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中中老年教师的困惑和出路
课改中中老年教师的困惑和出路
饶爱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疑虑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教,成了现在一线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模式,在课改的浪潮中,更是迷惑,于是常听他们感叹:“语文课怎么越来越难教了。”
那么,中老年教师在课改中常常会有哪些困惑呢?
一、难以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既然是改革,那么肯定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改”而“革”之。但是改哪些?怎么改?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总感很难把握。于是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
中老年教师习惯的课堂模式是:教学目标问题化,问题系列化,系列效益化。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结论。于是他们的课堂往往是“满堂问”,教师只要用一些问题作牵引,机械地、一步步地把学生带进其预先设定的答案中就行。答案知道了,目标就达成了。在课改中,不少中老年教师还是固守陈旧的语文课堂模式,执著地延续着几十年不变的讲授方法,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消耗着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
也有部分教师,很怕被戴上“守旧派”“老顽固”的帽子,于是为了赶上改革的步伐,盲目求新,完全抛弃了语文教学的一些优良传统,极力翻出各种新招,使出十八般武艺,结果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讨论却是信马由缰,教学目标不明确,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完不成,反而把很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内容引入语文课,还美其名曰“延伸拓展”。
二、难以处理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在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知识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时智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让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但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在学校学的大多数知识今后直接被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现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于学习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正因为如此,习惯了扎扎实实落实“双基”的中老年教师又有了一个困惑,即大力倡导培养能力,是不是基础知识不要落实了?该如何处理落实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呢?带着这些疑问,一部分老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点拨遮遮掩掩,“欲说还休”。
三、难以处理知识补充更新与时间、精力不济间的矛盾。
进入课程改革,一些中老年教师会蓦然发现自己需要做的事情突然变多了。比如:课堂开放了,备课难度提高了。以前的备课,不少教师就是直接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写到教材上或备课笔记上,以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对作品只是粗粗读过一遍便可走上讲台,教师只要在课堂上直接的或者变着花样和形式,将现成的结论再传递给学生就行了。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个性化解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老师以昏昏然的情状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理解就会觉得心虚气短。这就逼得老师在课前不得不化很多时间去钻研教材。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而那些必读、必背的内容老师自己还有许多空白,这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去补充。还有网络知识更是需要恶补的„„而要完成这些事情,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伴随着电视机、电脑长大的一代,尤其城市里的孩子,他们每天接收的信息量不比我们成年人少,我们再用20年代传统教育方法教育现代社会的学生,他们肯定不会买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熟练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去恶补网络知识。
四、难以协调与学生的关系
从古至今,“老师”一直是一种权威的化身,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对象。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认真地讲解,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专心听讲。直到现在“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中老年教师中仍然存在,而事实上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老师的权威地位已渐被打破。同时中老年教师在管理上更习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这种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也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也由于对网络的不熟悉,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这也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于是,便会出现师生相互抱怨的情况。
那么,受诸多困惑困扰着的中老年教师该怎么办呢?
