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条件装备工作总结
寺湾镇中心学校 2013年条件装备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镇紧紧围绕教体局装备办的工作部署,在装备办的直接指导下,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充分发挥了我镇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制
我镇建立了以白松涛校长为领导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本年度。已经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我真的教育技术装备规划,交流汇总平时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改进和纠正,却保了我镇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改进工作方法,推进我镇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能 自从我镇实施教学点项目点点通工程一来,镇中心校就很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白松涛为组长的点点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并组成以远教管理员王栋梁为组长的点点通教育教研小组,为电教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学校电教室按规定每日24小时开机接收,结合教材、学生实际进行整合,召开点点通资源小组研讨会,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并及时公布到各学科组。要求学校每学期每周都安排校本培训,并按年龄段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全员参与学习远程教育应用,还为远程教育活动增加了设备,添置了刻录机、光盘、u盘等硬件设施,同时,加强教研,制定计划,健全方案,并定期召开现代远程教育专题会议,坚持从经费投入、职责分工、设备维护、资源下载、人员管理等最基本的问题入手,进而从根本上杜绝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我镇的远程教育工作高效运转,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1、抓管理人员的学习培养,使其具备扎实的工作能力。点点通教育管理员,必须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勇于钻研、勤奋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规程。因此,要求信息管理员必须从自身抓起,内练硬功,外学本领,积极参加省、市、县级举办的培训班,并与兄弟校展开交流研究,取长补短,相互提高。
2,抓住接收、下载、分类、保管这一关键,保障教育教学充足的资源。
网络资源教育内容丰富,我们充分利用河南省教育资源网上点点通的充足资源提高对教育教学的利用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勤接收、勤下载、勤整理、勤分类、做到按时接收,保证资源的完整性,及时下载、整理、分类、以便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同时,我们也利用网上资料定期对学生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纪律教育、诚信教育等,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每个教师能够把收到的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的编排和再加工,在课堂上广泛地应用起来,每位学生每周1---2节计算机房学习,每个教师每周1---2节利用资源、设备进行教学。教师按照资源使用课表进行上课,提高了点点通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时完成县装备办分配给的各种任务,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不拖延、不耽误、保证工作
人员任务落到实处。我镇规定各校必须有远教资源应用登记册、光盘刻录登记册、每天在电教室上课有记录、校本培训每周一次、教研每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每周一次并且有详细的记录、光盘使用登记册、学校要求任课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制作3个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优秀论文等。通过这些记录,实现了远程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有人参与、有人管理的管理机制,为资源更好的服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完善各类表册,规范应用管理工作。在远程教育管理方面,我镇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各校打印装框上墙,严格执行,使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有章可循。远教管理人员坚持做好远教室卫星资源接收的常规管理和维护工作,严格管理,爱护并充分利用设备,确保设备好并正常运行。师生爱护设备,保护机房和远教室清洁,按照要求操作和学习。制定好各种计划和制度,并按计划认真开展工作,填写好各相关的记录和表册。我镇中心校重视管理员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学习网站、课件制作和管理知识。按时接收现代远程教育卫星IP资源,及时整理和制作光盘,每周把下载的资源向全校师生在公布栏预告。全体老师遵守操作规程,自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全面推进我镇的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教育。
总之,我们将加强学习培训,深入开展研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设备,更好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三、加大检查力度,做好资料积累 本年度,镇领导小组对各种装备使用情况记录、各种账册的记录等进行了多次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发现的不足
及时得到了完善。要求做到随时查看出个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随时了解各种装备的使用、运行、维修保养、报损等情况。有据可依,做好资料的积累。
回顾过去的一年里,在全镇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得到了较好的使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得到了有效地开展,但其中还有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将认真总结不足,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使我镇的现代化设施发挥更大的效能。
寺湾镇中心学校 二0一四年一月
第二篇:装备工作总结2012
泰州市胡庄中心小学
2012教育装备工作总结
这一,我校认真落实《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规定》与区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提高使用效率,有效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的管理职能与要求,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就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配置设备,服务教学
