者。信息时代,唤起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学习型组织(“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称之为“信息组织”,组织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推动参与式民主管理,是学校组织创新的方向,是学校突破一个个课改拐点的重要保证。

1、我校两年来在组织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 分级管理

 科组与备课组建设

2、以“人—从—众”的思路引领我校的组织发展、组织创新。

“人—从—众”的组织发展思路,能比较好的理解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组织发展的特征和任务。在学校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依靠领导的个人能力。组织特征

基本上是众星拱月,所有人围绕领导。这个时候的团队意志,其实就是领导的个人意志,组织与制度基本形同虚设,学校成为“一个人的学校”。组织处于“人—从—众”中的“人”的阶段。接下来是学校发展阶段,开始依靠伙伴,依靠团队,有了一些基本规则,人员分工,分配和用人制度,学校发展不再完全依赖一个人的能力去支撑。这是“人—从—众”中的“从”的阶段。最后是成熟阶段,即“人—从—众”中的“众”的阶段,学校已具备组织能力,在制度、流程、文化和团队方面更加成熟,学校的发展不会因领导的变更而大起大落,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已具有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对于我校来说,课改从一个阶段推进到另一个阶段,需要这样的持续组织创新。而由“人”到“从”,由“从“到“众”的组织发展思路,实质是:

 一个分权授权的过程,是建立类似于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提出的“阿

米巴”组织(相对独立管理、独立经营)的过程,是每个教师不断获得解放茁壮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因为,一个组织,倘若只有一个人的思想,只有一个人发号施令,这样的组织不可能持续发展,课改不可能深入。

 学校领导成长的过程——学校领导层的成长高度决定学校发展的高度;分权

授权,推动课改,首先是领导的自我超越,突破自身的发展拐点。优秀的领导者,依靠品行和勇气来领导,能提出清晰的组织目标愿景,具有忠诚感,关注优势,不害怕强势下属(反而鼓励、重用),始终如一,保持心灵开放,培养明天的领导者!

 团队成长的过程——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信息组织)。

管理的最高水平不在教育而在企业。借鉴企业的经营组织,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和工具,推动组织转型、推动课改、推动学校走向现代办学之路,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优秀教育领导者的重要使命!

2014-2-6

第四篇:历史教师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

乌鲁木齐市第(……)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姓名)

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最为深刻的思想变革,也是历史教学领域的重大任务。在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我们都在不由自主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灌输到探究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接受到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对于如何落实课改,具体有如下心得。

(一)、教师在课堂中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要做好这些角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师在课前、课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背课、背学生。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要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问题,既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

2、关注学生和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中,教师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请保留此标记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

点。

3、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学起来也就觉得轻松愉悦。历史教师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突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对学生永远都有一种魅力,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

(二)、教师需进一步提高自己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让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系统等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切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新课程改革浪潮犹如一缕春风吹遍了祖国神州大地,给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崭新的活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我知道,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着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要求也更高了。接下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课改精神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五篇:浅谈课改中初中英语教师的转变

浅谈课改中初中英语教师的转变

结合对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认为在初中阶段对英语的教学要求不再是单纯的听和说的技巧训练,而必须把发展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融入到培养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中去,这是一个在理念、目的、内容、模式等方面的整体教学体现,要搞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重点的转向。

一、由重教师主导教学转向重学生主体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要能动地发展他们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只要我们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能自觉地将这种意识体现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才可能得到体现。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实践的空间。

二、由重按部就班转向重体现情趣的教学

情趣教学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又指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着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有情趣的活动。因此,情趣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整个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音、语调、语句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早期培养。研究表明初中阶段仍然是学生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因此,我们在情趣教学的探索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当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他们英语学习水平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又是情趣教学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情趣教学中,要大面积地引发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审美情趣、语言素养和组织才能,教师在课堂上举手投足、微笑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自觉忘我的学习境地。

三、由重知识传授教学转向重课堂实践

英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精心设计,重视学生的参与,强调向学生提交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练习与活动,以保证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足够的机会接触目的语,教学中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练习机会,使语言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除了设法给每个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外,还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划分成行、排、组、同桌等单位,还可按学生的英语水平组合,以加大学生的活动量,变学生的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所以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是多信息和高密度的,为使教材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我们还必须增大信息量,因为内容的增设,既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智力活动的质量,又能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课本以外的材料,开拓知识视野。

同时,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诚然,英语教学中,要完成较大量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而要做到快节奏,就必须注意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结构严谨,不至于因为教学环节的松散而造成时间上的不必要的浪费,教学中当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时,教师便可设计相对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这种语言情境中进行实践。例如,教师让学生向班上的同学描述自己的个人情况,自己喜欢的动物、水果等等,这些活动需大量运用所学句型结构和词汇,因而大大提高了所学语言的再现率,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由重传统教学手段转向重现代教学方式

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四十五分钟的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英语课堂带来了生机,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下载论课改中的历史教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课改中的历史教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课改计划

    教师课改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宗旨以课改......

    教师课改经验总结

    课改伴我成长 自2012年我进入农村教师的队伍,课改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我们紧跟课改的步伐,先后参加了新教师培训,国培,每年的暑期业务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在一次次培训和实践......

    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

    学教师课改工作计划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使新课程改革实验由形式走向实质,搞好小学数学的课改,更好地发挥县实验基地校的引领作用,现结合......

    课改环境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课改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经济全球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于教育而言,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一个信息来源极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教师已不再......

    课改中中老年教师的困惑和出路

    课改中中老年教师的困惑和出路 饶爱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疑虑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教,成了现在一线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教学已经......

    课改中的几个要素

    课改中的几个要素课改必须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的基本原则。通过资料学习领悟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思维活跃发展,领会高效课堂不是做秀,而是在常态的课堂......

    在课改中成长

    在课改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新闻来源: 现代教育报 作者:王峰斌 发布日期:2010-09-08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

    课改 实验教师工作总结

    实验教师工作总结 自6月份启动我县“研发教学案培育特色教学模式”工作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在我县展开近一个学期。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