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意义
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意义
一、什么是学习型学校
根据彼得·圣吉对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学习型学校应该是指通过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形成学校的学习气氛,进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实现学校的共同愿景而创造性工作的学校。学习型学校不仅仅是读书学习的事情。
二、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意义
1、构建学习型学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学校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学校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未来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快速发展,构筑学习型学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只有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做出各种必要的调整,才能够不断迎接新挑战,承担新使命,解决新课题。
2、是建设北京市新城区、国际化新城的需要。
2007年12月,区委书记王云峰同志在《通州区建设学习型新城区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推进学习型新城区建设是全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全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新城区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推进学习型新城区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学习型新城区建设各项工作。
我们的创建工作正是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强大动力,把建设学习型新城区这项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工作在本职岗位上进一步抓紧、落实、做好,为建设北京新城区在教育战线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3、构建学习型学校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文化传播和创造的园地。面向21世纪,面对学习型社会,具有竞争力的学校,只能是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需要。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学校,这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4、构建学习型学校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习,对一个锐意进取的教师来说,更是不可忽视的事情。教师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不会被历史淘汰。许多教育工作者也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学习研究,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时刻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
而目前学校又面临这样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经常对自己的教
育教学进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使自己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复合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创造型教师,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学习型组织介绍
一、学习型组织的背景介绍
早在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会议,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郎格郎提出《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提案,其中首次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并论述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1968年美国学者赫斯钦斯出版了《学习型社会》一书,指出所谓学习型社会,是指社会所包含的各种“细胞”都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当时,他们所描述的学习型社会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关键在于人们难以理解为什么需要接受终身教育。然而没过5年,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步伐加快,不仅使商业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革。低技能的工作越来越少,高技能的工作逐步增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和重要。
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提出了要创建“学习型社会”。这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从此,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了世界的一个潮流。理论的日臻成熟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支撑着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最初构想来源于美国学者佛瑞斯特的“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这种企业的特点是: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员工由从属关系转向伙伴关系,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知识。以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继承了佛瑞斯特的研究成果,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迎合了当代管理界探索发展、寻求创新的需求,成为企业应对挑战、赢得竞争的一项最佳选择。由此,学习型组织理论走向了成熟,从而在世界广泛传播。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再一次要求“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央领导同志不仅大力倡导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建设,还身体力行,以自身模范行动带动全党全社会的学习。
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48次,每次学习都是从执政兴国、谋求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注重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与经验。中央领导同志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坚持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内到社会,一个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热潮逐渐形成。
二、学习型组织的属性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隶属于现代管理科学,是最前沿的管理理论。
所以说人类社会经历了以土地为财富标志的农业社会、以资源为财富标志的工业社会,今天正迈进以知识为重要财富标志的学习型社会。
三、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Peter M.Senge)教授出版了《第五项修炼》一书,提出“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这乃是竞争求生存的基本法则”;在其后出版的《变革之舞》中,圣吉教授又强调“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学习能力的竞争,而竞争唯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理论问世以后,立即风靡全球,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成为企业组织模式的一大研究方向。
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是这样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虽然学习型组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同,但对于其概念其内涵,并没有统一的答案,管理学的专家们有着各自的描述。在我们的创建工作中,我们的理论根源是《第五项修炼》,所以其他专家教授的一些理论知识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