本,我校领导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专门成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为总负责,副校长电教主任负责具体操作的工作网络。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本着“急用先办,合理投入”的原则,排查现有电教设备需求情况,我校现有学生专用电脑台,教师办公室专用电脑台,照相机、刻录机、电子白板、多媒体推车9套,图书2.1万册,科学、劳技、体艺教学器材基本完备,建成了各种现代化教学所需的功能室,操场。并购买了若干电教教材,及时添置教学所需的相关设备,及时维护电教器材,使硬件设施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二、维护使用,提高效率
1.对专用教室的使用制定课表,明确使用要求,提高各专用教室的利用率。使实验室、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成为教师、学生学习活动的理想场所。对照省Ⅱ类实验室的要求,实验开设率相应的要求,增加了学生动手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我们要求所有的教学人员都能够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本学期三月份我们进行了全校教学人员的媒体教学展示活动,收效良好。统一进行电子集体备课,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平时增加电脑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机会,提高我校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3.加大图书馆的开放程度。本,对图书馆工作进行了规划,图书馆工作人
员积极参与市区局进行的培训活动,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做好各种新书、好书的推荐,采用一些灵活有效的手段,适当延长借书的时间,增加借阅的时段,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借阅,使生均借阅数基本达到省标要求,发挥了图书室应用的功能。
4.努力提高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水平。学校对电教设备的使用频数作出硬性规定,并记载使用情况作为考核依据,本,信息技术组加强了对教师多媒体设备使用、有关数字校园平台及有关软件的使用培训,全校举行了四十岁以下教师电子白板、课件制作过关考查与竞赛,提高了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能力,改进了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了现代化设备的作用。现在我校老师善用,乐用各种教学设备,特别年轻老师几乎堂堂使用,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
三、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建立健全学校各种教育装备管理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校以《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规定》为依据,专用教室内制度上墙,主要规定有:
1.管理责任制度:学校所有的仪器、装备均有人管理,详细在案,职责分明,真正做到室室有人管,层层有人抓。
2.财产管理制度:只要是新购进或上级划拨的教学装备,严格按照验收、登记、入册、上柜的程序,做到各类设备全部入柜入架,分科分类,科学存放。
3.借还制度:教师要使用设备、器材,找其责任人,填写登记单,做好记载,定期归还。
4.奖励与赔偿制度:学校对各专用教室定期不定期检查登记,奖励先进,而对管理不力而造成损失的要加以赔偿。学校对教师教育装备工作列入专项考核,期末核算,拟定占绩效15%。
5.定期会议和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改进和完善,力争为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这样全校形成管理网络,明确工作责任,使我校的教育部装备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四、本主要成绩
1.积极参与区局组织的各种电教教研与培训活动,其中,田真老师获区信息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孔维富老师获科学优质课一等奖,智桂兰老师获信息与学科
整合二等奖,实验操作二等奖,4名学生获网络征文奖,学校多次获相关活动组织奖。
2.能正常使用各种各种网络平台教学教育教学管理;仪器、图书管理电子化;学校网站运转维护正常获区局奖;各功能教室使用正常。
五、存在问题
1.专业课师资缺乏,急需充实电教、体艺、科学等师资,教学水平急需提升。
2.教师老年化,我校40岁以下教师不足1/3,严重影响制约教育装备应用水平的提升发展。
3.硬件基础比较薄弱,多功能室等还缺桌凳,学生实验器材有些套数偏少。
4.各功能室的使用效能有待提高。
第三篇:装备工作总结
龙固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 第一学期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在市县教育装备管理中心的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我校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规范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领导的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导处分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总务主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学校借助省教育现代化县验收契机,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扩大会议,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规划,交流汇总在平时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人员改进和纠正,确保了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本,我校进行了网络线路改造和调试,使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能及时为教学所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目前,学校现有科学实验室2个,劳技室2只,电脑网络教室2只,全校共有电脑 180 台,生机比为9:1,学校装备报告厅1只,多媒体大教室2只,所有教教室均装备了多媒体投影仪,多媒体会议室2只,图书18343册,生均41册,各专用教室配置齐全,校园网络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自动广播音响系统、校内通信系统经常随着形势的需要而升级换代,图书电脑管理系统、DVD刻录系统、音像视频编辑系统,消防、防盗等安全设施齐全,这些设备为广大师生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改进工作方法,推进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能