消极地逃避当然不是办法,改变自己的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地补充自己、提高自己则能找到出路。
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科理念,作为中老年教师首先要努力改变原有的旧观念,接受这些新理念。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支配的,认识上进入误区,行为上就会发生偏差。尽管这个蜕变的过程是痛苦的,但这是改革的大势所趋,只有适者才能生存。
其次,还要把这些理念落实到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便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否则,理念再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落实,只是空头理念;方法再新,手段再新,服务于不良的教学行为,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必然对教师提出一些
较高的要求:首先是应该把握语文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还要把握科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时代发展到今天,学生要想获得准确的知识,打开互联网,什么都能看到。那么,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儿呢?也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指导他们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师就要把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指导下,学生自行摸索、自己发现的过程。新理念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强调了“过程观”。如果教师依旧只是演绎教案,注重讲授,依据教参生吞活剥地搬弄一般定性化的词语,把本该异彩纷呈的语文课“讲”成了“一花独放”的说教。那么学生的学习便会十分被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十分低下。
当然,课改并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从当年孔子的兴教办学到当今的教书育人,在几千年的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产生并形成了一系列的传统的优良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这中间有不少可以说是超越时空的即使是处在现在还是很有实用价值,作为中老年教师,不妨自信一点,对于自己在以往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办法要坚持下去。反之,则可能闹出邯郸学步的笑话,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教学个性。
课改强调能力的培养,于是有些人据此就高喊反对“死记硬背”,古诗文不背了,名言警句不背了,成语不记了,连新词、生字也不记了,语言积累失去了保障,错别字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如果这样一种基础,那又如何奢谈能力呢?可见,课程改革绝不是淡化知识与能力,而是进行整合、筛选。我认为语文是工具课,该教的基础知识还要理直气壮地去教,老师完全不必碰到知识就退避三舍。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握自我,正确对待继承和创新问题,既不做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传声筒”,又不做盲从所谓“全新”模式和方法的“追风族”。
新课标把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文学素养,对于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因素要有自己的较深入的理解。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作为教师总应该首先读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的要求,作为教师总应该首先达到。21世纪语文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比以前大大提高了,这是有目共睹的。
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国古代教师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而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师孜孜以求,好学不倦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有成为古董的危险。而与之相反,我们面临的学生,却是头脑敏锐,视野开阔,见识广博。如果一味自信大学中文系的专业学习就足以使自己在学生面前应付自如的话,是很无知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永葆生机,要保持心灵的澄净,必须及时地补充新知,否则在教学中就可能会感到江郎才尽,捉襟见肘。教师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桶
水”的要求,而应该是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语文教师只有广泛涉猎,才能去伪存真,披沙拣金,才能真正做到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一直以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太多地在乎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尊严,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他们喜欢什么?渴望什么?这些问题只有当我们所教的知识不被学生接受的时候,也许才会想到。其实,他们渴望人性中的亲切,渴望人格中的平等,希望被重视、被尊重,希望在宽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生活,建立一种合作互助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想,未来社会一个成功教师最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永远明白学生心里最渴望的是什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以教师之心度学生之腹,以人为本,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顺应学生的实际心理,切忌把教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
教师不仅凭借教材去熏陶感化学生,还应该以自己的人格修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际上,影响学生决没有时空的局限,你伏案苦读的身影,你严谨规范的板书,你认真细致的作业批改,你的勤学勉思、细致严谨会根植于学生的心田。你一个眼神透出的关爱,一个手势传递的温情,一句“谢谢”“对不起”体现的尊重,都会让学生铭记于心。
总之,你的年龄和严肃的表情不可能助你征服学生。只有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用你的才华和人品去打动学生,你才可能真正赢得学生。
当然,作为中老年教师,还渴望各教科研机构能努力完善与语文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辅导类图书的编写,为一线教师提供更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料,为教师准确把握课文意蕴提供可靠的拐杖。课改的洪流已滚滚而来,改变旧的教学方法中的弊端已是时代的需要,中老年教师也要跟上时代的节拍,把新的教育理念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尽快转变课堂教学行为,享受新型的师生关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第二篇:课改的困惑
课改的困惑
课改实施几年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课改实践之中,在课堂上力求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得到发展。课堂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从未有过象今天这样放飞思维、主动求知。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开发,素质明显得到提高,显示了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勃勃生机。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课改背后,却存在一些不谐之音。课改在一些地区已经走入了怪圈:表现在课改只在公开课、观摩课上体现,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甚至连汤也不换。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不能不是课改的悲哀。究其原因,据笔者的了解:凡是积极投身课改,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教学的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在质检中往往不如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法、传授法)的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在把学生分数作为主要尺度的评价体系下,新课改理念在传统教育思想面前黯然失色,极大地挫伤了那些积极实施新课改教师的积极性。他们在阵痛之余深感困惑:究竞课改的路在何方?