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学习型组织是能让组织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拥有持续增长学习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尤为关注组织学习力的提升,使其成为组织最本质的竞争力。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的集合。提升学习力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摄取知识、创造知识,并把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组织学习力是由个体学习力所决定的,但并不是个体学习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个体学习力的有机整合。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高度柔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而现在的很多事情,对于个人来说,是非常的困难的。游离的个人能力很难会有耀眼的光辉,那这样对于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组织,共同促进,共同进步,是非常的重要。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经济来临的时代,假如我们每一个组织成员均能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习惯,那么我们的组织里就一定会充满着良好的学习气氛
第二,学习型组织是能让组织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创立的人类需要五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由低到高、由物质到精神的发展过程。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最低的是温饱,然后是安全感,第三是归属感,更高的需求是实现自身价值。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发掘出自身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为此,学习型组织强调;在组织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员工的同步发展。
第三,学习型组织是能够创造自我,进而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
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行动的变化,还要增强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一个组织如果只会学习,却不会创造,不能产生新能量,这种学习是无效的学习。这个组织就不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强调把学习转化为创造力。
四、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善于不断学习
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所谓“善于不断学习”,主要有四点含义:
一是强调“终身学习”。即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即组织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尤其是管理决策层,他们是决定组织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阶层,因而更需要学习。
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约翰.瑞定提出了一种被称为“第四种模型”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他认为,任何组织的运行都包括准备、计划、推行三个阶段,而学习型企业不应该是先学习然后进行准备、计划、推行,不要把学习和工作分割开,应强调边学习边准备、边学习边计划、边学习边推行。
四是强调“团队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在学习型组织中,团队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团队本身应理解为彼此需要他人配合的一群人。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的努力来达到的。
学习型组织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度。
同时,学习型组织还强调学后要有新行为、新创造。
学习型组织非常强调学后要有新行为,如果学后不能产生新行为、新绩效,学习的意义就不大了。古人认为,学习的本意是“学而时习之”。学是增长知识,习是经常练习。学习型组织强调习比学更为重要,习后寻差距,找不足,找到完善之法,寻求创新之道。
第二篇:创建学习型组织意义在于
创建学习型组织意义在于:
第一,它解决了传统企业组织的缺陷。传统企业组织的主要问题是分工、竞争、冲突、独立,降低了组织整体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组织注意力仅仅关注于眼前细枝末节的问题,而忽视了长远的、根本的、结构性的问题,这使得组织的生命力在急剧变化的世界面前显得十分脆弱。学习型组织理论分析了传统组织的这些缺陷,并开出了医治的“良方”——“五项修炼”。
第二,学习型组织为组织创新提供了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技术手段。学习型组织提供的每一项修炼都由许多具体方法组成,这些方法简便易学,此外,圣吉和他的助手还借助系统思考软件创建起实验室,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其中尝试各种可能的构想、策略和意境的变化及种种可能的搭配。
第三,学习型组织理论解决了企业生命活力问题。它实际上还涉及企业中人的活力问题,在学习型组织中,人们能够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出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由真正的学习体悟出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世界产生一体感。
第四,学习型组织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去讲的企业竞争力是指人才的竞争,学习型组织理论讲的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学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竞争能力高低的关键。一个组织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拓展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人们可以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去开发各自所置身的组织创造未来的潜能,反省当前存在于整个社会的种种学习障碍,使整个社会早日向学习型社会迈进。
(一)通过改善心智模式,努力自我超越,实现思想观念的彻底更新
改变员工多年来形成的心智模式,成为公司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司更应强调以人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智慧和潜能,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巧妙地利用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创建学习型企业,通过“自我超越”的修炼,员工不是被控制而是被启发,不是被动地统一思想而是主动地转变观念,不是被压制而是被激发。在这一过程中,员工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爆炸、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公司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能够深刻反思自我、否定自我、挑战自我;能够居安思危、自我加压,克服自我局限和常规局限,由反应型、常规型工作向创新型、系统型工作转变,主动向极限挑战,在挑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生命的价值。通过“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员工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改善心智模式的重要性,主动克服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的陈旧观念,建立适应时代要求和环境变化的“进取、创新、合作、持续学习”的心智模式,坚持不断地反思自己、有效地表达自己、大度地容纳别人,从而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在公司形成学习、研究、探索、实践的风气,营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机会,全面发展员工队伍,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通过系统思考和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page]创建学习型企业,并不能提供适宜公司当前实际的现成答案,但通过 “建立共同愿景”,通过“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的修炼,激励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是回答上述问题最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通过“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能够形成为公司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并衷心拥护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产生自觉的和创造性的学习、工作和创新行为;能够培养员工主动真诚的奉献和投入,取代员工对