1、改革实验类型,进一步提高各专用教室的利用率。学校有专门老师负责实验操作,开学初,对各类实验器材进行查验、对一些短缺的器材和药品进行及时的补充。对照省Ⅰ类实验室的要求,我校实验教师都能按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实验要求和演示要求上好每节实验课。我们鼓励教师尽可能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加了学生动手机会,提高了实验能力。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得到进一步钻研。实验课开出率与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报告、仪器使用等记录齐备。
2、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努力提高微机网络教室的使用率。学校有专门的行政负责管理信息技术组,专业老师多次参加了市级以上的业务培训,信息技术组老师专业水平较高。除信息技术课外,我们鼓励其他学科的教师使用,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学科组建立信息平台,达到学科资源共享,大力推行备课组建设,倡导教师推行讲学稿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精讲多练,实现教学主体回到学生身上,为轻负高校的设想提高了现实的保障;平时增加微机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机会,提高我校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3、教育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让当前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学校教学处多次开展了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基本功操作竞赛,学校教务处把教学课件制作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考核,开展相应的比赛,学期结束要求每位老师把本学期自己设计的最好的教学课件上交学校。青年教师由于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的能力提高了,外出教学比武的信心增加了,在本,我校有十多位老师参加国家级的网络教研团队教学比武,语文组和数学组获得了教学比武一等奖,大大地推进了我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整体的教学充满朝气和活力。
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课堂学习得到延伸。主要是以学校信息兴趣小组形式,以点促面,梯队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得到素养的提高。在学校举行的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我校学生在打字、绘画、幻灯片的制作方面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很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很多学生的创作水平较好,作品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前,学校整体上,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办学面貌焕然一新。
4、图书室积极配合教育教学工作,每项工作都做到“严、细、实”,管理有章有序。按期购买新书,供全校师生随时查看。本,我们专门召开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会议,对图书馆工作进行了新的规划和布局,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做好各种新书、好书的推荐,采用一些灵活有效的手段,适当延长借书的时间,增加借阅的时段,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借阅。同时,提高了学校图书的使用频率,也发挥了学校图书馆的应用功能。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征文活动,让全校学生全面参于进来,提高其阅读兴趣,让图书室真正成为广大师生最愿意来的地方。
四、加大检查力度,做好资料积累
本,学校领导小组对各种装备使用情况记录、各种帐册的记录等进行了多次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发现的不足及时得到了完善。要求做到能随时查看出各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随时了解各种装备的使用、运行、维修保养、报损等情况。做到有帐可查,有据可依,做好资料的积累。
回顾过去的一年里,在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装备得到了较好的使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得到了有效地开展,学校上下充分认识到拥有现代教育装备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课堂掌握教育现代技术的必须性,为学校发展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动力。在总结收获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我校将在“规范、高效、创新、提升”八个字上多作努力,使来年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装备工作总结2012
泰州市胡庄中心小学 2012教育装备工作总结
这一,我校认真落实《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规定》与区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提高使用效率,有效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的管理职能与要求,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就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配置设备,服务教学
本,我校领导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专门成立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为总负责,副校长电教主任负责具体操作的工作网络。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本着“急用先办,合理投入”的原则,排查现有电教设备需求情况,我校现有学生专用电脑
台,教师办公室专用电脑
台,照相机、刻录机、电子白板、多媒体推车9套,图书2.1万册,科学、劳技、体艺教学器材基本完备,建成了各种现代化教学所需的功能室,操场。并购买了若干电教教材,及时添置教学所需的相关设备,及时维护电教器材,使硬件设施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二、维护使用,提高效率