当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却和教材知识的系统性不谋而合,适应了社会对分数的渴求,满足家长对教育学生的要求,更具有现实性。试想这种做法既不需要承担改革的风险,顺应了社会需求和评价制度,又得到领导与家长的认可,何乐而不为呢?为什么还要去搞出力不一定讨好的课改呢?这是我们实施课改教师的心声,也是我们的困惑,更是课改的障碍。
多年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非左即右的思维定势,当然也吃够了形而上学的苦头。冷静地反思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作为课改直接实施者的教师,如何应对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搞应试的局面。这固然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去探索、去实践,但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专家给我们教师指明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考试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应注重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而不是只追求知识点的成绩,使真正搞课改的教师尝到课改的甜头,看到前途和希望;否则,课改将会夭折。
第三篇:课改困惑心得(定稿)
通过此次学习使我对新课改又有了更新的感受,它的确给师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惑和忧虑。回顾这几年来的课改情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存在的困惑和感受:
在农村初中,尽管教师在努力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努力使学生达标,然而,努力并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还有一些困惑:
一、对英语的测试还是重在语法,较多的重要的词汇。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起来本来就枯燥,需要识记的太多,学生本身记意力就不是很突出,一旦记不住,考试就做不起,导致学习兴趣是不断减淡,直至消失。即使教师再怎样鼓励,他已经努力了,努了力,还是这样的成绩。
二、教10年,换两种教材,两种教材都在不断地改,改得虽然看似好教,学生好学,实际上,综合运用太多,每个话题语言知识较多,单词量大,重复应用太少,这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再提高一个难度,当然就更不易掌握了。
三、农村英语教师大多数都不是英语专业的专职教师,对英语的教学只有通过自己的对英语的理解来加以教学,至于教学方法尽管都在努力学习新理念,新教法,都是自己在探索,在很多方面与专业教师有很大的差距。由于缺少英语教师,我就是教物理改行的,自己学习,自己探索,从未接受专业性的学习,因此,在某些方面有很大欠缺。在课堂上,实际上大多数教师一言堂较多,真正按要求来教,学生掌握更少,根本就跟不上。还有,教师大多用汉语教学,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这也在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
但是经过此次学习使我豁然开朗,社会在发展,英语教学在不断的发展,无论怎样,作为一名乡镇初中教师,首先教师自身应该有“我能教”、“我要教”的信心,有了这样的信心,遇到问题就不会措手不及,就会去迎接挑战,解决困难,放弃“埋怨”,努力钻研业务,贯彻新课程理念,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第四篇: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农村小学课改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人属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肩负起这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胸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脚踏实地投身于新课程教育改革之中。一直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我们,在这次课改大潮中收获颇多。下面,就我们在课改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建议等谈一谈。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认识问题
现阶段,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对“课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课改”的人为数不多,特别是在农村,实施者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实施者甚少呢?通过调查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初步转变了教学思想,更新了教学观念。认识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塑造了学生的创新灵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教育观念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一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二是课堂教学价值观的转变。教学中注意关注孩子们未来的成长,为孩子们健康成长铺路搭桥,为生命奠基。三是师生观的转变。对教师是教育者又是服务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正在慢慢的建立起来。
3、诸多农村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课程改革是专家们的事,他们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想改也改不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4、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教师,特别是资历较深的教师,他们一直深信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一直认为“传道授业”、“尊师重教”就是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学生主要是听与记,殊不知这里面却隐藏了学生才是知识建构的真正主人的客观事实,要改变他们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5、一部分年轻教师则认为,所谓的课改就是课上用多媒体、分小组,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而现实中,大多数农村学校连幻灯片都没有,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他们认为农村不具备课改条件,无法进行课改。
6、有的教师尽管被唤醒与自主接受新的教学观念,也善于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外化为自己的行动,但在实施过程中受不了众多传 统型教师的不良舆论,课改也就不了了之。
课改在这样的逆流之境,又怎能抬起头来迈开大步呢?