改革的抱怨和对领导的被动服从;能够建立正确的目标管理体系,在广大员工中有效地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和约束力,使每一位成员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持续动力,实现个人内动力与公司外在推动力相叠加,不断创造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通过“系统思考”的修炼,能够全面、系统、动态和本质地思考和分析公司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立体化地观察交通行业、高速公路产业和公司的变化趋势,克服“蝴蝶效应”和“青蛙现象”,系统地分析改革和发展的问题,进而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和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远近结合,主次分明,有勇有谋,梯次布局,分步骤、分层次不失时机地推动改革和发展。通过“团队学习”的修炼,引导员工把工作的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在工作的全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学习、提高,做到工作学习化;同时把学习看作与工作一样,提出要求,进行规划、检查、考核,做到学习工作化。积极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形成重视科技、尊重人才、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学习、交流与知识共享,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不断提高公司创新能力,更快更好更稳健地发展。
(三)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率单纯受员工的工作方法、技术能力和工作条件的制约。现代管理理论则证明,生产率的上升和下降,很大程度取决于员工的态度,取决于员工所在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是指被组织和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循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企业的灵魂,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要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发展战略,必定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文体活动、内部管理方式、一般的思想教育,更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一项新的智力投入。积极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有助于建立和保持优秀的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强调终身学习和团队学习,强调共享和交流经验、信息和知识,强调容忍分歧和异议,鼓励创新和失败,确保畅所欲言、群策群力,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资源总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第三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是当前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美国的福特汽车、摩托罗拉等都在推进学习型组织的项目,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如宝钢、伊利、江淮汽车等。
究竟学习型组织的魅力何在,推广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对于我们药业的发展有何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在此略作讨论。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有助于组织管理从科学管理上升到人文管理,可以说是管理理论的一次革命。
学习型组织中心内容是“五项修炼”,即:
1、自我超越,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渴望。自我超越的修炼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指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等的综合表象和反映。心智模式的改变,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事事都能够从“归罪于外”到反求自己;
3、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共同愿景是所有成员共同的愿望和憧憬,它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
4、团队学习,发挥群体智慧。团队是学习的最佳单位,团队学习是建立在“共同愿景”和“自我超越”两项修炼之上,是使众多个人智慧转化为团体力量的学习;
5、系统思考,即见树木又见森林。系统思考的关键是要认清自己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凡人凡事都要树立系统思考和普遍联系的观念。
二、学习型组织创建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创建学习型组织会给企业本身带来好处:其一,组织不再是生硬的机器,而是人性的化身。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工作,而且使人“更聪明地工作”。它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提高群体智商,使员工活出生命意义,自我超越,达到企业财富速增、服务超值的目标。其二,组织由少数人的事业变成多数人的职业进而形成了生命共同体,能够从精神和心灵上激发起创造和奉献的恒久动力,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其三,组织和员工对于责任有了新的看法。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对于组织的影响与作用,认识到了自身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因而也就能够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三、学习型组织创建给员工带来的好处。学习型组织与员工个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成长的关系。组织强调对员工能力的开发与激励,员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造,通过自身价值与企业目标的认同,进而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不遗余力地贡献给企业,使组织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实现对社会的贡献。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会给员工个人的各个方面带来重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思想理想升华;
二、自我形象高大;
三、自尊水平提高;
四、自行负责增强;
五、自我进行激励;
六、发明创造有方;
七、人际关系改善;
八、自我效能提升。通过这一系列的变化,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态心智都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由于这些改变是积极的精神意义上的改变,因而更能够使员工在组织中活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四、药业要致力于创建学习型企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积累需要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要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好,变得更快。对于药业这样一个新企业来讲,创建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的学习力,势在必行。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人本管理理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要实行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并重的原则,并逐步向人本管理过渡。
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快速发展着的药业的必然选择。只要我们认识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推广下去,年轻的药业就一定会焕恒久的活力。
第四篇: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意义
平班公司“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人才”主题活动初见端倪
班组是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实施主体,而员工队伍的素质和技能则是一个企业乃以生存的支柱。
首先明确了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意义;
1、让员工更有学习力;学习力也分三要素。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个人、一个班组是否有很强的学习力,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这个班组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知识及大量的实践经验。当有了努力的目标,只是具备了“应学”的动力;当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仅仅是有了“能学”的可能性。只有将三者合而为一,才真正拥有了学习力。
2、让员工体会到工作中生命的意义:所谓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能够实现快乐工作。心理学家将人的需求分位五个层次:最底层是温饱;第二安全感;第三是归属感;也就是人人都想归属一个好的单位或者让自己的精神寄托有了依靠;第四是尊严,尊严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当一个人的尊严得到足够重视时,他会愿意将心掏出来,为对方积极做事情,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荣”就是这个道理;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要获得生命的意义。小到一个班组、大到一个企业,只有员工能通过工作体验到生命意义的时候,他们才愿意、才能够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而一个班组。已企业只有使自己的员工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所以企业、班组要为员工创造一种快乐工作的氛围,让员工感觉心情愉快,生命美好,天天起来都是艳阳天,员工才能够各尽其才,在实现自己生命意义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