1.对专用教室的使用制定课表,明确使用要求,提高各专用教室的利用率。使实验室、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成为教师、学生学习活动的理想场所。对照省Ⅱ类实验室的要求,实验开设率相应的要求,增加了学生动手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我们要求所有的教学人员都能够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本学期三月份我们进行了全校教学人员的媒体教学展示活动,收效良好。统一进行电子集体备课,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平时增加电脑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机会,提高我校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3.加大图书馆的开放程度。本,对图书馆工作进行了规划,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市区局进行的培训活动,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做好各种新书、好书的推荐,采用一些灵活有效的手段,适当延长借书的时间,增加借阅的时段,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借阅,使生均借阅数基本达到省标要求,发挥了图书室应用的功能。
4.努力提高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水平。学校对电教设备的使用频数作出硬性规定,并记载使用情况作为考核依据,本,信息技术组加强了对教师多媒体设备使用、有关数字校园平台及有关软件的使用培训,全校举行了四十岁以下教师电子白板、课件制作过关考查与竞赛,提高了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能力,改进了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了现代化设备的作用。现在我校老师善用,乐用各种教学设备,特别年轻老师几乎堂堂使用,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
三、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建立健全学校各种教育装备管理制度,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校以《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规定》为依据,专用教室内制度上墙,主要规定有:
1.管理责任制度:学校所有的仪器、装备均有人管理,详细在案,职责分明,真正做到室室有人管,层层有人抓。
2.财产管理制度:只要是新购进或上级划拨的教学装备,严格按照验收、登记、入册、上柜的程序,做到各类设备全部入柜入架,分科分类,科学存放。
3.借还制度:教师要使用设备、器材,找其责任人,填写登记单,做好记载,定期归还。
4.奖励与赔偿制度:学校对各专用教室定期不定期检查登记,奖励先进,而对管理不力而造成损失的要加以赔偿。学校对教师教育装备工作列入专项考核,期末核算,拟定占绩效15%。
5.定期会议和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改进和完善,力争为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这样全校形成管理网络,明确工作责任,使我校的教育部装备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四、本主要成绩
1.积极参与区局组织的各种电教教研与培训活动,其中,田真老师获区信息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孔维富老师获科学优质课一等奖,智桂兰老师获信息与学科整合二等奖,实验操作二等奖,4名学生获网络征文奖,学校多次获相关活动组织奖。
2.能正常使用各种各种网络平台教学教育教学管理;仪器、图书管理电子化;学校网站运转维护正常获区局奖;各功能教室使用正常。
五、存在问题
1.专业课师资缺乏,急需充实电教、体艺、科学等师资,教学水平急需提升。2.教师老年化,我校40岁以下教师不足1/3,严重影响制约教育装备应用水平的提升发展。
3.硬件基础比较薄弱,多功能室等还缺桌凳,学生实验器材有些套数偏少。4.各功能室的使用效能有待提高。
第五篇:首件工作总结
洋河大桥8-2#钻孔灌注桩
首件工程总结
洋河大桥,采用机械钻孔进行施工,为确保洋河大桥桩基工程施工质量及顺利进行。项目部定8-2#桩基为首件工程,目的是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确定钻孔桩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用来指导其它桩基施工。现将8-2#桩基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总结如下,开始时间、开始2011年9月10日,结束9月16日
一、工程概况
洋河大桥中心桩号K1+595,桥梁与河道斜交60°。上部为20-2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台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设每5孔一连,全桥四连,桥梁全长406m。
钻孔桩桩基设计为Ф1.4m设计桩长20m,实际桩长22m主筋32根,直径Ф22mm箍筋直径Ф10mm间距为20cm及10cm,钻进基岩揭示基岩地质情况与设计相符。
二、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按闭合导线、设计图纸为依据,对钻孔中心放样。
2、埋设钢护筒:测量护筒顶高程,控制钻孔桩设计深度作引桩,可随时检验孔位偏斜。
3、冲击钻进施工: 冲击钻进前做好泥浆循环池,要保证供水、供电正常,钻机就位。
4、钻进: 冲击钻机选择C2-22配1.4十字钻头钻架钻头
TS卷扬机组成。开始用低垂(小冲击)密击,锤高控制在0.4-0.6m待孔深达3m以上时,加大锤高1.5-2.0m转入正常钻进,用循环泥浆残渣排出并随时补充泥浆。每1-2m检查成孔垂直情况防止偏斜,发现偏斜及时纠偏。钻孔过程中,设专人做好钻进记录。
5、检查阶段: 快达到设计深,用百米绳检查孔深。深度达到设计深时用探孔器。D等于钻孔设计直径长度不小于6m探孔。桩基中心用全站仪进行检查。
6、钢筋笼制作的安装:钢筋笼按设计加工,钢筋笼在加工现场运至孔口。用吊车将笼吊起,放入孔内钢筋笼到位后在孔口并采取上浮措施校正中心位置。
7、浇筑桩身砼:砼由统一拌合站拌和,按试验室出具的砼级配进行,计量要准确用电子计量系统控制如发现问题试验员及时调整。首先浇筑对底砼,数量能满足埋置深度≥1.0m管底的要求。灌注时采用剪球法,既保证首批下砼3.72m³。导管埋深1.0m,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出料口应深入先前灌注的砼内至少2m,防止水罐入馆内且>6m。要求连续灌注,间隔时间不>4小时以防断桩。但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在2-6m,灌注到比桩顶高高出0.5-1.0m以保证砼强度。8-2#采取4组试件。灌注砼时随时做好记录、时间、深度指定工人进行此工作。
8、防止钢筋笼上浮:A:应采取如下措施,当砼上升接近钢筋笼下端1m时,要放慢灌入速度当钢筋笼埋入4m以上时再提升导管。保持导管下端始终埋在砼2m以上。B:浇筑砼前,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可防止上浮。
三、注意事项
1、钢筋笼加工制作、焊接不饱满、主筋与箍筋焊的不牢,部分部位不符合规范要求。按设计要求改进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吊放钢筋笼时不得碰撞孔壁。
3、拌合站应有专职试验人员丁岗,以便随时处理级配问题。
总结,洋河大桥首件桩基工程施工顺利结束,通过本次施工项目部确定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及机械人员配置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工程部、安质部下发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施工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8-2#首件钻孔灌注工程施工,项目部及现场人员积累了一些检验及不足的地方,对以后钻孔灌注的施工具有很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