(二)传统教学理念,束缚课改发展
传统的教育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学生认为教师说的、课本里的就是真理,只要是教师讲的都记,教师说的都做,离开教师就无所适从,懵懵懂懂,虚度光阴,学生对知识毫无兴趣可言。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观,难道教师转换了教育教学观念并行动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被调动起来,就能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吗?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经过调查发现,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有少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并在知识的探索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可有些则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坐立不安,不知要说什么,也不知要干什么;有些则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不清;有些甚至主题不清,说题外话。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更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硬件设施短缺,制约课改进行
《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教学配置相应设备。”但在农村又有多少所学校能够这样做呢?实行“一费制”后,政府资金投入不到位,诸多学校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老师一双眼。开展教研活动要查资料,镇中心小学才有三几台联网的电脑,村小、校点更别提用电脑查资料,从仅有的一两本教科书又能找到什么?教师面对学校简陋的设施,尴尬的境地,要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那也只是勉为其难的事。
(四)教育评价机制,跟不上课改要求
实施新课改后,诸多教师都认识到原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践和发展的需要,认识到现行的中小学考试制度与新课程实施间的矛盾,但教育督导部门和社会各界仍然在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评价,分数仍然是评价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仍然是评价一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尺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们那敢怠慢分数?社会、学校的评价标准如此,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当然也会相应定位在考试分数上,哪还有心思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多么悲哀的事!
(五)强化课改管理,加强培训工作 希望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培训好再上岗”的原则,把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纳入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中。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课改的指导思想、课改的意识、改革目标与各学科课程标准等。培训方式应倡导培训者与被培训教师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以便解决实际产生的问题。培训的对象应先是校长后是教师。因为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这一航船的舵手,校长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影响到教师的发展,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如果校长能站在课改的前沿,有强烈的课改意识,用自己的意识去唤醒教师的意识,新课改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体系、教研机制、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如果每个教师的课改意识增强了,并把课改观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相信课改就会不断掀开新的篇章。
二、困惑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尽管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做了很多,但是,由于新课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活动,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少困惑。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仍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使得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把握的度不够好。
2、从传统的教材、教法、学法中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改革一时还不适应,甚至还有的教师教学过程缺乏新意,仍是穿新鞋走老路。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操作不好,部分造成两极分化。如何照顾薄弱生,使学生全员发展也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有时“模式化”严重,有时又“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差,一部分学生活动,另一部分学生成了听众、观众,参与不进来,积极性差。部分学生学得不好,教师把握不好“度”。
4、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这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自己开发课程。这对于毫无课程开发经验,缺乏课程开发指导,本已非常繁忙的教师来说,是一个现实的困难。
5、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够准确、不够深刻,肤浅的理解只能产生简单的行为,只能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化、表象化。
6、新课改中有不少研究性、探讨性课题,有些是特别强调实践调查的,但目前学校仍是封闭性教学,课程牵涉面广,实践起来有困难、有阻力,这类课题的落实很不到位。
7、对课标的准确把握有困难。课标中对提及的内容在广度、深度、难度的要求比较笼统、不够明确,也不很具体,在教学实践中,讲多了讲难了赶不上进度,讲少了讲浅了又达不到课标要求。根据新课程的排课计划安排课时以后,教师普遍感觉时间紧压力大,课时不够用。
8、实验教学设施不配套,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结果,忽视教学过程,实验在用口说实验,学生动脑想实验,缺乏动手能力;新课程中实验内容大大增加,探究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硬件设备设施的严重不足,很难组织教学班开设选修课程以及组织探究性学习等活动。
9、活动课是新课改的特点之一,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规划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但课时的有限性严重制约了活动课的设计。一种好的方案无法实施,师生双方都感到很无奈。
10、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能力的平衡状况,学习材料搜集的客观可能性,学生对课余时间调控能力的大小等等。但学生一般都不具备这些基础和条件。如果在基础和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全面展开自主学习,是否会流于形式并导致不良的学习习惯。
11、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和课程知识还有待于巩固和提升,部分教师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学习成果。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学科水平低,基础薄弱,影响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力差,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视野狭窄,信息闭塞,不了解学科前沿。综合素质欠缺,难以适应目前的课改,特别是综文、综理、艺术、科学的课的开设和课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教师研究的意识淡薄、能力差。
三、意见和建议
