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1.2-2 土木系06-07学年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总结
2006/2007学年土木工程系 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总结
为了更好地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和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根据我系产学研教育实施细则和06/07学年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为更好的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现将本年度我系产学研工作的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产学研工作建设情况
1.结合专业设置和人才需求调查分析,调整了06级建筑工程技术和测量工程技术的专业教学计划。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的比例,使其更加具有符合高职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
2.聘请有关建筑和测量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家、教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参与到我系教育、教学重大事宜,关键环节的研讨与决策,指导专业开发,专业建设,承担教学、实践指导、专题讲座等任务。对我系专业教学计划、师资培养、教材选定和编写、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学生能力和技能培养、以及毕业生的试岗考核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设和意见。本学年,我系外聘了7名校外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到我系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进行了2次专业知识讲座。
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本学年,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土工实训工厂,聘任专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建立了8个校外实训基地,并聘任了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创造了条件,为开展产学研结合奠定了基础。
4.加强了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本学年,我系通过学院推荐,通过省教育厅认定,1名教师获得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教师获得省级骨干教师。
通过与工程企业联系,我系有8名教师参与了工程实践活动,为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有12名教师取得了国家一、二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绘图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我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有21人。
5.在加强校企结合,加强技术合作的基础上,注重了教科研工作的推进。本学年,我系有1项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通过了结题,1项国家级课题通过了立项,1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教学改革课题获得了院级一等奖,3项教学改革课题通过了学院立项;在CN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共计21篇。
6.加强了教材建设。本学年,我系共有14位教师参加了水利职业教育协会组织的统编教材编写工作,现已出版教材10本。
7.依托我系专业人才技术优势,我系郑州豫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在本年度承接了1个工程项目,现正在组织施工中。通过在实际工程项目的投标、预算和工程管理过程,锻炼了我系的教师队伍,也为学生参与技能训练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学分制教学计划的目前还没有实施,专业拓展课程数量较少。在下学年仍要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大选修课的门数,落实学分制教学计划。
2.校企结合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还不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仍需加强。应继续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强技术合作,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实践锻炼,以促进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工程实践实习的机会,以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
3.教科研的开展还不够。应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观念,加强校校联合、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
土木工程系
2007年6月
第二篇:1.2.1.2-2 土木系07-08学年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年土木工程系 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总结
为了更好地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和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将评建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及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实现开门办学,提高就业率,促进我系教育教学和产学研工作的良性发展。结合我系07/08学年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产学研工作建设情况
1.调整了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了分方向教学。
结合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以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我系在2007年8月修订了建筑工程技术和测量工程技术专业的学分制教学计划,使其更加具有符合高职特征的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划分为施工、管理和造价三个方向,并在06级学生中进行了实施。
2.成立了系产学研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
我系在2007年9月聘请5位有关建筑和测量行业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负责人、工程技术专家、教授成立系产学研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对我系专业教学计划、师资培养、教材选定和编写、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学生能力和技能培养、以及毕业生的试岗考核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设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把关,从而使校、企双方全过程、全方位参与配合,做到为了完成一个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学校进行。本学年,外聘了13名校外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到我系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进行了3次专业知识讲座。基本形成了三支教学队伍:一支稳定的校内教学队伍;一支相对稳定的企业教学队伍;一支灵活的社会兼职队伍。
3.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培养和造就出了一批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
本学年,按照学院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认定办法,我系有2名教师获得专业带头人、4名教师获得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获得骨干教师通过学院认定。有1名教师获得省级学术带头人、1名教师获得省级骨干教师的认定。通过与工程企业联系,我系有16名教师参与了工程实践活动,为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有15名教师取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证书。目前,我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有34人。