3、把学习力转化成创造力:学习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无效的学习。这种学习往往是一种形式主义,从开始到结束只是走过场,无任何效果可言。二是转化为破坏力的学习,三是转化为创造力的学习,这正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一个班组仅仅有学习力、快乐工作氛围是不够的,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一定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创造力和把学习转化为创造力的能力,学习型班组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把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不断改进,持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岗位技能、一流工作业绩、一流严实作风”的高素质、高层次、现代化的一流职工队伍和“负责任的人才”队伍为导向;引导职工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浓郁氛围,形成互动共享、自主管理、团队学习的长效机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使班组成为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生机蓬勃、活力迸发的学习型团队,实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目标。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职工的学习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发电部班组建设管理水平,为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五篇:创建学习型学校演讲稿
“创建学习型学校,争做知识型职工”演讲稿
学习伴我成长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吾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学习,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辞藻去描述学习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满怀着激情,每天上课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每当我看到讲台下一双双充满着崇拜之情的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我,看到一张张小嘴随着我的领读而一张一合时,我便总是情不自禁的感到骄傲和自豪。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我的课堂模式很单一,课堂组织杂乱无章,重难点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凸现和粗化,学生的反应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每天上课除了少数几个学生认真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冷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的看课外书,有的做小动作,还有的甚至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睡觉。每当我提问题时,讲台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寂的沙漠。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是我想要的。我十分沮丧,我开始意识到作为一个教师,光有热情和学历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传授决不仅仅是将 知识点呈现出来那么简单。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不学习,大学四年所取得的旧船票,就很难登上教育教学这条新的航船。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从做学生到做老师,我必须从零开始。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首先从听本校优秀老师的课开始。听何老师的课让我如沐春风,领略到了知识点之间巧妙衔接所带来的无穷魅力;听刘主任的课让我领略到了新方法新角度带来的趣味横生;听程老师课让我领略到了课程内容详略得当的鬼斧神工……同时,我还到处搜寻名家著作,观摩名家课例,认真查找着自身的不足。伴随着这种不间断的学习,我发现,备课变得容易了,课也可以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了,学习积极性也大幅提高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得到了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们的认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先学,然后带着学生学,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了!
有人说:经验+反思=成长。我的成长体验就是不断的学习。学习的方式,可以是自我磨砺。上课前要用心——用心钻研,用心备课;上课时更要用心——用心讲解,用心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也要用心——用心回顾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及时总结得失,修正教学思路,写好授课后记,把教学过程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正是这看似平常却给人深思的课后小记,能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课堂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促使在自己获得经验、探索新路、尝试向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学习的方式,可以是与同行切磋。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鉴别人 的经验和方法,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进步。但借鉴决不是照单全收,更不是亦步亦趋、机械模仿。借鉴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造,形成自己的东西。
学习的方式,还可以是观摩名家课例,与名师交流。网络上有很多名师案例,还有许多名师博客,可以让我们浏览、观摩,更可以直接向名师请教、切磋。名师们的教学感悟、教育理念都给了我极大的启迪,使我获益良多。与名师为友,让我这个教育新兵,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教育教学的前沿风光。
学习的方式,当然不能忽略了读书。每一本书都别有天地,与一本好书相对,就是与智者相对。读名师的书,看他们的成长足迹,奋斗的艰辛,追求的快乐,可以激励自己奋发有为。读书促我自省,让我时时扪心自问:今天上的课有哪些新气象?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今天处理问题时是否有了新的方式,效果如何?……
学习,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激情的人。生活需要激情,教学更需要激情。唯有对教学、对学生满怀热爱,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习,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教师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教师有博大的思想境界,才有可能培养出有益于国家名族的人才。
学习,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为师之道,知晓了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的教师成长途径。在不但的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我从一个刚走上讲台的,缩手缩脚的新教师成长为一个教学自信、乐于与学生一起分 享成长快乐的教师。虽然不能说学习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我可以说,学习改变了我的生活,带给了我成长的喜悦!
在美国,有一本家喻户晓的杂志《幸福》,有一期杂志的封面上,醒目地写着一行大字:“要么学习,要么死亡!”这句话引发了人们广泛而深刻地思考,被全世界的各种媒体竞相引用。因为它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就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学习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繁荣富裕、文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学海无涯勤涵泳。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她的宽度;我们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人生毕竟是自己的。一个人怎样看待、设想、规划自己的人生,她就将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每个人都守着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教师自己打开,别人是无能为力的。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