(一)尊重鼓励学生,促使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从陈旧的、被动的、接受式、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发现、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有关。如果教师把学生看做是要靠他人的直接灌输才能学习的个体,就会采取被动的、接受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自主的学习者,那么教师就会融入到学生之中,从权威主义、专制主义的怪圈中走出来,以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投入到学生中间,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和规划人生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乐于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得到了觉醒。
(二)积极开发资源,改善条件,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实验 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为课程改革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学校领导要加深对新课改意义的认识,以课改为己任,在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配置一些教学设施,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优质,全面运用切实可行的,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将政府、社会、学校等有利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发挥其最大值效,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三)关注学生,立足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的教学过程。而时下执行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已经失去了教学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甚至异化为教学改革的障碍和阻力。因此,我们必须重建一个“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在评价主体上,我们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传统的教育评价主体是比较单一的,一般都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只是评价的对象,这种评价模式,使评价信息单一,评价结论片面、主观,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应实施多主体评价,即加强学生、教师的自评和互评,应该是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使评价信息来源更为丰富,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应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重视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以质性评价主导量性评价。考试结果只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从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活动和长期发展来看,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有总结性评价,也要有过程性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既要有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也要有观察、面谈、作品展览等评价。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引导、观察和发现,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地探索、研究、实验。在课改实验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当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兢兢业业,勇于创新,课改之路一定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越走越辉煌。愿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乐于创新,科学改革,尽享教学成功的快乐。
第五篇:六年级课改困惑及背
六年级课改问题及背景
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六年级组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归纳 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问题:
1、新课标理念理解不到位,有些课堂仍然形式大于内容。
新课改创生了许多新的理念,具有代表性的名词如“对话”、“互动”、“生成”、“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等等。这些理念在向教师的传递过程中常常会被曲解变味,失去它本真的含义。例如,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存在许多误解。在听课中发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多,实效少。不少通用技术教师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己学习,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把探究学习等同于在活动中学习。
合作学习僵化,片面地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有时课堂上把问题一提出没有让学生思考就直接进行合作讨论;有的合作讨论的目标方向不明确或范围太空太大,学生不知道该去合作什么,讨论什么。
2、急功近利,形式主义严重
新课程的实施无疑给沉闷的传统教育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在新课改的推进中,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如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一些通用技术盲目追求课堂气氛,无论恰当与否,都组织自主交流、合作学习等,使通用课堂变成了观赏课、表演课、交流课,使学生的主要精力发生了偏差。表面看这些课气氛活跃,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但实际上学生既没学到知识,又没拓展思维,更没有培养能力。又如对课改结果的预测过于理想化。期望在新教材、新教法实施以后,教学效果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结果和预期相差甚远。
3、课改课堂学生过多自主,老师不敢过多干预
我们六年级组同事一致认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正确的。但在应用中、操作时还有许许多多的具体问题必须解决。只有不断发现并解决课改中的具体问题,高效地自学。比如:怎样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锦囊妙计(科学的目标)。如何根据不同课文灵活地运用教学模式,不死搬硬套,搞千篇一律;.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是否就是高效的合作学习;如何才是有效的课堂,使学生既能自主,又可以事半功倍地获得新知识。
4、有了课堂自主教学后,课后辅导,培优补差能否放手,任由学生自主。
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重于课外,老师的讲解只注重点拨,很少强化,生怕有违背课改精神的行为,忽视了基础教学。实施新课程以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确实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是喜人的。同时我们发现,“双基”目标的落实可能不如以前扎实。比如有时课堂上,教师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学生一个交流接着一个交流,表面上很热闹,课堂气氛好,一节课很少让学生接触到基本的字词,忽视了语言点教学,不能进行有效拓展。一节课下来,学生依然云山雾罩,老师也大费其力,收效甚微。
5、课堂评价模式单调,无法真正有效激励学生。
实施新课改改变了固有的评价模式,采用小组自评,互评,课堂积分等模式,曾经一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小学生的兴趣有极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熟悉了现有的评价方式,在进行评价时语言老套,有时甚至猜摩老师、同学的心理,不能真正地客观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思想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人云亦云。小组之间不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