4.加强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保证了教师锻炼和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本学年,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省内外大型建筑企业的联系,新签订了3家校外实训基地,现我系共有11个校外实训基地。在学院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建立了专用的CAD实训机房、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构造与结构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加大土工实训工场的设备配置,逐步形成了与专业改革相一致的校内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各项实践教学需要。
5.加强了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系在加强校企结合,加强技术合作的基础上,注重了教科研工作的推进。本学年,我系有1项课题获得了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课题正在研究中、1项教育教学课题获得郑州市立项、3项教学改革课题已通过学院结项。我系教师在CN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共计16篇。
6.加强了教材建设。本学年,我系共有6位教师参加了水利职业教育协会组织的统编教材编写工作,现已出版教材5本。
7.依托我系专业人才技术优势,我系郑州豫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在本,完成了一项工程项目、以通过验收。又承接了两个工程项目,现正在组织施工中。通过在实际工程项目的投标、预算和工程管理过程,锻炼了我系的教师队伍,也为学生参与技能训练创造了良好条件。
8.在本学年,在专业指导委员、产学研结合指导委员会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大力支持下,05级毕业设计中试行了1个实际工程的招投标项目,有44名建工专业的学生参与;11名测量专业的学生在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河南段的料场测量工作;锻炼了我系的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实际工程操作技能。
二、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学分制教学计划的落实还不够完善,选修课程的开课力度需要加强。在下学年仍要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大选修课的开课门数,推广实践性教学的开放学习力度。2.教科研的开展还不够。应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科研观念,加强校校联合、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尽快使教师由“教书匠”向“双师型”和“专家型”教师的过渡,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木工程系 2008年6月
第三篇:工商产学研合作教育2012学工作总结
工商系2012学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总结
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我们更进一步地把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措施落实到教学各环节之中。在历年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工作成果得到了消化和提高。拓展了产学研结合教育基地的功能,完善了产学研结合教育的设施,加强了与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开展了多项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产学研合作教育符合当前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也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它正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方面:
一、加强了产学研制度建设
我院各专业应根据专业需求加强产学研制度建设,各专业要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要求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进行修改和重新制定,同时配合学校相关部门,拟订本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计划,为从校园内部实现产学研结合实践创造条件。
二、探索病借鉴“学工交替”模式
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学工交替”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体现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向导的原则。
三、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实现了“订单教育”培养模式
我院极联系周边的物流企业和贸易公司,在物流管理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上有所建树。
四、选派教师参与到企业实践
我院以年青教师居多,多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未参加或很少参加过实践。为此,在探索病借鉴尝试 “学工交替”模式,“订单教育”培养模式的同时,我们也可建议与相关企业实行教师顶岗实习,即师生同时进入企业岗位,同时实践。
五、加快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施行“双证”教育
我院完善相关制度,创建相关条件,方便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上和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向各专业社会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偏重,积极收集相关考试信息,对学生考证进行正确引导,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能同时持有专业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
六、拓展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
我院的教学资源有限,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如实训场地、实训设施、一线技术人员等,保质保量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任务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头戏。各教学系要按照每个专业拥有1个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格,加速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用合同、协议的形势,通过互利互惠工作的开展巩固与企业的合作。
工商管理学院
2011年12月12日
第四篇:工商系2010产学研教育合作工作总结 文档
工商管理系2010学年产学研教育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们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改革精神和学校要求,按照全年的工作计划安排,把产学研结合教育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来抓,使产学研结合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我们成立了产学研结合教育的组织,建立了产学研结合教育基地,完善了产学研结合教育的设施,拓展了与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开展了多项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方面:
一.完善了课题管理工作
“评估”指标中明确要求学校要有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或地市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必查材料中要有教师科研(含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及获奖情况一览表,即对学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进行全面检查。为此,我们要做好计划,扎实过程管理,确保达到指标要求,有可能的情况下力争超过指标要求。
(1)所有“十五”课题全部结题。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本阶段的任务最重,我们要抓住重点、抓紧时间、落实到人,做好学院信息化建设方面成果总结工作,写好结题报告,争取顺利结题;重点做好活动、学生等个案修订整理工作,争取体现特色。
(2)现有课题实现严格管理。九月底,完成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的开题工作,对此课题,参照“十五”课题进行管理。
(3)做好“十一·五”等新一轮课题的申报准备工作。我们已在上学期末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课题申报、研究方面的培训,本学期我们将重点联系一些系、部、教研室,辅导作好申报准备工作,争取提高立项的成功率。
(4)争取科技课题的立项,提高了科技开发类课题的比例。我们计划与科技局及经贸委下属产学研办公室联系,申报他们管理的课题,争取科研经费,提高科技开发类课题在学院课题中的比例。
(5)建立起院、系科研课题两级管理体制。明确产学研发处和各系部在课题研究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分工合作,对各级各类课题进行二级管理。
二.实现了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化
(1)修订具体科研管理规章制度。11年1月,我们初步制订了学院科研项目、经费、学术活动、成果、专利等管理的专门制度文件,11年3月,我们又
在各系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本学期我们准备再作进一步修订,再次提交学院讨论实施。
(2)制订了院、系两级产学研工作条例。
(3)修订了教师科研工作考核条例。对教师科研工作进行了量化考核,对优秀的给予奖励,对落后的给予批评,关注和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
(4)召开全院科研工作会议。讨论审议各种科研制度文件、教师科研工作量化考核条例、院系产学研工作二级管理条例等,开拓我院科研工作新局面。
三.加快了开发产学研项目
(1)在上学期对各系部、教师产学研能力调查形成的调查报告基础上,写成对外宣传材料。
(2)以对外寄送材料或走访企业等形式宣传我院,完善和更新产学研发处网页,加大对外宣传的广度。
(3)争取了与企业联合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搞产学研合作。争取每个系有一个项目。
四.出色完成其他常规工作
(1)编辑出版《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5、6、7、8期。
(2)做好论文征集、科研成果登记、科研资料发放等工作。
每一学期都有若干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奖活动,同时做好教师科研成果的登记工作,学期末及时做好奖励的计算和发放工作。
(3)完成了各种上级要求的资料报送工作。
(4)完成了处室网页更新工作,加强处室对外宣传。(5)认真完成了院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工商管理系
2010年12月12日
第五篇:2006年产学研合作工作总结
软件技术专业2006年产学合作工作总结
一 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职业技术教育最基本特征是:职业性与技术性。职业教育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基础教育的显著区别和特定的指向性:承载提高人们基本素质的教育功能,承担社会广泛就业的职业技能培养职责。它的培养对象指向人,培养主体指向学校,培养目标指向企业(岗位)。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搞得最为出色的国家之一。早在1906年,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在美国产生,只是受当时的条件所限,一直未受重视,发展缓慢。直到1958年,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美国对产学合作培养模式开展研究,并形成了第一份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评估报告。正是这份评估报告对美国后来的产学合作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随着产学合作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又造就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辉煌业绩——成为当今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助推器。单从对美国社会发展的贡献看,和哈佛、麻省理工等高教巨星相比,美国的高职教育毫不逊色,堪称美式教育最为炫目的两大亮点。
产学合作之所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本就在于合作教育为各高职院校的成功举办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共识。产学合作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的价值定位和功能确定。众多高职院校沿袭传统的学术型办学模式,习惯于闭门造车,尤其从中专刚刚升格上来的院校,埋头“补课”,力争“达标”,对所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或关注不够,或力不从心。产学合作一事,尚在起步探索阶段。通过产学合作,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等信息可以明确地传递给学校,引导学校科学而准确地确定自身的“角色”和功能,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
(二)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高职区别于普通高教的本质特征。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实践教育环节的成败得失。通过产学合作,由企业提供最先进的操作设备、仿真环境、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敬业精神,学生所学,正是现实所用,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技工”。
(三)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靠单纯引进和学校自我培养是不行的,产学合作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最有效途径。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专家、操作能手来指导学生,学校选派教师去企业实习,合作过程既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也往往是学校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改项目的“孵化期”。
(四)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效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学校为企业提供的在岗培训,必将引发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深刻变革,使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等一系列教学过程都具针对性,减 少了盲目性。同时,有助于企业职工的在岗、转岗、上岗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弥补了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的空白,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功能和办学效益。
二 本计算机系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工作简况
(一)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购置了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完善学生实训环境。
(二)经过各方的联系和学院的支持,在2005年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我们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基地的建设,为我们的学生实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共同修改了05级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包括更新课程设置、讨论实践课程课时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也共同制定了06级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
(四)经过多方联系,在2006年12月成功地与上海新浩艺软件有限公司达成了产学合作意向,公司给我专业3个软件测试员在2007年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岗位,公司录用新员工时将优先考虑这些学生。
(五)2006年11月,经过公开考核和综合评议,我专业决定选派罗芳芳、陈静、刘德伟等3名同学作为实习测试员进入亿阳通信有限公司工作实习,公司录用新员工时将优先考虑这三名学生。
(六)为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以便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聘请了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林欣给本专业学生就软件技术的发展做了专题讲座。经过一年的工作,我专业成功地与一些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学生毕业后去向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